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不理你个小笨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丑陋的中国人》的读后感600字,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丑陋的中国人》的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600字
敢于为了人民与社会进步冒最大风险的人最容易获得人民的敬仰。柏杨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自1949年去台,曾先后从事过政治活动,任过大学教授、报纸副总编,写了十年小说,因感到小说影响人是间接的,便改写杂文,又是十年。他的杂文在台湾影响甚大。一九六八年被台湾当局判处死刑,后改判有期待刑,被临禁了近十年才出狱。他出版过各种著作五十余种,内有三十多本杂文,《丑陋的中国人》是从各杂文集里选出来的本选集。
柏杨先生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滤过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文辞虽不比鲁迅犀利,但语言却更为深刻.一语惊醒梦中人,当我们仍在我们泱泱大国有五千年文化而沾沾自喜时,他已经用锐利的眼光看破各种掩饰下的丑陋.
从没有那么深刻的意识到那些丑陋,为什么在外国旅游时那些警示牌是用中文写着“不要乱扔垃圾”,为什么永远无法能够有秩序的排一个队,为什么在一堆人群中最吵闹的就是我们中国人?很多很多的事情其实都透露着各种陋习,只是我们选择性遗忘而已.因为面子问题,或者其他.可是,那不过掩耳盗铃,不知道不代表不存在,没听说不代表没发生.认识错误对于我们来说似乎太艰难,所以宁愿不知,当做没有.可是,里子都腐朽了,面子又怎么会好呢?
虽说如此,我还是认为我们还是有很多的闪光点.我们不能因为一些缺点而忽视我们的优点,尽管在柏杨先生看来中国人有些丑陋,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觉得我们中国人是可爱的.也许爱能包容缺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丑陋的中国人>一书确实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篇2: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600字
丑陋的中国人是柏杨的作品,是他,让中国人知道了缺点。他是当代的孔子。
这本书记述了中国人在世界上的轰动,并且认真的整理了出来中国人的丑陋,这种丑陋,不是面孔,而是心。“美国人写的《丑陋的美国人》,成了美国联邦调查民声的标准;《丑陋的日本人》的作者,被辞掉了工作,中国比日本还要落后,众位以后只能去监狱找我了。”看,作者是多么的风趣.
人性的作品,人性的作品啊!在当时的人心中,中国人是多么的恶毒啊!这本书还从则面体现出了中国的黑暗,鞋子穿了一个月,不洗,直接摆在了门前,客人都觉得恶心。酱缸里,那臭臭的味道,让人发指。平行的恶劣,让中国人的脸都丢光了。
同胞们,中国的传统有好有坏,并不是每个传统都是优良的。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要禁止缠足?因为它,屠杀了多少的处在快乐之中的女孩?那些令人不堪的时代,活人祭祀又有多么的残忍?民族的歧视,又让多少的部落被铁骑蹂躏?世界的黑暗,作者历历在目。世界的丑陋,被学者毫无保留的揭穿,世界在当代已经变得美好,因为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的人在努力着。
世界的美好,应该让能直言的认得到重用。
篇3: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600字
中国人的丑陋,就像阿Q精神一样,基本上是每个中国人都具有的心理特征。就像我们的脸一样,具有中国特色。
二十年多前的书放到现在来写读后感,固然有些过时,毕竟沧海桑田,毕竟物是人非,书中的很多言论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现状,但是,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改变,毕竟是民族劣根性,毕竟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光荣传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更何况,在这二十年中,又有许多新的陋习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所以,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仍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中国人之所以丑陋,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就是太虚伪,太爱面子,以至于几千年来都没有勇气去面对自身的病症,哪怕有向癌症发展的趋势,却依然蒙着眼睛自诩为“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尽一切可能与手段来掩饰自身的缺陷。
另一方面,没有安全感导致中国人有神经质的恐惧。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除了三个黄金时代以外,**非常可怕,一个王朝取代另外一个王朝过渡期间的大混乱,总有三五十年,由政权的夺取到政权的安定,又要二十年左右。然后政权在腐败,反抗力量再起,大混战重新到来,陷入治乱相叠的恶性循环。中国人可以说是长期地生长在贪污、混乱、战争、杀戮、贫穷里面,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因此中国人始终没有安全感。
一直以来中国人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权利,也不晓得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让中国人产生神经质的恐惧,这个也怕、那个也怕,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烈,“明哲保身”的思想一直在文化的传承中被延续。
自私导致中国人永远不团结。不必说国家民族,就个人来说,一个人如果贫穷太久,苦难受得太多,他对任何事情都会发生一种不信任的心理反应。中华民族经历的灾难与患难太多,因为他们相信的太多了,受到的欺骗也太多,每一次都在失望中落空。当一个王朝彻底推翻另一个王朝,让人们在满怀期待中再次得到的还是贫穷。中国人太聪明,太聪明的极致一定是太自私。凡是不自私的行为,不自私的想法都会被讥笑成傻子。
柏杨说:“我们的丑陋,来自于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可控地传染了中国文化中的病毒。历史的本身我们无法选择也无权判断对错,这些特征虽然都单薄并且刺眼地摆在这里,但是这些特性都可以在中国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求解,同时也可以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求证。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立足,好的传统是必不可少的。德国人杀犹太人是因为他们太聪明了,而日本人侵略中国却是发现中国好欺负。一个日本人是一条虫,三个日本人是一条龙;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自私,猜忌,迂腐……有着这么多缺点的民族,怎么前进?就好像是我们那些公路上跑的经过改装的小货车,已经严重的超负荷了。要想大步前进,就必须甩掉这些包袱。《丑陋的中国人》就像一面镜子,直接照到了国人的内心深处,那片最丑陋,最黑暗的地方。柏杨先生已经为我们开好了处方,接下来怎么做就要看我们自己的了。要想从根本上铲除中国人的陋习,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只有以《丑陋的中国人》为鉴,时刻审视自己身上是否还有那些丑陋的毛病。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篇4: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600字
前两天从图书馆找到一本漫画版的《丑露的中国人》,为之一震,呵呵。这正是我现在的想法。于是乎就拿回去一两个小时就看完了。很有感受,原来看不懂漫画的我发现自己现在竟然可以看懂了。这本书是一个叫莫莫的人画的,但内容还是柏杨老先生的演讲稿子即柏老的讲说画出来的吧。
首先说这本书的结构很好。它不是一上来就对中国人的丑陋进行抨击,而是避开这个敏感而尖锐且不愿被中国人接受的话题,先从美国人谈起,提到了美国人,他们在发动战争后就会带来一大批的战后遗留子女问题。为什么呢,很简单,美国大兵耐不住寂寞。然后就出现了一大批的子女。这一点和中国的军人有很大的差别,中国军人的素质在世界上都是顶尖的。自豪一下!!!但是美国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美国人就出了一本《丑陋的美国人》并且被美国人所接受,并且会去反思。虽然现在的美国依然是发动战争最多的国家,但是这本《丑陋的美国人》还是在美国得到了出版发行。然后讲了日本,这个让中国人恨之入骨的民族的丑恶行径,呵呵,大部分人都是可以接受的,并且会受到人的支持。为什么?因为这是中国。
讲到了日本的捕鲸的事情,并且指出日本拿出的观点像为了保持海洋的生态平衡,或是为了更好的科研,还是因为这是日本的传统饮食文化,这都是站不住脚的。中国人这时就会为之鼓掌。似乎凡是批判日本并且确实有依据的事情会让中国人变得兴奋。但是这时作者将笔锋一转,毕竟主题还是中国人的丑陋,就讲到了中国人关于野生动植物的大肆破坏,中国人很多的丑陋。中国人原本是不会承认的,但是由于前面承认了日本人的丑陋,呵呵,就只能承认无度的向大自然索取是错的,也就变相的承认了中国人的丑陋,呵呵。很聪明啊。
接着是这本书的形式。首先不是用令人烦琐的问题平铺直抒,也不是用冗杂的文字去描述。而是用动漫的形式。很是与众不同,容易让人接受并且看得也很快,不会因为长时间的看不完而烦躁的事情的发生。我就用了三个小时吧,或是更短的时间看完了,并且很愿意去看。真的发现对于任何事情,内容是很重要的,但是形式也是相当的重要。这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就像为什么在做科研时大家一起做的,但是要到讲述的时候,是别人而不是你的的原因。好好学学形式吧,呵呵!
最后是这本书的内容,这本书的内容却是指出了现在中国人的很多问题。虽然赶不上鲁迅的犀利,但是可以让中国人去反思。让我们心中受到一次洗礼,不再一味的为了满足自己利益而为所欲为。我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这部书,让所有的人在他们的心中有所思考,并且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用子孙的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否则子孙们会大骂我们的。
再讲一讲这本书出现的时间,很是时候啊。虽然是个台湾人,但是毕竟是中国人,不要一味的看美文了,那是让小学生高中生看的东西,作为大学生,你们的责任是为社会的未来思考,为祖国的将来思考。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仅是感性思考。
篇5: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600字
久闻柏杨《丑陋的中国人》之大名,最近才阅读,总结了几点感受。
第一,崇洋但不媚外。柏杨说自己是崇洋的,我赞成,看看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好像都是跟洋人学来的,别说电灯了,连蜡烛,我们都称为洋蜡。如果不崇尚洋物,就没法过日子了。如果没有洋电脑,我还写什么博客呀。我们努力学习外国先进的地方没什么不好,柏杨同时强调自己不媚外,我们不对外国卑躬屈膝。
第二,礼仪之邦的礼仪。中国人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但柏杨认为礼仪好像仅限于书面。我也有同感,放眼神州大地,不文明、不礼貌的事儿太多了,不胜枚举,柏杨列举的脏、乱、吵现象,我们也随处可见。现在的中国人应该反思,从自我做起,从日常小事做事,做个有礼仪的人。
第三,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记起马三立说的一个笑话,说为什么管孔子叫孔老二呀?那就是说看孔子这个老人家要一分为二,笑过之后觉得有理。柏杨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存在很多问题。我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说国学好,就三字经、百家姓甚至论语拿来让孩子一通狂背,真正注意到国学的内涵了吗?曾经和一位从事了一辈子中学教育的退休老人聊天,他表扬了皮皮努古诗朗诵得好,同时提醒皮妈:“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到了四、五十岁,没事儿时,他能朗诵一首古诗,感到很舒服很快乐,那才证明小时候的诗文没白背。”
第四,勇于承认错误。柏杨指出中国人有不愿承认错误,死要面子的毛病,结果越掩盖错误,越是错上加错。柏杨在教育孩子时,自己做错了,就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他觉得这样才痛快,我也很赞成。家长就一定是对的吗?每个人都不可能总对,有了错不是遮掩,要承认,要改正,这才能堂堂正正做人。
第五,反对暴力。柏杨指出了中国人的奴性,几千年的封建礼教,让很多人养成了被奴役的习惯。家长打孩子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家长有绝对权威,领导奴役属下也是应该的,领导有绝对权威。我不相信打人一顿,被打的人就心悦诚服了。中国存在不少家庭暴力,男人打女人,父母打孩子,很令人反感,倚强凌弱的人是真正的强者吗?当然,教育孩子适当的严厉还是有必要的,应该让孩子知道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就到这里,其它的等领悟之后再说吧,见笑。
篇6:《丑陋的中国人》的读后感600字
昨天,对《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的想法,现在看来真的是有点偏颇,这在于我读文章不够深入造成的,当今天我了解了柏杨老先生的这一生,再与文章结合起来时,才真正发现了这本书的深意。
柏杨先生生活在台湾当时一个较为黑暗的时期,他在这个时期身心受到了摧残,但无论个人遭际如何,始终不变的是他的民族情怀和世界眼光。他从国际视野考察国民性格,他看到了台湾以至于中国许多丑陋的地方,这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谐社会的蜜罐里的年轻一代所体会不到的。
《丑陋的中国人》不仅是给作家自己的一面镜子,也是给下一代,给我们这群生活在蜜罐里的年轻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教育我们要努力学习,修养身心,改掉以往中国人的缺点,把中华民族美德发扬光大,把自己做好,把祖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强国。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
柏杨先生已经尽到一个作家,一个扒粪者,一个批判者应尽的责任,他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这一代身上,他已经用灯光照亮了一条道路,而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这一代能不能肩负使命任重道远。
先生已经远去,他的精神将烛照我们前行。
中国人自称中国是礼仪之邦,可事实却让我们大跌眼镜。“脏.乱.吵.窝里斗和不能团结等”缺点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虽然,别的国家在表面上不说。但是,人家早已在心里认可了中国人是丑陋的这一说法。所以,我们一定要证明给别人看,中国人不是丑陋的这一说法。
篇7:《丑陋的中国人》的读后感600字
相信不少人听到或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都会为之一震,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当然不允许有侮辱性的词语加在我们的民族名字前。
这本书的作者是“人文大师”柏杨,他的言论与作品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争议,这本书更是饱受争议,对于这本书,有人赞之、有人骂之、更有人恨之。其原因都是因为柏杨先生在书中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中国人的缺点与不足,甚至丑陋之处。对于这本书,有人赞之、有人骂之、更有人恨之。
记得我在学校看这本书也引起了同学们的非议,大多都是不能接受这麽刺眼的题目与主题。但是就像文中写的那样不只有《丑陋的中国人》还有《丑陋的美国人》、《丑陋的日本人》等,但它们受到的待遇却大为不同。《丑陋的美国人》一书中充满了对美国外交人员的自大骄傲的抨击。据说,美国国务院曾对这本书深入研究,认为这是一本“确实刺激思想”的好书,并要求本国每个外交工作人员人手一本,仔细阅读与反省。而另外两本书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丑陋的日本人》作者是受《丑陋的美国人》这本书启发与鼓舞,误以为此举也可以让自己的国民受益,但自己却遭到了猛烈的批判、围攻。同样的,柏杨先生当时也受到了批评。
那么为什么一类的书遇到了不同的遭遇呢?看来,这是我们远东文化共同体的“镜像综合症”,我们恐惧在镜中的形象,却不看自己的原因,反而竭力指责镜子的低劣,进而打破镜子,以“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名义,终止一切自我治疗的程序。
篇8:《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先丑陋,后美丽。
“中国人似乎仍停留在林木丛生的山顶洞时代,身上穿着刺猬一样的甲胄,只露出冷漠猜忌的两只大眼,心神不宁地向四周虎视眈眈。”
只有清楚自己的缺点,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点。柏杨先生写的这本《丑陋的中国人》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我们中国人的毛病。他在书中写到:“我们检讨自己病历的时候,是不是敢面对现实?用健康的心理,来处理我们自己的毛病?”我们大家似乎都没有这个勇气,而柏杨先生却用实践说话,用这本书来使我们警醒。
面对中国人的劣根性,我们不仅要从自身的经历吸取教训,也应该从别人的身上吸取教训。“印第安人是个活榜样,这个可哀的红脸民族,跟西藏冈底斯山的`牦牛群一样,低着头,朦胧着眼,蹒蹒跚跚,有意无意,身不由己地,一步一步,走向绝种的死亡之谷。听到他们蹒跚的脚步声,和时代的辛劳喘气,心都裂成碎片。有人说,你别杞人忧天,中国人多呀。咦,在可怕的核武器和强大的生存竞争压力下,人多可没有用。印加帝国的人口可多,如今都到哪里去啦。有人说,中国人聪明呀,聪明确实聪明,但把聪明用到抗拒改善自己品质,动不动就翻天印和窝里斗,聪明反而会被聪明所误。似乎只有自惭形秽、痛改前非的觉醒,才能躲过印第安朋友所遭的大难。”我们有好的品质,但是也有不好的品质。我们若不肯正视这些不好的东西,停滞不前,总有一天,我们会不印第安人的后尘。没有人想要这样的结果。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也一直传承。然而我在书中看到这样的一段话:“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像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的流下去,但因为时间久了,长江大河里的许多污秽肮脏的东西,像死鱼、死猫、死耗子,开始沉淀,是这个水不能流动,变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个酱缸,一个污泥坑,发酸发臭。”这话讲得有一定的道理。文化传承,我们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有这样,文化才能走得更远。后人的素质才会更高,国家才会更好。
丑小鸭可以变成白天鹅,毛毛虫可以蜕变成蝴蝶,我相信我们中国人也一样可以改掉恶习,让美好的中华品质发扬光大。先丑陋,后美丽,我们能等,而这一天也将会到来。
篇9: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书桌上看到台湾作家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看到这么敏感的字眼,心生好奇,便借过来阅读。
《丑陋的中国人》收录了柏杨数十篇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几乎都是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诚如“中国人的丑陋,来自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这般,作者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态度鲜明地将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端称之为“酱缸文化”,这种“酱缸文化”会让我们的子孙后辈受到影响,且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不断。难怪冯骥才先生认为这是一本“令人深省的书”,肯定柏杨先生批评的正是中国人国民性的负面。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礼仪之邦”。历史的车轮向前,尽管她历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的熏陶,但很多地方却仍丑陋不堪,实在有负“礼仪之邦”的美誉。赏一叶而见秋韵,窥石出而知冬至。生活中,往往最是寻常和细微的环节,却常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缩影,也往往折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水平。事实上,近些年来,我们不难在新闻上看到种种形式不同的中国人的“丑陋”,甚至在我们身边就大量存在!这点,我们不以偏概全,但也不推诿逃避!公共场所的文明和素养,很多细节对中国人的“提醒”总是刺激着我们的神经。是呀,我们必须得承认,相较于很多西方国家,中国人的礼节和礼仪远不及彼。这种内在素质的外在体现的差距,也绝不是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这些顽疾是一种慢性病,经过长年累月不断累积,再逐步散落到各个角落。这着实让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有担当、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国人倍感惭愧和压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当认真思考,早点觉悟,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及时去改进。
写到这里,我的心不由得一惊!这让我想到作品里的《炫耀小脚》《虚骄之气》《把羞愧当荣耀》等篇!那位山区老太得意地炫耀自己的小脚的“奕奕神采”令人无奈,那“做好事”俨然已经成为“多管闲事”的冷漠无情,那绞尽脑汁的“窝里斗”……
难道仅仅只是这些?错了!因此,我辈当自我反思、自我检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礼仪之邦”正名,用自己的举动去唤醒那部分麻木的国人,而终于唤醒沉睡的中国大地。
篇10:《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借用柏杨先生的原话来说明他写这本书的真正目的,他说:“中国人是一个受伤很深的民族,没有培养出赞美和欣赏别人的能力,却发展成自斗或阿谀别人的两极化动物。更由于在酱缸里酱得太久,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到酱缸的污染,很难跳出酱缸的范畴。”因此他要写《丑陋的中国人》一书,让中国人知道自己的缺点。
《丑陋的中国人》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书,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受欢迎的。它主要记录的是二十年前柏杨先生在各个学校所做的演讲。
说句实话,当一个素来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的人,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不知道会是什么感想,除了对中国人的愤怒和鄙视之外还有什么呢?一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也觉得写的有些偏激了,我们真的有这么差劲吗?后来觉得我们确实得反思我们自己。说到底柏杨先生是“恨铁不成钢”啊,他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滤过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主要内容是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
书中他也提到:我们没必要去写那些优点长处,因为说了只会让我们更加骄傲自满,不说他也还在那里不会消失。我们更多地是应该去反思自己的不足与缺点,这样才能有所进步。我想这也正如著名的“短板效应”吧,对于那些长的木板我们再怎么努力他也是保持在那里了,而我们只有让短板变得更长才会有意义,所以对于不足我们要正视,要努力去发觉,努力去改变,而不是一味地宣扬自己的长处。
作者从古代封建专制开始一一论述我们民族的一些陋习与不足,发人深思。官场的恶习,皇帝的专制,蛮横不人道。几千年来一直是统治思想的“儒学”一直强调君君臣臣,皇帝的权力可谓是大啊,要杀便杀,完全没有仁道,我们追求的民主与平等呢?还有古代对男性的“ ”这种惨无人道的方式,对女性的“裹小脚”,历史上有人反对过吗?我们自古以来一直是礼仪之邦,可是我们的“三跪九叩”,头磕的越想那越好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这是对人类的一种残害,却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种种的专制与对人性的毁灭,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
有这样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中国人一个人是条龙,三个人是条虫。类似意思的句子还有“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就是我们的国民,看看我们留学海外的学子,成绩斐然,很多都是所在学校的成绩的前列,或者说第一,但是最后,真正成为大科学家,有成绩的不多。原因在哪?值得我们去研究。“不能团结”这可是致命伤啊。“一个人是条龙,三个人是条虫”我们中国人都很聪明很有能力,只是我们不懂得团结合作,而只是为了自己谋取私利。如果能够团结合作发挥每个人的最大能力,结果可能会是另外一番现象。
作者从各个方面研究,指出了我们存在的各种问题,发人深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虽然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有点偏激,作者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对国家的未来及发展着想。很多人都只是看到了好的一面因此在那里洋洋得意,殊不知,我们离发达国家的距离还很远,我们要时刻警醒,时刻反思,反思自己的不足,学习人家的长处,而不是拿着自己的一点小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迷失自我,这样又谈何进步呢?只有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会去改进才会去弥补,才能够有所突破,有所成就。
篇11:《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当皇帝穿着新装大摇大摆高傲地从人群前走过,炫耀着自己十足的丑陋时,又怎奈得那个诚实的孩童惊言指出他的可笑?而那些“忠臣”与“良民”又是怎样的可悲?
当我由此联系到我和我的祖国,似乎近于荒诞,然而却又撇不开形形影影的相似――我们的祖国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迅速强盛,我们进时,一位慈和也正怀着大国崛起的自豪,得意于祖国的富强壮大,忘形于生活的富裕美好,迈开大步向前进时,一位慈和的老人,忽然将一盆冷水泼到我们蠢蠢欲烧的心上,宛如一副清醒剂,让我们发昏的头脑有了一丝清醒;又似一面明镜,通照我们喜笑颜开背后的丑陋!有人愤怒,愤怒自己短暂的美梦被打破;有人反思,反思我们这一路是以怎样的姿态走来。而这副清醒剂抑或这面明镜就是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
中国人丑陋吗?现在似乎已勿庸置疑。当柏杨先生又一次为我们鸣响警钟,当有的.人拿起《丑陋的中国人》而冥然反思,叹赏钦服,自惭形陋;当一些人心热眼红,群起而功,强颜抬杠,刻意中伤,确乎已然证明,中国人的确丑陋,而且丑陋得看不到自己的丑陋。而对于后者,他们还在惊讶,还沉浸在“酱缸”的酸臭浊流之中,似乎觉得能够欣赏自己的丑陋便是美德。柏杨先生毫不客气地痛击中国的“酱缸文化”,要中国人活得有尊严,对中国人“脏、乱、吵”的丑陋针针见血地批判,对中国人“死不认错,爱记仇”的病根刀刀刻骨地剖析。一石击起千层浪。诚然,“一个作家只有在褒贬之间才有价值”,而柏杨就是这样一个有思想,有社会良知的作家。
当然,柏杨先生的一些观点我无法苟同,诸如他将中国人丑陋之根源尽结于儒家文化的残蚀,猛烈抨击“酱缸文化”,对儒学的批判近乎刻薄。诚然,儒学的发展有其必然的弊端和内在的垢病,但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它的积极深远的历史作用。尽管后世的一些腐儒将其衍生为强化君权,附权庸贵的思想枷锁,我们仍当更理性地去看待。
峰回路转。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竞争日益激烈与残酷,而要想在国际舞台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知已知彼,倘若我们尚不能认清自己,又如何去了解别人?更别谈去与别人竞争。“夜郎自大”的惨痛教训,我们刻骨铭心,尽管我们不愿提及这段职辱的记忆,可是我们却又在不自觉中重蹈昔日的覆辙,前车之鉴啊!
矫枉过正也很可悲。盲目模仿,甚至于为了模仿而出卖人格,“别人的月亮都比自己的圆”。愚昧!可笑!柏杨先生的一句话非常精辟:崇洋但不媚外。是啊,别人的东西固然好,你该做的是虚心学习,完善自己,而不是刻意去移花接木,驴头上马嘴,正如你不能拿别人身上完好无损的肉来替换自己溃烂的疤一样。找出病症,求医问药才是正道。
深刻的话谁都会说,但能说出像《丑陋的中国人》这般振聋发聩的又能有几人呢?这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一个社会良知,这又何偿不是太爱祖国的表达呢?爱祖国并不是刻意去掩盖她的丑。我们都希望祖国强大,但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必须是健康的国家,一个能够正视自己,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国家!美国人以《丑陋的中国人》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我们为什么不能将《丑陋的中国人》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而让《丑陋的中国人》使中国人不再丑陋呢?
有人说中国人好窝里斗,这似乎也是有道理的,一些说中国人不团结的俗语时常令我羞愧万分。那是一个永恒的记忆:汶川地震时,我们中国人是何等的团结,万众一心,力量惊人,世界瞩目!然而,一旦风平浪静,国人却又悄悄窝里斗起来。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只有在面临灭顶之灾时,才知道去团结,去奉献。难道我们真的为“酱缸”所酸腐?难道我们对昨日的大耻辱、大感动的回应只是一座座冷冰冰的纪念碑?抑或是一段痛苦不堪回首的记忆?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需要每一个成员的参与,和睦相处,彼此不弃。我想,只要我们团结互助,每个人都能正视自己的丑陋,努力改之,最终必将是我和我的祖国同进步!
篇12:《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找些缺陷来挖苦,其实是自嘲,为我们提供些警醒,而且说丑不道美,也是种自谦。不懂幽默,以为柏杨刻意揭疮疤,才真辜负他的一番苦心。
――题记
起初,读这本书的最大原因应是当初的那份好奇心吧。柏杨,听这名字应是中国人吧,那他怎么可以这么做!于是,我便在心里嘟囔着:哪有中国人说中国人不好的,这不分明是举着石头砸自己的脚。心里的怒火也因此油然而生。可当我看完整本书时,之前的愤青顿时间转化为感谢,多亏了他的指责,让我从中学会检讨自己,反省自我。这不也正是柏杨先生写这本书的意义的吗?
中国人的脏、乱
脏,恐怕是众所周知,随处可见的吧?道路上,草坪里,公园中,脏总会出现。还记得国庆那天的天安门吗?当日清晨,来自全国各地的约11万名群众冒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结束处理垃圾时,竟动用150名保洁员人手一把扫帚,2辆清扫车,2辆垃圾收集车,以“拉网式”的排兵布阵,用了30分钟才全部清除。经粗略统计,本次共清扫多达5吨左右的垃圾!这赤裸裸的数字深深的刻在每个人的心里。这11万人中,虽说不一定全是中国人,但是中国人的人数至少也在80%以上,那这件事,不应该给那些不爱护环境的人来个重重的打击呢?
乱,那就更不用多说了,稍微懒散的人家中肯定会出现的吧?社会中,好不容易等到了车子,就开始乱成一锅粥乱挤。踩踏事件也不少,全是因为乱这个词,内心乱,行**。乱这个词,随时随地控制着我们。若我们保持着谦让的品质,或是排列有序,行动不慌不忙,那么,这些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中国人的吵
“为什么中国人的声音大?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中国人的嗓门特高,觉得声音大就是理大。只要声音大,嗓门高,理都跑到我这里来了。”书中这句话对我而言真是颇有深刻的体会啊。吵,为它代言的二话不说都知道非菜市场莫属。虽说有一部分声音是为了“宣传”自己家的菜从而更好地赚钱。撇开这部分,最大的声音不还是源于买家和卖家之间的种种微小的事情而对峙起来。说的声音也越来越响,这不就是内心里希望能够通过气势上先赢下敌人。可这又有什么意义,若是静下心来,两人之间在安静的沟通沟通不就行了。离开别人的吵闹,处在别人的角度想想自己以前莫名其妙时发的火,两个人无缘无故地吵着,起源竟是鸿毛般的小事而已。这不应给自己一个警醒呢?相比之下,班内的有些同学的好品质我更应该好好学学,同时改改自己的坏脾气。在此,我要再一次感谢杨白先生的这本书,是这本让我试着发现我的缺点,扬长避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他让我对这句话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
篇13:《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一出版就立刻引起了国民的关注。《丑陋的中国人》收录的是柏杨先生的演讲稿,笔风幽默而尖锐。书中所说的关于中国人的种种恶习,多为日常所见,只是没有人讲、没有人提、没有人批评就不当一回事。20xx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奉行“家丑不可外扬”,对于“有辱国体”的言论必定会屏蔽屏蔽再屏蔽,传到外国的必定是好东西。然而柏杨先生则在《丑陋的中过人》中对中国人的恶习给予有力的批判,揭了自己的短,希望国人以此为戒,也为日后多位作家发表醒世之言奠定基础。
《丑陋的中国人》之所以会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有个同学读了之后经常说某同学是广东人的代表,因为广东人说话总是很大声,我觉得好笑之余也被这本书的真知灼见吸引。柏杨先生说:“中国人是一个受伤很深的民族,没有培养出赞美和欣赏别人的能力,却发展成斗自或阿谀别人的两极化动物。更由于在酱缸里酱得太久,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到酱缸的污染,很难跳出酱缸的范畴。”虽然话很难听,但却是事实,他是抱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去写的,书中的词幽默讽刺,说的却不是风凉话,而是希望通过对中国人的种种恶习的批判来警醒将要担当振兴中华之任的年轻一代。
其实,我还阅读的一本名为《丑陋的日本人》的书,书中同样严厉的批判了日本文化的日益腐朽。这些书不能只是看过、骂过、笑过就可以置之不理的,而是要作更深层次的精神探讨,那就是信仰问题。中国的儒家思想、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苏联的共产主义、美国的自由精神、欧洲的拜金主义等等,不论历史对这些信仰作何评论,无可否认的是这些信仰都带领了某一民族创造出无可复写、震撼世界的历史。中国受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侵蚀日益严重,官员巨贾钱权交易、越权渎职,商家唯利是图、罔顾生民,如此种种让人不寒而栗;即使是平头百姓也只本着独善其身的态度生存,对社会责任视而不见,这归根结底都是缺乏信仰的过错。诚然,社会主义在中国人的意识形态上占重要地位,却未能很好的领导人民,现在仍需要通过国家、媒体、文学创作者、学校等等多方面的努力,重新建立起被国人接受和信奉的信仰,引导国家和人民走向更美好的的未来。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其它国家,都总有他们的不足之处,中国人有丑陋的一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正视问题,努力解决。一两条公益广告、几句文明标语、改掉几个恶习可能改变不了什么,但是,我相信通过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努力终能写出一本《美好的中国人》。
篇14:《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丑陋的中国人》是我在东阳时买的,买了之后,一些小MM很好奇,迫不及待的把书借去看,可过了一两天后,她们却又把书还给我,并说这书很难看。我于是带着疑问,仔细阅读了一下,可感觉还好,虽然只看了一点点。我认为是这些MM们的原因,不是书难看。下面就这本书的一些精彩语句,和各位有缘人分享。
1、在中国做事容易,做人难。
2、环境使我们说谎,使我们不能诚实。
3、这个潭,这个死水,就是中国文化的酱缸,酱缸发丑,使中国人变的丑陋。
4、反省是走向进步的开始。(读书笔记 )
5、好话都是输出给别人用的,自己绝不沾污。
6、中国人认为要忍让,这是美德。其实那是长期屈辱的惯性,而用忍让两字来使自己心里平衡!中国人很少敢距离力争。
7、如果不讲假话,就成不了大事。
8、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荣耀感,叫什么人!叫什么民族!岂不是一群禽兽!
9、人情味是要发生在彼此不认识的人之间,那才是真正的人情味。人情味不分等级,不分亲疏。
10、自爱就是爱国。
11、一个民族的覆亡,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但不是不可能。
12、西方现代化的文明,对古老的中国来说,应该是越早切如越好。
13、中国人因为长期生活在酱缸之中,日子久了,自然产生一种苟且心理,一面是自大炫耀,另一面又是自卑自私。
14、中国人没有赞美别的勇气,却有打击别人的勇气;中国虽然是个大国,但中国人包容的胸襟不够,心眼很小。
15、格言都是情绪的,在某一种特定的条件下,它才是真理,它是不科学的。
16、中国人不懂得真正的民主,却奉行“奴性民主”――“少数必须服从多数”,多数人都愿意做奴隶,就不准少数人不愿意做奴隶。外来的东西一到中国就变质了,别人有民主,我们也有民主,我们的民主是:你是民,我是主。
柏扬曰:中国人是一个受伤很深的民族,没有培养出赞美和欣赏别人的能力,却发展成斗臭或阿谀别人的两极化动物。更由于在酱缸里酱得太久,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到酱缸的污染,很难跳出酱缸的范畴。
篇15: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这是在开学前的某天,闲逛到财大的某旧书店的某个角落的淘到的。高中班主任老吴当时提到过的,虽然,我不能完全赞同他对柏杨书中观点的态度,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也需要了解有关在中国国民性构建上具有有影响力的这么一位所谓牛人的事迹。
就算贴上牛人的标签,也不能让我完全的信服,我也不用举例证明。因为这没意思,他在书中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说服老吴,说服朱洪海(大陆版《我们要活得有尊严》责任编辑)口中的“八十年代人”的。一个人文大师虽不至于因为我的不承认而变成街头混混,也不会因为我的承认而返老还童。所以,我还是很心安理得的说一说对他的初印象。
按照我一贯的结果主导的观点,其实我应该对柏杨先生表示崇拜的,毕竟他的确是牛人,但是他描述的方式、研究的形式的确是现在的我不能接受的了。他采用的大量观察的方法来研究中国人的人性,对于一个正在考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之间关系以及对定量分析是有成见的人而言,大多数时候应该促成我的天平向着他的这一方的,应该认识到定性分析在人文研究领域的作用。但是,结果令我自己都有点失望,因为我知道我的天平正在一步一步的倾向我曾经不屑的数据化、表格化(曾经的影响)的定量分析。
即使这样,这本书在国民人性方面的研究没有使我产生共鸣,但是朱洪海的最后的《“适时出现”的柏杨》还是让我眼前一亮。即使,朱洪海把柏杨夸得很好,但是这样的夸,没有一点使我觉得厌恶,即使只是一点点。我认为这样的编辑,这样的文笔、思路是一个亮点,甚至有盖过这本书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但是,人们不会重视它,,因为他仅仅是一个编辑,而主角是柏杨,聚光灯以外的世界是不容易被人察觉的。
我认为最后,还是有必要用柏杨的话结束。“错误与指责都是送给别人的,自己永远都是对的”。虽然,我不知道这句话与我想说的有什么关系。
谁知道呢?管它叻!书中的,书外的谁又会在意呢?
★ 中国人飞天梦诗歌
★ 中国人日语作文
《丑陋的中国人》的读后感600字(精选1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