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甜辣鬼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供大家阅读参考。
- 目录
篇1: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模拟试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模拟试题
一、我会填。(28分)
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②60.761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位,表示()个();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表示()个()。
③六百点五一写作:()八十点零八写作:()
700.007读作:()56.567读作:()
④某数的十位和十分位上的数字都是8,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
⑤将0.94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
⑥在○里填上“﹥、﹤或=”。
7.99米○8米6.23元○6.29元4.71千米○4.751千米
0.56○0.561280.08○28.0087.71○7.710
⑦把3.33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1位,再向右移动2位,得到的数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①50.005读作五十点零五。…………………………………………()
②三位小数一定大于两位小数。……………………………………()
③在小数后面添上两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④22.3和22.30的大小一样,但计数单位不一样。………………()
⑤把400000米写作以万作单位:400000米≈40万米。……………()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4分)
①将9.996精确到百分位是()。
A、9.99B、10.0C、10.00D、1.00
②下面各数最接近1的数是()。
A、0.99B、1.01C、0.998D、0.9998
③10千克海水中含盐0.3千克,10吨海水中含盐多少千克?正确算式是()
A、0.3×10×1000B、0.3÷1000×10
C、0.3÷10×1000D、0.3÷10÷1000
④大于0.1而小于0.3的.小数有()个。
A、1个B、2个C、3个D、无数个
四、我会解答。(38分)
①化简下面各小数。
0.50035.0040.040
②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0.324.2500100.575
③将下列小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50.5060.6050.0560.0650.56
()
④填入适当的小数或整数。
82厘米=()米6.14元=6元()角()分
9吨145千克=()吨5.02千克=()千克()克
7平方分米=()平方米5.6平方分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⑤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72500=65200000吨=3200000人=
⑥把下面各数改写以“亿”作单位的数,再精确到个位。
42600000024090000000
五、用数学。(25分)
1、一艘轮船10小时航行400海里,照这样计算,1000小时能航行多少海里?
2、一袋100千克的白砂糖售价3200元,每千克白砂糖的价格是多少元?买100袋这样的白砂糖要多少元?
3、学校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冬、小明、小刚、小强、小锋的成绩分别是16.78秒、17.03秒、17.55秒、16.9秒、17.2秒。请你排一排他们的名次。
4、用数字卡片5、0、7和小数点“.”,可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小数?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篇2:小学数学第八册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第八册单元教案
一、认识毫升
1、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根据同学们的了解,在一般的容器上,除了用升做单位之外,还用什么做单位?
2、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升”(板书课题)
3、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4、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
5、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板书:mL,ml)
6、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这个量杯里的水大约是1毫升,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7、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8、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二、升与毫升的进率
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3、通过实验,请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1、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全班集体订正。
2、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
想想做做3 1、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
2、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
想想做做4 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名:为什么2000毫升是2升?
想想做做5课前完成,课上汇报结果。
四、你知道吗?
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
五、学生活动
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
同学们总结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案(二)》。
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
篇3: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7平方分米10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
2. 1平方米8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3. 比较大小.
7米□700分米
4. 2年5个月=( )个月
5. 8米3分米6厘米=( )厘米
6. 453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7. 比较大小.
8米2分米□82分米
8. 在( )里填上单位名称.
双人床的.床板长是2( ).
9. 填上单位名称.
小学生上一节课是40( ).
10. 200分=( )时( )分
11. 950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12. 3日15时=( )时
13. 比较大小.
8平方米2平方分米□82平方分米
14. 比较大小.
4平方米□400平方分米
15. 比较大小.
100分□1时
16. 比较大小.
72时□7日
17. 比较大小.
500千克□5克
18. 比较大小.
108分□2时
19. 比较大小.
50个月□5年
20. 在( )里填上单位名称.
从北京到天津乘火车需用2( ).
21. 填上单位名称.
一桶洗衣粉重2( )
22. 8吨80千克=( )千克
23. 4千米600米=( )米
24. 2800毫米=( )米( )厘米
25. 填上单位名称.
一个教室的面积是48( ).
26. 10500克=( )千克( )克
二、口算题
1. 700+8000= a÷1=
34+59= 0÷b=
240×5= x-x=
76÷19= 1×x=
2. 147÷7= 43×3=
5×15= 520×4=
63÷1= 38×100=
25×4= 435-99=
三、计算题
1. 计算并验算.
11760÷194=
2. 计算并验算.
256×403=
四、应用题
1. 一个长方形长21厘米,是宽的3倍,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 一吨废纸可以生产纸张700千克, 如果一千克纸能制成25本练习本, 那么12吨废纸生产的纸张能制成多少本练习本?
3. 录制一份气功报告需要4盒录音带, 录满一面录音带需要30分, 这份报告一共录了多少小时?
4. 一台推土机3小时可铺路600米,如果每小时多铺20米,8小时能铺多少米?
篇4: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试题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试题
一、填空题(1-12每题 2分, 13-14每题 3分, 15-16每题 4分, 第17小题 6分, 共 44分)
1. 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
2. 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
3. 比699999大1的数是( ).
4. 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
5. 比较大小.
240×15□240×10×5
6. 比较大小.
28-28×0□(28-28)×0
7. 比较大小.
(45+25)×6□45×6+25
8.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
9. 比较大小.
96-(54+26)□96-26-54
10. 比较大小.
60×4×2×25□60×2×(4×25)
11. 比较大小.
27×13+27×27□(13+27)×27
12. 13870000千克=( )万千克
13.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
14. 1195000000人≈( )亿人
15. 7045200760读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16. 十八亿零六十万七千零二十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
17. 最大的.六位数是( ),最小的六位数是( ),它们的和是( ), 差是( ).
二、简算题(每道小题 3分 共 21分 )
1. 563+296=
2. 1001×78
3. 4500÷25
4. 125×24
5. 1846-620-380
6. 8×125-25×6×4
7. 32×46+32×54
三、计算题(每道小题 3分 共 15分 )
1. 156-x=78
2. x+72=146
3. x×11=121
4. 750÷x=30
5. 408×(3080-1980)+712
四、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 4分 共 8分 )
1. 被除数是432, 商是13, 余数是16, 求除数.
2. 2520与30的商加上12与75的积, 和是多少?
五、应用题(每道小题 6分 共 12分 )
1. 某工厂原计划一年生产农具4800部, 实际用10个月就完成了任务, 实际平均每月比原计划每月多生产多少部农具?
2. 一台机器8小时可以加工320个零件, 照这样计算, 要用5台机器加工2000个零件, 需要多少小时?
篇5:小学数学第四单元模拟题
小学数学第四单元模拟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
1、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有()个端点。
2、()、()都可以无限延长,其中()没有端点,()只有一个端点。
3、一个钝角大于()度,而小于()度。
4、从一点引出()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5、一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6、度量角的大小可以使用()。
4、通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
A、1 B、2 C、无数
5、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的角是()。
A、160° B、40° C、120°
二、画一画
1、画一条直线、一条射线(注意在旁边注明)。
2、用三角板画一个135°和120°的角。
:
7)、④ ① ② ⑤ ⑦ ⑧ ⑨ ⑥
8)、7:00 4:00 3:00 6:00
钝角 钝角 直角平角
二 × × × × √
三 B A B C C
四 略
五 1)、∠2=145°
2)、∠2=50° ∠3=130° ∠4=50°
3)、∠1=109°
六 5 8 8
篇6:小学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小学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百就是一千。
2、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几百,十位上几就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就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4、数的组成: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二、100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与1000以内的数读法和写法相同。
3、最小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最小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整百、整千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2)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相同个数的0。
2、估算
把数看做它的近似数再计算。
认识分数
1、单位1-----一个物体或者几个物体
2、分数:把一个物体或者几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或者几份。
3、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4、总个数分母分子=取出的个数如:90个桃子的五分之三是多少?
5、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
6、三(1)班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常用的数量关系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篇7: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计算题。(共38分)
1。 直接写出得数。(10分)
0。8×25= 0×4。23= 0。57+0。43= 2。4×0。2= 0。02×500=
2。8×10= 8。29×100= 2。5×0。4= 4。87—1。7= 8。07×1000=
2。 用竖式计算。(12分)
2。97×3。8= 7。05×0。84=
0。78×4。3= 1。8×3。67=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6分)
3。8×6。7+3。3×3。8 1。28×0。29—0。29×0。28
101×4。8 56×12。5
二、判断题(10分)
(1)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
(2) 4。2×3=4。2+4。2+4。2
(3)362×0。5=18。1
(4)2。78×1。06,它的`积是四位小数。
(5)0。7×5表示有5个0。7相加。
三、填空题。(共20分)
(1)根据24×12=28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24×12=( ) 2。4×1。2=( ) 0。014×12=( )
24×1。2=( ) 24×0。012=( ) 0。24×0。12=( )
(2)。38扩大( )倍是38。
(3)把0。07扩大1000倍是( )
(4)把2。5缩小100倍是( )
(5)0。125×3。9积是( )位小数。
四、解决问题。(32分)
1、下面是王家村小学3月份水和电的用量。
(1)3月份要交水费多少元钱?
(2)3月份要交电费多少元钱?
(3)这个月水、电费共花多少元钱?
2、女生小宇在唱歌比赛中有4个评委给她9。27分,3个评委给她9。08分,她的总分是多少分?
3、梅花鹿高1。46米,长颈鹿的身高是梅花鹿的身高2。5倍还多0。98米,长颈鹿的身高是多少米?
篇8: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教案(一)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教案(一)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教案(一)作者:张敏生教案首页课题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课时5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识记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
理解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应用使学生会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会测量或画出指定边上的高。
技能能根据三角形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
情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重点
画出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难点画出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分组准备4根不同长度的小棒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
一、画三角形
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能见到三角形?(指名学生说)提问: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吗,试试看。学生动手做,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先让学生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方法)小结:这些图形虽然材料不同,大小不同,制作的方法也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有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画一个三角形)
提问:三角形有几个角、几个顶点,几条边。指名学生上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
二、认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小组活动要求:每组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4根小棒,任选其中3根围成一个三角形,看看一共有多少种方法?
全班交流:你选用了哪3根小棒围三角形,结果怎样?
板书:10、5、6行
6、5、4行
10、6、4不行
10、5、4不行
提问:任意选择的三根小棒,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而有的就不行呢?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三根小棒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和都大于第三根小棒,这时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设计意图】
三、认识三角形的高
出示图,要求:你能量出右图中人字梁的高度是多少厘米吗?
学生量后交流,使学生明确哪一条线段的长度是高。
出示一个三角形,作一条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学生练习画高。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
四、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第1题
要求学生以图上的点为三角形的顶点。学生画完后实物投影展示。
第2题
明确题目要求后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让学生说出理由。
第3题
引导学生用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3边的特征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第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要求一定要在适当的位置画上直角标志。
第5题
要求学生先思考,再动手剪。全班交流,重点要从“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这一特征去思考。指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设计意图】学生活动
学生: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个角、三个顶点和三条边。
学生围,教师了解学生围的情况。
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作三角形的高,就是过一个顶点作底边的垂线,定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三角形高的.长度。
补充与反思
教案首页
课题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课时5课时第2课时
教学目标识记对一些三角形的每个内角大小的观察、比较、分类
理解使学生认识三角形可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应用会把三角形进行分类
技能能正确地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情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重点
三角形的分类
难点三角形的分类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分组准备4根不同长度的小棒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中的6个三角形,提出要求:你能说出下面的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什么三角形吗?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选第1号图形,指导学生说出:(1)号三角形有2个锐角和1个直角。
出示表格,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照这种样子把表格填写完整。
指名学生回答,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提问:仔细观察这张表格,这些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怎样分,在小组里交流
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给于适当指导。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出示集合图,让学生试着填。
出示填好的集合图,让学生说说对它的理解。
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
三、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第1题,强调让学生“任意画”。
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连线。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理由。
第3-5题
事先要求学生准备好材料。
学生根据要求动手操作全班交流,说出思考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6题
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学生画。全班交流,学生明确:符合要求的线段必定是三角形某条底边上的高。
第7题
指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动手画,学生汇报,全班交流,把不同的画法都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了解学生填的结果。
指导学生用三角尺上的角去比较,得出所画三角形的类型。
补充与反思
MSN(中国大学网)
★ 小学数学第八册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精选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