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西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 第1篇: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第2篇:《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第3篇:《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第4篇:《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第5篇: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第6篇:《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第7篇:《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教学设计)第8篇:寄给青蛙的信(S版一年级教学案例)第9篇: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寄给青蛙的信说课设计第10篇:语文S版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反思第11篇:语文S版第二册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参考第12篇:语文S版第二册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参考第13篇:长春版《寄给青蛙的信》的教学设计第14篇: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第15篇:《夜色》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第16篇:《猫和老鼠》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第17篇:《大熊猫》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下册)
篇1: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蛙、信、每、收、封、鸭、安、伤、今、惊、读、第、次”13个生字和“爪字头”“月字旁”两个偏旁;会写“非、今、朋、每、安、采、过、送”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懂得好朋友之间需要关心,需要沟通,应当互相帮助,大家才会更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的方法】
1?学会生字新词。
突破的方法:重视学生自学及小组合作学习,采用比较法、熟字带字等方法来掌握生字新词;以图文对照、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
2?体会小鸭的话:“看到你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
突破的方法:“采用多读课文,观察图画及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使学生明白:有朋友的关心帮助,就会感到幸福;帮助别人的人也会十分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板书课题:寄给青蛙的信
2?揭题生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些什么问题想提?
点评:以疑促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大家想了解的内容都可能在书中找到答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吧。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想想办法,把自己不太熟悉的生字词画记下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始自由读课文。
点评: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主动识字,倡导读书动笔墨;初读课文的要求具体且得体。
4?小组同学互相认读画记的词语;做到认真听,相互纠正;比一比谁读得准。
5?学生认读词语(出示课件)。重点指导难读准的字:封(fēnɡ),不要读成fōng;惊,发后鼻音。
点评:以上环节将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学习,教师及时检查、重点指导结合起来,使学生普遍能读准字音,奠定阅读课文的基础。
6?小组同学再读课文,认真听。评一评:谁读得比较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还不够?你建议他怎么读?
7?指名读课文(请几个同学选一节或几节自己读得最棒的语段读给同学们听)。
点评:采取”比读“”评读“”表现读“等方式,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将课文读通读顺。
8?学习生字(出示课件)。说一说,你会想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以个体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为主。
(1)重点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曾经学过的认读生字的方法,记住生字。
熟字加一部分:言--信京--惊卖--读?
熟字减一部分:海--每令--今?
形近字比较:蛙--封鸡--鸭
(2)扩词练习: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信()()()()
安()()()()()
9?指导书写:安、今、每、采。
(1)请同学上台书写”安、今、每“,其他同学观察字的笔画位置及笔顺;评一评他写得对不对、好不好。老师相机指导:”安“和”每“的间架结构是上小下大,”今“是上大下小。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2)老师示范书写”采“字。指导学习”爪字头“,笔顺为”撇、点、点、撇“;学生书写”采“字,老师巡视指导。
10?巩固认读生字(出示课件:比比谁摘的生字苹果多)。
点评:识字写字乃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上教学设计明显的体现了这一观点。
二、自由朗读,体会图文内容
1?请同学仔细观察并模仿小青蛙的表情(出示课件)。
2?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青蛙,哪里可以看出来?
3?到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朗读。
点评:充分利用教学插图这一重要媒体,训练学生观察,引发学生想像,实现形象感知和语言体会的衔接。
4?小青蛙为什么这么伤心难过,难道仅仅是没收到信吗?你想对小青蛙说些什么?
点评: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其情感去感受故事情节和语言文字。
5?练习朗读小鸭和青蛙的对话。(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
6?再观察小青蛙的表情(出示课件),说一说小青蛙为什么变得这么高兴。学生朗读、讨论、再朗读。
点评:将体会、领悟建筑在多读、多种形式读,以及读与思、读与说等语文实践活动之上。
三、感情朗读,升华认识情感
1?小鸭看到小青蛙那么高兴,为什么它也特别快活?
2?体会小鸭的话并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看到你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小鸭的话。
(1)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你能成为他的朋友吗?
(2)你想对你的好朋友说些什么呢?同桌之间先说说,再由同学在班上说。指导完成
4?老师、学生共同完善板书。老师概括课文内容,学生齐读课文。
点评:此时师生共同完善板书和学生齐读课文,有助于学生从课文的局部内容回到整体内容上,梳理对语言的整体感知,反思对事物的认识。
5?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出示课件)”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生自己体会理解。
点评:既给予学生贴近课文内容的人文教育,又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6?复习、运用生字新词。
(1)学生书写:”非、过、边“3个生字,老师检查并指导。
(2)老师示范书写”别“、学习”利刀旁“,学生书写”别“”到“,老师相机指导:书写这两个字时应注意左宽右窄。
点评:将写字分散安排,可减轻学生负担,同时体现了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策略。
(3)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词语收集到词语花篮中。由学生任选两个词语说话。
7?教学总结。
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去帮助别人是快乐的。让我们记住小鸭的话,齐读小鸭的话。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篇2:《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寄给青蛙的信
教学主题:阅读课
所属学科:语文
适于年级:一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一则童话故事,写的是发生在一对好朋友之间的事。青蛙从来没有收到过一封信,它很难过;小鸭知道了,就给青蛙写了一封信;青蛙收到信后快活极了,小鸭子由此也感到特别高兴。
课文的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生活化的对话较多,适合儿童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可从中体会: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去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设计理念】
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过程和方法。倡导在学文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识字,落实识字写字教学,鼓励学生学会运用汉字、词语。强调学生的朗读练习,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要求的诵读,使学生有所体会、感悟、获得情感熏陶,引发思考启迪,丰富生活经验。
【教学目标】
1?认识“蛙、信、每、收、封、鸭、安、伤、今、惊、读、第、次”13个生字和“爪字头”“月字旁”两个偏旁;会写“非、今、朋、每、安、采、过、送”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懂得好朋友之间需要关心,需要沟通,应当互相帮助,大家才会更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的方法】
1?学会生字新词。
突破的方法:重视学生自学及小组合作学习,采用比较法、熟字带字等方法来掌握生字新词;以图文对照、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
2?体会小鸭的话:“看到你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
突破的方法:“采用多读课文,观察图画及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使学生明白:有朋友的关心帮助,就会感到幸福;帮助别人的人也会十分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板书课题:寄给青蛙的信
2?揭题生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些什么问题想提?
点评:以疑促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大家想了解的内容都可能在书中找到答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吧。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想想办法,把自己不太熟悉的生字词画记下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始自由读课文。?
点评: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主动识字,倡导读书动笔墨;初读课文的要求具体且得体。
4?小组同学互相认读画记的词语;做到认真听,相互纠正;比一比谁读得准。?
5?学生认读词语(出示课件)。重点指导难读准的字:封(fēnɡ),不要读成fōng;惊,发后鼻音。?
点评:以上环节将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学习,教师及时检查、重点指导结合起来,使学生普遍能读准字音,奠定阅读课文的基础
6?小组同学再读课文,认真听。评一评:谁读得比较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还不够?你建议他怎么读??
7?指名读课文(请几个同学选一节或几节自己读得最棒的语段读给同学们听)。?
点评:采取“比读”“评读”“表现读”等方式,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将课文读通读顺。
8?学习生字(出示课件)。说一说,你会想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以个体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为主。?
(1)重点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曾经学过的认读生字的方法,记住生字。?
熟字加一部分:言--信京--惊卖--读?
熟字减一部分:海--每令--今?
形近字比较:蛙--封鸡--鸭
(2)扩词练习: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信()()()()
安()()()()()
9?指导书写:安、今、每、采。?
(1)请同学上台书写“安、今、每”,其他同学观察字的笔画位置及笔顺;评一评他写得对不对、好不好。老师相机指导:“安”和“每”的间架结构是上小下大,“今”是上大下小。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2)老师示范书写“采”字。指导学习“爪字头”,笔顺为“撇、点、点、撇”;学生书写“采”字,老师巡视指导。?
10?巩固认读生字(出示课件:比比谁摘的生字苹果多)。?
点评:识字写字乃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上教学设计明显的体现了这一观点。
二、自由朗读,体会图文内容?
1?请同学仔细观察并模仿小青蛙的表情(出示课件)。?
2?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青蛙,哪里可以看出来??
3?到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朗读。?
点评:充分利用教学插图这一重要媒体,训练学生观察,引发学生想像,实现形象感知和语言体会的衔接。?
4?小青蛙为什么这么伤心难过,难道仅仅是没收到信吗?你想对小青蛙说些什么??
点评: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其情感去感受故事情节和语言文字。?
5?练习朗读小鸭和青蛙的对话。(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
6?再观察小青蛙的表情(出示课件),说一说小青蛙为什么变得这么高兴。学生朗读、讨论、再朗读。?
点评:将体会、领悟建筑在多读、多种形式读,以及读与思、读与说等语文实践活动之上。
三、感情朗读,升华认识情感?
1?小鸭看到小青蛙那么高兴,为什么它也特别快活??
2?体会小鸭的话并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看到你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小鸭的话。?
(1)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你能成为他的朋友吗??
(2)你想对你的好朋友说些什么呢?同桌之间先说说,再由同学在班上说。指导完成
4?老师、学生共同完善板书。老师概括课文内容,学生齐读课文。?
点评:此时师生共同完善板书和学生齐读课文,有助于学生从课文的局部内容回到整体内容上,梳理对语言的整体感知,反思对事物的认识。?
5?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出示课件)“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生自己体会理解。
点评:既给予学生贴近课文内容的人文教育,又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6?复习、运用生字新词。?
(1)学生书写:“非、过、边”3个生字,老师检查并指导。?
(2)老师示范书写“别”、学习“利刀旁”,学生书写“别”“到”,老师相机指导:书写这两个字时应注意左宽右窄。
点评:将写字分散安排,可减轻学生负担,同时体现了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策略。
(3)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词语收集到词语花篮中。由学生任选两个词语说话。?
7?教学总结。?
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去帮助别人是快乐的。让我们记住小鸭的话,齐读小鸭的话。?
点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成功的阅读教学经验,将两个课时的学习活动实施整体设计,教学的整体感较强,教学操作性较强,亦具有较好的教学指导意义。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篇3:《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比鲜丁巴堋⑿拧⒚俊⒎狻⑺汀安、伤、今、惊、读、第、次、非、常”14个生字;会写“非、今、每、安、采、爱、亲、送”8个生字。学习新部首“爪”字头。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倍得好朋友之间需要多关心,多沟通,应当互相帮助,大家才会更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
难点:体会小鸭的话:“看到你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蛙、信、每、封、送、安、伤、今、惊、读、第、次、非、常”14个生字。会写“非、今、每、安、采、爱、亲、送”8个生字。学习新部首“爪”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好朋友之间需要多关心,多沟通,应当互相帮助,大家才会更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你们有谁曾经写过信或者收到过信?
2、这里有一封信,是谁写给谁的?你们想看看吗?
3、(小黑板出示信的内容)这就是“寄给青蛙的信”。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
2、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画出生字词,然后再认真地拼读生字词。
3、同桌互相认读画出来的生字词,纠正对方的错误读音。开火车读,齐读。
4、再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6、指名检查读,评读。
7、听录音或老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识记生字
1、教师出示会认字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学习新部首“爪”字头。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笔顺容易错的字、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非、采、爱”,注意“非、采”的笔顺,“爱”在书写时上中下三部分应对齐。
(3)学生进行描红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给生字组词,用个别词语说句子。
四、布置作业
1、把今天学习的生字每个字写一行,组两个词语。
2、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好朋友之间需要多关心,多沟通,应当互相帮助,大家才会更快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同学们的生字记得真扎实,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二、从信入手,自由质疑
1、(教师小黑板出示信的内容)这就是小鸭子写给小青蛙的信。
2、学生自由读小鸭子的信。
3、读了小鸭子的信,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出示问题。)
三、由疑促思,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四、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再读课文,学习小组共同讨论问题答案。要求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再向伙伴说说。
2、汇报交流:
(1)小鸭子看到好朋友小青蛙因从未收到信而难过,所以给小青蛙寄信,让它得到快乐。
1)观察图一、图二,让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把图画上的内容概括出来。
2)让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学生把相关段落找出来读一读。)
3)(多会关心人的小鸭子呀!班里有爱心的小朋友,请你们跟小鸭子一起去安慰小青蛙吧。)指导学生有感情得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青蛙难过的心情。
4)小结过渡:小鸭子的安慰,没有改变青蛙的心情,它仍然是无精打采、伤心。收到信后会怎样呢?
(2)小鸭子收到信后的心情是惊喜、高兴、快活。
1)终于收到朋友的来信了,多么开心呀!我们帮它把信念出来吧!
2)观察图三中小青蛙、小鸭子的表情,体会它们开心、快乐的心情,请同学们把它们的对话读出来。
3)分角色朗读:请学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分别朗读青蛙、小鸭子的话,其他同学朗读叙述的话。
4)学生戴着头饰表演朗读。
5)小结:小鸭子给小青蛙寄信,看到青蛙快活,自己也快活。
四、总结课文,参与实践
1、读了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最好能用上板书中的词来说说。
2、请同学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朗读课文。
3、请你也像小鸭子一样,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一封信。
4、同学之间送信、读信,感受其间的快乐。
板书设计: 9、寄给青蛙的信
寄信
小鸭子 小青蛙
(快活) 大雁 (快活)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篇4:《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主题:阅读课
所属学科:语文
适于年级:一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一则童话故事,写的是发生在一对好朋友之间的事。青蛙从来没有收到过一封信,它很难过;小鸭知道了,就给青蛙写了一封信;青蛙收到信后快活极了,小鸭子由此也感到特别高兴。
课文的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生活化的对话较多,适合儿童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可从中体会: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去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设计理念】
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过程和方法。倡导在学文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识字,落实识字写字教学,鼓励学生学会运用汉字、词语。强调学生的朗读练习,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要求的诵读,使学生有所体会、感悟、获得情感熏陶,引发思考启迪,丰富生活经验。
【教学目标】
1比鲜丁巴堋⑿拧⒚俊⑹铡⒎狻⒀肌安、伤、今、惊、读、第、次”13个生字和“爪字头”“月字旁”两个偏旁;会写“非、今、朋、每、安、采、过、送”8个生字。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倍得好朋友之间需要关心,需要沟通,应当互相帮助,大家才会更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的方法】
1毖Щ嵘字新词。
突破的方法:重视学生自学及小组合作学习,采用比较法、熟字带字等方法来掌握生字新词;以图文对照、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
2碧寤嵝⊙嫉幕埃骸翱吹侥阏饷纯旎睿我也非常快活。”
突破的方法:“采用多读课文,观察图画及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使学生明白:有朋友的关心帮助,就会感到幸福;帮助别人的人也会十分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卑迨榭翁猓杭母青蛙的信
2苯姨馍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些什么问题想提?
点评:以疑促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贝蠹蚁肓私獾哪谌荻伎赡茉谑橹姓业酱鸢福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吧。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想想办法,把自己不太熟悉的生字词画记下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始自由读课文。
点评: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主动识字,倡导读书动笔墨;初读课文的要求具体且得体。
4毙∽橥学互相认读画记的词语;做到认真听,相互纠正;比一比谁读得准。
5毖生认读词语(出示课件)。重点指导难读准的字:封(fēnɡ),不要读成fōng;惊,发后鼻音。
点评:以上环节将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学习,教师及时检查、重点指导结合起来,使学生普遍能读准字音,奠定阅读课文的基础。
6毙∽橥学再读课文,认真听。评一评:谁读得比较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还不够?你建议他怎么读?
7敝该读课文(请几个同学选一节或几节自己读得最棒的语段读给同学们听)。
点评:采取“比读”“评读”“表现读”等方式,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将课文读通读顺。
8毖习生字(出示课件)。说一说,你会想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以个体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为主。
(1)重点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曾经学过的认读生字的方法,记住生字。
熟字加一部分:言--信京--惊卖--读
熟字减一部分:海--每令--今
形近字比较:蛙--封鸡--鸭
(2)扩词练习: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信()()()()
安()()()()()
9敝傅际樾矗喊病⒔瘛⒚俊⒉伞*
(1)请同学上台书写“安、今、每”,其他同学观察字的笔画位置及笔顺;评一评他写得对不对、好不好。老师相机指导:“安”和“每”的间架结构是上小下大,“今”是上大下小。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2)老师示范书写“采”字。指导学习“爪字头”,笔顺为“撇、点、点、撇”;学生书写“采”字,老师巡视指导。
10惫固认读生字(出示课件:比比谁摘的生字苹果多)。
点评:识字写字乃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上教学设计明显的体现了这一观点。
二、自由朗读,体会图文内容
1鼻胪学仔细观察并模仿小青蛙的表情(出示课件)。
2彼狄凰担赫馐且恢辉跹的小青蛙,哪里可以看出来?
3钡娇挝闹姓乙徽遥画一画,读一读。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朗读。
点评:充分利用教学插图这一重要媒体,训练学生观察,引发学生想像,实现形象感知和语言体会的衔接。
4毙∏嗤芪什么这么伤心难过,难道仅仅是没收到信吗?你想对小青蛙说些什么?
点评: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其情感去感受故事情节和语言文字。
5绷废袄识列⊙己颓嗤艿亩曰啊#ǘ嘀中问椒纸巧朗读。)
6痹俟鄄煨∏嗤艿谋砬椋ǔ鍪究渭),说一说小青蛙为什么变得这么高兴。学生朗读、讨论、再朗读。
点评:将体会、领悟建筑在多读、多种形式读,以及读与思、读与说等语文实践活动之上。
三、感情朗读,升华认识情感
1毙⊙伎吹叫∏嗤苣敲锤咝耍为什么它也特别快活?
2碧寤嵝⊙嫉幕安⒂懈星榈乩识林氐阌锞洌骸翱吹侥阏饷纯旎睿我也非常快活。”
3绷系生活实际体会小鸭的话。
(1)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你能成为他的朋友吗?
(2)你想对你的好朋友说些什么呢?同桌之间先说说,再由同学在班上说。指导完成
4崩鲜Α⒀生共同完善板书。老师概括课文内容,学生齐读课文。
点评:此时师生共同完善板书和学生齐读课文,有助于学生从课文的局部内容回到整体内容上,梳理对语言的整体感知,反思对事物的认识。
5崩鲜λ透同学们一句话:(出示课件)“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生自己体会理解。
点评:既给予学生贴近课文内容的人文教育,又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6备聪啊⒃擞蒙字新词。
(1)学生书写:“非、过、边”3个生字,老师检查并指导。
(2)老师示范书写“别”、学习“利刀旁”,学生书写“别”“到”,老师相机指导:书写这两个字时应注意左宽右窄。
点评:将写字分散安排,可减轻学生负担,同时体现了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策略。
(3)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词语收集到词语花篮中。由学生任选两个词语说话。
7苯萄ё芙帷*
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去帮助别人是快乐的。让我们记住小鸭的话,齐读小鸭的话。
点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成功的阅读教学经验,将两个课时的学习活动实施整体设计,教学的整体感较强,教学操作性较强,亦具有较好的教学指导意义。
(点评:黄祖训)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篇5: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二、教学目标
1、会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能体会到松鼠、蜗牛大叔和小青蛙的内心情感。
4、在情感体验中,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让学生体会到人间的真情和生活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
2、读好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四、教学准备:
自制信封、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给你们说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宝盖儿奇上盖,寄信表心怀。”是什么字?对,是寄信的“寄”字,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寄给青蛙的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现在我们来开火车读好不好?小小火车开起来,开到哪?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好!
2、揭示课题
师:看,这是什么?对!这是信封。瞧,上面还有字呢,谁能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信封上写着:松树林5号 青蛙收)这是童话故事里的信封,生活中的信封是这样的(出示正确格式的信封,简单介绍。)
师:这就是那封--寄给青蛙的信。看,老师把青蛙请来了,和他打个招呼吧!这只小青蛙在伤心地等待朋友的来信(板书:等信)是谁给青蛙写的信呢?(板书:写信)(小松鼠)小松鼠也来了,掌声欢迎一下吧!谁帮着送的信呢?(板书:送信)(小蜗牛)咱们也把蜗牛请出来好不好?这三个小伙伴都来到了我们今天的课堂上,你们高兴吗?(高兴)不过,他们想听听你们课文读得怎么样,你们能读好吗?
二、走进读文,感悟内容
(一) 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师:刚刚读课文的时候,发现有的同学这个词都读的不准,跟老师读一遍:邻居,
师:。那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他们是一对--邻居。再读一遍这个词。你认识你家的邻居吗?你觉得邻居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那小青蛙和小松鼠又是如何相处的呢?我们接着看第二自然段,请小朋友们默读第二自然段,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开始吧。
师:谁想读给大家听?
师:老师发现:你把“一脸不高兴”读得特别重,你为什么这样读啊?因为小青蛙不高兴。
师:小青蛙为什么不开心呢?(我们天天坐在这儿等朋友的信……)
师:这句话谁还想读一读。(的确是一只伤心的小青蛙。)来读读这个词:伤心
师:文中还有一个词,和它是近义词,能找到吗?伤心-难过,它的反义词是什么?伤心-高兴
师:你有过难过的事吗?
师:哎呀,这件事的确让人难过啊,那现在小青蛙也和当时的你一样难过,你能再读读这段话吗?指名读(师:真是一只伤心的小青蛙)
师:还有谁想读?想读的就站起来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二) 学习3--9自然段
过渡:小青蛙不只是在等信,还是在等朋友的关心,等友谊的到来。
1、师:小松鼠看见小青蛙那样伤心的等待朋友的来信,他心里会怎样想呢?又会怎样做呢?请你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3--9自然段。看谁读得最认真,开始吧。
师:谁来说说,小松鼠是怎样想的?又会怎样做呢?(它马上回家,给小青瓦写了一封信)
师:是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你真是个读书认真的好孩子!谁还想说?(它还请小蜗牛帮着送信)
师:啊!还请小蜗牛来帮忙了,那么你觉得小松鼠怎么样呢?(有爱心 乐于帮助别人)
师:那么,小松鼠请蜗牛大叔帮忙时是怎么说的?(读第四然段)
师:从小松鼠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小松鼠很有礼貌)那你们能带着礼貌的语气读一读吗?谁愿意读小松鼠说的话,谁愿意读蜗牛大叔说的话?从蜗牛大叔的话中你能看出蜗牛大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热心人,爱帮助别人,有求必应)
现在我们分角色读这4、5自然段好不好?男同学读蜗牛大叔的话,女同学读小松鼠的话,老师读旁白。师:老师现在就是蜗牛大叔,你们是小松鼠,比一比谁最有礼貌?
3、说话练习(课件出示)
蜗牛大叔,请您帮我把这封信送到青蛙家,好吗?
妈妈,请您-------------------------------------
------,----------------------------------------
师:看来你们都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4、学习第9自然段
师:小青蛙收到信后高兴吗?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九自然段?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小青蛙高兴极了?
师:多高兴的小青蛙啊,谁能比他更高兴?
师:还有谁想读,一起站起来,读一读吧。
师:小青蛙接到信之后是那么高兴、快乐,那我们想想小松鼠此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呢?蜗牛大叔呢?
(小松鼠看到小青蛙那么开心,它也一定很开心)
5、教师小结:是呀!小青蛙的快乐是因为他得到了朋友的来信,而小松鼠的快乐是因为他带给小青蛙快乐。蜗牛大叔的快乐因为他送的信让小青蛙高兴极了。看来能带给别人快乐,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快乐。
6、想象训练
师:孩子们,再让我们一起看看那封装满了小动物爱心的信吧!谁能大声地读一读?
师:这个标点符号你们认识吗?对了,是省略号。老师告诉你们,这是一封被省略的信。现在我们都来做小松鼠,想想他在信中还要对小青蛙说什么呢?
“亲爱的青蛙,我要告诉你,我是你的好朋友,我天天想念你,以后我每天都给你写一封信!”
师:(这只小松鼠真有爱心)
“亲爱的青蛙,我要告诉你,我是你的好朋友,我天天想念你,现在我就是你的朋友了,我还要给你介绍很多好朋友,他们都会给你写信的,不用再等得那么辛苦了!”
师:(这只小松鼠不但自己做了青蛙的好朋友,还要再帮青蛙找很多朋友,你真好!)
“亲爱的青蛙,我要告诉你,我是你的好朋友,我天天想念你,以后你有什么不开心就告诉我,不要自己一个人闷闷不乐的,我会帮助你的!”
师:(这只小松鼠是一个最爱帮助人的小松鼠,谢谢你!)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我相信小青蛙听到你们的补充它会更快乐,更高兴的!
师:此时的青蛙已经兴奋不已,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让我们都来做这只开心的小青蛙吧!饱含着对小松鼠和小蜗牛的那份感激之情,把青蛙心中那份从来未有过的喜悦和惊喜之情全部抒发出来吧!大声地念给在座的每一位受感动的人,好不好?(齐读)
三、角色朗读,升华情感
师:一封小小的书信,给小青蛙和小松鼠这两个好朋友带来这么大的快乐,让我们也来分享一下它们的快乐吧!
师:下面,咱们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长注意分工明确,读的时候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情。
学生小组内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读一读?读得太棒了。
师:谁还能不拿书不用旁白,直接表演课本剧给大家看。
你们表演得真好,这几个头饰就送给你们了。
四、指导书写:收 定
师:一封小小的书信竟如此牵动着小动物的心,青蛙天天等信很伤心,小松鼠写信有爱心,蜗牛大叔送信真热心,看来你们已经走入了这三个小动物的内心。不过要想写好本课的生字我们可要用心啊!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要写的几个字是什么吧。(出示:收定) 认真观察一下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师:再观察一下这两个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要想写好这个“收”字哪一笔最关键
师:那么写“定“字应注意什么?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收”字,“定”自己写行不行。在你的练习本各写一个
五、情感升华
师总结:寄给青蛙的一封小小的书信,看似平常普通,却装满了朋友们的爱心,传递着朋友们的真情,小动物们之间都能这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相信我们同学之间每天都生活在一起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关心,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做,那我们的生活一定是非常快乐的。大家看大屏幕:扶盲人过马路的警察叔叔是快乐的,把破旧的雨伞撑到同学头上的小女孩是快乐的,路边助残的少先队员是快乐的,雪地里帮人推车的村民是快乐的。
六、作业:
师:如果你是小青蛙想给可爱的小松鼠写封回信吗?看大屏幕,希望同学们回家以后按照这个格式,替小青蛙给小松鼠写一封回信好么?明天拿给老师看一看
七、结束语:
今天,我们在这里上了一节语文课,我很开心,也很快乐,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礼物,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玫瑰图: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把玫瑰花送给了别人,但手上还留有玫瑰花的余香,也就是告诉我们帮助别人,自己也会感到快乐。课件出示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齐声读。希望在座的每位同学、每位老师永远快乐,下课!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篇6:《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蛙、信、每、封、送、安、伤、今、惊、读、第、次、非、常”14个生字和“爪字头”“月字旁”两个偏旁;会写“非、今、朋、每、安、采、过、送”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体验朗读。
(2)在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朋友之间需要多关心、多沟通,才会更快乐。
教学重难点
1.会写8个生字,认识13个生字,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主积累词语,写几句心里话给自己的朋友。
4.体会小鸭的话:“看到你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识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懂得朋友之间应互相关心,快乐别人也快乐自己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兴趣谈话,揭题识字
小朋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瞧,信封上还有字呢,谁能大声地读给大家听。现在你知道这封信是寄给谁的吗?(板书:寄给青蛙的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题目就是《寄给青蛙的信》,齐读课题。
课题里有一个本节课生字“寄”互相交流用什么方法学会了“寄”。
这是谁寄给青蛙的信?信里又写了些什么?下面请大家读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画出生字词,然后再认真地拼读生字词。
3、同桌互相认读画出来的生字词,纠正对方的错误读音。开火车读,齐读。
4、再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6、指名检查读,评读。
7、听录音或老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老师指导,巩固识字
1、教师出示会认字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学习新部首“爪”字头。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笔顺容易错的字、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非、采、爱”,注意“非、采”的笔顺,“爱”在书写时上中下三部分应对齐。
(3)学生进行描红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给生字组词,用个别词语说句子。
四、布置作业
1、 把今天学习的生字每个字写一行,组两个词语。
2、 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好朋友之间需要多关心,多沟通,应当互相帮助,大家才会更快乐。
3.自主积累词语,进行写话练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同学们的生字记得真扎实,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二、 从信入手,自由质疑
1、(教师小黑板出示信的内容)这就是小鸭子写给小青蛙的信。
2、 学生自由读小鸭子的信。
3、 读了小鸭子的信,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出示问题。)
三、 由疑促思,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四、 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 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再读课文,学习小组共同讨论问题答案。要求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再向伙伴说说。
2、 汇报交流:
(1)小鸭子看到好朋友小青蛙因从未收到信而难过,所以给小青蛙寄信,让它得到快乐。
1)观察图一、图二,让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把图画上的内容概括出来。
2)让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学生把相关段落找出来读一读。)
3)(多会关心人的小鸭子呀!班里有爱心的小朋友,请你们跟小鸭子一起去安慰小青蛙吧。)指导学生有感情得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青蛙难过的心情。
4)小结过渡:小鸭子的安慰,没有改变青蛙的心情,它仍然是无精打采、伤心。收到信后会怎样呢?
(2)小鸭子收到信后的心情是惊喜、高兴、快活。
1)终于收到朋友的来信了,多么开心呀!我们帮它把信念出来吧!
2)观察图三中小青蛙、小鸭子的表情,体会它们开心、快乐的心情,请同学们把它们的对话读出来。
3)分角色朗读:请学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分别朗读青蛙、小鸭子的话,其他同学朗读叙述的话。
4)学生戴着头饰表演朗读。
5)小结:小鸭子给小青蛙寄信,看到青蛙快活,自己也快活。
四、总结课文,参与实践
1、读了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最好能用上板书中的词来说说。
2、请同学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朗读课文。
3、请你也像小鸭子一样,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一封信。
4、同学之间送信、读信,感受其间的快乐。
板书设计:
寄给青蛙的信
青蛙(等信): 难过 伤心 惊喜 高兴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小鸭(写信) 安慰 快乐 高兴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篇7:《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教学设计)
寄给青蛙的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在学文的过程中获得“看到你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的情感体验。
3、复习会认的字、词.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学文的过程中获得“看到你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寄给青蛙的信(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看大屏),谁还记得这些生字宝宝呢?大声的读一读,(给它组个好听的词)
学生读字组词。
师:仔细观察一下,后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谁愿意书空一下爪子头?
3.接着读读这些词语宝宝,其他同学跟读。
4.咱班的小朋友真棒,字词读得非常准确。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看一样东西,谁来说说这是什么呀?(出示一个大信封,指名说)
谁愿意大声读一读上面的内容?(信封上写着:池塘边5号,青蛙收)
师:这就是那封--寄给青蛙的信。(将信封贴在黑板上)
师: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谁寄给青蛙的信呢?(板书)
师:小鸭为什么要寄信给青蛙呢?
学生回答。
二.有感情的读文,感悟人物内心情感
1.师:说得非常好,看来你上节课学的知识你掌握得很好。《寄给青蛙的信》是一篇很感人的童话故事,相信你和老师一样也很喜欢文中的三个小动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入这个童话故事中,再去体验一下小青蛙和小鸭的内心情感。
2.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42页,认真地听老师朗读课文的2到6自然段。
教师范读课文的2-6自然段。
学生自己再读课文的2到6自然段,想一想:小鸭看见青蛙这么难过,它是怎么做的?
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鸭看见青蛙这么难过,它是怎么做的?
学生回答:小鸭看到了,就悄悄地给青蛙写了一封信,请大雁把信送去。
师:它会怎么和大雁说?让我们来演一演。谁愿意做那只善良可爱的小鸭子?
(师扮演大雁,指名学生扮演小鸭,师生互动)
师:小鸭小鸭,你为什么要给青蛙写信呢?直接给他不就行了吗?
(训练学生说完整话)
3.师:原来小鸭一心想着别人,想为朋友做些事。小鸭除了写信,还做了什么?用横线画出小鸭安慰小青蛙的话。
师:在什么情况下会安慰别人呢?
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师:小鸭安慰青蛙的话该怎样读呢?谁愿意试一试?
学生练习朗读小鸭的话。
教师小结:(简单评价)
4.师:青蛙是怎样回答的呢?你能把青蛙伤心的语气读出来吗?
我们再来连起来分角色读一读小鸭和青蛙的对话。
小鸭写信、大雁送信,小青蛙收到信了吗?从那句话发现的?读一读!
青蛙收到了盼望已久的信,心情怎样?从哪个词发现的?
谁能当小青蛙高兴地大声地读自己收到的这封信。(课件出示信)
师:这就是那封信,信的开头先写了称呼:接着写了小鸭想说的话,结尾处写上写信的人的名字和日期。
师:再让我们听听那封装满了小动物爱心的信!
学生齐读信:
师:假如你是小鸭看到小青蛙这么高兴地读信,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师:想想小鸭在信中还要对小青蛙说什么呢?
学生想象。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我相信小青蛙听到你们的补充它会更快乐的!
师:收到信的小青蛙兴奋极了?它跳了起来。(出示课件)
加上“兴高采烈”后的句子怎样?(理解“兴高采烈”,用它造句。)
谁来读一读体会一下此时此刻青蛙的心情。
再观察小青蛙的表情,说一说小青蛙为什么变得这么高兴?
5.你能读出青蛙的高兴吗?
指导朗读。
6. 师:小青蛙接到信之后是那么开心,那我们想想小鸭此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呢?从哪一句看出来的?学生用笔画出来。
小鸭看到小青蛙那么高兴,为什么它也特别快活?
(体会小鸭的话并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看到你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ィ
7. 教师小结:你说得真精彩!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5--6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升华认识情感。
1.学了这篇课文,你喜欢小鸭吗?为什么?
2.让我们再分角色朗读全篇课文,再次感受小鸭和大雁的助人为乐的精神。
3.如果青蛙也给小鸭写一封回信,会说什么?”
4.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你帮助过别人吗?在我们帮助或得到帮助的时候拥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你想对你的好朋友说些什么?
学生试着写一写:把书打开44页,把它写在书上。
指名读一读。
四.教师小结: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教学设计)]
篇8:寄给青蛙的信(S版一年级教学案例)
9 寄给青蛙的信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新偏旁“爫 ”。
2. 学习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道理。
4. 朗读课文,自主积累词语,写几句心里话给自己的朋友。
教学重点:
1. 认识14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懂得好朋友之间需要关心、多沟通,才会更快乐。
教学难点:
看图课文,理解全文,体会小青蛙由“难过”到“开心”的变化。
教具准备:
课件、头饰、小金星。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师:(看课件)这是什么?谁能读读上面的文字。这就是寄给青蛙的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板题)
2. 读课题。
3. 认读“蛙”,“信”两个生字。
(培养目的: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认读信封上的字以及课题中的生字,引起学生认字的兴趣。)
(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课件)3条读文要求。
2.读要求,并按要求读文。
3.汇报自学、自读情况。(比赛认读字词、发金星奖)
(培养目的:培养学生按要求读课文的能力;自主识字的能力;通过赛一赛的形式,调动学生认识字、词的积极性,通过评价、改错,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同学改错的品质。)
(三) 汇报读文,由疑促思。
1. 读文要求。(课件)
2. 比赛读文。(发金嗓子奖)
3. 课文中有几只小动物呢?指名说说。(板书)
(培养目的:通过比赛读,评价,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认真倾听的习惯。)
课间休息:谁会唱有关这几只小动物的歌曲,领唱。
(四) 看图读文,深入理解。
1. 学习青蛙等信环节:
(1) 课件、看图、说图意。
(2) 读生字。
(3) 理解“每天”一词,体会青蛙的“伤心”。(换一换、理解词语)
2学习小鸭写信、寄信的环节:
(1) 自由读2自然段。
(2) 说说读懂了什么?“悄悄的”说明了什么?
(3) 指导读文。
(4) (课件)小鸭除了写信,还做了什么?
(5) 学习“安慰”,理解意思,创设情境,同时鼓励学生安慰别人。
(6) 找小鸭、青蛙的话。
(7) 分角色读,体会它不同的心情。
(8) 演一演。(戴头饰)
(培养目的:这部分通过想一想、找一找、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灵活思考,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进行情感教育,鼓励学生安慰身边的人。)
3学习青蛙的收信部分:
(1)(课件) 此时青蛙心情怎样?(高兴)
(2)看信、读信。
(3)了解信的格式、内容,体会小鸭的爱心。
(4)演一演,青蛙收到信的样子,体会“兴高采烈”。
(培养目的:这个环节让学生认识了书信,了解格式,同时感受小鸭对青蛙的祝福。演一演,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兴高采烈”一词的含义。)
4(课件)学习课文的结尾部分:
(1) 小鸭子说了什么?读一读。
(2) 小鸭为什么快活?
(3) 说一说:你帮助过别人吗,感到快乐吗?
(4) 小结:给人快乐,自己快乐!(板书)
(培养目的:这个环节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深刻体会小鸭子帮助别人的可贵品质,呼唤起了学生帮助别人的想法。)
(五)总结:
学完这个童话故事,我们知道青蛙被小鸭关心、帮助,感到幸福、快乐,小鸭子帮助了青蛙,自己也收获了快乐。送给大家一句话: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希望每一位同学都是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六)拓展:
(1)你喜欢文中哪个小动物?为什么?说一说。
(2)老师喜欢小鸭,给大家写了一封信。
(3)同学们练习给别人送一封信、送一份祝福、收获一份快乐。
(4)出示书信格式。
(培养目的:通过说一说、收到老师一封信、写信给别人、三个方面,使学生的感悟得到升华,更深刻地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爱,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七)练习写字:
(1)观察生字。
(2)找出难写字:“爱”,“采”。
(3)认识新偏旁“爫”。
(4)示范写,说要领。
(5)学生练写,评价,指导。
(培养目的:培养学生观察,书写,合作能力。)
(八)作业:
(1)写一封信。
(2)完成课后3题。
板书设计:
9 寄给青蛙的信
小鸭 大雁 青蛙
给人快乐 自己快乐
[寄给青蛙的信(S版一年级教学案例)]
篇9: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寄给青蛙的信说课设计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以动物趣事为主题,安排三篇课文,其中寄给青蛙的信是一篇童话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青蛙等信,松鼠写信、蜗牛送信的情节,体现出松鼠与青蛙之间真挚的友谊。
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能够简单的自主识字,有初步的合作意识,积累了一定的识字方法,能够独立借助拼音读文,但对书信的交往极少接触。
基于对教材的简析,学情的了解,确定本课分两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难”
二、能力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情景创设,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获得“好朋友需要多关心,多沟通才会跟快乐”的体验,体会与人沟通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给朋友带来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
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
由于本课是一篇童话,浅显易懂,教学中,创造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带学生走入童话的世界。
2、读文感悟法
尊重学生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朗读,鼓励有创意的谈感受。
3、随文识字法
根据故事情节随机出示汉字
4、多元识字法
鼓励学生个性化识字方法。
5、读想结合
边阅读边想象画面进入情境。
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确定如下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激发兴趣
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封信,你们心情怎样呀?(读信),以鼓励学生信心问内容,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小青蛙也收到一封信。引入课题。
二、自读感知
1、自由读文读画生字生词。
2、汇报交流,以此扫清障碍,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
3、指名读文。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三、自由朗读,体会图文内容
根据图文,以青蛙心情发生怎样变化为主线,
等信 难过
收信 高兴
分别画出相应词语,巩固识字,例如出现“等信”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等” 出现“难过”引出多音字“难”以次来落实目标,突出重点。
四、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指导读,读出难过与开心。
五、延伸训练
你能为小青蛙设计一封回信吗?
六、总结
被人帮助是幸福的,而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篇10:语文S版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反思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记忆生字难度较大。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什么事情都想一探究竟,也乐于表现自我。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当小老师、做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识字愿望,使其主动识字,学会识字的方法。
对于这篇美丽的童话,老师可以从创设童话情境入手,抓住对重点词语“难过”“伤心”“安慰”“兴高采烈”“快活”等词语的理解感悟,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又正确读走向有感情读,再到深层次的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为了学生真真正正入情入境,还可师生互动,老师扮演大雁,让学生扮演青蛙、小鸭,利用课文空白进行补白,化枯燥的分析说教为有趣的表演过程,既让学生悟出文章的主题,受到美好品质的熏陶,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虽然学生上节课用多种方法记住了生字,但是记得牢才是关键,所以复习上节课的生字很有必要。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做游戏的方法巩固记忆生字的音形,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老师检查正音,然后利用扩词。用词语说话深化学习,达到识字、理解、运用的目标,为下一步的写字做好铺垫。
篇11:语文S版第二册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参考
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是童话故事,写的是发生在一对好朋友之间的事。小青蛙从来没有收到过一封信,它很难过。它的好朋友小鸭子知道了,就给青蛙写了一封信。青蛙收到信后,十分开心。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并有生动的语言对话,特别适宜儿童阅读。
课文中的三幅插图,分别表现了“青蛙等信”“小鸭寄信”“青蛙收信”三个不同的情境。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小青蛙在前后两幅图中不同的表情,重点体会它由“难过”到“开心”的变化。
课文后面安排了认读生字表、会写字表以及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要求。课后第2题,让孩子们也像小鸭子一样,给自己的好朋友写几句话,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学会用书信的方式与人沟通,表达心意,并对书信的格式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词语花篮”里有四个词语,要求学生会读。
教学目标
1?认识“蛙、信、每、封、送、安、伤、今、惊、读、第、次、非、常”14个生字;会写“非、今、每、安、采、爱、亲、送”8个字。学习新部首:“爪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好朋友之间需要多关心、多沟通,才会更快乐。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有条件的可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
1?生字的呈现
(1)出示课题后,认读生字“蛙”“信”。
(2)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结合对课文的朗读和感悟,相机出示“每天”“收一封信”“小鸭子”“安慰”“伤心”“今天”“惊喜”“第一次”“非常”“朋友”“安全”“送信”“过去”“没精打采”等词语,引导学生认读“蛙、信、每、封、非、常、过、采、封、鸭、安、伤、今、惊、读、第、次”等生字。
2?生字的识记
(1)本课生字中,要注意区别以下读音:
平舌音“次、送”——翘舌音“伤、常”
前鼻音“信、今”——后鼻音“惊”
前鼻音“安”——后鼻音“伤”
“封”的韵母“eng”不要读成了“ong”
(2)引导学生自己运用曾经学过的认记生字的方法,学会认记新的生字。
熟字加一部分:言——信京——惊卖——读
熟字减一部分:海——每令——今
形近字比较:蛙——封弟——第
3?生字的巩固
(1)本课生字较多,可采用“开火车”读词语和生字卡片的方式,巩固识记生字。
2)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信(送)()()安(慰)()()()
“生字宝宝”和好朋友可以组成:写信、寄信、信封、信箱……
安慰、安心、平安、安全……
(3)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特定的语境中识记生字。
(4)“词语花篮”中,还可引导孩子们将自己喜欢的词语补充进去,丰富自己的词汇。
4?写字指导
本课写字教材中,“非、安、今、每、送”5个字是要求既会认又会写的,可在认读过程中指导书写,书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和“每”的间架结构是上小下大,“今”是上大下小。“非、采、送、过”为已经会认的字,“非”的笔顺容易错,应指导学生按“竖、横、横、横、竖、横、横、横”的笔顺进行书写;“采、爱”字中的“爪字头”为新学的部首,笔顺为“撇、点、点、撇”;“送”的部首是“走之儿”,前面已学过写法,此处只要稍加巩固即可。
(三)朗读指导
1?在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老师再指导学生朗读。本课中,青蛙的心情经历了“难过——没精打采——伤心——惊喜——高兴”的过程,老师让学生体会这几种不同的心情,抓住训练点进行朗读训练。
2?本课中,小鸭子和小青蛙的对话充满了童趣,可让孩子们用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朗读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
(四)感悟、理解
教学时可以从课题入手:“谁寄给青蛙一封信?一封怎样的信?为什么要寄这封信?”通过“问一问”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明白小鸭子是为了让好朋友小青蛙不再伤心难过、得到开心快乐,才给小青蛙写了这封信。课文最后一段中,小鸭子说的“看见你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一句话是全文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它道出了小鸭子关心朋友的最大心愿,那就是:“能给朋友带来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这句话要让学生多读,反复体味,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亲身体验来谈一谈:你平时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好朋友的?如果要你给好朋友写几句话,你会写些什么呢?
(五)实践活动
1?举行一次“××,我想对你说”的好朋友谈心会,鼓励孩子们多与好朋友沟通,多给予好朋友关心,那样,你会更快乐。
2?读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再启发学生观察插图,自己说几个词语填入花篮里。
3?请你也像小鸭一样,给自己的好朋友写几句话。
(六)教学时间
本课可安排2课时。
篇12:语文S版第二册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参考
《寄给青蛙的信》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从儿童的视角,描写了青蛙等信、松鼠写信和蜗牛送信的情节,字里行间体现了松鼠和青蛙之间真挚友谊,文章充满童趣。
本课的教学设计意图主要是: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过程方法,在学文和认识事物中主动识字,落实识字和写字任务,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主动识字,并会运用一些词语。识字同时不忘朗读,让学生通过不同层次,方法读文,使学生对文本有所体会感悟,获得情感熏陶,引发思考启迪。
教学的预设与实施中虽然有些差异,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认识了11个生字,会写了8个字,认识了多音字 “难”;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流利、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从读中感悟到大到人与人之间,小到同学与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我认为还是比较好的。
篇13:长春版《寄给青蛙的信》的教学设计
长春版《寄给青蛙的信》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写的是发生在一对好朋友之间的事。小青蛙从来没有收到过一封信,它很难过;小松鼠知道了,就给青蛙写了一封信并请蜗牛大叔把信交给青蛙;青蛙收到信后高兴极了,小松鼠由此也感到特别高兴。课文的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生活化的对话较多,适合儿童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可从中体会: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去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会写“寄”等8个生字;认识“邻”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体验朗读。
2、在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朋友之间需要多关心、多沟通,才会更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
会写8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难点:懂得朋友之间要多关心,多沟通,就会更快乐。
四、教学理念及教法设计
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倡导在学文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识字,落实识字写字教学,鼓励学生学会运用汉字、词语。强调学生的朗读练习,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要求的诵读,使学生有所体会、感悟、获得情感熏陶,引发思考启迪,丰富生活经验。
五、教学对象
分析本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好奇心强。但由于学生年龄普遍比较小,注意力有时不够集中,记忆生字难度较大。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之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兴趣谈话,揭题识字
小朋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瞧,信封上还有字呢,谁能大声地读给大家听。现在你知道这封信是寄给谁的吗?(板书:寄给青蛙的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题目就是《寄给青蛙的信》,齐读课题。 课题里有一个本节课生字“寄”互相交流用什么方法学会了“寄”。 这是谁寄给青蛙的信?信里又写了些什么?下面请大家读文。
(二)、初读课文,读文识字
1、自己读课文,要求:
(1)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争取把每句话读通顺。
2、检查学习情况
(1)借助生字表同桌当小老师互考生字
(2)各种形式读生字卡片
(3)做游戏大雁送信。教师引导学生静听大雁在说什么,(它说:这里有许多封信要送给小青蛙,可是我已经飞累了,想找一位小朋友来帮忙。只要你读准字音这一封封信就会被寄出去!)教师引出话题谁想帮帮大雁?(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还有几封信需要你不仅能读准字音,还要想办法记住字型才能寄出去。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3、教师小结:我们不仅记住了每个字,还帮大雁把信全寄了出去。大雁真高兴!他还想把自己的两个好朋友和你们认识(出示青蛙和小松鼠图)和他们打招呼。他们是邻居。
(三)合作交流感悟课文
1、观察青蛙图,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青蛙的表情吗?课文又用了哪个词快读读课文吧。这是一只伤心难过的青蛙。小松鼠看见了对它说了什么?指导朗读。青蛙又说了什么?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
2、小松鼠看见青蛙这么难过它是怎么做的?自由读3-5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表演,在全班表演,学生评价。
3、小松鼠写信、蜗牛大叔送信小青蛙收到信了吗?自由读6-9自然段找出答案。
4、收到信的小青蛙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谁能当小青蛙高兴地大声地读自己收到的这封信。(课件出示信)
5、假如你是小松鼠或蜗牛看到小青蛙这么高兴地读信,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蜗牛和小松鼠的话告诉我们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帮助别人也是快乐的,老师送你们一封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再读课文4-9自然段再次感受小松鼠和蜗牛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师生分角色朗读。
6、小松鼠和蜗牛深深地感动着我们,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你帮助过别人吗?在我们帮助或得到帮助的时候拥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你想对你的好朋友说些什么?
总结:看,一封小小的书信牵动着小动物们的心,青蛙为等信而伤心,松鼠寄信有爱心,蜗牛送信真热心,这个故事打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就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篇14: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生字词,积累词汇。
2、学会正确书写“爱”字,并能组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朗读感悟,明白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懂得朋友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5、仿写一封给好朋友的信。
教学重点:
1、朗读感悟,明白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懂得朋友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2、学会正确书写“爱”字,并能组词。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书信格式,仿写一封给好朋友的信。
2、朗读感悟,明白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懂得朋友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教学准备:课件,青蛙和小鸭贴图,彩色爱心信纸,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以读代讲法、引导启发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法等。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猜吗?【板书 青蛙图】
2、师:今天青蛙给我们带来一个好玩的游戏――青蛙蹦蹦跳。
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3、师:青蛙还给我们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
齐读课题。
4、故事中谁给青蛙寄信?【板书:小鸭图 写信 】
师:小鸭为什么要给青蛙写信?青蛙收到信后,心情有什么改变?请你们
带着这两个问题伴着音乐小声地自由地读一读这个故事。
5、生自由读全文。
二・、学习1――3自然段,指导朗读。
1、看图,请用一句话说说青蛙的心情。
2、青蛙为什么很难过?指生读第一自然段。
3、指导学生体会青蛙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青蛙在信箱旁等信,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很多天过去了,青蛙等了一天又一天,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可是它收到信了吗?青蛙从来没有收到一封信,它心里。(很难过)
(1)指多名生问:你有难过的时候吗?什么事情,令你很难过?请你带着这种
心情读读。师评价。
(2)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如果你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全都忘记了,没有蛋糕,
没有礼物,没有祝福,到了晚上连人影都没看到他们,你心情怎么样?带着
这种心情读一读。师评价。
(3) 师小结:体验人物的心情,能让我们读得更有感情。
(4)听师伴乐读。
(5)生齐读。
过渡语:青蛙这样难过,小鸭心情怎么样?小鸭会怎么说呢?
4、指导学生带上青蛙伤心的表情,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2)指生模仿青蛙伤心的`表情和动作。
(3)指生带上伤心的表情读一读,师评价。
(4)指生戴头饰分角色对话(2次),师评价。
(3)师小结:体会人物的心情,带上表情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更生动了。
(4)男女生分角色合作对话。
过渡语:小鸭看到青蛙这样伤心,它做了什么事情呢?
5、指生读第2自然段。
(1)质疑:小鸭为什么要给青蛙写信呢?
(2)生自由表达,师相机板书【关心 】
师:让我们来看看小鸭写给青蛙的信吧。(课件出示小鸭的信)
三、了解书信基本格式。
1生读信,
2师生评议,给小鸭的信评星。
3、齐读信。
师:小鸭写的信中充满了对青蛙的关心鼓励和友好,青蛙感受到了,它感受到了什么?(生自由说)青蛙感受到了小鸭对它的关爱。“爱”是一个美好的字眼。
五、教学“爱”字,指导书写。
1、生仔细观察“爱”字,说说新发现或记字方法。
2、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爱”字。
(提示“爱”字上小下大:爱是用小小的手,牵着那个大大的朋友。)
3、生书空练习。
4、扩词练习。
师:爱字的朋友有很多,小鸭对青蛙的关心,这种爱叫 ――关爱;朋友之间
互相帮助那种爱叫――友爱;(课件)爱字的朋友还有哪些呢?(组词:爱护 爱
心 热爱 心爱 亲爱 可爱 喜爱 敬爱 )
过渡语:如果你得到朋友的关爱,你的心情会怎样?当青蛙收到小鸭的信时,心情怎么样呢?
四、学习第四――六自然段。
1、(课件示图)请生用一个句子来说,并说明理由。(提示学生带上表情说句子。)
2、相机出示句子,生读句子。
青蛙惊喜地打开信,读了起来。
青蛙兴高采烈地跳了起来:“啊!这是我第一次收到好朋友的信,多好哇!”
3、指导学生配上恰当的动作来辅助朗读第5自然段。
(1)青蛙高兴得怎么样了?引导学生借助图片,理解青蛙的心情,并试着读读。
(2)师:如果妈妈给你买了你最喜欢的新玩具,你会兴高采烈地跳起来吗?还
会说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高兴心情,并练习用“兴高采烈”进
行准确表达。
(3)请几名学生模仿青蛙的动作和表情,读一读。师生评论。
(4)生带着高兴的心情,模仿青蛙动作,齐读。
师小结:配上合适的动作,会使你的朗读更有趣。
4、师:看到青蛙这样高兴,小鸭的心情怎么样呢?它说了什么?
(1)指生回答,并读第6自然段,师评价。
(2)指导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齐读第6自然段。
(3)同桌合作练习分角色对话。
(4)愿意扮演青蛙的同学和愿意扮演小鸭的同学集体合作对话。
5、理解小鸭的话――“看见你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
引导质疑:读了小鸭的话,老师产生了很多疑问,你有疑问吗?
a.生自由质疑。
b.师引导思考:青蛙为什么很快活?小鸭没有收到信,也没有得打别人的帮
助,它为什么也很快活?
c.相机板书【帮助】
d.从小鸭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生自由表达。
e.相机板书【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生齐读句子。
f.再读第6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说一说,你会怎么做?
1、小明不小心摔倒了,我会
2、下雨了,文文没带伞,我会。
2、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汇报。
你关心、帮助过别人吗?别人关心和帮助过你吗?举例说一说。
3、青蛙得到了小鸭的关心和帮助后,会怎么说?怎么做呢?(生自由表达)
4、自由读青蛙写给小鸭的回信。
5、改一改。请你把青蛙的这封信改成你写给好朋友的信。
生自由说说要改哪些地方,可以怎么改。(课件演示)
师重点指导学生写书信的正文部分。
引导:当好朋友难过的时候,我会说: ;当好朋友受到表扬时,我会说: ;当好朋友生病时我会
说:;当你得到好朋友的帮助时,我会说:。
6、写一写。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一封信。
7、展示学生的信,选读若干封。
师:同学们,当你被别人关心和帮助时,你幸福吗?当你帮了别人时,你快乐吗?互相关心和帮助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更加快乐!让我们用歌声和舞蹈把幸福、快乐的感觉表现出来吧。
8、律动――《幸福拍手歌》
板书设计:(爱心形状)
寄给青蛙的信
小鸭 写 信 青蛙
(快活) 关心 帮助 (快活)
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教学后记:
回顾本课教学,成功之处有:
1、朗读形式丰富多样,学生朗读兴趣浓厚。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其中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读写能力形成的最佳时期。在本节课中,朗读训练是一个主要板块。为了有效指导学生朗读,发展学生的朗读兴趣,真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朗读形式,如:自由读、齐读、男女赛读、分角色读、伴乐读等。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发展语文能力。
2、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指导朗读,效果明显。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同化的过程。“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主要依赖于自己原有知识与要获取新信息的交互作用。”在语文教学中,生活体验作为学生原有知识的一部分,对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有很大作用。因此,我在本堂课的朗读指导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在语文学习与生活中架起了一座桥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指导读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以前在什么事情上很难过?还语言创境生日的例子,充分调动学生难过的心情体验,然后再带着这种心情来读文段,效果果然很好。此外,在朗读中我也注重了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巧用评价语进行朗读指导。
3、本课教学环节过渡自然,环环相扣,课堂严谨,浑然一体。
4、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天的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因此在本课中,我不失时机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在朗读教学中,当学生一次次朗读取得进步或成功时,我相机引导总结:体会人物心情读让朗读更有感情;带上恰当的表情,配上合适的动作,让朗读更有趣。让学生学会朗读
方法,并带着这种方法自主学习。
5、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构建主义理论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构建。在“爱”字的识字写字教学中,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观察汉字,说说自己的新发现或识字方法,结果学生说得非常细致而又全面。
6、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课堂学习有效指导生活,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本节课中,我努力把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例如:例举生活事例,说说自己会怎么做;举例谈谈生活中,谁关心、帮助过自己,自己又关心帮助过谁;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信,并送给好朋友等课堂环节。这样让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但是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课堂容量比较大,教学环节进行比较急,学生细细体味和表现的时间不够充分,导致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充分参与,影响了他们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2、课堂组织缺少花样,部分学生有注意力分散现象,听课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3、小组讨论环节效果不理想,平时的小组交流活动要多进行。
4、课堂中还要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篇15:《夜色》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准备:小黑板出示生字和词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会唱《小星星》这首歌曲吗?(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一起唱。如果学生不会唱,教师可以唱给学生听,学生要认真听。)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无意注意较强,设计此环节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又可有效的将所学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
2、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夜晚时候的景色)那老师想知道你们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谈论眼中的夜色。)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自然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的引出对课文的学习。)
3、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眼中的夜色。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它。
板书课题:《夜色》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要求:自己试着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学生按自己的方法边读课文边识字。教师巡视,对平时识字能力差的孩子尤其关注。)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树立良好的学风和识字习惯。)
2、小组内检查生字,谁全认对了,就是“识字大王”。
组长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识记情况,对全读对的同学奖励小红星。
(设计意图:把检字环节设计为小组内完成,并合理利用评价机制,这样可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识字兴趣,使学习真正成为一件乐事。)
3、检查读文情况。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读文情况。(可小组齐读,也可个别学生代表)其他学生听后评议。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意愿,使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教师范读,大家认真听。问题: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都听懂了什么?
(学生听教师范读,听后自由谈论自己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机板书。如:害怕--不害怕。)
2、师:你们理解的真好。这个小朋友开始时怎样怕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了?下面同学们带着问题小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3、好,哪个同学读懂了这个问题?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预设:
(1)开始这个小朋友胆子很小。你是从课文中哪句话体会到的?让学生练习朗读。
(2)后来爸爸带他去散步,他发现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美丽。你能给大家读读这句话吗?让学生练习朗读。
重点抓住“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引导学生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黑夜和白天是一样美
(设计意图:教师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引导孩子们理解文中内容。通过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4、师: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小朋友看到的美丽的事物。)
5、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教师出示:从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学生体会后展开想象,自己在漆黑的夜晚可能会看到什么?练习用书上的句式说话。进一步体会夜晚的美丽。
6、教师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练读后,各自展示。听者评议
二、背诵课文。
三、延伸拓展:
1、美读课文。
2、搜集所学生字。
3、观察夜色。
(设计意图:从小培养学生们搜集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由课堂延展开去,观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四、指导生字书写。
“步”,上小下大,下面是的第一笔是竖,不要写在竖钩,右边没有点。
“光“第一笔是竖,不是点,第四笔横写在横中线上。
五、板书设计
20 夜色
害怕------------不害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使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夜色》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篇16:《猫和老鼠》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鼠、偷、眯、慢、咪、胡、须、迷、糊、饱、抓、谜”12个生字;会写“欢、咪、猫、饱、眯、迷、谜”7个汉字。学习“反犬旁”、“食字旁”、“目字旁”3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通过字形分析,初步掌握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并培养学生运用这个规律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
猫和老鼠图片、生字卡片、花朵卡片、猫和老鼠头饰。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吗?今天,老师把它们带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看!(出示猫、鼠图。)(贴:猫图、老鼠图)这是两只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呀,在它们之间呀,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好,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92面,(板书:和)听老师把其中的一个有趣的故事读给你们听一听,好吗?(师范读)
二、读儿歌,识生字。
1、读儿歌,找出会认字。
1) 学生自由读儿歌。
多么有趣的故事呀!你们想自己读一读吗?在你们读书之前,我想问问你们:在你们读书的时候,遇到困难怎么办呢?例如: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问同学、问老师、看拼音读……
这些都是很好的办法,下面就请大家读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
哪些同学读完了快快打个胜利的手势!
2) 学生齐读课文。
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把课文读完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
3) 出示卡片,认读会认字。
同学们喜欢这首儿歌吗?喜欢可爱的猫和老鼠吗?这首儿歌里的字宝宝也很喜欢大家呢!想认识它们吗?(出示卡片,齐读,开火车读)
4) 回到课文,圈生字。
生字宝宝很淘气,瞧呀!他们又回到了课文里,快快,赶快拿出我们的笔把这些调皮的生字宝宝找到,可别让他们跑掉了。咱们比一比,看哪位小朋友最先把生字宝宝找到。(发现有同学找到了,师:你真棒!这么快就把生字宝宝找到了,再把它读一读吧。其他的同学可要加油哦!)
2、认读会认字
1) 贴字卡,识记会认字。
聪明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呼唤,把这些生字宝宝请出来,让我们和它交个朋友好吗?(学生一起呼唤)(师贴字卡)
这些字宝宝从课本里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女生读第一排,男生读第二排)
课间休息:读儿歌(老师拍手范读,学生自由试读,大家拍手齐读)
同学们,我们来休息一下吧!老师呀!十分喜欢这首儿歌,我读着读着,还拍起手来了,你们想看看吗?请大家坐好了,认真听、仔细看。(老师拍手范读)你能像老师这样也试着读读吗?(学生自由试读)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吧!(学生一起拍手齐读)
3、认记字形
1) 分析“迷、谜、咪、眯”4字字形、字音。
(从以贴出的字卡中拿出这四个字,单独再贴出。)
同学们真聪明!祝贺你们,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了。光认识了可不行呀!我们还得想办法把它们牢牢的记住呀!
你们瞧瞧这四个生字宝宝有些什么关系呀?
生:读音相似、都有一个米字……
是的,这四个生字宝宝呀,都有一个“米”字,仔细看,瞧它们的“米”字有什么不同呀?
生:“眯”和“咪”的最后一笔是一捺,“迷”和“谜”的最后一笔是一点。
2) 指名学生说说记字方法
同学们,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你还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吗?
指名学生分别用“鼠、偷、慢、胡、须、糊、饱、抓、”8字领读、组词、造句、做动作等方法来巩固生字。
3) 去掉拼音读
现在老师要把这些生字宝宝的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自由读(学生互相考察,评价,给读得全对的同学画红花)指名学生读,齐读)
全认识的同学请起立,我们大声读!
小结:同学们可真棒!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和这些生字宝宝手拉手,成为好朋友了!
三、趣味朗读,感悟理解
1、自读课文,师生表演。
这篇课文太有趣了,我们一起来边读儿歌边表演吧!
2、理解“谜”
问:哎!这只老鼠可真可怜呀,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死的原因。小朋友们,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你觉得花猫怎样呢?
[《猫和老鼠》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
篇17:《大熊猫》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4个生字,书写8个生字,学习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读中感受大熊猫的可爱。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仔细地观察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教学生认读15个生字。
2、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有顺序地说出大熊猫的外形特点。
课前预习:利用图片和电视等,观察和了解大熊猫。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真有精神,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玩儿,好吗?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现在咱们就去看一种珍奇的动物吧!
1、( 放动物园的熊猫馆录像)
2、小朋友们快看,是谁来迎接我们啦?(板书课题大熊猫)让我们大声地跟它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刚才看了大熊猫的录像,你们觉得大熊猫可爱吗?下面,请读一读《大熊猫》,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你该怎么办呢?
生:请拼音朋友帮忙.请老师,小朋友帮忙.在生字表中找一找.猜一猜等方式.
师:这些都是解决困难的好方法,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
(1)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不认识的字.
师:刚才我听有的小朋友读得又准确又响亮,棒极了!让我们听听你的同桌怎样读?如果他读得好可以夸夸他,如果他遇到困难,你应该帮助他.
(2)同桌互相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里写了大熊猫什么?
(3)小朋友你认为哪一段或者整篇课文读得好,可以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师:小朋友读得既流利又有感情,我也想试一试,读给你们听,行吗?
(4)老师范读课文.
师:大熊猫这么可爱,你能准确说出他的外形特征吗?
(5)指明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问题,然后交流.
师:大熊猫不仅模样逗人,而且生活习性也特别有意思,赶紧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是怎么说的?
(6)自己读第三自然段,然后交流.
师:大熊猫说:“既然小朋友们对我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的这么清楚,我还想给你们介绍几个生字朋友,好吗?
2、认识生字
(1)拿出自己的字卡,四人一组学习生字,看看哪一组学字的方法多,记字的方法好.
师:刚才有的组的小朋友识字的方法不仅多,而且还很巧妙.谁愿意做一个出色的小老师来领着大家读一读.
(2)小老师领读生字.
师:大熊猫觉得你们的生字读得不错,它建议我们班举行一场击鼓传花的识字比赛,小朋友有信心吗?
游戏规则:我请一名学生背对大家敲鼓,当鼓声一响的时候,前面的小朋友迅速地向后传小花,鼓声一停,小花的主人就读出我指的生字.读对的,就可以把小花装在自己的成长袋里!
(3)游戏:击鼓传花识字.
三、小组合作,拓展思维
1、大熊猫这么可爱,你还了解到它什么知识了?老师课前请小朋友收集一些有关大熊猫的资料(照片,书上或网上下载的有关知识),都带来了吗?
2、请大家四人一组互相讨论,交流一下.
3、小组代表介绍交流成果.
你们真是爱学习的好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了那么多课外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四、动手操作,加深印象.
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它那么可爱,小朋友们应该怎样做呢?(保护它,不伤害它.)
最后请拿出你的水彩笔,画一画,描一描大熊猫的样子吧!
第二课时
一观看录像,初步认识大熊猫。
1、播放有关大熊猫的录像片。
2、指名说说看见了什么?让所有的学生都大胆发言。
二、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大熊猫。
1、教师领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己读课文。
3、指名个别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深入了解大熊猫。
1、出示教学挂图,通过看挂图学习大熊猫的样子。
教师让学生说出挂图上有什么?再根据学生说的,教师再指句子,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2、利用角色表演理解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1)师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教师让学生都想象自己是一只大熊猫,教师边读课文边让学生表演。
3)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师问:大熊猫最喜爱吃什么?学生齐回答。再指图让学生看大熊猫吃竹子的样子。
四、课堂检测。
1教师出示问题:大熊猫是什么样子?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以后有什么不同?大熊猫爱吃什么?
2指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交流、讨论,教师指导。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大熊猫
(外形特征) 胖乎 短 黑圈
熊 物 最(生活习性) 候 爬 爪 抱 睁
(食物特点) 香
反思:
[《大熊猫》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下册)]
★ 语文S版下册12《轻轻地》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教学设计)
★ 《angengingong》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上册)
《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下册)(共1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