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全

时间:2024-04-14 03:35:30 作者:daishua158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daishua15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全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全分享

转眼间,已经尘埃落定。回首这一年,有努力,也有回报,有汗水,也有欢笑。这一年,个人的付出固然重要,但诚然,我也从论坛收益良多,现在我小小的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对学弟学哥妹们有所帮助。

先来说说自己的情况:我报考的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所考的分数分别为政治58,英语57,数学二115,专业课(材料科学基础)108,总分338。这样一个分数,对于一个工科生而言,算是中规中矩,但是对于今年的北科材料,可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擦线党(初试线337)。即便如此,我想我还是很有必要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

一、备战前的准备

如今,考研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同时,也是大学本科生的一个未来规划中的热门选项。很多人很轻率的就决定考研,对此我是不发表任何评论的。但是,我觉得,一旦决定考研,就要对全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不是在模模糊糊的状态下就开始看书,鄙人鱼见,这样只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经历。

看书前要做好万全准备。大家可能会问要做好哪些准备。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是思想上的准备。这一点是最容易疏忽的,也是我认为最应该准备充足的。论坛里或者大家身边,可能会出现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考研考到一半放弃了或者不能坚定的去看书。我觉得这些都是思想准备不足的原因。而所谓思想上的准备,就是你得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要考研?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容易回答,但是,我希望大家在决定要考研后,能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样一个十足的理由,是否能够让你远离各种娱乐和放松的诱惑,这样一个十足的理由,是否能让你坚定的执行自己的计划而毫不改变,这样一个十足的理由,是否能让你干劲十足,充满斗志。我以自身的经验做保证,一旦你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今后的考研生涯中,你将心无旁骛,勇往直前。

其次,我觉得应该是硬件上的准备。所谓硬件,简单而言自然是:书、笔、纸等。书就不说了,看个人爱好和能力。我要重点说的是纸。对于工科生而言,草稿纸和笔记本,实在是不能缺少的东西。而据我所知,很多人在打草稿的时候,喜欢使用一些以前没用完的本子,节约固然是好,可是在此我建议大家,如果复习数学,最好专门卖那种A4的草稿纸。为什么?胡乱用一些纸,会给大家带来一些随便写写划划的心理,最后容易引起各种低级失误,而花费高价买来的白纸,大家多多少少会比较爱惜,认真一点。并且最重要的是,打完草稿后,如果想要重新寻回笔迹,寻找解题思路,干净的白纸无疑会比胡乱找的本子要来得痛快,无形中节约了时间。笔记本的话,可能很多同学没有做笔记的习惯,对于那些会做笔记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和叶本+便签。和叶本就是那种每一页都能取下来的本子,这样做的方便就是便于整理,一本做完只用换纸就好,并且缺漏知识点的时候,直接添加纸就好,不用到处挤;而且方便归纳知识点。便签的作用,不用言语,个人有个人的妙用。

最后的准备,我想应该是信息和计划。确定院校院系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信息,这需要个人发挥个人的能力。而这里所说的计划,确实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计划。分为很多种:全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每天计划、每科目计划等等。我的主要意思是想告诉大家,看书以前,一定做到心中有数,知道每天要干嘛。关于这一点,我建议大家到论坛上下一个考研全年曰历,然后在每天上都标注自己要看多少书,完成的就杠掉,以此来检验自己的执行力。当然这里要做一个重大提醒: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做一次计划就一劳永逸的。每个人的状态是有波动的,所以执行力其实也是有波动的,并不是没有完成规定的任务就产生个人不良情绪,反之,我们应该掌握好自己的执行力波动曲线,并结合自己的任务,每天或者每星期都适当调整计划,让自己的执行力和计划相互渐进,并且我们的进度也不降低。这一点,需要个人在个人的复兴过程中慢慢领悟。大家只需记住,当执行力不适应计划时,就需要调整计划。

二、备战篇

做好了以上的各种准备,接下来就需要开始各科的复习了。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数学和英语都是要从大三下开始的,而政治和专业课是从九月份开始。细节我慢慢道来。

1.关于数学

因为本人是工科生,所以只介绍工科生相关经验。我们考的是数学二,也就是只有高数和线性代数。而关于考研复xí,论坛里很多人都会分为三轮,说实话,我自己到目前为止也没好好划分过,所以只按自己的经验一点点介绍。

先插播一下我的学习理念。我觉得作为一个工科生,在学习这一块,理应有些自己的方法。我觉得不管是学什么,首先我们得对这一科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其次,我们还要有能力从众多信息中抽象出重点,然后循着重点对症下药。简单来讲,我觉得就是个盖房子的过程,先打地基,再出骨架,最后各种装饰。

频道调回到数学,关于数学的学习,我觉得首先得从书本下手,高数用同济5或者6版的两本书,线代无所谓,大同小异。依据往年的大纲,先把书本过个一遍,对各种概念,各种公式有个初步印象,我觉得这一步很重要: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可以作为回顾,对于基础差的同学,可以作为启蒙用。然而这样还不够,书本还要用第二遍,这一遍,最好边看边把你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句子,定义,概念等抄下来(后期还有大作用),基础好的同学可以随意练练课后习题,基础差的同学建议课后习题全部弄懂为好。当然这些工作不是让大家无止境的做下去,最好能在7月大三下学期结束之前完成。基础好的同学可能不需要到那么久,有大把空闲时间的时候,我建议大家不要急于上题,而是把自己抄的笔记再仔细翻看2遍到3遍,再把其中一些东西精炼一下,顺便加深自己对各个定义的理解。基础差的同学同样需要做这一步(书本那两遍完成后),笔记不是说抄了就放下,相反,抄了就要多看,因为理解自己的笔记要比理解别人的快上很多倍。

做完上述工作,应该就到暑假了,熟话说,得暑假者得考研,这话不是盖的,一旦暑假利用得当,英语和数学的基础将会打得异常牢固,毫不夸张。现在说说暑假复习,暑假的话,建议只复习英语和数学,有些同学可能不以为然,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光这两门工作就已经够多了。数学的话,这个时候可以开始上二李全书了,数学方面的参考书很多,为什么推荐二李,首先,对于数二,难度要求有限,而且近两年的势头很明显,不是要你做难题,而是熟解基础知识,所以二李的难度刚好符合;其次,二李的知识覆盖面和考研非常同步,熟解二李,考研数二无压力。全书的使用是这样的,很可能第一遍上全书,你一个题不会做,很正常,不需要有压力,首先是看,看完了一章后面有习题,再做,做了一点一点对答案,找解题思路问题(建议错题都收集到错题集,非常有用)。这样过了一遍二李,你会发现前面又都忘了,没关系,看2遍错题集和自己总结的笔记,然后再来第二遍二李,这一遍,他的每个例题你都要自己亲自解一遍(老规矩,错了的上错题集),这样第二遍完了后,二李你会有个大抵的映象,而说实话要你看第三遍是不现实的,枯燥。所以这个时候你可以上660题,全部是单选和填空,我确定百分之百一开始一个题不会,没关系,对照着二李的概念和自己的笔记,每题都当做计算题做,错的依旧上错题集,做完一遍,再将解析里觉得经典的解题思路记录到笔记本里。多看自己的笔记和错题集,然后再把660中不会做的题再解一次,看还有多少知识点没掌握。做完这些,暑假似乎要接近尾声了,如果有多的时间,可以尝试上一点点大题挑战一下。总之,方法就是,做题可以,一定要对答案,并且找出自己和答案思路不一样的地方。最后还要记得收集错题。

过完暑假,可以说考验人的天堂就结束了,工科生的话,接踵而来的实习、课程、实验,很难有暑假那样连续的时间,而且9月后,政治和专业课大纲也出来了,数学复习时间相对减少,不过,如果暑假搞得好,这个阶段还是比较好度过的。看二李全书,看自己的笔记和错题集,题目不能间断,适量上,十年真题和超越135也可以做,但是有几点说明,套题尤其是十年真题,一定要卡着时间做,模拟考试时那种气氛,这样对自己以后解题速度会有帮助,套题的错题也需要收集的,尤其十年真题,多玩味,多做几遍,出题思路和出题点就会印在你心里。

数学大抵说道这里,好像有点罗嗦,有什么不懂可以继续问。接下来说说英语。

2.关于英语

英语是很多工科生的硬伤,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只要下工夫,没想象中那么的难。

首先还是我的“盖房子”理论。英语想考好也一样,基础要好好打,有些人可能对打基础这个词比较模糊,没想通,以为只是一味背单词,是,背单词是打基础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现在说说个人见解,在很多别人的经验贴里,大家会发现型概念英语三和四出现频率比较高,大家都推荐背,但是也说不好原因,我个人觉得:因为它们有助于提高大家的语法。很多人不喜欢学英语,就是觉得语法比较难,而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语法学好,对于英语应试很有帮助。当然,语法也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难学。我也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零基础也能快速学好语法。这也是大家在大三下这一学期要解决的事情之一。只用去图书馆借一本四级的语法入门书,大家将书中的“主谓宾定状补”的概念弄清楚,然后,初步了解一下倒装等句式和各种从句就好了。再弄一本新概念四尝试着每一篇都分解句式和划分成分,不出二十篇,你就能对语法有一个宏观把握。然后再来谈谈背单词这件事。单词书有很多种,我推荐使用的是广泛流传的“红皮书”,很多人改用绿皮,但是我依旧推荐红皮,理

篇2: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

转眼间,已经尘埃落定。回首这一年,有努力,也有回报,有汗水,也有欢笑。这一年,个人的付出固然重要,但诚然,我也从论坛收益良多,现在我小小的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对学弟学哥妹们有所帮助。

先来说说自己的情况:我报考的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所考的分数分别为政治58,英语57,数学二115,专业课(材料科学基础)108,总分338。这样一个分数,对于一个工科生而言,算是中规中矩,但是对于今年的北科材料,可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擦线党(初试线337)。即便如此,我想我还是很有必要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

一、备战前的准备

如今,考研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同时,也是大学本科生的一个未来规划中的热门选项。很多人很轻率的就决定考研,对此我是不发表任何评论的。但是,我觉得,一旦决定考研,就要对全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不是在模模糊糊的状态下就开始看书,鄙人鱼见,这样只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经历。

看书前要做好万全准备。大家可能会问要做好哪些准备。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是思想上的准备。这一点是最容易疏忽的,也是我认为最应该准备充足的。论坛里或者大家身边,可能会出现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考研考到一半放弃了或者不能坚定的去看书。我觉得这些都是思想准备不足的原因。而所谓思想上的准备,就是你得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要考研?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容易回答,但是,我希望大家在决定要考研后,能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样一个十足的理由,是否能够让你远离各种娱乐和放松的诱惑,这样一个十足的理由,是否能让你坚定的执行自己的计划而毫不改变,这样一个十足的理由,是否能让你干劲十足,充满斗志。我以自身的经验做保证,一旦你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今后的考研生涯中,你将心无旁骛,勇往直前。

其次,我觉得应该是硬件上的准备。所谓硬件,简单而言自然是:书、笔、纸等。书就不说了,看个人爱好和能力。我要重点说的是纸。对于工科生而言,草稿纸和笔记本,实在是不能缺少的东西。而据我所知,很多人在打草稿的时候,喜欢使用一些以前没用完的本子,节约固然是好,可是在此我建议大家,如果复习数学,最好专门卖那种A4的草稿纸。为什么?胡乱用一些纸,会给大家带来一些随便写写划划的心理,最后容易引起各种低级失误,而花费高价买来的白纸,大家多多少少会比较爱惜,认真一点。并且最重要的是,打完草稿后,如果想要重新寻回笔迹,寻找解题思路,干净的白纸无疑会比胡乱找的本子要来得痛快,无形中节约了时间。笔记本的话,可能很多同学没有做笔记的习惯,对于那些会做笔记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和叶本+便签。和叶本就是那种每一页都能取下来的本子,这样做的方便就是便于整理,一本做完只用换纸就好,并且缺漏知识点的时候,直接添加纸就好,不用到处挤;而且方便归纳知识点。便签的作用,不用言语,个人有个人的妙用。

最后的准备,我想应该是信息和计划。确定院校院系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信息,这需要个人发挥个人的能力。而这里所说的计划,确实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计划。分为很多种:全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每天计划、每科目计划等等。我的主要意思是想告诉大家,看书以前,一定做到心中有数,知道每天要干嘛。关于这一点,我建议大家到论坛上下一个考研全年曰历,然后在每天上都标注自己要看多少书,完成的就杠掉,以此来检验自己的执行力。当然这里要做一个重大提醒: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做一次计划就一劳永逸的。每个人的状态是有波动的,所以执行力其实也是有波动的,并不是没有完成规定的任务就产生个人不良情绪,反之,我们应该掌握好自己的执行力波动曲线,并结合自己的任务,每天或者每星期都适当调整计划,让自己的执行力和计划相互渐进,并且我们的进度也不降低。这一点,需要个人在个人的复兴过程中慢慢领悟。大家只需记住,当执行力不适应计划时,就需要调整计划。

二、备战篇

做好了以上的各种准备,接下来就需要开始各科的复习了。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数学和英语都是要从大三下开始的,而政治和专业课是从九月份开始。细节我慢慢道来。

1.关于数学

因为本人是工科生,所以只介绍工科生相关经验。我们考的是数学二,也就是只有高数和线性代数。而关于考研复xí,论坛里很多人都会分为三轮,说实话,我自己到目前为止也没好好划分过,所以只按自己的经验一点点介绍。

先插播一下我的学习理念。我觉得作为一个工科生,在学习这一块,理应有些自己的方法。我觉得不管是学什么,首先我们得对这一科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其次,我们还要有能力从众多信息中抽象出重点,然后循着重点对症下药。简单来讲,我觉得就是个盖房子的过程,先打地基,再出骨架,最后各种装饰。

频道调回到数学,关于数学的学习,我觉得首先得从书本下手,高数用同济5或者6版的两本书,线代无所谓,大同小异。依据往年的大纲,先把书本过个一遍,对各种概念,各种公式有个初步印象,我觉得这一步很重要: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可以作为回顾,对于基础差的`同学,可以作为启蒙用。然而这样还不够,书本还要用第二遍,这一遍,最好边看边把你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句子,定义,概念等抄下来(后期还有大作用),基础好的同学可以随意练练课后习题,基础差的同学建议课后习题全部弄懂为好。当然这些工作不是让大家无止境的做下去,最好能在7月大三下学期结束之前完成。基础好的同学可能不需要到那么久,有大把空闲时间的时候,我建议大家不要急于上题,而是把自己抄的笔记再仔细翻看2遍到3遍,再把其中一些东西精炼一下,顺便加深自己对各个定义的理解。基础差的同学同样需要做这一步(书本那两遍完成后),笔记不是说抄了就放下,相反,抄了就要多看,因为理解自己的笔记要比理解别人的快上很多倍。

做完上述工作,应该就到暑假了,熟话说,得暑假者得考研,这话不是盖的,一旦暑假利用得当,英语和数学的基础将会打得异常牢固,毫不夸张。现在说说暑假复习,暑假的话,建议只复习英语和数学,有些同学可能不以为然,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光这两门工作就已经够多了。数学的话,这个时候可以开始上二李全书了,数学方面的参考书很多,为什么推荐二李,首先,对于数二,难度要求有限,而且近两年的势头很明显,不是要你做难题,而是熟解基础知识,所以陈之流的高级数学书有点过,而二李的难度刚好符合;其次,二李的知识覆盖面和考研非常同步,熟解二李,考研数二无压力。全书的使用是这样的,很可能第一遍上全书,你一个题不会做,很正常,不需要有压力,首先是看,看完了一章后面有习题,再做,做了一点一点对答案,找解题思路问题(建议错题都收集到错题集,非常有用)。这样过了一遍二李,你会发现前面又都忘了,没关系,看2遍错题集和自己总结的笔记,然后再来第二遍二李,这一遍,他的每个例题你都要自己亲自解一遍(老规矩,错了的上错题集),这样第二遍完了后,二李你会有个大抵的映象,而说实话要你看第三遍是不现实的,枯燥。所以这个时候你可以上660题,全部是单选和填空,我确定百分之百一开始一个题不会,没关系,对照着二李的概念和自己的笔记,每题都当做计算题做,错的依旧上错题集,做完一遍,再将解析里觉得经典的解题思路记录到笔记本里。多看自己的笔记和错题集,然后再把660中不会做的题再解一次,看还有多少知识点没掌握。做完这些,暑假似乎要接近尾声了,如果有多的时间,可以尝试上一点点大题挑战一下,比如的那个大题集好像叫400题。总之,方法就是,做题可以,一定要对答案,并且找出自己和答案思路不一样的地方。最后还要记得收集错题。

过完暑假,可以说考验人的天堂就结束了,工科生的话,接踵而来的实习、课程、实验,很难有暑假那样连续的时间,而且9月后,政治和专业课大纲也出来了,数学复习时间相对减少,不过,如果暑假搞得好,这个阶段还是比较好度过的。看二李全书,看自己的笔记和错题集,题目不能间断,适量上,十年真题和超越135也可以做,但是有几点说明,套题尤其是十年真题,一定要卡着时间做,模拟考试时那种气氛,这样对自己以后解题速度会有帮助,套题的错题也需要收集的,尤其十年真题,多玩味,多做几遍,出题思路和出题点就会印在你心里。

数学大抵说道这里,好像有点罗嗦,有什么不懂可以继续问。接下来说说英语。

篇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研安全专业复试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研安全专业复试经验

一、综合面试

首先是专业课综合面试,今年总体感觉老师问的问题很全,几乎关于安全的问题都涉及到了,几乎每个人都不一样,安全方方面面都有,其实大家水平都差不多,你只要能把问题说上几句就很不错了。然后就是老师随便聊聊,但是对于自己本科期间的取得的比较有成果的东西,大家在自述里提到了,一定要详细了解,不然一个问题回答不好,老师会一直问下去的,这样老师会对你的成果有所怀疑的',而且会很尴尬。再就是面试的时候,一定要从容,别太紧张,自然的说就行,这样老师对你的感觉会好点。

二、专业课笔试

专业课笔试,虽然没有面试重要,但至少得及格吧!而复试时说只看那个《现代安全管理》显然不够,考笔试,还是得看注安的一本书《安全管理知识》,看这本书笔试肯定没问题,几乎全是考这里边的。

三、英语口语测试

英语口语测试,今年的形式是四人一组进去,首先按名次每人做一次自我介绍和回答一个ppt上的问题,今年的3个问题是:

说一下你所在大学的安全专业的大体情况:

说一下你所上过的关于安全专业的课程;

你为什么选择安全。

然后就是翻译一段安全专业文献。自我介绍好好准备,那3个问题也不难,最难的就是翻译,很多人都没翻译出来,所以最重的是自我介绍发音什么的,不要弄的像背的。

这就是复试,今年问题都很刁钻,所以想要复试好好发挥,我觉得:

不要每个问题都回答不上来,这就糟糕了。

良好的心态。

我觉得今年好多都出自注安上的问题,平时要关注一下:

(4)安全的大体方向,发展阶段要清晰,以及软安全和硬安全什么的,安全文化。

总之,今年的气氛很紧张,大家发挥的都一般。

篇4: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考研经验

总分403=政治72+英语69+数学145+专业课117(微观经济学+管理学)

我的本科学校是内农大,二本,毕业了,工作了,辞了,考研了,现在我想把这半年的备考经历和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也算是我对这段奋斗的日子的一个小结。

一、数学

考经管类的专业数学很重要,大家都懂得。2011年7月和8月专攻了两个月的数学,刚回来看书的时候,啥也不记得了。7月把数学课本看了一遍,主要是温习知识点,看看例题,课后练习会做的没多少。为求效率和质量报了超越,8月上了20天的数学强化,不错,有点感觉,后期自己花了10天总结上课的内容,把强化班讲义又搞了一遍。这个讲义贯穿了考研的始终,是我复习的大本,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大家都说好,我没时间搞,就放弃了。

9月和10月做题。数学还是要适量做题来巩固知识点,练习方法和培养数学思维。我做题的书都是一位科大学长推荐的,我今天也推荐给你们。

陈文灯《单选题方法与技巧》(这本书不错)和《题型集粹》

李永乐《线代讲义》(这本书不错)、《基础过关660题》(这本有点难)

曹显兵的《概率辅导讲义》

超越的《新千题》(这本书不错)和《真题》(这本真题是分章节的,理工科和经济都有)

11月和12月做套题,查缺补漏。继续上了超越的冲刺班。

李永乐《经典400题》和《10年真题》

超越《五套卷》和《十套卷》,超越的模拟卷很好。

数学单选和填空要好好训练,尽量不要失分,否则135+难。660和单选题方法和技巧是训练小题的。给我传授经验的学长走的是题海战术,我也就跟着去了。大家有时间多搞搞课本,搞好基础,很多解题方法都来源于书本的。你们认真复习肯定比我做的好,我就是用了以上这些资料,感觉不错,也许还有其他好资料,我不是很了解,你们具体考虑选择。

提几点建议:1、做题一定要有计划,计划可以提高你的效率。2、做完一些题或者一本书要思考要总结,仔细研究错误原因,比如这方面知识点遗忘或是没复习到,或是题目出得比较新,或是考虑不周全,或是计算失误,或是一题多方法等等都当场记下来,慢慢克服你就会有大的突破。。3、有条件的就报一下超越的强化和冲刺(安徽的,外省不太清楚),不报班也可以,网上有很多视频,武忠祥的高数,李永乐的线代,都讲的很好。

二、英语

我英语不行,花了不少时间,考前最担心的一门。就简单说一下我的经历吧。

7月和8月间或背一下单词,英语正是提上日程是在9月,每天下午14:00-17:00都固定学习英语,一直坚持到考试。资料就只有张剑的黄皮书,看了别人给的新东方视频,范猛的阅读讲得很好,即便做题方法你都知道,这东西我感觉还是靠自己悟,自己总结,自己分析自己做的题。四个月我就干了三件事,背单词、搞阅读和最后背作文。

1、背单词我的方法是多翻多看,给自己定个计划。比如今天背#1和#2,早晨看,课休看,中午看,傍晚看,睡觉前看……每次5-10分钟,利用零碎时间,一天翻个五六七次,效果还可以,

如果一本词典定一个月,你还可以来回翻个好几次。(我买的词典是淘金分频的―七周搞定考研词汇,厚厚的小书)

2、阅读搞单词,搞长难句,搞每道题每个选项。找个笔记本翻译近10年真题阅读,一篇都不要放过,把英语汉语都写下来,最好是把阅读中的重要单词和长难句都背下来。每道题都认真分析,分析为什么选这个答案,其他答案哪里不对,把文章当成课文学,抓住中心思想。这个是英语重头戏,要好好学。新题型放到后面一个月也不迟。

3、背作文市面上有很多作文书,大家选自己喜欢的,回来也好背一点。这没什么说的,我是背了十几篇上考场的,要滚瓜烂熟,有时间就动笔默写默写,要不考试一紧张就全忘了。最好自己总结一些好的词句,想拿高分,就不能套模板照搬你背的作文,因为大家都背了。高水平的就用不着了,可以临场发挥。

最后15天,我又买了一套英语真题,一天一套题,就和正规考试一样,作文也写,练考试的感觉。写完了有时间就分析分析,背背单词。

三、政治

我是10月份开始的,红宝书看了两遍,配套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陈先奎的2000题或者红宝书配套的练习都行,就做选择题)。后来时间不够就看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这本书很好,重点和考过的内容都有彩色标注)和1000题,徐之明的《真题心解》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2月冲刺用的是肖秀荣的《四套卷》、任汝芬《四套卷》、《启航20天20题》,学长推荐的,好像大家也都在用。

没报辅导班,个人感觉马原还是有个老师串讲一下会好点,我自己看的不太理解,能力强的同学也可以去网上下载视频回来看。红宝书很好,建议有时间的同学可以把红宝书多看几遍,考试内容都是出自此书,选择题也可以尽量多做一些,考研政治得分关键就在选择题上!大题最后冲刺的时候,看看别人押题,选几个背背就可以了。

四、专业课

我就说说微观经济学和管理学。9月份开始准备的,周三多的《管理学》,以前没学过,就对着科大的历年真题,定位到书本上,在目录上和书本内容里标记好哪一年什么题型,这样你可以发现命题者的命题重点,然后你自己根据这些重点总结一份笔记,整理成电子版最好,然后打印出来,分纲分目逐条列出总结出关键词,每天早晚拿出来读背,这样几天过一遍,到考前已经很熟了,只要你想到哪几个关键词其他内容就很快联想起来。

(经验是学长的,我偷懒没总结,直接拿着圣才考研网《管理学笔记》背的,当然最后考试发现,复习偏了,我认为重点的都没考,也是我复习不全面,损失惨重!)

科大指定教材是黎诣远的《微观》,它配套有一本练习。我入门看的是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配套尹伯成的绿皮书,微观开始看不懂,从网上下了个教学视频,讲得还可以。结合历年真题,把这几本都搞熟。建议专业课考前也模拟几次,我就是一直看书背书,懒得写字,最后考试吃亏了,时间分配不合理,简答写的过多,论述没时间写的好少。

考研是个持久战,想要取得最后的胜利,除了学习以上的知识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注意,说一些我的心得。

1、关于计划

是谁说好的计划等于成功的一半,计划真的非常重要,整个考研的长期战略计划、每月、每周、每日具体指导计划都要制定,这样可以约束自己偷懒,可以提高你的效率。月计划,复习进度安排这样长期的可以粗略一点,方便根据自己的状态调整,周计划,日计划要很明确。制定了就要严格执行,每天完成自己的计划,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你会感到很充实。

2、坚定信念

考虑学校和专业的时候可以犹豫,可以多问问老师学长学姐,多了解一点你想考的学校专业的信息,再结合你自身的情况,作出选择。一旦确定下来,就不要动摇了,一条路走下去,我不建议有的人半途换专业换学校,动摇自己的信心和决心。选了科大,对我来说风险很高,复习的过程中怀疑过自己无数次,特别是数学或英语做不好的时候,烦躁、低落、失望、焦虑、紧张、怀疑、恐惧…各种情绪都有过,可我从来没想过换个学校。不走下去怎么知道结果,不努力怎么期待最美的风景。

坚持!坚持!再坚持!考研最大的障碍就是容易懈怠,考研就是与孤独为伴,以寂寞为伍,伴日而出,和月而归。既然选择远方就要风雨兼程!推荐一本书,懈怠无动力的时候看看,叫《风雨考研路》,都是记录成功者的考研风雨历程,很有启发和鼓励!!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

深圳大学化学专业考研经验

[]南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考研复习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及奖学金

湖南科技大学什么专业最好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深圳大学国贸专业跨考考研经验

2022华中科技大学专业排名

考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考研经验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全(合集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