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

时间:2024-10-21 03:37:42 作者:chao99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chao99”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个男生用砖头扔另一个男生,十分危险。便将其制止,并叫他下午三点到校长办公室。

没到三点,男孩就到校长室门口等候,眼神迷离无光,情绪起伏不定,内心有能量在暗暗涌动。

没发泄完的愤怒、错误行为的自责、面对校长责问的恐惧、同学们即将看笑话的羞愧、还有可能找家长的担忧,这些能量包围着男孩,不停旋转,形成强大黑洞般的引力波。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情景堪比宇宙大爆炸!

但是,这引力波发出的信号,被远隔千米的陶校长测量到了,他去小卖铺买了一包糖果,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即将发生。

陶校长准时回到办公室,发现男孩已经等在那里。笑着掏出一颗糖说:“这颗糖是给你的,因为你很守信,没迟到还提前到。”

眼前的这颗糖像一颗炮弹把男孩打晕了,完全没明白啥回事。

接着校长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让你住手,你就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校长,尊重别人是最重要的品质啊。”

男孩被这第二颗糖彻底击晕了,随着那个卑微的自我的倒下,之前的那些情绪能量失去了中心点,四处飞散。

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拿砖头扔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

这时,几股奇妙的新的能量开始围绕着男孩旋转,越来越靠近中心点,良知之光越来越亮。男孩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在孩子开口前就收到了新的引力波信号,心花怒放的又掏出一颗糖:“你知错认错,实在难得,不得不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回去吧!”

男孩手握四颗糖,眼神里充满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

这光芒,一直延伸,照耀到很远很远的宇宙边缘。

陶行知先生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巧妙激励,用四颗糖化解了孩子心中的愤怒、自责、恐惧和羞愧,如同一道光照亮了孩子。

这普普通通的四颗糖,在陶行知的手中似乎有了生命:

第一颗糖:尊重和理解。

第二颗糖:信任和支持。

第三颗糖:赏识和鼓励。

第四颗糖:宽容和体贴。

没有一个孩子是不想得到周围人的肯定的,特别是父母的欣赏。如果孩子能受到最亲近的人的鼓励,他便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所以,当我们在面对孩子问题的时候,不要因为孩子的错误而淹没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更不要用粗暴与野蛮的态度急于去批判、惩罚,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冷静地对待,用爱心与智慧给孩子一个走出错误与尴尬的台阶,呵护他的自尊,让他感受到教育的宽容与善良。很多时候,和风细雨的教育反而比雷霆万钧的方式更有力量。

我们常说好的教育“润物细无声”,也许说的就是陶行知先生这样的吧。希望这个故事给大家一些启发。

篇2:陶行知的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的四颗糖的故事

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惊疑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男生更惊疑了。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第一颗糖——关爱

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爱孩子,关爱每一个孩子。短短一句不足十个字的话,做起来却远远比说难多了。一个班几十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幸福快乐的,有缺少温暖的,有父母离异的……不同的家庭环境,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是个性迥异。每一个孩子就像是一本书,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在读懂它的同时,还要学会如何去珍视它。就像一位名人所说的:“要学会俯下身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加强与孩子情感的双向交流,架起通向孩子心灵的桥梁。”

第二颗糖——宽容

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听到老师们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是啊,哪个孩子不犯错?哪个班没有“问题孩子”?只要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人,由于心理、个性、家庭条件、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原因,总会犯一些这样那样的错误。记得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要用放大镜把别人的优点争取来,不要用显微镜去观察别人的缺点。”诚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善于发掘孩子的长处,不要斤斤计较于他们所犯的错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即使再调皮的孩子,在他们内心深处,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学习好、行为好、受老师喜欢的学生。只是他们缺少了一份自制力和恒心,经常受批评,使得他们对自己彻底失去了信心。所以,负有教书育人责任的我们,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应该和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去爱护,去关心,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找回信心,重新认识自我,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这个集体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其实,对“问题孩子”一味的打压更会加剧孩子的抵触情绪,使他们顽固的坚持错误,不愿改正。所以,我认为对经常犯错的孩子,我们要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躁,多一点宽容,少一份斥责。

俄罗斯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布达林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认为可以往一个盖着盖子的瓶子里灌水吗?”的确,训斥、向家长告状这类粗暴的举动都不是拨动孩子心扉的办法,只有想办法如何旋开“瓶盖”,将关爱、宽容的清泉注入孩子的心田,才能收获孩子良好的行为,才能使这些所谓的'问题孩子成为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心中的好伙伴,父母口中的好孩子。

第三颗糖——信任

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走路。每一个成年人都明白信任对自己的重要,有人甚至把信任看得比生命都来得可贵,可实际上,孩子对于信任的企盼不会比成年人少,甚至有时他们比你更渴望得到大人尤其是老师对于他们的信任。

信任的魅力,没有尝试就千万不要放弃,就像在黎明前的黑夜,不要随便舍弃一枚你自己心目中的石子,光明来临时,它也许是你梦寐以求的珍宝。

第四颗糖——激励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这说明积极的教育态度对孩子影响很大,就像植物需要阳光一样,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鼓励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方法。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每个孩子都有其闪光的一面,就看你有没有发现。郁梓铃很自由,屁股老坐不住,上课爱插嘴,画画乱涂一气。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对她有了新的发现。一次彩红屋时,她第一个画好,贴好。我及时表扬了她:“郁梓铃,真能干啊!第一名哦,厉害!”老师的赞美和同伴的掌声给了她莫大的鼓励,渐渐的,我发现她上课爱举手了,画画、手工进步很大。

正如陶先生所说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对于在教育第一线的我,陶先生教给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相信陶先生的博爱精神将激励我们在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篇3:教育家陶行知名言

教育家陶行知名言

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6、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

7、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8、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

10、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

11、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12、让学生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

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双手,三解放头脑,

四解放嘴,王解放空间,六解放时间。

13、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

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14、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 寄语少年人, 莫将少年误。

15、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16、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17、教育是立国之本。

18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篇4: 陶行知四块糖读后感

前几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陶行知的“四块糖”》,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陶行知先生当小学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室去。

陶行知先生连续掏出了四块糖给了那位男生,但是,陶校长先生掏出的不是区区一块糖,而是四块糖。原因是第一块糖是那位男孩比陶行知先生先到办公室,第二块糖是陶行知先生令他不要打同学,他立即住了手,第三块糖是因为他打同学是因为那个男孩欺负女生,第四块糖是因为那个男孩已经认错了,奖励给他的糖。

陶行知先生以“发糖”为奖励,而且这四块糖有着的宽容之心,一个男孩在校园里拿砖头砸人,无论有什么理由,也属于严重的违纪行为,正如结尾:孩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改变,无知可以变成有知,单纯可以变成复杂,莽撞可以变成老到,粗鲁可以变成细腻,怯懦可以变成勇敢,小气可以变成大度,蛮横可以变成理智。变与不变,大变与小变,既取决于自己,也取决于家庭和学校。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会创造无数的奇迹。因为宽容是一服灵丹妙药,能够在关键时刻,矫正学生的人生之舵。

陶校长的那“四块糖”,虽然很渺小,也很微不足道,但是,让那位男孩吃在了嘴里,更甜在他的心里。

男孩自己犯了错误,得到的竟是表扬。

陶校长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正是因为他的'宽容、理解与教导有方才矫正了一个学生的人生之舵。

篇5: 陶行知四块糖读后感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陶行知当即喝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无疑,陶行知是要好好教育这个“顽皮”的学生。那么他是如何教育的呢?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王友,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

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第二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批评不良行为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啊……”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只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果没有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

今天看到了这篇小短文,我真的`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欠缺的就是教学经验和管理学生的能力,在面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闹出的种种怪状后,我们常常不知所措,或者只是简单的训斥,或者就向班主任求救,其实这都不是最好的方法,陶行知老师以自己的行动向大家展示了最好的教育学生的方法是:面对犯错误的学生要鼓励学生,不是一味的批评而是通过自己的引导使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教育家陶行知的经典名言语录

陶行知先生的名人名言

陶行知经典名人语录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陶行知文集》读书笔记

《陶行知》的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书笔记

陶行知有关教育教学语录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学习陶行知心得体会 李红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