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achao0539”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浅谈盲生职业心理教育,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浅谈盲生职业心理教育,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浅谈盲生职业心理教育
浅谈盲生职业心理教育
职业心理教育,简单的讲就是智力才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智力才能是指盲生将来服务社会所可能具有的实际本领,包括文化素质和按摩技能两方面。职业道德则表明盲生从事按摩职业的行为和态度与社会要求的符合程度。
一、盲生职业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盲生自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他(她)的目的就非常明确:学会一技之长,进入社会。既然还是要回到社会,那么我们来看看现在的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希望、困惑、机遇、挑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中。盲生要和健全人一样跻身于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的竞争之列,必须要成为知识型的按摩人才,必须靠训练的技术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学校是盲生学习各方面技能的最好场所,学校里没有生活压力,没有同行的妒忌和排挤,盲生完全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在教学中对盲生进行职业心理教育,尤其是对初中按摩班的学生加强职业心理教育,这是十分必要的。
二、盲生职业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观念的更新
以前,盲校教育提倡的口号是让盲生学会一技之长,能自食其力,减轻社会负担。这一观念应当更新。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趋势,已毕业的素质型盲生实际就业率高,有较好收入的'盲生放弃工作,重拾课本,争取进大学深造等情况来看,盲生就业已渐渐从以前的收容救济型向竞争性的劳动致富型转换,我们对在校盲生的生存教育也应向知识型的致富教育转化,教育盲生不仅要生存,还要学会竞争,适应社会需要,用知识和才能,勤劳致富,真正成为造福社会的新一代盲人。
2、让盲生学会学习
盲生将来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抓住机遇,寻求发展,迎接挑战,适应变化的制胜法宝就是学习——依靠自己学习,终身学习——学各种知识,学各种技能,
学会如何学习,这一点对盲生来说到关重要。在学校中,教师要注意盲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
(1)、强调预习功能,课前设置一定的要求和目的,让课外自学与课堂学习相结合。
(2)、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盲生的主体身份,课堂上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让盲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
(3)、训练盲生多迁移、多联系,应用学过的知识方法,联系日常生活积累,勇于争辨、提问。
(4)、培养盲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前预习,学后复习;特别是阅读习惯,养成疑——问——分析——互答的阅读思维习惯。
(5)、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能从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新问题,从而具备创新能力。
3、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不管是知识的掌握还是技能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盲生踏入社会从事按摩职业,如果客人多的话,一天有时要站上七、八个小时,或者更长,不仅要站得住,手上的劲还不能减。这就要求盲生要具备过硬的基本功,既要技术好,又能捱得住,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盲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对初中按摩班的学生,要求无论刮风下雨,寒冬酷暑,有无教师监督,坚持每天一次的练功,每周三~四个晚上的手法练习等,这样初中四年下来,什么苦和累都不怕了。
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有这么一个故事:老锁匠让两个徒弟分别打开同一个保险柜,以便决定把绝艺传给谁。大徒弟打开后告诉师傅他看到柜里有好多金银珠宝,小徒弟打开柜子,师傅问他看见什么,他说他只看到锁。老锁匠把绝艺传给了小徒弟。这里就牵涉到职业道德的问题。盲生所从事的职业决定他们将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对不同的人要有相同的热忱态度,对不同的疾病要有相同的认真治疗。可利用盲人节、助残日让盲生走上街头,开展“为民按摩”活动;利用暑期组织到各按摩所实习,回来开座谈会,写总结经验;平时手法练习中,要示给教师、同学按摩要同样认真对待;请老毕业生回来谈感受;结合讲故事,思想教育等等多种教育措施,对盲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让盲生树立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人格形象,具备真诚待人,热情周到的态度,具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服务对象面前,赢得他们的尊重和信赖。
篇2:盲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论文
盲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论文
一、个案基本情况
个案背景:A,女,14岁,盲生,小学五年级。该生因早产致视力残疾,家人因此心怀歉疚,对其十分溺爱。在校表现虚荣心较强,渴望被人注意和夸奖,由于成绩中下,待人骄傲,难以与同学融洽相处,性格渐趋孤僻,听不得一句批评,经常与家长、老师发生冲突。家庭背景:父母初中文化,在家务农。有一哥哥高中在读,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心理问题的表现:在一次学校组织的与大学生联谊活动中,她主动要求参加两人绑腿跑游戏,却在刚出发不久昏倒在地。脸色苍白,唇无血色,牙关紧咬,翻白眼,呼吸急促,清醒后有挣扎大喊的现象。周围人越多,症状越强烈。在家休息一周后,回校上课,见到同学,再次发病。以致每天都要犯一次,不能正常上课。于是我携A来找心理医生。
二、原因分析
经心理医生诊断分析,这应属于癔病。A性格狭隘,渴望成为任何场合的主角,被人关注。发病时意识清醒,但有歇斯底里症状。针对此症状,可以先采取药物治疗,再进行心理疏导。
三、干预策略及过程
(一)预设的目标
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通过个别谈心,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及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她的点滴进步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同时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给予指导,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但决不是溺爱。从而达到该生能正视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悦纳自己,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相处融洽,关系和谐,培养其健全心理与人格。第一阶段:由心理医生进行治疗。第二阶段:由我对A进行心理疏导,主要采取谈话、暗示、引导等方法。第三阶段:帮助A学会正确分析、评价自己及理智地对待胜败得失。
(二)具体干预措施
根据医生的建议以及我预设的目标,我将A的干预策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心理医生进行治疗。使A在能够接受治疗的基础上,放松情绪,逐渐消除恐惧心理。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进一步使A淡化对病情的关注。第二阶段:由我对A进行心理疏导,主要采取谈话、暗示、引导等方法。在A第一次发病的半个月后,班里正好开庆六一的联欢会。我从A爱表现的心理入手,鼓励她来做主持人。开始她恐怕同学会笑她,有些迟疑。于是我告诉她,只要抛开顾虑,凭她的气质和言语表达能力,一定能胜任。她又提出,害怕在会上“犯病”。我一笑置之,说:“怎么会呢?只要你准备充分,就不会很紧张,况且,有我在,就是有什么小问题,我也会帮你处理的。别怕!”A的脸上露出了羞怯却又十分坚定的笑容。联欢会当天,我暗地里嘱咐班级同学要用掌声多配合她。那天,A换上了一条新裙子,专心致志,信心十足地作了下联欢会的主持人。当近两小时的主持结束的时候,她对我说:“老师,我觉得我能行!”可见,这次做主持人的经历,给了她治好病的信心。我以此为契机着手下一步的工作,即指导她自己控制“病情”。课余时间遇到A时,我总要随意说一句:“脸色好多啦!”A又一次在课堂上犯了病,我扶着她回到宿舍,边走边指导呼吸的要领,并不断提醒她不要惊慌。几次之后,A已能在课堂上控制住自己,表现也没从前那般强烈了。一天在课外活动的操场上,A和几个同学有说有笑地玩着,我默默地看着她,心想:一定要让她的病除根。同时,我将改善A与其母亲的关系提到了首位。我主动与A的母亲保持着联系,帮助其家人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增加关心,减少溺爱,增加信任,减少娇纵,使A感到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同时提醒她有意识地放手让A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还要为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第二次深谈,是在暑假后,因为A的.母亲一到秋天就有关节痛,其父又常年在南方打工,问A有没有困难需要帮助,A说没有。我又说:“妈妈身体不好,还要为你担心,她可真够难的。”A说:“我现在好多了,自己能照顾自己,基本不用妈妈操心。”“太好了!妈妈的身体怎么样了?你有病时,她对你那么好,又带你看病、买药,还要安慰你,你父亲又不在身边,没人帮她……”“老师,我懂!我要尽力做个好女儿。”“我相信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您可别小看我!”一周之后,她母亲来校和我联系时,高兴地说:“她每天陪在我身边,是个能干的小帮手,跟从前比像是懂事了不少。”此后,A的心情开朗了许多,也能够体谅他人的过失,和同学的矛盾逐渐减少。第三阶段:帮助A学会正确分析、评价自己及理智地对待胜败得失。治疗到第三阶段时,难关已基本度过,但要帮她克服以后生活中的难关,任务还相当繁重。那是最后一次长谈,我从A的童年与现在的对比入手,和A讨论什么是得意与失意,什么是所得与所失,什么是成功与失败。引导A从混乱与误解中走出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并给自己确定一个切实的人生方向。当又一个暑假来到的时候,A与我在电话中相见,她首先告诉我的是她拿到了南京盲人学校中学部的录取通知书,并感谢老师们帮她克服了心理上的那道难关。
四、回顾与总结
针对上面学生的案例,我想工作中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1)个别谈心。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鼓励、多引导。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尤其是在对待生理上有残疾的孩子,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对他们的点滴进步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给予指导,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但决不是溺爱。正视自己孩子生理上的缺陷。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想孩子成材,必须先培养孩子成人。老师和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马洪路.回归———残疾人与社会的相思.华夏出版社,1993.
[3]段继承,段培蓓.21世纪青少年健康管理.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篇3: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相关特点和教育论文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相关特点和教育论文
一、高等职业院校中,学生的职业心理状况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发现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心理方面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一)很多学生的自卑心理非常严重
在高职院校中,很多学生都存在心理自卑的情况,很多学生都是由于高考成绩比较差才进入高职学校,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后,很多学生依旧认为自己的实力比较一般,学历也比不上那些全日制本科的大学生,在面临竞争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的优势。甚至还有一些女生认为自己长的不够出色,在就业的时候,担心自己长得不好看,又没有本科文凭,用人单位会存在看不起自己的情况。
(二)在择业的时候比较务实,比较重视收入的情况以及自身价值能否实现
根据调查发现,有超过六成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就业地点选择是经济特区或者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很多学生的择业首选则是一些国有的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以及金融外贸企业等等,而这些行业本身的收入就比较的高。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约有一般的学生选择那些能将自己的价值实现,并且能保证自己事业有成的单位,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特长充分的发挥出来,还有一些学生愿意找一些工作比较稳定并且有一定保障的工作,由此我们也能够看出收入状况以及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是很多学生都看重的,这也表现出了学生的务实心理。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存在务实心理的主要原因有下面两点:
1。很多高职学生都是来之农村或者城市中条件一般的家庭,这些学生都非常地渴望脱离农村,并对生活条件进行改善,这是很多学生在就业的时候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经济特区或者沿海一些大城市,本身经济增长的速度便很快,就业的岗位也非常的多,发展前景比较高,高收入非常的吸引学生,让其生活改善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2。三资企业由于其企业文化以及管理模式,对于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这些企业能够给个人的发展提供非常广阔的空间,并且这些企业本身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便比较的好,在进行管理的时候更加重视员工本身的实干精神和才能。
(三)学生进行自主择业的心理有所增强
虽然很多高职毕业生依旧存在消极等待或者依赖家长的心理,但是更多的学生都更加愿意去主动就业。根据调查现实约有53%的学生都非常的重视人才交流会,希望能够在那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还有很多学生存在一定的依赖心理,希望能够通过亲朋好友来找到工作,甚至有些人就不愿意去工作,原因是怕自己做不好或者是怕被拒绝。
(四)很多学生都存在心理焦虑的情况
很多学生在参加人才市场的招聘时,不够自信,对自己的能力没底,若是一两次面试失败,便会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从而出现心理焦虑的情况,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心理障碍,所以学校在进行就业指导的时候,还必须重视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
(五)学生对就业制度不够了解。
在进行调查的时候,学生也提出了一些亟需了解的内容,希望能够获得指导,甚至有些学生将自己的需求写在了问卷上面。学校必须不断地加强就业指导,将一些就业制度和就业知识传递给学生。
二、怎样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就业心态的调整
想要改善学生的就业心态,帮助其更好地进行就业,不但需要学生努力的改善自己的心态,积极地寻求办法进行解决,学校也应该重视就业指导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和引导,帮助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一)必须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
想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学生便必须努力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努力的对自己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做好就业和择业的准备,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专业素质,让自己更加适合社会的需求。
(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由于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是技术方面的人才,所以必须中期其专业素质,提高技能才能更好的就业。首先,应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在竞争的时候,动手能力强是一个很好的优势,高职学生将来可能会是指挥方面的技术人才,所以必须熟悉设备本身的性能,这样在进行指挥的时候,才能保证指挥得当。其次,学生必须有研究精神。现在在很多企业中,设备更新是比较快的,所以学生必须有研究精神,对新设备进行研究,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三)学校必须做好相应的就业指导工作
1。将职业信息更好的传递给学生,学校必须进行人才预测系统的完善,这样才能将更加准确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2。学校有必要进行职业心理测量和鉴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客观的认识自己,这样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会更加的合理。但是学生也必须认识到测量和鉴定也仅仅是一个参考手段,不能盲目迷信,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择业。
3。鼓励学生进行职业计划的制定,激励其进行自主创业。制定职业计划能够帮助学生在就业的时候更加有针对性,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就业情况。学校也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勇于抓住机遇,提高自己创业的能力和勇气。
三、结语
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教育的办法很多,除了上述几种,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并根据咨询的结果来帮助学生,此外家长、社会以及学校应该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和关注工作,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从而更好地进行就业。
★ 心理教育工作计划
浅谈盲生职业心理教育(精选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