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helloxiand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人本主义教育心得:如何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人本主义教育心得:如何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人本主义教育心得:如何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曾提出一个“内在学习”的概念: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力,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学习。这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模式。这种内在教育的模式会促使学生自发的学习,打破各种束缚人发展的清规戒律,自由地学他想学的任何课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拥有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就是激发学生充分发挥潜能,表现自己的才能,从中获得满足感。
我们来看看闻名世界的第56号教室雷夫老师是如何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的:
某日,我在教室里收取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的内容是以“印第安疯马酋长”为题的简单填字游戏。当天是交作业的截止日期,但丽莎找不到她的作业。当时才刚开学,丽莎迫切想有好表现。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翻着书桌里的几个资料夹。她知道我就站在她身后,所以拼命在找那一份不见了的作业。
雷夫:丽莎?
丽莎:雷夫,等我一会儿。我带了作业我做过了。真的啊!
雷夫(轻声地):丽莎?
丽莎:真的,雷夫。我真的做过家庭作业(还在拼命找)。
雷夫(已经在哼唱了):丽——莎?
丽莎(从徒劳无功的翻找中停了下来,抬头往上看):什么事?
雷夫:我相信你。
丽莎(不发一语,眼神中带着疑惑):……
雷夫:我相信你呀!
丽莎:真的?
雷夫(轻声地,带着微笑):当然啰,丽莎。我相信你已经把作业做好了。可是你知道吗?
丽莎:什么?
雷夫:眼前有个大问题哦——
丽莎(怯生生地,停顿许久):我乱放东西。
雷夫:没错,你得更有条理一点。现在,何不挑两个你信得过的好朋友?
丽莎:露西和乔依丝?
雷夫:很好。今天吃过午餐以后,请她们帮你整理资料夹,好吗?
丽莎(松了一口气):好……
【资料来源: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 :11-12.】
很多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感到沮丧,但雷夫老师能够让原本会往坏处发展的事情朝好处发展,就在几分钟的时间里,他从可能依照规定惩罚丽莎的恶人,变成受她信赖的师长和朋友。班上的学生在观察他的每个举动之后,把他当作一个讲道理的人看待。这是建立信任的大好时机。故事的结局是,在接下来的一整年里,丽莎再也不曾忘记带作业了。
我们巴不得用枪指着学生让他们照自己的话做,我们坚信这样是对的,这样对学生有好处,可是我们想要的只是这样吗?雷夫老师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为孩子打造一个坚固而友善的避风港,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成为充满自信又快乐的人。虽然,这不容易,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赢得你的信任,有些学生会背叛你对他的信任;但是,如果我们要求学生有好表现,就必须用行动让学生知道我们相信优异表现的可能。做一个公平的、讲道理的老师,努力地将教室里的恐惧扫除。在与学生共同打造的良好环境里,一同成长,展现出让我们自己都惊奇的好表现。
一、相信学生能行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少年儿童一般都具有渴望得到信任、理解的心理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范围的扩大和个体意识的增强,表现欲与荣誉感也随之增强,这时他们往往把自己看做“小大人”,独立性越来越强,自尊心强,上进心切,却不得要领,往往会做出一些令人无法理解的行为。这时候,老师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与上进心。只有当学生觉得他被信任了,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被调动。
“信任”是教书育人的法宝。多时候,如果你相信学生,把他们当成大人看待,他们也许就真的一下子长大了;如果你始终放心不下,总认为他们不懂事,这也干不了,那也不能干,那么他们也就什么都依赖大人了。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他们才会无拘无束地拓展自己最大的才能!
我们应该尝试着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问题,做事情。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更不可简单粗暴,一定要考虑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教育、引导学生判断是非、权衡利弊,使学生在有了正确的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自觉规范其言行。在做出什么决定之前最好多听听学生的想法,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考虑。即使必须做出处罚决定,也要让受罚者心服口服。
魏书生在一次报告中提到,老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己能干的事情教师就不必多操心,让他们自己去干就行了。他举例说,他们班学生的学费,他从来没收过,都是小组长带着组员去总务处交,从没出过差错。班里好多事都让学生处理,这很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更体现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信任和尊重。
要相信学生能行,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大事小事都亲自操办,这样做其实就是不相信学生能力的一种表现。久而久之,不但教师身心疲惫,而且养成了学生的惰性。教师的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成学生对学习的爱,对生活的爱,应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的锻炼,获得学习和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
二、点燃学生的激情
“我们无力改变教育体制,却能与孩子一起创造奇迹。”全美最佳教师,故事被搬上好莱坞大屏幕的罗恩·克拉克老师这样认为。他的奇迹教育点燃了学生的激情,他说:“当你走进教室,如果你‘看到’的是一般违反纪律和有学习障碍的孩子,那你肯定会变得手忙脚乱。而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律师、商界精英、艺术家和总统,那你就会自如地以你的方式塑造一班高度自信,并对成功有着自我期待的学生。”[9]教师的期待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高期望可以带来不可思议的进步。
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课堂是这样的:老师单调地讲课,学生在课桌上趴着睡觉,功课简单至极,学生只通过课本来学习,没有互动,没有生气,也没有激情。教师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往往是根据中等水平学生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认为这样可以兼顾优秀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其实则不然,这样我们牺牲了学习拔尖和学习吃力学生的需要。我们可以在保证了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对大部分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设定更高的目标,让学生觉得他们面临的挑战,而不仅仅面对考试。让他们感受到被鼓励的状态,他们就会取得无法估量的成绩。
在成长过程中,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尤其这种关注和赏识来自教师。教师若要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就要深谙表扬的艺术。我们往往因事物繁杂而疏于肯定,有时候又流于形式轻易肯定,这都不足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会慷慨、充分地肯定学生,认同他们的梦想,我们相信,他们的学习激情终被点燃,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学习奇迹。
魏书生老师曾经收到一份来自“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二附中”的祝福卡:
魏老师:
您还记得我吗?我就是您的观摩课上那个不起眼的小女孩,就是您给了我勇气和希望,就是您教会了我“人是一个广阔的世界”这句话。是您在我生活的里程碑上留下了转折性的一笔。我感谢您,您是一个能教书育人的好老师。
一个不起眼的小女孩舒敏洁
就这样一句“人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就给了小女孩勇气和希望,引导孩子站在一个广阔而高远的立足点上来看待自己,看待人生。教师点燃孩子的激情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有心去解放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对未来的向往,就可以燃烧他们奋进的热情。
三、帮助学生制定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学生学习不主动,成绩差,往往是因为缺乏上进的目标。拥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激发学生自我实现内在动力的基本条件。为学生制定目标不能概而论之,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所在,尊重他们的选择,然后激发他们对目标的向往,并且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创造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是与学生一起把理想分成几个阶段,树立短期和中长期目标,然后不断地督促学生朝设定目标迈进。当然,我们也要适当地引导孩子将目标放在符合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的方向来。
目标是学生前进的方向,是航海中的灯塔。把大目标分割成一个一个小目标,减少跨度,则容易完成。这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的,蹦一蹦能达到的目标,是他们乐于去追求的。每次实现一个小目标,即使微不足道,也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会产生滚雪球似的效果。不要忽视那小目标,也许正是这些清晰的小目标改变了学生的不利状况,一步步迈向成功的道路。
公众号:一个人的教育笔记
篇2:《成功无捷径――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读书笔记
《成功无捷径――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读书笔记
让朗读走进生活,用声音诠释经典。疫情期间,作为李桂荣名师工作室的培育对象,有幸跟着李老师参与了“烁玉流金共读汇”,和大家一起共读了来自美国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的《成功无捷径・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一书。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因为要录出音频,为了不至于太丢人,反复读了很多遍。读了以后才赫然发现,读这本书的体验是“惊讶”与“感动”。
惊讶,是因为我从这本来自大洋彼岸的书中竟然读到那么多熟悉的东西。一直以为,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巨大,以为我们在教育中的种种现实问题人家不存在,甚至以为人家的教育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和我们不一样。这本书却让我第一次知道,那个教师在教学和学生相处中产生的困惑,在我们的校园中也正困扰着我;而雷夫老师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价值观的剖析,其实都可以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来一番验证……这本书还总让我联想起阅读《窗边的小豆豆》的体验。
两本书的作者国籍不同,陈述视角不同,但他们所创造或置身的那个教育场所体现出的内涵和气质却惊人的相似。
所以,这本书不仅适用于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同样适合我们来借鉴。
更多的是感动。阅读中,我总是不由自主地一次次发出惊叹:教师原来可以这样当,原来可以做得这样好!这本书在讲一个故事,故事梗概就是一位小学教师精心教育他班里的学生,使一届又一届平常的学生成长为一批批出色的人才。作者的着眼点不在“成功”,而在过程上。他心态平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第56号教室中他和他的学生们零碎的事儿。这些小事儿,在许多教室里都会发生,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第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教室与教室原来可以如此不同!现举例如下:
第一章中雷夫老师批评艾利克斯老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方法,值得我们深思。做任何事,过程远比结果重要。方法对了,既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又能让自己独善其身,不至于成为舆论的漩涡。而雷夫老师则用一部影片中的.情节(不让儿子玩红袜队队员写满球员签名的球,而孩子却将文字擦去后玩的不亦乐乎)告诉我们: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不要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类似于“儿童角度、儿童视角”的说法我们这几年也曾歇斯底里地提过,但真正地能够蹲下来用儿童思维思考问题的老师和家长一直都是凤毛麟角。
“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提高阅读和数学分数,我们催促孩子们跑的更快、跳得更高,难道我们不也应该帮他们成为更好的人吗?”也许是我们的目标错了,如此做,只能缘木求鱼,最后却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而雷夫老师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却能够很好的化解:“没写家庭作业吗?只要告诉我,我会接受你搞砸的事实。你打破东西了?这种事是难免的,我们可以好好处理。然而,要是你破坏了我对你的信任,规则也将随之改变。……当然,孩子们如果不小心破坏信任,也应该有赢回信任的机会,但这要花很长时间。”在此警告为人师者:遇到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绝对不应该感到沮丧。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
获得孩子的信任以后,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决不能因为孩子的信任而“胡作非为”,老师必须维持教师里的秩序,但千万不要忘记纪律的基本真理: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惩罚必须和罪行相称,然而现实往往并非如此。只要孩子们看见你赏罚不公,你就失去人心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足”。
篇3:《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读后感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读后感
2010年10月13日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 ――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读后感 金李会 一 有什么样的奇迹 拿到这本书,我在想一个小学教室能有什么样的奇迹发生?能用“奇迹”这个词? 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一切奇迹的谛造者就是――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这位心灵导师,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 这是一个普通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每年都有上千普通家庭的学生希望加入雷夫的班级来改变人生,亦有人用百万年薪邀请这位洛杉矶的小学教师,但雷夫,这位“全美最优秀教师”依然坚守在这间不断创造奇迹的“第56号教室” …… ( ◆不断创造畅销奇迹: 美、日、韩,教育类畅销书No.1 中国台湾地区年度教育畅销书! 2007年度美国亚马逊读者最喜爱的书籍 ◆美国总统、英国女王和世界知名主持人欧普拉同时感动推荐的“全美最佳教师” 轰动全美的小学老师,全美前5%,哈佛骄子启蒙老师雷夫?艾斯奎斯最受欢迎的读本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作序倾情向家长和教师推荐; 举办《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阅读会浩途家长俱乐部长篇评论推荐; 国内极具影响力的教育NGO: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阅读项目组向教师阅读项目重点推荐图书; ◆国外权威媒体联合推荐 “我们时代的英雄”/《时代周刊》、“雷夫是天才与圣徒”/《纽约时报》、“美国最趣和最有影响力的老师” /《华盛顿邮报》……雷夫的话题引起了整个美国的轰动,众多美国报纸,网络和电视台对雷夫老师和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进行了大篇幅连续报道…… 《时代周刊》、《纽约时报》、《西雅图邮报》、《华盛顿邮报》、《达拉斯早报》、《每日新闻》、《出版人周刊》、、美国国家广播电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今日美国新闻…… ◆国内权威媒体赞誉不断:“无数父母向往的教师和教育圣地”/《中国教育报》、“美国的传奇教师”/《中国教师报》、“很棒的一本书”/腾讯教育……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浪亲子、腾讯教育、《班主任》、《教师博览》…… ◆让上亿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感动的教育书:关于坚强、爱和教育本质;“值得每一位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和每一位教育同行用心阅读。” ◆名家一致感动推荐的教育读本: 腾讯网教育频道主编;新浪亲子频道主编;北京电台《教育面对面》主持人;儿童学习与指导专家及畅销书《作业的革命》作者刘春生;中国台湾TVBS新闻中心主任;中国台湾暨南国际大学教授李家同;中国台湾台北教育大学校长庄淇铭;大中华区卡内基训练负责人 黑幼龙;中国台湾诚品儿童书店店长…… ●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接下来又看到全部书稿,(我)被打动了。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尽管他是站在教师的角色上来写这本书的,但他不是那种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割裂开谈的人,他用他的文字处处提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可分割性。所以我认为这本书也非常适合家长读,让第56号教室的根基延伸进你的家中。 “第56号教室”作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码,应该得到传播。 ●暨南国际大学教授李家同――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把奇迹带给你的孩子吧! ●中国台湾台北教育大学校长庄淇铭――要抢救教育先看《第56号教育的奇迹》 ●中国台湾TVBS国际新闻中心主任――能当雷夫的学生,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腾讯网教育频道主编 潘鸿雁――刚开始看到《第56号教室》的`故事,感觉更像一个童话,也许正因为是在平凡中所诞生的奇迹,才令人倍加感动。雷夫?艾斯奎斯为他的学生们在贫民窟的教室里营造了一个快乐的天堂,而他用爱心和智慧所浇灌出的,必定是不平凡的结果。很棒的书,值得每一位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和每一位教育同行用心阅读。 ●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阅读项目组――雷夫老师的出现意义深远,他让千千万万抱怨教育的老师看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可能性,即使我们无法像雷夫这样疯狂,至少我们知道,教育蕴含着无限可能。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副校长,畅销书《作业的革命》作者刘春生我们常把“用心”只是理解为态度专注与否,并以此评判一个人事业上的得失。而雷夫老师创造的一个个奇迹却不断告诉我们,有热情和态度还不够,还要运用智慧,乃至一个小小的鬼点子!巧妙地做,坚持不懈地做,才会充满力量,令人叹服。对于充满着教育理想和激情的老师或家长来说,怎样教育孩子才算用心,才能创造奇迹?请从雷夫老师的56号教室开始吧!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主编郜云雁:我仔细阅读了这本书的部分章节,感触很深,并很愿意为此书做推荐。 雷夫?艾斯奎斯和他的第56号教室,确实是无数父母向往的教师和教育圣地。这位令人敬佩的美国教师,用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解答了他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虽然国情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但我们仍能从书中发现中美教育面临的许多相似之处。了解这些相似之处,或许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确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选择这项职业,意味着教师的众多放弃和倾其精力的奉献。当然,其所收获的成就感也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达到的。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阅读会举办方浩途家长俱乐部:为了课堂纪律,为了应试教育,许多老师使用的是“下马威”,并佐之以“小红花”的激励,“逻辑后果”的制约等措施。其实在无形中降低了孩子的水准。许多家长苦恼于孩子不肯主动学习,他们在挖空心思地想怎样又“拉”又“打”,能促使和逼迫孩子自觉地学习,以应对那无穷的考试。 现在答案就摆在了眼前,《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讲到了品格教育的六个阶段。原来基于信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根本!是我们父母、老师由于没有认识到教育的根本,反而阻碍了孩子的发展,要知道孩子原本就是可以做到的! 雷夫?艾斯奎斯真不愧为美国最优秀的老师,他从教25年,真的领会到了教育的真谛,而且致力于全方位全学科高质量地提供给孩子给养,简直太棒了!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提供了具体实施方法和事例,指导你该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值得所有家长和老师借鉴和学习。 在美国的众多名师中,很难有人如雷夫?艾斯奎斯一般给人以震撼与惊叹――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给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计其数。他的事迹轰动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啊一,但他仍然坚守在他的56号教室,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 二 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puith)是何人 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puith),1981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现为美国洛杉矶市霍巴特小学的五年级教师。艾斯奎斯从教20多年,获得众多国内外大奖,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1992年“全美最佳教师奖”、1997年美国著名亲子杂志《父母》杂志年度“成长奖”、美国媒体天后欧普拉的“善待生命奖”、并获英国女王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M.B.E)等。他把奖金捐给了所在学校和学生,并成立了“霍巴特莎士比亚”慈善基金。 25年来,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一直在霍伯特小学担任五年级的老师,该校是美国第二大小学,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贫困,且多出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雷夫老师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被《纽约时报》尊称为 “天才与圣徒”。在第56号教室里,雷夫老师独创的阅读、数学等基础课程深受孩子们喜欢,他们如着迷般每天提前2小时到校,放学后数小时内仍不愿离去。学生不仅能在全国标准化测试中取得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的好成绩,而且雷夫还依据“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引导学生的人格成长,他所提倡的“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甚至与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慎独”不谋而合。在这种引导下,孩子们的品行发生了令人惊异的变化,个个谦逊有礼、诚实善良的,收获了受用一生的财富――高尚的人格和坚韧的信念,长大后他们纷纷顺利进入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美国的常春藤名校就读,一时间成为美国教育界的佳话。 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迹 是什么东西支撑着第56号教室奇迹的发生?我们可以确信一定有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老师。“是什么东西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我们可以注意到雷夫老师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雷夫老师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 (一)雷夫的教学哲学(思想上的) 1. 雷夫老师对孩子的充满爱心 l As I am not a particularly creative teacher, I decided to give the kids the most valuable thing I have to offer : my time. Rafe Esquith l 我这个老师没有特别突出的创造力,于是,我决定给他们我能力范围内最宝贵的东西――时间。 ――雷夫・艾斯奎 我看到了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心。 2.教室变成温暖的家 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 3.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是无限 如果教师充满激情地去做,我们可以看到,教育蕴涵着无限可能。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无限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 4.失败是好事 5.我们可以做得更好。雷夫认为,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作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努力。毕竟,教育是没有捷径的。 6. 好的导师,是孩子一生的奇迹 7.基于信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要求才是根本 作为教师有时要回到教育的起点,真正走进孩子的心★ 孩子是天使作文
★ 孩子教育心得
人本主义教育心得:如何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精选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