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咖啡的味道”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关键词] 老年人;长期卧床;预防;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导致老年人长期卧床的病例越来越多。
因此,护理人员应切实做好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康复。我科从1月至6月共收治10例卧床大于2月的病人,通过精心护理,无并发症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病人,女性3人,年龄72-80岁;男性7人,年龄71-84岁。其中帕金森2例,阿尔茨海默病3例,脑梗塞合并脑出血3例,脑梗塞2例。
2.护理
2.1压疮的预防
2.1.1保持床铺平整、清洁 床铺每日整理2-3次,保持平整无皱褶,清洁干燥。如遇尿湿,便迹应及时更换。做好患者的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做到勤洗勤更换,早晚两次给病人擦洗。
2.1.2局部皮肤防止受压 卧气垫床,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在骨隆突处置支撑物,以减少局部受压,经常按摩骨突出处及受压部位。
2.1.3减少摩擦力和剪力 搬动患者时或使用便器时,动作宜轻柔,不可强行推、拉、拖等,用海绵圈保护肘部、足跟部等。避免长时间头部抬高大于30度,以免尾骶部、足跟部承受大压力和剪力。
2.1.4增进营养 加强饮食补充,如进食困难,予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
2.1.5严格交接班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坠积性肺炎的预防
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减少人员探视。对于气管内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间断氧雾化吸入。每两小时翻身叩背一次,由下至上叩背。指导病人有效咳嗽,给予正确方法进行床上功能被动锻炼。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呼吸道分泌物逆流及防止胃液反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3泌尿系感染的预防
穿宽松透气吸湿性良好的棉布衣裤,戒除不良憋尿习惯。协助病人床上排尿,训练膀胱反射性动作。鼓励病人多饮水,并保持会阴部清洁。需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妥善固定好导尿管,做好尿道口护理。
同时注意多饮水或静脉补液,保证入量充足,保持出入量平衡。认真观察尿量、颜色、性质,必要时进行膀胱冲洗,导尿管定时夹放。
2.4心理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思维能力丧失,应24小时陪护,用肢体接触病人,使其有安全感。对焦虑、恐惧、失落甚至绝望的病人,态度和蔼、诚恳、耐心、仔细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做好心理疏导,改善不良情绪,使情绪稳定平和。
2.5饮食护理
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就餐体位,要细嚼慢咽,以防误吸。鼓励病人自己进食,少量多餐。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以利大便通畅。忌辛辣、刺激性、油腻等食物。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注入营养液及流汁食物,并做好鼻饲管护理。
2.6促进肢体的功能锻炼
每日定期活动病人肢体,对偏瘫、肢体挛缩的病人,更要加强肢体活动。给病人讲解肢体活动的重要性,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肢体的主动或被动锻炼。保持关节功能位置,配合推拿按摩等,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3.小结
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给予科学的整体的护理,且与家人的积极配合,给予身心上经济上的支持和病人良好的心态、坚强的毅力等密不可分。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篇2: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关键词】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策略;心理干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长期卧床的患者,感到所患疾病难以治愈,而产生自卑、被遗忘的感觉,进而情绪抑郁,意志消沉而影响治疗,所以必须对其实施以良好的心理干预和优质的基础护理,下面谈一下自己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护理策略。1 对长期卧床患者的心理干预策略
1.1 利用良好的首因效应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安全感,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我们医护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医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在护理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应用,配合以微笑服务,体贴的照顾、温暖的语言,让患者在和谐、信赖的心理状态下恢复;
1.2 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知识的教育,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制定长期的护理计划,使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2 优质基础护理策略
2.1 要注重患者的卫生保健,对其病室应定期进行彻底清理,患者的皮肤、足部、手部、口腔等每日都应进行整洁。
2.2 维持患者舒适、安静的修养环境,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以促进其康复。
2.3 应指导患者如何进行饮食,在用餐之前应先洗手,可应用枕头等物帮助托住患者的背部,用餐时应注意调节好姿势,也可使用侧卧位的体位进行饮食。
2.4 保证患者营养的摄取,要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对其进行饮食指导,既保证有充分的营养,又要预防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类的疾病发生。
2.5 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定期进行清理,并应保障患者的各项安全,调整好患者床护栏的高度,以保护患者的安全。根据患者的日常习惯辅助其进行护理工作,患者的各项用品应整理好放置规定的位置,方便应用。3 护理策略
3.1 预防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或体质虚弱的病人,痰液不容易咳出,可引起肺部感染,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还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应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做深呼吸或拍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痰液粘稠者可以行雾化吸入。
3.2 预防尿路感染 长期卧床的病人易并发尿储留或尿失禁,导致泌尿系感染。在护理过程中,排尿时按压下腹部帮助排尿及减少残余尿,可进行下腹部热敷法、按摩法等,必要时在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从而减少尿路感染。
3.3 预防便秘 长期卧床的病人运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用力排便容易造成脑血管疾病,所以应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排便时按摩下腹部,或口服缓泻剂以防便秘的发生。
3.4 预防褥疮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的`严重并发症,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经久不改变体位,使局部组织受压过久而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皮肤营养不良而形成,局部护理可用15%红花酒精按摩受压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消瘦的患者局部可垫棉圈、气垫,有条件者可睡气热床。
如患者不能进行活动,需绝对卧床,应对其进行定期翻身、按摩等护理措施,并对其的受压皮肤处进行观察,出现问题给予解决。
3.5 预防足下垂 可用外物进行托垫,以让其肢体保持一个舒服的体位,如在冬季应进行足部的保暖工作,并注意不可让其受到压迫,患者还应进行下肢的锻炼,可让患者自行或患者家属帮助其进行关节的锻炼,避免其关节出现僵直等并发症。
3.6 避免患者的膝关节出现畸形的并发症 在患者的膝关节之下放置一个舒适的垫子,以保护患者的膝关节。4 长期卧床患者体位护理策略
4.1 患者平卧时,在肩关节下方放垫子,以防止肩关节脱位;腿、臀外侧放毛巾卷,防止关节外展、外旋。
4.2 偏瘫病人健侧卧时:在患侧上肢内收于胸肘下放置垫子;患例下肢屈曲,腿下放置垫子;背后放置枕头,防止躯干痉挛。
4.3 偏瘫病人患侧卧时:患侧上肢伸展位,健侧上肢屈曲于胸,患侧下肢屈曲,足下放置垫子。
4.4 患者半坐位时:两臂离开躯干、上肢微屈,肘部下放置垫子,防止肩关节内收畸形。5 促进患者功能训练策略
为了防止患者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废用性变,运动是保证康复期到来时关节活动的重要条件。
5.1 被动运动方法适合病人不能进行主动运动时,进行床上被动操的锻练方法,通过对各关节(上肢:肩、肘、腕、指各关节;下肢:髓、膝、踝、趾各关节)、各方向的活动,活动顺序由大关节至小关节,运动幅度(屈、伸、旋)从小到大;各关节各方向运动3-5遍,每日l-2次;速度宜缓慢,手法宜轻柔,循序渐进同时配合按摩;
5.2 主动运动方法: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不限制活动的部位都要保持主动活动,进行锻练。因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是保持关节软骨面生理功能的基本因素,是预防关节面发生退行性变的有效方法。6 必须重视的几个要点
6.1 口腔护理的重要作用 患者因为需要长期卧床,其口腔中会有很多的细菌,故应做好各项护理工作,避免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6.2 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 患者应每日都进行口腔的清洗,如患者为卧床,更应保证其的口腔护理,要保证如下几项原则。①患者在进行刷牙之后还要进行漱口,对其的咽部进行有效的冲洗,以有效控制细菌。
刷牙和漱口可有效地避免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等疾病。②在漱口后还应对其牙齿上的残留物进行清理。③严重疾病的患者或患者有吞咽的障碍时,应在饮食之后进行漱口,以进行口腔护理。④进行卧床休养的患者在饮食之后一定要进行漱口的口腔护理工作。
6.3 患者二便失禁时,应对其各项情况进行总结,根据其发生失禁的具体原因、发生的时间等进行总结,以做出合理的护理措施。
①如患者为清醒状态,可让其对自身的大小便进行密切的观察和记录,根据其的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护理人员应进行主动服务,从而帮助患者恢复。②对于痴呆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可在床上或内裤中的会阴部放置吸水垫子或成人纸尿裤,并要及时更换纸尿裤,以防止时间过长对其产生刺激,从而出现感染。
综上所述,长期卧床休养病人的护理应从多方面入手,要有详细的护理计划,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更要有医护人员崇高的责任心和病人家属密切的配合,才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篇3:如何为长期卧床病人进行口腔护理?
如何为长期卧床病人进行口腔护理?
天津东兴护理院介绍说:口腔是细菌入侵人体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口腔温暖、湿润的环境非常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所以在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细菌就会引起口腔感染;还会由此侵入身体其他部位,引起其他疾病。因此,做好口腔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怎样对长期卧床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呢?下面让长期在天津东兴护理院(022-24782668)从事护理工作的'张护士长给我们讲解一下,怎样为卧床病人进行口腔护理。 张护士长介绍:做好口腔护理,除了可以预防口腔感染及并发症外,还可以防止粘膜干燥、破裂,避免口臭,使病人感到舒适,增加食欲。同时在进行口腔护理时,还可以通过观察舌苔粘膜的情况,来了解病人病情的变化。 口腔护理的护理方法: 1. 首先准备口腔护理用物:毛巾、搪瓷盘、无菌棉棒、消毒镊子、生理盐水棉球、漱口用的凉开水或洗必泰漱口液等。 2. 能自理者,尽量让病人自己刷牙漱口。 3. 不能自理者,可用镊子夹生理盐水棉球,擦净口腔粘膜、牙齿上下和齿龈内外及口唇,有口唇干裂者,可涂一点石蜡油滋润。一般早晚各1次,必要时可在用餐前后进行。 4. 如果病人有假牙,应洗净双手替病人取下,用冷水刷干净后放入盛有漱口液的杯中,待病人漱口后戴上。暂时不用者,应放入清水中浸泡备用,不可泡在酒精或热水中,以免变色、变形和老化。 5. 进行口腔护理时应注意动作轻柔,切勿孙伤口欧强粘膜。用过的棉球,可用火烧掉,其他用具洗净后煮沸消毒15~20分钟再用。 相关的主题文章:
href=“dongxingycy.bokee.com/500475656.html”>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要注意什么? 【天津东兴护理院】脑中风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 高血压是由什么引起的? 突发脑中风急救要点【天津东兴护理院】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要注意什么?
篇4:舒适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便秘、压疮的影响
舒适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便秘、压疮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便秘、压疮的影响。方法 106例长期卧床患者, 随机分成A组(50例)和B组(56例)。A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B组患者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实行舒适护理干预措施,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A组每周排便次数超过3次2例, 粪便性状为软便3例, 明显低于B组的44例和49例(P<0.05);A组患者每月压疮发生超过5处27例(54.0%)明显高于B组的2例(3.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长期卧床患者予以舒适护理措施, 临床干预效果理想,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便秘;压疮;长期卧床
当前临床许多患者因骨折、脑卒中、脊柱受损等疾病需长期卧床静养, 易因血流不畅、微循环受阻而导致压疮发生[1], 该类患者并发便秘风险也高出一般患病群体, 与其预后不利。本次研究为探讨舒适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便秘、压疮的影响, 选取106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6例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卧床时间≥2个月者;临床病历资料完整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精神正常且意识清醒者;护理依从性理想者。排除标准:器质性便秘者;未成年者;随访期失联者;中途退出护理干预者。其中男52例, 女54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52.8±6.2)岁;平均卧床时间(3.2±0.6)个月;卧床原因:脑卒中30例, 骨折44例, 脊髓损伤14例, 帕金森综合征13例, 其他5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随机分成A组(50例)和B组(5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A组患者予以心理干预、用药指导、病历记录、按时随访等常规护理干预措施;B组患者家属则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实行舒适护理方案:①排便指导干预措施。a.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定期排便的重要性, 采用相关知识普及等方式帮助其认知排便对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b.护理人员可有意识地培养患者定期排便的习惯, 督促其排便3次/d, 使其形成条件反射, 增加每周排便频次, 降低便秘发生风险;若患者仍存在排便困难、粪便以球状干便或条形干便为主等症状, 可通过督促患者每日晨起服用适量温水、多食粗纤维或膳食纤维丰富的蔬果、粗粮等食疗方法[2], 改善其便秘症状;c.需在患者排便时充分尊重其个人隐私, 尽可能让与其关系亲密的同性亲属指导或帮助其排便, 为其营造私密的`空间, 以此减轻心理压力, 改善便秘症状;②压疮护理干预措施。压疮多因患者长期卧床, 受力面的皮肤血流受阻引起, 护理人员为防止患者出现压疮症状, 可指导其看护亲属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变换体位, 以增加受压面积、减少受压时间等方式预防压疮发生[3];对已经出现压疮的患者予以积极的干预护理, 包括按摩、热敷、推拿等, 促进患处血液流动, 减轻患者痛苦。
1. 3 观察指标 进行为期1年随访, 记录两组患者便秘及压疮发生率, 对比其每周排便频次及粪便性状差异。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 1 两组患者排便频次及粪便性状情况比较 护理后, A组每周排便次数超过3次2例, 粪便性状为软便3例, 明显低于B组的44例和49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比较 随访1年内, A组患者每月压疮发生超过5处27例(54.0%)明显高于B组的2例(3.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80, P<0.05)。
三、讨论
本次研究为探讨舒适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压疮、便秘等并发症的影响情况, 选取106例患者为受试对象, 发现采用舒适护理的B组患者接受干预措施后, 约78.6%每周排便频次达到3次以上,平均排便每2天1次, 仅2例患者受年龄、护理干预接受度等因素制约, 每周排便频次<2次, 出现较为严重的便秘症状, 皆在接受口服比沙可啶或灌肠等干预措施后顺利排便。该组约87.5%的患者粪便性状为软便, 无一例呈球状干便排除, 说明其在接受饮食干预及排便指导后, 结火、辛辣类食物摄入较少, 粗纤维及膳食纤维的蔬果、粗粮食物摄入充足, 使得粪便顺利排出, 便秘发生风险降低。而未给予舒适护理的A组患者多存在每周排便频次<2次且球状、条状干便增多等情况, 于患者预后提升不利。此外, 本研究还发现舒适护理不仅对改善或预防便秘具有积极影响, 其还可降低压疮发生风险, 接受此干预措施的B组患者每月压疮<5处者54例, 占总例数的96.4%, 说明体位干预及推拿、热敷等护理措施可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护理体验, 于其生活质量提升有利。王晓燕等[4]研究者也对上述结论予以认同, 其还指出, 因排便指导、营造私密空间等护理内容, 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提升明显, 利于构建和谐互信的护患关系, 作者也对该结论予以支持。
综上所述, 对长期卧床患者予以舒适护理措施, 临床干预效果理想, 可有效降低压疮及便秘发生风险,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肖永红.社区长期卧床病人压疮危险程度的观察及护理.中医药导报, 2010, 16(5):120-121.
[2] 杨静.综合护理干预改善卧床患者便秘.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 9(4):287-288.
[3] 王秋燕.护理干预预防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效果分析.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16):2550-2552.
[4] 王晓燕, 蒋华, 彭晶, 等.早期康复干预措施对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1):2702-2703.
★ 护理病人协议书
★ 长期合同范本
★ 长期经营合同范本
★ 长期供货合同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共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