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wonyu300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小学数学第八册,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小学数学第八册,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篇1: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四个领域:
1、数与代数:
●数和因数,找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找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2、5、3的倍数的特征,偶数和奇数,素数和合数。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几百乘几十、几十乘几百。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中括号。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乘法分配律并进行简便运算。
●用计算器计算并探索积商的变化规律。
●用字母表示数,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探索并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
●用画图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空间与图形。
●三角形和三角形的底高,三角形两边之和大雨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分类。
●升和毫升。
●平行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高,梯形及提醒的上下第、腰和高。
●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和竖直方向连续平移两次,将简单图形旋转90读。
3、统计和概率。
●单式折线统计图。
●根据数据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4、实践和综合应用。
●美妙的“杯琴”
●我们去春游。
●图案的欣赏与设计。
●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四(1)、四(2)班共有学生119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例如:满家乐、朱安蕾、陈耕、钟天天、王浩等,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雨欢、许梦梦、黄思敏、王数等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像:许小雨、倪文豪、王朋、刘思雨、王睿康等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像郭丹、王海龙、代硕、刘雨轩等。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计算技能,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发现一些运算规律;联系数的已有知识认识整数间的一些关系和整数的一些特征;结合解决实践问题,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联系现实情境,经历观察、操作和探索相关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的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通过实例,初步形成容量大小的观念,了解容量的意义和计量单位。
(3)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达数据的方法,并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分析相应的统计结果;经历从具体问题的需要出发选择统计图的活动,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
3、数学思考方面:
(1)在联系已有知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充分开展猜想、讨论、解释、交流等活动,发展推理能力。
(2)在观察、探究整数之间的一些关系和一些特征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能对现实生活的'有关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运算规律和概括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和符号感。
(4)在探索一些平面图形特征和对图形进行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5)经历把现实问题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数据作出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6)在建立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发展数学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开展观察、猜想、实验、类比、归纳等活动,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对结论作出合理的、有说服力的说明与解释。
4、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提取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结果,并进行解释和说明。
(2)能应用相关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解决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
(3)能用量杯或自制的量具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
(4)能选择恰当长度的小棒搭三角形,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能根据三角形的两个已知角求第三个角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或底角)求一个底角(或顶角)的度数。
(5)能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能从生活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实例,能利用方格纸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6)能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到指定位置,能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能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说明所得的结论。
(8)能从生活中主动收集数据信息,能读懂有关媒体中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设计简单统计活动,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应的数据。
(9)学会并具有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展主体意识。
5、情感与态度方面: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主动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内容,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里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
(3)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并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与态度。
(4)能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的体验;能与他人合作交流,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有质疑和反思的意识;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5)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知识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本册教材重、难点。
重点: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认识。
五、教学措施。
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五、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单元教学要求
教学措施
(一)《乘法》
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
6+机动1
1.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笔算和口算方法
2.注意通过比较让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体验乘法的一些计算规律,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体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让学生尝试计算
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
(二)《升和毫升》
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5+机动1
1、结合实例在具体比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了解“升” 和“毫升”的实际意义,在具体操作中认识升和毫升间的进率
2.联系现实生活和加强操作,加深对升和毫升的认识
3.重视估计容量多少,发展空间观念
实践活动突出实践性,注意综合性
联系现实生活和加强操作
(三)《三角形》
5+机动1
1.联系现实情景和实际操作认识三角形及其基本特征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认识并掌握三角形的分类
3.让学生由特殊到一般探索、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
4.亲身感知并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性
5.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具体感受所学图形,积累对其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的感性认识,可以发展空间观念。
(四)《混合运算》
教学整数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6+机动1
1.联系现实的问题情境和已有认识学习运算顺序
2.适当安排比较,引导学生切实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举一反三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机动1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相应的图形及各部分名称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重视实践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重视实践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六)《找规律》
2+机动1
1.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法找搭配现象中的规律
2.引导学生通过直观表示找简单排列、组合问题中的规律
3、通过观察、实践、思考找出事物里的一些数学规律,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数学思考
了解找规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掌握其中的规律
(七)《运算律》
教学乘法分配律及相应的简便运算
5+机动1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
2.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一些计算的简便算法
3.安排有效练习提高学生合理计算的能力
4.以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落实知识的综合应用
恰当的练习
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
(八)《对称、平移和旋转》
4+机动1
1.用折纸的方法认识和确定对称轴,学习画对称轴
2.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学会平移简单图形的方法
3.联系现实情景体验旋转和学会把方格纸上图形旋转90°
4.灵活应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让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
(九)《倍数和因数》
认识倍数和因数,2、5、3的倍数的特征,素数
7+机动1
1、通过操作并依据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
2、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
3、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 3 的倍数的特征
4.通过学生的活动和思考,认识素数和合数
通过自己的活动发展数学思考
通过综合性练习加深学生的认识和激发学生兴趣
(十)《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4+机动1
1.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积、商变化规律的过程
2.逐步提高学习要求,发展学生学习水平
3.注意应用规律,加深有关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联系实际问题的背景理解
(十一)《解决问题的策略》
3+机动1
1.让学生用画图的策略探索解决图形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用画图的策略探索解决一般实际问题的方法
3.在应用策略中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
感受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
(十二)《统计》
教学折线统计图
5+机动1
1.选择适当题材让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
2.联系问题的需要和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3.在实践与综合应用中重视发展学生统计观念和统计能力
让学生联系具体问题
(十三)《用字母表示数》
4+机动2
1.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字母表示数
2.突出数学化过程,发展符号感
3.注意字母式子的简单运算
联系实际数量关系理解字母表示的数的实际含义
(十四)整理与复习
5+机动3
篇2:小学第八册数学复习计划
小学第八册数学复习计划 -计划
一、复习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
2、正确学会计算方法,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碰到实际问题能正确的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提升到数学理性学习的高度。
3、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分析题目,学会选择处理材料,面对一些具体情况能采用最简便的方法,择优而选。
4、能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掌握数学广角中的典型类型,解决问题。
二、复习过程
1、分单元复习,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2、分系统复习、总复习,综合练习。
分单元复习,帮助学生理清本册教材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脉络的网状的.知识链。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的知识能够得到必要的巩固。
三、复习措施
1、逐单元、有重点进行复习
提纲挈领式的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复习。采用“看、读、想、练、说、评”的方法进行复习。看,看课文中有关运算方法、算理的词句。读,读这些词句,做到对本单元心中有数。想,通过自我反思,自查这个单元有些什么困难,及时提出,解决。练,通过作课本以及练习册上的有关练习,做到巩固知识。说,对于练习中有关的算理、数量关系等思维过程说出来,理清思路。评,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加深对题的印象。
2、抓薄弱环节,进行集中练习
针对逐单元复习中出现的比较集中的内容,采用多练精讲的策略,使学生做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多练精讲中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做综合试卷,形成综合处理能力。
用做综合试卷的方法,对学生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考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了解学生的不足,采取个别有针对性的复习。
4、抓住个别落后生,采取一对一的复习。
抓住落后面较大,在逐一复习和集中复习效果不好的个别学生,采取一对一式的复习。让落后生也能跟上步伐,巩固知识,缩小落后面。
通过以上多种复习手段,使学生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
教学工作以学校20工作设想为纲,重点在深入进行教学质量年活动,构建教研活动科学模式,学习课改先进经验,为高中课改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计划
一、促教学质量年活动向纵深发展
1.由备课活动转向优化课堂教学。
2.由常规备课过渡到探究构建教研活动的科学模式。
3.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落实“青蓝工程”。
4.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二、扎扎实实做好高中课改准备工作
1.步出校门,取它山之石,学外校课改经验,完成课改思想认识准备。
2.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3.有计划制定好课改工作步骤。
三、切实关注中考、高考,加大应试训练强度
2008年中考、高考是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在前两年一步一个跨度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力争2008年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1.毕业班工作必须有详实、周密的计划。
2.复习务必一步一个脚印,训练要以培养应试能力为目的。
3.加强横向联系,取长补短,找出自身差距。
4.积极参加市教研活动,扩大信息接收渠道。
5.完善试卷命制,质量分析评估,使教学反馈更科学化。
四、提升竞赛整体水平,谋求获奖高等级
1.及时成立辅导竞赛班,制定科学可行的辅导计划。
2.竞赛教学辅导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加强学法引导。
3.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及时获取竞赛信息。
五、竞赛常抓不懈,传统项目开好头
1.运动队训练要常规化、科学化。
2.确定好竞赛目标,选拔好运动队后备力量。
3.适时组织校际联赛,提高竞赛水平。
4.传统项目中跆拳道、赛艇要组队训练。
篇3: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内容分析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分四个领域编排教学内容。1、“数与代数”领域。
⑴体会小数的意义,介绍小数部分的名称及数位的相互关系,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事物
⑵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⑶正确读写小数,并比较小数的大小
⑷能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
⑸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⑹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
⑺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理解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⑻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乘的混合运算,并能解决日常生活当中的简单问题
⑼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⑽小数除法(包括除数是整数和除数是小数两部分)、小数的混合运算,运用小数除法和小数的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⑾求积、商的近似值,认识循环小数
⑿用字母表示数
⒀认识方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⒁等式的性质
⒂解简单的方程:如3x±x=5,3x±7=13⒃初步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领域。
⑴图形的分类
⑵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⑶三角形内角和
⑷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⑸初步认识梯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⑹欣赏与设计图案
⑺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⑻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
3、“统计与概率”领域。
⑴认识等可能性,能判断规则的公平性 ⑵能设计公平的规则
4、“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⑴数图形中的学问 ⑵激情奥运 ⑶图形中的规律
二、教材编排方面的意图与特色:
1、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
2、删繁就简,突出数学的思想方法
3、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努力形成“综合应用”专题化,渗透数学思想
5、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小数,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计算技能,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发现一些运算规律;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结合解决实践问题,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
(2)联系现实情境,经历观察、操作和探索相关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变换。
(3)体验时间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数学思考方面:
(1)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4)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意识。
5、情感与态度方面:
(1)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够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4)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5)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篇4: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略。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的内容都很重要,但是重点在第一、二、四、五单元。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学习,进一步学习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稍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能和习惯。
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习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
在量的计量方面,也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以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另一方面为学习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第四、五单元系统地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一册的几何初步知识,主要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认识直线、线段、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认识射线、垂线、平行线、梯形,并萄一些简单图形的作图的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四、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有三级的多位数。
2. 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 使学生初步m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6.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 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五、教学措施:
1. 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 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3. 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 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6.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8.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教材分析
1、数和运算的教学。
2、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
A平行线和垂线 B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C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D实际测量
3、量和计量的教学
4、教学思维专项训练的教学
三、教学目标
一 知识和技能
1、掌握倍数和因数、素数和合数等概念。
2、认识分数的意义。
3、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垂线、平行线、长方形和正方形。
4、掌握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5、认识土地面积单位
二 教学思考
1、能结合具体情境,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
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三 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4、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具有回顾和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四 情感与态度
1、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充满好奇,能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能够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达和交流。
4、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
5、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四、教学措施
一 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1、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
二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1、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三 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
2、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四 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2、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五 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1、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2、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
3、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篇5:小学数学第八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第11小题3分,其余的一空一分,共20分)
1、把499000000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
2、5平方米8平方分米=( )平方米 10.1吨=( )千克
10厘米5毫米=( )厘米 2元5分=( )元
3、2014小学数学第八册期末考试试卷:当B、C都不等于0时,ABC=A( )
4、把0.36扩大到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
5、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把(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50,另一个锐角是( )。
7、在小鹿的一侧插彩旗(两端都插),每隔5米插一面,一共插了20面,这条小路长( )米。
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内角和。
梯形( )度,五边形( )度。
9、由4个一、8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10、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1、将0.58、5.8、5.08、0.508、0.558这五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空1分,共10分)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2、35(73)=357+353。( )
3、三条边分别是4厘米、4厘米、8厘米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
4、小数点的后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
5、7.05和7.05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7.l。( )
6、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
7、大于2.4而小于2.6的一位小数只有一个。( )
8、0.58和0.58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等。( )
9、甲在乙的东偏南40方向上,还可以说成南偏东50的方向上。( )
10、盒子里有6个白球,3个红球,3个黑球,摸到红球和黑球的可能性相等。( )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两个锐角均为60度的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2、下列数中与10最接近的数是( )。
A、9.98 B、10.101 C、10.05
3、ab的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也乘10,得到的积等于( )。
A、原来的积乘100 B、原来的积乘20 C、原来的积乘10
4、下面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算式是( )
A、(125+90)8 B、52254 C、7.6十1.25+2.4
5、下面各数中不要读出零的数是( )
A、807.17 B、270.05 C、400.61
6、下面各数中把0去掉大小不变的是( )
A、7.05 B、70.55 C、7.550
7、2.3到2.6之间有个( )小数。
A、3 B、30 C、无数
8、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原数( )。
A、扩大10倍 B 、缩小10倍 C、缩小100倍
9、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用了3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要( )分钟。
A、5 B、6 C、7.5
10、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能拼成(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四、计算题。(第1题6分,第二题,12分,共18分)
1、口算。
0.38+0.06= 64.2+5.7= 7297=
0.97-0.09= 12.8-9.86= 17.05-4.58 =
3.5+0.6= 5-0.15= 4.35+5.36=
078= 2.05100= 0.093100=
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00-(132+108036) 4.7+9.69-5.46 9939+39
520-3000756 72125 50008125
[小学数学第八册期末考试试卷]
篇6:小学数学第八册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16%)
1、8.745保留一位小数是( ),0.398精确到百分位是( )。
2、310.04读作( );零点三零七 写作( )。
3、5.903是由( )个1,( )个0.1,( )个0.01,( )个0.001组成的。
4、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是40.9。原来这个小数是( )。
5、三角形具有( )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6、计算48×98+48×2时,运用( )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7、不改变数的大小,把4.5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
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50,它的顶角是( )度。
9、一根木头长6米,要把它锯成4段。每锯一段需要5分钟,锯完一共需要( )分钟。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6%)
1、在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
2、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
3、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都是60度。………………………………………( )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一定是0。…………………………………………( )
5、用三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梯形。……………………( )
6、0.078扩大100倍是78。………………………………………………( )
小数四年级(七) 第1页(共4页)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6%)
1、三角形任意任意两边的和( )第三边。
① 等于 ② 大于 ③ 小于 ④ 大于或等于
2、0.0385精确到( )位是0.039。
① 十分位 ② 百分位 ③ 个位 ④ 千分位
3、小于6.98的数是( )。
① 7 ② 6.980 ③ 6.99 ④ 6.890
4、78×99用简便方法计算是( )。
① 78×100+78×1 ② 78×100-78
③ 78×100+1 ④ 78×100-1
5、把 改写成小数是( )。
① 0.13 ② 0.130 ③ 0.013 ④ 0.0013
6、鸡、鸭、鹅、狗各一只,一共重28千克,鸡和鸭一样重,鹅重是鸭的3倍,狗重是鹅的3倍。鹅重( )。
① 2千克 ② 8千克 ③ 6千克 ④ 18千克
四、计算。
1、口算。(6%)
0.36+0.14= 7.2-5.8= 1-0.4=
1-0.08= 4.8+3.12= 0.01+0.1=
3.9+4.4+5.1= 4.7-0.47-1.43= 102×5=
25×17×4= 120÷5÷2= 20-20÷5=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6%)
48.5+47.25= 20.8-6.48=
小数四年级(七) 第2页(共4页)
3、用简便方法计算。(8%)
6.3+6.44+2.7+3.56 15.35-(5.35+7.2)
600÷12 67×102
4、计算。(16%)
(58+76)×12 (450-125)×(82-64)
(200+350)÷11×38 720-(750÷15+248)
5、列式计算。(8%)
(1)148与48的和除以它们的差, (2)一个数比13.86多3.2,这个
商是多少? 数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28%)
(1)一个修路队3天修路630米,照这样计算,15天可修路多少千米?(4%)
小数四年级(七) 第3页(共4页)
(2)环球旅行社组织九寨沟五日游,上午有360人名,下午有240人报名。如果每60人乘座一辆车,这次一共需要旅行车多少辆?(4%)
(3)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摆放了一个方阵花坛。这个花坛最外层每边各放20盆花,最外层一共摆了多少盆花?(4%)
(4)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建筑的位置。(用1厘米代表100米)(8%)
(1)学校在火车站正南方向150米。
(2)电影院在火车站车东偏南300方向,距离是250米。
(3)邮局在火车站台西偏北400方向,距离是200米。
(4)超市在火车站正北方向100米。
(5)
小数四年级(七) 第4页(共4页)
篇7:小学数学第八册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第八册单元教案
一、认识毫升
1、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根据同学们的了解,在一般的容器上,除了用升做单位之外,还用什么做单位?
2、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升”(板书课题)
3、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4、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
5、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板书:mL,ml)
6、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这个量杯里的水大约是1毫升,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7、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8、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二、升与毫升的进率
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3、通过实验,请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1、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全班集体订正。
2、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
想想做做3 1、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
2、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
想想做做4 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名:为什么2000毫升是2升?
想想做做5课前完成,课上汇报结果。
四、你知道吗?
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
五、学生活动
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
同学们总结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案(二)》。
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
篇8: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设计
一、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一班共有学生 41 人,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从学生掌握的知识方面看: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对口算、计算、应用题等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但数量关系个别学生(江铭、赵海平、方博)不会运用,但整个班级学习风气浓厚。
从学生学习习惯看:个别学生(胡正毅、裴泽凯、姜智龙)的学习习惯养成不好,如:写字慢,抄错数,数码不正规,做题不用小尺等。由于这些原因所以成绩不够理想。
从班级常规看:上课能够做到集中精神听讲,回答问题比较完整。但听课时个别学生(赵云旭、姜智龙、胡正毅、裴泽凯)手里玩东西,在小组讨论问题时,个别同学偷懒,小组合作能力较差。
本学期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面向全体,定出实际性目标,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纪律教育和常规训练,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每一个孩子都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简易方程;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对称、平移和旋转;因数与倍数;多边形的面积;统计。
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2.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假分数及带分数,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 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意义,会分解质因数。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5.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6.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或者折线统计图。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经历观察、操作、类比、验证、归纳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感受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简易方程,分数的意义,多边形的面积,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
简易方程,分数加减法,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难点教学内容。
三、主要教改措施及思路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订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抓重点、难点、关键,各个环节突破。注意培养学生具有顾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做到触类旁通。
2 、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勇于创新,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愿学、会学,利用身边的生活实例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继续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在课堂上注重问题意识的锻炼,给学生创造提问题的机会,发展提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在提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4、在计算能力方面,要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验算检查,养成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塌实的学习态度和作风,
5、抓实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6、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系统化,作业明确、适量,有主次,难易之分。
四、课时分配:
一、珍稀动物――简易方程9课时
二、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 11课时
三、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5课时
四、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3课时
五、校园科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8课时
六、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 5课时
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 10课时
八、获“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统计 4课时
九、下跳棋――可能性2课时
数学与生活 3课时
综合应用2课时
回顾整理――总复习5课时
篇9:小学数学第八册期末试题
小学数学第八册期末试题
一、填空(16分,每空0.5分)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米,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2、小军今年a岁,小亮今年(a-2)岁,5年后两人相差()岁。
3、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与m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和()。
4、abc=a(□□)运用了乘法()律。
5、x的平方减去x的2倍用式子表示()。
6、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角分别是35度、72度,第三个角是(),这是一个()三角形。
7、钟面上是()点时,时针和分针成一个平角。
8、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9、0.259是由()个0.1、5个()、()个0.001组成的。
10、由5个十、4个十分之一、6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11、340米=()千米2.01吨=()吨()千克
3.06平方米=()平方分米3.28元=()元()角()分
0.6时=()分240平方米=()公顷
12、把()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1.23,0.05扩大到它的10倍是()
13、排一排:0.644.66.40.0640.46
()>()>()>()>()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画“√”,错的在括号里面画“×”号。)(6分)
1、平角是一条直线。()
2、1时15分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是30度。()
3、等腰三角形不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4、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18厘米和16厘米,第三条边有可能长2厘米。()
5、甲数是三位小数,乙数是两位小数,那么甲数一定大于乙数。()
6、小数的小数点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选择(8分,每空1分)
1、0.26的计数单位是()
A0.1B0.01C0.001
2、4千克30克=()千克
A4.3B4.03C4.003
3、大于0.4、小于0.8的小数有()个
A1B3C无数
4、0.47449保留三位小数是()
试题答案:
一.
1.、(1)、(a+b)×c=a×c+b×c
(2)、28,1.24
(3)、20
(4)、3.6
(5)、9.1,9.10,9
(6)、35
(7)、48,169
(8)、360,540
2、(1).5.6080.001(千分之一)
(2).8.2917
(3).南西550(或西南350)
二、BBCAC
三、√×√×
四、
1.0.4411069.9443
0.882.9412.4798
4.14.859.71660
0.90463500
2.1.原式=182+(104-86)或=182+(104-86)
=182+18 =182+104-86
=200 =286-86
=200
2.原式=125×8+9×8
=1000+72
=1072
3.原式=3.6×(25×4)
=3.6×100
=360
4.原式=(2.8+7.2)+(5.31+4.69)
=10+10
=20
3.
72-3×8÷63600÷(20-5)(450+27)÷(21-18)
=72-24÷6=3600÷15=477÷3
=72-4=240=159
=68
86.7-(14.3-3.8)60-(12.87+0.75)95.6-(26.3-8.3)
=86.7-10.5=60-13.62=95.6-18
=76.2=46.38=77.6
五、
1.(1)、68.4-47.75=20.65(元)
答:四E班卖废纸的钱比塑料瓶少20.65元。
(2)、(47.75+25.2)-68.4=4.55(元)
答:四E班卖废纸和易垃罐的总钱数比塑料瓶多4.55元。
(3)、47.75+25.2+68.4=141.35(元)
答:四E班一共给希望工程捐了141.35元。
2.
(100×4.5)-(50×5)=200(元)
答:买小熊比买小兔少花200元。
3.(48.75+54.25)-40.7=62.3(吨)
答:该厂1月份下旬生产化肥62.3吨。
小学数学第八册(共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