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检测有没有必要?

时间:2024-08-09 03:40:28 作者:DirkDiggler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DirkDiggle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微量元素检测有没有必要?,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微量元素检测有没有必要?,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微量元素检测有没有必要?

微量元素检测有没有必要? -资料

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少到以毫克计算,但是却成为困惑数亿家长的一块大心病:孩子到底缺不缺?“儿童不吃饭,是缺锌”、“钙锌同补,增强吸收”,在许多妈妈看来,检查微量元素似乎是一件“为了宝宝健康成长”必须做的事,然而,近日一则新闻引起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关注,该新闻曝光了一些医疗机构动辄推介家长给孩子验血测钙、铁、锌、镁、铜、铅和铬等微量元素,并由此形成一条“检测微量元素——缺乏某类微量元素——开出补充微量元素保健品”的利益链。这一利益链的源头遭到专家“炮轰”,专家直指“微量元素检测基本没有意义”,查血钙更被称为史上最“ ”的体检项目。专家提醒,均衡膳食基本能摄入可满足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盲目补充微量元素,非但没有益处,反而会导致机体微量元素代谢失衡,甚至越补越缺,造成免疫力下降。

在许多妈妈看来,检查微量元素似乎是一件“为了宝宝健康成长”必须做的事。然而,近日一则“验血查钙,最‘ ’的体检项目”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关注。该新闻曝光了一些医疗机构动辄推介家长给孩子验血测钙、铁、锌、镁、铜、铅和铬等微量元素,并由此形成一条检测创收、推销赚钱的利益链,不少专家称此类检测绝大多数情况下根本没必要,不少读者戏称其为最“ ”的体检项目。这一下子让很多妈妈疑惑不解,甚至有人直呼“上当”,“真后悔让宝宝白挨了一针”。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检测微量元素到底有没有必要?

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其实很难准确,检测基本都不靠谱

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常量元素是指占人体体重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目前已发现钙、磷、镁、钠、氯、钾、硫等 20余种,每日膳食摄入量在100mg以上。相反,占人体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称为微量元素,人体必需的有碘、锌、硒、铜、钼、铬、钴、铁8种,其中碘、锌、硒为容易缺乏的微量营养素。

虽然微量元素含量极低,但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资料

正因如此,人们很想知道自己到底缺不缺微量元素。其中,孩子是微量元素检测的主力军。

那么,检测微量元素到底有必要吗?据了解,国内外关于微量元素检测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方法。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周永红副教授说,目前,国内微量元素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钙、锌、铜、镁、铁,检测方式包括测头发、测尿液、采指血、抽静脉血等,其中以后两种居多。

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崔玉涛在微博上对已经实施多年的微量元素检测项目提出了质疑。“微量元素的血清水平不代表体内微量元素功能状况,也不能作为体内电解质紊乱和微量元素缺乏或高血铅的诊断依据。”崔玉涛称,由于钙、锌、铁等元素的生理效应部位不在血液,所以检测微量元素根本没有意义,特别是检测头发更没任何科学道理。

首都儿科研究所儿保科副主任医师李海鹰认为,微量元素检测只是检查手段之一,结果确实不是100%准确,因为微量元素都是以离子的形式游离在血液中,某个时间点“捕捉”到的微量元素未必能反映身体中含有微量元素的整体情况。并且微量元素检测对仪器和实验室的环境要求非常高,其结果会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干扰。以测锌为例,头发会受到头发清洁程度、发质、个体生长发育程度和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很好地反映锌的营养状况。而指血检查锌也不准确,因为血液中含锌量本来就极少,而且大部分是储存在红细胞内,在工作人员采血过程中会混有组织液,就使原本含量极低的血锌测试出来的`结果会更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保健科预防保健专家梁卫兰也认为,不少家长感觉检测微量元素对判断孩子的健康状况很有帮助,其实业内认为此类检测娱乐性大于科学性,卫生部《保健常规》中也没有将此类检测作为普查项目。

亚洲儿科营养联盟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丁宗一更是直言:“近来,国内微量元素检测的方式花样百出,但检测结果都不靠谱。”他指出,微量元素检测对仪器和实验室的环境要求非常高,不是一般的医院实验室能做到的。所以国外基本不查,孩子没病不会给抽血。

血钙检测很不科学,单一抽血检查不能诊断孩子是否“缺钙”

“微量元素检测,除了血铅外,其他项目没有一点价值。”有医院检验科医生坦承,查血钙更是史上最坑人的项目。人体只有1%的钙在血液中,身体的自我调节会保持血钙值相对恒定,身体即便缺钙也很难在血液中得到体现,所以通过查血钙的方式确定是否缺钙的做法很荒谬。

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所长钟燕教授提醒:“家长最常提到的就是孩子缺钙,其实钙并不是微量元素,而是人体内的常量元素,这是很多人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篇2:儿童微量元素检测有必要吗

对于每个家长来说最担心的就是孩子身体出现健康问题,其中有很多家长总是害怕孩子去身体缺少微量元素,影响孩子的成长以及日常的饮食,其实往往总会带孩子做微量元素检测,其实如果给孩子过多的滋补进补,身体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其通过药物滋补不如及时调整孩子的日常饮食,那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微量元素检测有必要吗。

儿童微量元素检测有必要吗

儿童没有必要一定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因为就目前的生活水平下不会有微量元素的缺乏。微量元素顾名思义就是人体所必需、但是需要的只是微量,不管多大儿童,只要能够正常饮食者,均谈不上缺乏。儿童体内主要微量元素有铁、锌、铜。正常值是:铁:60-170ug/dl,锌:80-140ug/dl,铜:70-150ug/dl,这是教科书上提供的正常值,每家医院根据实验室所提供的实验方法不同,会有不同的参考值。一般到正规医院做微量元素检测,大概会做到6、7种,这样的检测结果是可信的。

现在有不少家长存在一种误区,喜欢动不动就给小孩的微量元素检测一番,等到检测结果出来以后,“合格的”家长很乐呵,“不合格的”家长则焦虑紧张,根据化验结果给孩子“狂补”。

其实,在平时儿童保健过程中,一般家长是不用带孩子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的,除非孩子出现明显消瘦、偏食等临床症状。微量元素检测不应成为常规体检项目,只要家长注意合理搭配孩子的膳食就可以了。如果想知道孩子营养是否均衡,其实健康体检中的血红蛋白检测就已足够,血红蛋白就可以看出孩子是否贫血,而贫血是目前儿童可能出现的症状。

上面就是对儿童微量元素检测有必要吗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孩子在平时尽量不要总去做微量元素检测,靠药物滋补,平时家长要注意孩子饮食上营养的均衡,多给孩子吃一些不同的青菜水果等,不要让孩子养成挑食的习惯,一般就不必要进行微量元素的检测。

篇3:婴儿微量元素检测怎么通过食物补充

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身体里的各种钙含量的指标是和妈妈每日所吃的食物有关,妈妈的营养丰富宝宝,身体也就不会缺少钙,但是婴儿出生后再通过微量元素检测发现手机里边缺少某些微量元素,需要怎么通过食物来补充这些微量元素呢?

如果宝宝真的缺乏某种微量元素,也可以通过食物补充。

通常食物补充后一周内就可以达到正常指标。例如,缺铁可多吃动物肝脏、血制品及肉类,并注意补充维生素C;补锌可多吃一些动物肝脏及贝壳类海产品;补碘可通过食用碘盐、海带等补充。盲目给宝宝服用补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非但机体可能不吸收,还容易出现各种微量元素间的相互抵抗问题,如钙和锌会影响铁的吸收率,铁也会降低锌的吸收率,而且微量元素补充过量还可能使人中毒。

下面这个微量元素表是给大家参考的,当碰到孩子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时,不要擅自给孩子吃药,最好先进行食物补充,并定时和医生联系,把宝宝的症状表现告诉医生,由医生决定孩子是否需要吃药。

项目 单位 参考值 食物补充的方法

锌元素 umol/L 76.5~170. 含锌丰富的食物有海产品,如牡蛎、干贝、瑶柱等;坚果类食物也含锌很高,例如核桃、杏仁、芝麻等。

铜元素 umol/L 11.8~39.3 动物的内脏含铜量很高,用含铜的器皿烹调的食物,含铜量都很高。

铁元素 mmol/L 7.52~11.8 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的肝脏,如鸡肝、猪肝等;豆制品含铁量也很高,而且容易吸收,如豆浆和豆腐;蛋黄的含铁量很高,但吸收率稍差,也算是补铁的食物之一。橙子、葡萄、奇异果等含丰富的维生素C ,促进铁的吸收。

因为如果从小婴儿就身体里面缺少一些营养和微量元素,就会对婴儿的,整个身体的发育,还有各个器官的发育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婴儿微量元素的缺失是很严重的一件事情,上面已经给各位家长介绍了婴儿微量元素检测不合格怎么通过食物补充。希望家长能够看看。

篇4:坚持核酸检测有没有必要_为什么取消区域全员核酸

坚持核酸检测有没有必要

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发生疫情以后,基于流调研判,明确传播链清晰,没有发生社区传播,无须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只需对风险区域和重点有感染风险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开展快速疫情处置。

二十条优化措施进一步强调,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

二十条优化措施还要求,制定规范核酸检测的具体实施办法,重申和细化有关要求,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

风险区如何划定

二十条优化措施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在科学精准管控风险区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管控范围和人员。

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实践应用以及今年7、8月份的评估,中风险区的阳性检出率约为3/10万,风险极低。为尽可能减少管控区域和人员,取消了中风险区的划定。

根据二十条优化措施,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为什么取消区域全员核酸

1、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测

取消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其首要原因就是在表明,要有针对性的,如对疫情重点区域的人员进行精准的核酸检测,而不是盲目的进行全员核酸。你这个地区都没有疫情,你全员检测干嘛了。

2、地方财政压力大

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显然要花费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取消的话,既能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而且又不用占用广大民众的大量时间和精力。

3、是优化不是躺平

全员核酸也就意味着将整个行政区域人群都当作疫区进行筛查,虽然有了积极的效果,但这样长期的高负荷运转,导致了一些核酸采样的规范性已经难以保证。因此,取消并不是简单的放松、放开,甚至是躺平,而是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将新版防控的20条措施有效落实,同时也能有效避免一些停课、停工、停产,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等层层加码行为的出现。

综上,取消全员核酸是为了更好的实行精准防疫。与全员核酸相比,目前各地常态化核酸的特征是,不再强制性要求辖区内所有居民参加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官方反复引述的、今年6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则为地方开展常态化核酸提供了依据。

进公共场所还要查核酸吗

很多人都说,既然要取消区域全员核酸检测,但进出公共场所又要查核酸,这不相互矛盾吗?

而实际上,目前很多转为常态化核酸的地区都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比如石家庄,要求地铁和公交方面自15日起不再查验核酸有效期,除重点场所外不再查验72小时核酸证明,一切恢复自由;比如上海,在有明确防疫要求的公共场所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才须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者24小时内核酸采样证明;再比如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也放宽了期限,进入公共场所由“查验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恢复为“查验5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虽说还是要查核酸,但基本都放宽了期限,而且主要针对的都是重点场所。此外,各地也将进一步组织好常态化核酸检测和社区便民筛查,以此将出行影响降到最低,并不是取消了全员核酸检测就完全撒手不管了。至于一些实在有迫切需求,需要出差,或者进入一些特殊场所的人员,也可以自费检测,现在价格都是很便宜的。

篇5: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硒的提取检测研究进展

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硒的提取检测研究进展

硒是人和动物体内必需的一种微量营养元素, 与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等密切相关.

作 者:可成友 谭凤华 吴晓芳 彭小一 夏丽娜 金常雪  作者单位:可成友,谭凤华,彭小一,夏丽娜(沈阳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42)

吴晓芳(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沈阳,110005)

金常雪(辽宁金世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101)

刊 名:辽宁农业科学  ISTIC英文刊名: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O613.52 关键词: 

儿童微量元素检测有必要吗

买卖合同的必要条款范本

凝视之必要散文

《必要的丧失》阅读答案

高二端午必要写作作文范本

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必要材料

普通话证书有必要考吗

手机检测

材料检测实验室

检测报告范本

微量元素检测有没有必要?(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微量元素检测有没有必要?,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