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xwm1985”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大学英语说课课件,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学英语说课课件,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目录
篇1:大学英语说课课件
大学英语说课课件
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那么大学英语如何学习?
教学教材:
《新视野大学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这是当前国内一套全方位立体式教材系列.该套教材与传统教材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读写教程,听说教程以及快速阅读练习册等纸质教材外,还提供了教学光盘,网络课程,试题库和语料库.课文题材和体裁广泛,词汇量大,词汇分布呈渐进式,词汇在课文中复现率高.课后练习以主观题为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教学指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即一至二年级四个学期.其目的是为学生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综合等思考能力和表述,研讨,争辩,应答等语言运用能力.挖掘课本中富有“内涵意义”的语言内容,注重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教学内容: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A部分:跨国婚姻.
A部分为整个单元的精讲部分,起导入,语言学习的作用.
教学对象:
08级化学系本科班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节至第二节:导入,听说活动
第三节至第四节:A课文《跨国婚姻》分析
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学习第三单元A部分内容,能够做到了解对于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中对于婚姻的传统看法.
思考相关话题:
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结为夫妻,这样的婚姻将有怎样的优点和缺点 理解课文篇章结构以及如何使用论证法来写作.
掌握A部分词汇及语言点.
(通过达成以上教学目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A《跨国婚姻》的内容,以及在课文中出现的问题:为什么盖尔的父母反对她的跨国婚姻 )
教学重点:
课文内容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课文相关内容主题讨论.
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的篇章结构.
课文语言点
(第一,二节课为导入课,教师与学生须将更为注重主题内容和背景知识而不是语法和词汇点,教师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展开讨论各个话题讨论.第三,四节课为课文精讲课,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篇章结构和语言点,就此进行有目的地操练.)
教学难点:
对于跨国跨文化婚姻的理解和看法.
课前预备活动的听力练习部分.
掌握论证法写作技巧:
在文章中就某一观点看法给予纠正并且给出作者自己的另一种看法.
(1. 对于授课对象来说,跨国跨文化婚姻案例在他们周围的环境中并不常见.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不同的人群对于跨国跨文化婚姻的不同看法,辅助以一些历史文化名人的跨国跨文化婚姻案例.
2. 一些学生曾反映课前预备活动的听力练习部分较难,无法听懂,影响其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而这部分练习涉及到学生听说能力,因此教师通过篇章填空的形式适当降低难度.
3. 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文章的写作手法.而清晰明了地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写作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其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
视听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交际法.
任务驱动法.
第二课堂.
(教师使用的以上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并且有时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可以混合几种教学方法.
在A部分教学过程中,视听教学法主要是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介绍课文背景相关文化知识,视频短片以及听力练习;
在课文相关主题的介绍和讨论时,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比传统的提问与回答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交际法有效运用于学生在导入部分的问题讨论;
课文语言点讲解时,通过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就语言点相关例句和使用方法进行操练,加深理解;
第二课堂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关于名人跨国婚姻的相关新闻并对此进行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学习策略:
独立搜索查找课文相关信息.
充分预习课文并对课文中出现的语言难度做记号.
学习的重心不仅仅在语言上还应在内容思想上.
(学生通过以上策略来改进自己的传统的被动学习习惯,发展阅读技巧,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
教学方案:
步骤一:导入
1. 让学生猜测讨论“husband”,“wife”以及“family”这几个单词中每个字母在婚姻中蕴含的意义.
2. 向学生介绍美国跨国婚姻的案例数据和相关信息.
3. 给学生播放电影Pushing(《推手》)的关于跨国婚姻造成家庭成员文化冲突一小节片段
4. 请学生就电影片段内容讨论: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结为夫妻,这样的婚姻将有怎样的优点和缺点
5. 预备活动:学生听一小段关于盖尔和马克跨国婚姻的文章并且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二:课文讲解
1. 课文结构分析以及写作技巧分析
2. 精讲词汇表中部分单词并让学生听词汇录音和跟读
3. 精讲课文语言点与学生语言知识操练
4. 布置学生课后任务:完成A部分课后练习,预习听说教程第三单元内容 板书设计:
由于授课班级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知识信息内容展现以PPT为主,板书为辅,以下是呈现在白板上的课堂内容:
Unit 3
(写下 “学生就'husband','wife'以及'family'这几个单词中每个字母在婚姻中蕴含的意义提出的看法”)
(写下 “学生就电影片段内容讨论得出的观点关键字”)
(写下 “学生在听力活动中对问题作出回答的关键字”)
Mixed Marriage
(单词解析中,就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作出的进一步的解答)
(课文解析中,就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作出的进一步的解答)
课后学习任务布置:
A部分课后练习
预习听说教程第三单元内容
附录:(第三单元A部分教案详案)
教学对象Teaching Subjects non- English major sophomore
教学内容Lesson Content New Horizon English 2 Unit 3
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
After studying this unit, th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be able to:
1. learn about some traditional ideas about marriage practiced by different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
2.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and structure of Section A and Section B;
3. learn device for developing a paragraph which starts with a correction of one idea and goes on to present another idea.
4. master the key language points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s in the text;
5. conduct a series of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theme of the unit
教学方法 Methodology
1. Explanation & Translation
2. Task-driving & communicative Method
3. The Audio-Visual Approach
教学用时 Time Allotment 8 periods
1st-2nd period: Leading-in & reading activities
3rd-4th period: Text analysis ( the key language points & structure ) 5th-6th period: Checking on students' learning tasks (Exercises in Section
A & reading activities of Section B )
7th-8th period: Listening practice
重点 Key Issues
1.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the key words, phrases & expressions, patterns of Section A;
2. Understanding the main idea and structure of the text;
3. Mastering the device for developing a paragraph which starts with a correction of one idea and goes on to present another idea.
难点 Potential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 using the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learnt to talk about personal views on intercultural marriages.
● Mastering the device for developing a paragraph which starts with a correction of one idea and goes on to present another idea.
教具 Teaching Aids
Language computerized repeater / tape player / multi-media equipments 教学过程设计 Teaching Procedure:
步骤1 Step 1 导入 Lead-in
I. Introductory remarks: ideas about marriage
Choosing a life-long partner can be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communication tasks for many people. Staying with that partner during sickness and health, in hard times and in good times, takes much skill and patience beyond the initial love that brings two people together. In this unit you will meet Gail and Mark who face the added problems that two different races bring to a marriage. You will observe how both cultures misunderstand each other's customs when you read about Rich's first meeting with his girlfriend's Chinese family. Finally, you will learn some traditional ideas about marriage practiced by different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
II. Warming-up
1)Guess the Real Meaning of Husband , Wife and Family
For example w-washing i- f- e-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2 groups: girls and boys. Ask girls to think of the Real Meaning of Husband and Family while boys to think of the Real Meaning of Wife and Family. )
2) Give Ss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mixed marriage in U.S.A
According to research conducted by Jenifer L. Bratter and Rosalind B. King on behalf of the Educ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Black male-White female and Asian male-White female marriages are more prone to divorce than White-White marriages. Conversely, marriages between White males and non-White females (and between Hispanics and non-Hispanic persons) have similar or lower risks of divorce than White-White marriages.
3) Oftentimes, couples in intercultural marriages face barriers that most married couples of the same culture are not exposed to. Intercultural marriages are often influenced by external factors that can create dissonance and disagreement in relationships.
( Introduce Ss to watch clip from the movie Pushing)
4) After watching the movie, Ss should discuss the topic: What benefits and differences may a cou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in your opinion
(e.g.: in terms of language, food, family pressure, social pressure, moral idea, etc.)
5) Listening to a passage about the mixed marriage of Gail and Mar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page 52. And discussing the question: Would you mind marrying a person from a different culture or nation Why or why not
步骤 2 Step 2 课文学习Section A Mixed Marriage
I. Idea catching
●How is the text organized
The text falls into three parts: the mixed marriage of Gail and Mark, the reaction of Gail's mother toward their wedding plans, and the response of Gail's father toward their wedding plans.
The text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narration given in the first person. Through his narrative, the writer, a black man, tells the reader his mixed marriage and gives a vivid description of the attitudes of his girlfriend's parents toward a mixed marriage.
The narration goes hand in hand with argumentation. This can be seen clearly in the second part.
● Structure Analysis
Step IV. Text Structure Analysis
(Paras. 1-4) The mixed marriage of Gail and Mark
Device: Narration (叙事法): The story is told in the first person. Through his narrative, the writer, a black man, tells the reader his mixed marriage (Paras. 5-9) The reaction of Gail's mother to the marriage
Device: Argumentation (论证法): Typical example of argumentation by rejecting the first idea and presenting some other idea. (page 64-65) (Paras. 10-21) The response of Gail's father to the marriage
Device: Dialogue (对话法)
II. New Words
mutual
mutual trust /compromise / support / benefits / understanding / tolerance
2. overlook pretend not to notice
She overlooked his offensiveness and tried to pretend nothing had happened.
3. prejudice n. unreasonable dislike and distrust of people
- What kind of prejudice is common in the world
- Women have to face a great deal of prejudice in the workplace.
- Prejudice against black people is common in many parts of America.
4. confirm v. show that sth. is true
Everything you have just said confirms the view that nobody can be trusted.
5. hesitate v. pause before saying or doing sth.
- Is there anything in the world that you never hesitate to pay - I never hesitate to pay for (gift for my mother, CD, etc.)
6. proceed v. start to do sth., often after doing sth. else
The interview proceeded in a most friendly environment.
7. resolve v. find a solution ( to a problem, crisis, etc.)
They hoped the crisis could be resolved peacefully.
(Let Ss listen to the new words in the CD-rom and read them loudly) Assignments: 1) Reading aloud and reciting: new words, phrases & expressions of section A,Para. 4 of section A; 2) Doing exercises of Section A;
III.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 Language points:
1) Gail and I imagined a quiet wedding.(Para. 1)
Meaning: Gail and I planned to have (or: thought about having) a wedding without many people or without much activity.
imagine: vt. (here) plan to have, think about having…
We imagine a quiet holiday at home for this summer after a busy year.忙碌了一年,我们打算今年夏天在家过个安静的假期.
If “imagine” is followed directly by a verb or a “non+verb” structure, the verb should be in the –ing form.
Eg. It's hard to imagine living in a place where there are no telephones or cars.
很难想像生活在一个没有电话,没有汽车的地方会是个什么样子.
I can't imagine George being unfair to anyone.
我不能想像乔治竟然会对谁都不公正.
2) … the usual ups and downs of a couple…(Para. 1)
ups and downs: a mix of good experiences and bad experiences
Life is full of ups and downs. 人生充满了欢乐与痛苦.
He has seen the ups and downs in the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他经历了两国关系史上的圆缺阴晴.
3)But through it all we had honestly confronted the weaknesses and strengths of each other's characters. (Para.1)
Meaning: But in experiencing all the ups and downs we had honestly faced and tried to deal with the weak sides and good sides of each other's characters.
through: prep.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of
I have read halfway through the article but found it uninteresting. 这篇文章我已看了一半,可是觉得它枯燥乏味.
4) …had honestly confronted the weaknesses and strengths of each other's characters.
Weaknesses and strengths: weak points and strong points
It's important to know your own weaknesses and strengths.
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很重要.
Character: n. all the qualities that make a person or place different from other people or places
He has a strong but gentle character. 他的性格坚强而温柔.
The twins look the same but have very different characters.
这对双胞胎长得很像,但性格很不同.
5) …and being open with each other. (para. 2)
Open: a. willing to talk honestly, frank
Let's be open with each other. 让我们彼此开诚布公吧.
He is a very frank and open person. 他是个很坦诚的人.
6) Gail and I had no illusions about what the future held for us as a married, mixed couple in America. (Para. 3)
Hold: vt. Own, be able to contain or offer. “Hold” in this sense can also be used figuratively.
He holds a half share in the business. 他在这个企业中拥有一半的`股份. Life holds many surprises for us. (喻)人生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married: a. If you are married, you have a husband or wife.
Her married life was exceptionally happy. 她的婚后生活十分幸福. a married woman 一位已婚妇女
mixed couple: a couple of different races
7) …they overlooked serious personality conflicts in the expectation that marriage was an automatic way to make everything work out right. (Para. 4) Meaning: They ignored serious personality conflicts. They hoped that everything would go right automatically when they lived their married life. overlook: vt.
i) fail to notice or realize how important sth. is, miss
You have overlooked several of the mistakes in this work.
你忽略了这项工作中的几个错误.
The secretary is very careful and never overlooks any little points. 秘书是个很细心的人,从不放过任何细小问题.
ii) pretend not to notice; forgive
We'll ovelook your bad behavior this time, but don't do it again. 这一次我们不计较你的错误行为,但是切勿再犯了.
iii) have or give a view of (a place) from above
Her bedroom has large windows overlooking a lake.
她的卧室有几扇对着湖面的大窗子.
8) …to make everything work out right. (Para.4)
work out:
i) have as a result, turn out, happen or progress in a certain way In this sense, the verb phrase is intransitive.
How the situation will eventually work out only time can tell.
情况最后将会是怎样,只有以后才能知道.
ii) find by reasoning or figuring
In this sense, the verb phrase is transitive.
Have you work out the answer 你已经得出了答案来了没有
9) That point was emphasized by the fact that Gail's parents, after thirty-five years of marriage, were going through a bitter and painful divorce,..(Para.4)
Meaning: That point was made particularly true when Gail's parents, after thirty-five years of marriage, were experiencing a bitter and painful divorce.
go through: experience
The country has gone through too many wars. 这个国家经历了太多的战争. go through hardships 历尽千辛万苦
10) Her mother, Deborah, all along had been supportive of our relationship…(Para. 5)
Meaning: When Deborah heard our plans, she did not express her congratulations but advised Gail to be really sure that that was the marriage she did want.
congratulations: n. (pl.) If you offer someone your congratulations, you congratulate them on something nice that has happened to them or something admirable that they have done.
To offer one's congratulations on her success 对她的成功表示祝贺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marriage!恭喜你们喜结良缘!
upon: prep.(the same as “on”) immediately after, directly after (and often as a result of)
Upon(or: On) hearing the news, she burst into tears.
一听到这个消息,她就放声大哭起来.
11) …I harbored reservations about a mixed marriage, prejudices you might even call them.(Para. 7)
Meaning: I had doubts whether a marriage between a white and a black would work out well, which you might even call prejudices.
harbor: vt. have (feelings, thoughts, images etc.) in one's mind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He harbors a secret hatred against his father. 他对他的父亲暗怀憎恨.
12) We've seen each other at our worst many times. (Para. 8)
Meaning: We have had many times when we behaved as unpleasantly as possible towards each other.
at one's worst: when one is behaving as unpleasantly as possible
This was his mother at her worst: her voice was sharp and loud, and she was to be angry at anyone.
这是他母亲脾气最坏的时候:说话声音又尖又高,对谁都会发脾气.
13) Why the haste
Meaning: Why do you want to get married in such a hurry
This is an elliptical question(省略式问句).Another example in this reading passage is: Then why the rush (Para. 12) 干吗匆匆忙忙的
In why-questions we often have ellipsis(省略).More examples:
Why bother waiting any longer (= Why should we bother waiting any longer ) 为什么我们还得费功夫等下去呢
Why not 干吗不
◆ Patterns for using as model
句型提炼
1. 1. Typical patterns for showing the changes of one's mind
原句:To start with I must admit that at first I harbored reservations about a mixed marriage,…. But when I met Mark, I found him a charming and intelligent young guy. (L. 28) 首先我必须承认,刚开始我对异族通婚是有保留的,?但当我见到马克时,我发现他是一个既讨人喜欢又聪明的年轻人.
句型提炼:
To start with, sb. admits ( feels / believes) that at first ( at the beginning)… But when (as)…, he / she found (realized) that…
首先某人承认(感到/认为),起初,? 但是当??时,某人发现(感觉到)?
应用:a. 首先我应该承认,起初她的外貌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但随着我们接触增多,我发现她温柔,贤惠,善解人意.
To start with I must admit that at the beginning her looks left little impression on me. But as we made more contacts with each other, I found her gentle, virtuous, and good at reading my mind.
应用: b. 他首先承认当初他对此事想得太简单,觉得不用费多大力.但当他着手做此事时, 他突然意识到,凡事想做好都不容易.
To start with he admits that at first he took the matter for granted, assuming it is unnecessary for him to make much effort. But when he set about doing it, he came to a sudden awareness that nothing is so easy if one wants to do it better.
2. Typical patterns for showing one's disapproval of doing sth.
原句:If we had to resolve all doubt before we acted, very little would ever get done. (L. 63)
假如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须把所有的疑难问题全部解决的话,那么我们几乎就什么都干不成了.
句型提炼:
If sb. has to do sth. before sb. does what he wants to do, little (nothing) would…
在??之前,假如必须做??,那么几乎什么(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能够)?
应用: a. 诚然, 谨慎的确重要.但如果在采取行动之前我们总得瞻前顾后, 那么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Admittedly, being cautious really matters. But if we always have to look ahead and behind before we take actions, nothing could be achieved. 应用: b. 假如我们在实施一项计划之前必须征得每个人的支持, 那么很多机会就会白白丧失, 从而一事无成.
If we have to get everyone's approval of a plan before we put it into effect, many opportunities would be wasted, thus leaving little to be done.
3. Typical patterns for expressing one's reservations about sth.
原句: You may be right. But I still think that waiting won't hurt. (L.41) 你也许是对的.但我还是认为再等一段时间有好处.
句型提炼:
Sb. (Sth.) else may be right (correct / reasonable / true). But sb. still
thinks (believes / considers / feels / takes the view) that…
某人(某事)也许是对的.但某人仍然认为??
应用: a. 发展当地经济是正确的.但我仍然认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无异于杀鸡取卵.
Developing local economy is correct. But I still believe developing the economy at the expense of the environment is no different from killing the goose to get its golden egg.
应用: b. 他关于成功的定义也许是对的.但我仍然认为一个成功的人是执着追求自己梦想的人.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His definition of success may be right. But I still think a successful person is one who persists in pursuing his dream. It's the process, not the result, that counts.
Assignments: 3) writing: Choose one of the topics given to write a paragraph, which starts with a correction of one idea and goes on to present another idea; 4) Preview: Section B.
自我评价问题Questions for Self-evaluation:
Do I understand the text and fully master th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Have I learned some traditional ideas about marriage practiced by different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I mastered the devices of developing a paragraph which starts with a correction of one idea and goes on to present another idea
4. Have I conducted a ser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ctivities assigned by the teacher and done it well
教材与教学资源Resources and Materials:
New Horizon English 2 --- Reading and Writing
New Horizon English 2 --- Listening and Speaking
New Horizon English 2 ---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er's book)
New Horizon English 2 ---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er's book) New Horizon English 2--- Speed Reading
Online Resources about New Horizon English
教参References: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
Macmillan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
A Dictionary of English Collocations
A Chinese English Dictionary
篇2:英语说课课件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课共有两部分内容,其中第一部分是以中秋节为话题而展开的一个对话。它主要讲了Han Mei和Lucy简单谈论有关中秋节和月饼方面的知识,并邀请Lucy到她家作客的过程。在这个对话中出现了如autumn和festival等十一个新单词以及几个学生难以理解的、需教师解释的词、句型和句子。
第二部分内容是两人在商店为朋友买月饼的一个情境,谈话内容是从月饼表面的样子的好坏、大小、轻重和价钱等方面展开的。其中出现了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它们是:nicer, bigger, heavier, cheaper。它要求学生根据图、词和句子提示创造性的对话。
2.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那些难以理解的词、句型和句子,如cakes with meet...
(2)指导学生口头熟练表达就中秋节这一话题展开的对话内容,包括第二部分的购物经过。
(3)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3.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实际情境需要真正开口讲英语。
4.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学生能听懂本对话录音,能听懂师生之间就本对话内容而展开的、切形式的问答,会和别人展开对话,了解和传递信息;能就本课语言难点造句,而且无语法错误;能就类似话题,创造性地自编对话;掌握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2)知识目标。学生要牢记所有新学单词,包括重点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还要记住新学短语、句型、难句及本对话各句的英语表达,为实现自如讲英语奠定基础。
(3)情感目标。学生要爱学英语、爱说英语、想说英语,对英语学习投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4)学习策略目标。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言的实践中去,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语言的综合使用能力,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5)文化意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会简单向别人介绍中国这个传统节日,从而体会节日的快乐。
篇3:大学汉语说课课件
(一)说课程
1、性质
《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引导学生学习与欣赏古今中外优秀作品,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培育学生审美水平。据我观察,在我们学校有很多课程,能把男生打造成绅士,女生打造成淑女。或许自吹自擂,自说自话,我以为,我们人文管理系有两门课程作用最大:一是《社交礼仪》,一是《大学语文》。前者从外在规范上整顿军纪,要你循规蹈矩;后者从内在修养上供应粮草,助你兰质蕙心。我经常告诉同学们:你不知道我教《大学语文》多有趣,我却知道你不学《大学语文》多无聊。
2、功能
母语保护:
湖北经济学院语言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彭书雄教授认为,从国内宏观方面来看,应该站在国家文化发展和母语文化传播的高度,站在“教育”与“学科”的高度,来看待大学语文教育问题;据了解,美国大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英文写作和口语表达进入了几乎所有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课程表,而且绝大多数是必修课。哈佛大学新生入学时学校要进行写作测试与个人面试,且必须在第一年修完写作课。现在我们国家母语使用主流很好,但是也出了问题的。
5月9日,故宫博物院部分展品丢失,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傅政华亲自部署指挥,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全力以赴开展侦破工作。5月11日19时40分,专案组在丰台区友联时代网吧将嫌疑人石柏魁抓获归案,5月13日,为表示感谢,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纪天斌等相关负责人来到市公安局赠送两面锦旗,分别是:“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智勇神警,盗贼克星”锦旗。有三个问题:1、错字。2、京都泰安。3、对偶。4、智勇神警。
影视字幕,报纸错别字更是一塌糊涂。
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传承和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文物、典籍等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也有口头文学、传统艺术、节庆礼仪、民俗活动、民间工艺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得到大量的反映。因此,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张扬人文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等多项重任,可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和延续民族精神文化的桥梁。像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这样的理工大师,他们的语文修养都非常深厚。先民的无稽之谈,古人的白日梦幻想,似乎很对观众的胃口。一部接着一部,婴儿睡觉前就能听完的故事,可以编个几十集出来,甚至大有续集的势头,《天仙配》之后再来个《配》,《牛郎织女》之后再来个《牛郎侄女》。
譬如四大名著:一直被改编从未被传承。
譬如新版《水浒传》:宋江和公孙胜在玉米地里斗剑,但宋朝时中国还没有玉米。新版电视剧《水浒》让中国玉米最少提前生长了5。最早出现在南宋时代的冰糖葫芦,也出现在北宋大街上,令不少观众惊讶。
《新西游记》:天使就是天上掉下的屎
孙悟空:你不认识我呀,我叫孙悟空,我跟你是邻居。几位龙王真的是我的好邻居呀!猴群:告诉我,什么叫做天使啊,这个天使就是天上掉下的屎。
审美教育:
大学语文一定不能搞成中学语文的延续。它应该更侧重于人文性和审美性。文学作品是以艺术的方式表达真、善、美,它通过文学的语言来感染人、打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评论,确立学生对美的认知。怎么发现美、评价美,享受美。并培养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力。现在大学生审美现象主流很好,但是也有问题。据我观察,一是以怪诞为美。就拿男生来说,譬如头发,要么黄黄的,要么长长的,要么糟糟的,要么光光的。或者倾向一边,摇摇头,整个地球都失去平衡,要么怒发冲冠,直指苍天,像个骄傲的公鸡。二以直露为美。穿衣服袒肩露背,交朋友勾肩搭背,。在校园里,草坪上、长椅上,打情骂俏,肢缠颈绕,旁若无人,完全没有东方人的含蓄美、腼腆美。
(二)说教材
1、简介
教材名称:
《大学语文》,系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曾获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
教材主编:
徐中玉,曾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委全国高教自学考试指导委员兼中文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现任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名誉主任。
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2、简析
优点:弘扬人文精神、注重母语教育、完善编排体例
缺点:文学意味不足、立足角度偏颇
3、推荐资料
《大学语文》,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现代写作教程》,董小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文学鉴赏论》,魏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大出版社,版。
(三)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
1、成立于1980年10月,是由全国高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与科研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学术团体,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属于国家民政部一级学会。
2、31年来,已连续召开了十三次学术年会,举办了多次大学语文教师研修班。
3、会员遍布全国三百多所各类高校。
4、现任会长谭帆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古典文学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发表的《读还是不读》报告发出警告:美国人阅读能力的下降不仅仅是有关文学艺术发展的文化问题,而且已成为严重的全国性问题。“按目前趋势发展下去,民众如果继续丧失阅读习惯,美国将遭遇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倒退。”11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炮轰阅读力下降导致国民素质降低。他说,我国每年出版图书不下30万种,但是每一户家庭的消费图书数量不到1.75本,人均阅读量太小。事实上也是,学生已逐渐远离了先秦诸子、唐诗宋词、四大名著。占据学生心灵的是韩国的言情剧,日本的漫画书,或争风吃醋或勾心斗角的宫廷影视,或缠绵悱恻或苍白空洞的流行歌曲。
在阅读缺失的情况下,满堂灌的教学体系出现了,它让学生失去了思考能力,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所以我们想在提高阅读能力方面做些工作。读什么?有经典,有时尚。我认为,经典,就是经常给人们做典范;时尚,就是一时为人们所崇尚。所以,经典成为首选。自然古典文学也成为教学重点。“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2、朗诵演讲
《文心雕龙》:“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也有“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之说,朗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是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能加强记忆,有益于健康。演讲,它是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经济活动的理想筹码,鼓舞士气的战斗号角,传播知识的有效途径,思想教育的最佳形式,人才考核的重要尺度。
3、文学写作
写作能力是由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写作能力的高低,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秘书的工作岗位上,写作能力是必须的。
其实,这三者是相辅相成,一体三面的东西。文秘写作专业的学生需培养多种能力,其中文才和口才是基本的,也是区别于其他专业之处。而要具备很好的文才和口才,读书、读经典也是不可缺少。“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二)教学难点
1、古文鉴赏
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以为文秘与此无关。
古文难度较大,学生有畏难情绪。
旧有鉴赏方法顽固,不大容易接受新的解读方法。譬如,《西游记》,唐僧好,而人们却喜欢猪八戒。
2、即兴演讲
中学应试教育,不注重演讲朗读教学,因而学生怯场,也不懂朗读技巧。
个人普通话不具示范性。
3、文学写作
个人不具示范性。作家教写作,最有说服力。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基础目标)
1、掌握一定的汉语知识
汉语语法,古文语法。
2、熟悉一定的作家作品
文学上提到的经典作家作品。
3、学习一定的表达技巧
散文的“形散神不散”,诗歌的“意象、意境”、戏剧的集中地矛盾冲突。
4、了解一定的传统文化
民俗,官职,星历等等。
(二)情感目标(提升目标)
1、仁慈之心
它是儒家学派核心。《论语》曰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1)纲:本义为提网的总绳。(2)弋:带绳子的箭,一般用来射鸟。(3)宿:指归巢歇宿的鸟儿。
【译文】孔子钓鱼,而不用带纲的大网捕鱼。用带绳的箭射鸟不射在巢中歇宿的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它包含至少两个内容:
一是对生命的敬畏。尊重生命。药家鑫案件。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209月,“洛阳案”、2011年10月13日“佛山女童案”。也有尊重生命失去的方式。死刑的注射方式。
二是对弱小的同情。公交车上的爱心专座,就是对老弱病残孕的关爱。
制度惩罚是冰冷的,而仁慈关爱是温暖的。锦上添花是谄媚,而雪中送炭是仁慈。
可以断言,仁慈,是阻止人类向兽类转化的.最后一道防火墙。一个人,没有仁,禽不如;没有慈,兽不如;没有仁慈,禽兽不如。
2、进取之志
地球上各种动物要生存,我认为必须掌握三个基本的技能:1、攫取食物,2构建住所,3躲避伤害。这三个技能,动物几乎先天就会,而人类却需后天学习。这种学习,就需要人类不断向上,积极进取,为获取生活资料,生存资本而奋斗。这种奋斗分解到个人头上,就是搞好学业,做好事业。如果一个人,年龄适度,身体健康,心智健全,而不追求进步,我觉得就是犯了反人类罪。所以,在财富的分配上,人们常有两种情感,一是对获而不劳的仇恨;一是劳而不获的怨恨。这个“劳”,从某种意义说,就是一种进取。古人对于进取,也多有告诫:
《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倦”。
《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进学解》“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韩愈)
《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另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诗句。我们就是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树立学生进取之志。
3、怀疑之胆
在当下的中国,创新是一个使用非常频繁的词,与之组合形成的词组亦举不胜举,诸如“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自主创新”等等,在主流话语领域和非主流话语领域都占据着显要的位置。长者主席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也殷切呼吁,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我们怎样让创新的种子在被教育者的心中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呢?我认为需培养怀疑的精神,怀疑的胆量。怀疑精神能够将我们引入创新的创造的领地;同时,没有怀疑精神,创造将无从谈起。
如果哥白尼对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并且在欧洲中世纪一直是主流地位的古希腊的日心说深信不疑,也许我们今天依然认定太阳围绕地球转。伟大的先哲因为具备怀疑精神而有所成就,寻常百姓同样如此。
被列入在我国小学教材的生物学“常识”课本中白纸黑字地写着:蜜蜂发音靠的是翅膀振动。一位名叫聂利的12岁小学生偶然发现,蜜蜂的翅膀不振动(或翅膀被剪下)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于是她用放大镜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找到了蜜蜂的发声器官。聂利为此撰写的论文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陆九渊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胡适:“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三)能力目标(最终目标)
1、转换职业能力
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文秘专业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修炼了一定的情感,两者结合发酵,互相促进,可以形成一定的语言表达、信息处理、自我学习、团结协作等能力,从而具有较强的职业核心能力。大学毕业后,他们可以胜任秘书岗位工作,也可以调整岗位,转换职业。
2、价值判断能力
对事物的判断,论利害的,是小人;论是非的,是常人;论美丑的,是高人,或称圣人。我们称为第一种成为意图判断,其次,是事实判断,最后一种是价值判断。用名或利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是用事实判断来代替价值判断。事实判断很容易,但是价值判断却很难。
譬如李鸿章的历史功过,史学界众说纷纭。日本“3.11”地震。
四、说学生情况
(一)学生整体情况分析
相较本科,高职学生基本功有待加强:
1、学习态度更需端正;
2、学习方法更需调整;
3、学习效果更需提高。
(二)具体班级情况分析(文秘3111)
优点:
1、思维的活跃
2、价值的多元
3、个性的张扬
缺点:
1、学习的被动
2、就业的焦虑
3、心灵的孤独
(三)教学理念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第六》
我个人感觉,学生谈恋爱可以理解。我对学生恋爱的态度是反对而不禁止,允许而不提倡。但对网络游戏不大理解。很多学生沉溺于此。通宵熬夜。从某种意义说,教师与商家在争夺学生。教师的主战场在教室,商家的主战场在宿舍。
(四)首因效应
上好绪论课:
1、自我简介,明抑暗扬。——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2、夸赞学生,明扬暗抑。——缺少产生需要,需要产生兴趣。
五、说教学方法
(一)教法
1、案例法
是引导学生利用相关的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最终就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提出各种合理可行方案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案例情境中,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从而达到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理论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理论、方法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如对《婴宁》的鉴赏,可以是意识形态解读,也可以是结构主义解读,也可以是女性主义批评解读
2、引导法
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做,让讲堂变学堂,注重个性发展,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在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教师的主导性引领。教师通过转变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
3、任务驱动法
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的学习体系。我们主要采取写作、演讲等方式,布置一个话题,围绕之,确立主题,选择材料,结构篇章,斟酌词句。
(二)学法
1、文章赏析
2、课堂讨论
3、演讲写作
六、说教学内容
(一)文学知识
重点篇目:
《先秦诸子语录》《谏逐客书》
《报任少卿书》
《移居二首》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前赤壁赋》
《曾国藩家书》
《婴宁》
《宽忍与自由》
(二)文学写作
贯穿在文章的评析、欣赏中。分为以下文体:
散文写作
诗歌写作
小说写作
戏剧写作
影视文学写作
网络文学写作
七、说考核方法
出勤20%
课堂表现40%
期末考查40%
篇4:七年级英语说课课件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将就以下几方面说一下我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以及构思。
一、关于教材
课本是七年级的英语教材,选用仁爱版。今天上的第二单元第一个话题是关于描述人的外貌特征。在描述人的相貌和特征时,用have/has引导的表示所属关系的句型进行描述,并且用big, small, long, short等形容词来进行说明。在学习时,可以联系身边的真实人物,如教师和学生。描述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不仅能使语言知识在真实的情境中得到应用,而且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同时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学习,收到最佳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have/has的用法
2.继续学习如何描述人的相貌特征
3.能识别并正确使用不同的语调
三、重点活动
1a, 3 和4三个部分
四、教学难点
have/has 与人称代词的用法,以及关于它们的一般疑问句五。教学工具
本话题的幻灯片,每个人都拥有的人体各个部位,图片六。教学方法
1.玩游戏
玩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游戏,因为本话题主要是学习一些关于人体部位的名词,而这些部位每个学生都拥有,可以把它们当作相关的教具。先教学生们拼读新单词(关于身体部位的),然后让学生们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关单词所描述的对象,结合学习,增强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们易于接受。
进行身体部位触摸游戏,“Teacher says”,老师说出身体部位的英语单词,然后让学生边触摸身体部位(老师所报出单词相对应的身体部位),边读出单词,既可以检查学生的记忆情况,也可以检查学生的口语能力。
2.听录音
英语需要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而且缺一不可,其中听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英语是我们的第二语言,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不知道英语国家人们的`语音语速,这就需要我们多听,培养语感,并在其中慢慢模仿,学习正确的语音,语速和语调。这也能训练我们的听力能力,对考试中的听力试题有相当大的帮助。
3.图片结合
为了英语不枯燥无味的学,老师可以准备一些丰富的图片,让学生更好的观察与造句,这种形象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提起对英语的兴趣,也能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理解并掌握。还有一些相关的动画展示,更能达到效果,4.解释重点,并让学生自己操练
这篇话题中有很多重点单词,词组与句子,要提出来给学生重点解释,并多举一些相关的例子来说明知识点,让学生容易理解。给他们一些课内时间,让他们自己阅读,训练英语口语能力,并鼓励学生大胆站起来进行情景对话。
5.独立处理课文中的练习
课文中的相关练习是对本课知识点的巩固,在学习完新课内容后,用一些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对自己进行测验,认清自己的掌握状况,弥补不足。
七。教学过程
使用的课件是七年级上学期Unit 2 Topic 1 I have a small nose. Section B的教学课件。本课在上一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人体名词和have/has的用法。在将课本内容稍作调整之后,用五步教学法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教学活动仍以听说为主,辅以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导入——①复习人体名词及have/has的用法。导入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对第三人称单数主语有初步的认识。
(幻灯片2、3、4利用图片复习人体名词,相关形容词和have/has的用法,呈现第三人称单数主语。)②活动。 Work alone或让学生Pair work, 一个学生说第一句,另一个学生说出第二句。(幻灯片5核对答案。)呈现——①学新单词 hand,arm,leg,foot
(幻灯片6、7、8、9、10 图片呈现新单词。)(幻灯片6左上角look是新单词,应强调。)
②呈现Does she/he/it have… 的用法。
(幻灯片11、12、13,其中12和13要求学生思考后回答。)③学新单词movie,star,Chinese,favorite.
(幻灯片14呈现新单词,并举例。)
④呈现课文1a的flash.学生听,标调,跟读。
(幻灯片15呈现1a的flash.点击影片1播放。)巩固—— ①关键词复述对话。(幻灯片16给出关键词。)②完成课文1b的Pair work.两人一组模仿1a谈论自己喜爱的老师。
练习—— ①(听力快车)
第一关:课文2,Work alone.
(幻灯片17核对答案。播放录音点击右上角的录音1.)第二关:课文4,(不要让学生看课本)让学生听句子,标调,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幻灯片18核对答案。播放录音点击右上角的录音2.)②完成5a.(幻灯片19出示5a.)
③课文5b,玩Bobby says 游戏(幻灯片20出示5b.)。
小结—— 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幻灯片21)
作业—— 出示家庭作业。(幻灯片22)
活动—— 唱一首有关人体名词的歌。
篇5:中职英语说课课件内容
中职英语说课课件内容
1.知识目标
能够牢固掌握好课文对话中的重点词汇词组;阅读对话并且根据提示完成对话,运用已经学会知识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口语练习,特别要求记忆Sarah所说的话并能当堂表演对话。能够拓展对话,根据图片内容创作一段对话。
2.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对话,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对话并根据提示完成对话,能够用英语表达歉意和接受道歉并学会为工作中所犯的错误致歉。能够拓展对话,完成看图说话并把每张图片的对话内容连在一起形成一段对话。
3.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同学们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A. 对于基础相对好的同学,能够阅读对话并且根据提示完成对话,运用已经学会知识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口语练习,能当堂表演对话,能够拓展对话,根据图片内容创作一段对话。
B. 对于基础中等的同学,能够完成课文对话,分角色进行口语练习,能当堂表演对话。
C. 程度较弱的同学,要求能够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词组,能够正确完成课文对话。
教学重点
英语道歉和接受道歉的词汇及表达;学习英语在工作中犯错误的表达; 根据提示完成对话;表演对话;
教学难点
根据提示完成对话,表演对话,拓展对话,根据图片创作对话。
学情分析
该班部分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好,部分比较薄弱,学习的主动性参差不齐,性格普遍也比较内向。
教学指导思想
鉴于以上情况,本人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任务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互动的指导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起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一定的提高。
教学活动
热身练习:整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是由易到难的。先复习上节课所学到的表达道歉和接受道歉的句型,要求学生能回顾出英语的表述形式,为之后的教学活动先做一个热身练习。
活动一: work in pairs to discuss how to express your apologies to someone for doing wrong things and how to accept an apology,write on the board the sentence patterns.
活动二: learn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then do words exercises
活动三: 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 of the text by using the words given as clues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of the conversation:
Sarah : the secretary of Mr. Black
Mr.Black: the general manager of the company
在sarah 准备的一份文件中,Mr. Black发现了打印错误:去年产品的产量应该是28,000,而不是23,000.因为这份报告要提交董事会,所以Mr.Black不希望有任何差错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then try to find their answers.
活动四:Let the students read the text again, then 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with their partner.
1)组织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2)让各组学生分角色进行练习对话,要求特别记忆Sarah所说的话
3)选择几组学生进行当堂表演
活动五:Language points in the conversation
1)find some mistakes 发现错误
2)make mistakes 犯错误
3)all the details to be correct 被纠正的细节
4)accept my apologies 接受我的道歉
5)such a short time 如此短的时间
6)I realize how hard it was for you to finish the report within such a short time. 我意识到让你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报告是多么难啊
7)This won`t happen again. 这个不会再次发生了。
活动六:Complete the task (wok in groups )
Class work :Make a conversation on the basis of each of the pictures. Then put them together.
教法
本节课采用的是互动(interactive)、交流(communicative)等教学方法,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学法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份尝试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始自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将“一言堂”变成“群言堂”,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法(cooperative learning)、互动学习法(interactive learning)来完成课堂任务。
《Making Apologies》教学设计
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Teaching Aims:
1.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grasp the key words and phrases in apologizing and
accepting an apology.
2.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read the test, and learn to discuss apologizing for mistakes
made at work in English.
3.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perform(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by using the words
given as clues with their partner.
4. Picture talk (practising speaking)。
5. By learning this text, the students can apologize to someone and accept an apology
in English.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ork in pairs to discuss how to express your apologies to someone for doing wrong things and how to accept an apology
Write on the board : To apologize to someone, we say
I`m terribly sorry
I`m sorry…
I`d like to apologize for…
I must apologize to you for…
Please pardon / forgive me.
To accept an apology, we say
Don`t worry about it.
That`s all right.
Never mind.
Your apologies are accepted.
Step2 words and phrases
1. annual adj. 2. detail
一年一次的, 每年的, 一年生的 n. 详情,细节
annual report
年度报告
annual output There is too much detail in his speech.
他的讲话太琐碎了。 年产量
3.Submit vt. 4. mistype
提交, 递交
submit a plan 5. fault n.
提出一项计划 过错, 缺点,
submit a case to the court
向法院提出诉讼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given above
1) It`s not your fault.
2) I think that the annual output of our new products last year was 28,000.
3) I want all the details to be correct before the report is submitted.
4) I must have mistyped.
Step3 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 by using the words given as clues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of the conversation:
Sarah : the secretary of Mr. Black
Mr.Black: the general manager of the company
在sarah 准备的一份文件中,Mr. Black发现了打印错误:去年产品的产量应该是28,000,而不是23,000.因为这份报告要提交董事会,所以Mr.Black不希望有任何差错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then try to find their answers.
Let the students discuss their answers. Then the teacher gives the correct answers on the board
Step4 Let the students read the text again, then 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with their partner
1)组织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2)让各组学生分角色进行练习对话,要求特别记忆Sarah所说的话
3)选择几组学生进行当堂表演
Step 5 Language points in the conversation
1)find some mistakes 发现错误
2)make mistakes 犯错误
3)all the details to be correct 被纠正的细节
4)accept my apologies 接受我的道歉
5)such a short time 如此短的时间
6)I realize how hard it was for you to finish the report within such a short time. 我意识到让你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报告是多么难啊
7)This won`t happen again. 这个不会再次发生了。
Step 6 Complete the task (wok in groups )
Class work :Make a conversation on the basis of each of the pictures. Then put them together.
Mrs. Adams is in Sarah`s office waiting to see Mr. Black. Forgetting Mr. Black is still talking with another client, Sarah opens the door. She apologizes to Mr. Black. Back in her office, Sarah explains to Mrs. Adams that she`d better make an ap;pointment for tomorrow.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follow the example , talking about the pictures
Discuss in groups, after that let some students come to the front to perform
Example: Sarah: Mr. Black, Mrs. Adams wants to see you!
Mr.Black: What? Does she have an appointment? I`m busy now.
Sarah: No, she doesn`t. But she has been waiting here for quite some time.
Mr. Black: Sarah, what`s the matter? You know I`m busy at the moment.
Sarah: I`m sorry. I got my time wrong. I thought the first client had left! I`m terribly sorry.
Sarah: Mrs. Adams, I`m sorry. Mr Black is busy at the moment, and I`m afraid he can`t see you today. But you can make an appointment for tomorrow.
Mrs. Adams: OK. If that`s the case, I`ll do what you suggest.
Step 7 Conclusion
Today we have learned some new words and phrases , then we learned how to express apologies to someone and accept an apology and learned to discuss apologizing for mistakes made at work in English.
After learning these, the students can apologize to someone for doing something wrong and accept an apology when someone make apologies in English.
Step 8
Homework
Read and recite vocabularies
Copy vocabularies
Oral task: practicing picture talk
篇6:小学英语优秀说课课件
小学英语优秀说课课件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基于学情: 作为五年级上册的学生对英语阅读课并不陌生,也掌握一定的词、句、段、章的知识积累和阅读能力。但作为阅读初学者,教师应侧重于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能力的培养、语用意识的提高。
基于教材:本教材是人教(新版)内容,学生之前对What’s your (his her) name? Who’s he? 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doctor.内容都有涉及,但仅限于单句的问答。因此,语言知识的整合,综合运用这些单句来进行语言交际是本节课关键。
基于单元:本单元涉及的是关于职业的内容,主要涉及的知识内容有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teacher.的自我介绍;What’s he? He is a doctor的职业问答;Who’s he ?He is my uncle的人称问答。能力要求有人称代词的熟练使用,以及能熟练介绍关于辈分、职业、愿望的自我介绍。
基于本课:作为第一课时,从文本材料的要求just speak的提示来看,应该是整体理解和把握阅读文本,将支离破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开展阅读,从而达到语用。所以对辈分、职业等知识的展开和具体学习会在之后的课时中进行。所以教师在本节课中侧重对阅读能力的培养。
基于以上四点,我设计的理念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不仅提高给学生知识性指导,更注重的培养学生朗读文本、阅读文本、领会文本的语篇意识和运用文本的语用能力。
2、教学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A. 能够听、说、读、用句型:This is my mother . She is a tailor.
B.能够听、说、读定语短语和介词搭配:
in Class Two, Grade Five. On the left. On the right in the middle.
C.能够正确意会、朗读Here’s a picture of my family. We look like each other. We’re twin brothers
(2)能力目标:
A.听: 能学会正确、仔细聆听文本、教师、同伴的回答,模仿并纠错。
能听懂、交流What’s your name? What’s he? Who’s she?相关信息
B.说:能学会大胆说、大声说、大方说。
能在实际中学会简单介绍自己和家人的年龄、辈分、职业等。
C.读:能认真模仿、正确朗读文本材料,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
能正确朗读本节课的文本材料,配上语气、语调、态势语等。
D.写:模仿范文,开展初步写作。书写清楚,字迹工整。
能根据教师提供的书写范本,进行独立的写作训练。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A.情感目标:注重培养爱家、爱家人的家庭意识。
B.策略目标:认知策略 、阅读策略、交际策略 、语用策略
3、教学重点
能够听、说、读、用句型:This is my mother . She is a tailor.并在交际中加以替换。
4、教学难点
A.能够听、说、读定语短语和介词搭配: in Class Two, Grade Five. On the left. On the right in the middle.
B. 能够正确意会、朗读Here’s a picture of my family. We look like each other. We’re twin brothers
二、说教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是教法的执行者,但无论教法如何新颖、独特,都应该考虑学生的兴趣、学情、能力、差异等方面,以生为本。
1、任务型教学法:学生通过为Lin找家人、为Tom找家人、圈划判断、仿写等任务的完成来达到层次递进的学习目的。
2、情境教学法:创设为Lin找自己的家人、参观Tom的家、介绍自己的家的一系列以家为主的真实情境,到最后爱家的情感抒发,水到渠成。
3、交际教学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无时无处不体现交际教学法。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来辅助教学。
5、活动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在系列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自我探究能力。
6、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7、分层教学法:不同学情、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要求,完成不同的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目标。
教法的原则:全体学生为主体、有效活动为载体(达到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教师的教法以培养学生的学法为主,学生的学法又要求教师及时调整教法。
1、自主探究法:在自己的语言基础上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从而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2、旁知学习法:通过观察教师、模仿同伴、跟读录音等借助一些学习资源进行学习。
3、分析归纳法:将自主学习和旁知学习的内容进行加工、整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式。
4、合作学习法: 和同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学法的`养成原则:循序渐进、关注细节、恩威并重(达到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养成为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
简笔画、课件、录音、作业纸、学生照片
2、教学步骤
(1)快速热身,直切主题(教学in Class One, Grade Five)
【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注意力是细致观察, 良好记忆, 正确思维的重要条件。热身复习环节应充分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快速投入到本节课英语学习的氛围中。
我采用了激情三部曲:第一步:快问快答,知识梳理:What’s your name? What’s his name? What’s her name? Who’s he? Who’s she?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步:激情激趣,知识整合:在黑板上简笔画了一幅Lin画进行介绍:Her name is Lin. She’s ten. She’s from China. She’s a student in Class One, Grade Five (板书中突出大写、介词等细节知识),板书简单清楚的板眼了自我介绍的四个内容。第三部:轻松介绍,知识运用:在清晰的示范、幽默的简笔画中学生自我介绍name, age, nationality, job,在轻松自然中复习旧知的同时,学习了新知in Class One, Grade Five,可谓一举两得。
(2)情境创设,呈现操练
【设计意图】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兴趣,自然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创设他们喜欢熟悉的情境,并能在任务型的驱动下大胆探究、主动学习。具体设计如下:
A、任务之一:为Lin 找爸妈:(教学Here’s a picture of my family)
【设计意图】以任务型教学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习得语言。
(简笔画中补充lin 的眼泪)Lin can’t find her father and mother. Can you help her? Who’s her father and mother?出示三张不同的照片,展示出三个不同的短语:Here is a picture of black family. Here is a picture of white family. Here is a picture of yellow family.在为Lin找爸妈的任务中,不同家庭照片的出示,自然引出了Here’s a picture of my family。孩子们在观察和说的过程中表达Here is Lin’s father and mother.
B.任务之二:描述lin’s family(教学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a teacher. on the leftight in the middle)
【设计意图】继续开展任务型教学,帮助Lin找到了家人之后,请为她介绍一下她的家人。在此环节中包含有重点句型的学习、难点内容的突破、语音问题的初探。使活动具有有效性、实效性、多功能性。
(简笔画中的Lin又恢复了笑脸)Lin’s happy. Lin has a happy family, She loves her family.
(出示照片)教师引导:Who’s she ? ——This is my mother
What’s she ? She can teach——She is a teacher.
Where’s she? ——She is on the left
同此,请学生来说出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a teacher . She is on the left.
This is me. I’m a student in Class One, Grade Five. I’m in the middle.
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doctor. He is on the right.
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巩固语音:egg——leg——left——on the left
night——light——right——on the right
miss——mid——middle——in the middle(提示in on)
出示课题:I Love My Family.
(3)直击语篇、阅读指导
A、读前铺垫、总体把握:教学twin, Here’s a picture of my family. We look like each other.
【设计意图】通常自己在教学中会布置读前预习的作业。本节课通过读前的默读、朗读、记标记等方式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和老师共同阅读之前自己自主学习,寻找关键点,总体把握文本。既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本环节属于范读环节。
a.默读画圈:根据Lin的幸福家庭,自然引出了Tom的幸福家庭。要求学生默读短文,并划出Tom’s family member. 并回答How many people are the in there in Tom’s family?
b.朗读划线: What’s Tom’s father? 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teacher.
What’s Tom’s mother? 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a tailor.
教师指导:She can make the clothes. She is a tailor.(教读单词)
B、读中指导、环环相扣
【设计意图】读中的指导应该是对文本的深挖细掘,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有针对性、具体化、目标性的阅读指导,不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也是对文本细化的过程。读中环节是阅读最重要的部分,属于精读环节。
a.听力回答: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作业纸)
My name is Tom. I’m ten. I’m a student in Class Two, Grade Five.
Her name is Mary. She’s nine. She is a student in Class One , Grade Three.
b.阅读回答: Who’s the boy on the right?
He’s my twin brother. We look like each other.(引导意会)
c.听力模仿:听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红笔记录朗读符号,并模仿。
d.合作学习:pair work(同桌互相学习,以此互相帮助和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C、读后操练、加强巩固
【设计意图】在对文本范读和精读之后,对文本材料的表面意思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读后环节是文本材料的升华,是对文本的再理解、再梳理、再学习的环节。
a.根据课文判断
1. This is Tom’s father. He is from China. ( )
2. This is Tom’s mother. She is a tailor. ( )
3. Tom and Mary are twins. ( )
4. Tom has a happy family. ( )
b.齐读短文,注意模仿语气、语调,关注朗读技巧。
C. talk about Tom’s family. Tom has a family.
(4)、学以致用,巩固拓展
【设计意图】任何语言的学习归根结底都是语言的运用,也就是学生语用能力的养成。在对文本材料的学习之后,会让学生进行一定的仿写,这符合《新课标》二级要求:即五年级学生应开展初步的写作。自己在教学中每个单元也会让学生进行主题写作。写作的方式为模仿写作,写作的层次是先口头、再填空式书写、最后家庭作业中的发散性写作。
A、口头模仿:拿出照片,进行小组合作group work。
Tom has a happy family. He loves his family. Do you love your family?
: I Love My Family.
Here is a picture of my family. My name is . I’m . I’m a student of Class Grade .This is my . He is a . This is my She is . I have a family. We love each other.
B、书面练笔:通过口头模仿的基础,在范文的指导下开展书面小练笔(作业纸)
C、情感渗透:无论家庭贫富、父母如何,应该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家的情感目标应该是渗透到教学的每一部分中。
(5)个性作业,自主学习。(作业纸)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面向全体同学,对全体学生提出该年段、学段的基础性要求。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针对五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全体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Homework: Choose As I Like.
A、(必做)Listen, imitate and read. 听读短文,并大声模仿,直至流利朗读。
B、(必做) Write your own composition, use the picture of your family.
参考文本,完成作文,并贴上照片。
C、(选做)Write Mike’s composition, use the picture of his family.
根据文本,请为我朋友写上他的家庭介绍,附上照片。
作业设计的宗旨:
a.面向全体:基础性知识的作业要做到人人会、人人做的要求。
b.自主选择:不同学生可以选做不同的作业,一定程度上发展各个层次的学生。
c.检查评价:作业有做有批有订正,这样作业才真正达到复习和巩固的效果。
(6)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应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地展示在黑板上。板书应该是一节课的知识集锦、要点精华,我的板书设计注重直观、系统、清晰、完整、美观。
I Love My Family
Lin China 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teacher.
Ten a student 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a tailor.
in Class One, Grade Five
五、说反思和评价
1、说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步骤,教法上,教师思路清晰,会让学生能很直接的从Lin的家庭联系到Tom的家庭,既而到自己的家庭;教学知识的条理性比较清晰,在众多内容中进行一定的主次处理,会让学生对重点和难度一目了然;教师指导到位,会让学生在明确的示范中做到全面发展。学法上,教师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各个能力的学法指导。对学优生的写作跟进、学困生的个别指导要在课后加强。
2、说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而实施的。根据高段学生年龄、心理特征,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不是表象上的几句表扬语,而是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成功,感受成就感。教师的评价也不能简单的good带过。评价要及时性;评价要具体性;评价要建设性;评价要实效性。总之,教师的鼓励评价让学生更有信心,教师的建议评价让学生更有针对性,让教学应评价而更完美。
本节课我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行走、开口说话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提高学生语篇意识,增强学生语用能力。今天的五个说课部分希望像今天的四季背景图一样,每个步骤都像每个季节一样有着不同的景色。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也期待你们的悉心指导。That’s all. Thanks for listening
篇7:说课课件模版
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就人教版第五册第11课《秋天的雨》进行说课。下面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预设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初步设想:
一、说教材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质写秋天。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本课的的学习,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文章层次分明、思路清晰。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的抒发感情,通篇语言艺术化,给人以美感。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这样的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8个生字,会读“清凉、留意、扇子”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重点 :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难点 :品味文中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内化运用语言。
二、说教法与学法
本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所以,教学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通过反复品读、探究、讨论,再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雨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中积累语言。其次在教学中我还采用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读中感悟秋雨的.美,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感情。配上抒情的音乐让学生朗读,以便更好地进入课文的情境。
根据本课特点,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读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积累,感受秋天的美。
三、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我计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秋天美丽的景色 。第二课时品读秋天的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现在我具体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预设,这一课时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一设置悬念,妙趣导入二深入文本 细读品味三拓展延伸,歌唱秋天
一、设置悬念,妙趣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送你们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春天的雨像一位报春的使者,用温柔的雨滴滋润着大地万物。
夏天的雨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总是敲着大鼓、轰隆隆地从天而降。
?? ??
冬天的雨像一群可爱的精灵,是他们给大地送来了雪姑娘的礼物。
2、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3、对呀!诗中还缺秋天的雨。今天的这节课老师就要请同学们帮助老师一
起来完成这首诗。同学们愿意吗?
4、好,让我们继续来学习《秋天的雨》,学完了课文你们肯定能帮助老师写完这首诗了。
本课的语言优美华丽,在导入设计上采用一首小诗的方式引出与课文基调符合。诗中间缺失的秋天的雨可以使孩子们对秋雨充满了好奇,唤起阅读期待,以更好地投入朗读打下基础。
二、深入文本、细读品味。
(一)抓钥匙 赏秋雨
1、出示秋雨图,师引导:看,同学们,秋天的雨趁同学们没留意轻轻地,轻轻地来了!(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自由读说说你读出了什么?预计学生会说秋雨是一把钥匙,真神奇!这时我顺势而导,钥匙,是意见常用的东西,她有什么作用?你从文中哪些词语体会到秋天像一把钥匙?引导学生抓住“轻轻地、趁你没留意”等词体会秋天到来的轻盈、温馨。这样通过联系生活经验,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激励,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秋雨的神奇。
(二)抓五彩缤纷,品秋色
1、秋雨,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它给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呢?(出示秋天美丽的景色)
2、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3、同学们找出了黄色、红色、等各种颜色。其实这么多颜色它可以用第二自然段的一个词语表示,你们能找出来吗?预计学生能说出五彩缤纷,板书, 齐读。
4、接着我顺势而导:这五彩缤纷的颜色,秋雨分别把它们给谁呢?自己再读读第二自然段并找找秋雨把什么颜色给了谁?自己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学生朗读,教师巡视。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我再交流一下。指名生自由地说。重点交流以下几句:
(1)银杏树的叶子像扇子,扇哪扇哪,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引导学生边想象画面边齐读这几句话。如果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自己再来读读看,有什么不同?师生共同小结:“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而“飘哇飘哇”让我们感受到红红的枫叶多像一枚枚邮票,为我们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这两句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银杏叶和枫叶写的非常传神。但是华美的语言也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所以在理解这两句时我首先出示银杏叶的图片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反复诵读达到记忆的积累优美词句的目的。当然仅积累是不够的,还应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句子写得好,好在哪?我通过减去句子中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品悟那几个词语用得如何精妙,更教予读书的方法,以便学生迁移学习
5、秋雨还把什么颜色给了谁?通过引导读果树上的“你挤我碰”菊花的频频点头体会到秋天丰收的喜悦和菊花的美丽。最后出示秋雨课件,推荐读书最好的同学配音,其他同学去欣赏,去享受。 这里需要播放一段多媒体,用直观的方法展示在秋雨的滋润下,秋天的五彩缤纷与收获的喜悦。孩子对秋天的感触肯定不深,课文中描写的许多景物他们也没有真实的看见过,那么在这里通过画面的展示和同学的朗读,就能有更深的感触和体会了。
(三)抓气味,展秋收
(1)秋天的雨滴里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气味?
这一自然段主要是通过对香气的留恋进一步的写出秋天的丰收与美好。鉴于本自然段比较简单,因此我主要采用了放手让学生朗读的方式感悟此段。还特别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比赛读、自由读等方式,增强学生朗读的欲望。
(四)抓热闹,悟秋趣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描述了“深秋中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繁忙热闹的场面。”本段文字可谓妙趣横生,这恰恰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在此,我顺学而导,以学定教,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采用了“看图说话”的方式来理解、品味本段的语言文字。我采取了以下策略:学生充分自由朗读,积极为自己的出色表演奠定基础,带着快乐的心情再次美读,出示画面,用自己的语言看图说话。这样个性化的阅读,加深了对本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说话能力,分享了阅读乐趣。
(五)齐声读,赞秋雨
我们都该感谢秋雨,它带来了绚丽的秋色,带来了成熟的果香,还带来了冬天即将到来的信息。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秋天的雨!齐读第五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是以教师总结,学生赞美秋天来引出朗读。既节省了时间又给了学生充分朗读的空间。
三、拓展延伸,歌唱秋天。
1、在学生齐声高诵秋歌之后,我问:在你的心中,秋天的雨还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歌?学生畅谈秋雨。师小结过渡秋天的雨是真是美妙、神奇、令人陶醉!你们个个都是小诗人!下面让我们回到上课前老师给你们看的那首诗,让我们一起来完成它吧!出示
生自由交流。全班展示,美美地朗诵自己写的诗。
此环节的设计与课题的导入可谓首位呼应。让学生自由的把小诗补充完整,鼓励他们凭借学习本课和原有的语言积累完成这首小诗。这么做不仅有利于他们
将课文内容的内化提炼自己的观点更能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作业:秋天是美丽的、迷人的,让我们沿着秋天的足迹,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找秋天,感受秋天,歌唱秋天。
(1)喜欢诵读的,找些赞美秋天的诗文进行诵读。
(2)喜欢写诗的,试着写一首赞美秋天的小诗。
(3)喜欢画画的,用你七彩的画笔画画秋天的一处景色。
(4)喜欢旅游的,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找,把看到的景色写成一段话
这样的作业基于文本而高于书本,从积累、解读、写作、创作等方面着手设计的。而且这四个题目并不是每个都要做的,可以选择其中两个做。这样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同学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拓展自己的能力。
四、说说板书设计
颜色:五彩缤纷
秋天的雨 气味:香香甜甜 丰收 欢乐
声音:冬天的消息
这堂课我紧抓秋天的三个方面的特点进行板书设计,简单扼要,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
篇8:篮球说课课件
篮球说课课件
篮球说课课件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五、六年级教材。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人体基本活动组成的综合体育活动,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少年儿童的观察、判断、快速反应的能力,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篮球运动的集体性使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中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篮球运动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体育活动能减缓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带来情感的愉悦。也为以后继续学习篮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1、我所教内容是小学五、六年级的课程,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有部分学生进入青春期,有独立的愿望,自我约束力还不是很强,但模仿能力和好奇心很强。
2、五、六年级的学生运动能力、性格爱好都是有很大的差异,女生文静、男生好动。一些有模仿性和表演性的联系,学生有很大的兴趣。
3、我所上课班级,班风活跃、班级凝聚力强,爱好文体活动,特别爱好篮球运动。也有一些学生篮球基础薄弱,在学习中可能会产生负效应,因此在上课时会区别对待、正面引导。针对上述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
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情感价值观:使学生养成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
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重点:传接球动作标准、手型正确和传接球的准确性。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拿球时手心空出。传接球速度快,准确性高。
四、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联系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联系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全课用分组轮换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内增加学生的联系效果。用比赛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
团队精神。
五、说学法
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本课主要采用了模仿法、讨论学习法、合作练习法和游戏竞赛法,让学生多触球、多练习、多思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在小组讨论中悟出动作要领,在充满趣味的竞争激烈的游戏比赛中尝试运用所学的技能,最终解决问题,激发其学练热情和求知欲望。
六、教学程序:
(一)准备部分:
1、首先我以对话的形式进行课堂常规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趁机提出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然后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同时达到热身效果,安排了“贴膏药”游戏。
2、熟悉球性练习中,先进行各种练习方法的`讲解,然后学生自由模仿练习,组织形式为散点,学生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手对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进一步热身,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二)基本部分:
由于篮球技术训练有些枯燥乏味,一味的进行训练学生会感到疲劳。为了使教学符合实际,给同等水平的同学分到一组。为增添课堂气氛,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同时也能减缓疲劳的程度,提高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先把所学知识内容和要求进行讲解适当进行示范。
双手胸前传接球:
1、原地两人一组双手胸前传接球
2、原地两人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3、连续传接球(接龙)比赛
通过比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熟练性以及快速纯接的能力。
(三)恢复整理阶段:
1、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收回器材。
场地器材:1、篮球场地。2、篮球20个。实心球20只。篮筐4只。
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最高心率为180次/分,出现在三十五分钟运动密度约为45%,运动负荷为中等。
篇9:沙漠之舟说课课件
沙漠之舟说课课件
《沙漠之舟》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课文以“沙漠之舟”为题,着重介绍了骆驼适应沙漠生活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穿越沙漠,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语言简洁、形象,概括介绍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及帮助人们穿越沙漠的作用。
本课的学习,即要抓住重点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作者的描写、说明方法。在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感悟的同时,把重点放在理解作者“总——分”的写作方法和为什么称骆驼为“沙漠之舟”的原因上,掌握学习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
1 、学生的认知特点。
我校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农村,远离沙漠地带,学生信息较为封闭,学生没有亲眼见过骆驼,对于“沙漠之舟”会有浓厚的兴趣。但关于骆驼的一般常识性知识的理解会有难度。教师要运用插图或影像资料、理解重点词语等方式,让学生在精读课文中理解课文内容。
2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具有的学习能力。
通过几年来和前几单元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和交流扫除文字障碍的能力,初步读懂课文的能力,整理好词佳句的能力。学生已经能边默读边批注,体会和运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写批注笔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 、学会11 个生字,区分同音字“趾”和“胝”,能联系句子理解“胼胝”、“驼峰”、“脂肪”等词语。
2 、阅读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作为什么为什么称骆驼为“沙漠之舟”。
3 、理解句子间和段落间的关系,学习“总—分”方式构段,围绕总起句,抓住重点进行具体描述的说明方法。
4 、通过修改资料,插入课文,丰富学生知识背景,提高学生写摘录笔记的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具体描述的说明方法。
2 、理解“沙漠之舟”称号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新课: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沙漠有关的文章,教师板书课题《沙漠之舟》。
2 、看到课题你能知道什么?
(本文和沙漠有关,舟是小船的意思,这课写是是沙漠中的船……)
3 、从课题看,你有什么疑问?
(沙漠之舟指的是谁?)
[ 点评:本文题目是《沙漠之舟》,从字面上是沙漠中的船。沙漠中怎么会有船呢?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质疑的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请同学们带着疑问快速略读课文,找出准确答案。
[ 点评:带着简单的问题进行略读,体会略读的方法和特殊的作用。]
2 、生交流问题的答案:
(“沙漠之舟”指的是骆驼。)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由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入课文。)
1 、师:刚才,同学作通过略读课文,明白了“沙漠之舟”指的是骆驼,那么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呢?是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的?
(课文第2 、3 、4 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2 、3 、4 自然段,边读边用符号画出自己认为的好词佳句,或写下自己的.认识、疑惑。
[ 点评:提高学生默读的质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能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2)小组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
(首先交流的内容是互听读,检查、互助扫除生字障碍;然后是交流不理解的词;最后交流自己的见解和疑惑。)
[ 点评:把阅读和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深入的理解体会,提高学习效果。]
(3)请同学们用小标题的形式,抓住重点词语概括把称骆驼为“沙漠之舟”的原因说出来。
(课文2 、3 、4 自然段篇幅都较少,学生有了一定的概括基础,加上刚才的小组交流,这个问题会很容易答上来。)
(4)体会作者运用的修辞方式及好在什么地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把骆驼比作了什么?这么写有什么好处?相机指导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灵活运用。)
2 、师:别的动物能不能代替骆驼呢?沙漠中环境到底怎样?是什么原因使骆驼能适应沙漠中的生活呢?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按条找出。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利用挂图、卡片或查字典来理解描写骆驼特点的词。例如:“胼胝”、“驼峰”、“脂肪”等,)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观看关于骆驼的纪录片,或带领学生去动物园参观。)
(2 )教师模仿《动物世界》栏目主持人进行配乐朗诵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体会沙漠自然环境的特点。
[ 点评: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小组讨论,骆驼和沙漠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旨在帮助学生明确骆驼独特的身体特点是适应沙漠生活的必备条件,沙漠的环境也为骆驼身体特点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天地”。)
四、体会写法,迁移运用:
1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虽然没有去过沙漠,没有亲眼见到过骆驼,但对于“沙漠之舟”的知识却有了形象的认识。那么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呢?让我们再从写作的角度来研究一下课文。
方法:(1 )找出第一自然段的总起句;
(2 )思考本段首句与其它各句间的关系;
(3 )明确这种写作方式就是“总—分”方式构段,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述的说明方法。
(建议:为了加深学生对这种写法的认识,可以结合本册教材第四单元《手上的皮肤》一课的第四自然段再进行一次练习。)
[ 点评: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发现这种构段方式的特点,再给出定义,减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难度,而且体会到这种写法如何运用。]
2 、请同学们结合作者的写作方法,把课后的资料适当修改后插入第一自然段中。
(了解本段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写作特点之后,放手让学生修改课后的资料,只要修改合理,就要肯定。)
3 、同学们不但在文中学到了关于“沙漠之舟”的很多知识,而且也学到了许多作者好的写作方法,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写一篇小练笔。
拓展阅读:《沙漠之舟》课文
骆驼生活在沙漠里。它身体很高,脖子很长,能够7望到很远的地方。沙漠里有水的地方很少,骆驼的嗅觉很灵敏,能帮助人们找到水源。每逢沙漠里刮起卷着沙子的旋风,它的鼻孔主紧紧地闭起来。骆驼的腿上有一大片胼胝,它就是趴在被太阳晒得滚热的沙子上,也不会烫伤。骆骆的脚掌又宽又厚,走路的时候,两个脚趾分开,不会陷到松软的沙子一部分养料变成脂肪储藏在驼峰里。等到缺乏食物的时候,它就是用自己积蓄的营养来维持生命。
洮漠宽广无边,到处是高高低低的人很认路。骆驼却能在沙漠里给我们带路。
沙漠里的大风是很可怕的,大风卷着沙粒飞滚,有时会移来整座沙丘,把人和牲口全埋在底下。骆驼熟悉沙漠里的气候,快要刮风了,它就跪下,旅行的人可以预先做好准备。
骆驼走得很慢,可是能驮很多东西。它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把它看做渡过沙漠之海的航船,称它为“沙漠之舟”。
篇10:荷花说课课件
一.说教材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文章的字数不多,却把满池荷花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题材,也是指导学生朗读和培养学生感悟能力、想象能力的好教材。这节课我力图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二.说教学目标
本组课文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根据本课以上特点,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根据拟定的.学习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教学难点是: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三、说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到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1.图文对照法;本文利用课文插图和《荷花》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想象。2、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感觉如临其境,易于理解。3、以读代讲法。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荷花美。
四、说教学过程
我是紧扣“美”字进行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感知美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我在设计《荷花》一课导入时,选用了猜迷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出示荷花图,让学生欣赏后用词语描绘看到的荷花。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被激发,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师生交流后揭题板书。
(二)自主探究,寻找美
本文语言优美,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初读课文,谈读后的感受,使学生整体感知荷花的美。然后再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荷花美的句子画下来,反复诵读,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汇报交流,体验美
学生通过上述两个环节,对文章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定会产生一些疑惑。在学生汇报交流具体描写荷花美的句子时,教师可随机出示图片或视频,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句子,在读中理解、感悟。通过此环节,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了荷花的美,然后有滋有味地读出美,使教学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如在教学描写荷叶的句子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荷叶特点的词语“挨挨挤挤”,通过看图理解,有感情朗读,想象一池荷叶长势之美,并教给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课文这一学习方法。而“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紧紧抓住“冒”字进行引导。让学生想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呢?谁来演一演?“冒”字用得好在哪里?紧接着又抓住“冒”字,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有感情朗读。又如,教学描写荷花三种姿态的句子时可分三步走:(1)让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2)图文对照,让学生感受荷花的美;(3)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读出它的美?”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比读、评读、表演读。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感受了、体会了、读出了荷花的美后,教师还准备了贴画,要求他们在黑板上贴出荷花的美。
(四)含情诵读,释放美
在第二段体验美的基础上,第三、四段使美感进一步深化。教师深情引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学生饱含激情,接读第三段。然后,让学生想象,除了文中写到的三种姿势,荷花还会有哪些姿态?在理解“一大幅活的画”时,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像一下,活的画是什么样的?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体会了一池荷花的动态美,并在表达中抒发了美,释放了美。
以此为契机,教师配乐范读第四段,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仿佛看到的画面,接下来课件展示动画,让学生想象说一说,似乎听见蜻蜓和小鱼对“我”说了什么话,还有哪些动物会来和“我”交谈,可能告诉“我”一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思维将又一次被激活。这时,再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朗读这部分,学生感觉自己仿佛真的成了荷花,并为自己的美所陶醉。
(五)整体回顾,欣赏美
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欣赏优美的画面,尝试自己介绍荷花的美。
(六)拓展延伸,深化美
在这一环节,教师告诉学生,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赞美荷花的诗篇,接着,伴随一首优美的民族音乐,教师出示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配图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深情朗诵。之后,教师用课件展示满池荷花,让学生面对大自然描绘的美丽画卷,说出此时最想说的话。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从欣赏、感受荷花的美,延伸到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
五、课外练习
1.看课外书或上网查找有关荷花的古诗。
2.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微型的教案,我的板书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直观形象的贴画和一个“美”字组成,让荷花的美再现在学生面前。
七、总结陈词。
纵观本课的教学,首先整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坚持以读为主,读中解,读中品。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本课教学力求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鲁迅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正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追求的。
我今天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各位领导、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篇11:汉语说课课件
汉语说课课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练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运用课文的重要句型交流(这件衣服不长不短,很合适;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这条有点儿小,有没有大一点儿的;你要黄色的还是要红色的)。
3、重点学习课文中的重要用法:……,不过……;有点+Adj.,Adj.+一点儿;还是 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读音教学。
2、课文理解,朗读与对话。
3、重点句型、词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
重点句型和词语的理解,课文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跟读法 2、图片法
所需课时:4课时
课前准备:PPT,一件大一点儿的衣服,一件小一点儿的衣服,一张信用卡,一些现金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询问学生“昨天睡得好不好?”复习“助词得”。
展示世界杯图片,询问学生“他们正在干什么?”动作展示“踢”,问学生“你们国家踢得怎么样?”“巴西踢得好不好?”“你们想去巴西看足球比赛吗?”“我们班谁会踢足球?”“你会踢足球吗?”“我想学习踢足球。”复习“助词得”“副词正在/在”“要/会/想”的用法。
(二)新课预热
师:好的,我们开始学习第15课—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
指着15课题目,请学生读,然后领读2遍“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在PPT上展示这句话。
师:老师今天的衣服怎么样?长吗?
生:不长。
师:短吗?
生:不短。
师:对,不长不短,很合适。
领读2遍“我的衣服不长不短,很合适”,在PPT上展示这句话。 师拿出一件大一点儿的红色衣服,问:这件衣服我穿怎么样?
生:有点儿大。
师:对,有点儿大,有没有小一点儿的?
老师领读2遍“这件有点儿大,有没有小一点儿的。”在PPT上展示这句话。拿出小一点儿的一件衣服,有黄色和红色,问:这件小一点儿,有两种颜色,
你要黄的还是要红的?
生:黄色/红色。
领读2遍“你要黄的还是要红的?”在PPT 上展示这句话。
拿出一张信用卡,再拿出现金,问:一楼的商店用“信用卡”还是“现金”? 生:现金。
师:那儿可以刷信用卡吗?
生:不可以。
领读2遍那儿可以刷信用卡吗?在PPT上展示这五句话。
看PPT,师:什么时候说这些话?生:买衣服。
(三)新课教学:
1、生字词教学:
(1)认读
老师领读生词,一个3遍。之后,请学生依次认读,纠正发音。重复多次请学生读。
(2)讲解
a.件、条:一件衣服。两件衣服。一条裙子/裤子。
衬衫、裙子、裤子、衣服、镜子:看图片。
颜色、白色、黄色、红色:看图片,看班里学生的衣服颜色。白衬衫,黄裙子,红裤子。
不过:拿出一件有点儿大的衣服,说,这件衣服很漂亮,不过有点儿大。 汉语有点儿难,不过________。
有点儿:有点儿+adj.
长、短、大、小:用手势。
合适、价格:衣服不大不小很合适。这件衣服不贵,价格合适。
可以:上课可以睡觉吗?“不可以。”“下面的商店可以刷信用卡吗?”“不可以”。
穿:今天他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打折:100块钱。打八折。
刷:动作展示。
顾客:我去买东西,就是顾客。
不用:不用谢。
b.请学生朗读第219页的第一题和第二题,并且纠正发音。
c.完成P216页的第一、二、三、四题听力练习。
2、扩展练习
1.这件衣服 不 长 不 短。
天气 冷 热
这条裤子 大 小
这儿的顾客 多 少
图书馆离这儿 远近
2.我 试试 这条裙子,可以吗?
试试 这件衣服
看看 这本小说
用用 你的电脑
听听 音乐
试试 这条裤子
3.这条 有点儿 小,有没有 大 一点儿的?
这件衣服 大 小
这条裤子 长 短
这条裙子 短 长
这件衬衫 贵 便宜
这双鞋 大 小
4.你 要黄的' 还是 要红的?
要大的 要小的
要便宜的 要贵的
买苹果 买香蕉
喝茶 吃饼干
去图书馆 回家
3、课文教学
课文(一)
(1)首先,领读课文两遍。
(2)请所有学生一起读,男同学和女同学分读,随便点两名同学分角色读。请同学上到讲台前表演。
(3)讲解练习“不过”和“有点儿、一点儿”
a. 不过:…….,不过……。
“不过”用在两个分句之间,表示转折关系,对前分句加以限制或修正。 这件颜色很好看,不过有点儿长。
这个菜很好吃,不过_________。
汉语很难,不过_____________。
这个商店很小,不过_________。
我喜欢吃上网,不过我不喜欢上网玩儿游戏。
我喜欢中国菜,不过___________________。
我常常去图书馆,不过_________________。
图书馆人很多,不过___________________。
b.有点儿和一点儿: 有点儿+Adj. Adj.+一点儿
“有点儿+Adj.”“Adj.+一点儿”都表示程度不深,但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意思都不同。“有点儿”用在形容词前面,作状语,用来表达说话人对事物的评价,而且多表达不如意,“一点儿”用在形容词后面, 表示比较。
有点儿 表示不喜欢,不适合自己的意
一点儿 表示比较。 如:
这个菜有点儿辣,我不吃。
写汉字有点儿难,说汉语容易点一点儿。
这条裤子有点儿大,有没有小一点儿的?
这件衣服有点儿贵,我想要便宜一点儿的。
这个饭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条裤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买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房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_______________。
这条裙子________________,我想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P221第四(二)题
(4)复述课文
a.给出关键词,复述。
衬衫 颜色 不过 有点儿 一点儿 试试 镜子 合适 价格 逛逛
b.以李娜的口吻复述课文(一)P220。
课文(二)
(1)首先,领读课文两遍。
(2)请所有学生一起读,男同学和女同学分读,随便点两名同学分角色读。请同学上到讲台前表演。
(3)讲解练习“还是”
还是用于选择问句。
S+VO1还是VO2?
你上听力课还是上口语课?
你是学生还是老师?
你喜欢米饭还是饺子?
S+V1O1V2O2?
你去银行还是回教室?
你回宿舍还是去教室?
S+状语1+V还是+状语2+V?
你坐飞机去还是坐火车去?
他今天来还是明天来?
完成P220练习第四(一)题。
(4)复述课文。
a.给出关键词,复述。
试试 可以 有点儿 一点儿 不大不小 不想要 三种 等 怎么样 皮肤 漂亮 两百八 打折 刷信用卡 别的 裤子 不用了 b.以马丽的口吻复述课文(二)P220。
(如果时间充足)综合练习:1.两人一组,评价自己的衣服。
2.两人一组,以“买衣服”为主题,进行对话。
完成P217和P218第五六七八题听力练习。
(四)课堂总结
1.重要句子:这件衣服不长不短,很合适;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这条有点儿小,有没有大一点儿的;你要黄色的还是要红色的
2.重要词语重要用法:……,不过……;有点+Adj.,Adj.+一点儿;还是
(五)布置作业
1. 复习生词和课文
2. 完成课本P221第五题和P222第六(3)题。
篇12:初中生物说课课件
一、教材分析
《 》选自于北师版初中生物教材第 单元第 章第 节,本节内容我安排由 课时完成, 本节课主要学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具体内容自己写,以及这个内容的作用,简单的分析学情)。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依据新课标要求。我确定了本次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我确定了本次课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
难点:
四、教学教法、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
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本次课的教法主要是多媒体直观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为主,学法将以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为主,力求最大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
五、教学过程
课前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教学所需的材料器具。学生预习我把本次教学分为五个环节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对上次课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 的视频。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
(二)自主学习、明确目的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学习目的。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合作探究,探讨问题
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一个活动“ ”
具体活动过程如下:
1、分组分工
我把学生分为5人一组,选定组长,各组确定中心发言人。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
2、活动准备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找出活动目的要求、材料器具、方法步骤。在学生阅读的同时,我发放活动报告单(自己展示你设计的活动报告单)。 在这个时候我会强调课堂内完成报告单,下课前各组统一上交。这份
活动报告单很好的反馈了本次活动的效果。
3、开展活动
根据教材中的方法步骤,各组展开活动。
活动结束,各组中心发言人根据讨论题,发表本组的观点,我做点评。
然后全班进行讨论,相互交换意见。让大家相互评一评,相互比一比,选定最佳活动组。这个时候我会针对平时比较内向、不爱表现的学生 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增强他们的自信。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会在各组间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解决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对于出现错误的情况,及时的加以改正。对学生的发言积极地给予评价和鼓励。同时着重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我们更应该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4、活动总结
我会对本次活动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四)、总结升华
总结本次教学的知识点,指出重点。学生做好笔记
接下来学生自疑、大家释疑、老师释疑。
新课标指出: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因此,我要多听听学生的呼声,多指导、多鼓励、少批评、多实验、少说教。力求最大的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
(四)、布置作业
(作业自己布置)这道题既能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又能。。。。。。。。。
六、板书设计
本次课我将采用。。。。。。。。。。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总之,在教学中,我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随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同时我注重对学困生的关注,做到课堂教学相互尊重、人人平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团队合作、共同进步。让学生在我的生物课堂中享受平等的快乐、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各位评委,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敬礼)
★ 初中历史说课课件
★ 篮球课说课课件
★ 草原说课课件
★ 风筝说课课件
★ 影视制作说课课件
★ 焦耳定律说课课件
★ 影视说课课件
★ 棉花姑娘说课课件
大学英语说课课件(合集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