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人教版历史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教案

时间:2025-02-26 03:38:47 作者:檀君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檀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初二人教版历史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教案,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初二人教版历史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初二人教版历史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教案

一、课程标准

2-2-1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

2-2-3知道从清代到清代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

2—2-4 讲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的故事,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2-2-7 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知道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相互影响的历史。

二、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第四单元《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二):“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第三课第四框。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蒙古帝国的兴起,重点探究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巩固统治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其影响,最后分析元朝民族融合的原因,表现,知道元朝时民族融合达到更高,更广的程度,理解开放与交流对人们文明进程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元朝统一的过程以及对中华文明作出的贡献。分析元朝中外交流繁盛的表现,知道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思维能力、并能进行开放性的综合评价。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思考、自主学习等方式,掌握元朝的建立、巩固统一措施的相关知识。通过历史地图的阅读,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元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所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对通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教学难点:元朝时开放与交流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导入:配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师:歌曲唱的是什么地方?(草原,蒙古)这里生活着哪个民族?(蒙古族)

师:这个民族有什么样的特征?

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骁勇善战------

幻灯片:蒙古族的简介:蒙古族成分复杂,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大漠南北的不少古代民族如匈奴、突厥、东胡等各族后裔。蒙古族的直系祖先,应是东胡系的室韦各部落。蒙古族是古老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善于骑射,骁勇善战。

师:正是这样的民族特征,蒙古人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了解这个民族是如何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板书课题)

第一版块:粗识蒙古帝国

幻灯片:提供蒙古帝国的疆域。

师:请仔细观察图片得出蒙古帝国的疆域四至?

幻灯片:东起太平洋,西至东欧平原,北达西伯利亚,南抵中国南海

师:蒙古帝国疆域空前辽阔,横跨亚欧两大洲。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你们认为这样的大帝国是由哪些人开创出来的?

生: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

师:让学生介绍成吉思汗的个人事迹。

幻灯片:成吉思汗结束蒙古族的混战,统一蒙古的功绩

师(过渡)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不断开疆拓土,一直打到欧洲的多瑙河,建立了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但是蒙古帝国在1259年分裂了。

幻灯片:蒙古帝国在1259年分裂为大汗之国(后来的元朝)和四大汗国(钦察汗国、窝合台汗国、伊利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四大汗国名义上服从蒙古大汗(元朝皇帝)宗主权,实际上各自为政。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建立元朝。(区别蒙古帝国与元朝)

师(过渡)元朝消灭周边的国家,逐步完成了统一大业。

幻灯片:12蒙古灭西辽, 1227年灭西夏, 1234年灭金国, 1246年招降吐蕃,

1253年灭大理, 1276年元灭南宋, 1279年元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元朝统一中国。

第二版块:细探元朝改制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元朝改制的主要内容。忽必烈在政治、经济、交通、对外政策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表格

政治方面:建立行省制度。元中央政府对台湾、西藏的管辖,与现实相联系,说明台湾、西藏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多媒体展示)

元朝的行省制度的意义: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后代地方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区划的初步基础

经济方面:实行重农政策,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推广棉花的种植。让学生读忽必烈诏书的内容,得出忽必烈重视农业生产。

交通方面:开凿两段新运河;开辟了海运航线;建立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教师幻灯片展示京杭大运河和两段新运河的比较。展示元朝的驿站系统图和结合学生对相关史料的分析,得出元朝时交通空前发展,交通发达的结论。

对外政策方面:坚持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流空前繁盛。让学生阅读书本P107-108,找出元代时候对外交流繁盛的表现。

⑴、许多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都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世界各地;

⑵、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来华;

⑶、许多通过海路来华的外国客人留居中国

⑷、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东西方的海上通道)

教师注重介绍马可·波罗的事迹和海上丝绸之路。

师(过渡):正如恩格斯论述的那样,“在长时间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由于忽必烈采取汉族制度统治国家,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为多民族的融合创造了巨大的空间。

第三版块:大话民族融合

师:中国历史的大分裂时期,政权分立,社会动荡,不同民族相互接触,相互学习,促进了民族融合。请同学们回顾我国历史出现的几次民族融合?

幻灯片:第一次高潮: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匈奴、东胡、戎、越等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第二次高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这次大融合高潮的顶点在南北朝时期。

第三次高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该时期战争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这次大融合高潮的顶点在元朝。

师:为什么元朝时民族融合程度更高,范围更广?

⑴元朝的统一和辽阔的疆域 ⑵元朝实行统一的行政建制 ⑶元朝交通空前发展

教师总结这些原因都极大的促进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师:你能用实例来说明元朝时融合的表现吗?

生:其一,汉人来到边疆,进行开发。其二,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其三,进入中原地区的契丹人、女真人等与汉族逐渐融合为一体;其四,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同汉、蒙、畏兀儿等族相融合,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师:元朝的民族融合当前中国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生:要处理好民族关系,民族关系好了国家就稳定----------

教师利用幻灯片总结:民族关系的好与坏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中国也非常重视改善与民族的关系,制定了正确的名族政策,对待少数民族一视同仁,提倡各民族的共同富裕与发展。

启示:⑴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提倡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⑵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⑶积极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教师总结:

元朝是我国历史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结束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继秦、西晋、隋以后我国封建历史上又一次大统一的时期。元朝时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大大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发展,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作出看贡献。

板书设计:

一、粗识蒙古帝国

二、细探元朝改制:

⑴政治上:建立行省制度

⑵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

⑶交通上:空前发展

⑷对外政策上:开放的政策

三、大话民族融合

⑴表现、⑵原因、⑶启示

篇2:初二人教版历史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教案

成功之处:

1、教学中贯穿情感教育,用事例衬托法。

教学中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情感因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赋予学生重要的价值取向。本节课知识点较多,,有些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些接触,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如果仅从教材内容正面分析,容易产生空洞说教之嫌,于是,我决定多举例,特别是联系事实政治,如:汶川地震,从而启发学生理解我国民族特点及各个少数民族对祖国的贡献,这样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因此品社课教育的德育功能显得更突出重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成为本节课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教学中,我把它当作贯穿本节课的一条主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理念

本节课知识点多且涉及范围太广,针对性不强,因此我把情景导入设置为歌曲《爱我中华》导入,并启发学生把歌词内容和民族国情联系起来,既亲切易调动积极性,针对教学内容也贴切。另外,结合历史、地理知识,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答,既完善了教学内容,又巩固了知识。

不足有:

1、对于难点即:共同的心理素质,在处理中总结时不透彻、不全面。在这里能对学生进行教育: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但在教学中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一内容。

2、由于本节课知识点多且涉及范围太,为了突破重难点,在教学避免空洞说教,课堂上列举了许多事例,,但由于有些事例学生不知道,为了让学生理解知识,所以老师说的过多,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造成听觉疲劳,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没处理好。在以后教学中注意改进。

以上是我的工作反思,在教学中我会不断的改进,使教学工作取得不断的进步。

篇3:人教版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优秀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识读《清朝疆域》图,结合课文内容,按地理方位说出清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

2、认识清初民族政策刚柔并济恩威并重的特点。

3、围绕“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主要措施”的 “大一统”理论的实践体现,通过回答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动学生初步转变被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4、珍惜今天民族团结、国家安定的政治局面。

5、加深对台湾、西藏和新疆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问题的认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列举清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采取措施。

难点:认识清初民族政策恩威并重的特点,感受我们的祖先开拓边疆地区的艰难历程,认识到今天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局面来之不易。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提问

明清时期,中国成功抵御了哪些外来侵略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新课:

环节一:概述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目的

通读课本,结合清朝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 ? ?

1、具体主要针对什么地区?体现的是哪方面的国家政策?

2、目的是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概述“大一统”理论在清朝民族政策的实践体现。

环节二、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结合学案和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

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完成的学案,以4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在教师引导下开展以下学习探究。每一字目时间控制为8分钟左右。

(一)平定准噶尔部、回部贵族叛乱——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阅读课本,看图说话,解决问题,口语交际。教师巡堂,帮助并鼓励。

1、清初对准噶尔部、回部大小和卓叛乱采取了什么措施?

2、清初同准噶尔部贵族分裂活动进行了长达( 70)年的斗争,反映了清政府对待少数民族的分裂活动持一种怎样的态度和决心?

3、课文中的“回部”指什么?

4、清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有什么重要意义?

5、清朝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设置了什么重要的官职? ?

6、清以前的朝代是怎样对新疆进行管理的?

说一说:结合第十一世**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图片,提出问题:你想到了什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当中。

补充dala和**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二)驻藏大臣与将军、参赞——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等地区的管辖

阅读课文、看图,归纳,回答问题,口语交际。教师巡堂指导,帮助并鼓励。

1、归纳清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的措施:

(1)顺治,康熙:建立对dala、**册封制度

(2)雍正: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

(3)乾隆: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2、材料阅读:

? ?“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 ? ? ——《清文献通考》

?原文大意: 顺应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不改变他们的习俗;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但不改变适合他们民族传统的政治制度。

依据课本,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 ? (1)顺治帝和康熙帝建立了对dala和**的册封制度,说明清初对西藏统治的( 加强)。

(2)驻藏大臣的设置及其地位与职权的确立,清朝(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

(3)“金瓶挚签”制度的确立,起到了( 稳定 )西藏政局的作用。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统治更加(巩固 )。

(4)结合材料,你认为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分几步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篇4:人教版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优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

一些重要知识: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清政府册封dala、**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康熙帝、乾隆帝平定西北的叛乱,以及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等史实;知道清朝的疆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

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西藏、新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因涉及多个少数民族,七年级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

名、封号等较难掌握,同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学生也较难理解。

【教法学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图片(包括郑成功、“dala、**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等内容)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述本课前,先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经学生回忆、讨论,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1644年清军入关,进人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南下消灭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及各地反清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清朝在此后的统治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巩固了自身的统治。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明朝末期,荷兰侵占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2.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于1662年收复台湾,是民族英雄。

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建议教师参考有关资料,自制《郑成功进军

收复台湾示意图》电脑课件,边演示边进行生动描述。

3.1683年清军入台,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

4.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东南海

篇5:人教版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优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清政府册封dala、**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城。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土尔扈特部千里迢迢回归祖国,是值得我们歌颂的爱国主义行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dala、**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难点是本课内容虽然主题明确,但因涉及多个少数民族,初一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等较难掌握,同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学生也较难理解。

教学过程

一、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1、建立册封制度

A、赐五世dala为“dala喇嘛” ( 顺治帝)

B、赐五世**为“**额尔德尼” (康熙帝)

此后,历世dala和**,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2、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雍正帝)与dala、**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西南)

康熙即爱新觉罗·玄烨(公元1654~1722年),满族,八岁即位,年号康熙。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亲政。他先后平定三藩叛乱,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平定西藏,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

他注意河工清运,曾六次南巡,视察河工,联络汉族上层人士,确立秋 制度,以联络蒙古等少数民族;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制,注重工农业生产。他尊崇理学,编篡《古今图书集成》,但是又屡兴文字狱,以加强思想统治。他重视自然科学,任用比利时传教士制定历法。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病死于畅春园。此画像原为紫禁城清宗室家庙藏像。

二、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1、平定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A、回部:在清朝初年西北天山以南维吾尔人居住的广大地区B、平定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C、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西北)

2、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A、土尔扈特:蒙古族的一支,明末西迁伏尔加河下游。 B、渥巴锡率领部众回归祖国 C、乾隆帝妥善安置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清高宗弘历 乾隆 (1711~1799)

弘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雍正死后继承皇位,改元乾隆,于雍正十三年登基,成为清朝第六位皇帝。是再位最久,年寿最高,对中华帝国的发展起了最大作用的皇帝。

乾隆继位时的清王朝已经过康熙,雍正两代七十余年的治理,社会上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再经乾隆的励精图治,使清王朝到强盛的顶点,以乾隆的雄才大略,廾巩固和发展了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今天中国固有版图。在位六十年,但后期乾隆好大喜功,使清朝腐败之风滋长,使清王朝由盛转衰。晚年自号为十全老人。乾隆时代是清王朝的转折点。

平定准葛尔叛乱图卷liuxue86.com

三、土尔扈特部归国--渥巴锡

渥巴锡 (1743~1774) 清代厄鲁特蒙古诸部中土尔扈特部首领,阿玉奇汗曾孙。土尔扈特部自17世纪30年代迁至伏尔加河下游以后,不断遭受沙皇俄国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乾隆二十六年(1761)渥巴锡继承汗位,为摆脱沙俄压迫,维护民族生存,三十五年冬,经过周密准备之后发动武装起义,率所部十六万余众,历尽艰险,长途跋涉,于三十六年复返归祖国。

渥巴锡谒见伊犁将军时,向清政府献出其先世所受明永乐八年(1410)汉篆封爵玉印一颗。清政府对渥巴锡率部返归祖国的爱国行动极为重视。乾隆帝于热河行宫(即避暑山庄)多次接见渥巴锡,封他为卓哩克图汗,命其统领旧土尔扈特部。三十九年,渥巴锡病逝。

四、清朝的疆域

西跨葱岭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南至南海诸岛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

巩固练习:

问答题: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1、统一台湾,设台湾府。

2、抗击沙俄:雅克萨之战;签定《中俄尼布楚条约》。

3、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册封dala、**制度;设驻藏大臣

4、加强对新疆的管辖: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川教版历史九下教案

人众人拓展心得体会

初二历史复习资料

初二怎么学好历史

初二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

初二历史民族团结说课稿

初二历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

初二历史寒假作业答案

川教版历史教学计划

初二人教版历史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教案(合集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初二人教版历史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教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