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常犯误区 搞定考研英语阅读

时间:2025-03-21 03:37:54 作者:hewei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hewe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避开常犯误区 搞定考研英语阅读,下面给大家分享避开常犯误区 搞定考研英语阅读,欢迎阅读!

篇1:避开常犯误区 搞定考研英语阅读

避开常犯误区 搞定考研英语阅读

随着考研备考进入初级阶段,不少考生在学习中逐渐显出了自身的一些致弱点,考研英语题型简单,但却常常成为失分最多的科目。尤其以阅读题型为典型,占据考研英语分值中较重比例,往往成为考生丢分的关键。从考生复习方面看存在不少问题,在复习中对于不认识的生词逐词查,不认识的句子逐句念,没有一个好的习惯和方法,导致做阅读速度十分缓慢,抓不住文章中心,从而不能正确回答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英语教研室万老师总结了一些误区,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借鉴。

误区一:阅读模拟题一定是有用的

复习时很多考生都会买一本《考研英语阅读××篇》,然后按部就班地从第一套模拟题做到最后一套。做得好了欢天喜地,做得差了就黯然神伤。做模拟题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复习的重心放在做模拟题目上,则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任何模拟题都只能模仿考研的风格,真正能够真实反映考研风格的试题,是每年考试后公开的真题。实际上,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模拟题往往“剑走偏锋”,题目编得既偏又难,所谓的“标准答案”也不能让人信服,即使考生看了解析也如坠入云里雾里。所以说,阅读理解的模拟题可以用来练练手,但重在总结方法而不是单纯为了“对答案”。考生如果仅仅依靠做阅读理解模拟题来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是不可取的。

其实,做阅读练习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合自己的考试方法,包括合理控制时间、跳出常见陷阱,判断题目的知识考查点,确定答题顺序等等。因此要提高英语阅读理解的水平,最好的办法是将每年的英语考试真题都认真做一遍,而不是盲目相信题海战术。用真题进行演练,既可达到真正检测自身复习进度的目的,还可以了解考研的真正风格,可谓是“一箭双雕”。

误区二:“复习时不用做真题,真题留着考前冲刺用”

有人喜欢将真题放在临考前模拟,作为上战场之前的“大练兵”,但事实上这样的作用并不大。

临考前短暂的复习时间,根本不能完全吸取历年试题的精华。而真题又是最实用的复习资料,在准备考试期间考生应该认真剖析。特别是以后的真题,至少要反复研究三遍。

建议大家在单位时间内做完真题,完成后找出错误,根据答案的解析,找出做错题目的原因,把题目中的考点吃透,只做一遍或做了而不仔细分析都是不正确的做题态度。

误区三:机械背诵大量词汇,一味追求考试技巧

很多学生将考研失利的原因归结为词汇量不够,因此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机械地背诵英文词汇。其实,考研和国外的IELTS、TOEFL考试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考研有明确的考纲,有规定的词汇考查范围。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考生完全不需要毫无目的地记忆大量词汇,只需要将考试委员会限定的考研词汇研究透彻即可。

在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做题技巧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缺乏技巧的指引,考生可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所有的题目,更没有时间进行检查推敲。而另一方面,如果考生一味追求考试技巧,忽视了英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则再次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毕竟,技巧是建立在扎实的英文功底这一基础之上的。脱离英文基础的考试技巧,必定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本文前面所提到的复习第一阶段(积累阶段)对于考研英语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误区四:阅读文章时逐字逐句,力争读懂每一句话

很多考生都觉得阅读理解时间不够,往往是采用的这种阅读方法。在考研或者我们平时模拟中,英语阅读应该都固定好时间,每篇文章不要超过7分钟,又应该大致如何分配呢?我问过一些考生,不少人都认为文章读5分钟,题做两分钟。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读完这样一篇高考文章,没个5分钟不太可能。那么我可以肯定的说,花5分钟读文章的同学2分钟绝对做不完题。于是在考试中这些同学只得采取牺牲写作文的'时间这样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以求在阅读上多拿分。这样的做法往往收效甚微,感觉时间不够的同学很多时候是因为采取了错误的阅读方法,这样的话即使补进去10来分钟时间,其实也不见得能多拿几分。考试下来,考生发现英语阅读错了很多,开始反思的时候,会这样想,我是阅读速度太慢,文章没有读懂,我应该继续努力提高我的英文水平,争取下次考试能把文展轻松读懂。

这样一个努力方向是不现实的,就英语阅读而言,要在7分钟内把文章读的清楚明白,还要把题作对,基本是一个不可能任务。而且出题人也根本没指望你能把阅读文章读的通通透透。阅读主要考察的是考生们两方面的能力,一个是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另一方面是把握文章的某些细节。考纲中说阅读理解测试考生好几方面的能力,其实都可以归到这两类里,它不过写到更具体一些而已,比如“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和引申”,这些推理引申不是没有根据的,其根据也只能根据两点,要么文章主旨,要么文章某个细节。因此根据阅读考察的特点,我们在读文章时不是应该每个细节都不放过的去读,而是应该读文章的结构,读出结构,主旨题就能解决,而其他细节题再回文章定位做出。平时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就要注意了,我们读文章时要读文章的结构,不要在细节上做过多的纠缠。我们把阅读的重点转移到文章结构之后,建立起正确的时间分配方法就不是难事了,那就是读文章3分钟,做题4 分钟。其实你熟悉了把握结构这种读文章的方式之后,3分钟足够你把握文章的大致结构。

误区五:阅读无范围,把握不住方位

阅读理解考察的范围包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具体细节,文章的词汇含义,文章的框架结构,以及作者的言外之意等五种类型。根据不同题型考察的要点以及指明的方向,不同题型在文章中的指向也有所差异。阅读理解的IRT命题理论强调“文章中符合考研大纲的句子作为命题的切入点及出题的要点”。因此,我们需要把握方位论的原则进行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IRT命题理论规定,阅读理解的每一道题在文章中对应的是相关信息句,不是段落,更不是篇章。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阅读理解命题方向及侧重点有很大差异,因此不同题型的题目在文章对应段落中所体现的句子有所不同,即体现不同的方位。而且,相同类型的题目在文章中所指向的句子也是相对固定的。一般来说,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作者的言外之意这三种题型的指向为文章中或者段落中的主题句或者论点句;而文章中的具体细节和文章中的词汇含义则指向文章中的细节句。

最后,万老师提示大家: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所以考生要坚持多读多用。复习过程中无论效果理想与否,都应坚持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适应性训练和模拟,使自己保持良好的语言感觉和做题的敏锐思维。

篇2:考研英语 避开记忆误区 搞定单词

2014考研英语 避开记忆误区 搞定单词

一、只背单词,不去用

在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有些同学即便是很努力的记忆英语单词,但也并未使这些同学的单词量有一个质的提高。其主要原因在于有些同学孤立的记忆单词。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孤立地背单词并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为了能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背单词很有必要,但不能孤立、反复地背,要给单词赋予一个理想的语境,让单词利用语言这一载体,在文章中呈现和应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例句或文章记忆单词,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个单词的正确用法;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正确使用这个单词的语境。有了句子或文章这些载体,学生记忆单词就会变得有据可依,用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许多学生一直有这样的感觉:单词背了一大堆,但是真正要用时却找不到合适的,写出来的文章翻来覆去就那么一点词汇,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一些单词不会灵活运用。有些常用的描写性形容词,或者由形容词派生的副词,对写文章非常有帮助,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多积累一些这方面的词汇。此外,一些学生面临副词贫乏的问题,如表示很、非常的意思,学生只会用very。实际上,有很多由形容词派生出来的副词,都可以很好地替代very。以天冷为例,可以说It’s pretty cold.或者说 It’s extremely cold。这样的表达不仅让人赏心悦目,还可避免重复。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运用。如果记忆和应用的桥梁就中断了,辛苦的记忆不就是浪费精力吗?

二、依赖中文释义,只知认词不知辨词

许多学生习惯于看汉语背单词,背单词的过程就是把英文单词在脑海里翻成汉语的过程。这样,学生容易形成对一些句子的误解,例如:1. The tiger is dangerous. 2. The tiger is in danger. 这两句话究竟哪个对呢?从语法角度来说,两句都对,但是意思完全不同:第一句中的 dangerous(危险的),表达的意思是老虎是凶猛的动物,对于人类来说,老虎非常“危险”;第二句中的danger(危险),意思是说,老虎碰到了一个更加凶猛的家伙,它的处境非常“危险”。学生过于依赖中文释义还有另一个问题,即无法精确表现近义词之间的'区别。比如,match和race这两个词 的意思都是“比赛”,但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是说有双方参与、对打的比赛,像橄榄球比赛,而后者是竞速比赛,像跑步。所以,建议大家在选购词汇书时,一定要挑选有英文释义和例句的书。

由于考研英语多数题型采用选项(multiple choice)形式,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养成“只知大概,不知具体”的毛病。同时,认词是掌握词汇最基本的要求,对于考研英语复习来说,光是知道一个词的词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知道这个词与其他词,尤其是其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区别。曾有同学写下这样的句子:With our own car,we don't have to cost a lotof time waiting for a bus.“cost”一词应该换成“spend”,出错原因显然是没有弄清这两个词的区别:虽然两者都可表示“花费”,但cost常用sth.做主语,而 spend常用sb.作主语,句中主语是we,所以要用动词spend。考研英语教研室杨老师指出,为了解决这种困境,考生应该将曾经出现过多种意思的单词进行归纳总结,做到心中有数。

三、关注难词、长词

学生若想书面表达得高分,不仅要语法没有错误、表达正确,还需要使用较复杂的语言结构和高级词汇。一些学生为了写出复杂的句子,会专挑复杂的、字母多的单词记忆,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写出来的都是冗长的、汉语化的句子,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也不地道。其实,学生掌握一些有多个释义的小词、活词,并能灵活运用,写出来的文章非但不会拗口,还会显得更流利、地道。

对于难词、长词我们要做的是点滴积累、随时巩固。这种方法主要是面向有一定单词量的考研学子。如果对单词掌握有一定的信心,其实就没有必要从最基础的考研单词去复习记忆了。还不如从考研历年真题入手,将真题中的考研词汇全部“消灭掉”。每碰到一个拿不准的单词,就记到本子上,查出在文章中的具体意思以及其他比较常用的释义,然后在空闲的时间,经常翻阅。这种单词记忆的方法是可以伴随你一生的!

四、长时间集中背诵

集中记忆单词有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建议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背单词的时候不要背诵太多,要分散在一天之内、一周之内,甚至是一月之内背诵,并利用零碎进行多次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记忆单词应该分散记忆,及时重复,最后达到牢固记忆的目的。可以采用滚雪球的方法,在记忆新单词的同时,回顾旧单词,这样,记忆的单词会越来越多,同时旧单词也得到了牢固记忆。

我们对于单词积累应该做的是见缝插针,积少成多。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养成利用零散时间记忆单词的习惯,比如看数学累了,拿出10几分钟背上10个考研词汇,然后继续学习数学;或者是今天想放松一下,但是记着带本单词书。走累了,坐下来背上10个考研词汇也是不错的选择。之所以提出这样一种记忆方法,是因为一方面词汇记忆比较枯燥,长时间的集中背单词往往见效不大;另一方面,这也是根据人的大脑运作方式决定的,如果能够合理的将单词记忆穿插在其他学科的复习过程中,会使得各科目的复习以及单词记忆都大为提高效率。

此外,孙老师提醒大家:记忆单词应该早下手、持之以恒,还要克服一些不良的背诵习惯,否则后面无论阅读复习还是翻译复习的开展都会有困难。同时,单词记忆不能只记中文释义,要掌握其常见用法,固定搭配,并且在能力范围内利用词根触类旁通,建议通过例句记忆单词。在积累了一定单词量之后,建议注意形近词辨析,近义词辨析,熟词僻义,单词比喻义、引申义等现象。大家不要对枯燥的背单词失去信心,因为,背单词本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篇3:考研 避开记忆误区 搞定英语单词

2014考研 避开记忆误区 搞定英语单词

一、只背单词,不去用

在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有些同学即便是很努力的记忆英语单词,但也并未使这些同学的单词量有一个质的提高。其主要原因在于有些同学孤立的记忆单词。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孤立地背单词并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为了能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背单词很有必要,但不能孤立、反复地背,要给单词赋予一个理想的语境,让单词利用语言这一载体,在文章中呈现和应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例句或文章记忆单词,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个单词的正确用法;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正确使用这个单词的语境。有了句子或文章这些载体,学生记忆单词就会变得有据可依,用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许多学生一直有这样的感觉:单词背了一大堆,但是真正要用时却找不到合适的,写出来的文章翻来覆去就那么一点词汇,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一些单词不会灵活运用。有些常用的描写性形容词,或者由形容词派生的副词,对写文章非常有帮助,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多积累一些这方面的词汇。此外,一些学生面临副词贫乏的问题,如表示很、非常的意思,学生只会用very。实际上,有很多由形容词派生出来的副词,都可以很好地替代very。以天冷为例,可以说It’s pretty cold.或者说 It’s extremely cold。这样的表达不仅让人赏心悦目,还可避免重复。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运用。如果记忆和应用的桥梁就中断了,辛苦的记忆不就是浪费精力吗?

二、依赖中文释义,只知认词不知辨词

许多学生习惯于看汉语背单词,背单词的过程就是把英文单词在脑海里翻成汉语的过程。这样,学生容易形成对一些句子的误解,例如:1. The tiger is dangerous. 2. The tiger is in danger. 这两句话究竟哪个对呢?从语法角度来说,两句都对,但是意思完全不同:第一句中的 dangerous(危险的),表达的意思是老虎是凶猛的动物,对于人类来说,老虎非常“危险”;第二句中的danger(危险),意思是说,老虎碰到了一个更加凶猛的家伙,它的处境非常“危险”。学生过于依赖中文释义还有另一个问题,即无法精确表现近义词之间的区别。比如,match和race这两个词 的意思都是“比赛”,但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是说有双方参与、对打的比赛,像橄榄球比赛,而后者是竞速比赛,像跑步。所以,建议大家在选购词汇书时,一定要挑选有英文释义和例句的书。

由于考研英语多数题型采用选项(multiple choice)形式,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养成“只知大概,不知具体”的毛病。同时,认词是掌握词汇最基本的要求,对于考研英语复习来说,光是知道一个词的词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知道这个词与其他词,尤其是其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区别。曾有同学写下这样的句子:With our own car,we don't have to cost a lotof time waiting for a bus.“cost”一词应该换成“spend”,出错原因显然是没有弄清这两个词的区别:虽然两者都可表示“花费”,但cost常用sth.做主语,而 spend常用sb.作主语,句中主语是we,所以要用动词spend。考研英语教研室杨老师指出,为了解决这种困境,考生应该将曾经出现过多种意思的单词进行归纳总结,做到心中有数。

三、关注难词、长词

学生若想书面表达得高分,不仅要语法没有错误、表达正确,还需要使用较复杂的语言结构和高级词汇。一些学生为了写出复杂的句子,会专挑复杂的、字母多的单词记忆,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写出来的都是冗长的、汉语化的句子,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也不地道。其实,学生掌握一些有多个释义的小词、活词,并能灵活运用,写出来的文章非但不会拗口,还会显得更流利、地道。

对于难词、长词我们要做的是点滴积累、随时巩固。这种方法主要是面向有一定单词量的考研学子。如果对单词掌握有一定的信心,其实就没有必要从最基础的考研单词去复习记忆了。还不如从考研历年真题入手,将真题中的考研词汇全部“消灭掉”。每碰到一个拿不准的单词,就记到本子上,查出在文章中的具体意思以及其他比较常用的释义,然后在空闲的时间,经常翻阅。这种单词记忆的方法是可以伴随你一生的!

四、长时间集中背诵

集中记忆单词有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建议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背单词的时候不要背诵太多,要分散在一天之内、一周之内,甚至是一月之内背诵,并利用零碎进行多次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记忆单词应该分散记忆,及时重复,最后达到牢固记忆的目的。可以采用滚雪球的方法,在记忆新单词的同时,回顾旧单词,这样,记忆的单词会越来越多,同时旧单词也得到了牢固记忆。

我们对于单词积累应该做的是见缝插针,积少成多。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养成利用零散时间记忆单词的习惯,比如看数学累了,拿出10几分钟背上10个考研词汇,然后继续学习数学;或者是今天想放松一下,但是记着带本单词书。走累了,坐下来背上10个考研词汇也是不错的选择。之所以提出这样一种记忆方法,是因为一方面词汇记忆比较枯燥,长时间的集中背单词往往见效不大;另一方面,这也是根据人的大脑运作方式决定的,如果能够合理的将单词记忆穿插在其他学科的复习过程中,会使得各科目的复习以及单词记忆都大为提高效率。

此外,孙老师提醒大家:记忆单词应该早下手、持之以恒,还要克服一些不良的背诵习惯,否则后面无论阅读复习还是翻译复习的开展都会有困难。同时,单词记忆不能只记中文释义,要掌握其常见用法,固定搭配,并且在能力范围内利用词根触类旁通,建议通过例句记忆单词。在积累了一定单词量之后,建议注意形近词辨析,近义词辨析,熟词僻义,单词比喻义、引申义等现象。大家不要对枯燥的背单词失去信心,因为,背单词本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篇4:搞定英语语法:熟练掌握知识点 避开误区

搞定英语语法:熟练掌握知识点 避开误区

在历年的英语考试试卷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翻译中的长难句,语法的各种知识点无处不在,无处不考。然而,能真正对语法有个清楚透彻了解的人却寥寥无几,或许还有更多的考生连最基本的语法成分结构都是一知半解。语法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样是“水中月,镜中花”,它也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一套有体系有框架的知识结构。掌握了英语中最为关键的词汇和语法后,对将来的英语复习就会轻松很多。可以说,学好语法是做好一切英语试题的大前提,是重中之重。具体说来语法的复习主要靠:知识点+熟练-误区。

1.知识点主要是,先要了解考研英语语法的范围是什么。

第一,了解整体框架。一个句子中最主要的7大成分:主谓宾(表)定状补同要知道。其次,要十分清楚地了解各成分的作用,各成分是由什么构成的。大部分的同学都能理解一个词能构成这七大成分,或者一个句子能做主语或宾语形成主从或宾从,但难点就在于,不能从短语的层面去理解。意识不到不定式词组也能做成分,分词短语也能做做成分,这是因为中文思维的影响导致同学们在某一程度上无法理解。而我们平时听得最多的非谓语动词说的就是这些短语。何谓非谓语动词,就是不能做谓语的动词,这也就从另一角度说明一个问题,在一个句子中只能有一个谓语,如果有两个谓语那肯定是错误的。而大多数同学的状况就是经常在写作中写着写着谓语就丢失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关注谓语问题。另外,有些同学担心从句,认为从句很难,其实从句相对来说还是很简单的,看从句主要看先行词和关系词,掌握好了这两个也就知道从句是起什么作用,是修饰还是解释说明。

第二,有些同学还会问关于时态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考研中并不要过于关注,这种问题的常考点其实在初高中语法中就已经考过很多了,自从考研英语不再出现专门的vocabularyandstructure之后,这类问题只要在写作中稍加关注即可。

第三,还有一些特殊结构的复习,比如虚拟、省略、倒装、否定、强调等关键就是只要能识别即可,并无特殊要求。

2.方法

因此具体的复习方法就是第一找谓语动词,因为谓语是一个句子的核心,有了谓语,这个句子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在分析长难句过程中,谓语部分是首先需要找到的点。再其次就是主干结构中的主宾(表)部分,从词、短语和句子的'层面找到那些可以做主语或宾语(表语)。再其次是修饰成分,英语中修饰成分非常重要,而很多同学对修饰成分往往也是难以把握,其实并不难,就好比把定语比作形容词,状语比喻成副词一样也是从词,短语和句子三个层面来考虑。这样一来语法的整体思路就清楚了,复习的时候也不会是觉得语法是一团浆糊了。但是同学们还有一个最大的疑问就在于,为什么我知道了语法概念之后我还是一拿到题目还是不懂。或者还有同学问难道每个句子都要分析成分吗?那得多费时间呀!其实这些问题最关键的因素就三个字:不熟练。如果你熟练了,在掌握整体语法框架之后多多练习后你还会存在看不懂的句子吗?你觉得你还需要每个句子都分析吗?其实到了这个时候,语法已经早已成为你下意识的产物了,看英文文章就如同看中文一样!

3.误区

1、语法并非先于语言。许多人会认为语法是语言学家制定的,并发生于语言之前,促使人们按照这样的要求去行使语言。其实这只是人们在学习语法时产生的错觉而已,事实上,语法是源于语言,是先有语言再从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总结出人们在使用这种语言时所要遵循的一般思维规律或表达倾向。因此语法规则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的思维规律或表达习惯的变化而变化的。

2、语法规则是“死规则”。同学们学习语法时,特别是有理工科背景的同学在学习语法时,最大的问题是将语法规则的学习与数学物理公式的学习化为等号,死记一些“公式”般的规则,因而在语法学习上非常痛苦。我们要知道,语言是在规律中变化的,因此将语法现象完全用语法规则去套是不正确的,因为在实际运用中你会遇到很多“模糊区域”,而在这些当中有些是约定俗成的。所以,在学习语法规则中不要死套规则。

3、过于关注例外。上文中提到不要死揪规则,这一节中又说不要关注例外,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有些同学会这样问道。事实上,这里我们是强调不要过于关注例外。因为在初高中的语法考试中是最喜欢考察例外的情况,致使很多同学没明白基本的语法结构,造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状态。其实考研语法中以后就不再出现单考语法的题目,而在其他题目中的语法知识点也不再专注例外点,所以考生在复习中还是要从整体语法体系的把握着手。

篇5:分阶段复习搞定考研英语阅读

在新的考研英语试题结构中,阅读理解、英译汉占据了卷面成绩的半壁江山,是整个英语试卷的 重心所在。这部分可以看作是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考生都会在阅读 上丢分,那么怎么才能高效的复习英语阅读呢?下面就阅读这部分做简单的复习指导,复习的主线是 分阶段进行。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复习任务,只要做好了相应的任务,那么考研阅读就能取得高分,甚至满分。 基础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打基础的阶段。就要是做好阅读的基本功和准备工作。这个阶段的.任务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了解考研阅读的题型,体裁,题材等基本常识问题。通过分析历年考研阅读真题发现,常考的体裁就是说明文和议论文两大类。总分总是说明文、议论文的共同全文结构模式。 其中说明文的基本模式是:引言(用事例、试验等引出问题)--分析(分析原因;实验过程等)--结论(建 议、解决方案),说明文阐述事物的原理、起因和可能的后果;而议论文的行文规则是:提出论点(常 以事例引出)--提出论据并论证论点--得出结论,其最终目的是说服读者接受某观点,议论文要用逻辑 和论据来影响别人的看法或行动。总分法是说明文和议论文在段落的拓展模式的共性。多数情况下段 落首句是本段主题句,偶尔会有第二句或段尾句,比如说有的文章第一段的段首会先举例子,段尾才 引出主题句。段落主旨极少有需自己概括的。这要求考生从概率最高的情况出发。先快速扫描首句, 看是否有概括性。如果第一句没有,迅速看段尾句。了解这个基本常识后,第二,就是积累词汇,词 汇是基石,不仅要记住词义,尤其是熟词僻意,更要了解具体用法和相关短语。第三,就是长难句的 学习,这里主要是指语法结构的复习,和学习分析长难句的技巧。第四,在前三点的基础之上争取每 天坚持精读一篇阅读理解。

暑期阶段:这个阶段是复习英语的黄金时期。通过基础阶段的复习,那么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 就是研读真题。通过研究真题来剖析出题人的命题思路,找到了命题思路基本上就能治本。此外,还 可以通过真题来记忆高频词汇,短语,常考的语法结构等等,为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每天的半小时 晨读时间可以读一读真题中的阅读理解,增强语感。研读真题之外就是继续坚持每天 2 篇的精读阅读 理解。这个阶段建议就是通过阅读来记忆词汇,而不要单独花时间来背词汇书了。

强化阶段:经过暑期阶段的研读真题,基本上了解了真题的命题思路,这个时候练习阅读时也就 更有针对性,要尽量选择与真题同源的阅读题目来练习,只要经常练习,耳濡目染,自然会提高的。 同时要保证听课的时间,学习阅读的技巧。同样要大量的做阅读练习,来巩固学到的技巧,以及词汇 等,而且要提高做题速度。晨读的时间也要保证,这个期间,除了读真题外,要大量背诵考研作文范 文。

冲刺阶段: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复习,相信此时大家的阅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这个 阶段主要是考前模拟训练,注意时间和速度问题。这个阶段就是查漏补缺,复习巩固旧知识的时间,

建议回归真题,复习以前做过的阅读,不要再涉猎过多的新东西,熟悉曾经背过的词汇,分析过的语 法结构等。另外就是注意总结自己的阅读方法。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任务,只要我们做好该做的事,认真备考,胜利就会属于你!

篇6:考研英语 搞定阅读四步走

考研英语 搞定阅读四步走

阅读对考研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掌握考研英语的阅读复习,现将复习步骤整理如下,为各位20的考生复习助力!

第一步、做题。如何做题?其方法如下:先看题目,再做题。

1.粗定位:根据题干中里面的数字、时间、专有名词、特殊标点、较长的名词来粗略定位题目在文章中的大体位置。

2.精定位:确定答案。

①在转折、让步、对比处,此处为答案。其中表转折的单词有:but,yet;表对比的单词:on the contrary;表让步的单词:although;

②在原因、结果、后果、结论处出现答案。其中表原因的单词:for,with,without,due to;表结果的单词:as a result;表后果的单词:consequently;

③强调复现处。表强调的单词:especially,particularly,indeed,形容词/副词的最高级:the most、the best、only、mere.

3.阅读文章中可以省略的信息:

①双破折号中的内容;

②引号中的内容;

③大段引言;

④插入语(主语后,两个都好之间的内容);

⑤括号中的内容;

⑥数据集中处;

⑦大写专有名词集中处;

⑧研究或调查数据的过程。

第二步、对答案,找问题。如何查找阅读中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标准:

①查出不认识的单词;

②分析基本语法;

③若单词和语法基本都会,那么就分析做题思路。

第三步、分析句子的基本成分,查单词。查单词的范围为:

①大学阶段新学习词汇;

②考研大纲词汇。

以上词汇即使在认识的前提下也要认真查询,查阅工具书是《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如何查单词?有以下五个层面和标准:

①掌握所查阅的单词固定搭配(相关短语);

②掌握该单词的派生词;

③掌握该单词的同义词;

④掌握该单词的反义词;

⑤掌握该单词的形近词。

第四步、多读、多背诵真题文章。如果不完全背过去的话,每一篇文章至少要熟读,读五遍以上。

考研教育网提醒考生,注重英语阅读复习的同时一定要同步进行词汇的累积,只有这样英语复习才能有突破性进展,祝大家复习顺利。

篇7: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误区早知道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误区早知道

英语的阅读理解是英语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一些误区会导致事倍功半,接下来心一老师就以下各个误区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借鉴。

误区一:“阅读模拟题一定是有用的”。

复习时很多考生都会买一本《考研英语阅读××篇》,然后按部就班地从第一套模拟题做到最后一套。做得好了欢天喜地,做得差了就黯然神伤。实际上,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模拟题往往“剑走偏锋”,题目编得既偏又难,所谓的“标准答案”也不能让人信服,即使考生看了解析也如坠入云里雾里。所以说,阅读理解的模拟题可以用来练练手,但重在总结方法而不是单纯为了“对答案”。考生如果仅仅依靠做阅读理解模拟题来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是不可取的。

其实,做阅读练习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合自己的考试方法,包括合理控制时间、跳出常见陷阱,判断题目的知识考查点,确定答题顺序等等。因此要提高英语阅读理解的水平,最好的办法是将每年的英语考试真题都认真做一遍,而不是盲目相信题海战术。

误区二:“复习时不用做真题,真题留着考前冲刺用。”

有人喜欢将真题放在临考前模拟,作为上战场之前的“大练兵”,但事实上这样的作用并不大。

临考前短暂的复习时间,根本不能完全吸取历年试题的精华。而真题又是最实用的复习资料,在准备考试期间考生应该认真剖析。特别是以后的真题,至少要反复研究三遍。

建议大家在单位时间内做完真题,完成后找出错误,根据答案的解析,找出做错题目的原因,把题目中的考点吃透,只做一遍或做了而不仔细分析都是不正确的做题态度。

误区三:“做阅读靠感觉和运气,运气不好就错的多。”

靠“感觉”太感性,有时候是不能相信的,做题需要的是理性。原因很简单: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你需要按作者而不是你自己的观点和思维来做题。这里有一个诀窍是,我们在阅读文章时,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在文章找到映射(原话或者关键词),不管选哪个选项,都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依据。甚至,即使不选某个选项,也要在文章中找到映射来排除选项的可选性,这样才能保证选择的正确性。

误区四:“选好了就不能再改,一改就会错。”

做完一篇阅读后,必须花半分钟左右检查一下,看是否勾错选项,是否自己选的选项本身就是矛盾的,是否每个答案都能在文中找到了映射等等。

如果感觉有一道题目自己第一遍做错了,检查后想改,怎么办呢?很简单:对比两个选项间的`映射,哪个选项映射的观点在文中表达得更清晰(比如,选项就是文中某一观点的另一种说法),哪个选项的结论更合乎作者的思维和推理方式,哪个选项的内容更接近主题中心而不是针对某一细节,那就应该选哪个选项。

事实上,避免不敢对已经做了的选择的答案进行修改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第一遍做题的时候就仔细分析选项在文章中的映射。没有完全把握的题目可以放一放,等做完其它小题时你对全文已经有了全局的把握,再回头思考这个问题,可能更容易做出选择。

误区五:“先读文章,然后才做题。”

考场上分秒必争,但一篇四五百字的文章考的问题往往只有5个,很多信息是多余的,过两眼就行;而有的一个单词却牵连数个选项,就得研究上下文,找出对应的关键词,然后参考题目认真加以分析。

从经验来看,做阅读理解题时,基本要用十几秒时间迅速浏览,弄清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比如环境保护、求职、医疗等等。再找到关键词,然后用一分钟读文章后的题目,了解问题是什么。有了文章的关键词,又知道了提问的主要问题,再回过头读文章时效率就比较高了。

而在浏览完考题之后,一定要细读文章,对题目涉及到的段落、句子做简单标记,接着要仔细分析每个题目在文中的映射,再做出选择。最后,可以结合文章中心上下检查一遍,一个完整的解题顺序就完成了。而要做到在一分半钟内浏览文章和题目,可以通过长期阅读《中国日报》、《21世纪英文报》、《英语世界》等报刊来培养。

做阅读理解是慢功出细活,不要妄想有什么捷径,只要“闯”过这几大误区,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篇8:考研英语 阅读复习误区及解决方案

考研英语 阅读复习误区及解决方案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A试题的复习中,专家分析有如下几种错误方法会让考生复习“事倍功半”、误入歧途:

一、阅读理解A的题目要通读全文,凭借对文章语句的翻译选择答案。

阅读理解A的命题严格遵循“IRT”命题测试理论,命题过程中要体现文章的全面性及题目的细致性。命题中同时要兼顾英语语言的“形合”性质,因此,试题主要集中在段落中各种不同的句型结构中。命题理论中会体现这样的语句“一篇文章、某个段落如果有复杂定语从句,命题、设置正确答案,段落中其他的句子设置干扰选项;一篇文章、某个段落如果有复杂名词性从句,命题、设置正确答案,段落中其他的句子设置干扰选项;一篇文章、某个段落如果有复杂状语从句,命题、设置正确答案,段落中其他的句子设置干扰选项;一篇文章、某个段落如果有复杂比较级结构的句子,命题、设置正确答案,段落中其他的句子设置干扰选项;一篇文章、某个段落如果有复杂被动语态的句子,命题、设置正确答案,段落中其他的句子设置干扰选项;一篇文章、某个段落如果有复杂非谓语动词的句子,命题、设置正确答案,段落中其他的句子设置干扰选项;一篇文章、某个段落如果有复杂独立主格结构的句子,命题、设置正确答案,段落中其他的句子设置干扰选项……”。

因此,不难发现通读全文导致重点不突出,阅读文章没有目的性,最终导致“不仅正确答案不能够选择,而且干扰选项也很难排除”。复习建议遵循中心统一原则:

中心统一原则:文章以及段落都是由主题句和细节句构成的。主题句表明段落或篇章的中心,细节句是为主题句而服务的。即,主题句指明段落及文章的方向,细节句则是支撑主题的具体事例,引语,统计,比喻或者实验。因此,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无须透彻理解整个段落,段落中的主题句即可指明方向,确定主题。同时,文章中首段除外的其他段落含义与首段相同。

即,文章首段要利用“主题句―细节句原则”准确确定主题句;其他段落,段落中间句前有转折词看转折词所在句,无转折词直接看段首句。这个步骤一旦完成,利用各个段落划定的语句可以准确高效的提炼文章中心思想,把握各个段落的内容(无须通读全文也可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同时,其他段落确定段落内容的语句中的词汇都与首段主题词有直接关联,即“词汇与文章中心保持统一”。

二、阅读文章时要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句和末句,以其判断段落内容。

阅读理解的文章以议论文为主,间或出现叙事文或者说明文,但是仍然是以议论为主的叙事文或者说明文。这就使得文章的结构趋于一种近乎固定的“模式化”,即,主题句提示段落主要内容,细节句是支持主题句的具体实例或者数据等。因此,主题句和细节句的方位便可直接决定阅读的速度和效度,遵循“主题句―细节句原则”:

主题句,细节句原则:阅读理解文章以及文章中的每一个段落都是由不同的功能句组成的。根据功能句的特点和作用,可以将句子分成两类:主题句和细节句。段落的主题句可以出现在段首,也可以出现在段尾,有时也出现在段落中间。如果出现在段落中间,必须在转折意义的but, however, surprisingly, virtually, indeed, in fact, yet或now的后面,否则段首或段尾的语言完整,形式简洁,观点明确的句子即为主题句。

即,段落摆在面前,首先跳读段落中间句:如果中间句前有转折词,那么转折词所在句一般是主题句;如果中间句前没有转折词,那么段落首句后者尾句语言完整,形式简洁,观点明确的句子即为主题句。而细节句的特点为:举例子(时间、空间、人称转移),作统计(百分数),引引语(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直接引语即可能是主题句也可能是细节句(引号的内容是细节句的五个特点,该句子是细节句;引号的内容是语言完整,形式简洁,观点明确的句子一定是主题句)),做实验(准备、过程、结论),打比方(比喻、比较、疑问)和做列举。

三、题目在文章中定位后“瞻前顾后”上下文找信息,作为选择答案的依据。

阅读理解考察的范围包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具体细节,文章的词汇含义,文章的框架结构,以及作者的言外之意等五种类型。根据不同题型考察的要点以及指明的方向,不同题型在文章中的指向也有所差异。阅读理解的'IRT命题理论强调“文章中符合考研大纲的句子作为命题的切入点及出题的要点”。因此,我们需要把握方位论的原则进行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IRT命题理论规定,阅读理解的每一道题在文章中对应的是相关信息句,不是段落,更不是篇章。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阅读理解命题方向及侧重点有很大差异,因此不同题型的题目在文章对应段落中所体现的句子有所不同,即体现不同的方位。而且,相同类型的题目在文章中所指向的句子也是相对固定的。一般来说,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作者的言外之意这三种题型的指向为文章中或者段落中的主题句或者论点句;而文章中的具体细节和文章中的词汇含义则指向文章中的细节句。

四、先读题目,然后将题目顺序在文章各段定位,即第一题定位第一段、第二题定位第二段……。

阅读理解的题目按照题型及考察重点“无规律”的分布在文章各个段落;阅读理解这种特殊题型中的概念本身也反映着“阅读”和“理解”两种能力的考察。显而易见,盲人摸象的盲目定位又是考生陷入僵局、难以自拔的主要原因。

结合命题的IRT原则和考查重点,如下“四步法原则”可以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清晰化”的目标,使得阅读理解解题过程犹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

四步法原则:具体解题步骤如下:

1. 根据“中心统一原则”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和各段落内容方向。

2. 根据“粗略定位原则”把题干内容与段落内容匹配。

3. 根据“精确定位原则”利用恰当的逻辑关系词在段落中准确确定相关信息句。

4. 根据“动作决定论原则”利用相关信息句的主体动作与选项动作比较,通过排除剩下唯一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考生想要在最后两个月的复习时间内取得高效率,就一定要了解命题理论,找到各种考研英语题型的考查重点,同时要找到自己复习和解题过程中的误区,这样才能够在危难时刻力挽狂澜。

祝同学们考研成功。

篇9:考研英语阅读冲刺四大误区

2012考研英语阅读冲刺四大误区

》【症状一】狂做模拟题

很多同学在考研复习冲刺阶段做了大量的模拟题,但是模拟题做的越多,分数却越低。

【破解】“真题至上”。市面上大部分模拟题是粗制滥造的,其命题思路与真题的命题思路往往 大相径庭,做模拟题的唯一的作用就是干扰我们考场上的做题思路。最后阶段一定要树立真题至上的 观念。考生务必要认真研究 94 年到 10 年的 72 篇阅读理解真题,共 340 道题目。其中,最近四年的真 题又最能代表最新的命题趋势。

考过的题目永远不可能再考,但是命题思路却是在不断重复的。请记住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可以 照射出未来的道路!

例如:07 年 21. The birthday phenomenon found among soccer players is mentioned to

[C] introduce the topic of what makes expert performance.

这道题目其实和 03 年 42 题命题思路如出一辙,连题干与选项的语言都几乎一致:

Donovan‘s story is mentioned in the text to __ 。

[A] introduce the topic of online spying

【症状二】做题靠印象或直觉

很多同学做题时,ABCD 四个选项可以轻易排除 AB 两个选项,剩下的选项徘徊半天后凭感觉选择 C, 而答案恰恰是 D。

【破解】“本本主义”。即考研阅读的每一道题目的选择一定以原文为本,每一道题目一定可以 从原文中找到出处,切忌主观臆断。笔者在考研班上对考生有这样一个硬性要求:每篇文章一定要在 原文中找出出题的 5 句话。并针对这五句话思考两个问题:

(一)、why:即这句话为什么(why)会出题。根据笔者对考研英语的长期研究,发现命题人往往在 下面十个地方出题,09 年的命题一定不会超出这个范围(重要性由高到低排序):1、二者相比必出考 点;2、因果;3、转折;4、各段首句;5、否定;6、数字;7、列举 8、长难句、9 表最高级或唯一的 词;10、特殊标点

如:07 年第一篇文章第三段首句 This success, coupled with later research showing that memory itself is not genetically determined, led Ericsson to conclude that the act of memorizing is more of a cognitive exercise than an intuitive one.

本句符合这样几个命题原则:(1)led to 因果常考 (2)more “than”二者相比必出考点 (3) 本句是本段的首句,又符合各段首句常考原则。后面命题人命制了 23 题。

(二)、how: 即由这句话如何(how)得出正确答案。考研阅读正确选项的命制一定是遵循同义 替换原则。即将原文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单词替换成正确答案的另外一个或者几个单词。

总之,94 年到 08 年共 300 道题目,把对应的原文的 300 句话搞清楚这样两点,才能在考场轻松排除干扰,选出正确选项。

【症状三】(1)把阅读真题做完扔到一边,不做任何的分析或总结

(2)做过一遍真题之后感觉已经记住答案了,第二遍再做感觉意义不大

【破解】以上两种情况错在没有真正的把真题研究透了。请记住“精深胜于博大”,把 1 篇真题 研究 20 遍远远胜过你一下子看 20 篇文章。笔者教过的考研的高分学员无一不是把真题阅读研究六、七遍以上的。希望同学们研究 94-08 年的真题应该达到三大标准:

(一) 单词:要做到真题阅读中没有一个大纲单词不认识。

考研考查词汇的深度而不考广度。“深度”即一词多义,如:process 在 07 年 23 题 A 考到动词 意思:处理。“广度”即考研阅读会的出现 3%的超纲词,但是超纲词永远不会出题。

最后阶段考研词汇的背诵抓住两点:

(1)不断重复为主:要降低一次背诵的期望值,重复是解决遗忘的最好办法

(2)阅读巩固为辅:在阅读真题中巩固单词的含义。考研英语大纲规定 5500 个单词,除去高考 大纲规定的 2000 个单词。剩下的单词中有 1800 个高频词汇在最近15 年真题中反复出现。如上文所举的08 年21 题中 vulnerable 在 04年第 4篇文章第三段,06年31A ,07年 31C都出现过,而 susceptible

在05年31B 也出现过。由此可见核心词汇总是在不断重复的。把真题中的词汇搞透了,考研的词汇 就解决了一大半。

同时考生应注意词汇考查的最新趋势:将大纲词汇以变形的形式(主要是加上词根词缀和简单词 组成的合成词)出现。如 07 年考查 overrate. rate 是做动词表示“评估”,over-前缀表示过多。所 以该合成词表示“高估”。而干扰选项将其偷换为 overlook(忽略)。应对最新的考查趋势的方法是(1) 了解常考的前后缀 (2)将简单词背熟,以便能迅速识破由这些简单词组成的合成词。

(二) 句子:要做到真题阅读中每一个句子都能够划分出成分。 很多同学反映自己做阅读速度过慢,除了一些词汇不认识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阅读长难

句的速度有待提高。请记住:考研阅读的速度取决于你在短时间内理解长难句的速度,把所有的长难 句都掰扯明白了,考研阅读不就过关了吗!

考研阅读中的长难句构成方式有以下四种:

1、合并简单句,变为带有 3 大从句结构(即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 and 并列平行 结构

2、把原本分开的句子组合,用固定的句式和固定搭配结合在一起,如 from“to ” not only “but also” more “than”

3、非谓语动词做状语和定语。

4、加入插入语,打断读者的思路

如上文的 07 年第一篇文章第三段首句: This success, coupled with later research showing that memory itself is not genetically determined, led Ericsson to conclude that the act of memorizing is more of a cognitive exercise than an intuitive one.

本句包括了以上四种语法结构:两个逗号中间是插入语。coupled with 是过去分词做状语。showing

是现在分词做定语。conclude that 后面是宾语从句,more“than”是固定搭配,表示“是”而不是“”

【译文】 这一成功,以及后来显示记忆本身并非由基因所决定的研究,让埃里克森得到这样的结 论,即记忆行为是一种认识练习,而不是一种直觉练习。

考生训练真题中的长难句时,94-08 年共 75 句翻译题也应当做到滚瓜烂熟,这些题的句子句句经

典,这样不仅解决了阅读中的长难句问题,翻译也会迎刃而解。 读这些长难句一定要做到在搞懂的基础上把这些句子读熟了,形成一种语感。因为人的大脑对一

种语言结构的反应速度与大脑对这种语言结构的熟悉程度是成正比的。使用难句训练法,提高水平最

大、最快者,都是背下 30 左右个难句子的同学,他们的方法超出了笔者的“每个句子反复阅读”的要 求;进步中等的同学是按照笔者所说的方法一个句子反复阅读的同学;绝大多数同学只是走马观花, 把每个句子分析一下语法、看一看解释就了事,所以收效甚微。建议同学们在后期每天看 5-10 句长难 句,把这些句子在搞懂的基础上读熟。

(三) 选项:一定要搞清楚每一个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请记住:对几道,错几道,简单的 数字对于我们没有任何意义。

【症状四】文章能够大致看懂,但是题目的正确率有待提高。

【破解】总结真题中命题人的干扰选项与正确选项的设置规律: 干扰选项主要有下面九种类型:无中生有、正反混淆、张冠李戴、以偏概全、过分绝对、答非所

问、就事论事、因果倒置、偏离中心。 正确选项一定遵循“同义替换”原则,同时还符合下面四大黄金法则 黄金法则一:正确选项往往符合文章中心(简称黄一) 黄金法则二:两项相反必取其一(简称黄二)

例:02 年 43.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that public services __ __.

[A] have benefited many people [B] are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C] are an inappropriate subject for humor [D] have often been the laughing stock

本题 A、B 是强干扰项,但是与原文的中心词 humor 无关,不符合黄一,所以不选。C、D 符合黄二,

原文指出拿电话系统等公共服务系统开玩笑更合适,所以选择 D

黄金法则三:正确选项常有概括性(简称黄三)

例 04 年 54. Why can many people see “silver linings” to the economic showdown?

[A] They would benefit in certain ways. [B] The stock market shows signs of recovery.

[C] Such a slowdown usually precedes a boom. [D] The purchasing power would be enhanced.

A 选项意思是“他们将会以某种方式受益”本选项非常有概括性,符合正确选项特征。 黄金法则四:正确选项语气委婉(简称黄四)。

例 95 年 67. From the evolutionary point of view, ________.

[A] forgetting for lack of practice tends to be obviously inadaptive

[B] if a person gets very forgetful all of a sudden he must be very adaptive

[C] the gradual process of forgetting is an indication of an individual’s adaptability

[D] sudden forgetting may bring about adaptive consequences

A 选项中 obvious B 选项中 must 语气过于绝对,D 选项中 may 语气委婉,所以为正确答案。

/kaoyan/

英语四级听力复习避开四大误区

考研英语经验学习:如何搞定大纲5500词汇?

26天搞定考研英语核心词汇:第二十一天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中做题误区

避开考研备考弯路的建议

考研数学复习两大方面轻松搞定

考研英语范文

考研 避免步入考研政治两大误区

考研冲刺复习,如何消除六大误区

考研数学做题三大误区早知道

避开常犯误区 搞定考研英语阅读(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避开常犯误区 搞定考研英语阅读,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