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行政长官”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高一物理寒假作业,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高一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第1页
1-4CBBC
11.(1)ABC(2)不能合力为,超出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每空2分)
12.(1)0.1(2)0.4(3)0.14(4)0.1(每空2分)
第2页
1-4CDBA
13.解:(1)前1s时间内的加速度
3分
(2)1s到4s时间内的加速度,2分
1s到4s时间内的位移
3分
(3)前1s时间内的位移,2分
4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分
14.解:(1)重物受力如图。1分
将力分解,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有
水平方向上①2分
竖直方向上②2分
联立两式,代入数据解得两根绳AC和BC上的拉力分别为
4分
(2)由①式知,若AC绳的拉力为150N,则BC绳上的拉力将达到,
超过了其100N的承受能力。2分
当BC绳的拉力时,重物的重力为
2分
所以为了不使绳子被拉断,重物的重力不应超过115.5N。1分
第3页
1BD2BCD
15.解:推木箱匀速前进时,木箱受力如图1。1分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有
Fcos37°=Ff12分
FN1=mg+Fsin37°2分
而Ff1=μFN11分
解以上三式得木箱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μ=0.172分
拉木箱前进时,木箱受力如图2。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cos37°-Ff2=ma2分
FN2+Fsin37°=mg2分
而Ff2=μFN21分
解此三式得木箱的加速度
a=0.56m/s22分
第4页
1-4DBBC
5.(1)甲 甲方案中摩擦力较小 (2)4.8m/s2 乙 (3)BC
6.(1)(2)(3)
第5页
1-4BBCDABD
5.⑴设土星质量为M0,颗粒质量为m,颗粒距土星中心距离为r,线速度为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解得:
对于A、B:和得:或
⑵设颗粒绕土星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则:
对于A、B两颗粒分别有:和
得:或或
6.(1)初始时物体动能,到达B点时的动能。
由A到B过程中,外力做功,
由动能定理,(动能定理列对的共得2分,下同)
得。
(2)如图所示,设滑块上升到D点时速度为0,所走距离为s1。
到达D点滑块动能为,
由B到D的过程中,外力做功为
,
由动能定理,
求得。
由知,滑块不能静止在D点,将继续向下运动。
设滑块最终停在水平轨道上的E点,BE间距离设为s2。
到E点时滑块动能为由D到E的过程中,外力做功为,
由动能定理,
求得。
第6页
1-2ACDBCD
3设小球从圆弧顶点以速度抛出,经过时间秒垂直落在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如图所示,则:
或..(1分)
......
....(1分)
或..
mg≤.......(1分)
即:或..........
所以,当斜面角满足或时,其设计是可行的.
当小球在斜面上运动到与圆弧顶端等高位置A点时,小球的速度为.
设此时小球下落高度为,根据动能定理,
..............
所以,小球下滑的高度距斜面底端
或...............
第7页
1-4CBDA
5(1)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都相等(2)2.64
(3)12.6图略;(4)打下A点时,小车的速度
6,5N,AD,BCl;
7,0,ma
第8页
1-4BCAC
5
6A绳拉力80N;B绳拉力100N
第9页
1-4ACD;AD;BC;CD;
5
第10页
1
2
3
4
5
ACD
BC
BD
AC
C
6200m、10s
71×10N、20m/s
第11页
1
2
3
4
5
CD
ABC
C
C
B
6角速度为ω,线速度为v;
长春角速度为ω,线速度为v
则ω=ω
由于r>r,v=ωr
则v>v
7(1)由h=1/2gt得t=√2h/g=2s
(2)由x=vt得x=30m
第12页
1-4ACDA
5(1)600N
(2)840N
(3)以3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或3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
6解:解析 (1)因OB绳处于竖直方向,所以B球处于平衡状态,AB绳上的拉力为零,OB绳对小球的拉力FOB=mg.
(2)A球在重力mg、水平拉力F和OA绳的`拉力FOA三力作用下平衡,所以OA绳对小球的拉力FOA==2mg.
(3)作用力F=mgtan60°=mg.
答案 (1)mg (2)2mg (3)mg
第13页
1-4DCBBC
5解:①受力如图,竖直方向受力平衡
得FN=17N
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②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a=0.3m/s2
5s内的位移为:
第14页
1-4DCBCADBC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F=30N,μ=0.5
第15页
1.D2.C3.B
4.(1)AD(2)F′
解析 (1)同一次实验中,为保证作用效果相同,必须将结点O拉至同一位置,故A选项正确;计算合力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不必选用特殊角,故B选项错误;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实验误差增大,故C选项错误;做实验时,必须使分力与合力在同一平面内,故D选项正确.
(2)用一只弹簧测力计直接拉橡皮条的拉力方向一定沿AO方向,而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与AO的方向可能有偏差.
5.答案:(10分)⑴D⑵丙,C⑶,(4)0.46
(4)解析:s4-s1=3aT2
a==m/s2=0.46m/s2.
第16页
1.A2.C3.A
4.如图所示,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
所以绳的拉力F1=F2=100N,
柱顶所受压力大小F=2F1cos30°
得F=100N,
5答案 (1)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 6m/s(2)5.6m/s2
解析 (1)以伞和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开始时速度较小,空气阻力F小于重力G,v增大,F随之增大,合力F合减小,做加速度a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当v足够大,使F=G时,F合=0,a=0,开始做匀速运动,此时的速度为收尾速度,设为vm.
由F=kv=G,
得vm===6m/s.
(2)当v=4m/sF=kv2,
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ma
得a=g-=10m/s2-m/s2≈5.6m/s2.
第17页
1.C2.BC3.ABD
14.解:(1)由v=v0+at,甲车停止运动的时间t1=2s
(2)时间t1内,甲车的位移x甲=(v+v0)t1/2=10m
乙车的位移x乙=v0t1=20m
两车相距Δx=30m
(3)相遇时间t2=(x0+x甲)/v0=5s
第18页
1.AB2.CD3.AD
4解:(1)以冰车及小明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①
②
由①②得5m/s
(2)冰车匀加速运动过程中有
③
冰车自由滑行时有
④
⑤
又⑥
由③④⑤⑥得50m
注:计算题其他解法正确均按步骤给分。
篇2:高一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1.AC 2.A 3.D 4.B 5.C 6.ABC 7.BD 8.D 9.C 10.BCD 11.B 12.D 13.BC 14.B 15.BC
16.解析:设甲、丙两地距离为2l,汽车通过甲、乙两地的时间为t1,通过乙、丙两地的时间为t2.
甲到乙是匀加速运动, 由x=v0+v/2?t得
t1=l(v甲+v乙)/2=2l/v乙. 从乙到丙也是匀加速运动,
由x=v0+v/2?t得
t2=l/(v乙+v丙)/2=2l/v乙+v丙
所以v甲丙=2l/t1+t2=v乙(v乙+v丙)/2v乙+v丙=45 km/h. 答案:45 km/h
17.解析:人从C到B用时t=30/3s=10 s,这一时间内汽车由A到B且停在B点,设车从A经t1,开始刹车. v1t1+(t-t1)v1/2=x 代入数据解得:t1=6 s 所以x1=v1t1=60 m,
a=v1/2(x-x1)=10/4m/s2=2.5 m/s2. 答案:60 m 2.5 m/s2
18.解析:设甲从离接力区13.5 m处到赶上乙所用时间为t,乙从开始起跑到被甲追上,跑的路程为x,甲、乙二人所用时间相等. 对甲:13.5+x/v=t
对乙:x=1/2at2,且v=at=9 m/s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a=3 m/s2 t=3 s x=13.5 m 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 L-x=20 m-13.5 m=6.5 m. 答案:(1)3 m/s2 (2)6.5 m 19.无
20.解析:(1)由v-t图象可知,物块在6 s~9 s内做匀速运动,由F-t图象知,6 s~9 s的推力F3=4 N, 故Ff=F3=4 N.
(2)由v-t图象可知,3 s~6 s内做匀加速运动, 由a=v-v0/t得a=2 m/s2.
(3)在3 s~6 s内,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2-Ff=ma,且Ff=μFN=μmg 由以上各式求得:m=1 kg,μ=0.4.
答案:(1)4 N (2)2 m/s2 (3)0.4
21.【详解】设轿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司机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的`位移为x1,在刹车匀减速阶段的位移为x2,则 x1=vΔt ①(2分) -2ax2=0-v2 ②(4分) d=x1+x2 ③(2分) 联立①②③式得 v=20 m/s (2分)
即轿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 m/s
22.解析:(1)是;不相等.加速运动从0增到12 m/s;减速运动从12 m/s到0,变化量的大小一样,但所需时间不一样.
(2)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a2=vt-v0/t=3-9/1 m/s2=-6 m/s2.
设汽车经t′秒停止,t′=vt′-v0′/a2=0-3/-6 s=0.5 s. 总共经历的时间为10.5 s+0.5 s=11 s. (3)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a1=6-3/1 m/s2=3 m/s2,
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1=12-0/3 s=4 s, 匀减速的时间t2=0-12/-6 s=2 s
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3=(t-t1-t2)=(11-4-2) s=5 s 则汽车总共运动的路程
s=v/2 t1+vt2+v2/t3=(12/2×4+12×5+12/2×2) m =96 m.
篇3:高一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选择题:(1----10,4分)B BC AD D BCD AB D BD B AD 填空题:
12、甲 13、(1) 控制变量法
(2)木板倾角过大(或平衡摩擦力太过) 14、14.14N 10N
15.(1)60N 沿斜面向上 (2)4..4m/s2 16..2500N 17 没有
★ 高一寒假作业答案
★ 高一物理习题
★ 高一物理教材
★ 高一物理工作计划
★ 高一物理试卷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推荐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