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2)

时间:2024-01-06 03:37:08 作者:玫瑰格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玫瑰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第二部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2),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第二部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2),希望大家喜欢!

篇1:第二部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2)

(三)内部权益性投资和投资收益的抵销的综合举例

【例2】×1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对a子公司投资”期初帐面值为45000元,占a公司80%的股份,a公司期初帐面值如下:实收资本35000元、资本公积15000元,当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0元,提取盈余公积1000元,应付股东利润2000元。

×2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0元,提取盈余公积1000元,应付股东利润2000元。

×1年:

①内部权益性投资的抵销

借:实收资本35000

资本公积15000

盈余公积1000

未分配利润7000

合并价差5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51400

少数股东权益11600

说明:

a、“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45000+(10000×80%)-(2000×80%)=51400元。

b、“盈余公积”期末数=1000元。(子公司)

c、“未分配利润”期末数=10000-1000-2000=7000元。

d、少数股东权益=(35000+15000)×(1-80%)+(10000×20%)-(2000×20%)=11600元。

e、合并价差=(51400+11600)-(35000+15000+1000+7000)=5000元。内部权益性投资的抵销

篇2:第二部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9)

【例10】续例9,要求:编制1996、抵销分录。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36

贷:固定资产原价36

借:累计折旧12

贷:管理费用12

借:累计折旧7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7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36

贷:固定资产原价36

借:累计折旧12

贷:管理费用12

借:累计折旧19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19

说明:

① 合并报表编制的实质是在母子公司汇总报表基础上通过抵销分录的加减会计处理后计算得出。在第二年仍是根据母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汇总后通过抵销分录的加减会计处理后计算得出。对于上期销售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已通过期末结转未分配利润中,那么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已不存在,也不须抵销。本期只须抵销上期末未分配利润即本期初未分配利润。在例10中应抵销上期内部未实现销售毛利=120×30%=36万元,即借记期初未分配利润36万元。

② 同理,对于累计折旧当期多计提的要抵销,以前各期多计提的也要抵销。

由合并报表编制原理可知:在第二年或以后各年中仍是根据母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汇总后通过抵销分录的加减会计处理后计算得出。因此在第二年或以后各年中以前年度抵销的累计折旧在母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中是不反映的,所以我们还是应抵销以前年度多计提的折旧。在例10中的19应抵销以前年度多计提的折旧=7+12=19万元,即借记累计折旧19万元。

③ 同理,对于以前各期多计提的管理费用也要抵销。由于销售公司已将以前各期的管理费用结转至其末未分配利润即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因此,还需抵销期初未分配利润。在例10中的1997年应抵销以前年度多计提的管理费用即期初未分配利润=7+12=19万元,即贷记期初未分配利润19万元。

3、固定资产使用期满清理时的抵销(抵销分录与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相同)

正 常 使 用 期在 用 期 满 清 理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营业外收支

借: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借:营业外收入支

贷:管理费用

借:累计折旧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借:营业外收支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说明:

① 由于固定资产实体已不存在,故资产负债表帐已不能使用了,因此用营业外收支来替换。

② 抵销分录是根据工作底稿而设计的,它所处理的是报表项目而并非会计帐户,因此抵销分录中出现“固定资产原值”、“营业外收支”等抵销项目。

③ 当期多计提的折旧仍应抵销。

④ 在用期满的三笔抵销分录可合并为一笔即: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管理费用

以上合并分录将通过例11加以理解。

篇3:第二部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8)

五、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抵销

(一)集团公司内部企业将自身使用的固定资产变卖给集团公司内的其他企业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借:营业外收入

贷:固定资产原值

说明:这种情况一般不经常发生,且数额不大,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不进行抵销。

(二)集团公司内部企业将自身使用的固定资产变卖给集团公司内的其他企业作为普通存货。

这种情况极少发生,根据重要性原则,不必作抵销处理。

(三)集团公司内部企业将自身生产的存货销售给集团公司内的其他企业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1、 固定资产交易当期的抵销

借: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固定资产企业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销售固定资产企业成本)

固定资产原值(内部未实现销售毛利)

借:累计折旧(当年多提折旧)

贷:管理费用

说明:若购买企业当期出售该固定资产,应编制以下抵销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外收入

【例9】母公司1995年2月2日从其拥有80%股份的子公司购入固定资产(子公司作为存货销售),售价120万元,子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30%,母公司支付货款120万元、增值税20.4万元、运杂费1万元、保险费0.6万元调试安装费8万元,于1995年5月20日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母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固定资产用于行政管理,使用年限3年,净残值率4%(内部利润抵销不包括净残值)。

要求:

(1) 计算母公司固定资产入帐价值。

(2) 计算母公司每月应计提的折旧。

(3) 编制1995年抵销分录。

篇4:第二部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10)

【例11】1990年12月母公司将成本24000元的存货出售给子公司作为固定资产,并于当年底投入使用。母公司的售价为30000元,子公司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无残值,使用期限3年,期满报废。

1991年:

借:主营业务收入3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24000

固定资产原值6000

借:累计折旧2000

贷:管理费用2000

1992年: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6000

贷:固定资产原价6000

借:累计折旧2000

贷:管理费用2000

借:累计折旧20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2000

1993年: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6000

贷:营业外收支6000

借:营业外收支2000

贷:管理费用2000

借:营业外收支40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4000

篇5:第二部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6)

四、内部销售收入及存货中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一)抵销分录公式

1、 本期购入,全部未售出

借:产品销售收入(销货方的内部售价)

贷:产品销售成本(销货方的销售成本)

存货(购货方未实现的内部毛利)

2、 本期购入,全部售出

借:产品销售收入(销货方的内部售价)

贷:产品销售成本(销货方的销售成本)

3、 上期购入,本期全部已售出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产品销售成本(上期购货方的内部毛利)

4、 上期购入,本期全部未售出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存货(上期购货方的内部毛利)

说明:部分售出、部分未售出只要在以上各笔分录中乘以百分比即可.例如出售60%,即在本期购入,全部已售出分录中乘以60%;在本期购入,全部未售出分录中乘以40%即可。具体应用详见举例。

(二)综合举例

【例5】母公司将成本800元的存货出售给子公司,售价1000元,子公司当期出售其中的60%,售价720元。

借:主营业务收入600

贷:主营业务成本600

说明:若全部售出应抵销主营业务收入1000元,而现在售出其中60%,则抵销主营业务收入1000×60%=600元。

篇6:第二部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5)

【例5】续上例,如母公司在1993年初以278万元的价格购买子公司发行的债券40%,要求编制1993年的抵销分录。(母公司仅持有子公司债券40%)

分析:

母公司会计核算如下:

①购买债券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200

-债券溢价18

-应计利息60

贷:银行存款278

② 年末计息摊销

借: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3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溢价6

投资收益24

因此1993年抵销分录为: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200

-债券溢价4

-应计利息90

合并价差8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面值200

-债券溢价12

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90

借:投资收益24

贷:财务费用24

篇7:第二部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4)

三、内部债权性投资及其收益的抵销

(一)抵销分录

1、溢价发行及购买债券的抵销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债券溢价(未摊销溢价)

-应计利息

合并价差(借或贷)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未摊销溢价)

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历年利息累计数)

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在建工程

2、折价发行及购买债券的抵销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应计利息

合并价差(借或贷)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未摊销溢价)

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历年利息累计数)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未摊销折价)

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在建工程

(二)综合举例

【例4】a公司为母公司,b公司系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991年初子公司发行五年期、票面利率为1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500万元,发行价为525万元,母公司于1991年初购买其中40%债券,母子公司均按直线法摊销溢价及年末计息摊销。要求编制1991年及1992年的抵销分录。

1991年: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200

-债券溢价8

篇8:第二部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3)

二、内部应收应付帐款及坏帐准备的抵销

(一)内部应收应付帐款的抵销

借:应付帐款

贷:应收帐款

说明:这笔业务在以后年度无须编制递延抵销分录。

(二)坏帐准备的抵销

借:坏帐准备(期末内部应收帐款计提的坏帐准备余额)

贷:管理费用(借或贷、差额)

年初未分配利润(期初内部应收帐款计坏帐准备余额)

说明:本抵销分录公式适用于当年及以前年度坏帐准备的抵销。

【例3】某集团公司自1991年开始用备抵法核算坏帐,且1991——1994年间内部未发生坏帐,有关资料如下:

年份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计提坏帐比例

1991 10000 5‰

1992 15000 5‰

1993 10000 3‰

1994 12000 3‰

1991年:

借:坏帐准备50

贷:管理费用50

1992年:

借:坏帐准备75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50

篇9:第二部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1)

一、内部权益性投资及其收益的抵销

(一)内部权益性投资的抵销

1、 抵销分录

借: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合并价差(借或贷、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少数股权%)

2、 合并价差

(1)产生原因:由于母公司在证券市场上通过第三者取得子公司股份,支付给第三者的价款高于或低于发行该股份的发行价。

(2)合并价差的计算

合并价差=母公司内部权益性投资-被投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投资比例=股权投资差额。

(3)报表列示:合并价差属于“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调整项目,在合并报表中应单独列示于“长期股权投资”项下。

3、 少数股东权益

(1)含义:反映除母公司以外的其他投资者在子公司中的权益,表示其他投资者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拥有的份额。

(2)少数股东权益的计算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母公司在子公司投资比例)

(3)报表列示:在“负债”类项目与“所有者权益”类之间单列一类反映。

基于会计主体的企业合并抵销处理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问题的浅议

合并会计报表中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方法

电子简历编制的技巧

美丽的武夷山 第二部分教案

读《骆驼祥子》第二部分有感

Unit 2 My family 第二课时

专家谈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2

支玉恒教学《月光曲》第二课时第一部分

词汇试题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2

第二部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2)(通用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第二部分(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2),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文章
最新范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