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sexboy__lz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金刚经》消罪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金刚经》消罪报,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金刚经》消罪报
《金刚经》消罪报
●隋时,蒯(音kuǎi)武安,蔡州(今河南汝南)人,经常在嵩山南边射杀老虎。一次,忽然有一个怪物,像猪,但却是人手,用虎皮蒙到他身上,把武安推落深涧中。等到他爬起来一看,自身已经变成老虎了,惶恐惧怕,不知怎么办。忽然听到钟声,知道是僧人居所,他就前往求救。看见一位僧人在念《金刚经》,他就闭上眼睛俯伏。僧人用手摩他头,忽然爆发出巨大的声音,头破虎皮而出,把刚才遇到的事都说了。僧人又抚摸他背部,虎皮也随手而裂开。武安于是出家修行,持念《金刚经》。《报应记》
●唐时,高纸,是隋朝仆射(官名)高颖的孙子。龙朔二年,他出长安(今西安)顺义门,忽然碰到二人骑马来,说:“王召你去。”高纸不肯去,也不知道这两人是阴间的鬼差,就策马避开他们,又被追赶挟拥。高纸有个哥哥,在化度寺为僧,他就想到寺里去,鬼差遮门拦阻他。高纸就打了鬼差一拳。鬼差发怒,就把他拽落马下,昏死过去。僧人把他拖入寺院他哥哥那里,第二天早晨他才苏醒过来,说:“起初,随两位鬼使去见阎王,阎王说:‘你还不该来,因曾经毁谤佛法,且令你活着时先受刑罚。’命令左右人拔他舌头,用犁来耕,但都没受伤。阎王问主吏什么缘故,主吏说:‘这人曾念《金刚经》。’阎王称好,就下令放还。”高纸从此后专以念《金刚经》为事。《报应记》
●唐时,姚待,为母亲写《金刚经》百部。有个屠夫李回奴,请回去一部,烧香供养。回奴死后,有人在阴间见到他,枷锁自脱,往生善道去了。《太平广记》
●唐时,宋义伦,暴死三天后复活,说:“我被追拿去见阎王。阎王说:‘你曾杀狗、兔、鸽,寿命将尽。但你念诵《金刚经》,不但可以灭罪,更应延寿。以后不要再吃酒肉,一心持经。”于是放他还阳。《太平广记》
●唐朝龙朔元年,洛州(今河南洛阳)景福寺比丘尼修行。房中有位侍童伍五娘死了,就为她设了灵位。过了一个多月,伍五娘的姐弟,在半夜里忽然听到灵位上有呻吟声,问她,她回答说:“我活着时,曾在寺庙里吃肉,又曾经杀一只螃蟹用来涂疮。现在进了刀林地狱,肉中有折刀七把,请取我身上的衣服,为我作功德。”去看她床上,有很多脓血,大殓的衣服还在。于是为她书写《金刚经》。每写一卷,灵位上就出声报告:“已拔出一把刀。”共写了七卷,灵位上才说:“七把刀都出来了。今蒙福业,就要去投生了。”《冥报记》
●唐时,河南节度使吴少阳,看见一位驿差,走路时脚不沾地,就问他为什么能这样。驿差回答说:“我叫全信,素食三十年,每天念诵《金刚经》三卷。”吴取出三百六十两银子,将他所诵的《金刚经》买下来。全信接了银子,吴就看见他的脚不能离地了。后来,吴患病,阴差来捉拿他,一位金刚神呵叱阴差说:“这人买有《金刚经》功,不得捆绑。”鬼卒跪下答应。吴醒来告诉妻子:“我在生时,不持斋,罪业非常大,侥幸过去曾经买下全信的经书,罪减轻一半。你们应该马上奉持,以免以后后悔。” 《金刚持验》
●宋时,冯察院(察院,官名),二十八岁时,曾上奏章。夜晚,被追拿到阴间,阎王斥责他说:“你一直持诵《金刚经》,寿命本该到九十多岁,官做到枢府。因为这个奏章不利于民,应该断禄、减寿。”冯哀求放还,诵经行善,以忏悔前罪。阎王答允放还,于是苏醒。后来,他果然做了宰相,寿到九十八岁。《证果录》
●宋时,泗州(今安徽泗县)的赵璧,赴京参加科举考试期间,妻子李氏死亡。赵璧考试及第,回到家乡,看见亡妻在路边哀告他说:“我在生时,杀害物命,经常用酒醉螃蟹吃,冥司罚我在蟹山地狱,群蟹钳咬我。又因生前不珍惜饭粥、羹汤、茶酒,累积到五石九斗七升五合,使我减寿命一纪(十二年),又遭受三七大地狱苦。又命令狱卒监督我卖酒,每当无常鬼追到亡魂,就在我身上刺血,刺足原来的数量,把我投进其他地狱。冥司非常敬重《金刚经》,求你为我书写七卷,便可救拔我地狱的苦难。”赵璧到家,就为她写经。刚写完两卷,他到妻子坟上,一位老翁自称是山神,告诉他说:“李氏承你写经的力量,已经超生了。”《金刚感应》
拓展阅读:怎样念《金刚经》
念《金刚经》,是老少咸宜,小大由之的'。为什么说老少皆宜呢?年纪渐老,行动不便,外出听经闻法,不易随心所欲;再则佛教经典太难懂,法门又多,明师难求,缺乏经常指导,不知如何修行。《金刚经》译文流畅易读,一本在手,已够修持,所以是老少皆宜。为什么说小大由之呢?因为《金刚经》可以完整全部念一遍,也可以只念一段或其中几句,经中不是常说“乃至四句偈等”,拿一段或几句经文,仔细寻释经义,实在是意趣无穷哩!
这里介绍给各位的,金刚经内的三小段,这三小段已是《金刚经》的精华了。
第一段是佛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在这段中,佛说的“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这句“众生之类”就是指凡众缘和合而生的都是众生。
各位想一想,宇宙之间那一事物不是由众缘和合而生。有情的人类、动物固然是众缘和合而生,无情的植物、矿物等也是众缘和合而生。有形质的物体是众缘和合而生,无形质的思想事象也是众缘和合而生。所以一切众生之类是指宇宙间一切的事物思想。因为众生乃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无论是人、是物、是思想,都是瞬刻在变化,并非永恒。如梦如幻,但也不是没有,它们都是不生不灭的本性,在这不生不灭的本性中,生起幻化虚妄的各种相,名为众生。“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这句话好像很难懂,其实就是要使这一切众生都回归不生不灭的本性。所以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是佛陀教我们应发广大的心愿,这正和各位常念的“众生无边誓愿度”一样是发大愿。
第二小段,佛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从现代科学理论,宇宙万物最后的本质都是“能”,然则我皆令入涅盘而灭度之,不但众生灭度,我也灭度。换句话说,一切都是“能”。所以佛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既然一切都是能,还有什么人我众生之分?这就是“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正因为众生都是“能”,本来就是不生不灭,如此那有众生得灭度?这就是佛所教的大智。
第三小段,佛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是佛所教的大行。这几句话含义极丰富,布施有有相布施、无相布施。有相布施所得福德是有相和有限的,也就是所谓的人天小果。无相布施的福德,佛用虚空作比喻,是不可思量。而《金刚经》所着重的是无相布施。通常说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其实不只是以外在为施舍对象才是布施,在自身修行中,还可以有更深入,更广泛的布施意义。如六波罗密中布施舍贪,持戒舍瞋、贪、放逸,忍辱舍瞋,精进舍懈怠,禅定舍散乱,般若舍两边空、有见。舍就是布施,波罗密多就是于法行无所住,亦即对万法的表相不起执着。各位,要知道烦恼及贪瞋痴都因取着相而生,所以于法无所住,实是大行的中心。
篇2:《金刚经》与消罪报
《金刚经》与消罪报
《金刚经》是佛在般若法会上讲的。般若是佛亲证的空性体验,是不著行相的教理。
隋时,蒯(音kuǎi)武安,蔡州(今河南汝南)人,经常在嵩山南边射杀老虎。一次,忽然有一个怪物,像猪,但却是人手,用虎皮蒙到他身上,把武安推落深涧中。等到他爬起来一看,自身已经变成老虎了,惶恐惧怕,不知怎么办。忽然听到钟声,知道是僧人居所,他就前往求救。看见一位僧人在念《金刚经》,他就闭上眼睛俯伏。僧人用手摩他头,忽然爆发出巨大的声音,头破虎皮而出,把刚才遇到的事都说了。僧人又抚摸他背部,虎皮也随手而裂开。武安于是出家修行,持念《金刚经》。《报应记》
唐时,高纸,是隋朝仆射(官名)高颖的孙子。龙朔二年,他出长安(今西安)顺义门,忽然碰到二人骑马来,说:“王召你去。”高纸不肯去,也不知道这两人是阴间的鬼差,就策马避开他们,又被追赶挟拥。高纸有个哥哥,在化度寺为僧,他就想到寺里去,鬼差遮门拦阻他。高纸就打了鬼差一拳。鬼差发怒,就把他拽落马下,昏死过去。僧人把他拖入寺院他哥哥那里,第二天早晨他才苏醒过来,说:“起初,随两位鬼使去见阎王,阎王说:‘你还不该来,因曾经毁谤佛法,且令你活着时先受刑罚。’命令左右人拔他舌头,用犁来耕,但都没受伤。阎王问主吏什么缘故,主吏说:‘这人曾念《金刚经》。’阎王称好,就下令放还。”高纸从此后专以念《金刚经》为事。《报应记》
唐时,姚待,为母亲写《金刚经》百部。有个屠夫李回奴,请回去一部,烧香供养。回奴死后,有人在阴间见到他,枷锁自脱,往生善道去了。《太平广记》
唐时,宋义伦,暴死三天后复活,说:“我被追拿去见阎王。阎王说:‘你曾杀狗、兔、鸽,寿命将尽。但你念诵《金刚经》,不但可以灭罪,更应延寿。以后不要再吃酒肉,一心持经。”于是放他还阳。《太平广记》
唐朝龙朔元年,洛州(今河南洛阳)景福寺比丘尼修行。房中有位侍童伍五娘死了,就为她设了灵位。过了一个多月,伍五娘的姐弟,在半夜里忽然听到灵位上有呻吟声,问她,她回答说:“我活着时,曾在寺庙里吃肉,又曾经杀一只螃蟹用来涂疮。现在进了刀林地狱,肉中有折刀七把,请取我身上的衣服,为我作功德。”去看她床上,有很多脓血,大殓的衣服还在。于是为她书写《金刚经》。每写一卷,灵位上就出声报告:“已拔出一把刀。”共写了七卷,灵位上才说:“七把刀都出来了。今蒙福业,就要去投生了。”《冥报记》
唐时,河南节度使吴少阳,看见一位驿差,走路时脚不沾地,就问他为什么能这样。驿差回答说:“我叫全信,素食三十年,每天念诵《金刚经》三卷。”吴取出三百六十两银子,将他所诵的《金刚经》买下来。全信接了银子,吴就看见他的脚不能离地了。后来,吴患病,阴差来捉拿他,一位金刚神呵叱阴差说:“这人买有《金刚经》功,不得捆绑。”鬼卒跪下答应。吴醒来告诉妻子:“我在生时,不持斋,罪业非常大,侥幸过去曾经买下全信的经书,罪减轻一半。你们应该马上奉持,以免以后后悔。” 《金刚持验》
宋时,冯察院(察院,官名),二十八岁时,曾上奏章。夜晚,被追拿到阴间,阎王斥责他说:“你一直持诵《金刚经》,寿命本该到九十多岁,官做到枢府。因为这个奏章不利于民,应该断禄、减寿。”冯哀求放还,诵经行善,以忏悔前罪。阎王答允放还,于是苏醒。后来,他果然做了宰相,寿到九十八岁。《证果录》
宋时,泗州(今安徽泗县)的赵璧,赴京参加科举考试期间,妻子李氏死亡。赵璧考试及第,回到家乡,看见亡妻在路边哀告他说:“我在生时,杀害物命,经常用酒醉螃蟹吃,冥司罚我在蟹山地狱,群蟹钳咬我。又因生前不珍惜饭粥、羹汤、茶酒,累积到五石九斗七升五合,使我减寿命一纪(十二年),又遭受三七大地狱苦。又命令狱卒监督我卖酒,每当无常鬼追到亡魂,就在我身上刺血,刺足原来的数量,把我投进其他地狱。冥司非常敬重《金刚经》,求你为我书写七卷,便可救拔我地狱的苦难。”赵璧到家,就为她写经。刚写完两卷,他到妻子坟上,一位老翁自称是山神,告诉他说:“李氏承你写经的力量,已经超生了。”《金刚感应》
明时,袁宏道的母亲龚氏,每天念诵《金刚经》。一天,诵经将到一半,房梁上垂下一只巨大的`蜘蛛,绕经数圈,伏住不动。当念诵到六如偈时,蜘蛛蠕动,像行礼叩拜的样子。念完经再看,大蜘蛛已经死去了。《金刚新异录》
唐时,僧人明度,一直念诵《金刚经》。有鸽子在屋楹上筑巢,养育两只小鸽,明度经常用剩粥喂它们,且对它们说:“乘我诵经力,羽翼速成。”忽然两只小鸽一起落在地上死了。他梦见两个小孩说:“幸蒙法师念经之力,我们得以转生人道,生在距离这里十里的某某家中了。”过了十个月,寻访,果然某家有孪生二子。明度叫他们“鸽儿”,两人同时回头应答。《金刚应验》
唐朝太和五年,四川汉州什邡(音方)县的王翰林,暴死。三天后复活,说冥官是自己的哥哥,对他说:“有一头牛控告你枉杀无辜。又曾卖竹子给别人制作箜篌;杀狗两头,狗也控告你。你名字还没有列入死簿,做什么功德可免除呢?”弟弟想设斋、写某经,哥哥都说仍不足以解救。弟弟就请求每天持诵《金刚经》七遍,哥哥欢喜地说:“足够了。”他复活后,就舍业出家修行了。《续酉阳杂俎》
唐朝元和十五年,越人吴可久,住在长安(今西安),与妻子王氏,信奉“摩尼教”。一年多后,妻子突然死去。过了三年,给她丈夫托梦说:“我因信奉邪法、持邪见,堕落为蛇身,在皇子陂(音杯)的佛塔下,明天早晨将死去,愿你为我请僧人到那里为我念诵《金刚经》,期望免除其他苦难。”梦中丈夫不信这些话,叱责妻子。妻子发怒,向他脸上吐唾液。丈夫惊醒后,脸上果然肿起来,痛不可忍。妻子又托梦给吴可久的哥哥说:“园里有龙舌草,捣烂敷在可久脸上,立即可以痊愈。”一试,可久脸上的伤果然好了。天亮后,兄弟同到寺庙请僧人念诵《金刚经》。不久,有条大蛇从塔中爬出来,抬头到处看,经刚念完,蛇就死了。可久从此归信佛法,常念《金刚经》。《报应记》
唐朝元和年间,李回,考试落第回家,有位僧人劝他念《金刚经》。念到了数十遍。一次,到王桥夜宿,因月下散步,被一个美女引诱到村舍中,戏笑喧哗。进了堂屋,又看见美女五六个人,心中怀疑是精怪,就默念《金刚经》。忽然,有异光从口中发出,群美女都惊吓散去,只闻到腥秽臭气,大概是狐狸的居所吧。面前满是荆棘,不知在什么地方。不久,有一头白狗来为他带路,口中有光发出,于是回到了居所。《太平广记》
明朝万历年间,华林镇一位老者,每天念诵《金刚经》。家中有母鸡孵雏,抱着十二枚蛋。一夜,老者梦见十二个人在堂下礼拜他,说:“仰赖听到您念经的声音,我们都已经脱离畜禽身,所以来向您致谢。”醒来后,去看那十二枚鸡蛋,都成了空壳。《金刚持验记》
唐时,孙咸,被抓捕到阴间,苏醒后说:“看见一人被考核善恶罪福,这人常念诵《金刚经》,但又喜欢吃肉。左边有经书数十轴,右边积肉成山,因肉多,将记重罪。不久,经堆中有一颗火星,飞向肉山,顷刻之间,肉山消尽,这人就升空离去了。” 《续酉阳杂俎》
明时,山阴的王泮(音判),他的伯父抱着小儿在父亲身边嬉戏,偶然发现丢失了手臂上的镯子,就怀疑父亲偷走了。父亲用神明赌咒,又取出《金刚经》用脚践踏。王泮是个秀才,屡次考试不第。一天,早晨出城外,看见两位白须老翁在说话:“秀才王泮,本应登第,因为他父亲亵渎《金刚经》,现在已经削去功名了。”王泮回家问父亲,知道了缘由,就到佛前忏悔,书写《金刚经》一部,后来考试登榜贤书。想再写一部,未能完成,去竞考春官(掌管朝廷礼节的官员),落选。后来继续写完全经,才成为进士。《巾驭乘续集》
明时,项梦原,起初名叫德棻(音分),梦见自己中了辛卯年的乡科榜,但因曾奸污两位少年婢女,功名被削去。于是努力做阴德善事,捐出资金,请友人高松声精楷书写《金刚经》刻版,每年印送,长达十多年。后来,梦到一个地方,看见黄纸第八名是“项”姓,中间的字模糊,下面是“原”字,旁边一个人说:“这是你天榜的名次。”于是改名“梦原”,到乡会中试后,名次不相符。到殿试完,名列二甲第五名,才悟到合符鼎甲的名次。而且,乡会榜都是白色的,只有殿榜是黄色的,更是冥冥中已经前定的。《金刚感应》
唐时,兵部尚书李冈,得暴病死去,心口还温热,三天后复苏,说看见一个人带他去见大将军,请他坐。索案看见他,说:“错追了您。”一会儿,狱卒举着一个盘子过来,盘中有铁丸数枚。又拖来一口锅,放在庭中,锅下自然冒出火来。锅中铜汁沸腾,烧煮铁丸,赤红如火。狱卒拿来盘子,将军让李冈吃,李冈恐惧,说自己还是饱的。将军就吞下铁丸,入口后,全身烧成了空洞。然后,又饮铜汁,身上起火,俯仰之间,身躯就烧完了。很久之后,身躯又恢复原状。李冈问他,他说:“地下(阴间)没有别的食物,只有这些,只好吸食它。如果不吃,很快就被猛火烧掉了,比这还要痛苦。只是因我祈求您为我写佛经十部,念诵《金刚经》一千卷,您也不来,我又要离开这里。”李冈复生后,便完全按照约定,为他做了功德。《报应记》
明时,苏州枫桥的盛在德,跟着讲师悬明法师讲授佛经。万历初年,患病,到了阴间,就被过去仇家盛之化的鬼魂,告到郡隍处,逮捕他对质。盛在德理直气壮,参观了地狱,被释放他还阳。过了一宿,又死去,看见郡隍下殿阶告诉他说:“我前生,是湖北荆州人,姓曹。自从我列入神箓后,我母亲张太君,已经转世三次了,都是女身,不能生育。您如果能代我请求悬明法师虔诚念诵《金刚经》、《月上女经》各五百部,就可拯救我母亲女转男身。”言辞恳切。盛在德复活后,礼请悬明法师,念经满数后,写牒通告。《惕若斋续集》
唐时,段成式写道:先父在贞元十七年,应韦南康、刘辟的命令,从湖北入四川。韦已到暮年,被刘辟谗构,任灵池县尉。韦不久死去,刘辟任“留后”(官名)。先父过去就与刘辟不合,听说之后,连夜离县。到城东门,刘辟就有帖,命令各县官不得离县。当夜天阴刮风,等到返回,出城二里,见火光两炬在道路两侧,在百步外引导。起初以为是县吏来迎候,且奇怪为什么不靠近些,高低、远近不差,快到县城时炬火才熄灭。一问县吏,还不知道有府帖。当时,先父念诵《金刚经》已有五、六年,没有一天空缺,信心至诚,必然有感,有感必应。过去引路的炬火,就是诵经感应的事迹。先父念经,夜深困倦睡着了,门户都关闭着。忽然醒来,听到有人开门而入,说“不怕”再三。好像有东西投在桌上,暴然有声。惊起之际,声音好像还在耳边,环顾左右,吏仆都睡了。先父持烛火四下检索,开始没有看见什么,但原来已经关好的门,却已经打开了。先父受持《金刚经》十多万遍,感应的事情非常多。我将奉先父咐嘱,搜集感应逸事,编辑成书,书名就叫《金刚经鸠异》。 段成式《续酉阳杂俎》
明朝嘉靖年间,少保戚继光,持念《金刚经》。他做副总时,梦见一位阵亡的亲兵,说:“明天当叫妻子来拜访您,请您为我念诵《金刚经》一卷,以帮助度脱我。”第二天,亲兵的妻子果然来求助,正如梦中说的。戚继光次日早晨为他念经完毕,夜晚梦见亲兵来说:“感谢主帅诵经,因中间杂有‘不用’二字,我虽然得脱苦难,但还没能超生。” 戚继光非常惊讶。原来,他诵经时,夫人派婢女送茶饼进屋,戚公举手示意婢女退出,口里虽没有说话,而意中说了“不用”二字。于是闭门再为他念经,再次梦到亲兵致谢,说已经超生了。《金刚持验》
篇3:《金刚经》消罪报感应事迹
《金刚经》消罪报感应事迹
《金刚经》中以布施为例,讨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下面是《金刚经》消罪报感应事迹,希望你能喜欢。
●隋时,蒯(音kuǎi)武安,蔡州(今河南汝南)人,经常在嵩山南边射杀老虎。一次,忽然有一个怪物,像猪,但却是人手,用虎皮蒙到他身上,把武安推落深涧中。等到他爬起来一看,自身已经变成老虎了,惶恐惧怕,不知怎么办。忽然听到钟声,知道是僧人居所,他就前往求救。看见一位僧人在念《金刚经》,他就闭上眼睛俯伏。僧人用手摩他头,忽然爆发出巨大的声音,头破虎皮而出,把刚才遇到的事都说了。僧人又抚摸他背部,虎皮也随手而裂开。武安于是出家修行,持念《金刚经》。《报应记》
●唐时,高纸,是隋朝仆射(官名)高颖的孙子。龙朔二年,他出长安(今西安)顺义门,忽然碰到二人骑马来,说:“王召你去。”高纸不肯去,也不知道这两人是阴间的鬼差,就策马避开他们,又被追赶挟拥。高纸有个哥哥,在化度寺为僧,他就想到寺里去,鬼差遮门拦阻他。高纸就打了鬼差一拳。鬼差发怒,就把他拽落马下,昏死过去。僧人把他拖入寺院他哥哥那里,第二天早晨他才苏醒过来,说:“起初,随两位鬼使去见阎王,阎王说:‘你还不该来,因曾经毁谤佛法,且令你活着时先受刑罚。’命令左右人拔他舌头,用犁来耕,但都没受伤。阎王问主吏什么缘故,主吏说:‘这人曾念《金刚经》。’阎王称好,就下令放还。”高纸从此后专以念《金刚经》为事。《报应记》
●唐时,姚待,为母亲写《金刚经》百部。有个屠夫李回奴,请回去一部,烧香供养。回奴死后,有人在阴间见到他,枷锁自脱,往生善道去了。《太平广记》
●唐时,宋义伦,暴死三天后复活,说:“我被追拿去见阎王。阎王说:‘你曾杀狗、兔、鸽,寿命将尽。但你念诵《金刚经》,不但可以灭罪,更应延寿。以后不要再吃酒肉,一心持经。”于是放他还阳。《太平广记》
●唐朝龙朔元年,洛州(今河南洛阳)景福寺比丘尼修行。房中有位侍童伍五娘死了,就为她设了灵位。过了一个多月,伍五娘的姐弟,在半夜里忽然听到灵位上有呻吟声,问她,她回答说:“我活着时,曾在寺庙里吃肉,又曾经杀一只螃蟹用来涂疮。现在进了刀林地狱,肉中有折刀七把,请取我身上的衣服,为我作功德。”去看她床上,有很多脓血,大殓的衣服还在。于是为她书写《金刚经》。每写一卷,灵位上就出声报告:“已拔出一把刀。”共写了七卷,灵位上才说:“七把刀都出来了。今蒙福业,就要去投生了。”《冥报记》
●唐时,河南节度使吴少阳,看见一位驿差,走路时脚不沾地,就问他为什么能这样。驿差回答说:“我叫全信,素食三十年,每天念诵《金刚经》三卷。”吴取出三百六十两银子,将他所诵的《金刚经》买下来。全信接了银子,吴就看见他的脚不能离地了。后来,吴患病,阴差来捉拿他,一位金刚神呵叱阴差说:“这人买有《金刚经》功,不得捆绑。”鬼卒跪下答应。吴醒来告诉妻子:“我在生时,不持斋,罪业非常大,侥幸过去曾经买下全信的经书,罪减轻一半。你们应该马上奉持,以免以后后悔。” 《金刚持验》
●宋时,冯察院(察院,官名),二十八岁时,曾上奏章。夜晚,被追拿到阴间,阎王斥责他说:“你一直持诵《金刚经》,寿命本该到九十多岁,官做到枢府。因为这个奏章不利于民,应该断禄、减寿。”冯哀求放还,诵经行善,以忏悔前罪。阎王答允放还,于是苏醒。后来,他果然做了宰相,寿到九十八岁。《证果录》
●宋时,泗州(今安徽泗县)的赵璧,赴京参加科举考试期间,妻子李氏死亡。赵璧考试及第,回到家乡,看见亡妻在路边哀告他说:“我在生时,杀害物命,经常用酒醉螃蟹吃,冥司罚我在蟹山地狱,群蟹钳咬我。又因生前不珍惜饭粥、羹汤、茶酒,累积到五石九斗七升五合,使我减寿命一纪(十二年),又遭受三七大地狱苦。又命令狱卒监督我卖酒,每当无常鬼追到亡魂,就在我身上刺血,刺足原来的数量,把我投进其他地狱。冥司非常敬重《金刚经》,求你为我书写七卷,便可救拔我地狱的苦难。”赵璧到家,就为她写经。刚写完两卷,他到妻子坟上,一位老翁自称是山神,告诉他说:“李氏承你写经的力量,已经超生了。”《金刚感应》
●明时,袁宏道的`母亲龚氏,每天念诵《金刚经》。一天,诵经将到一半,房梁上垂下一只巨大的蜘蛛,绕经数圈,伏住不动。当念诵到六如偈时,蜘蛛蠕动,像行礼叩拜的样子。念完经再看,大蜘蛛已经死去了。《金刚新异录》
●唐时,僧人明度,一直念诵《金刚经》。有鸽子在屋楹上筑巢,养育两只小鸽,明度经常用剩粥喂它们,且对它们说:“乘我诵经力,羽翼速成。”忽然两只小鸽一起落在地上死了。他梦见两个小孩说:“幸蒙法师念经之力,我们得以转生人道,生在距离这里十里的某某家中了。”过了十个月,寻访,果然某家有孪生二子。明度叫他们“鸽儿”,两人同时回头应答。《金刚应验》
●唐朝太和五年,四川汉州什邡(音方)县的王翰林,暴死。三天后复活,说冥官是自己的哥哥,对他说:“有一头牛控告你枉杀无辜。又曾卖竹子给别人制作箜篌;杀狗两头,狗也控告你。你名字还没有列入死簿,做什么功德可免除呢?”弟弟想设斋、写某经,哥哥都说仍不足以解救。弟弟就请求每天持诵《金刚经》七遍,哥哥欢喜地说:“足够了。”他复活后,就舍业出家修行了。《续酉阳杂俎》
●唐朝元和十五年,越人吴可久,住在长安(今西安),与妻子王氏,信奉“摩尼教”。一年多后,妻子突然死去。过了三年,给她丈夫托梦说: “我因信奉邪法、持邪见,堕落为蛇身,在皇子陂(音杯)的佛塔下,明天早晨将死去,愿你为我请僧人到那里为我念诵《金刚经》,期望免除其他苦难。”梦中丈夫不信这些话,叱责妻子。妻子发怒,向他脸上吐唾液。丈夫惊醒后,脸上果然肿起来,痛不可忍。妻子又托梦给吴可久的哥哥说:“园里有龙舌草,捣烂敷在可久脸上,立即可以痊愈。”一试,可久脸上的伤果然好了。天亮后,兄弟同到寺庙请僧人念诵《金刚经》。不久,有条大蛇从塔中爬出来,抬头到处看,经刚念完,蛇就死了。可久从此归信佛法,常念《金刚经》。《报应记》
●唐朝元和年间,李回,考试落第回家,有位僧人劝他念《金刚经》。念到了数十遍。一次,到王桥夜宿,因月下散步,被一个美女引诱到村舍中,戏笑喧哗。进了堂屋,又看见美女五六个人,心中怀疑是精怪,就默念《金刚经》。忽然,有异光从口中发出,群美女都惊吓散去,只闻到腥秽臭气,大概是狐狸的居所吧。面前满是荆棘,不知在什么地方。不久,有一头白狗来为他带路,口中有光发出,于是回到了居所。《太平广记》
●明朝万历年间,华林镇一位老者,每天念诵《金刚经》。家中有母鸡孵雏,抱着十二枚蛋。一夜,老者梦见十二个人在堂下礼拜他,说:“仰赖听到您念经的声音,我们都已经脱离畜禽身,所以来向您致谢。”醒来后,去看那十二枚鸡蛋,都成了空壳。《金刚持验记》
●唐时,孙咸,被抓捕到阴间,苏醒后说:“看见一人被考核善恶罪福,这人常念诵《金刚经》,但又喜欢吃肉。左边有经书数十轴,右边积肉成山,因肉多,将记重罪。不久,经堆中有一颗火星,飞向肉山,顷刻之间,肉山消尽,这人就升空离去了。” 《续酉阳杂俎》
●明时,山阴的王泮(音判),他的伯父抱着小儿在父亲身边嬉戏,偶然发现丢失了手臂上的镯子,就怀疑父亲偷走了。父亲用神明赌咒,又取出《金刚经》用脚践踏。王泮是个秀才,屡次考试不第。一天,早晨出城外,看见两位白须老翁在说话:“秀才王泮,本应登第,因为他父亲亵渎《金刚经》,现在已经削去功名了。”王泮回家问父亲,知道了缘由,就到佛前忏悔,书写《金刚经》一部,后来考试登榜贤书。想再写一部,未能完成,去竞考春官(掌管朝廷礼节的官员),落选。后来继续写完全经,才成为进士。《巾驭乘续集》
●明时,项梦原,起初名叫德棻(音分),梦见自己中了辛卯年的乡科榜,但因曾奸污两位少年婢女,功名被削去。于是努力做阴德善事,捐出资金,请友人高松声精楷书写《金刚经》刻版,每年印送,长达十多年。后来,梦到一个地方,看见黄纸第八名是“项”姓,中间的字模糊,下面是“原”字,旁边一个人说:“这是你天榜的名次。”于是改名“梦原”,到乡会中试后,名次不相符。到殿试完,名列二甲第五名,才悟到合符鼎甲的名次。而且,乡会榜都是白色的,只有殿榜是黄色的,更是冥冥中已经前定的。《金刚感应》
●明朝嘉靖年间,少保戚继光,持念《金刚经》。他做副总时,梦见一位阵亡的亲兵,说:“明天当叫妻子来拜访您,请您为我念诵《金刚经》一卷,以帮助度脱我。”第二天,亲兵的妻子果然来求助,正如梦中说的。戚继光次日早晨为他念经完毕,夜晚梦见亲兵来说:“感谢主帅诵经,因中间杂有‘不用’ 二字,我虽然得脱苦难,但还没能超生。” 戚继光非常惊讶。原来,他诵经时,夫人派婢女送茶饼进屋,戚公举手示意婢女退出,口里虽没有说话,而意中说了“不用”二字。于是闭门再为他念经,再次梦到亲兵致谢,说已经超生了。《金刚持验》
●唐时,吴逵(音葵),每天早上五鼓,就虔诚念诵《金刚经》三遍。寿到九十三岁时,无病而终。他托梦给儿女说:“我因诵经,已获福报。阴间深深敬重《金刚经》,你们应各自努力持诵。” 《金刚证果》
篇4:金刚经如何消业障
金刚经如何消业障
金刚经是佛在般若法会上讲的。般若是佛亲证的空性体验,是不着行相的教理。下面是金刚经如何消业障,一起看一下吧。
在多生多劫之中,我们做了很多的好事,种下很多善因,今世才会投生為人,而且能看得懂、听得懂中文的金刚经。鳩摩罗什大师翻译的中文金刚经,流畅美丽,我看过数种英文的译本,但都不及中译本的好。换句话说,各位实在太幸运了,就如同开经偈中的「百千万劫难遭遇」一样,有这麼好的机缘在一起研究金刚经,希望各位能好好珍惜,不要错失良好机缘。
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到了相当的成就之后,往往会体验出业障的重要。无始以来,多生多世,我们做了很多的好事,不然是不会投生為人的,但也难免积了很多的罪业,这种往昔所造的恶业,尤其是结怨的怨业,往往会在紧要的关头来障碍我们。
从前有一位老居士,他修净土修得很不错,在他临终时,大家在旁為他助念,他也很欢喜,说他看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看到阿弥陀佛。此时,忽然「呯!」的一声!门应声而开,一个披头散髮的女子跑进来,这就是他的姨太太。这个女子哭啼着:「老爷子!您怎麼可以走!您走了我靠什麼人过活啊!您不能走啊!」经这麼一叫,这位老居士双眼一白,脸上现出很难看,狠痛苦的`样子,阿弥陀佛不见了,西方净土也不见了,这就是业障现前,前世的业在这紧要关头现出来了。
造业要受报,往往受报的时候,就会障碍我们,不但是障碍修行,也可以障碍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如何能消罪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佛教裡有很多消业障的方法,如拜大悲懺、拜八十八佛等。在金刚经中,有这麼一段:「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这是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金刚经,如果受他人批评、侮辱、辱骂,或者生病、破财等,这些都是先世的恶业,原本应该投生到恶道去的,现在因為受持金刚经,恶业取消,重报轻受,所以念金刚经有这样的无边功德。上面经中这句「若為人轻贱」,「為人轻贱」这句话含义很广,例如:凡是被人侮辱、被人打骂、生病,或者有不愉快、不如意的事等等,都可以包括在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若遇到这种不如意或不愉快的事,就要记得这句话的含义。
「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恶道」就是叁恶道,也就是畜生、饿鬼、地狱。简而言之,就是此人过去的罪业,本应投生在恶道中,现在因受持金刚经,或者為人解释金刚经的不可思议功德,而将他应该投生至恶道的罪业消灭了。这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大德解释為「重罪轻报」,重的罪可以消,轻的业当然更可以消了。一个人,如果过去的罪障能消得愈多,不但来生会更好,就是现世的生活情况都会改善的。所以就这一点来研究,如果有人能精进地念金刚经,研究金刚经,为人解说金刚经,不论是一句两句或是很短的一段经文,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是可以将他要成熟的重罪消灭的。在这种情形之下,有一部份罪障往往表现在为人轻侮,或者不如意。所以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各位如果遇到这种情形,要将欺侮你的人,或是要加害于你的人,视如帮你消灭重罪的朋友或善知识,甚至是恩人。
拓展阅读:《金刚经》简介
《金刚经》全文约五千四百多字,大致内容是: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世尊)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在一块儿。日头将午,快到了吃饭的时辰,释迦牟尼便穿衣持钵到城中去乞化,然后又将乞化而来的食物带回祗树给孤独园。饭后,释迦牟尼收起衣钵,洗完脚,铺好座位,然后端端正正坐下。这时,一位名叫须菩提的长老从人群中走出,上前恭恭敬敬地向世尊行礼,然后问道:如果有人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当守持什么?怎样才能降伏自我的妄想之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音译,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是佛陀觉悟的最高智慧,它能认识到一切事物的真正本质,具备这种觉悟就是成佛。所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下决心成就无上智慧,无上大道,即发愿成佛,这也是大乘菩萨行的全部内容和目的。
须菩提提出问题后,世尊感到很高兴,便回答了这一问题,通过非此非彼有无双遣的重重否定,指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要成就无上智觉,破除一切执著,扫除一切法相。
释迦牟尼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上的一切事都如梦,如幻,如水面的气泡,如镜中的虚影,如清晨的露珠,日出即散,如雨夜的闪电,瞬息即逝。世上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并无自性,所谓“缘起性空”,因此,我们平时看到的一切事物的形相,实际都不是它们真正的形相,事物真正的形相(实相)是“无相”。这样,世界上一切都不值得执著,这就叫“无住”。在修行实践中,能真正认识到无相之实相,能做到于世界万物都无念无系的“无住”,就可以得到真正的解脱。
为了使人们真正做到“扫相破执”、“无相无住”,释迦牟尼举了很多例子用以指导人们的修行实践。释迦牟尼能使一切众生都得到解脱而进入涅槃,但并没有任何众生得到解脱,因为众生之相皆为各种因缘合和而成,并非真实,只是虚妄之相;释迦牟尼的身体有三十二种优秀的特征,但是不能根据这三十二相来认识如来,因为这不过是外在的虚妄之相,如果仅看到这三十二相,则不能认识如来的真实面目(法身),因为真正的法身是无相的。
释迦牟尼通过否定摒弃事物的虚幻之相,揭示出世界的真实本质,即“实相者则是非相”。如果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虚幻无自性的,就认识到了世界的真实本质、真如实相,即“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倘能如此,就能不“住色生心”,就能不执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修行者在扫去一切虚妄执著后,万法的真实情状、真如实相就会自然显示出来,即“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释迦牟尼要求人们扫相破执,甚至要求人们对“佛法”也不应执著,认为“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经中以舟筏作喻,说明佛法只是方便设施,不应拘泥死守。释迦牟尼说他自己在燃灯佛处修行,无一法所得,所以燃灯佛为之授记,认可他修行成功。如果执著于一法,燃灯佛就不会为他授记。《金刚经》中反复强调,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要破除执相于布施,又要破除执相于修行的果位(得菩萨果位、得阿罗汉果位等),即破除修行过程的一因一果。只有把“破执扫相”贯彻于修行的整个过程,才会体证真如,获得解脱,成就佛道。
《金刚经》强调该经的般若思想是佛门修行解脱的最高智慧,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承诺如果有人信持此经,并为他人解说,能“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果报不可思议”。
该经的最后,佛说了一首偈子,作为该经思想的总结: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篇5:金刚经能消业障吗
金刚经能消业障吗
很多人诵读金刚经就是为了消除自身的所谓业障?可这是真的吗?金刚经真的能消业障?
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到了相当的成就之后,往往会体验出业障的重要。无始以来,多生多世,我们做了很多的好事,不然是不会投生为人的,但也难免积了很多的罪业,这种往昔所造的恶业,尤其是结怨的怨业,往往会在紧要的关头来障碍我们。
从前有一位老居士,他修净土修得很不错,在他临终时,大家在旁为他助念,他也很欢喜,说他看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看到阿弥陀佛。此时,忽然‘呯!’的一声!门应声而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跑进来,这就是他的姨太太。这个女子哭啼著:‘老爷子!您怎么可以走!您走了我靠什么人过活啊!您不能走啊!’经这么一叫,这位老居士双眼一白,脸上现出很难看,很痛苦的样子,阿弥陀佛不见了,西方净土也不见了。这就是业障现前,前世的业在这紧要关头现出来了。
造业要受报,往往受报的时候,就会障碍我们,不但是障碍修行,也可以障碍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如何能消罪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佛教里有很多消业障的方法,如拜大悲忏、拜八十八佛等。在《金刚经》中,有这么一段:‘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金刚经》,如果受他人批评、侮辱、辱骂,或者生病、破财等,这些都是先世的恶业,原本应该投生到恶道去的,现在因为受持读诵《金刚经》,恶业取消,重报轻受,所以念《金刚经》有这样的无边功德。上面经中这句 ‘若为人轻贱’中的‘为人轻贱’这四个字含义很广,例如:凡是被人侮辱、被人打骂、生病,或者有不愉快、不如意的事等等,都可以包括在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若遇到这种不如意或不愉快的事,就要记得这句话的含义。
‘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恶道’就是三恶道,也就是畜生、饿鬼、地狱。简而言之,就此人过去的.罪业,本应投生在恶道中,现在因受持读诵《金刚经》,或者为人解释《金刚经》的不可思议功德,而将他应该投生至恶道的罪业消灭了。这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大德解释为‘重罪轻报’,重的罪可以消,轻的业当然更可以消了。一个人,如果过去的罪障能消得愈多,不但来生会更好,就是现世的生活情况都会改善的。所以就这一点来研究,如果有人能精进地念《金刚经》,研究《金刚经》,为人解说《金刚经》,不论是一句两句或是很短的一段经文,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是可以将他要成熟的重罪消灭的。在这种情形之下,有一部份罪障往往表现在为人轻侮,或者不如意。所以在这里特别强调,各位如果遇到这种情形,要将欺侮你的人,或是要加害于你的人,视如帮你消灭重罪的朋友或善知识,甚至是恩人。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功德
《金刚经》在中国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经典,是纪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读诵这部经的人很多,可是我们往往念过就算了,正和念佛一样,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又有几个人心里存著阿弥陀佛普度众生不可思议的无边功德?我想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如果心中能念念不忘阿弥陀佛普渡众生的不可思议无边功德,一定更能和阿弥陀佛相应,也更容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如此,念经也如此,所以如果我们念《金刚经》时,能心中念念不忘《金刚经》的功德,一定更能和佛在《金刚经》里讲的道理相应,更能得到好处。
‘《金刚经》的功德’这个题目,说得完整一点,应该是‘受持《金刚经》的功德’。所谓‘受持’,‘受’就是接受,‘受’比了解要更进一步,换句话说,了解了一个道理,生起了信心,所以诚心接受,这是‘受’的意义。‘持’是‘持久’的意思,就是懂得道理之后,在心中念念不忘,且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上。所以受持《金刚经》,简单的说,就是明白了解《金刚经》的道理,有了信心,诚心接受,而且忆念不忘,能用在日常生活上,这样才可以叫‘受持’。这样的受持读诵,或为他人解说,并不一定要全部的经文,经中一再地说‘乃至四句偈等’,就是指,即使是一小段,几句经文,就已是功德大得难以想像了。
佛是一位非常细心、非常慈悲的老师,他担心我们的心量太小,容纳不了大法,不肯相信受持《金刚经》有这么大的功德,所以他特别在经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我若具说者’就是说,我如果将这种功德统统讲出来,或者有人听了,心里会起狂乱,狐疑不信,甚至生起毁谤,造意业、口业,这样反而害了这个人,所以佛说,我实在还没有将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在《金刚经》里统统讲出来哩!
那么,佛在《金刚经》里已经讲出来的功德、福德,究竟有多少?佛用了好几种譬喻说明。首先拿布施七宝的福德来比较。‘七宝’简单的说,就是金银珍宝。‘布施’就是帮助他人。‘七宝布施’是拿金银珍宝来帮助他人。在《金刚经》中,佛问须菩提,如果有人拿了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这个福德大不大呀?三千大千世界是很多很多的世界,好比现在的天文学家说的‘银河系里有很多很多的星球’。你想若以装满了这许多世界的珍宝来帮助人,这样的福德大不大呀?须菩提说:‘很大,世尊。’佛又说:倘若另外有一个人,他受持《金刚经》,甚至只拿一小段,或几句经文,解释给别人听,这个人的福德,要比前面那个人用七宝去帮助别人的福德更大,这已是大得不可想像了,可是这还只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而已。
再看经文,佛用恒河的沙做比喻,恒河是印度的一条大河,河中的沙很细,是出名的多沙的河。佛说如果我们有像恒河沙那么多的恒河,再把这许多恒河的沙加起来,这么大的数目,如果装满了这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你说福德大不大呀?须菩提说:那真是大得无可比喻了。可是佛又说,倘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希望各位听到这里,不要怀疑不信,心即狂乱,因为佛是不说谎话的。各位请想一想,佛如果将福德说得小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又何必骗我们?所以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实在是非常大的。
不仅如上所说,在《金刚经》的最后一段,佛用无量阿僧祇世界来比较。‘阿僧祇’是印度梵文‘无数’之意。换句话说,是拿无量无数的世界的金银珍宝来助人,这样的福德,还不及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等为人演说的福德。
佛在《金刚经》里又说,他从前还未成佛,在然灯佛给他授记之前,他曾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的佛,没有漏失过一位。照理来说,他供养了这么多的佛,其功德应该是大得无法想像,可是佛说,他供养了这么多佛的功德,还不及在末法时代,能够受持《金刚经》所得的功德大。
各位听到这里,千万不要心即狂乱,狐疑不信,佛就是担心我们的心量太小,不肯相信,而错失良机,所以在《金刚经》里,非常恳切地说:‘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以他自己亲证的经验,知道《金刚经》的功德是这么大,他殷切地希望我们这些后世凡夫,能用最小的精力,获得最大的功德,不要浪费宝贵难得的人身,不要走修行的冤枉路,所以一再的强调《金刚经》的福报功德。
其实《金刚经》的福德,还不止如此哩!佛又以用身命来布施的福德和受持《金刚经》的福德做一比较。佛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佛又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早上以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中午又以像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晚上也以像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如此不断地布施了无量百千万亿劫,而他所得到的功德,还不及另外一个人,他一听到《金刚经》,就生起信心,并且相信《金刚经》的道理所得的功德多,更何况他相信了后又能书写,能念,能受持,能为他人解释。所以佛做了一结论,他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金刚经》是佛在般若法会上讲的。般若是佛亲证的空性体验,是不著行相的教理,可是佛在《金刚经》中,这样一再强调受持解说《金刚经》的福德功德,我希望各位能细心体会其中的含义。
下面我为各位讲一个‘罗汉托空钵’的故事,来结束这段‘《金刚经》的功德’。
从前印度有一个罗汉,这个罗汉依印度的规矩,每天都要出去托钵,就是拿个大碗,沿街去讨东西吃。这天,他走了很多的路还未讨到东西,钵里还是空空的,他走到王宫的门口,看见一只大象,满身挂满了珍珠璎珞,显然已吃得饱饱地,站在王宫的门口。罗汉看了这只象,不禁心生感叹,他说:‘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他说我往世只注重修智慧,研究经典,但没有去修福德,所以虽然成了阿罗汉,却因没福报,所以今天没人供养我,我的钵里还是空空的。这只大象,他往世只晓得修福,没修智慧,所以今世是只象。可是他福报大,养在王宫里,吃得饱饱的,满身都挂满了璎珞珍宝,可是终究是只呆象。由此看来 ‘福慧双修’实在十分重要,而受持《金刚经》,不但可以开智慧,还有不可思议的福德。
篇6:金刚经的好处与消业障
明朝正德年间有位皮匠叫严江,平日喜欢持诵《金刚经》。中年时,常去寺庙担柴做饭,更加精进修持《金刚经》,声声不绝地念阿弥陀佛圣号。到了六十多岁,忽然有一个月不吃饭,每天只喝一点水,没有饥饿的感觉,身体亦无有痛苦。他向别人说:“现在我的身心没有一点痛苦,非常快乐。”并清楚地讲出圆寂的时间。圆寂那天,劝告别人此经不可思议功德,要经常念诵。之后沐浴更衣,金刚跏趺坐,安祥圆寂了。遗体进行荼毗时,出现了许多舍利子,舌头犹如金刚石般烧不坏,成为坚固舍利,用手敲时发出锵锵的声音。
获得人身
《楗椎经》云:“为示讲法时,击鼓敲楗椎,闻声获解脱,何况去听闻。”甚至旁生听闻佛法亦获得极大利益。如世亲论师的弟子安慧,前世作鸽子时经常听世亲论师背诵般若经,死后获得人身,转生王族,依止世亲论师终成为班智达。《极乐愿文》中讲:乃至旁生以上人类以下,凡是聪明伶俐具有智慧者都是因往昔听闻过一句以上的佛法而得来。历史上记载了极多旁生听闻佛经,获得人身的公案。
唐朝贞观年,并州石壁寺有位明度法师,平日参禅,喜欢持诵《金刚经》、《妙法莲华经》。有一对鸽子生活在殿堂的梁柱上,还孵出两只小鸽子,法师常用剩饭喂养它们,每天念《金刚经》发愿祝祷:“以我诵经的功德力,希望小鸽子脱离痛苦的恶趣,获得人身。”小鸽子逐渐长大。有一天,它们学起飞时,一同掉在地上死了。明度十分感叹,一边念《金刚经》为他们超度,一边将尸体埋葬。十天后明度梦见两个小孩对他说:“我们以宿世的罪业转为鸽子时,每天听师父诵《金刚经》,依此功德力,现在获得人身,在南方距离此地十里某家投生,非常感谢。”做了这样希有之梦。
十个月以后,明度按所说的地址寻找,果然在某家生了一对孪生兄弟,咕咕噜噜的哭声就象鸽子在叫,他喊一声:“鸽儿”两个婴儿应声回头。一年以后,鸽子的习气没有了,开始学习人语。
降伏湖神
降伏是瑜伽士慈悲之心调化恶劣众生的殊胜方便法。如今时代,有许多人误解降伏法的含义,妄图以嗔恨心诵持猛咒制伏邪魔,这种南辕北辙的修法显然不合理,若深明教义,依法如理而行,生起慈悲心,至心念诵《金刚经》即可降伏一切鬼神。
在晋朝时,扬州江畔有一坐亭湖神庙,传说湖神嗔心很大,非常凶恶,若有众生接近此地立即葬命,若是空中飞禽飞到此地上空便坠落于地,附近的'众生无不畏惧。当时有一位修持多年密咒的僧人,能降伏种种邪魔。他来到亭湖庙,摆设降伏用的法器食子,准备诵咒诛伏湖神,不料忽然暴死。他的上师得知弟子死亡的消息,非常忿怒,立即赶到亭湖庙作法,湖神的嗔心入于他的心间,使他的头裂碎,脑浆四溢,也暴尸于此地。
与两位密咒师同住一寺的小沙弥,平日专持《金刚经》。听说师徒二人先后被湖神害死,便决定降伏此非人。师兄弟们都很担心他会死于非命,劝阻再三,然而沙弥意愿已定。他来到亭湖神庙开始诵经,不久见到一个身如山一样的怪物,眼光如电、青面獠牙、狰狞恐怖,还不时现出种种神变,众多虾头龟面的兵卒,手持利刃口出怪声,张牙舞爪,声势浩荡地来到小沙弥面前。但是小沙弥却神色泰然,诵经的声音越来越大,张牙舞爪的兵卒听到后无不抱头鼠窜。此时怪物变得乖乖的,右膝着地,双手合掌恭恭敬敬聆听法音。沙弥念完经,问道:“你是何怪物,长得如此凶相?”湖神回答说:“我是湖神,因前世业力而感召今生恶报。”沙弥疑惑地问:“为何两位法师都被你杀害,而你在我面前却如此恭敬呢?”湖神说:“想以嗔恨心降伏我,因而杀害他们。而您诵经威德力超胜我的魔威,所以恭敬听经,愿忏悔恶业早日获得人身。”说完向沙弥顶礼而去。
第二天清晨小沙弥就回到寺院。大家惊奇地问他是否降伏湖神,他将全部经过告诉他们,大家无不欢喜赞叹《金刚经》的威德力不可思议。此事传遍了远近,凡听到的人都合掌赞叹生起信心,发心念诵的人越来越多。
往生净土
本经是诸佛的心髓,三乘圣者的如意源泉。《般若摄颂》云:“谁求声闻独觉果,乃至法王如来果,皆依般若法忍得,离此恒时不可得。”不论修持哪一种法门皆应闻思般若教理,才能遣除相续中的恶见,树立正见奠定坚固的基础。上师法王如意宝说:“因为大般若空性的正见是大小乘显蜜一切佛法的基础……”由此可知依此经修持极为殊胜,尤为忏罪、往生之最胜法。
唐朝鄜州宝林寺比丘法藏,慈悲济人,精进修持佛法。于隋开皇十三年,买卖衣钵、佛像等物挣了一批钱,在洛交县苇城建造了一座寺院,有僧房二十余间,青砖硫璃瓦修建的宏伟大雄宝殿,一丈六尺高的观音像栩栩如生,倍及庄严,并且书写了八百卷的佛经。
唐武德二年,他身患重病,昏迷了一个月,见一身穿紫色衣服的金刚神手持一卷经,对他说:“你一生中建造寺院的功德很大,但买卖衣钵等造下严重的罪业,由于善恶掺杂,死后将堕入恶趣。若能发愿书写我手上这部《金刚经》,罪业就能消灭,病也会痊愈。”于是法藏发愿抄写此经,因为病情严重,便交代弟子说:“将衣钵卖掉,书写一百遍《金刚经》,施送一切僧俗读诵。”说完去世了。来到冥府,阎罗法王在高高的宝座上面严肃地问道:“师父,你一生作过哪些功德?”法藏比丘坦然地说:“建造塔寺,书写一百遍《金刚经》,送给一切僧俗读诵。”阎罗法王合掌说:“法师所作功德很大。”便命鬼卒拿取功德薄亲自查找,记录的功德与法藏比丘所说一致。阎罗法王欢喜赞叹地说:“希望法师返阳后精进修持《金刚经》,并劝大众读诵。”法藏比丘复活之后,昼夜六时精进,广泛弘扬此甚深经典,引导善男信女读诵授持。
拓展阅读:金刚经灵异录
金刚经由六祖慧能大师以后,已成为教内修持者必读之经,衍至今日,讲解持诵者益众。盖说理(空理)彻,而灵验有足征也。
金刚经共有六种译本,最善者为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之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而即今之流通本也。
六祖大师因金刚经内‘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句、悟彻心源,因而获得传承禅宗之衣钵。金刚经文义感人之深者如此。其后因读诵而彻悟者,固不乏其人,而消灾免难,化戾气为祥和者,犹累累也。
大陆沦陷时,有一道姑由四川乘汽车逃难,车行万山群中,山路崎岖,陡坡峭壁,惊险万状。驰至斜坡时,司机失慎;车坠千丈悬崖下,全车乘客,惊魂失魄,自分必死。及车抵崖下,众客虽有震出车外,或受微伤,而道姑犹安坐车中,初固不知车之出事也。众皆怪之,详询道姑日常生活情形及所携之物,始悉道姑为忠实之佛教信徒,日诵金刚经若干卷,随身并携有金刚经一部。不但自免厄难,全车乘客因此皆蒙其庥。金刚经之功德,可思量乎!
又民族晚报白屋野语内,述金刚经震慑缢鬼之故事一则,兹抄述如下:
有名阿四者,具阴阳眼,能见鬼神。一日过黄姓家曰:‘此家日内将发生意外’。缘黄家居一贫妇,平日专靠纺织为生,某夜,挑灯独纺;邻居适有一青年亦独坐夜读,闻纺织声,欲窥视之。突在壁缝中瞥见一著红袍者,绕妇而拜,妇如苦不自胜,发于嗟叹,忽而起身欲投环,青年见状惊呼,然冥冥中身如负重物,喉亦被控,哑不成声,乃举足踢椅,足亦重千钧,奋力始及椅沿,椅上适有金刚经一册,被震落地,豁然为之惊觉,而妇亦如梦醒。问之,则云周身痉孪,似必欲投环而后快意阿四乃告人曰:此鬼欲觅替身也。人非在不得意时,鬼无以乘之。贫妇之幸免,盖震于金刚经耳。由此可知金刚经,不但能禳灾祈福,且可慑鬼,辟邪崇,其威力之大与夫关系人类生活之切要,盖可见矣!
篇7:《金刚经》消业得子的故事
《金刚经》消业得子的故事
金刚的特性有三个字:第一、坚,金刚是很坚固的,不坏不灭;第二、利,很锋利;第三、明,金刚是透明体。下面是《金刚经》消业得子的故事,希望你能喜欢。
明朝时,秀水的庠生濮可重,娶妻王氏,育有一男一女,家庭本来非常幸福美满。不料突然发生意外,两个孩子都因为痘疮相继夭亡,王氏伤心过度,把两眼都哭瞎了。
王氏自幼与佛有缘,深悉佛力广大无边,她深知这种种变故,均是宿世罪业所致,从此发愿忏悔,专心持诵《金刚经》,数年不辍。
有一天,王氏正在诵经时,左眼忽然流出泪水,一阵剧痛,不久就重见光明;又过了几天,右眼也是如此而复明,从此王氏持诵金刚经益加虔诚。
有一天晚上,王氏梦见佛向她说:‘你本来无子,因为诵经至为虔诚,所以赐你一子。’王氏因此又怀孕,果然生下一个男孩。多年来不再生育的王氏,不禁喜出望外,特地将孩儿取名为‘经赐’。
拓展阅读:念金刚经感应实录
末学前几日带孩子到医院看病,中午回到家中未觉得有什么异样。等到午睡起来,站起来准备上班,忽然觉得右脚脚骨接近脚后跟的位置疼痛得走路都有些困难,当时没有在意,以为是被孩子午睡时压到了,所以一瘸一拐地上班去了。下午在单位也是只要一走路,这右脚就很疼痛。我心里很莫名其妙,我并未受伤,怎么会突然这么疼痛?于是跟同事开玩笑说去了一趟医院把病带也回来了。
当我跛着脚走到办公桌旁边,看见了我正在背诵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随即闪过一个念头:这如果不是真正的病痛,我就念《金刚经》回向给令我脚痛的众生。念头刚过,我的脚马上就能在办公室里行走自如。同事都弄不懂我怎么就这么快就好了。我就直言相告,说我要为我身上的众生念诵《金刚经》,还没念我就不疼了。同事们的脸上露出夸张的表情。
刚好我这时没什么要处理的事情,于是我想抓紧念完一遍金刚经,可是还没念完一半,就被公事打断了。这时候,脚骨又有了一些轻微的疼痛,我赶紧默默念叨,今天一定念一部《金刚经》同时回向给这个罪苦众生,和一切我身边的无形众生。忙完了工作,我坐在办公室的角落,一口气把《金刚经》从头到尾念完了,然后回向,愿她得到金刚经的一切功德利益,重罪消灭,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回向完毕, 我的脚痛也随之彻底消失了,我知道是《金刚经》的力量不可思议。也许我的文章不怎么通顺,但是我要表达的是真实的。我的经历告诉大家:金刚经真的.能令众生得大利益。念一遍金刚经就这么大的力量,如果我们每天都念诵金刚经,是不是有无数的众生得到超脱呢!
三刀和尚
人生活在这个世间不仅有生老病死之苦,还受到诸如王法、邪魔、怨贼等危害,但念此威力无穷的般若经,可以灭罪积福,免受种种危害的侵扰,诸事吉祥。
唐朝孝子张伯英,干元年在寿州当兵。他非常想念年迈的父亲。由于他的父亲在颖州居住,遂盗取官府的一匹马急急驰去。在淮阳休息时,不幸被官兵查获,寿州刺吏崔昭下令处死刑。在行刑时,刽子手举刀用力砍下去,不但没有伤害张伯英,刀反而断成两截,又换了一把刀,仍然无法伤害他,再换一把,如前一样。刽子手拿着剩下的半截刀,呆呆地发愣。一会儿,惊叫着:“我用尽所有的力气,每当刀刃快要砍到他时,刀突然断折,手臂也无力了!”
崔昭听到刽子手所说,深感惊异地问张伯英:“你曾经练过很高的武功?”伯英说:“我从没有练过武功。但从15岁时,断荤食素,持诵《金刚经》,至今已有十多年。昨天被捕,心想这次必死无疑,万缘放下,专心致志念诵。行刑之前我只是持诵《金刚经》而已。”说完,亦感到莫名其妙。崔昭心中暗自思忖,世间真的有这样奇异之事吗?命人将他的念诵《金刚经》取来,打开经匣一看,惊讶万分,《金刚经》上有三条清晰的刀痕。情不自禁地合掌赞叹:“我早就听说此经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今天得以亲眼目睹,真正是佛法无边,果不虚传。”生起极大的信心。张伯英从此出家,被人们称为“三刀和尚”。
篇8:金刚经消杀业得大富贵感应
金刚经消杀业得大富贵感应
清朝乾隆年间,在浙江西湖附近住着一个大户人家,这家的主人姓徐,人们习惯称呼他为徐财主。徐财主年轻的时候,家境并不十分富裕,但因杭州盛产丝绸而且是文明遐迩。家家户户都制作丝绸,而他却贩卖丝绸,没几年他就成为了远近文明的“暴发户”。他也象其他富户人家一样娶了三妻六妾,添子添孙家丁兴旺。他的这些妻妾也真争气,没几年功夫,就给他生了七个儿子和五个女儿。他的儿女们长大后和他一起做丝绸生意,而后也都结婚生子,因此他的家族膨胀为五十一口人。说来也怪,这个家族无论男女老少都爱吃泥鳅。卖泥鳅的小商贩们也都摸透了他们家族成员的脾气,捞到了泥鳅专门到他们家门口叫卖。他们也真买,成篓成篓地往家买。
泥鳅买到家后,妇人们齐上阵,拿来大大小小的盆子,把泥鳅倒到盆子里,然后向每个盆子里洒上几把盐,用盖子一盖,泥鳅在盆子稀里哗啦地乱窜起来。他们说这道“工序”是让泥鳅把吃到肚子里泥吐出来,也叫“净胃”。第二道“工序”,就是把“净胃”后的泥鳅捞出来,用清水洗干净,往烧得滚开水的锅一倒,迅速盖上锅盖,泥鳅在锅里把锅盖顶的劈啪乱响,还不时地发出“吱吱”的惨叫声,半刻钟不到,一切都恢复了宁静。妇人们这时候,才松开按在锅盖上的双手,有说有笑地去收拾碗筷儿。酒具,准备开餐了。他们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地吃着泥鳅……
一晃徐财主已年过半百,突然间得了一种怪病,浑身灼热疼痛。他请遍了杭州的名医术士,吃遍了成方。秘方。偏方,病情就是不见好转,反而有加重的趋势,这时他已耗去了万贯家财。实在是没辙的情况,他就到处张贴告示,悬赏求医。告示大意:杭州有徐财主者,得一怪病也,遍身灼热疼痛难忍之。欲求神医去吾之病痛,必赏黄金千两哉。
一个月过去了,无人来接告示,徐财主此时度日如年恨不得悬梁自尽,了此残生。忽一日,来了一位老和尚,左手托一钵,右手拄禅杖,身上披一鲜红袈裟,口中念着佛号,走到告示前。他用禅杖一指,告示落地,拾起来,径直走入徐家大院,门童见有人接了告示,火速奔入徐财主的睡房,通知此事。徐财主哪敢怠慢,吩咐束束有请。老和尚一进屋,就眉头紧锁,口中说道:“阿弥陀佛,你家的杀气太重了!”徐财主支撑着身体,艰难地说:“为什么,大师?”老和尚唱了一段偈语:“欲问尔得是何病?且看尔那碗里羹,热煮泥鳅惨叫声,皆是因为枉杀生。”徐财主听懂了,悔恨地说:“大师,我明白了,能不能救救我呀?”老和尚又唱了一段偈语:
“自己造业自己平,念上千遍《金刚经》
多劝子女多行善,少杀生来多放生。”
说完,从怀里掏出一本《金刚经》,递给了徐财主,口中念着佛号,转身要走。徐财主急忙说:“大师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老和尚说:“我从杭州灵隐寺来,到杭州灵隐寺去。”
徐财主牢记老和尚说过的话,每天全身心地念着《金刚经》。对于被怪病折磨的死去活来的徐财主来说,只要能好病,别说念一千遍《金刚经》,就是念上一万遍《金刚经》,他也不觉得是难事。俗话说:久病无孝子。自从徐财主得了这种怪病以后,他的妻妾儿女都渐渐疏远了他,生怕徐财主让他们伺候,花他们的钱,只有徐财主的大老婆一心一意地照顾他。当然,徐财主去劝说他们不要在杀泥鳅吃,但谁肯听他的'话呢?他现在没钱没势了。而他们依然做着丝绸生意,照旧杀泥鳅吃。
徐财主每天起早贪黑,念三十三遍《金刚经》。他越念越觉得身上灼热疼痛感在逐渐减轻,身体一天比一天轻松起来。一个月后,他的怪病完全好了,此时他更加坚信老和尚说过的话了。他和他的大老婆,从此不在吃泥鳅,连条虾米都不吃,干脆吃起长素来。遇到卖泥鳅的他们就买来,到进杭州西湖里放生。而且,他们还坚持每天念上几遍《金刚经》。
徐财主和他的大老婆都活到七十一岁去世了。而他原来妻妾儿孙们活到五十多岁,都得了和他一样的怪病纷纷去世了。从此,徐氏家族消亡了。
一九九四年,我到杭州旅游。在参观灵隐寺时,听到一得道高僧讲法时说起上面的故事,他说现在社会出现的一些灾祸,皆是因为那些人前世造孽深重,今世鬼使神差聚集到一起而死亡。他又举一例,说有一架波音747客机,因机身有一裂纹未曾被检查出来,在飞行途中,拦腰折断,机后舱起火,烧死摔死四十九人,据说这些人都是做丝绸生意的;机前舱少部分人幸免遇难,其中有一对老夫妇掉在树上,身上轻度烧伤,住院后一个月后康复。其中那个老头的前世就是徐财主,我就是救他的老和尚,烧死摔死的那四十九人就是他的妻妾儿孙。
拓展阅读:念金刚经的方法
六祖听人念金刚经而发心,因此就成了一代祖师,而且以后他的说法,没有超越金刚经,他是在诠释而且弘扬金刚经。六祖坛经可以说都是金刚经的批注。念不念金刚经因人而异,我曾经讲过念金刚经的方法,金刚经跟别的经不同,它是佛法的本体经,是本体佛、法身佛的经。我坦白说:法身佛念这个经,念这个经就成法身佛,法身佛的修持法门是最高级的。中国从唐代六祖以后,大家都非常尊崇金刚经。金刚经能避邪、解冤、灭罪,功德很大,因为法身无边,所以功德无量。但是念金刚经就不要有分别心,不要说如是我闻──我听说事情是这样……不要念一句想一句解释它的意思。你从如是我闻,念到信受奉行,然后把经一合,看看心态改变了没有?这个是念金刚经的方法。如果你念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也这样念,那就完全错误了,同样是佛经,为什么有两个极端呢?那是因为对症下药,有的人吃这种药,有的人需要吃那种药。总而言之,佛是大医王,是大法王,他是对症下药,你是什么心态,他跟你说什么法门。
★ 《金刚经》渊源
★ 金刚经经典句子
★ 《金刚经》要义
★ 金刚经的题解
《金刚经》消罪报(共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