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Y樱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目录
- 第1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第2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第3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第4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第5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第6篇:“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第7篇:“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第8篇:“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第9篇: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优秀观后感第10篇: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优秀观后感第11篇: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句第12篇: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句第13篇: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句第14篇: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句第15篇: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句第16篇: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句第17篇: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句第18篇: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句第19篇: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歌
篇1: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神舟十一号奔向天宫,我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程。北京时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正在印度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发来贺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京观看飞船发射实况。
习近平在贺电中表示,欣闻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谨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和航天员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指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习近平强调,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后续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既定任务目标,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17日凌晨4时15分许,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范长龙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代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了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航天员们郑重表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沉着冷静,精心操作,圆满完成任务,请祖国和人民放心。在送行人群的鼓掌欢呼声中航天员们乘车前往发射场,进入飞船作发射前的准备。
发射场上,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巍然矗立、整装待发。
7时20分许,李克强、刘云山等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
7时30分,随着一声“点火”口令,承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冲天而起,飞向茫茫太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现场的电子屏幕上,显示出火箭和飞船运行的轨迹和参数,工作人员密切监视各项数据,不时发出一道道指令。扬声器里不断报告火箭和飞船的运行状态: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整流罩分离,船箭分离,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帆板展开,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
7时49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里一片欢腾。
范长龙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发来的贺电。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的还有马凯、许其亮、杨晶、常万全等。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目前,在轨运行30多天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进入高度约39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对接。
拓展阅读:习近平致电祝贺全文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贺电。贺电全文如下:
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总指挥部:
欣闻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谨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和航天员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后续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既定任务目标,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
北京时间10月17日于印度果阿
篇2: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神舟十一号奔向天宫,我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程。北京时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正在印度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发来贺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京观看飞船发射实况。
习近平在贺电中表示,欣闻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谨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和航天员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指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习近平强调,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后续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既定任务目标,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17日凌晨4时15分许,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范长龙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代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了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航天员们郑重表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沉着冷静,精心操作,圆满完成任务,请祖国和人民放心。在送行人群的鼓掌欢呼声中航天员们乘车前往发射场,进入飞船作发射前的准备。
发射场上,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巍然矗立、整装待发。
7时20分许,李克强、刘云山等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
7时30分,随着一声“点火”口令,承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冲天而起,飞向茫茫太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现场的电子屏幕上,显示出火箭和飞船运行的轨迹和参数,工作人员密切监视各项数据,不时发出一道道指令。扬声器里不断报告火箭和飞船的运行状态: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整流罩分离,船箭分离,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帆板展开,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
7时49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里一片欢腾。
范长龙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发来的贺电。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的还有马凯、许其亮、杨晶、常万全等。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目前,在轨运行30多天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进入高度约39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对接。
篇3: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
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17日发射成功。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消息显示,神舟十一号的“翅膀”在元器件上达到了90%以上国产化,成为了目前中国国内所有卫星型号中,太阳翼国产化最彻底的型号。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航天员在太空的驻留试验,此次两名中国航天员将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组合体内生活30天,但神舟十号和神舟十一号本就按照半年使用寿命设计,在此情况下,电源分系统为何还进行了一些突破性的改变?神舟十一号电源分系统技术负责人沈冰冰一语道破天机:“为了日后空间站的建设”。
据介绍,以往神舟系列飞船太阳电池翼所使用的原材料主要都是进口,作为航天器遨游太空的“翅膀”,要建立属于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国产化是其必经的一条路。
“国产化的材料虽然在其他卫星上也有用过,但是用的地方和我们的不一样。”沈冰冰介绍到,“材料的稳定性是太阳电池翼的关键,也是启用国产化材料后的较大风险点。起初,我们对国产的材料特性不清楚,工艺特性也不了解。”
抱着从零开始的心态,设计师们在这条国产化的道路上,从确定方案,把关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到通过反复的地面疲劳试验、强度试验,以及仿真飞行试验验证、工艺试验,将太阳电池翼的稳定性做到最大化。最终,神舟十一号电源分系统的设计师们将基板几乎全部进行了国产化“改造”,使其成为了目前中国国内所有卫星型号中,太阳翼国产化最彻底的型号。
篇4: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
回收着陆是载人航天活动的最后步骤,也是决定航天员能否安全回家的最后一棒。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飞船副总设计师荣伟说,五院508所肩负神舟飞船回收着陆系统研制,先后攻克了特大型降落伞、着陆缓冲、静压开伞高度控制、多模式回收程序控制、非电传爆弹盖开伞等关键技术,研制了目前国内回收质量最大、着陆速度最低、可靠性安全性最高、系统最复杂的`一套航天器回收着陆系统。
他说,神舟十一号回收着陆的亮点明显,一是全国首创特大型降落伞。降落伞系统是飞船返回阶段的重要气动力减速装置,它可以将进入大气层的飞船返回舱从高铁速度降到普通人慢跑的速度。系统由7000多个零部件组成,是目前我国航天器回收降落伞中结构最庞大和最复杂的系统。其中主伞1200平方米,能铺满一个足球场。二是着陆缓冲技术提升乘坐舒适度。经过与空气的“软”摩擦之后,飞船返回舱进入着陆缓冲环节,这最后一步是硬碰硬的撞击。为了让飞船在“落脚”的一瞬依然保持航天员良好的乘坐体验,研究人员将着陆缓冲技术应用于神舟飞船返回舱的着陆缓冲系统,从而实现返回舱“软着陆”。
篇5: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
自古以来,人类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遐想,由此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神话与传说。我们的先人们脚踏在大地上,仰望着天空给他们设置的极限。
但是无论怎么样的限制都无法阻挡人类探索的脚步,1969年,人类踏着嫦娥曾经走过的道路,飞向了传说中的广寒宫。而到了现在,我们中国人要在浩瀚的`宇宙中创建出一个自己的“广寒宫”——空间站。随着神舟十三号的一飞冲天,完成了不可能的径向对接,中国航天人的奋斗,使中国航天在全世界范围内完成了继北斗卫星之后的又一个伟大的壮举。
曾经的我们创造神话与传说,现在的我们就是神话与传说!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5篇】
篇6:“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
中国将于17日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它将与9月15日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近400公里高的轨道交会对接,两名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二号”,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的太空驻留。
首次30天驻留飞行任务对航天员的健康保障、生活保障均带来更大挑战。从身体上讲,航天员心血管系统受到更大影响,肌肉萎缩,骨丢失,免疫功能下降程度更为明显,出现疾病的概率增大。从心理上讲,驻留时间延长对乘组两位航天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心理相容性要求更高。
从生活上讲,作息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对航天员工作效率的影响增加,食谱食品感官接受性要求更高,卫生清洁尤其是运动后清洁问题突显,导致航天员驻留保障难度进一步加大,需要在失重防护、食谱食品、卫生清洁、作息制度和飞行程序安排等方面加强设计,提高航天员的在轨生活品质。
航天员的`作息制度设计上向空间站任务长期飞行进行过渡,所以采用日计划和周计划相结合的方式,天地同步作息模式。航天员在30天飞行中,任务相当重。每工作6天有一天休整,这一天航天员也要做很多事情,但是航天员自主空间大一些,可以自己来安排。
神舟十一号发射了,它带走的是全国人民13亿颗紧张的心,带回来的却是13亿滴喜悦的泪水!就让我们一起期待,期待神十一回归的那一天。
篇7:“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这不仅是航天工业领域的一项壮举,更开启了我国航天军工领域的资本新篇章。
我国航天运载器年发射次数已经进入世界前三,但累计发射次数与俄美差距显著。
根据人民日报披露,截至2016 年9 月1 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飞行235 次,成功率达到95。32%。 “十二五”期间,主管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共计成功发射火箭86 枚,发射成功率高达97。7%,五年间我国的发射次数、发射频率和发射成功率均排位世界前列。其中,仅2015 年一年我国就完成火箭发射19 枚,并且全获成功。经过60 年发展,目前我国火箭已具备可靠性高、发射密度高、入轨精度高的优点。
从全球航天发射情况来看,目前全球航天发射主要由俄罗斯、美国、中国和欧洲国家组成的欧洲太空局主导。第一梯队的俄美发射累计次数远远高于我国,我国与欧空局共列第二梯队。据统计,2012~进行的159 次航天发射中,俄罗斯、美国、中国和欧盟的发射量占到了全部发射的86。8%。从整体发射总数来看,由于起步较晚,我国与俄、美发达国家发射次数仍然差距不小。
,神舟一号发射,中国踏上航天新征程。载人飞行、探月工程、空间实验,新世纪以来,中国航天人用一次次突破,远征浩瀚星辰。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短短视频,记录了中国航天征程的节点,也共振着国人欢呼雀跃的心跳。“如果没有梦想,灵魂就会‘失重’”,个人如此,国家更是如此。“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从古人的浪漫追梦,到今天我们不断圆梦,有梦想又脚踏实地的中国前途无量。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16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
武平表示,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陈冬首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
我国在轨卫星数量仅次美国,发射频次和数量近几年爆发增长。
卫星数据方面,截至2016 年9 月11 日,全球共有1535 颗卫星在轨运行,其中我国在轨卫星数量为173 颗,仅次于美国。“十二五”期间,我国共计发射中外航天器138 颗,其中2015 年全年发射45 颗,卫星(航天器)发射频次和数量均呈现爆发增长。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年均发射数量将达到30 次。
篇8:“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
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向载人航天事业迈向了新的高度。
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这次是第三次赴太空,并成为上天年龄最大航天员。而航天员陈冬则是首次参加载人飞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出征的两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的生肖属相恰巧都是马,两人的33天太空之旅正好是“天马行空”。
这将是中国航天又一里程碑性事件!这是我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太空中,“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这两个比子弹速度还要快8倍的空中飞行器如何安全、无误差实现对接?太空中如何种庄稼,如何养蚕,可以实现未来航天员长期驻留时“有菜吃”“有饭吃”,无需全部从地面补给?全球第一台冷原子钟,如何将航天器自主守时精度提高两个数量级……一系列“中国奇迹”等你一起见证。
航天员往往承担着巨大的职业风险,甚至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杨利伟就曾在《天地九重》一书中披露,在第一次载人航天火箭升空后突发低频共振,当时觉得“自己不行了”。书中这样描述:“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实际上,他早已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
“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每一个炎黄子孙无不感到兴奋与自豪,人们的心情简直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神舟十一号”成功飞天,意义尤为重大,它代表着我国在太空中中长期驻留实验的成功;它代表着中国的航天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代表着外国人从此将会对中国刮目相看;它代表着中国从此将会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篇9: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优秀观后感
自古以来,人类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遐想,由此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神话与传说。我们的先人们脚踏在大地上,仰望着天空给他们设置的极限。
但是无论怎么样的限制都无法阻挡人类探索的脚步,1969年,人类踏着嫦娥曾经走过的道路,飞向了传说中的广寒宫。而到了现在,我们中国人要在浩瀚的宇宙中创建出一个自己的“广寒宫”――空间站。随着神舟十三号的一飞冲天,完成了不可能的径向对接,中国航天人的奋斗,使中国航天在全世界范围内完成了继北斗卫星之后的又一个伟大的壮举。
曾经的我们创造神话与传说,现在的我们就是神话与传说!
篇10: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优秀观后感
10月16日0时23分,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神舟十三号发射进入倒计时,“十,九,八……三,二,一,点火升空!”随着一声巨响,火箭笔直地冲入云霄,离开了地球表面。紧接着火箭开始抛弃小型助推器,然后火箭的外壳开始分离,“神舟十三号”的真面目这才展现出来。最后与大型空间站相连。
我还收看了航天员在太空的“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小餐桌,马桶,竟然还有洗澡的地方。我得知这次三位航天员将要在那里度过6个月,这比神舟十二号的时间多出了一倍!这不由得让我为之震撼!我们祖国的航天技术真强大!
篇11: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句
酒泉太空起飞龙,
一月巡天乐近宫。
完美喜迎新贵客,
航天试看我精英。
篇12: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句
作者:柏思瑶
几件简单的纸板,在我们手中嬗变。
一件简单的航模,在我们手中诞生,
看着自己的作品在空中飞翔,
我们的思想也飞到天上。
自由飞翔是人类千百年的梦想,
嫦娥奔月、敦煌飞天像,
无不承载着我们的渴望。
浩瀚太空,有没有我们的`兄弟,
茫茫宇宙,哪里是我们的故乡?
万户的火箭刚刚熄灭,
“东方红”在太空第一次飘扬。
神舟系列火箭,
把国人送到天空的上方。
从无人飞船到空间站的设立,
高科技给我们的梦想插上翅膀。
航模科技的诞生,
为我们的飞天梦演奏圆满的乐章。
我们的航模在空中翱翔,
我们的思想也在飞扬。
篇13: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句
作者:唐代・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 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 丈夫未可轻年少.
译文:
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篇14: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句
作者:于忠晓
诺亚造方舟
为了躲避大洪水
中国神舟飞向太空
圆了万户的飞天梦
甘肃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女神
用五色石补天的伏羲妹妹女娲
追赶太阳的英雄夸父
广寒宫中的仙女嫦娥
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齐天大圣
天庭中威风八面的玉皇大帝
能摘星揽月的各路神仙
中国神话中的传奇人物
不断播种东方人的飞天情缘
从东方红一号到织女三号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
从航天英雄杨利伟
到特级航天员景海鹏
中国航天人
面对世界强手,敢于挑战
面对科学险峰,勇于攀登
面对浩瀚宇宙,探索不止
为了这一天
不知有多少人泪洒戈壁
不知有多少人情结酒泉
不知有多少人欢呼沸腾
中国人常住天宫
巡天看河
九霄云外
赛过神仙
篇15: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句
作者:唐代・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译文:
大鹏奋飞啊振过八方,中天摧折啊力量不济。所余之风啊可以激励万世,东游扶桑啊 挂住了我的左袖。后人得此消息而相传,仲尼已亡,还有谁能为我之死伤心哭泣。
篇16: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句
满江红―神舟颂
神剑扬威,举国赞,英雄航天。苍穹处,日月同辉,漫步其间。高擎红旗展国威,伴星环顾千里短。如约归,何言乾坤大,任往返。
兴伟业,争尖端;强军力,勇登攀。使命高一切,重任在肩。民族复兴征程远,众志成城莫等闲。指明日,待我筑新宇,天庭看。
篇17: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句
柳梢青―梦圆
日月张灯,群星结彩,宇路丹霞。广袖新裁,仙履列阵,琼管瑶琶。
神舟威震天崖。庆龙子,圆梦飞槎。往矣加林!惊乎山姆?看我中华。
篇18: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句
浣溪沙―航天英雄赞
群英广智聚东风,神剑怒啸上九重。捷报频传庆成功。
中华儿女多奇志,漫步寰宇问苍穹。赶超俄美共繁荣。
篇19: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歌
为了祝贺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我们来看看2016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歌吧。
2016祝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诗歌(1)
早安,太空
---人类的家园
早安,太阳
---我们肩并着肩
早安,地球
---我们正驱步同行
早安,神舟
---中国人的飞天梦
早安,中国
---关注您的所有眼睛
所有情感,所有寄予与希望
所有祝贺,所有之感激感动
托付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
已从中国大陆酒泉
从地球的手掌心上
悠然而潇洒地奔向太空
---景海鹏、陈冬
两位黄皮肤的中国人
他们早起对太空敲窗问候
---地球上的中国人来了
我们将一次再次,万里光临
圆梦近在咫尺,庭院悠闲散步
他们代表十三亿中国人
神舟出师,离开小小绿色地球
登门造访浩瀚而神秘太空
欢迎地球,太空欢迎
亿万年造化,今朝承载
我们将会一次次地展翅出发
扶摇十万八千里,神舟来去竟自由
试看人类多为杰骏
承载着伟大的中国梦---
捷足先登,欢迎太空新主人
嫦娥起舞迎接,吴刚捧出桂花酒
一道道神话与科技之衔接
正展示出一代代中国的航天人
挥手潇洒一指
---唯我中华仁厚得志气而得强盛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共1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