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二)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时间:2022-12-17 04:09:04 作者:oo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o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积累与运用(二)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积累与运用(二)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积累与运用(七)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了解表达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

2. 积累词语。

3. 自主阅读短文,感悟良好的学习方法。

4. 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喜欢的电视节目。

5. 能展开想象不拘形式地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一、欣赏录像,引入新课

1. 播放维也纳的风光片,教师配乐介绍。

2. 引出课题:音乐之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维也纳的风光和那里人们的生活。

2. 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以后,对维也纳的印象。

3. 用笔勾出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们听。

三、品读课文,感受意境

1. 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乡”?

2. 把最能表现维也纳是“音乐之乡”的语句找出来,多读几遍,边读边细细体会。

3. 把你的体会说给同学听一听。(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第2题的重点词语来谈体会,在谈体会时还要注意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

4. 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课文,把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四、课堂练笔,拓展延伸

1. 请学生欣赏一段施特劳斯的《春之圆舞曲》,边听边想象。

2. 把自己欣赏时想象到的意境用语言描绘出来。

参考资料

☆贝多芬(1770-1827)曾在维也纳留下很多足迹。根据房主名字命名的“帕斯克拉蒂小屋”建造于1791至17间,贝多芬在1804至18期间多次在此居住。18,贝多芬在“哈利根施塔特小屋”立下了遗嘱。哈利根施塔特过去离市区很远,现在成为第19区的一部分(德布林区)。1803至18贝多芬在“英雄”小屋写下了著名的同名交响曲。

☆舒伯特纪念馆

舒伯特出生的小屋现在四周风景美丽如画。过去,这套公寓里共住了16户人家。室内陈列的油画、素描、手稿和吉他,让游人在想起它们当年主人的同时,也想起那副总是戴在鼻子上不肯摘下的眼镜。舒伯特为了能在醒来后立即投入作曲的状态,即使是在夜里也不肯摘下眼镜。

身患重病的舒伯特在他哥哥家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几个星期。1828年这位孜孜不倦、辛勤工作的作曲家与世长辞,在舒伯特离开人世的那间小屋里有架钢琴,他就是在这架琴上演奏了生命中最后的篇章。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使游客们还可以看到、听到当年舒伯特的生活。

☆多瑙河华尔兹小屋中的施特劳斯纪念馆

施特劳斯(1825-1899)曾于1867年在这间小屋中写下了他最著名的“蓝色多瑙河华尔兹舞曲”,这支曲子是奥地利的非官方国歌。

1863至1870年间,施特劳斯和他的第一任妻子曾居住在这间小屋里。这里向游客们展出的是这位伟大音乐家曾经使用过的家具、乐器、生活用品以及他的画像、照片、文稿和乐谱。

市公园中的施特劳斯纪念碑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合影留念。19在为纪念碑揭幕时,维也纳交响乐团就在此演奏了“蓝色多瑙河”。施特劳斯的墓碑就树立在离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施特劳斯父亲的荣誉墓碑不远的地方。

(董晓宇)

[--------------------------------------------------------------------------------积累与运用(七)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2:积累与运用(三)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积累词语、谚语。

2. 运用掌握学习的方法,自主阅读短文。

3.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课前的自主收集,课中的相互交流,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

4. 能有顺序地观察一种动物,写出它的特点,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一)温故知新

1. 先读词语,然后想这些词语本来的意思和别的意思,再看看这些词语可以分成哪两类。

2. 选择自己喜欢的、适用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词语。

3. 交流自学情况,大家评议,老师点拨。

(表面看,这些词语都是表示动物名称的,实际上它们都含有别的意思。比如,铁公鸡:比喻吝啬得很,一毛不拔;老黄牛:比喻工作踏实,办事认真,不怕吃苦的人。)

(二)语海拾贝

1. 以课件或图片的形式出示四种动物的形象,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

2. 出示有关这四种动物的谚语,学生以自读、赛读等形式读准字音,读通谚语。

3. 谚语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它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学生在自由诵读后互相交流读懂的地方,互相纠正补充,教师适度指导。

4. 学生再读谚语,总结出这四条谚语都讲的是动物能预报天气变化。

5.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动物预报天气的谚语,和同学互相交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三)点击成语

1. 自由读读成语故事。

2. 说说这个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3. 谈谈你从这个成语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自主阅读园地

1. 运用已学过的阅读方法,自己阅读文章。

2. 和小伙伴交流、分享文章中印象最深的地方。

3. 选择自己最喜欢方式,积累佳词好句,包括背诵、摘抄等。

(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只要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可以不拘泥于时空的限制与形式,本次综合性学习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较好。

1. 课前将学生分成几个组,请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学生收集、汇总好有关动物的成语、谜语、歇后语、俗语、广告词等,并制成谜语条和歇后语条。

2. 课中竞赛可分三项进行。

(1)词语接龙。这个项目是每人必答的,可采用答对小组加分、答错小组减分的形式。

(2)创编广告词。这个项目当选做题。可由教师出示几种常见动物形象,各小组同学可自选动物创编广告词,或说收集的广告词。小组成员说一条,小组加十分,多说多加分。

(3)猜谜、填歇后语。这可以以小组成员共同商量合作的形式进行。多猜多填多加分。

3. 课后可以小组为单位,以动物为话题办小报、板报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习作百花园)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动物的特点。

2. 引导学生在习作时,写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内容,表达出自己对这种动物的喜爱。

3. 培养学生乐于表达、乐于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教师:一两种常见动物图片、课件或实物。

学生:课前仔细观察一种动物,了解它的生活,如有可能可将动物带入课堂。

(三)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习作。

我们开展了以动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许多同学意犹未尽,还有很多关于动物的话想说,今天我们这次习作就给大家创造了一个机会。

2. 读懂要求。

放手让学生读懂习作要求,培养独立探究的意识。

3. 引导选材。

想一想: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你为什么喜欢它?(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谈一谈:同学间相互交流选材内容,互相启发,让思维活跃起来。

点一点:学生汇报,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选材中的闪光点,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发现动物外形、生活习性上的特点和有趣之处。

4. 学生习作。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 师生评改。

师生合作,当面评改,以点带面,教师注意点拨习作修改的方向和方法。

6. 互评互改。

引导学生在小组互评的过程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在评别人的习作时自己学会思考,争取得到一些启发,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7. 精彩回放。

小组推选精彩片断让全班欣赏,增强学生习作的兴趣和信心。大家取长补短,产生习作的互动效应。

8. 自评自赏。

在互评互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欣赏自己的习作,再次进行修改,修改好后自己给习作评上等级,使每一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唤起习作的欲望。

参考资料

☆ “千里马”指代出类拔萃的人;“老黄牛”指代埋头苦干,踏实工作的人或精神;“铁公鸡”指代一毛不拔、吝啬的人;“变色龙”指代善变的人;“领头羊”指代有号召力的人;“过街鼠”指代不受欢迎的人;“纸老虎”指代外强中干的人;“哈巴狗”指代阿谀奉承的人。

[积累与运用(三)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3:积累与运用(五)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的成语带有比喻性质的特点,积累成语;感悟、积累名言名句。

2. 能就如何进行“有效的劝阻”这一话题,展开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 能抓住人物特点,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

(一)温故知新

1. 读成语,说意思。

2. 体会3组成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知道“如”、“若”、“似”都是“好像”的意思,都是打比方。

3. 拓展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二)语海拾贝

1. 读名言,重在学生自主阅读,积累名言名句,不必讲解,学生如有疑问,交流解决,老师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交流。

2. 熟读背诵。

(三)点击成语

1. 自己读提供的材料,了解“口若悬河”的出处。

2. 用“口若悬河”说一句话。

(四)自主阅读园地

1. 提示用学过的方法阅读。

2. 学生自主阅读,可抓住“锋芒毕露”、“脱颖而出”进行思考。

3. 交流感受、体会、收获。

(口语交际:有效的劝阻)

(一)教学目标

1. 向同学讲述你家里曾发生过的纠纷及你的处理方法。要求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2. 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联系生活实际,切实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二)教学准备

学生回忆自己家庭里的小纠纷,在1~2分钟内讲述出来。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激发谈话愿望。

请5组学生上台讲述家庭小纠纷。学生上台讲述时,提醒其余学生注意观看。

2. 小组合作,多向交流。

(1)选择本组同学感兴趣的1~2个“纠纷”,在小组内说说自己解决此类纠纷的好办法,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

(2)大家讨论,哪些解决纠纷的办法更好。

3. 全班交流,评议提高。

(1)四人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介绍本组解决纠纷的好办法。

(2)集体评议。

(3)教师根据情况,适当点拨提升。

(习作百花园)

(一)教学目标

1. 能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的特征写出来。

2. 能自改习作,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体验到习作的乐趣,增强习作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

认真回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想想他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教学过程

1. 审读习作要求。

学生边默读,边思考,明白习作要求。

2. 启发回忆,筛选内容。

(1)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他为什么给你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说说具体的事例。

3. 自拟草稿,构思习作。

4. 自读自改。

5. 教师选取几篇习作,当面评改,以点带面。

6. 同桌互评互改。

[积累与运用(五)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4:积累与运用(四)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了解成语形式的多样性,积累成语;积累歇后语。

2. 能清楚地述说自己碰到的问题,能倾听别人的述说,并替别人出谋划策,从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 能看图展开想象,把事情清楚、有条理、具体地写下来。

(一)温故知新

1. 自己读成语,作比较。

2. 合作交流,发现规律。

3. 总结拓展。

(二)语海拾贝

1. 学生自己朗读,读熟歇后语。

2. 课中可鼓励学生针对歇后语的内容提出问题,师生互动解答。

3. 学生熟读成诵。

4. 拓展:交流自己积累的歇后语。

(三)点击成语

1. 借助工具书,自己阅读短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 说说“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的意思。

小结:有的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要多读、多积累成语。

3. 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能讲给大家听听吗?

(四)自主阅读园地

1. 自主学习的方法很多,让我们看看“自主阅读园地”给我们介绍了什么好方法。学生自由读短文,边读边思考。

2. 讨论:读了短文后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3. 开一个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或已经掌握的读书好方法和经验,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 再读短文,积累好词佳句,可先勾画,再摘抄,最后记忆。

(口语交际:小小讨论会)

(一)教学目标

1. 能提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并能千方百计地解决。

2. 在与别人的交流中,认真倾听,能围绕别人的问题作答。

3. 能热情、大方地与人交往。

(二)教学准备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遇到了什么难题?请提前思考。

(三)教学过程

1. 出示本次“口语交际”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足智多谋的孙膑、聪明能干的禄东赞、机智勇敢的小姑娘杰奎琳……他们用智慧解决了种种难题。在生活、学习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告诉大家,请大家为你出谋划策。

(1)自读“口语交际”内容要求。

(2)全班交流: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什么?

2. 学生按要求先在小组交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遇到了什么难题?

3. 全班交流。

4. 集中学生交流中的二至三个问题,再组织学生在小组交流如何解决问题。

5. 全班交流:如何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评价。

6. 小结:通过今天的交流,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习作百花园)

(一)教学目标

1. 按正确的方法观察多幅图,准确把握图意,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

2 能围绕图中的男孩是怎样把皮球弄出来的这一中心事件,合理地展开想象。

3. 能口头表达图意,再按一定顺序、清楚地写下来。

(二)教学重、难点

1. 能围绕中心事件合理地展开想象。

2. 准确把握图意,再按一定顺序、清楚地写下来。

(三)教学准备

1. 带领孩子们玩皮球。

2. 展开想象把图中的故事讲给妈妈听,请她给你提提意见。

(四)教学过程

1. 观察图画,把握图意。

(1)书上一共画了几幅图?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

(2)每幅图讲了什么?谁来讲给大家听听?

2. 展开想象,分组讨论。

(1)图中的小男孩是怎样把皮球弄出来的呢?

(2)小组讨论:把你的方法讲给大家听,看谁的方法巧妙,谁讲得清楚,讲得生动。

3. 代表汇报,自拟草稿。

(1)仔细倾听,互相学习。

(2)理清思路,拟出草稿。

4.习作讲评,誊写草稿。

5. 同桌交换习作,互相欣赏,提出意见和建议。

6. 自我修改完善。

7. 全班赏析成功习作。

[积累与运用(四)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5:积累与运用(一)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感受、认识排比修辞方法。

2. 积累成语;理解笑话故事,知道要正确使用成语。

3. 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4. 能把活动中看到的、想到的用文字具体、清楚地表达出来。

(一)温故知新

1. 出示课文中出现过的两个句子,请大家读读这两个句子,看你能感受到什么。

2. 交流感受。

3. 小结,用上排比句,我们的文章将更具体、更生动、更有气势。

(二)语海拾贝

1. 学生自读成语。

2. 这些词语大概讲了哪方面的内容?

3. 你对哪个词还不理解?交流解惑。

4. 学生记词。老师创设语境,学生用相应的成语来回答。

(三)开心一刻

1. 自由读。能说说你为什么笑吗?

2. 你能给小明提个醒吗?

3. 在自己的表达中用上成语或其他的好词都不错,但一定用得恰当,不然就会闹笑话。

(四)自主阅读园地

1. 看看题目,你知道这篇文章与原来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吗?

2. 请大家把自己当做一名播音员正在解说这场比赛,读读这段话,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

3. 交流感受。

(口语交际:应聘班级服务员)

(一)教学目标

1. 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自己的想法。

2. 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从中吸取别人的好的表述方法。

3. 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好习惯。

(二)教学过程

1. 自读题目,理清要求,激发兴趣。

(1)默读题目,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你觉得班级服务员其实就是什么?(小干部)

(3)所以争当班级服务员很光荣。

2. 小组活动,交流点拨。

(1)请根据自己的特长为自己设计一份班级工作计划,想想你将为大家做些什么。你将如何做好?

(2)在小组内交流,请同学上来交流。

(3)交流。适时点拨同学们在说的过程中的不足处。引导他们注意介绍自己要承担的工作时要落落大方,充满自信。

(三)总结

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要我们树立服务意识,发挥我们的特长,我们就能为集体分忧解难。

(习作百花园)

(一)教学目标

1. 能清楚明白地记下活动的过程。

2. 能不拘形式地展现活动经过。

3. 感受习作的快乐,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活动中的一些照片。

(三)教学过程

1. 读题,明确要求。

2. 引导大家回忆活动过程。

3. 重点点拨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进行选择的,把自己选择工作时复杂的心理活动写细腻。

4. 教师点拨写法。我们既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也可以像照相那样,选取你认为最值得写的镜头组合在一起,还可像写应聘书那样写……总之,形式是多样的。

5. 学生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6. 同桌交换习作,互相欣赏,提出意见和建议。

7. 自我修改完善。

8. 互相赏析习作。

[积累与运用(一)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6:积累与运用(六)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感受汉语表达的灵活有趣,并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加以注意。

2. 积累语言。

3. 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4.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5.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温故知新

1. 学生自主阅读三个句子。

2. 讨论、交流第一句中三个短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 再读二、三句,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

4. 试着说一说类似的句子。

(二)语海拾贝

1. 学生自主读词语,不理解的通过查字典,与同伴讨论解决。

2. 说说这些词语的共同特点。

3. 哪些词语用在好的事物方面?哪些又是用在坏的事物方面?

4. 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说”的词语。

(三)开心一刻

1. 学生读笑话。

2. 说说笑话让人发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

3. 要求学生回家后把笑话讲给家人听。

(四)自主阅读园地

1. 提示本单元学习的阅读方法。

2. 学生自主阅读,进行批注、勾画。

3. 学生互相交流阅读感受、体会、收获。

(综合性学习:学会购物)

(一)教学目标

1. 能在购物市场上与别人进行交际,在生活中用语文。

2. 能将自己的购物经过清楚地讲给同伴听,并能认真听对方的讲述。

(二)教学准备

教师:拟定活动方案和注意事项。

学生:了解基本的购物知识。

(三)教学过程

1. 教师提出本次活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2. 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购物,师生共同评价其得失。

3. 学生到市场实地购物。

4. 分小组交流自己的购物情况,注意互相评价。

5. 分小组到全班汇报情况,师生共同评价。

(习作百花园)

(一)教学目标

1. 能把自己感受较深的一次假日生活清楚、具体地写下来,表达自己的快乐之情。

2. 能把自己的习作有感情地读给同学听,让同学分享快乐。

(二)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学生假日生活的图片、影像片断等。

学生:回忆自己的假日生活。

(三)教学过程

1. 教师出示学生假日生活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讲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假日生活,注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讲清楚、具体。

3.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讲述。

4.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5. 学生动笔作文,把自己所讲过的用文字记下来。

6. 写完后进行修改润色,再有感情地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7. 小组推荐本组的优秀习作到全班朗读、展示,让大家分享快乐。

[积累与运用(六)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7:积累与运用(二)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了解比喻句的两种形式。

2. 积累俗语,了解成语。

3. 能够清楚、明白地介绍自然风光;并能学习课文的写法,把景物生动、形象地写下来

(一)温故知新

1. 出示课文中出现过的两个句子,读一读。请大家区别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2. 谈发现。

3. 小结,说说还可以换上哪些比喻词,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二)语海拾贝

1. 学生自读四则俗语。

2. 读完后谈体会。

3. 你还知道哪些赞美某个地方的、言简意赅的俗语?说给大家听一听。

(三)点击成语

1. 学生默读提供的材料,读完后复述故事。

2.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3. 能用这个成语说一句话吗?

(四)自主阅读园地

1. 请大家默读《读不完的大书》。

2. 交流自学情况。

3. 再读短文,积累好词佳句,可先勾画,再摘抄。

(口语交际:美丽的自然景色)

(一)教学目标

1. 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美景或奇妙的见闻。

2. 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从中吸取别人的好词好句,或者好的表现方法。

3. 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好习惯。

(二)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请同学回忆自己心目中的美景,可以带那个地方的有关资料。

(三)教学过程

1. 自读题目,理清要求。

(1)默读题目,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提出注意点:这次是讲美丽的自然景色,奇妙的见闻也应围绕你所选择的景点。

2. 小组活动,交流点拨。

(1)请在小组内交流,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来介绍。

(2)交流。适时点拨同学们在说的过程中的不足处。引导他们介绍那个地方要按一定顺序,注意要展现那个地方的特点。

3. 总结。

美丽的景色需要大家用美好的语言来描绘,希望大家能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让自己眼中的美景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和大家共同分享。

(习作百花园)

(一)教学目标

1. 能把自己看到的美景生动、形象地写出来。

2. 能生动形象地展现大自然的美景。

(二)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写景的好词佳句。

(三)教学过程

1. 读题,明确要求。

2. 引导大家回忆自己印象中最美的自然景色。拓宽学生的视野。

3. 小结,自然景色是天然形成的,山水树木都是我们极好的作文素材。

4. 教师点拨写法,我们既可以采用总分的形式,也可以按照一定顺序,还可以像照相那样,选取你认为最值得写的镜头组合在一起……总之,形式是多样的。

5. 学生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6. 同桌交换习作,互相欣赏,提出意见和建议。

7. 自我修改完善。

8. 全班赏析成功习作。

[积累与运用(二)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8:积累与运用(六)(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备惺芎河锉泶锏牧榛钣腥,并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加以注意。

2被累语言。

3备惺苡镂难习的乐趣。

4蹦茉诠何锸谐∩嫌氡鹑私行交际,能将自己的购物经过清楚地讲给同伴听,并能认真听对方的讲述。

5蹦馨炎约焊惺芙仙畹囊淮渭偃丈活清楚、具体地写下来,表达自己的快乐之情。

教学重、难点

在综合性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把自己感受较深的一次假日生活清楚、具体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

教师:

1.拟定活动方案和注意事项,准备有代表性的物品(如饼干、方便面、文具等物品)。

2.有关学生假期生活的图片、影像片断等。

学生:

1.了解基本的购物知识,带一些商品。

2.回忆自己的假期生活。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毖生自主阅读三个句子。

2蓖桌相互读,纠正字音。

3弊约憾烈欢,想一想这些句子有什么规律和特点。

4碧柑浮昂枚潦椤薄ⅰ岸梁檬椤薄ⅰ岸潦楹谩比者各自的意思。讨论、交流第一句中三个短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痹俣炼、三句,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三者意思有何不同?“知足者常乐”和“常乐者知足”各自的意思是什么?体会汉语的表达非常灵活有趣。

6笔宰潘狄凰道嗨频木渥印

二、语海拾贝

1毖生自主读词语,不理解的通过查字典、与同伴讨论解决。

2逼攵了淖执视铩

3毖菀谎荩菏ι互动游戏--“你来比画我来猜”,一学生背对老师,老师选题中的一个词语,抽其他学生或全班参与,可以用动作、表情、语言描述等来演绎,但不能说出这个词语。

4彼邓嫡庑┐视锏墓餐特点。谈表演过的体会:这些四字词语都是表现人物交流时不同情态的词语。

5蹦男┐视镉迷诤玫氖挛锓矫妫磕男┯质怯迷诨档氖挛锓矫妫

6惫固。看谁记得快,出示词语第一个字,学生快速抢答出该词语。

7彼邓底约褐道的关于“说”的词语。

三、开心一刻

1倍烈欢粒乐一乐,再想一想,悟一悟。

2苯涣鞫梁笏获取的知识。

说说笑话让人发笑的地方在哪里。(准确认识“具体”和“抽象”)应该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

3币求学生回家后把笑话讲给家人听。

四、综合性学习

1.提出本次活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师:孩子们,购物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我们去书店、商店、农贸市场等地方购物时要说些什么,如何选择商品,如何与对方打交道。平时你都是怎么做的呢?

2.分组交流。

交流各自购物的经过,说清楚自己如何选择,怎样与对方打交道。

3.各组推选一名学生在全班交流,老师适时评价。

如,生:我买了一包洗衣粉,这是家里需要的;买了一包饼干,这是妈妈爱吃的;还买了一包瓜子,这是我爱吃的。

4.师随机采访学生在购买前是否心中已经想好要买哪些物品。

总结:看来孩子们真会当小主人,在购物前都做好了调查,做到心中有数,购买需要的商品,不乱花钱。

5.老师讲解保质期的常识。

出示饼干、方便面。请学生看这些商品的保质期(其中方便面为过期商品)。最后,请同学们看看自己买的商品是否过期。

6.文明购物的评价。

师:小朋友们在购物时是否文明呢?让老师和同学一起来演一演吧!

师生合作演小品:请一位学生扮演超市营业员,教师扮演购物小朋友,去购物时对营业员没有礼貌,喂喂乱叫。接着教师再扮演另一个学生,问营业员时较有礼貌。观看表演后,学生进行评判。请学生自己评判购物的行为是否文明。

7.谈收获。

8.课后实践。

五、习作百花园

1.教师出示学生假日生活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先和同学相互说一说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假日生活,注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讲清楚、具体。

3.全班交流。

4.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讲述。

5.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准备写什么?如何写?老师巡视,鼓励学生着力表现假日中自己感受到的快乐。

6.学生动笔作文,把自己所讲过的文字记下来。

7.写完后进行自我修改或交换修改。

8.再有感情地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9.小组推荐本组的优秀习作到全班朗读、展示。

六、自主阅读园地

1碧崾颈镜ピ学习的阅读方法。

2毖习自主阅读,进行批注、勾画。

3毖生互相交流阅读感受、体会、收获。

[积累与运用(六)(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9:积累与运用(八)(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惫固旧知,发现语文学习规律。

2北乘懈鞴谚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3痹亩脸捎锕适拢积累词语,拓宽知识面。

4毖Щ岚毂ǎ在实践中锻炼听、说、读、写能力。

5奔し⒀生不拘形式地写下所见所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6迸嘌个性化阅读,从不同角度有所获,有所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

难点:培养个性化阅读。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搜集有关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的资料。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迁移运用

1毖生自由读句。同桌相互读。

2毙∽樘致鄞点词的相同之处。

3敝该读,注意指导带点词的理解。

4痹谑导中去运用、感悟。

二、读读记记,语言积累

1毙∽槟诙粒读准确。

2北纫槐人读得正确。

3蓖桌“对背”。

4比班交流搜集到的类似俗语、谚语,并把这些句子记在“采蜜集”中。

三、积累成语,体会内涵

1毖生自由读,读准确。

2惫劭础豆文肯嗫础范画。

3崩斫夤适轮性毯的哲理。

4毙∽槟诮涣飨喙氐某捎锕适拢将这些成语收集到“采蜜集”中。

四、综合学习,提高能力

1彼祷傲废埃话题“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

2毙∽槟诮涣髯柿希互相补充,并选一名成员上台演说。

3毙∽榧淦辣龋相机指导。

4毙∽橹刑致廴绾伟毂ǎ交流办报方案。

5敝傅夹醋鳌

五、自主阅读,拓展延伸

1背鍪究渭“澳门风光片”。

2毖生自由朗读。

3毙∽橹谢ハ喟镏学习。

4苯涣餮习经验。

[积累与运用(八)(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10:积累与运用(三)(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倍痢⒈彻哂糜铮理解含义。

2被累谚语,丰富自己的语言。

3痹亩脸捎锕适隆妒炷苌巧》,理解成语的意思,培养积累、运用成语的好习惯。

4痹诨疃中学习语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积累,在游戏中培养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5惫鄄熳约合不兜男《物,要按一定的顺序写,注意写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内容。

教学准备

温故知新:师生共同搜集常用惯用语。

综合性学习:学生搜集有关动物的成语、谜语、歇后语、俗语、广告词等。

习作: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动物世界》录像资料。

教学重、难点

在游戏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种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在习作中写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内容。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蓖学们,我们平时与人交往或阅读文章时,会发现许多人的语言特别生动有趣,说出来的话很有哲理。实际上,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平时多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对我们的说话、习作会大有帮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几个惯用语。

2弊远链视铮说说对字面意思的理解。

3痹俣链视铮想想词语是否有别的意思。学生讨论交流。

4被惚ń涣鹘峁。

5蓖卣沽废埃菏ι出示与书上不同的惯用语进行理解。

二、语海拾贝

1逼舴⒌既搿

现代人生活,一天也离不开天气预报,新闻节目可以不看,天气预报却一天也不能错过。然而天气预报却是近年来的事。千百年来,人们出门看天,靠的是祖辈传下来的天气谚语。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几句天气谚语。

2币导学生自读自背。

(1)学生自由、大声地读句子,注意读准字音。

(2)教师提示:这些谚语看起来整齐匀称,读起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相互朗读、背诵。

(3)拓展练习: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谚语。

三、点击成语

1钡既搿

今天,一起来阅读一个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从什么故事引申出来的?

2弊远炼涛模明确要求。

(1)通读短文,看看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思考:为什么在旁人大声喝彩的情况下,卖油的老头却不以为然?

(3)质疑,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奔觳樽匝情况。

(1)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为什么卖油的老头对陈尧咨的射箭本领不以为然?

4彼邓的愣梁竺靼琢耸裁吹览怼

5苯病笆炷苌巧”的故事。

四、综合性学习

1彼鸭资料。

(1)选择合作伙伴,分类搜集资料。

(2)通过各种途径,使用多种方法搜集资料。

(3)与合作伙伴交流搜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并将资料进行整理。

2闭理资料,策划游戏。

(1)根据搜集的资料,策划游戏的内容,制成谜语或词语接龙等。

(2)学生将游戏内容归纳、整理。

(3)设计活动程序,做好活动准备。

3笨展游戏活动。

(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展一次有趣的关于动物的语言游戏,在游戏中希望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2)成语生肖园,进行竞答(可以是词语填空,可以是说出带某个动物名称的成语,说得越多越好)。

(3)我说谜语你来猜(可以出文字谜面,也可以一人比画一人猜)。

(4)进行词语接龙。

(5)活动小结。

4蓖卣寡由臁

将本次语言游戏活动的内容办成一期小报。

五、习作百花园

1.观看录像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在本单元里,我们领略了壁虎的飞檐走壁、白鲸的“口技”、动物的“睡眠”。在作者的笔下,它们是那样的生动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动物世界》,去看看那些人类的朋友们过得怎么样。(播放录像《动物世界》)

(2)启发。《动物世界》的录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畅谈感受)

2.创设情境,拓展思路。

(1)情境激发。同学们,我们重庆野生动物园想在我们班上招聘解说员,你们愿意来应聘吗?那好,我们就借习作课这个机会满足大家的愿望。你认为该怎样才能当好“解说员”呢?

(2)说一说,让学生各抒己见。

(3)评一评,看谁说的有条理,教师捕捉有个性化的语言,给予鼓励。

(4)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归纳。

3.交流互动,引导体验。

(1)自主选择。

①选择自己最喜欢或最感兴趣的一种小动物。

②选择交流伙伴,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自愿组合,合作交流。

(2)结合习作提示,合作交流。小组内充分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个动物朋友?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还有哪些生活习性?你和它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3)交流评议,评出“优秀解说员”。派代表上台竞争,亲身体验,自由表达,其他同学当“小评委”。他说得怎样?好在哪里?又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教师相机点拨。

4.合作讨论,明确要求。

(1)作为一个优秀解说员,该怎样把你喜欢的动物介绍给大家呢?

(2)引导审题,读懂习作提示:题目自拟,注意写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内容。

(3)讨论交流:你准备怎样写?

(4)联系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联系自己的阅读体会自评、互评,评的重点是小动物怎么可爱、作者如何喜爱的。

5.敞开心扉,自由习作。

(1)闭上眼睛回忆自己观察的小动物、喜爱的小动物。

(2)回忆本组课文作者描写动物的表达方法。

(3)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片断练习,分块练习,用“我手”写“我心”。

(4)师巡视,相机指导,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与指导,对表达完整、抓住小动物特点写得好的同学给予鼓励、表扬。

6.组织评价,修改成文。

(1)小组内自评自赏,互评互赏。谁写的精彩?哪个地方值得大家学习?

(2)小组内自批自改,互批互改。哪个地方还要进一步修改?看是否把内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了,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贴切、准确,是否表达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全班交流,佳作欣赏。推选写得好的习作在全班读一读,读出感情来。

(4)学生再次修改,然后把修改好的习作抄在习作本上。

六、自主阅读园地

1弊灾餮≡窈献骰锇楹头椒ㄔ亩炼涛摹

2惫椿出你最喜欢的内容,与伙伴交流、分享。

3碧岢鑫侍猓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探究。

4惫椿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语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背一背。

5庇懈星榈乩识炼涛模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积累与运用(三)(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11:积累与运用(二)(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绷私獗扔骶涞牧街中问剑ㄓ斜扔鞔屎兔挥斜扔鞔剩。

2被累俗语和成语。

3蹦芮宄、明白地介绍自然风光,并能学习课文的写法,用语言文字把景物生动、形象地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比喻方式的多样性;在习作中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把景物生动、形象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

有关祖国自然风光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倍辆渥樱自读自悟。

2焙献鹘涣鳎发现特征。

3弊芙崽氐悖拓展延伸。

4苯淌π〗幔罕扔鞯姆绞绞嵌嘀侄嘌的,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主要看是否把一个事物比作了另一个事物。

二、语海拾贝

1狈锤炊辆渥樱读懂句子的意思。

2彼娜诵∽榛ハ嘟涣鳎谈感受,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3笔於脸伤小

三、点击成语

1弊杂闪范粒读通顺,想想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2卑讯炼的内容与同学交流,或提出自己的疑惑。

3苯涣髟亩撂寤幔说说成语的意思。

4彼邓底约捍映捎锕适轮惺艿降慕逃、明白的道理。

四、口语交际

1碧富暗既耄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我们伴随着作者的足迹,领略了华山的险、九寨沟的美、五月青岛的秀……在生活中,同学们也游览过不少的地方吧,也许你也有新奇的发现和奇妙的见闻。下面就让我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清楚、明白地给大家介绍介绍吧。

2毙∽楹献鳎多向交流。

(1)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所见到的奇妙的美景,注意要有一定的顺序,把美丽的景色描述清楚。

(2)小组内评比,看谁说得最清楚、明白。

(3)小组汇报交流的情况,推选一位讲得最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3比班交流。

4苯淌π〗帷

五、习作百花园

1倍炼题意,明确目的。

(1)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2)小组合作,互相解决疑难。

(3)教师引导梳理习作要求,明确选材范围,提示本次习作目标。

2倍列唇岷希扩展视野。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内容,再次品读与本次习作有关的文章,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及表达方式。

(2)教师向学生推荐几篇范文学习。

(3)启发学生联系自己所见到的自然美景选材。

(4)学生练习作文,写完后反复修改。

3逼兰坌薷模乐于交流。

与同桌或四人小组内交换作品读一读、评一评(从两个方面评价:作文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再次修改。

六、自主阅读园地

1弊灾餮『献骰锇楹驮亩练椒ㄔ亩炼涛摹

2北叨帘呦耄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鄙生互相质疑,释疑,交流体会。

4惫椿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或语段,可做记号,做批住,记一记,背一背。

[积累与运用(二)(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12:积累与运用(六)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通过“把”字句与“被”字句的比较,知道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

2. 读背名人名言,养成搜集、运用名人名言的习惯。

3. 喜欢阅读成语故事,明白成语的意思。

4. 搜集对联,阅读对联,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5.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把感兴趣的故事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

一、温故知新

1. 读句子,比较。

2. 合作交流,发现规律。

3. 总结拓展练习。

二、语海拾贝

1. 读名言,重在学生自主阅读,积累名言名句,不必讲解,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作解释。

2. 熟读成诵。

3. 交流自己积累的名言名句。

三、点击成语

1. 自由练读,读通顺,想想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2. 把读懂的内容与同学交流,或提出自己的疑惑。

3. 交流阅读体会,说说成语的意思。

四、综合性学习“搜集对联话说对联”

1. 介绍对联。(上联与下联的字数相等,词语相对,内容相关,语言鲜明简练,声调优美和谐。)

2. 说说对联经常挂在哪些地方。

3. 对联有什么作用呢?

4. 把自己搜集的对联进行分类。(如:景色类……节庆类……)

5.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6. 挑选几副贴在教室里。

五、习作百花园

1. 让学生自己阅读习作要求,教师相机点拨,帮助理清习作要点。

2. 引导学生选择习作素材,既可整理故事,又可自编故事。激励学生自己创编故事。

3.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习作计划。

4. 学生自主进行书面表达,鼓励创新。

5. 同学之间相互修改习作。

6. 自我修改完善。

六、自主阅读园地

1. 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丰富的内涵,唐朝的汪伦就用妙语与大诗人李白结下了深情。想了解这个故事吗?请自己读读《妙语结深情》这篇文章。

2. 说说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勾画汪伦说的话,然后联系第2段的有关语句感受汪伦用语的巧妙。

3. 再读短文,积累好词佳句,可先勾画,再摘抄,最后背诵。

参考资料

☆“语海拾贝”中的人物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原名萨缪尔兰亨克里曼斯。他的创作以幽默讽刺见长,语言简练生动,多采用民间口语。其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萧伯纳(1856~1950),爱尔兰作家。一生共写剧本五十多部、小说五部和其他著作多种。著名剧本有《华伦夫人的职业》、《人与超人》、《苹果车》等。

[积累与运用(六)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篇13:积累与运用(七)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感受祖国语言的多姿多彩。

2. 背诵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丰富自己的积累。

3. 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感受汉语言文字的妙趣,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

4. 鼓励学生在精美的语言中学习语言,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语言,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初步学会广告语的写作,把握广告语的特性,明确写广告语的要求。

5. 在写作中试着运用想象、联想;产生写作愿望,提高写作兴趣;通过教师点评、同学互改、自己修改等方式,努力把想象运用得更恰当,更合理;运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养成修改的好习惯。

一、温故知新

1. 投影出两组句子,读句子,体会每组句子中带点词的意思是否相同。

2. 回忆以前理解多义字的基本方法,可推出理解多义词的基本方法:(1)联系句子理解;(2)利用工具书;(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以上三种方法理解词语。

3. 交流学习结果。

4. 用“骄傲”、“特别”的两种意思分别说话。

5. 拓展练习:师出示与书上不同的多义词进行理解,并说话。

二、语海拾贝

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许多名人都爱读书,并写下了许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一块儿来读一读。

2. 说一说这些名言警句大致的意思。

3.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说给大家听一听。

4. 自由读一读、记一记这些句子,看谁记得又快又多。

5. 同桌抽背。齐背。

三、开心一刻

1. 自由读,准备给大家讲述这个笑话。(准备时,可加上动作、表情。)

2. 抽生讲故事。你觉得这个笑话什么地方好笑?

3. 你从这个笑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4. 教师小结。

5.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笑话?讲给大伙儿听听。

四、综合性学习

1. 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越来越丰富,竞争越来越激烈,有创意的广告在商品竞争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电视中、报纸上,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广告。(课件播放“没有蚊子,没虫咬,宝宝金水少不了”、“牙好胃口好,吃饭倍儿香,身体倍儿棒”等广告。)这些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广告语,让我们一听不忘。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广告?

(2)生踊跃发言,说自己知道的广告。

(3)品读设计巧妙的广告语、欣赏一幅精美的广告画(课件展示),师生共同探讨写广告语和画广告画的要点。

(4)明确设计要求。

今天就开动开动自己的小脑筋,大胆想象,大胆创新,自行设计一则广告语或画一幅广告画,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或发明的产品推销推销吧。

2. 学生创作。

(1)作画:学生用简笔画画出自己喜欢的产品(或是创造发明的新产品),并加上配文。

(2)写广告语:突出特点,语言精美。

3. 修改提高。

(1)自主修改(学生设计好以后,先自己修改)。

(2)小组修改(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互读互看设计的作品,组员之间,读一读,评一评,看看哪些地方是大家欣赏的,哪些地方还要进一步修改)。

(3)自己再次修改。

4. 全班浏览,评出奖项。

把全班同学的作品放在评奖台上,每个学生浏览后,通过自荐、推荐等方式评出“优秀广告语奖”、“优秀广告画小设计家奖”、“小小发明家奖”等奖项。

5. 颁奖典礼。

在颁奖典礼这一环节里,让学生拿着自己设计的广告语或广告画进行表演、介绍。表演中、介绍时辅以表情,配上动作,把广告语、广告画演“活”,演“真”。

五、习作百花园

1. 读懂题目要求。

在学生独立弄清要求的同时,教师相机点拨,帮助理清要点。

2. 出示范文,引导正确选择习作材料。

(1)师生探讨,怎样写才精彩。

①大胆、合理、曲折的情节安排。

②逼真的让人身临其境的环境描写。

③细腻的让人感同身受的心理描写。

(2)师强调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植根于现实。

②主题思想健康,丰富多彩。

3. 读写结合。

写作前让学生回忆本单元课文中,作者大胆想象的运用,启发学生根据选材进行合理、大胆、新颖的想象,然后写作。

4. 自读自改。

运用修改符号,自读自改,知道修改在习作中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5. 师生合作,当面评改,以点带面。

老师指导修改习作的方向和方法。

6. 小组内互评自改。

引导学生在互评过程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在评习作时,学会思考,力求得到一些启发,运用修改符号,反复修改,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7. 小组赏读。

8. 面向全班赏读,增加学生习作的信心和兴趣,取长补短。

六、自主阅读园地

1. 运用已学过的阅读方法,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自主阅读。

2. 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内容,与小伙伴交流、分享。

3. 提出你认为值得研究的问题,生生、师生互动研讨。

4. 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积累好词佳句,包括背诵、摘抄等。

参考资料

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他曾校书于天禄阁达20年,其间写成《别录》,开创了我国目录学。

笛卡儿:法国哲学家。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指导心智的规则》(1628)、《方法谈》(1637)、《第一哲学的沉思》(1641)、《哲学原理》(1644)。

[积累与运用(七)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积累与运用(二)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积累与运用(五)(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九)(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七)(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三)》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参考

积累与运用二 教案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牧场之国(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围魏救赵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积累与运用(二)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集锦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积累与运用(二)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