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快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做一个老练的新班主任读书心得,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做一个老练的新班主任读书心得,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 目录
篇1:读《做一个老练的班主任》有感
读《做一个老练的班主任》有感
这本书是一本特意为新手班主任准备的入门手册,里面很详细的介绍了班主任工作内容和细节,是能够让新班主任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初步掌握一些关键的工作技巧,让班级早日走上正轨。
第一部分介绍了怎样才能顺利接好一个新班,详细列出开学前所需的准备、开学时应注意的细节。开学前要做好清洁工作,打扫好教室,将粉笔盒、黑板擦等摆放整齐整,干净明亮的教室会让同学自然产生对新学期的期待。其次要弄好黑板欢迎词,用美体字写上“欢迎你回校学习”,加上班主任姓名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开学时报名收费和分发课本是一个重要环节,掌握三个要点能顺利完成收费和分课本工作。要点一是在黑板上写明收费的项目和数额,避免重复回答。要点二是请热心家长来协助,报到当日事务繁杂班主任常感分身之术,邀请热心家长协助班主任看班、收费和清点课本数目。要点三是慢一点,多复查,避免出现少课本和少收钱的问题,不能单纯求快,这种小问题会扰乱心情导致手忙脚乱。
第二部分阐述了怎样排座位才能让大家满意。排座位受到身高、视力、性别、个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这是开学时遇到的头一件大事。本书介绍了七种基本的排列方法,高矮式、男女搭配式、兴趣式、自选式、轮换式、成绩搭配式和抽签式。优秀的.班主任是灵活运用各种编排方法的,不可强求统一,也不是一成不变使用同一种方法。这里还给出一个案例,案例中的老师第一次采用自选式和男女混搭,观察学生的表现,过了一段时间后摸清学生个性特点,第二次选用“动静结合”的方式,等班级初步稳定下来就定期进行座位移动。这位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各种方法混搭,有不错的效果。
第三部分讲了怎样制定班规最有效。班规需要了解班级的特点和物色班干部人选,应在开学后一段时间后制定。这里列出制定班规的五大原则,民主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奖惩并重原则、权利义务配合原则和人文性原则。其中,我觉得奖惩并重原则最重要。具体明确的评价激励制度,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也能更全面的评价每一位学生。有好的制度还是不够的,离不开认真负责的班干部的执行。
看了这本书,我收获很大,也让我有了前进的方向。
篇2: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书心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老师奉献精神的歌颂,然而老师职中最忙碌的还是班主任。我爱人在家常常问我一句话:“你在学校到底都忙啥呢?”一时竟让我无从回答。其实有时候,我们自己想想还真是有点儿“瞎忙”。幸好张校长为我们推荐了这本《不再做瞎忙的班主任》,我如获至宝,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边读我边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班级管理更轻松呢?
从书中我们不难发现良好的班级气氛,可以让班主任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又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呢?我有以下几点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要想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我们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想维持稳定的班级秩序,班主任要从自身做起,应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例如:每天早上的晨读时间,我规定孩子6:50到班,我自己也会提前到达。进班后我就会拿起昨天背过的课再看看,这样孩子们见我在看书,他们也都很自觉的拿起书来读,没有人再说话了。
二、知人善任。一个好的班干部应该是架起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桥梁,好的班干部不一定是学习特别优异的,但一定是最团结同学的。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孩子,他叫时铭远,他自从进入三年级变化十分的大,学习特别努力,就连课件除了上厕所都不舍得离开自己的座位,他还特别团结同学,于是我就找他担任我班的纪律委员,帮助我维持班内的纪律,他也欣然接受。
没想到,这个孩子特别有责任心,只要我不在他就主动承担起责任,把班内自习纪律维持的井井有条,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其实这样的孩子每个班都有,只要我们能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做到知人善任。
三、正确的引导班级的舆论。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里,舆论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在班级管理中,如果我们能合理的运用舆论的力量,也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自习课上的说话现象一直是我们班主任工作中最头疼的事,他影响极坏,破坏力极强。但是每个班上都有那么几个孩子习惯不好,自习课上容易出现小骚动。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要告诉孩子们自习的重要性,尤其作为初三学子,学习时间越来越少,大家都是争分夺秒、惜时如命,有谁自习稍有举动就会给别人带来影响,试问有谁愿意和一个爱说闲话的孩子坐在一块儿呢?
我就是要形成一种舆论压力,让这些爱说闲话的孩子总觉的大家都在盯着自己,不敢轻举妄动。如果真有孩子按捺不住,我们不要单独找他谈心,可以叫上周围的一些同学,召开一个小型的班会,让大家来评判他的种种作为。这样他就不会觉得是老师在批评他,利于他接受建议,改正错误。
最后我想重新解读一下这本书的名字,它说的是不瞎忙的班主任,并不是不忙,只是我们的忙碌收到应有的回报。当班主任的确很忙,但是我认为一个老师如果没有做过班主任,就像一个人一辈子没有结过婚一样,是不完美的,是遗憾的!
篇3: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书心得
本书说的是一个班主任是如何逆袭,把一个学校公认的差班变成一个高考最好的班级的。下面就是我对班主任处理事件的想法:
一、班主任有两大职业化的特征。一是要懂自己,在我的理解中就是要懂自己要做什么事情,要知道一些事情该怎么去做,明白且有条理。二是教育的落脚点,在我的理解中就是作为一个老师,你最终希望教育成什么样子,班主任最终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子,才是教育的落脚点。
二、改变一个孩子没有那么容易。改变是需要良好习惯的引导,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在故事中,老师都举了比较刺激的方式来教育学生的,但在我看来教育的方式都是两面性的。如何使用就是要看老师如何把握事情发展的动态,要看学生理不理解老师的处理方式。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的话就很有道理的,他说:“比起正确的做事,做正确的事更重要,在教育中,我该做什么事,比我能做什么事重要得多”,找到我该做的事,是避免瞎忙的关键。
三、为孩子的成长搭建“动”起来的平台。面对班级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事故,处理起来还是得有一套方略的。为了不让班级多生一些事端,就需要引导孩子动起来,要正确的动起来,时时刻刻的动起来,快快乐乐的动起来,如果班主任不加以引导,那么他们就会疯狂的、肆无忌惮动起来,反而造成更多没必要的事故,起到相反的效果。
四、为孩子的成长接取多方资源。就是说老师需要借力打力,接力用力,要学会用别人的水浇自己的田,要事半功倍的做事。老师的事情有很多,班主任的事情会更多,所以班主任的'借力是必然的,其中以家长、同学、其他任课老师的力最多也最好借。还有榜样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模范的力量等都可以被借鉴的。
五、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不竭动力。而不竭动力就不能有无效的教育。而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要有优秀的思维品质。像这样的教育就需要科学的'班会来呈现,像系列化、持续性、励志性、多样性等更加全面的为孩子提供不竭动力。
六、一个“小本”做沟通的大事。就是一个小本子记录学生之间的事情,这样很好的避免老师想要“偷看”学生的日记本了,让学生光明正大的的写出来,再光明正大的去看,去回答。一开始可能很难,因为要人学生主动去写很难,这就要使用一些的方式方法,一是引导,二是包容,三是同等对待,四是有写必回。
七、现在的长辈总以一句:“我怎么做都是为你好的?”但结果总是有些差强人意。因为你以为的对你好,并不是我以为的对我好,这样就出现相反的效果,以至于结果不是令人满意的。所以教育是需要方式方法,需要策略,而不是一句都是为你好。
篇4:《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书心得
【书目简介】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一书中,梅老师在明确了班主任的本位之后,提出了突围的方向,也就是他的“培育--发展”的理念。所谓培育,就是为孩子的发展搭建尽可能广阔的,动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而发展,则是指孩子在班主任搭建的平台上充分地舒展灵魂,习得知识和发展能力,使得每个孩子都可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阅读有感】
班主任工作的本位在哪里?作为班主任,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视角和姿态关注班中的人和事? 以实现班级的理想运营与踏实践行的有效对接?这些曾一度让我迷茫的问题,随着梅老师的“培育――发展”理念的深入解读,渐渐在我头脑中清晰、明了。做班主任工作的这几年,我何尝真正的反思过自己。读梅老师的书,我开始“留一只眼睛给自己”,边读边思考梅老师所说:“一个职业化的教师,是一个站在讲台上认真做教育的教师,是一个明白自我道德价值和人身价值的人”的真正内涵;知道了:“一个职业化的班主任是明白自己价值微小和学生自身成长重要的班主任,是一个可以退而为俗人体验丰富生活进而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是一个放低自己而不去盲目引领的班主任”。
书中很多话,我至今记忆深刻。
“培育”,就是为孩子的发展搭建尽可能广阔的、动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而“发展”,则是指孩子在班主任搭建的平台上充分地舒展灵魂、习得知识和发展能力,使得每个孩子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班级是一个大平台,班主任可以做并且只能做的就是搭建、运营这个平台。这是学生成长发展的舞台,舞台越宽广,学生的发展就越有多种可能”。
“教师没有资格以一棵树的形象告诉孩子该如何生长,或者说为人师表的我们还没有资格。”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存在,自然每个人都会有自身的缺陷,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却要用自己的形象或者自己理想的想象来塑造学生的话,您塑造的学生,或许不是教育所追求的相对完美,您的不足是会投射到您尽心培养的学生身上”。
“人放开了自我的思维,就会给自己一片广阔的天空;守着自我既束缚了自己,也束缚了教育本身”。
“很多老师想用关爱换来学生的感激。教师一厢情愿的认为,学生一感激,就会改正缺点,可是现在孩子由于家庭的溺爱,感恩心态已经越来也淡薄。你想,你关爱再多,能超过家长吗?家长关爱了那么长时间,那么大的力度,都没能使孩子听话,您的爱怎么就那么灵呢?“千万不要以为爱能包治百病,而且我再说一句得罪人的话:爱不属于专业能力,虽然它对教师来说是必须的,非常重要的`。他缺少的不是爱,而是理智、是智慧,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如果学生是种子,班主任不应该是大树,而应该是土地虽然我不知道长成怎样好,但我知道向上长没有错”。
“教师改变一个学生没有那么容易,进入基础教育之后孩子的内在心理结构基本稳定,教师的每一次教育活动通常仅仅是对孩子内在心理结构稳定性的一次表层调节而已”。
“很多时候的教育成果其实只是瞬间的触动,时间会消解这种教育成果。因为孩子内在心理结构的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反调节能力,而一次教育的效果,哪怕孩子当时痛哭流涕,那也很可能只是一次表层的调节而己。正如我们拉橡皮筋,它有弹性度,每一次拉它都是一次表层的改变,一旦松手,又会回归到它原始的情况。孩子的这个心理事实就决定了要改变一个人是很难的。所以,我们不能夸大教师的教育能力,尢其是不能夸大一次教育的效果”。
“当对生命的敬畏让位于自以为是甚至是盲目的师道尊严时,教育只能是一地鸡毛,苍凉满地”。
“在孩子漫长的人生道路中,我们只不过跟他们偶然相逢了几年,真的不必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梅老师书中的这些话语,无不触动我深深的思考:回望自己曾经的班主任工作,面对班级中的突发事件、问题学生思维的旁逸斜出、南辕北辙、甚至是背道而驰,我感到迷茫:作为班主任,我究竟该怎样做才能实现真正的走进孩子们的心?为什么觉得有时也放低了自己,认真倾听学生生命成长的诉求,可好像并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
读梅老师书的过程我渐渐悟出:作为班主任,我们只有顺应学生成长的价值取向,去有效地激发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虽然这样有时会冲击我们班主任自己内在的价值取向,但如果我们牵着孩子们走,无疑会置学生的成长于不顾,扼杀他们创造的积极性。
这本书让我明白,班主任只有“放低自己,顺应学生成长的需要,给学生搭建动起来的平台”,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昂扬孩子们的生命,使班级进入良性运作,从而实现班级发展的美好愿景。
篇5: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书心得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书心得
放假前,学校让我们自由借阅暑期阅读书籍,我一眼就看到了这本书――《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不仅是因为它的外貌(封面是明黄色的)吸引了我,我想更重要的是,两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班级管理方面常常处于天天筋疲力尽,但收效甚微,或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只知道处理一件又一件的事务,偶得一些喘息的时间,却总会被学生的小报告再次打断。这不正是“瞎忙”吗?真的感觉忙得好苍凉。因此,我急需一个正确的方向来指引当好班主任,管理好班级。
书本的开始便陈述了作者的一个观点:“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大,甚至可以说‘微不足道’”。说实话,看了之后,有些愤愤不平。谁说没什么影响?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吧,小学时代四年级的那个班主任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直记得她对我的.关心和信任。但是仔细一想,是啊,除去幼儿园,小学到大学的求学生涯,这过程中所碰到的教师,少则也有几十个,班主任都换了十来个,有多少老师是留在记忆中无法磨灭的?只怕屈指可数。
作者说“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可能是――零”。虽然不愿承认,但事实是:在孩子漫长的人生道路中,我们只不过跟他们偶然相逢了几年,真的不必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然而,不重要就可以抱着过客的心态,放之任之了吗?显然这又进入了另一个极端。作者也提到:“不重要不代表可以不作为,恰恰相反,只有在深刻认识到自己在许多方面无法作为之后,才能清楚地明白哪些事情自己可以有作为,哪些工作值得自己投入智慧和情感。”就如我的经历,在我的那么多班主任老师中,还是有一位班主任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时常想起,心向往之。
那么,班主任工作到底该如何开展呢?作者提出了“培育――发展”的理念。“一个职业化的班主任是明白自己价值微小和学生自身成长重要的班主任,是一个可以退而为俗人体验丰富生活进而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是一个放低自己而不去盲目引领的班主任”。
梅老师说:“培育”,就是为孩子的发展搭建尽可能广阔的、动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而“发展”,则是指孩子在班主任搭建的平台上充分地舒展灵魂、习得知识和发展能力,使得每个孩子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教师没有资格以一棵树的形象告诉孩子该如何生长,我们应该尽可能完善地提供小树苗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让它自由汲取,而不是似生产线上的产品,向着同一个规格生产、包装。我不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理想形象来塑造学生、要求学生,如果是这样,我的不足,也将影响着学生,投射到他们身上。
“班级是一个大平台,班主任可以做并且只能做的就是搭建、运营这个平台。这是学生成长发展的舞台,舞台越宽广,学生的发展就越有多种可能”。这是梅洪建老师的观点,也为我的班主任工作指明了方向。
篇6:教师读书心得: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有幸拜读了王晓春老师写的一本书——《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把班主任工作真正作为一个教育专业,进行学术研究,追究其理念,探索其规律,构建其体系,寻找其方法,从而使更多的班主任从‘知之’走向‘好之’和‘乐之’。”——是这本书的精髓,是王老师写这本书的宗旨。整本书,王老师用很通俗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班主任的六种角色要求,然后阐述了班主任影响学生的十种手段,在此基础上,把班主任分成了九类,并论述了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首先厘清了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边界,然后分别阐明了班主任工作三大块(班风建设、班级日常管理、问题生诊疗)的内容和工作方法。读了这本书之后,作为副班主任的我,收获颇丰,同时我的心灵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要做,就该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
教育有三种方式:管孩子,哄孩子,帮孩子。历来的教育者(包括我自己),只会用前两种方式。王老师竭力向我们推荐的是第三种方式——帮孩子,主张班主任实现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转轨,从只会交替使用“管”和“哄”的方式转变到逐渐更多采用“帮”的办法上来。作为新教师的我,第一要务是做好“管”和“哄”,在此基础上努力做好“帮”。
王老师书中谈到有关班主任影响孩子的手段——定规矩、评比、批评、惩罚、说服、表扬、榜样、集体舆论、师爱、威信,让我感触颇多。结合具体的事例,我看到了智慧的老师做出的智慧的选择。同时王老师很理性地分析了这些工具的用处,也指出“万能钥匙是没有的”,每一种工具只有用得恰当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怎样才能算有效果呢?学生在你这种方法的影响下确实有进步。我结合自己在这学期的工作,发现自己确实做得不好,遇到问题,只是单纯地选择了批评,很少运用表扬,效果非常不理想。另外,自己定的规矩,说过的话,有时疏忽了,让学生逐渐有了坏的意识——老师没惩罚我,下次还可以再犯。在以后的工作中,面对班级及学生存在的情况,我要学会使用多种手段,并理智地分析和思考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力争把这些工具用娴熟。当然,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要盲目硬搬。
书中结语处引用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美国商人去亚洲某部落订购草垫,订得多反而提价,因为单一的重复动作将使人很厌烦;第二个故事是一个工作了十五年的人从没被提升,而刚进公司一年的小伙子被提升了,他得到上司的回答是“您并没有十六年的经验,您只有一年的经验,只不过您把它用了十五次而已。”这段话发人深省,如果我们年复一年地走老路,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复制自我,那收获的多半就只是疲惫和焦虑,永远做不成快乐明哲的班主任。快乐的前提是明哲,是智慧。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很值得回味,让我懂得了收获了不少知识,更加明白了要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
★ 新班主任培训心得
做一个老练的新班主任读书心得(通用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