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小黄鸡的故事

时间:2025-02-27 03:35:35 作者:不一般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不一般”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语文 -小黄鸡的故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语文 -小黄鸡的故事,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语文 -小黄鸡的故事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养过小动物吗?怎样对它们的?(养过小猫、小狗、小兔……好吃的,留给它……学生自由谈。)

篇2:语文 -小黄鸡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整体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卡片上的词。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问:

(1)妈妈买回几只小鸡,非常可爱。

(2)有一只小黄鸡眼瞎了。

(3)梅梅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4)小黄鸡在梅梅的精心喂养下长大了,还生了个蛋。

4.教师对学生给予点拨、引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三)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分节指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l.学习第1-4自然段:

(1)自由朗读l-4自然段。找出小黄鸡和其他小鸡有什么不同之处?(其他的小鸡一边叽叽地叫,一边跑。小黄鸡是闭着眼睛,伤心地叫着,不跑,也不吃东西)

(2)如果这只可怜的小黄鸡就在你的面前,你看到它这个样子,你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理解梅梅对小黄鸡的同情)

(3)妈妈是怎样说这只小鸡的?(板书“瞎”)

(4)梅梅听了是怎么说的?梅悔当时心里怎么想?

(5)指导读梅梅说的话。

(6)分角色朗读妈妈和梅梅说的话。

2.学习第5自然段:

(l)鸡不吃东西,梅梅是怎样喂这只可怜的小鸡的呢?请大家自己去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找找答案。

(2)学生自由说。

(3)老师读梅梅喂小黄鸡的片断。学生找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梅梅对小黄鸡细心爱护?

(4)如果你是梅梅,小黄鸡就在你手心,你会像梅梅一样喂它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想象自己把小黄鸡疼爱地抱在怀里,手心托着菜叶和小米,凑到小鸡嘴边。)

(5)看到小黄鸡吃东西了。高兴吗?你们和梅梅一样都是有爱心的好孩子。我们和梅梅一块高兴的喊出来吧:“小黄鸡会吃东西了!”

(6)全班齐读第5自然段。

3.学习第6自然段:

(l)梅梅不仅细心地喂小鸡吃食,还精心的养它,照顾它的生活。她具体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6自然段。

(2)指名说说梅梅是怎么照顾小黄鸡的。从这些你可以体会到梅梅是个怎样的孩子?

(3)全班齐读。

4.学习第7-8自然段:

(l)在梅梅的精心照顾下,小黄鸡的情况如何呢?大家自由读第7-8自然段。

(2)指名回答。(板书:长大,生蛋)

(3)指导朗读梅梅和妈妈的对话。读出高兴的语气。

(三).总结课文,训练说话

1.朗读全文。

2.小黄鸡的眼睛瞎了。可竟然长大了还和其他小母鸡一样生蛋了。这些都是谁的功劳。(板书:梅梅)

3.你觉得梅梅是个怎样的孩子?请大家分小组去夸夸梅梅吧。

4.指名说。(板书:爱心)

5.其实不仅是一些小动物因为它们的残疾和弱小需要得到人们的爱心和特别照顾。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也和小黄鸡一样需要得到关心和帮助。你能举例说说吗?

6.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人呢?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

篇3:语文 -小黄鸡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整体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卡片上的词。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问:

(1)妈妈买回几只小鸡,非常可爱。

(2)有一只小黄鸡眼瞎了。

(3)梅梅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4)小黄鸡在梅梅的精心喂养下长大了,还生了个蛋。

4.教师对学生给予点拨、引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三)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分节指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l.学习第1-4自然段:

(1)自由朗读l-4自然段。找出小黄鸡和其他小鸡有什么不同之处?(其他的小鸡一边叽叽地叫,一边跑。小黄鸡是闭着眼睛,伤心地叫着,不跑,也不吃东西)

(2)如果这只可怜的小黄鸡就在你的面前,你看到它这个样子,你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理解梅梅对小黄鸡的同情)

(3)妈妈是怎样说这只小鸡的?(板书“瞎

篇4:二年级语文《小黄鸡的故事》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小黄鸡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十三个生字,认识五个生字。

2、能够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要做一个关爱弱小者、有同情心的孩子。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出现的生字及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词卡片、五星[奖品]

教学方法:赏识、谈话、质疑

学习方法:以读为主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

1、范读。生标出自然段。

2、生自由读课文,将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3、小组内互相检查,订正错音。

4、小组中选出读的`好的同学读给全班听。

5、再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三、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同学读并联想课文中的句子(以五星为鼓励)。

2、出示小黑板,指名读生字。(注:其中用红色笔标出的笔顺让生说明。)

四、读悟结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家里养过小鸡吗?你亲手喂过它吗?

2、出示小黄鸡图。

课文中的小朋友也养了一只小鸡,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鸡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3、齐读课题:8小黄鸡的故事(板书)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读课文,生标出自然段。(同学们都认真听着,看老师有没有错)

2、自由读课文,将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3、小组内互相检查,订正错字音。后选出读的好的同学读给全班听(以小五星为奖励)。

4、刚才,同学们读得都不错!(读的最好的同学奖励两颗小五星,其余同学奖一颗)现在,咱们不大声读了——默读。(一边读一边画生字)

三、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并说明与课文相关的那一部分内容。

2、咱们看小黑板上的生字:为什么有红色的笔顺呢?

3、指名读生字(中等生、后进生。读不好的请同学帮助)

四、读悟结合。

1、指导朗读,认真体会人物心情,并说出不同的语气。

2、谁能回答老师的问题: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鸡呢?(这是一只瞎了眼的小鸡,妈妈说它长不大)

那它死了吗?(没有)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黄鸡不仅没有死,还长成了大母鸡,这是怎么回事?谁能告诉老师?”……“所以说这是谁的功劳?”(梅梅)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读第八段(分角色读、男女生互相读)。

4、梅梅细心地照顾了小黄鸡,小黄鸡喜欢梅梅吗?(喜欢。小黄鸡还高兴地向梅梅报喜呢!)那你呢?

喜欢她什么?……

5、用自己的话夸夸梅梅。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课堂小结:

学了这一课,我们是不是得向梅梅学习呀?那学习她什么呢?…………

板书设计:

8 小黄鸡的故事

故事 伤心 下班 举着 做梦 怀里

鸡蛋 心疼 吃饭 多亏 香甜 抢着吃

篇5: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黄鸡的故事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黄鸡的故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养过小动物吗?怎样对它们的?(养过小猫、小狗、小兔……好吃的`,留给它……学生自由谈。)

板题:小黄鸡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整体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卡片上的词。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问:

(1)妈妈买回几只小鸡,非常可爱。

(2)有一只小黄鸡眼瞎了。

(3)梅梅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4)小黄鸡在梅梅的精心喂养下长大了,还生了个蛋。

4.教师对学生给予点拨、引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三)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分节指读

篇6:《小黄鸡的故事2》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黄鸡的故事2》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一)复习

1.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l.学习第1-4自然段:

(1)自由朗读l-4自然段。找出小黄鸡和其他小鸡有什么不同之处?(其他的小鸡一边叽叽地叫,一边跑。小黄鸡是闭着眼睛,伤心地叫着,不跑,也不吃东西)

(2)如果这只可怜的小黄鸡就在你的面前,你看到它这个样子,你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理解梅梅对小黄鸡的同情)

(3)妈妈是怎样说这只小鸡的`?(板书“瞎”)

(4)梅梅听了是怎么说的?梅悔当时心里怎么想?

(5)指导读梅梅说的话。

(6)分角色朗读妈妈和梅梅说的话。

2.学习第5自然段:

(l)鸡不吃东西,梅梅是怎样喂这只可怜的小鸡的呢?请大家自己去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找找答案。

(2)学生自由说。

(3)老师读梅梅喂小黄鸡的片断。学生找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梅梅对小黄鸡细心爱护?

(4)如果你是梅梅,小黄鸡就在你手心,你会像梅梅一样喂它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想象自己把小黄鸡疼爱地抱在怀里,手心托着菜叶和小米,凑到小鸡嘴边。)

(5)看到小黄鸡吃东西了。高兴吗?你们和梅梅一样都是有爱心的好孩子。我们和梅梅一块高兴的喊出来吧:“小黄鸡会吃东西了!”

篇7:小黄鸡的故事

小黄鸡的故事

wlq

训练要求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懂得要做一个关爱弱小、有同情心的孩子。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她和小黄鸡一起做着香甜的梦。”这句话?

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学习主字词,初读课文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并结合学习生字词。

1、先读课后方格中和横线上的生字,再读课文,用“――”和“~~”划出要求“学会”和“会认”的字,并划出生词。

2、对照拼音,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

4、请“小老师”上台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5、检查朗读情况(小组轮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自学、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朗读课文,懂得要做一个有同情心的孩子。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读、开火车读。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

二、引导自学,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思考:妈妈带回几只怎样的小鸡?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

2、引导学生从“毛茸茸的,像一个个小绒球”体会小鸡外形的可爱;从“一边叽叽地叫着一边跑”体会小鸡活泼、有趣。

3、指导朗读,注意读出“可爱好玩”的感觉。

(二)学习2一4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议:梅梅发现了什么?学生病枷悔所发现的内容。

(1)议:“伤心”是什么意思?“伤心地叫着”还可以说成“ 地叫着。”

(2)这只小鸡为什么这么伤心?那声声的叫唤仿佛在向谁说什么呢?

(3)指导朗读。

2、学习3~4自然段。

(1)默读,议:对待这只小黄鸡妈妈和梅梅态度有什么不同?

(2)学生自由练习对话。

(3)分角色读(相机结合评读,读出妈妈“不以为然”,梅梅“坚定自信”的语气。)

(4)讨论:如果相信妈妈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5)观看插图1,复述1-4自然段。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默读课文,标出有几句话。

2、讨论:

(1)梅梅用什么喂小鸡?

(2)梅梅是怎样喂小黄鸡的?

3、学生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切碎”意思。

4、指导朗读。

5、演一演。

(四)学习第6自然段。(方法同上)

(五)学习第7自然段。

1、指名读第7自然段。议:小黄鸡长成什么样呢?

2、指导朗读(突出喜悦心情)

(六)学习第八自然段。

1、出示插图3。

2、让学生演示“举”的`动作,体会意思。议:梅梅“举”着鸡蛋说明什么?

3、妈妈的话告诉我们什么?结合理解“多亏”的意思。议:要想表达这句话的意思,还可以怎么说?

4、指导分角色朗读。

5、演一演。同桌分角色表演,师生分角色表演,自主地选择合作伙伴分角色表演(师生相机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说话训练,启发学生质疑,探究阅读。

2、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一、复习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

二、说写训练,升华认识

1、一般说话。同学们学完了《小黄鸡的故事》你觉得梅梅做了哪些事值得你学习?或你喜欢梅梅什么事?

2、引深说话。①假如你是小黄鸡,你会怎么夸你的小主人?②假如你是小黄鸡的同伴,你会怎么夸你的小主人?

篇8:《小黄鸡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养过小动物吗?怎样对它们的?(养过小猫、小狗、小兔……好吃的,留给它……学生自由谈。)

中班语言活动小黄鸡教案

鸡追人的故事

鸡和猫的故事作文

鸡的故事-五年级作文

经典鸡的寓言小故事

小黄历险记作文

小黄鸭急转弯

小黄俏皮散文

小黄鸭作文

小黄车作文

语文 -小黄鸡的故事(合集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语文 -小黄鸡的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