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颂阅读答案鉴赏

时间:2025-02-05 03:35:35 作者:yihongchai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yihongcha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山居杂颂阅读答案鉴赏,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山居杂颂阅读答案鉴赏,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山居杂颂阅读答案鉴赏

山居杂颂阅读答案鉴赏

山居杂颂 饶节①

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②明。

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

[注]①饶节(1065~11),字德操,一字次守。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中年出家,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陆游谓其诗为“近时僧中之冠”。②衮衮,旋转翻滚的样子。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

(2)这首诗在写景时运用了哪些方法?请简要说明。(4分)

(1)

①诗人独立溪边倾听流水的声音,沉迷于美好的山野之中,不知不觉日光已照到了小溪中央。

②表达出诗人热爱山居生活、超然自得的`感情。

(2)

①动静结合:静态的独木桥与动态的流水、滚动的波光相映。

②以动衬静,潺潺的流水声、牛犊的低鸣更显出山野的宁静。

③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溪流、木桥、无人出自视觉,水声、牛鸣来自听觉。

④合理安排空间顺序。从小溪到木桥,再到对岸,由近及远。(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题解

本诗通过描写溪水流动声和太阳倒映溪水中央的明亮,小舟独自横在水中无人和溪水对面的黄牛犊转过头鸣叫展现一幅恬静优美的自然画卷,表达了诗人悠然闲适的心情.

篇2:山居杂颂古诗阅读答案

山居杂颂古诗阅读答案

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②明。

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

[注]①饶节(1065~1120年),字德操,一字次守。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中年出家,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陆游谓其诗为“近时僧中之冠”。②衮衮,旋转翻滚的样子。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

(2)这首诗在写景时运用了哪些方法?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

(1)

①诗人独立溪边倾听流水的声音,沉迷于美好的山野之中,不知不觉日光已照到了小溪中央。

②表达出诗人热爱山居生活、超然自得的`感情。

(2)

①动静结合:静态的独木桥与动态的流水、滚动的波光相映。

②以动衬静,潺潺的流水声、牛犊的低鸣更显出山野的宁静。

③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溪流、木桥、无人出自视觉,水声、牛鸣来自听觉。

④合理安排空间顺序。从小溪到木桥,再到对岸,由近及远。(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阅读理解看分值答题法

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

例如:陕西省中考题:目前一般有哪几种消暖雾的方法?文中提到的咱们陕西的消雾作业属于其中哪一种?(3分)

答案是:3种。“加热法”、“吸湿法”、“人工搅动混合法”。文中提到的属于第二种。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篇3:饶节《山居杂颂》经典诗歌的阅读答案附赏析

饶节《山居杂颂》经典诗歌的阅读答案附赏析

山居杂颂

饶节①

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②明。

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

[注]①饶节(1065~1120年),字德操,一字次守。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中年出家,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陆游谓其诗为“近时僧中之冠”。②衮衮,旋转翻滚的样子。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5分)

2、这首诗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①诗人独立溪边倾听流水的声音,沉迷于美好的山野之中,不知不觉日光已照到了小溪中央。(3分)②表达出诗人热爱山居生活、超然自得的感情。(2分)

2、①动静结合。静态的独木桥与动态的流水、滚动的波光相映。

②以动衬静。潺潺的流水声、牛犊的`低鸣更显出山野的宁静。

③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溪流、木桥等出自视觉,水声、牛鸣来自听觉。

④合理安排空间顺序。从小溪到木桥,再到对岸,由近及远。

赏析:

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饶节善诗,尤工佛诗,在江西诗派三僧(饶节、祖可、善权)中成就最高。在为僧以后,常以诗抒写自己的闲适生活:“闲携经卷倚松立,试问客从何处来?”也有咏物、写景、题画、赠友之作。作品朴实淳真,华而不绮,琅琅上口,艺术上较纯熟,诗中多禅语。

“山居”,固然就是居住于山水之间;“颂”,那么必然是对这大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描写溪水流动的声音和太阳倒映在溪水中央的明亮,小舟独自横在水中无人渡水,溪对面的黄牛犊转过头鸣叫,展现一幅恬静优美的自然画卷,表达诗人悠然自得恬淡闲适的心情。

此诗特点是绘形绘色(声色结合)和白描。声音方面描写了溪水流动和牛犊鸣叫,景色方面描写了阳光和独木,生动形象,使读者身临其境。用语平易却含蓄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①动静结合:静态的独木桥与动态的流水、滚动的波光相映。

②以动衬静,潺潺的流水声、牛犊的低鸣更显出山野的宁静。

③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溪流、木桥、无人出自视觉,水声、牛鸣来自听觉。

④合理安排空间顺序。从小溪到木桥,再到对岸,由近及远。

《诗经杂》鉴赏

《早秋山居》阅读答案及赏析

余光中《沙田山居》阅读答案

《秋颂》阅读理解答案

颂秋阅读短文答案

山居岁月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勤 》梁实秋鉴赏及阅读答案

古诗鉴赏的阅读答案

温庭筠《题卢处士山居》阅读答案

温庭筠《处士卢岵山居》阅读答案

山居杂颂阅读答案鉴赏(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山居杂颂阅读答案鉴赏,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