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搞新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成语故事:车载斗量的典故,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成语故事:车载斗量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篇1:成语故事:车载斗量的典故
车载斗量出处
《三国志“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车载斗量释义
用车装,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质量一般。
篇2:成语故事:车载斗量的典故
三国时,东吴袭取蜀方要地荆州,蜀将关羽兵败被杀,吴、蜀双方非常对立。公元2,蜀主刘备称帝,出兵伐吴。吴主孙权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决定向曹魏求援,对抗蜀汉。
东吴中大夫赵咨奉命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临行时,孙权再三嘱咐赵咨,此去切勿丢失东吴体面。赵咨道:“如有差失,我宁可投江自杀,哪有面目回来见人!”
赵咨到了许都,曹丕明白了他的来意,故意在接见时问他:“吴王是何等样的国君?,,赵咨回道“吴王孙明仁智,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曹丕笑笑,认为赵咨讲得未免夸大。
赵咨便列举事实说:“吴王重用鲁肃,不失为聪;选拔吕蒙,不失为明;俘于禁而不杀,不失为仁;,取荆而兵不血刃,不失为智;据三州虎视四方,不失为雄。屈身于陛下,不失为略。这还称不上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么?”
曹丕又换上恐吓的口气冋:“我也想攻伐你们吴国,行不行?”赵咨毫不畏惧地回答说:“大国有征伐的武力,小国也有抵御的'良策!”曹丕紧紧追问:“吴国怕我们吗?”赵咨泰然道:“吴国有雄兵百万,据江、汉天险,何必怕人家!”
—席从容的对答,使曹丕大为叹服。他改变态度,亲切地问赵咨:“象先生这样有才能的人,东吴有多少?”赵咨应声道聪明特出的人才不下八九十人;象我这样的,那简直是多得可以用车装、用斗量,数也数不清哩!”
曹丕听了赞叹道:“‘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是对使臣的最高评价,先生真是当之无愧了!”魏国朝廷上下,当时都对赵咨肃然起敬。
赵咨回到东吴,孙权对他更加赏识重用,官拜为骑都尉,嘉奖他的不辱使命。
篇3:《车载斗量》成语故事
【拼音】:
chē zài dǒu liáng
【解释】:
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篇4:《车载斗量》成语故事
故事发生在三国时代。
自关羽败走麦城不久,即被吴国擒获杀害。刘备和关羽亲同手足,噩耗传来悲痛万分。他当即带领70万大军,水陆并进直取吴国。消息传到吴国,孙权十分惊慌。他召集大臣商议,决定派赵咨去魏国求援。孙权对赵咨说:魏国傲慢,你要有礼有节!魏文帝见赵咨故意问:孙权看书吗?赵咨答得很有礼貌,没有让主人占到便宜。魏文帝又问:像你这样的'人才,吴国有几个?赵咨说:比我聪明的人多得要用车载斗量!
车载斗量,形容人或物数量多到要用车装,用斗量。
★ 智谋典故成语故事
★ 从善如流历史典故
★ 春秋战国成语典故
★ 一饭千金的典故
成语故事:车载斗量的典故(整理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