海高中语文课本诗歌参考

时间:2023-12-26 03:35:28 作者:jxxflzz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jxxflzz”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海高中语文课本诗歌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海高中语文课本诗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海高中语文课本诗歌参考

高一第一册

一、《沁园春长沙》

文学常识:沁园春,词牌名.

主要内容:描绘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回忆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抒发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

主要写作特点:1情景交融(描写万物极富生命力之景,表现风发意气、满怀豪情)

2动静结合(枫树、百舸争流)

3用词精当、形象,富有表现力。

背诵

二、《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

文学常识:梁衡,当代散文家。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

主要内容:从“美丽”的角度切入,表现居里夫人之美——外在美(世俗称羡的美貌)、内在美(远大志向、执着追求进取)

主要写作特点:1、叙议结合。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P5、P7)

3、引用名言。(深化主旨,加深文化内涵)

三、《边城》沈从文

文学常识: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代表作:《边城》(中篇小说)、《长河》(长篇小说)

主要内容:本文描写了湘西边境的一幅民风淳朴的风情画,通过叙述主人公翠翠与傩送、天保的爱情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人性(亲情、爱情、人与人之间友爱之情)的赞美,和对已被现代文明破坏的传统美德的呼唤。主要写作特点:1、田园牧歌式抒情小说(诗意的边城诗意的人)

2、以简练而细腻的笔法刻画人物心理。

3、对地方风物的.描绘富有诗情画意。(景物)

四、《合欢树》史铁生

文学常识: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我与地坛》

主要内容:通过合欢树写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酸楚。

主要写作特点:1、象征手法的运用:

母亲—合欢树:母爱,对儿子的期盼

儿子—合欢树:我的成长,对母亲的思念

母子合欢—母亲的期望得到实现,儿子理解母爱

2、语言风格:沉静、淡然。(平淡朴实)

五、《最后的常春藤叶》

文学常识:1、作者:欧亨利,美国,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

2、三大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法国。《项链》、《我的叔叔于勒》;契诃夫,俄国。《套中人》、《变色龙》

主要内容:用一个构思巧妙的故事,描写了几个穷苦朋友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展现人性之美。贝尔曼:舍己为人、以生命为代价创造出真正杰作

的画家。

主要写作特点:1、埋伏笔:贝尔曼“担心地瞥着窗外的常春藤(”P32)

2、欧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3、语言风格:幽默俏皮,被称为“含着眼泪的微笑”。

六、《邂逅霍金》

文学常识:葛剑雄,大学教授。史蒂芬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

主要内容:通过记述邂逅霍金的过程,不仅展现霍金独特的人格魅力,更从人文视角,引发人们对霍金生活环境的关注,强调应该弘扬人文关怀精神,构建和谐、宽松、平等、充分尊重个人自由的人文环境。

主要写作特点:1、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霍金形象。

2、用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来组织文章,点明主旨。

七、《再别康桥》

文学常识:作者: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人物。诗集《志摩的诗》、《云游》

主要内容:表达诗人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和对难忘岁月的深深眷恋。主要写作特点:1、“新月派”诗歌的“三美”主张(闻一多):音乐美(语言清新,节奏轻柔委婉),绘画美(情景交融,意境美),建筑美(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

2、折柳赠别意象

八、《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文学常识:作者:艾青,现代诗人。

主要内容:描写大雪纷飞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主要写作特点:1、巧借意象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

2、缘情造境,以境显情的手法。

3、沉郁回环的表现手法。(“呀”)

九、《双桅船》

文学常识:1、作者:舒婷,当代诗人。

2、“朦胧诗派”代表诗人:顾城、舒婷、北岛

主要内容:表达诗人对爱情、友情、亲情及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主要写作特点:意象、象征手法(如:岸----港湾、依靠、寄托、家、爱人、温暖)

十《诗经蒹葭》

文学常识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乐府继承),原名《诗》,共305篇,又称《诗三百》,高中学过《蒹葭》、《采薇》

2、内容:风、雅、颂(“风骚”并称:《国风》《离骚》)

3、表现手法:赋、比、兴

4、结构特点:重章叠句

十一、《种树郭橐驼传》

文学常识:作者:柳宗元,唐,字子厚,世称“柳河东”(籍贯)、“柳柳州”(官职),代表作《捕蛇者说》、《永州八记》、《江雪》,与韩愈共同倡导了中唐时期的“古文运动”。

主要内容:记叙郭橐驼的种树之道,突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根本法则,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了中唐吏治扰民伤民的弊端,体

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哲学思想(顺天致性)

主要写作特点:1、对比:郭橐驼—他植者(论述性的)

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叙事性的)

2、映衬(互相照应):养树—养人、治民(增强气势)

3、寓言体:通过郭橐驼种树,说明了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

4、语言:婉约多讽。

十二、《病梅馆记》

文学常识:作者:龚自珍,号定庵,近代(晚清),《己亥杂诗》

“记”,一种文体。如:《黄州快哉亭记》苏辙、《石钟山记》苏轼、《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主要内容: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与“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异曲同工。

主要写作特点:托物言志、象征:梅—人才;病梅—压抑的人才;文人画士—封建统治者

十三、《饮酒》《咏史》

陶渊明,东晋,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饮酒》《归去来兮辞》

左思,西晋,字太冲

手法:1情景交融

2对比手法

3典故的表达效果:含蓄,内涵丰富

十四、《促织》

文学常识:1、作者:蒲松龄,清代,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2、课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书斋名;“志异”,记载奇闻异事。它的特点是以谈鬼说狐的方式反映现实。

3、每篇后有“异史氏曰”,表达作者看法,“异史氏”指作者,“曰”为评论之义。主要内容:通过成名一家不幸遭遇的描写,深刻揭示为政者的贪婪、凶残、自私,批判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横征暴敛的罪恶,表现百姓为生计奔波的艰辛,寄托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主要写作特点:1、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变。

2、对比手法的运用。(如成名自身前后际遇的殊异)

十五、四大名著:

《红楼梦》曹雪芹,清,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原名《石头记》,高中节选《香菱学诗》

《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高中节选《群英会蒋干中计》《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高中节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西游记》吴承恩,明

篇2:海高中语文课本诗歌参考

第一册: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二册: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八声甘州》北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南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

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登快阁》北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律诗三首》

《终南山》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登楼》唐·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书愤》南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塞下曲》唐·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过华清宫》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第三册:《宋词四首》:

《雨霖铃》北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踏莎行·郴州旅舍》北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声声慢》北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元·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pèi)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四册:

《劝学》战国·荀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师说》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第五册:

1、诗词三首:

《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第六册:

《〈论语〉七则》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篇3:海高中语文课本诗歌参考

高一第一册

1、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咏史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高一第二册

5、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6、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7、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8、登快阁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9、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0、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1、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12、塞下曲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13、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4、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5、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高二第一册

16、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7、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18、苏幕遮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9、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0、[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21、[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高二第二册

22、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3、劝学荀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4、阿房宫赋杜牧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5、石钟山记苏轼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6、过秦论贾谊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高三第一册

27、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8、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9、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篇4:赏析高中语文课本中爱情诗歌的意象

赏析高中语文课本中爱情诗歌的意象

诗歌是靠意象说话的,诗歌的语言就是意象的语言。古人说“诗言志,歌咏言”,这里“志”是表达意象的,即“托物言志”,“假象见意”之意(皎然《诗评》)。“物”、“象”就是诗意的载体。

爱情诗在诗歌艺术的苑囿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雅士为之歌咏。阿里斯托芬在柏拉图的《会饮篇》里说,人原来是一体,上帝要惩罚他的罪过,就把他截为两半,才有男有女,所谓“爱情”就是这已经割开的两半要求会合还原为一体。爱情是人类本能的情感,也是最高尚的情感。因此作为爱情诗的意象也必然是经过诗人反复锤炼的,也是最耐咀嚼的。

新教材第三册高密度的集中了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其中直接描写爱情的就有《我愿意是急流》、《邶风 静女》、《迢迢牵牛星》、《雨霖铃》、《鹊桥仙》、《一剪梅》等共六篇,涉及爱情的还有《卫风 氓》、《孔雀东南飞》等。要赏析这些诗歌,首先得赏析它们的意象,《我愿意是急流》中裴多菲作为抒情主人公对心上人倾诉,愿意是“山里的急流”、是“河边的荒林”、是“山岩上的废墟”、是“山谷底的草屋”,只要如同“小鱼”、“小鸟”、“常春藤”、“炉火”般的爱人能活得很快乐幸福,而且在诗节的末尾,为衬托已成长为“珊瑚似的夕阳”的爱人的辉煌,他愿意是“云朵”、是“破旗”,在诗里作者有意把抒情意象设计得非同寻常的破败、贫瘠、荒凉,可是正是这样的意象却收到了比华美、富饶的意象更能打动人心的效果,这样的甘于奉献、牺牲,让哪一个怀春的女子不为之所动?所以三个月后,尤丽亚就和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了。这样的情感意象表达不光感动了尤丽亚,其实也感动了所有读这首诗的人。这就是意象的妙用,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曾说过,“诗人应该选择有‘特征’的的东西”,也只有“特征”的东西,才能给读者深刻、鲜明的`印象,迅速真切的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

《邶风 静女》中作者以客观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古老的爱情的美丽及魅力,在第一章,用了动作意象“搔首踟躇”再现了一个焦急不安的,幸福紧张的痴情小伙儿,同时一个可爱美丽的女孩形象也跃然纸上。接着在第二第三章又通过小伙回忆“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让我们感到了诗人“写神写形之妙”,按常理,彤管肯定比荑草贵重,但是作为表达爱情的信物的“荑”毕竟是她亲自跋涉远郊采来的,物微而意深,礼轻情意重,如果说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那种“悦(说)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有着特定内容的真情的理解与珍视,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进入了追求内心谐和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且初生的白茅也将长成茂盛的草丛,预示着爱情将会被进行到底。诗歌的最后两句的独白揭示爱茅草其实是爱屋及乌,却也别具真诚、率直的纯朴美。对这样一位痴情的男子的一腔真情,我们能说什么呢?唯有感动罢了。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离情比较出色的诗篇,在中国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在《诗经》里已经提到,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在曹植的《九咏》里“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已经明确他们是夫妇了。而此诗比曹诗略早,意象也定为天上的这一对,其实作者更想表达的应该是地上的无数双。织女的素手抚弄着机杼,却泪如雨下,这些动作意象传神的刻画了一个因相思而无法劳作的女子形象,那阻隔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两人相隔并不遥远,虽只一水相隔却相视不得语。于是这既“清且浅”的水就成了阻碍天下眷属们团圆的不可逆的势力,是专制,是卫道士的象征。“盈盈、脉脉”两句又把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刻画的逼真又生动。

《雨霖铃》是“失意无俚,流连坊曲”的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恋人的惜别之作。诗歌开始就用“寒蝉”、“骤雨”、送别的“长亭”等意象来渲染了一个清冷萧瑟的送别之秋。“留恋处,兰舟催发”,是实话实说,却也是以精练之笔刻画了留恋与催发的矛盾,多么想与心上人再呆一会儿,可恼人的催促不时在耳边响起。于是就有后面的非常经典的动作意象“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真挚,使人身临其境也恰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后来有很多的写离情的句子都不及这句的掷地有声。尔后的“千里烟波”、“沉沉暮霭”又对离别加以着色,使得广阔辽远的空间都充满了浓密深沉的烟霭,也充满了浓密深沉的离愁别绪。词的下片有可与东坡相与争胜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据俞文豹《吹剑录》云:“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三个名词三个意象,构筑了一个这样优美的意境: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气氛之凄清,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全再现于画面之中。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一文中说:“

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词作之所以被千载传诵甚至被人奉为至爱,其意象的成功运用确是功不可没。

《鹊桥仙》是又一首以牵牛与织女为题材的作品,“纤云”“飞星”这两个物象在词作者眼里一开始就具有人情味儿,纤云弄巧为的是展示织女织造云锦的巧手,飞星也为传递他们的离愁别恨而飞驰长空。接下来的相会场面更是惊心动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盈盈的银河之畔相会了。“金风玉露”代表冰清玉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尚纯洁的爱情自然胜过人间无数。“柔情似水”,那如水一般斩割不断的柔情,在一年一度只此一次的七夕相聚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只好把心头的相思愁绪化作一掬清泪洒在这迢迢银河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作为结句,使全篇为之一振,是它把凄凄艾艾的别情点化到神奇高尚的精神境界。因而使得此词的境界远远超出同时代的同类作品。

《一剪梅》也是相思怀人之作,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中有两个意象“香残的红藕”、“玉簟”,表明了季节,烘托了心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感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独上”二字含义颇丰,点明了处境也揭示了离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句中“雁”、“月”是古人常用的意象,鸿雁传书,凭月抒怀,词人在这里同样也是望断天涯,神驰象外,她也是盼云中锦书以至于望穿秋水。下片的“花自飘零水自流”,写的是落花流水之景,而所喻的则是人生、年华、爱情等,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句写自己的愁苦之时,还推己及人,可见两心之相印,足以证明双方爱之笃,情之深。也正因如此,人各两地,心笼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如此缠绵婉转的情感表达,除了作者有自己亲身感受的原因之外,使用意象的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是直接描写爱情的诗歌,其中涉及到爱情的《孔雀东南飞》中也使用了两个很典型的意象“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诗句用“蒲苇”、“磐石”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与执着,只可惜在强大的阻力面前这种对爱情的表白最后化作一曲悲歌。

把优美的爱情诗歌选进高中教材也是与时俱进的必然,作为文化遗产或文化传承中的精华,当代中学生理应汲取,而不是回避,高中生心理、生理虽未完全成熟,但对于越来越低龄化的“早恋”现象的耳闻目睹,使得他们早就认识接触到这类个人情感的敏感话题,为避免社会不良文化、庸俗文化对他们的误导、诱惑,语文学科勇敢地站出来肩负倡导健康、高尚的情感的使命,通过文学艺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心灵世界的豁达与开阔,人类情感世界的美好与高尚,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高中语文实验课本综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成语

海抒情诗歌

海梦诗歌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怎么答题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技巧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怎么答题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点

高中语文模板范文

赏析高中课本中爱情诗歌的意象

海高中语文课本诗歌参考(整理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海高中语文课本诗歌参考,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