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运用六训练课教案

时间:2023-03-05 03:50:36 作者:快乐小羊增肥记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快乐小羊增肥记”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积累运用六训练课教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积累运用六训练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积累运用六训练课(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课 时 备 课

【课型】:训练课

【教学目标】:

1、评该作文,发现有点和缺点。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作文水平。

【重难点关键】: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教具准备】:

作文本 学生习作

【教学内容】:

一、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好自己的习作,以便评改和交流。

二、评改习作

1、请同学们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一起修改。

2、谁愿意把你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请两名同学来读,组织全班同学对照习作要求进行评议。

习作要求:

1) 充分发挥想象力。

2) 内容富有创造性,新奇而有趣。

3)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4) 运用刚才的方法,四人为一组,相互修改。每组推荐出一篇最好的习作。

5) 下面我们进行佳作欣赏。

教师从各组推选出的优秀习作中,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两篇佳作请同学品评。并从优秀习作中选择出几个好的片断,请学生欣赏。

三、修改

1、先由评改的学生讲讲被点评的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然后由本人谈自己的认识。

2、根据别人的点评意见,学生本人有针对性的提出修改思路,请同学进行再评议,最后确定修改方案。

3、学生本人进行修改。

4、“文章不厌百回改”,结合大家的意见,请全体同学认真作最后的修改。

四、作业

学生自由写作一篇想象作文。

1、想象丰富,感情真挚。

2、条例清楚,中心明确。

3、书写认真,卷面整洁。

【教学反思】

[积累运用六训练课(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2:积累运用六

教养目标:

1、读一读,背一背。

2、读懂短文内容。

教学用具:投影片、各种音响的录音带。

第一课时

一、今天我们学习“积累・运用六”。

二、学习“读读背背”。

1、自由读,理解。

2、指名读,讨论交流。师适当点拨。

3、背一背。

三、学习“阅读短文”。

1、出示阅读提示。

读短文,要求把短文读正确、流利。

思考:盲童的画,画的是什么?你被盲童和盲童的画感动了吗?

2、学生阅读、反馈。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感受到盲童对和平幸福生活的赞美,感受到盲童对生活的热爱。

篇3:积累运用六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搜集资料、阅读、习作、设计、书写等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搜集资料、阅读、习作、设计、书写等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筛选搜集到的资料,办有特色的小报。

篇4:《积累与运用(六)》教案

《积累与运用(六)》教案

教学目标

1碧寤崦昂诺挠梅ǎ

2崩斫庥牖累成语;

3倍炼故事,体会寓意;

4蓖ü参与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5币孕T盎疃为话题,将活动的过程写清楚;

6弊灾髟亩炼涛摹睹览龅暮蝶谷》,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教学准备

1.用小黑板写几句含有冒号的句子。

2.准备宣传所需的标语或其他材料。

教学时间

4~5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体会冒号的用法

1毖生自己读句子,看看对冒号有什么新认识。

2苯淌θ醚生自由地说说冒号的用法。

3毖生再读几个句子,想想这几个句子中冒号表示的是什么作用。

4弊芙幔好昂挪坏可以用来表示人说话,还可以用来提示下文和用来对前面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

5苯淌Τ鍪咀约鹤急傅木渥樱让学生判断是表达的什么意思。

二、语海拾贝

1弊远脸捎铮认准字音,在读的时候想想是什么意思。

2彼邓底约豪斫獾某捎铩

3彼邓底约翰欢的成语,请求老师或别的同学解释。教师注意引导和补充。

4笔於粒记忆。注意字的正确书写。

5狈肿槎喽良副椤

三、读懂故事的寓意

1毖生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

2鼻胙生复述故事。

3彼邓刀亮斯适潞蟮母惺堋

4币导学生理解“半途而废”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讲讲身边这样的事情。

四、指导综合活动(口语交际)

1钡厍蛑识知多少。让学生尽情地说说自己对地球的了解。从而体会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2彼邓等死喽缘厍蚧肪潮;さ貌缓玫男形。

3蔽颐怯Ω迷跹保护地球。

4比绻我们要进行一次宣传,宣传保护地球,你准备做哪些准备。可以准备宣传标语、口号,可以准备宣传的传单、小旗子,甚至可以编排一些小节目。考虑好宣传活动的时间、人员安排。

5苯行宣传。

6弊芙峄疃后的'感受、经验。

五、习作练习指导

1币导语:校园是我们长智慧的地方,也是我们快乐的天堂。老师、同学在一起,开展过很多有趣的活动。你还记得吗?讲给大家听听吧。

2毖生讲述校园活动。教师在学生讲的时候,帮助润色。

3比梦颐悄闷鸨世矗记下这些有趣的活动。然后再比一比,看谁写得精彩。

4苯淌≡褚涣狡学生习作,在全班念,一边念,一边评改。

5毖生自己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改完后,根据自己写的内容,加上一个题目。

六、阅读《美丽的蝴蝶谷》

1弊约憾炼涛摹R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了解大意。

2备惺芎蝶谷的美丽:蝴蝶多,蝴蝶色彩的丰富,蝴蝶飞行时动作的优美等。

3绷煳颉睹览龅暮蝶谷》语言的优美。排比句、比喻句的运用,使美丽的蝴蝶谷更加美丽。

4笔於炼涛模朗诵短文,达到能够背诵。

篇5:《积累运用六》五年级教案

读读背背、阅读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出示词《长相思人学生认读。不认识的宇查字典。

聒,guō,声音嘈杂。

2.介绍作者。

纳兰性德,原名成稳,清代著名词人,康熙年间进士,曾任侍卫,随康熙皇帝到过许多地方,江南塞北都有他的足迹。他主张作诗须有才学,填词须有比兴。反对模仿。此词作子康熙二十年(l6xx年),是作者随康熙皇帝东巡到山海关的途中所作。

作者用质朴无华的语言,精练的手笔,描绘钱北方塞外的雪夜风光,抒发了思乡的离情别绪。

(以下解释,供参考。)

走过了千山万水的路程,~直向山海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东巡的队伍歇息下来,一片灯火。(写出了皇家巡行的气魄和阵势,展示出空间的辽阔。)

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嘈杂的风雪声扰得人不能成眠,家乡可不是这样。

3.练习背诵。

二、阅读短文《贝壳》。

1.指名读短文,纠正读音,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一丝不苟:苟,马虎。形容办事认真,丝毫不马虎。

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卑微:地位低下,没有权势。

脆弱:不坚强,经受不了挫折。

2.默读短文,思考第2题。

3.讨论交流。

(1)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了什么?

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一个人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做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要认认真真,坚持不懈地去做,并能为后人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

(2)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去做,让后人从中体会出“我”的坚韧不拔,执着的追求,体会出“我”的一颗纯朴、真诚的心。

4.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篇6:《积累运用六》五年级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词语的读背,积累词汇。

2.能读懂成语故事,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进行口语训练,能讲熟练的普通话,具有一定的购物讲价的能力。

4.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重点、难点:

1.积累语言文字,能读懂成语故事,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教学内容

本节课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

二部分内容,达到词汇积累,从故事中受教育的效果。

二.完成“读读背背”部分

1.复习旧知识积累:说说这学期学过的四个字的成语。

2.出示小黑板,指名读词。

3.指导个别字的音、形记忆。

4.用各种方法理解词意。

5.指导个别词造句。

6.读读背背。

开火车读。

学生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把这些词背下来。

7.巩固练习,检查背诵。

情同()不分()()推心()()

()()之交问()问()亲()无()

()老()贫心心()()天()比邻

三.完成“阅读”部分。

1.快速阅读短文,说说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这是一个成语故事,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以下词语意思。

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攒:积聚,储蓄。

妥当:适当,停当。

焦思苦虑:着急,忧虑。

3.再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觉得张三和王二自作聪明。

张三和王二都害怕别人怀疑到自己所做的事,用留言来告诉别人这地方没有埋三百两银、王二没有偷,殊不知正是这些留言泄露了天机,给自己带来烦恼。所以说张三和王二自作聪明。

4.联系实际,看看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他们做错的原因在哪里?

5.谈谈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不要做不应该做的事,否则迟早有被发现的一天。另外,不要时时刻刻怀疑自身的安全,否则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四、作业

1.抄写“读读背背”中的词语。

2.将成语故事讲给亲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背诵上节课学过的词语。

2.默写其中的八个。

二、学习新内容

(一)揭示教学内容及能力训练目标。

这节课我们一起完成口语交际部分的训练,这次口语交际内容是“购物讲价”,要求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用较流利的普通话进行购物讲价。

(二)读题,弄清题目中的提示。

1.齐读题目中的要求。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货比三家不吃亏”------比货。

篇7:《积累运用六》五年级教案

口语交际

一、提出本课要求。

同学们喜爱听广播、看电视。广播电台、电视台都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少年儿童节目。大家回忆一下,在你听过看过的节目中,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的口语交际深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节目介绍给大家。发言时可以先说节目名称,再说节目的主要内容,最后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也可以调整顺序,但要说得有条理,能让人听明白。

二、分组交流。

每个同学分别介绍自己喜欢的节目,也可以就某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节目,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三、全班交流、评价。

1.学生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

2.教师对勇于发表见解、表达意思清楚的学生进行表扬。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人。

1.同学们一定读过有关科技发明和科学幻想的文章,并收听或收看过有关这方面的节目,你有没有产生过自己也发明点什么的想法?如果有,能和同学、老师交流交流吗?

2.指名读习作提示,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二、拓展思路。

1.说说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2.师生评议,哪些发明既想象大胆神奇,又能联系实际。

3.听了其他同学的发言后,再说说自己有哪些新的想法,鼓励学生不重复说别人要写的内容。

三、小组交流。

说一说自己要写的内容和表达的顺序。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

(习作评讲)

一、自读自改。

二、《小组评认。》

1.组内轮读习作,大家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2.评出本组最佳作文,准备到班上交流。

三、全在交流、评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评价:

1.是否写清楚了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外形及用途;顺序是否清楚,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

2.个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誊写。

积累·运用六(第十册)

篇8:《积累运用六》五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1、读背成语,加深学生对本组课文所表达的人间真情的感悟,同时积累词汇。

2、阅读短文《外婆家的石桥》,受到至爱亲情的熏陶感染,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学习写读后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和体会。

4、参加实践活动,搞小发明,写小发明论文。把学语文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

2、阅读短文《外婆家的石桥》。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自读,解决不认识的字。读通16个词语。

2、采用录音范读、集体读、分组读、自由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熟读词语。

3、练习背诵。

二、阅读《外婆家的石桥》

1、提出自学要求,在小组内边阅读短文边思考:

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石桥为什么会给我留下美好的怀念?我为什么又恼恨它?

2、学生按要求自学,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3、讨论交流

⑴ 朗读课文。

⑵ 回答自学要求中的问题。

这篇短文主要讲了石桥景色的美丽让我想起了外婆对我的爱。

石桥给我留下美好怀念的原因是看到了石桥,我就会想起曾经关怀过我的外婆,想到外婆对我的爱;在外婆送我去看病时,石阶把外婆绊倒了,所以我又恼恨它。

⑶ 通过回答自学要求中的问题,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外婆给予的关怀,一直铭记在心,对外婆寄予了深切的思念。)

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写读后感。

教学过程

一、明确习作要求

1、投影出示作文要求,同学自由读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

⑴ 这次作文要求写什么内容?

⑵ 作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2、同学讨论交流:

⑴ 这次作文要求写什么内容?(板书,读后感)

⑵ 作文的具体要求有哪些?(让学生充分发言)。

二、指导习作

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读过的文章中,哪一篇留给你的印象最深?再想一想,为什么给你的印象深?结合现实中的事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⑴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⑵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给对方听。教师巡视。

⑶ 教师分别找好、中、差学生板书,同学之间评论,教师适时点拨。

2、教师提示应注意的3个问题

⑴ 读懂原文抓中心。读是基础,只要读得认真、仔细、得法,才能抓住要点,透彻理解文章中含着的意思,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才能体会得深,读后有感。

⑵ 联系实际谈感受。读书时要把自己,把自己的心摆进去,联系文章内容,联系思想实际,反复思考,想想这本书(或这篇文章)什么地方最感人,原因是什么;文章中什么最值得学习,怎样学习;读后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有什么收获等等。这样,写起来才能,有感而发。

⑶ 读感结合有侧重。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着重写感。不能只读不感,一味地抄写原文,没有什么体会,也不能只感不读,离开文章意思去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通常情况下,应在读的基础上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且所谈的感受和体会不但对自己有教育意义,对别人也应该有启迪。

3、点评两篇范文:读《赶花》有感、《一本叫人大开眼界的书》。

三、学生习作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附:板书设计

第四、五课时

教学目标

参加实践活动,搞小发明,写小发明论文。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搞小发明或进行观察、实验

1、大家说说小发明的范围。

2、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

3、争取多学科教师和家长的支持、帮助。

二、指导撰写小论文

1、写清发明制作的原理、制作的过程、能给人们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好处,以及自己制作后的体会。

2、附上小发明或小实验的示意图。

3、注意文章要写得清楚明白、文通句顺。

以上步骤放在课外进行。

三、展示交流

1、展示成果。

2、宣读小论文。

3、评选优秀小论文

篇9:《积累运用六》五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词(长相思)。

2.通过阅读《贝壳》,理解短文内容,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3.通过介绍少儿节目,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能写出一种自己要发明的东西,培养想象和作文能力。

教学准备

1.抄写《长相思》的投影片或小黑板。

2.收听或收看广播电台或电视台的少儿节目。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篇10:《积累运用六》五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积累人际交往中常用的词语,并了解这些词语的大意。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此地无银三百两》并理解这则成语的意思。了解故事的梗概,明白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3、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

4、完成习作“未来的________”。通过学生的想象,唤起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从阅读短文中受到启发,并运用与实践。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积累人际交往中常用的词语,并了解这些词语的大意。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此地无银三百两》并理解这则成语的意思。了解故事的梗概,明白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⑴正确读出16个词语。

⑵理解大意。

⑶熟读并背诵。

2、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3、检查背诵。

二、学习短文《此地无银三百两》

1、学生自学,着重讨论以下问题:

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张三和王二自作聪明?

⑵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结果怎样?

⑶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2、练习朗读,画出你感兴趣的句子。

3、同学之间交流,说说受到什么启发。

三、作业

给家里人讲一讲《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小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表演小品:商场购物时讲价的情境。

2、说说在商场购物要注意什么?

3、小品中的人物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了吗?这是为什么?(学生自由发挥,结合自己与父母上街购物的经验,联系实际地讲一讲。)

二、口语交际

1、学生自由结组,有的扮演顾客,有的扮演售货员,进行小品的练习。

2、说说你在购物时的好的经验及上当受骗的例子。

3、同学间互相交流。

4、学生评价。

三、作业

搜集一定的资料,为想象作文做准备。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习作“未来的________”。通过学生的想象,唤起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明确作文要求

这次习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特别强调:关键词“未来的”,做到充分发挥想像力,习作内容富有创造性,新奇而有趣,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二、讨论

1、你打算写写未来的什么?

2、各自谈谈课前搜集的资料,对写这篇作文有什么帮助。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搜集资料对写作的重要性,想象也是要有一定的依据的,不能不着边际。)

3、口头说说打算写什么?怎么写?

三、作文指导

1、以现实为依据,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思路要开阔,不要完全被现实生活所拘束。

2、想象要有所节制。人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但也不能任其渲泄。

3、在写法上,可从现实入笔,最后回到现实;也可以直接着眼未来,结合现实;也可以始终贯穿未来。总之,应突出表现未来,能给人以憧憬与展望。

4、范文点评

未来的汽车

到了21世纪,将会有一种新型汽车出现在地球上,这种全自动车与众不同,技术格外先进。这就是我发明的空陆两用新型汽车。

这种豪华的汽车是用21世纪的新型O—ADEC型发动机、高强度的钢板、防弹玻璃、塑料和轻金属制成的。它的弹性极强,用铁锤在上面敲打,也不会留下一点儿痕迹。(写汽车的材料过硬。)

只要你往这种豪华小汽车里一坐,就会有一种奇特感觉;车内是用21世纪的塑料装饰的。这种塑料非常柔软,躺在上面格外舒服,车上装有隔音玻璃、空调、电视、录音机等。这些都是遥控的,如果你想看电视,随手按一下电钮,玻璃上就立即出现图象,就像看戏一样逼真。(写汽车的功能齐全。)

全自动车无人驾驶,它的司机是一台超级电脑。这台电脑控制着车内的一切系统。晚上人们休息的时候,它可以自动调节。它的速度快得惊人,每秒可以达到5公里之多,即使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它都是那么平静。

如果你想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行,只要按一下全自动起飞电钮,它就会自动起飞,自由翱翔。它安全性强,速度快得让人难以置信。它可以在很短时间内环绕地球飞行一圈。真叫人惊讶!(写汽车的速度快。)

将来,我一定要用自己发明的汽车载着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去世界各地旅游。

〖评析

未来的汽车该是什么模样?小作者展开了充分的想象,为我们描绘出来了:首先,功能全;其次,速度快;再次,材质新。这种“未来汽车”寄托了小作者丰富的想象和对明天的向往。

四、学生列写作提纲

五、按要求进行习作

篇11:四下、积累.运用六

教学要求

1.积累名言名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三顾茅庐”成语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诚恳谦虚方能成大事的道理。

3.能用普通话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4能认真写不限题裁的作文,学会修改作文。

重难点、关键

1.理解名句含义,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 阅读短文,了解成语典故,受到教育。

3.学会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课时划分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积累名言名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三顾茅芦”成语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

成、诚恳谦虚者方能成大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l. 指名背本期学过的名言名句或古诗、成语。

2.指名说说你所知道的爱国人物或爱国格言。

二、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

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方面的内容。

三、学习新格言。

1.小黑板出示6名格言。

2. 自由读格言,读准字音,读得较连贯。

3.指名起立读,正音。

4.全班齐该。

5.开火车读。

6.分成学习小组讨论格言意思。

7.小组派代表试说格言意思,师生共同理顺。

寸寸山河寸寸金:每一分国土都比金子还珍贵。

位卑未敢忘忧国:虽然(我)地位卑下(低微),但是我从来不敢忘记

国家的忧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起与灭亡、每个人都有责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吐丝一直吐到死,才把丝

吐完,蜡烛直到烧成灰以后眼泪才流干。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本来都要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要干大事时,担心生命有危险,而一见到小便宜,便没命地去抢,不是英雄好汉啊。

点拨:前三句告诉我们应以国家为重,处处为国家着想。后三句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怎样的人才是有意义的人。

8.通过举例来进一步掌握格言。

如:谁是春蚕?谁是蜡烛?

谁的死比泰山还重?谁的死比鸿毛还轻?

9.指导朗读、背诵格言。

四、阅读短文。

1.谈话:请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谈―谈里面的情况。

2.引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其中一个小故事―三顾茅芦。(板题,读题)

3.指名说说这一成语故事的梗概,激发学生兴趣。

4.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也可讨论解决。

互相攻伐:互相攻打。

蜀:三国时代的蜀国,在四川省一带。

鼎立:鼎,旧时青铜器,有三只脚,借以比喻魏、蜀、吴三国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互相相持的局面。

推荐:推举。

隆中:地名,诸葛亮居住的地方,

5.再读短文,思考问题:

(1) 题目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来解释。

(2) 你喜欢文中的什么人物?为什么?

6. 汇报思考所得。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到话葛亮的茅草屋中拜访。

谁喜欢哪个人物都可以,但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品质,如:张飞(直率)、关羽(忠勇)、刘备(诚恳、待人有礼貌)、诸葛亮(多才多艺、顾大局识大体)。(结合指导看图)

7.想想文中主要讲的是哪个人’从这个人的所做所为中你值得什么?

本文主要讲刘备。从他做为一国之君三次亲自到诸葛亮家中去请诸葛亮这件事中看出他足 个诚恳爱才的人。文章告诉我们做事要诚

心诚意才能得人心。

8. 课后阅读有关《三国演义》的材料。

五、小结。

六、作业。

1. 补充格言.读背格言。

(1)寸寸 ,寸寸 。

(2)位卑未敢 。

(3)天下兴亡, 有责。

(4) ,蜡炬成灰泪始干。

(5)人固有一死,或 ,或 。

(6) 而 , 而 ,非英雄也。

2. 根据意思写格言。

(1)国家的兴盛与衰败,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

(2)人本来就会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3. 再写二句你收集到的有关爱国与做人的格言。

4.把《三顾茅庐》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用普通话向别人推

篇12:《积累・运用六》

《积累・运用六》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学习目标:

1、读读背背,积累人际交往中常用的词语。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

4、.写作,唤起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重点:

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时安排:5课时

课前准备:实践活动,购物讲价。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16个词语。

二、朗读《此地无银三百两》,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张三和王二自作聪明?

(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三、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二、要求:

1、注意礼貌用语;年龄特点。

2、语言简单、明白、生动。

三、学生自由结合,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练习购物讲价。

四、小组汇报

说:每组向全班汇报。

说说你在购物时的`好的经验及上当受骗的例子。

听:同学们认真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五、.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和有创见的同学,有机会进行一次实践活动。

第三、四课时

通过想象,以《未来的――》为题,写一篇习作。

一、指名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二、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1、充分发挥想象力。

2、内容富有创造性,新奇而有趣。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4、自由交流,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怎样写。

三、学生作文,教师巡视

四、个别面批,指导差生

五、学生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学生交流作文,互相学习、批改。

第五课时

作文讲评: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13:积累・运用六

积累・运用六

教学目标

1.读一读古代名言,背下来。

2.读懂短文内容,正确回答文后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读一读、背一背”、“阅读”“评议作文选”、“作文”均为教学重点。

2.“读一读”“背一背”内容的理解、学生评议作文选是难点。

教具准备

“读一读、背一背”内容投影片,阅读提示投影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积累运用六”

二、读一读、背一背

1.自读自悟,理解词、句意思。

2.指读古文名言。讨论,交流,师生共议句意。

3.背诵。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三、阅读

1.出示阅读要求(投影片)

a.自读短文,思考: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b.思考文后思考题,准备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交流)

a.指读短文。(本文讲小仲马不依靠父亲的威望去发表作品,他坚持自己的长做,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b.“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的理解。(小仲马是要以真实的水平征得编辑的.认可,而不是依靠父亲的名望取悦对方。)

c.读了短文后想说什么?(学生说,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

本学期,我们都自编了作文选。我们现在来展览一下,以求得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

二、小组观摩

评出组内最优秀的准备班上展览。

三、全班观摩

展出各组优秀作文选,评议:各有什么特点?

四、交流

这次编作文选的收获和体会,说一说如何把编作文选的工作坚持下去,养成习惯。

a.小组交流。

b.全班交流

c.总结:编作文选时对我们提高作文水平非常重要,一定要坚持下去,养成习惯。

篇14:积累运用六(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六

教养目标:

1、读一读,背一背。

2、读懂短文内容。

教学用具:投影片、各种音响的录音带。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今天我们学习“积累运用六”。

二、学习“读读背背”。

1、自由读,理解。

2、指名读,讨论交流。师适当点拨。

3、背一背。

三、学习“阅读短文”。

1、出示阅读提示。

读短文,要求把短文读正确、流利。

思考:盲童的画,画的是什么?你被盲童和盲童的画感动了吗?

2、学生阅读、反馈。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感受到盲童对和平幸福生活的赞美,感受到盲童对生活的热爱。

总结。

[积累运用六(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5:六年级语文教案:积累运用六

教学目标:

1、背诵古人论述学习、做事的三段名言。

2、独立读懂短文,感悟画家的独特构思。

3、通过评议“优秀作文选”,进行多向互动的口语交际,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练习写信,提高与人书面交流、沟通的能力。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读背背、阅读)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学生自己试读三段文言形式的名言。读准字音,不懂的字词查字典;与同学研究、揣摩语句的意思。

2、指名读名言,说句子大意,教师相机点拨。

3、练习读通顺,读流畅,讨论:每段名言告诉人们的道理。

4、多种方式练习背诵。

二、阅读短文《踏花归去马蹄香》。

1、各人自读,同桌互读,把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按短文后的第一题阅读、思考,写一写自己对主考官选中的那幅画的看法。

3、交流自己的见解,老师补充原文最后的评论。

因为只有这一幅画真正表现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含义。在这句诗里,“踏花”“归去”“马蹄”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容易体现出来;而“香”字则是一个抽象的事物,用鼻子闻得到,用眼睛看不见,而绘画是用眼睛看的,所以难于表现。没有选中的那些幅画,恰恰都没有表现出这个“香”字来;而被选中的这一幅,蝴蝶追逐马蹄,使人一下子就想到了那是因为马蹄踏花泛起一股香味的缘故,所以是成功的。

4、说说自己见过的.构思奇妙的画。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在这次口语交际之前,应组织学生编“个人作文选”。让学生从本学期或升入五年级以来的作文中,选自己认为优秀的作文,按一定的顺序编辑在一起,工整地抄写或打印装订成册。

一、观摩、浏览。

评选前,把学生各人编的作文选全部陈列出来。

三五个同学自由结组,观摩、浏览全班同不的作文选,现场议一议每本作文选的长处和不足。

二、小结推荐,全班评选。

1、每组向班级推荐三至五本优秀作文选,并逐一说明推荐理由。对推荐意见有分歧的作文选,重点展开评议。作者本人亦可参加,自评或申辩。

2、在评议的过程中统一认识,归纳评选标准:

(1)作文选中每篇作文质量要比较高。做到: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

(2)作文种类齐全,篇数较多。

(3)字迹工整。

(4)装订整齐,美观。

(评选标准和如何掌握评选标准,是学生天评议的裨性内容或争论的焦点。为了使学生充分展开口语交际,老师不宜过早地拿出统一的标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争辩,在争辩中逐渐统一看法,可联系某一作文选入选与不能入选,讨论评选标准。)

三、交流体会,介绍经验。

“优秀作文选”评出来之后,大家鼓掌通过。

请“优秀作文选”作者介绍自己编辑作文选的经验。

学生互相交谈编个人作文选的收获和体会,讨论如何把这项有益的活动坚持下去。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

一、阅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这项习作是写信,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积累运用六”中的“习作提示”,想一想,“提示”里提出了什么要求。

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归纳,明确以下几点:

(1)写信对象:外地亲人、远方小伙伴。

(2)写信内容:介绍自己最近学习、健康、毕业考试等情况;暑期打算;升入初中后的想法……

(3)达到标准:要写具体,真实;注意格式;写完后认真修改;用稿纸抄写工整。

(4)写好信封寄出去,变可发电子邮件。

二、认真构思,想好再写。

大家已经明确了这次习作的要求,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同学们议一议。

归纳学生意见,使学生知道,写作文不要急于动笔,习作前应认真地想一想:写什么内容,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想好以后再动笔。

三、动笔写信,完成初稿。

老师要关注作文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了解全班学生的习作情况。

第四课时

(习作讲评)

一、典型初稿评议,引导修改。

信的内容一般属于个人秘密,本来不应该公诸于众,但是,作为我们小学生这封写给远方亲友的信,如果人个认为没有值得保密的事,是否可以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请大家欣赏一下或征求点儿意见?谁愿意读就主动站起来读。

对主动读给大家听的信,评一评,说明哪儿写得好,提出修改意见。老师相机点拨:如写信注意称呼,个人身份,说话的角度、口气;信的内容是否写清楚;最后怎样写祝语、落款等。

宣读评议三五篇即可,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认真修改和工整地誊写。

二、认真修改,誊抄。

同学们听了几位同学读自己的写的信,以及大家的评议,对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心中有数了。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地把自己的信读一读,改一秘方,铕,工整一誊写在稿纸上。

三、写好信封,装封邮寄。

把信封写正确非常重要。谁来说一说,写信封应该注意什么。信封写好后,将信装在信封内,封好口,到邮局里寄出去。

教学反思

语言的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教师在重视语言的积累中,不能只让学生摘抄、识记,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设计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积累语言,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在丰富多才的语言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兴趣。

篇16:积累运用 六 教案教学设计

lanlan

训练要求

1、引导学生背会“读读背背”中的句子,从中受到端正学习态度的教育。

2、引导学生阅读描写景物的短文,感受所写景物的美;学习好词佳句,感悟短文的写景方法。

3、引导学生办画展,在“评一评”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训练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训练要求 完成总要求1、2。

训练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完成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

(1)正确朗读下面的文言警句。 (2)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背诵下来。

(3)边读边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学生讨论,相机点拨。

学问勤中得。--学习是靠勤奋好学得来的。重点讲“勤”。

学然后知不足。--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重点讲“学”。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不知道就要求问,不会就要学习。重点讲“问”和“学”以及“知”“能”和“问”“学”的关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敏而好学,不以向学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请教为耻辱。重点讲怎样正确对待“学”和“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石不雕刻,不能成为器物;人不进行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和知识。核心讲一个“学”。

(这5个句子在内容上讲的都是为学之道,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警策之句,告诉人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

4、学生朗读、背诵这些谚语。

三、完成阅读

1、指名读短文后面的思考题,明确阅读要求。

2、自读短文,一边读一边思考短文后面的思考题。

3、指名朗读短文。

4、学生再次读文,回答课后第一题。

第一题:让学生在读中弄清梅雨潭的得名,在读中体会梅雨潭的意境美,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形象生动。

5、组织交流、讨论。

6、把你认为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并当堂完成背诵。

第二课时

训练要求 完成总要求3。

训练准备 与美术老师配合,办好班级画展。

训练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走进我们的教室,就走进了美丽多彩的童话世界,这些画,有的表达了同学们对生活的热爱,有的表达了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向往,有的表达了同学们心中的美与丑。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评说。看看谁的画内容新,选材好,有创意,题目也取得好。评出我们班级的小画家。

二、看一看,请学生自由欣赏画展。

三、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要注意讲清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发言,在听与说中,把自己的语言组织得更完整,表达得更清楚、具体。

四、评一评,全班集体交流

各小组推选优秀代表上台说说,注意把自己小组同学的意见讲清楚,并评出你们小组心目中的优秀作品。

(在同学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他的语言表达、意见讲述、文明礼仪等几方面进行评价。)

五、选出班级优秀的小画家和优秀的评委、优秀评比小组。

[积累运用 六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六(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五》

小学语文第九册积累运用的教案

积累与运用二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三语文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积累运用》说课稿

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参考

积累与运用(一)教案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七》

人教第十册《积累?运用二》

积累运用六训练课教案(共1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积累运用六训练课教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