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育期水稻耐冷性的鉴定及耐冷性差异的生理机制

时间:2025-01-30 03:37:11 作者:maoku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maoku”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不同生育期水稻耐冷性的鉴定及耐冷性差异的生理机制,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不同生育期水稻耐冷性的鉴定及耐冷性差异的生理机制,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不同生育期水稻耐冷性的鉴定及耐冷性差异的生理机制

不同生育期水稻耐冷性的鉴定及耐冷性差异的生理机制

以粳稻9516、H45、武育粳、转PEPC基因水稻、Kitaake、苏沪香粳,籼稻扬稻6号、香籼、IR64,培矮64S以及杂交稻粤优938、汕优63、X07S/紫徽100、两优培九共1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鉴定了芽期(胚根1 cm, 胚芽0.5 cm)、苗期(三叶)和孕穗期的耐冷性,同时选取南京对水稻播种敏感的自然低温条件,进行低温鉴定.结果表明,芽期存活率、苗期的枯死率和孕穗期结实率均为可靠的水稻耐冷性鉴定指标.进一步从叶片的光合速率、PSⅡ光化学效率(Fv/Fm)、脂肪酸组分、活性氧指标(丙二醛、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和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的.变化等方面,研究耐冷性不同的水稻的耐冷生理机制.表明耐冷的水稻品种武育粳含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在低温逆境下,膜的流动性愈大,低温对其伤害愈小.对杂交稻汕优63而言,其叶内抵御逆境的保护系统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的循环被较大地激活,特别是谷胱甘肽再生的高速运转,与不耐冷的品种香籼相比,汕优63叶内的过氧化物质累积较少,其耐冷性表现中等.认为水稻叶片维持高的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和谷胱甘肽的周转循环能力是水稻耐冷的重要特征.

作 者:李霞 戴传超 程睿 陈婷 焦德茂 LI Xia DAI Chuan-Chao CHENG Yu CHEN Ting JIAO De-Mao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刊 名:作物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AGRONOMICA SINICA 年,卷(期):2006 32(1) 分类号:S511 Q945.11 关键词:水稻   耐冷性   生理基础  

篇2:低温发芽鉴定茄子耐冷性的研究

低温发芽鉴定茄子耐冷性的研究

本文通过低温发芽鉴定了不同茄子品系(品种)耐冷性.从中确定了18 ℃是研究茄子耐冷性的适宜温度,并进一步研究了3个茄子品系的种子(品种)在18 ℃低温处理下的'发芽情况,研究得出:发芽指数和综合隶属含数值能较好地反映茄子耐冷性的大小,最后对茄子幼苗进行了生理测定,并得出细胞膜透性与种子发芽的综合隶属含数值呈显著正相关.

作 者:耿广东 程智慧 张素勤 Geng Guangdong Cheng Zhihui Zhang Suqin  作者单位:耿广东,张素勤,Geng Guangdong,Zhang Suqin(贵州大学农学院,贵阳,55002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程智慧,Cheng Zhihui(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刊 名:种子  ISTIC PKU英文刊名:SEED 年,卷(期):2006 25(6) 分类号:S3 关键词:低温   茄子   耐冷性  

篇3:水稻芽性状耐冷性的QTL分析

水稻芽性状耐冷性的QTL分析

低温发芽和芽期耐冷性是影响水稻芽生长发育的两个重要因素.本试验利用182个越光(粳型)/Kasalath(籼型)//越光回交重组自交株系(backcross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BILs),对2个芽性状耐冷性(低温发芽和芽期耐冷性)进行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定位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BIL群体中这2个芽性状耐冷性均呈连续分布,属于数量性状遗传,两性状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控制低温发芽的4个QTL分布于第1、7、9、11染色体上,其贡献率为6.72~12.78%;芽期耐冷性相关的4个QTL分布在第4、6(2个QTL)和11染色体上,贡献率为6.61%~14.93%;其中第11染色体上的2个QTL位于相同区域内,并且其增强耐冷性等位基因均来自耐冷性较差亲本Kasalath.本研究结果及其中检测到的.QTLs两侧的连锁分子标记可为水稻芽性状耐冷性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作 者:巩迎军 阮雯君 荀星 董彦君 林冬枝 叶胜海 张小明 Gong Yingjun Ruan Wenjun Xun Xing Dong Yanjun Lin Dongzhi Ye Shenghai Zhang Xiaoming  作者单位:巩迎军,阮雯君,荀星,董彦君,林冬枝,Gong Yingjun,Ruan Wenjun,Xun Xing,Dong Yanjun,Lin Dongzhi(上海师范大学牛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

叶胜海,张小明,Ye Shenghai,Zhang Xiaoming(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310021)

刊 名:分子植物育种 英文刊名: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年,卷(期):2009 7(2) 分类号:S5 关键词:水稻   芽性状   耐冷性   QTL  

篇4:不同海拔条件下耐冷性粳稻品种的稻米淀粉RVA谱特性

不同海拔条件下耐冷性粳稻品种的稻米淀粉RVA谱特性

以4个强耐冷性粳稻品种和5个弱耐冷性粳稻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了云南高原粳稻区不同海拔条件下不同耐冷性粳稻品种的稻米淀粉RVA潜变化特征.随种植海拔的升高,弱耐冷性品种的消减值明显增大,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显著减小,而强耐冷性品种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先降后升趋势,消减值则表现先升后降趋势.强耐冷性品种的稻米淀粉RVA谱特性受海拔变化的`影响较弱耐冷性品种小,蒸煮食味品质表现相对稳定,但弱耐冷性品种的蒸煮食味品质随海拔升高明显呈变劣趋势.

作 者:朱振华 金基永 袁平荣 赵国珍 苏振喜 世荣 邹茜 杨世准 戴陆园  作者单位:朱振华,袁平荣,赵国珍,苏振喜,世荣,邹茜,戴陆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粳稻育种中心,云南昆明,650205)

金基永(韩国农村振兴厅国家作物科学院,湖南农业研究所,韩国,水原,441-857)

杨世准(韩国农村振兴厅国家作物科学院,韩国,水原,441-857)

刊 名:中国水稻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RICE SCIENCE 年,卷(期):2010 24(2) 分类号:Q945.78 S511.033 关键词:粳稻   耐冷性   稻米品质   淀粉黏滞性   海拔  

篇5:云南稻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状间的相关性与生态差异

云南稻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状间的相关性与生态差异

以548份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为材料在昆明自然低温平均18℃(冷害)和温室23℃条件下进行了孕穗期耐冷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生态差异分析.冷害条件下云南稻核心种质形态性状均与孕穗期耐冷性有关,耐冷指标性状每穗实粒数、穗颈长、每穗秕粒数、穗下节长、花药长及其体积、1~2节长与结实率呈较高的(≥0.549**)极显著(n=548, R0.01=0.112**)相关;相反,温室条件下仅有每穗实粒数、秕粒数与结实率相关系数较高.冷害条件下云南稻核心种质的每穗实粒数、花药体积、穗下节长、穗颈长与结实率大小在5个稻作区间的'变化规律呈现一致性,这种差异既与株高、穗下节长、穗颈长和1~2节长等耐冷性状有关,又与地州或稻区间的气候和生态差异相联系;而温室条件下云南稻核心种质耐冷性状5个稻作区间差异不大,地州间结实率差异是每穗实粒数和秕粒数差异所致,而与耐冷性状关系不大.

作 者:曾亚文 李绅崇 普晓英 杜娟 杨树明 刘昆 桂敏 张浩 ZENG Ya-wen LI Shen-chong PU Xiao-ying DU Juan YANG Shu-ming LIU Kun GUI Min ZHANG Hao  作者单位:曾亚文,ZENG Ya-wen(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3)

李绅崇,普晓英,杜娟,杨树明,刘昆,桂敏,张浩,LI Shen-chong,PU Xiao-ying,DU Juan,YANG Shu-ming,LIU Kun,GUI Min,ZHANG Hao(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

刊 名:中国水稻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RICE SCIENCE 年,卷(期):2006 20(3) 分类号:Q945.78 S426 S511.026 关键词:耐冷性状   生态差异   核心种质   地方品种   孕穗期  

盐胁迫下两种盆栽枣耐盐性的初步研究

冷急转弯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纳兰性德赏析

实习要耐得住寂寞

鉴定胎儿性别的方法

冷小学生作文

冷鲜肉广告语

极品冷笑话

冷笑话句子

冷的英文是什么

不同生育期水稻耐冷性的鉴定及耐冷性差异的生理机制(通用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不同生育期水稻耐冷性的鉴定及耐冷性差异的生理机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