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woshi2wuxinwe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商务场合中接待礼仪包括哪些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商务场合中接待礼仪包括哪些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 目录
篇1:商务场合中接待礼仪包括哪些内容
关于接待的礼仪
1.制定接待规格
根据来客的情况和本单位的情况,接待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规格:如果是上级领导派一般工作人员前来口授意见或兄弟单位领导派人商谈要事,或下级因重要事宜来访,应尽量采取高规格接待,陪同人员的职务比客人高;遇到上级领导来本地了解情况、老干部或上级领导路过本地,或是外地学习参观团前来等,往往只要安排好食宿或调查研究的对象就行,本地领导出面陪坐一次就行了,陪同任务主要由有关工作人员去完成;实际当中,最普遍的还是对等对待,也就是陪同人员和客人职务、级别基本一样。
客人要离开时,要提前预订好返程车、船、机票。在客人事务结束后离开时,可根椐情况安排一个小型送别会。安排好送客车辆,如有必要还应安排单位领导为客人送行。
2.一般的接待
对来访者,接待人员要起身握手相迎,对上级、长者、客户来访,应起身上前迎候。对于同事、员工、除第一次见面外,可以不起身。如果来访者是预先约定好的重要客人,则应根据来访者的地位、身份等确定相应的接待规格和程序。在办公室接待一般的来访者,谈话时应注意少说多听,最好不要隔着办公桌和来人说话。对来访者反映的问题,要作简短的记录。如果自己有事暂不能接待来访者,应安排秘书或其他人员接待客人,切不可冷落了来访者。应尽量让来访者把话说完,认真倾听他的叙述。对来访者的意见和观点不要轻率表态,应思考后再作答复。对一时不能作答的,要约定一个时间再联系。商务礼仪培训中要求,正在接待来访者时,有电话打来或有新的来访者,应尽量让秘书或别人接待,以避免接待被中断。如果要结束接待,可以婉言提出借口,比如“实在对不起,我还要参加一个会。这次就先谈到这儿吧”等,也可用起身的身体语言告诉对方就此结束谈话。
3.内宾接待
首先要清楚客人的身份、人数、来意和大致停留时间,还要清楚到达时间及所乘交通工具的情况,安排有关人员和车辆前往接站,并安排食宿。来宾下车后,接站人员要热情迎上前,并致简短的欢迎词,然后请客人上车。客人住下后,要和客人根据其具体来访意图商议安排好活动日程。同时,还要根据单位领导的意见通知有关领导人来宾馆或饭店看望客人。服务礼仪培训中要求接待人员要事先安排好会见场所和陪同人员,并向该领导人介绍客人的情况。在客人访问期间,可以适当安排游览当地风景点的活动。
4.外宾的接待
接待外宾,要事先了解清楚客人的身份(包括职务、年龄、抵达时间、所在国的宗教信仰等),然后派出和外宾身份相当的人员前往指定地点迎接。
见面后,翻译要先向对方介绍我方主要人员的姓名、职务。然后与对方行握手礼。握手时主人应先向客人伸手,轻握对方的手,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和外宾会见,应该至少提前半天预约,不要“给对方一个惊喜”。约见时间定好后,尽量不要改变。如有特殊情况而无法参加,可以在征得外宾同意的前提下,由身份较低的人出面会谈。
会见时,外宾居右,我方人员居左。第一主宾在我方主谈人员右侧第一个位置,第二主宾在第一主宾的右侧,其他陪同人员就可随便就坐。翻译人员一般安排在我方主谈人的右侧,也可在其后面。商务礼仪培训中说明,会谈时如果要用长桌,以门口方向为准,面朝门的一面为上方,背门的一方是下方。让外宾坐在上方。我方主谈人和主宾分别坐在自己一方的中间。谈话时要注意态度和蔼、自然大方。说话声音要适中,不要用过多的手势。要注意倾听对方发言,不要左顾右盼,或随时打断对方谈话。不能在会谈过程中打哈欠、看表等。谈话内容应事先准备充分,确定好谈话范围,不要随便答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或者自己没把握、未经领导批准的问题。注意不要谈论对方年龄、收入等私事。对于对方没听明白的问题,应通过翻译解释清楚。
要根据外宾不同的生活习惯,妥善安排好食宿事宜,并根据他们的活动日程,具体组织承办或者安排到有关单位会谈、参观、访问等。在外宾参观访问某单位时,该单位应照常继续工作。 送客时,可以在送别会上向外宾赠送一些适合他们风俗习惯的礼物,礼物的选用不要太贵重。然后,派身份和外宾相当的人员前往送行地点。当外宾乘坐的交通工具开动时,送行人员要挥手致意。在机场,一般要等飞机离地起飞后才能离开。如果有外国工作人员同时送行,离开时要和对方告别,并让他们车辆先行。
5.礼宾次序
陪客人走路,一般要请客人走在自己右边。主陪人员要和客人并排走,不能落在后面;其他陪同人员就应走在客人和主陪人员身后。礼仪培训中规定,在走廊里,应走在客人左前方几步。转弯、上楼梯时,要回头以手示意,有礼貌地说声“这边请”。乘电梯时,如果有司机,要请客人先进;没有司机,应自己先进,然后让客人进。到达时要让客人先出。到达接待室或领导办公室时,要对客人说“这里就是”或“这里是×××办公室”。如果是领导办公室,要先敲门,得到允许时再进。门如果是向外开的,应该请客人先进去;向里开的,自己先进去,按住门,再请客人进。
上车时要请客人先上,打开车门,并用手示意,等客人坐稳后再上。一般应请客人坐在后排座的右侧,自己坐在左侧。如果客人有领导陪同,就请领导人坐在客人左侧,自己坐在前排司机的旁边。如果客人或领导已经坐好,就不必再要求按这个顺序调换。在客人进座后,不要从同一车门随后而入,而应该关好门后从另一侧车门进座。下车时,自己先下,为领导或客人打开车门,请他们下车。
当客人和领导见面时要进行介绍。介绍时一般先把年纪较轻、身份较低的人介绍给年纪较大、身份较高的,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内容包括被介绍人的姓名、所在单位和职务。
接待礼仪:如何迎接客人
一是确定迎送规格。通常遵循身份相当的原则,即主要迎送人与主宾身份相当,当不可能完全对等时,可灵活变通,由职位相当的人或由副职出面。其他迎送人员不宜过多。
二是掌握到达和离开的时间。准确掌握来宾到达和离开的时间,及早通知全体迎送人员和有关单位。如有变化,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迎接人员应提前到达迎接地点,不能太早,更不能太迟,甚至迟到。送行人员则应在客人离开之前到达送行地点。
三是适时献上鲜花。迎接普通来宾,一般不需要献花。迎接十分重要的来宾,可以献花。所献之花要用鲜花,并保持花束整洁、鲜艳。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花朵。献花的时间,通常由儿童或女青年在参加迎送的主要领导与主宾握手之后将花献上。可以只献给主宾,也可向所有来宾分别献花。
四是不同的客人按不同的方式迎接。对大批客人的迎接,可事先准备特定的标志,让客人从远处即可看清;对首次前来,又不认识的客人,应主动打听,并自我介绍;而对比较熟悉的客人,则不必介绍,仅向前握手,互致问候即可。
五是留下一定时间。客人抵达住处后,不要马上安排活动,要给对方留下一定的时间。
接待礼仪:如何引导访客
1.了解令人不悦的服务表现:以下十种表现是会令访客不悦的服务态度,作为接待人员,你一定要避免使用这些不良的方式去对待访客。(1当顾客进来时,假装没看见继续忙于自己工作.2一副爱理不理甚至厌烦的应对态度.3以貌取人,依客人外表而改变态度.4 言谈措词语调过快,缺乏耐心.5身体背对着客户,只有脸向着顾客.6 未停止与同事聊天或嬉闹的动作.7 看报纸杂志,无精打采打哈欠.8 继续电话聊天.9 双手抱胸迎宾.10 长时间打量客户)
2.迎接客户的三阶段行礼:我们国内通行的三阶段行礼包括15度、30度和45度的鞠躬行礼。15度的鞠躬行礼是指打招呼,表示轻微寒暄;30度的鞠躬行礼是敬礼,表示一般寒暄;45度的鞠躬行礼是最高规格的敬礼,表达深切的敬意。在行礼过程中,不要低头,要弯下腰,但绝不能看到自己的脚尖;要尽量举动自然,令人舒适;切忌用下巴跟人问好。
篇2:接待礼仪包括哪些内容
一、商务“室外”接待礼仪
1、接待准备
对于前来访问、洽谈业务、参加会议的外国、外地客人,应首先了解对方到达的车次、航班,安排与客人身份、职务相当的人员前去迎接。若因某种原因,相应身份的主人不能前往,前去迎接的主人应向客人作出礼貌的解释。
2、及时接待
主人到车站、机场去迎接客人,应提前到达,恭候客人的到来,决不能迟到让客人久等。客人看到有人来迎接,内心必定感到非常高兴,若迎接来迟,必定会给客人心里留下阴影,事后无论怎样解释,都无法消除这种失职和不守信誉的印象。
3、接待礼节
接到客人后,应首先问候“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到我们这个美丽的城市”、“欢迎您来到我们公司”等等。然后向对方作自我介绍,如果有名片,可送予对方。注意送名片的礼仪:
当你与长者、尊者交换名片时,双手递上,身体可微微前倾,说一句“请多关照”。你想得到对方名片时,可以用请求的口吻说:“如果您方便的话, 能否留张名片给我?”
作为接名片的人,双手接过名片后,应仔细地看一遍,千万不要看也不 看就放入口袋,也不要顺手往桌上扔。
4、交通工具的安排
迎接客人应提前为客人准备好交通工具,不要等到客人到了才匆匆忙忙准备交通工具,那样会因让客人久等而误事。
5、日程安排
主人应提前为客人准备好住宿,帮客人办理好一切手续并将客人领进房间,同时向客人介绍住处的服务、设施,将活动的计划、日程安排交给客人,并把准备好的地图或旅游图、名胜古迹等介绍材料送给客人。
将客人送到住地后,主人不要立即离去,应陪客人稍作停留,热情交谈,谈话内容要让客人感到满意,比如客人参与活动的背景材料、当地风土人情、有特点的自然景观、特产、物价等。考虑到客人一路旅途劳累,主人不宜久留,让客人早些休息。分手时将下次联系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告诉客人。
二、商务“室内”接待礼仪
在“室内”接待时,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客人要找的负责人不在时,要明确告诉对方负责人到何处去了,以及何时回本单位。请客人留下电话、地址,明确是由客人再次来单位,还是我方负 责人到对方单位去。
2、客人到来时,我方负责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马上接见,要向客人说明等待理由与等待时间,若客人愿意等待,应该向客人提供饮料、杂志,如果可能, 应该时常为客人换饮料。
3、接待人员带领客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有正确的引导方法和引导姿势。
注意送名片的礼仪:
1、当你与长者、尊者交流名片时,双手递上,身材可微微前倾,说一句“请多关照”。你想得到对方名片时,可以用恳求的口气说:“如果您便利的话,能否留张名片给我?”
2、作为接名片的人,双手接过名片后,应细心地看一遍,千万不要看也不看就放入口袋,也不要顺手往桌上扔。
(四)迎接客人应提前为客人筹备好交通工具,不要等到客人到了才匆匆仓促忙筹备交通工具,那样会因让客人久等而误事。
(五)主人应提前为客人筹备好住宿,帮客人办理好一切手续并将客人领进房间,同时向客人介绍住处的服务、设施,将运动的打算、日程部署交给客人,并把筹备好的地图或旅游图、名胜古迹等介绍资料送给客人。
(六)将客人送到住地后,主人不要立即离去,应陪客人稍作停留,热忱交谈,谈话内容要让客人觉得满意,比如客人参与运动的背景资料、当地风土人情、有特色的自然景观、特产、物价等。斟酌到客人一路旅途劳累,主人不宜久留,让客人早些休息。分别时将下次接洽的时光、地点、方法等告知客人。
篇3:接待礼仪包括哪些内容
1、接待准备
对于前来访问、洽谈业务、参加会议的外国、外地客人,应首先了解对方到达的车次、航班,安排与客人身份、职务相当的人员前去迎接。若因某种原因,相应身份的主人不能前往,前去迎接的主人应向客人作出礼貌的解释。
2、及时接待
主人到车站、机场去迎接客人,应提前到达,恭候客人的到来,决不能迟到让客人久等。客人看到有人来迎接,内心必定感到非常高兴,若迎接来迟,必定会给客人心里留下阴影,事后无论怎样解释,都无法消除这种失职和不守信誉的印象。
3、接待礼节
接到客人后,应首先问候“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到我们这个美丽的城市”、“欢迎您来到我们公司”等等。然后向对方作自我介绍,如果有名片,可送予对方。注意送名片的礼仪:
当你与长者、尊者交换名片时,双手递上,身体可微微前倾,说一句“请多关照”。你想得到对方名片时,可以用请求的口吻说:“如果您方便的话, 能否留张名片给我?”
作为接名片的`人,双手接过名片后,应仔细地看一遍,千万不要看也不 看就放入口袋,也不要顺手往桌上扔。
4、交通工具的安排
迎接客人应提前为客人准备好交通工具,不要等到客人到了才匆匆忙忙准备交通工具,那样会因让客人久等而误事。
5、日程安排
主人应提前为客人准备好住宿,帮客人办理好一切手续并将客人领进房间,同时向客人介绍住处的服务、设施,将活动的计划、日程安排交给客人,并把准备好的地图或旅游图、名胜古迹等介绍材料送给客人。
将客人送到住地后,主人不要立即离去,应陪客人稍作停留,热情交谈,谈话内容要让客人感到满意,比如客人参与活动的背景材料、当地风土人情、有特点的自然景观、特产、物价等。考虑到客人一路旅途劳累,主人不宜久留,让客人早些休息。分手时将下次联系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告诉客人。
篇4:接待礼仪包括哪些内容
在“室内”接待时,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客人要找的负责人不在时,要明确告诉对方负责人到何处去了,以及何时回本单位。请客人留下电话、地址,明确是由客人再次来单位,还是我方负 责人到对方单位去。
2、客人到来时,我方负责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马上接见,要向客人说明等待理由与等待时间,若客人愿意等待,应该向客人提供饮料、杂志,如果可能, 应该时常为客人换饮料。
3、接待人员带领客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有正确的引导方法和引导姿势。
注意送名片的礼仪:
1、当你与长者、尊者交流名片时,双手递上,身材可微微前倾,说一句“请多关照”。你想得到对方名片时,可以用恳求的口气说:“如果您便利的话,能否留张名片给我?”
2、作为接名片的人,双手接过名片后,应细心地看一遍,千万不要看也不看就放入口袋,也不要顺手往桌上扔。
(四)迎接客人应提前为客人筹备好交通工具,不要等到客人到了才匆匆仓促忙筹备交通工具,那样会因让客人久等而误事。
(五)主人应提前为客人筹备好住宿,帮客人办理好一切手续并将客人领进房间,同时向客人介绍住处的服务、设施,将运动的打算、日程部署交给客人,并把筹备好的地图或旅游图、名胜古迹等介绍资料送给客人。
(六)将客人送到住地后,主人不要立即离去,应陪客人稍作停留,热忱交谈,谈话内容要让客人觉得满意,比如客人参与运动的背景资料、当地风土人情、有特色的自然景观、特产、物价等。斟酌到客人一路旅途劳累,主人不宜久留,让客人早些休息。分别时将下次接洽的时光、地点、方法等告知客人。
篇5:商务接待礼仪内容
商务交往活动中,接待是给客户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重要工作,为下一步深入的交往打下基础。接待要有周密的布置。接待的程序:预约——准备——接待——送客。那么,怎样才能使客户体会到你的热情好客、礼貌待人的诚意呢?大体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迎客
对于如约而来的客人,要表示热情、友好。
对贵客或远道而来的客人,要指派专人出面,提前到达双方约定的地点(或适当的地点),恭候客人的到来;接待人员要提前到达机场、码头或车站,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客人抵达后,若宾主双方早就认识,双方直接行见面礼,若是初次见面,一般是由礼宾人员或我方迎接人员中身份最高的,率先将己方迎接人员一一介绍给客人,再由客人中身份最高者将客人按照一定顺序介绍给主人。
对于来自本地的客人,一般应该提前半小时在单位大门口或办公楼下迎候客人
待客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彼此往来的商务活动日益频繁,接待工作也应越来越规范。
要文明待客、礼貌待客、热情待客,接待工作在礼仪方面应做到严谨、热情、周到、细致。
1、文明待客
文明待客主要以主人的语言、举止和态度来体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2、礼貌待客
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问候语、请求语、感谢语、道歉语、道别语
3、热情待客
注意三个操作环节:
眼到:眼睛注视对方,且要平视,表示尊重。
口到:讲话内容要切合对方实际情况,明确表达心中所思,且须做到接待三声,准确把握对方的话题倾向,作出合理反应。
意到:讲话时意思明确,态度平和、友善,意会他人言中之意,反应迅速、准确。
☆ 一杯香茶暖人心
我国自古就有客来敬茶的传统礼仪,中国人在办公室、家里接待客人时,茶水是必备的。专门举行茶会招待里来宾也是商务活动中常见的。
茶杯:为客人沏茶之前,先洗手,并洗净茶杯;茶杯要无破损、无裂纹、无茶锈;茶杯以陶瓷制品为宜。
茶叶:沏茶前,可事先征求客人的意见。
泡茶:不要太浓或太淡,斟八成满即可。
上茶:主人向客人上茶时,应起立,并用双手把茶杯递给客人,然后说一声“请”。客人亦应起立,以双手接过茶杯,道以“谢谢”。
喝茶:喝茶时只宜小口仔细品尝,不可大口喝水,发出响声;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不可用手从杯中捞出,也不要吃茶叶。
送客
送客时的寒暄之辞:提醒客人的随身物品,对即将离去的客人说些客气的话,使客人愉快的离去。
基本原则:送到客人离开视线为止。和上司一起送客,要比上司稍后一步
☆ 商务见面后告别语的使用
1、主客之间的告别语
客人向主人告别时,常伴以“请回”、“请留步”等语言,主人则以“慢走”、“恕不相送”等语回应。如果客人是远行,可说“祝你一路顺风”、“一路平安”、“代问××好”等告别语。
2、熟人之间的告别语
可说“有空再来”、“有时间来坐坐”、“有空来喝茶”等,也可说“代问家人好”以示礼貌。
3、“再见”
这是当今比较时兴的告别语,适用于大部分场合的告别。类似的还有“Byebye”、“晚安”等。
篇6:文秘商务接待礼仪内容
文秘商务接待礼仪内容
接待次序不容忽视
在接待过程当中,优先次序极为重要,这样才能突显出来宾的身分和地位。接待工作的次序安排不能疏忽,无论是徒步、上下楼梯、搭乘电梯,都要做到长幼有序、男女有别,除了前后秩序,还要注意行进间的安全。
一般性原则有:前为尊、后为卑;右为大、左为小。故与长官或长辈同行时,居其后方或左方行进方合礼数。
并行次序男女二人并行时,男士应让女士走在比较安全的一边,即男士应走靠马路车辆来往的一边。但在安全状态之下徒步时,仍应遵守男左女右之原则,男士应走在女士之左方合礼节。
三人行时,如全为男士,则以中间位为尊、右边次之、左边为末;两男一女同行时,应让女士走中间以示尊重;如一男二女行,则男士应走最外靠车道位置。
多人行时,以最前面为大,依前后秩序,越后越小。进出门口时,晚辈应先长辈上前一步,男士应先女士上前一步,负责推门或敲门。开门后,女士先行男士跟后,负责照顾。
进入座车的方法是,臀部先进入,再把脚放进去,身体和头部最后移入。有司机驾驶的时候,是以司机的右手边位置最小,后座三人中,右大左小。如果主人驾车,则其右手边最大,后座的方式亦同。
上、下楼次序上楼时,客人走在前,主人走在后;女士在前,男士在后;长者在前,幼者在后。
下楼时,主人走在前,客人走在后;男士在前,女士在后;幼者在前,长者在后。
乘电梯次序进电梯,有专人看守电梯时,应让客人先进、先出;无人看守电梯时,主人先进、后出并按住电钮,以防电梯门夹住客人。
陪同访客搭乘电梯时,电梯门一开,接待人员要先按“开”,一只手做出“请”的动作,让客人先进入;进入电梯后,应立即转身面对梯门,避免背对客人,表示礼貌;到达目标楼层后,让访客走出电梯,接待人员随后走出电梯,并指示前进方向。
待客次序迎客时,主人走在前;送客时,主人走在后。就坐时,右为上座,要把客人安排在主人或其它陪同人员的右侧。
进入会客室前,应该先轻叩门扉,待里面有回音再开门进入。进入会客室时,应该以右手开门进入,然后用相同动作伸手将门关上,尽量不以背部示人。进门时,如果门是向外开的,把门拉开后按住门,再请客人进。如果门是向内开的,把门推开后请客人先进。
茶点准备以小见大
茶点准备虽是小事,却能让来客感受到主人的细心和尊重,所以要精心准备。具体准备如下:
茶点招待的准备办公室的.茶点招待很重要。秘书应该在客人坐定后,立即准备茶点招待。客户如果是东方人,可以以茶为主;若是西方人,则可以以咖啡为主。外国人通常会先问客人想喝甚么,再去准备;东方人则以自己公司里方便性为主。
茶水招待的用具茶点应该用茶盘整体奉上,而非以个别的茶杯或果盘递上。奉茶用具有纸杯、玻璃杯和瓷杯三种,特别重要的客人以盖碗杯为上选。
饮品选择如果用茶包泡茶,则泡出茶汤后需要把茶包取出,不可连同茶包给客人饮用;反之,如果用茶叶泡茶,则应该用热水砌茶,并等到茶叶沉入水中,才能端上奉客。如果是用咖啡,则无须询问客人意见,自动以一壶咖啡或是一杯咖啡奉上,并将奶精和砂糖一并奉上,请客人自行取用。
托盘的正确用法如果多于两位客人,则应该以整壶茶奉上,用托盘端出。此时可以不必先倒出茶来,而是将空杯放在桌上,请客人自行取用。茶盘的端法是一手扶着盘边中间,另一手扶着盘底,缓步走进会客室或会客区,在客人左后方或右后方递上。
奉茶的顺序茶盘放入桌面后,应依桌面上客人年龄大小先行奉茶,然后再依主人年龄大小奉茶。奉茶时候,右手持茶杯中央,左手扶茶杯底部奉茶,平举不过胸位置致意便可。奉茶完毕应该面对客人点头致意,然后单手持茶盘至身旁,倒退两三步再转身离去。
换茶续杯的标准时间客人如果停留过久,应该在每隔60-90分钟,进入会客室添茶(或咖啡)一次,续杯后尽速离去,避免打搅会议进行;超过两小时则无须再进入添茶水,直至会间休息时再进入。
客人未曾离开之前,绝对不可大声喧哗或是批评客人。送客时应该尽量等其完全离开视线后,才能返回岗位。送客时候,应该提醒其所携带或是寄放的对象,并且鞠躬致意。
参会礼仪十项原则
参与会议更应知晓参会的基本礼仪,这样会议才可有条不紊地成功召开。参会的基本礼仪表现大致如下:
一、尊重他人发言。对于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应该给予最大的尊重,不可一意孤行,过于坚持,甚至取笑他人的想法或创意。
二、主动思考问题。成功的会议得靠与会者脑力激荡,共同参与。多一位主动者,看法差异就会减少,比较容易产生解决方案。
三、正面响应,踊跃提案。会议的进行中,参会者除了要正面响应,也要踊跃发表意见,分享信息,适时提案,贡献“打胜仗”的智慧。
四、坚守事实。会议中的陈述,一定要有事实依据,不可过于夸大。
五、保持弹性,坚持原则。很多人赞同“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对于某些原则过于放松,以致绩效不彰,但是有些议题,必须视情况弹性调整。根据需要设置开放议题,给予适当弹性,以免议事讨论陷入胶着。
六、有备而来。会议中出现的相关数据、图表,与会者均应事先准备,深入了解,这样才能达成会议目的,提出解决议案。
七、慎选座位。会议的席次和座位有其既定的安排礼节,与会者应谨守分寸,选择符合自己职务的位置入座,以免贻笑大方。:
八、聚精会神。这是大家最容易忽略而未确实遵守的会议礼仪。有些议事进行节奏较快,如果没有集中精神,很容易错失重要议事却不自知,轻则延误自己的工作,重则可能造成企业财务损失。
九、准时出席。“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会议能准时开始,就表示会议目的已经成功达成一半,人人准时出席,会议才会成功。
十、注意仪容,维护形象。企业外部会议,与会者代表着公司,个人的仪态举止就是企业形象的缩影。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人待人接物都比较含蓄保守,但是在国际场合当中应该大方应对。在一切国际交往当中,必须严格遵守自己的承诺,在约会的时候不要迟到,在正式的约定中也必须兑现自己的允诺。
至于主客方如果涉及到更上层的商务谈判,那么在谈判桌上就要能遵奉“赢者不全赢、输者不全输”的原则,达到双赢的最高准则。无论中国商人或是西方商人对于在商场上维系人际关系或者是人脉,都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在操作的手法上会有不同。人脉资源最大的利用价值是形成一个绵密的关系网络,并且在这样的网络里面可以获取充分的商场信息与情报。
篇7:商务场合中如何修饰礼仪仪容
商务场合中如何修饰仪容
一、头发
应保持适当长度,保持经常修剪;整洁、干净,不宜涂抹过多的头油、发胶,不应有头皮屑等。头发是人体的制高点,是别人第一眼关注的地方,个人形象的塑造一定要“从头做起”。整洁的头发配以大方的发型,往往能给人留下神清气爽的良好印象。
男士的发型:不宜留长发——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
女士的发型:最好剪短发,长度不宜超过肩部
披肩发要整齐,不要看上去没有经过梳理
长发可将其挽束起来,不适合任意披散
不要留怪异的发型,刘海不要长过眉头,挡住眼睛
二、面部
面部看上去应当润泽光滑,皮肤要健康清洁,男士要每天刮脸,女士应该定期美容。
面部修饰的基本要求:不蓄胡须
鼻毛不外现
干净整洁
口无异味
脸:洁净,无明显粉刺。女性施粉适度,不留痕迹。
眼睛:无眼屎,无睡意,不充血,不斜视。眼镜端正、洁净明亮。不戴墨镜或有色眼镜。女性不画眼影,不用人造睫毛。
耳朵:内外干净,无耳屎。女性不戴耳环。
鼻子:鼻孔干净,不流鼻涕。鼻毛不外露。
胡子:刮干净或修整齐,不留长胡子,不留八字胡或其他怪状胡子。
嘴:牙齿整齐洁白,口中无异味,嘴角无泡沫,会客时不嚼口香糖等食物。女性不用深色或艳丽口红。
牙齿:清洁、无食品残留物
(一) 化妆
在商务场合种,恰如其分的化妆可以增加个人形象的分数值,还能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出对自身职业的尊重。
在商务交往中,化妆与否不是个人的私事,它是被交往对象判定商界人士对其尊重程度的一个尺度。
1、化妆规范:
(1)化妆上岗
自然、简约、清丽、素雅、美化
男士工作妆:美发定型,清洁面部和手部,使用无色唇膏,使用香水等
女士工作妆:在此基础上,恰到好处的强化面颊、眉眼与唇部。
(2)淡妆上岗
工作妆以淡为宜,目的在于美化,不要过分突出商务人员的性别特征,不过分引人注目。不要过量使用浓香型化妆品
2、化妆禁忌:一忌浓妆艳抹
二忌当众表演
(二)关于香水
男士:应尽量使用名牌的男士专用香水
女士:不宜喷洒味道过于浓重、气味过于怪异的香水,应以气味芬芳、清淡为好
三、手部修饰
手是肢体中使用最多、动作最多的部分,手部“形象”不佳,整体形象将大打折扣
对手部的具体要求:清洁
不使用醒目甲彩
不蓄长指甲
腋毛不外现
仪容仪表礼仪
男士
男士的发型发式标准是干净整洁,要注意经常修饰、整理。头发不应该过长,前部头发不要遮住眉毛,侧部头发不要盖住耳朵,后部的头发不要长过西装衬衫领子的上部,头发不要过厚,鬓角不要过长。
男士在面部修饰的时候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进行商务活动的时候,每天要进行剃须修面以保持面部清洁;二是在商务活动中经常会接触到香烟、酒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要随时保持口气的清新。
女士
在商务交往中,女性的发型要时尚得体、美观大方、符合身份。发卡样式庄重大方,以少为宜。
女性的面部修饰关键是化妆。对于职场女性,工作状态下必须化妆,最好是淡妆上岗,参加晚间的娱乐性活动可以略重。化妆室生活中的一门艺术,适度而得体的化妆,可以体现女性端庄、温柔、美丽、大方的独特气质,达到巧夺天工的效果。化妆一定要适当,要恰如其分,懂得化妆才能很好地掩盖人的缺点甚至缺陷,更好地体现五官的优点。社交场合适度得体的化妆,既是自尊自信的一种表现,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化妆的基本步骤是:洗面;拍化妆水;涂营养霜;涂粉底;第一次定妆(涂干粉);修眉、画眉;化眼影、鼻侧影;涂腮红;第二次定妆(涂干粉)化眼睫毛;涂口红。化妆步骤的繁简可以根据场合的不同而定。社交场合,淡妆比浓妆艳抹效果更好,更显高尚的修养和审美的情趣。
化妆时,粉底、眼影、腮红、口红的颜色应与人的皮肤、服饰的颜色协调,选择粉底应该考虑颜色和质感,最好选择较好质地的品牌。粉底颜色越接近肤色看上去越自然;粉底不是面具,应该要使皮肤看上去透明光滑、有关泽、健康滋润。苍白脸色的肤色,使用象牙色或粉红色的粉底;乳黄色皮肤用茶色或金褐色粉底;棕色皮肤肤色暗就不用太多粉底,通常使用亮光剂最佳。
眼影、腮红、口红颜色应与服饰的颜色协调。
灰、白、黑色服装适合任何化妆颜色。
其他颜色服饰与化妆颜色的搭配;
① 蓝紫色系:适合穿深蓝、浅蓝、紫红、玫红、桃红等服装。眼影用色为棕、紫红、深紫浅蓝色搭配。腮红用粉、粉红色,口红用紫红色系。
② 粉红色系:适合穿白、黑、灰、粉红、红色等服装。眼影用色为棕、粉红、驼、橘红、灰色搭配、腮红用粉红、红色。口红用红色系。
③ 棕色系:适合淡棕、深棕、土红、棕红、驼色、米色等服装。眼影用色为棕、驼、灰等颜色调和搭配,腮红、口红用红色系。
注意事项
仪容,通常是指人的外观、外貌。其中的重点,则是指人的容貌。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的仪容都会引起交往对象的特别关注。并将影响到对方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在个人的仪表问题之中,仪容是重点之中的重点.
个人感受到的对方仪表的魅力同希望再次与之见面的相关指数远远高于个性、兴趣等同等的相关系数。端庄、美好、整洁的仪表仪容,能使对方产生好感,有利于商业活动的开展。
为了维护自我形象,有必要修饰仪容。在仪容的修饰方面要注意四点事项:
其一,是仪容要干净,要勤洗澡、勤洗脸,脖颈、手都应要干干净净,并经常注意去除眼角、口角及鼻孔的分泌物。要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有狐臭要搽药品或及早治疗。
其二,是仪容应当整洁。整洁,即整齐洁净、清爽。要使仪容整洁,重在重视持之以恒,这一条,与自我形象的优劣关系极大。
其三,是仪容应当卫生。讲究卫生,是公民的义务,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嗽口,不能当着客人面嚼口香糖;指甲要常剪,头发按时理,不得蓬头垢面,体味熏人,这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做好的。
其四,是仪容应当简约。仪容既要修饰,又忌讳标新立异,“一鸣惊人”,简练、朴素最好。其五,是仪容应当端庄。仪容庄重大方,斯文。
篇8:中餐商务接待礼仪
热炒——视规模选用滑炒,软炒,干炸,爆,烩,烧,蒸,浇,扒等组合。
大菜——(不是必须的)指整只,整块,整条的高贵菜肴,比如一头乳猪,一只全羊,一大块鹿肉什么的。
甜菜——包括甜汤,如冰糖莲子,银耳甜汤等
点心——一般大宴不供饭,而以糕,饼,团,粉,各种面,包子,饺子等。
水果——爽口,消腻
此顺序非一成不变,如水果有时可以算在冷盘里上,点心可以算在热菜里上。
较浓的汤菜,应该按热菜上;贵重的汤菜如燕窝等要为热菜中的头道。
至于季节的考虑,则还有冬重红烧,红焖,红扒和沙锅,火锅等;夏则清蒸,白汁,清炒,凉拌为主。此外颜色搭配,原材料的多样化也应考虑。
酒楼和家宴,各种菜品的分量也要不同:
大宴讲究一成至两成冷菜;三成热炒,四成大菜。
家宴就可以将大菜减少,冷菜增加。
★ 商务接待外宾礼仪
商务场合中接待礼仪包括哪些内容(精选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