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yun024”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可爱的小象》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可爱的小象》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 目录
篇1:《可爱的小象》教学设计
《可爱的小象》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课堂上最基本的形式,让学生在语言的品味,积累与运用中逐步提升语文素养,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教学的这节课是《可爱的小象》第二课时,课上针对低年级孩子来说,如何识好字,读好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是本节课的重点。是汉字的载体,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识好字,先要读好文。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道出了朗读的一些要求。新《课标》对此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要求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此根据的特点及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领下,与文本充分对话,才能真正了解文本内容。本课设计,以读为本,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朗读、表演、想象体会它的聪明、能干、可爱。重视识字、写字教学,突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创设情境,加深理解,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京版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个单元课文,一个单元识字后接触到的教学内容。课文讲述了一件经过驯养的小象帮助主人修好铜壶的事,表现出小象的聪明可爱。课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学生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三、学情分析:
1、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语文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汉字的结构。但学生边读边想象,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情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本课长句较多,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困难。
2、学生本身非常喜欢小动物,这篇又由具体的事来体现小象的可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课上作为教师应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入课文,结合小象的动作、神态体会它的能干、聪明、可爱,进而产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目标:
1、继续巩固本课生字新词,学会新字“帮、助”,认识“巾字底”。能用“帮助”写一句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小象的聪明可爱。
3、通过朗读,抓住重点词句,结合上下文体会小象的聪明可爱,对动物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抓住重点词句,结合上下文体会小象的聪明可爱,对动物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能用“帮助”写一句话。
教学资源:多媒体 文中插图
五、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我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讲解法;练习法;讲练结合法;多媒体地运用引读;范读等。
2、说学法
朗读的培养
积累描写小象动作、神态的词语
六、设计思路
(一)环节一:复习巩固,揭示课题
课伊始,我安排了词语接龙,用所给几个词语说一句与小象有关的句子,两个小环节,紧凑实效。这样既体现了低年级识字为重点,又有利于学生很快进入情境,走进文本。
(二)环节二:整体感知,落实随文识字。
(1)整体感知
在回顾全文前,给学生提出思考题“这篇课文讲了谁,怎么样?”明确学生任务。通过指明阅读,使学生快速回忆内容,并简单的`归纳内容。
(2)随文识字:
作为《可爱的小象》的第二课时仍然有帮助学生识写字的任务。通过抓住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句子“它会帮助主人做家务活儿,可能干啦!”提取关键词语“帮助”从而完成在读中识字、理解词义及书写指导的重要任务。经过学生写、说理解,进行说话练习时知道“帮助”的情境内容选择可以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都可以互相帮助。
(三)环节三:细读文本,体会聪明可爱
细读文本过程中,抓住中的重点句,推敲词语,悟情品读,体会理解小象是经过驯养的、懂事、知人意的。
1、结合小象动作体会
在路上,聪聪用鼻子/吸了一些水,把铜壶灌满,然后扑踏扑踏地/向铜匠铺走去。
重点让学生体会“小象为什么要吸一次水?” 扑踏扑踏说明走路速度很慢。为什么走得这么慢呢?那就是小象走得稳,怕把壶里的水洒了。联系上文体会小象的“聪明”。
2、联系上文加深理解
聪聪来到铜匠面前,用长长的鼻子/高高地举起铜壶。铜匠看见铜壶还在漏水,一下子明白了。他用手拍拍聪聪的头,说:“你真聪明!”于是取下铜壶重新把它修好了。
3、结合小象的神态体会小象聪明,进行口语训练
小象聪聪用长鼻子挂着修好的铜壶,高高兴兴地往回走。它把铜壶举得高高的,好像在告诉路上的行人:“你们瞧,我多有办法!”
结合插图让学生想象聪聪高高兴兴(得意洋样)的样子,引导学生观察,以学定教,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并在其中设计了“如果你是行人”的角色体验活动,进行适度的口语训练。
(四)环节四:回顾全文,于朗读中升华
在学习完整篇的基础上学生抒发自己的想法,回顾全篇,再度朗读课文,体会小象的可爱之处,对动物产生喜爱之情。从课文拓展到生活中的动物,体会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使得以升华。
七、结语
课文读阅读及学习是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还必须在阅读中理解和运用字词。语言是由词和句组成的,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己读文,指名读文,全班朗读,由字到词,再到句子,一步一步,扎扎实实进行阅读教学。
篇2:《可爱的小象》教学课件
可爱的小象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7个认读字。认识巾字底,双人旁。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会用“帮助”写一句话。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认真听和边读边想的习惯。知道小象聪明可爱,对动物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8个生字,7个认读字。认识巾字底,双人旁。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会用“帮助”写一句话。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象聪明可爱,对动物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会用“帮助”写一句话。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8个生字,7个认读字。认识巾字底,双人旁。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的过程。正确读写课后词语,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按照正确的书写姿势端正、匀称的写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家知道大象什么样吗?那小象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15课《可爱的小象》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按照音节把课文读准确)
2、读后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3、课文中还有一些生字朋友呢,你们认识吗?
(1)在课文中找一找,划下和生字连带的词语。
(2)读生字并组词(指名读)
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余同学评价。
(二)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一起学习喜欢的自然段中的生字。
2、学习汇报,抢答。(自愿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大家有不同意见吗?说一说你的识字方法。
(三)指导写字:
1、大家把这些生字朋友都记住了,那么你们能不能把它们工整的写下来呢?试一试。
2、先观察,说说写这些字时注意什么。师个别指导。
3、先描一个,再写一个。
三、作业: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教学反思:课文比较长,一部分学生不能把课文通顺流利的读下来,学生字积极性很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象的可爱。课堂上培养学生认真听和边读边想的习惯。知道小象聪明可爱,对动物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象聪明可爱,对动物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的朗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篇3:可爱的小象
歌曲《可爱的小象》是用傣家音乐元素,以傣族吉祥物“象”为主题,由四个乐句构成的结构规整的儿童歌曲。歌曲旋律柔美流畅,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格特点。为了让孩子们能够用柔美的声音表现小象的可爱,首先让他们聆听器乐曲《小象》。
《小象》是具有爵士风格的乐曲。乐曲轻松活泼,形象地表现了小象们玩耍的情景。通过多次聆听,孩子们能够准确表达乐曲所描述的活泼、调皮、可爱的.小象,还能够模仿小象的叫声及走路的样子。在此基础上学唱歌曲《可爱的小象》。
首先聆听歌曲范唱,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柔美流畅的旋律,接着按节奏朗读歌词,介绍“傣族”,并强调“象”在傣族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继而引出“象是傣族的吉祥物”。再次聆听歌曲范唱,请学生模唱会后,我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请他们从中选择用哪种声音演唱,能够更好地表现小象的可爱。其次让孩子们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表现小象的可爱和他们对小象的热爱。最后分小组展示用打击乐器响板和碰钟为歌曲伴奏。
本节课,教学环节完整流畅,较好地完成了预设。但因教室较小,“跟着《小象》的音乐走一走”这一环节没有进行,下节课弥补上这一遗憾。
篇4:可爱的“小象”
我家里珍藏着一只可爱的“小象”,它是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家的阿姨送给我的,我十分喜欢,
可爱的“小象”
。 这只可爱的“小象”长得确实讨人喜欢。一双杏仁大小炯炯有神的眼睛嵌在毛茸茸的面颊上,长长的`鼻子稍稍向上翘起,厚厚的嘴巴总挂着微笑。那一对耳朵像一把大扇子似的,与“猪八戒”的耳朵没有什么两样,身上还穿着一件红红的背心。它四只脚长得很特别,颜色也各不相同,一只是红的,像盛气凌人的腊梅;一只是橙黄色的,像甜甜的橙子;一只是紫色的,像酸甜可口的葡萄;还有一只是淡绿色的,像刚发芽的柳条。 如此可爱的“小象”现在成了我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当我一个人在家闷得慌的时候,就与它一起“玩耍”、“交心”。有时还同它一起“复习”功课,我模仿老师的样子,把当天学的功课向它复述一遍,每当我复述时,它总是在认真地听,似乎也在仔细地思考、琢磨,篇5:可爱的“小象”
这样一来,既加深了我与“小象”感情,又达到了复习功课的目的,一举两得,乐在其中。 当我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就喜欢抱着它,诉说我心中的不快。它那杏仁般大的眼睛总是望着我,仿佛在说:“小主人,偶尔考不好没关系的,马也会有失蹄的时候,下次再努力吧!”当我学习有了进步时,它就会用会“说话”的眼睛告诉我:“一定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当我取得好成绩而忘乎所以时,它那眼睛又“发话”了:“小主人,可不能骄傲自满!切记‘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哟!” 如今,这只可爱的“小象”伴随我度过了五个春秋,我们已结下不解之缘。我更加喜欢这只可爱“小象”,因为它时常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它读懂了我心中的喜和忧。作者:黄斯波
篇6:《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之二
《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乘坐、轮子、司机、铃声、裙子、整齐、聪明、佩服、握住、表示、感谢、乖巧、赞叹、致谢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领会泰国妇女阿玲朴实、善良、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摘抄、积累语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阿玲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课文对聪明、乖巧的小象的赞叹,体会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启发质疑。
二、交流对曼谷、小象的了解。
三、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准下列词语:
点缀 颠簸 坑坑洼洼 泥泞不堪 橘红色 悦耳 招呼 聪明?
阿玲 用 小象的 大耳朵 笑眯眯地 脸蛋 紧贴 着 红润的
二、按下面的要求做练习。
1、课文中的第自然段里有对景物的描写。
2、课文中的第()自然段里有对人物外貌的描写。
3、课文中的第()自然段里有对人物动作的描写。
三、从文中找出五个写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
橘红色:
四、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并回答问题。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这头小象有什么特点?阿玲是怎样一个人?
1、小象的特点:
2、阿玲是
五、读扩展文章《可爱的小象》。
◆[2004-04-08]
---------------------------
篇7:《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之三
《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课文所记叙的泰国妇女阿玲助人为乐的事,感受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悦耳”、“沉思”、“绝技”、“佩服”、“焕然一新”等词语;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能用“悦耳”、“赞叹”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7自然段。
教学重点 了解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经过,感悟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我为什么赞叹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体现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1、有关大象的录象。
2、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的思路。
2、理解三次雾色的变化来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难点 了解三次雾色的变化与作者表达的中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审题质疑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象吗?有没有看过象的表演?大象它看起来很笨重,但表演起来却非常灵活。尤其是那引人注目的长鼻子,更让人赞不绝口。其实,象不仅在动物园里是大家的好朋友,在生活中,它更是得力的`好帮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曼谷,看看那里的可爱的小象,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29课《曼谷的小象》。
2、审题质疑:曼谷的小象是一头怎样的小象?作者为什么要写小象?为什么要写曼谷的小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上述大家质疑的问题。
2、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谁是主要人物?
(3)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又是什么?
3、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及结果把课文分成三段。
三、朗读课文,画句欣赏
1、同学们,泰国的风景美吗?自己快速默读,边读边画出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
2、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投影出示景色描写句子。读后引导学生欣赏曼谷近郊景色之美。
(1)“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
(2)“从(桔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
(3)“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雾中……”
(4)“……缓缓地走进(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里。”
3、投影去掉括号里色彩描写部分,进行对比,哪种写法好?为什么?当然是不去掉句子中的色彩部分描写的写法好。加上这些色彩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准确、更具体。
4、再读一读以上四句话,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5、体会曼谷的三次雾色美。请你仔细想一想,为什么雾色会有这三次变化。注意联系前面我们的分析。
四、课堂小结
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景色确实很美。那么生活在这里的人怎么样呢?下节课读讲了课文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板书
29 曼谷的小象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口述目标
导语: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曼谷近郊的美丽景色。请你说说你眼中的曼谷。
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说一说?(阿玲指挥小象帮中国司机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车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通过这件事,感受泰国人民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七小节。
二、重点学习第四小节,感受阿玲的形象美
1、当作者一行人的汽车轮子陷进泥坑急需帮助之时,谁来了?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
2、什么叫悦耳?(悦,愉快;形容声音好听。)
3、画出描写阿玲外貌的句子。读一读。阿玲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和蔼可亲。)
4、齐读第4自然段。
三、学习五--八小节,感受阿玲的出色指挥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作者两次赞叹小象的句子。
奇迹,真是奇迹!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
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
2、结合你读文章的情况,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问吗?
3、结合学生的质疑情况,归纳总结整理,共同研读这两句话。
第一句话:理解的重点在于“奇迹”和“小象的绝技”。
(1)请你仔细阅读课文第六小节,找出作者具体描写小象拉车绝技的句子。
聪明的小象走到坑边,用它那十分有力的长鼻子东一掀,西一撬,很快就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了。
(2)学生做动作演示理解“掀”“撬”。
(3)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理解阿玲的聪明指挥。
小象如此轻松地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它的绝技真令人佩服!你知道小象为什么这么聪明,难道这都是它的本能吗?请在书中找出阿玲指挥小象拉车的句子。
这无声的指挥是阿玲平日训练的结果,请你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把阿玲的动作变成对小象说的话,把她的指挥过程写出来。
“阿玲绕着汽车走了一圈”,她是在了解_______。“她沉思了片刻”,是在想______,于是她“拍拍小象的长鼻子,用脸贴贴它那扇子似的大耳朵”,好象在说:“__________”,她“指了指陷进泥坑的轮子”,好像在说:“_________”。
(5)再次朗读作者赞叹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对小象的赞叹,让学生了解这也是对它的主人阿玲的称赞。
第二句话: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
(1)过渡:汽车已经拉出来了。下面怎么还有作者赞叹小象的句子?读一读这句话,联系第七小节想一想,这次他又是为何赞叹小象呢?
篇8:《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第二十九课《曼谷的小象》。
【教材分析】
叙述了在泰国首都曼谷附近的公路上,泰国妇女阿玲指挥她驯养的小象帮助中国司机把汽车拉出泥坑,并把车冲洗干净的事情。
曼谷的晨雾色彩斑斓,瑰丽动人;小象乖巧。聪明。善解人意;阿玲更是朴实、善良。乐于助人。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阿玲的朴实、善良的心灵美。每个人都是特定文化遗产影响下的人。阿玲。也有她特定的文化背景。教师和学生要一起拓展教材资源,积极搜集、查阅资料,初步了解泰国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把教学活动变为一次文化活动。
本文情景交融,给人以美妙、温馨的感觉。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通过情境美读。体会丰富的语言内涵。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泰国的曼谷这座异国城市很陌生。查阅资料是一项重要的预习任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关的书籍。三年级的学生。其生活经验也较丰富。平时做过很多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教师要提炼学生的经验。让学生把自己做过的、感受到的表达出来。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亲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主动积累喜欢的词句。
2.读愉课文,了解小象的聪明、乖巧;领会阿玲朴实、善良以及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从中体会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
4.培养学生探究异国风情的兴趣以及小组合作学习、资湃共享的愿望。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泰国曼谷的文字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资料。熟读课文。作批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学生谈象,揭示课题(课件出示大象的图片。)
1.联系生活见闻交流:见过大象吗?在哪里?你了解关于大象的哪些知识?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象的课文。
板书课题:曼谷的小象
(二)介绍曼谷
1.学生以组为单位介绍。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教师总结。泰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首都是曼谷,位于我国的东南部。是一个美丽的热带国家。泰国盛产大象。驯象常常为主人劳动。
(三)学习第一段(出示曼谷郊外风景图、第一段文字。)1.读句子。从“延仲”这个词语中能想象到什么?
2.配乐指导朗读,学生评议。
【设计意图】:
学生对曼谷非常陌生,对人象的认识也大多是表面的形态认识。通过让学生课下查找有关曼谷和小象的资料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小象的聪明乖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课文第一段。将优美的语言文字穿插在欣赏美丽的图片中学习。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对曼谷的向往之情。
二、初读课文
(一)指名读课文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提示:我们的车在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谁来帮助我们反结果怎样?引导学生把意思说完整。)
(三)质疑问难1.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预习中批注的问题。细小浅显的问题在学生提出后马上解决。通过集体交流。将学生集中提出的问题在下而的理解课文中相机处理。
三、理解课文
(一)学习二、三段
1.自由读。思考:读了这两段。能体会出什么?
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颠簸”、“坑坑洼洼”的意思。
(2)抓住二几个人”。引导学生体会出要弄出陷入泥坑中的汽车。困难很人。
3.乎行名读课文。学生评议。
(二)学习五、六、七段1.于行名读课文。
思考:阿玲是怎样指挥小象的?小象是怎样做的?标出动词(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掀”、“撬”等词的意思)。
2.体验。同桌表演阿玲指挥小象拉出汽车的动作,引导学生体会出阿玲折挥的简单、小象拉车的轻松。
3.朗读感悟。
(1)指名读课文。想一想。阿玲和小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平时做的好人好事,谈感受,体会出助人为乐是高尚的行为。
(3)出示第四段。
①配乐朗读。
②自由读。找出喜欢的词句小组交流。
4.讨论:为什么小象那么听话乖巧?为什么阿玲几个简单的指挥动作小象就明白了(学生分成小组。运用搜集到的有关泰国驯象方面的资料,多方面、多角度思考)?
【设计意图】:
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交流自己做过的好人好事。能使学生和课文中的阿玲产生共鸣。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认识到助人为乐是高尚的行为。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用生活来教育学生。
四、总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喜欢曼谷吗?如果你是一名导游。
你会怎样给游客介绍曼谷呢?
2.你还想知道曼谷和象的哪些事?课下分成小组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模仿导游介绍曼谷的美丽景色、善良的人民、乖巧的大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完课文,并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问号。进一步激发学生自己研究学习的兴趣。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达到了。学生搜集的资料很丰富。特别是关于象的知识。同学们从众多方面谈到了象与泰国人民的生活密切联系。大多数同学小组合作。资料共享。培养了合作探究的兴趣。另外。学生分别举出许多好人好事,在他们兴奋与自豪的表达中可以看出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在这一节课的最后,学生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继续探究的愿望。
篇9:《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课文所记叙的泰国妇女阿玲助人为乐的事,感受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2、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
3、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经过,感悟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请同学们以你喜欢的方式读文,读完之后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再说说文章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引:美——人美、象美、景美;或——小象可爱,阿玲乐于助人,曼谷美丽。
二、我们再读课文,(生个别逐段读,)从以上三处任选其一,圈画词语,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1、读读,演演——好多同学都认为小象很可爱,那我们就先来说说有关小象的内容。谁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小象的“乖巧”。
(1)抓动作,“东一掀、西一撬,很快”可以读一读,演一演。
(2)两次对小象绝技的赞叹,(第一次,对小象绝技的赞叹,第二次,对小象善解人意、听话、机灵发出感叹。)
(3)关于小象,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我们共同解决。在此对小象的聪明可爱等特性做总结。
2、说说,议议——体会人情美。
(1).小象如此轻松地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它的绝技真令人佩服!你知道小象为什么这么聪明,难道这都是它的本能吗?生答。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小象拉车的神速,洗车的潇洒都是阿玲指挥的结果。阿玲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吗?学生默读课文。
她是怎么指挥小象的?
抓动作,配语言:
这无声的指挥是阿玲平日训练的结果,请你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把阿玲的动作变成对小象说的话,把她的指挥过程写出来。
“阿玲绕着汽车走了一圈”,她是在了解_______。“她沉思了片刻”,是在想______,于是她“拍拍小象的长鼻子,用脸贴贴它那扇子似的大耳朵”,好象在说:“__________”,她“指了指陷进泥坑的轮子”,好像在说:“_________”。
(2).再次朗读作者赞叹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对小象的赞叹,让学生了解这也是对它的主人阿玲的称赞。面对别人的赞叹和谢意,阿玲是怎么回答的?引出对阿玲三次笑的描写。读一读,猜测一下三次笑的含义。
她的笑就像在说话,想一想,她的笑仿佛在说什么呢?
(进行说话训练)
①一笑:“冲我们微微一笑”—仿佛在说:
②二笑:“笑眯眯地摇了摇头”——仿佛在说:
③三笑:“阿玲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
哪位同学还有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阿玲为什么绕着汽车走了一圈,她沉思什么?等)
(3).引导学生领会本课以写小象为主,借小象来表现阿玲美好心灵的叙述方法。
3.读读画画——体会景色美。
(1)曼谷的小象乖巧、聪明,曼谷的阿玲善良、热情,曼谷的景色也非常美丽。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来品读。
(2)出示景色描写句子。引导学生欣赏曼谷近郊景色之美。
(1)“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
(2)“从(桔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
(3)“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雾中……”
(4)“……缓缓地走进(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里。”
(3)投影去掉括号里色彩描写部分,进行对比,哪种写法好?为什么?当然是不去掉句子中的色彩部分描写的写法好。加上这些色彩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准确、更具体。
(4)读一读以上四句话,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4.创设情境:学生闭上眼睛,配上音乐,铃声由远到近地叙述:在我们的汽车陷进泥坑万分焦急的时候,从橘红色的晨雾中走来一位穿着漂亮的泰国妇女,她笑眯眯地指挥小象拉车,在金色的晨雾中又潇洒的指挥小象洗车,然后,(铃声由近到远)她缓缓地走进紫微微的晨雾中。
(使学生更加体会到作者就是要通过美的景赞扬美的人、美的情,使这个动作故事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使我们更加知道泰国的曼谷不光有美丽的风光,乖巧的小象,更有象阿玲一样心灵美好的人们。)
5.升华主题:
其实,阿玲仅仅是泰国人民中的一个代表,请你以文章中司机的身份说一说对泰国人民的印象。说说你眼中的曼谷是个怎样的城市?
三、请你谈一谈你在这节课中的收获。
篇10:《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课文所记叙的泰国妇女阿玲助人为乐的事,感受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悦耳”、“沉思”、“绝技”、“佩服”、“焕然一新”等词语;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能用“悦耳”、“赞叹”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7自然段。
教学重点:
了解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经过,感悟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我为什么赞叹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体现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1、有关大象的录象。
2、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的思路。
2、理解三次雾色的变化来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难点:了解三次雾色的变化与作者表达的中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审题质疑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象吗?有没有看过象的表演?大象它看起来很笨重,但表演起来却非常灵活。尤其是那引人注目的长鼻子,更让人赞不绝口。其实,象不仅在动物园里是大家的好朋友,在生活中,它更是得力的好帮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曼谷,看看那里的可爱的小象,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曼谷的小象》。
2、审题质疑:曼谷的小象是一头怎样的小象?作者为什么要写小象?为什么要写曼谷的小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上述大家质疑的问题。
2、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谁是主要人物?
(3)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又是什么?
3、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及结果把课文分成三段。
三、朗读课文,析句欣赏
1、同学们,泰国的风景美吗?自己快速默读,边读边画出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
2、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投影出示景色描写句子。读后引导学生欣赏曼谷近郊景色之美。
(1)“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
(2)“从(桔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
(3)“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雾中……”
(4)“……缓缓地走进(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里。”
3、投影去掉括号里色彩描写部分,进行对比,哪种写法好?为什么?当然是不去掉句子中的色彩部分描写的写法好。加上这些色彩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准确、更具体。
4、再读一读以上四句话,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5、体会曼谷的三次雾色美。请你仔细想一想,为什么雾色会有这三次变化。注意联系前面我们的分析。
四、课堂小结
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景色确实很美。那么生活在这里的人怎么样呢?下节课读讲了课文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板书
29曼谷的小象
景美雾色橘红色—金色—紫微微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课文所记叙的泰国妇女阿玲助人为乐的事,感受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2、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经过,感悟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我为什么赞叹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所体现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导语: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曼谷近郊的美丽景色。请你说说你眼中的曼谷。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说一说?(阿玲指挥小象帮中国司机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车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事。)
2、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通过这件事,感受泰国人民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七小节。
二、重点学习第四小节,感受阿玲的形象美
1、当作者一行人的汽车轮子陷进泥坑急需帮助之时,谁来了?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
2、什么叫悦耳?(悦,愉快;形容声音好听。)
3、画出描写阿玲外貌的句子。读一读。阿玲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和蔼可亲。)
4、齐读第4自然段。
三、学习五--八小节,感受阿玲的出色指挥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作者两次赞叹小象的句子。
奇迹,真是奇迹!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
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
2、结合你读文章的情况,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问吗?
3、结合学生的质疑情况,归纳总结整理,共同研读这两句话。
第一句话:理解的重点在于“奇迹”和“小象的绝技”。
(1)请你仔细阅读课文第六小节,找出作者具体描写小象拉车绝技的句子。
(聪明的小象走到坑边,用它那十分有力的长鼻子东一掀,西一撬,很快就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了。)
(2)学生做动作演示理解“掀”“撬”。
(3)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理解阿玲的聪明指挥。
小象如此轻松地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它的绝技真令人佩服!你知道小象为什么这么聪明,难道这都是它的本能吗?请在书中找出阿玲指挥小象拉车的句子。
这无声的指挥是阿玲平日训练的结果,请你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把阿玲的动作变成对小象说的话,把她的指挥过程写出来。
“阿玲绕着汽车走了一圈”,她是在了解_______。“她沉思了片刻”,是在想______,于是她“拍拍小象的长鼻子,用脸贴贴它那扇子似的大耳朵”,好像在说:“__________”,她“指了指陷进泥坑的轮子”,好像在说:“_________”。
(5)再次朗读作者赞叹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对小象的赞叹,让学生了解这也是对它的主人阿玲的称赞。
第二句话: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赞叹。
(1)过渡:汽车已经拉出来了。下面怎么还有作者赞叹小象的句子?读一读这句话,联系第七小节想一想,这次他又是为何赞叹小象呢?
(2)找出小象洗车的句子,学生感悟。
读了这句话,你想对小象说些什么?
(3)找出阿玲指挥小象的句子。
这次作者说小象乖巧同样离不开它的主人阿玲的出色指挥。阿玲这次是如何做的呢?她又是在对小象说些什么呢?请你找出阿玲指挥小象的句子,把她对小象说的话补充出来。
阿玲走近小象,轻轻摸着它那长鼻子,好像在说:“_________”,指了指车身上的污泥,好像在说:“_________”。
(4)再次朗读作者赞叹小象的句子。感悟作者对小象的赞叹,让学生了解这更是对它的主人阿玲的称赞。
4、学生总结感受阿玲的心灵美
读到这儿,你认为阿玲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书中的有关句子和你刚才读书的体会谈一谈。
四、抓住阿玲的三次微笑,想象表达,升华主题
1、想象表达:
如此美丽聪明的阿玲,面对中国客人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一笑,再笑,三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她是在什么情况下笑的,这时她在想些什么?又想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展开自己合理的想象,完成下面的训练题目。
(1)在__________时,阿玲“她冲我们微微一笑”,仿佛在说:“_________”。
(2)在___________时,阿玲“她笑眯眯地摇了摇头”,仿佛在说:“_________”。
(3)在___________时,“阿玲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仿佛在说:“_________”。
读到这儿,你认为阿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刚才的填空谈一谈你的看法。(热心助人、做事不求回报。)
2、升华主题:
其实,阿玲仅仅是泰国人民中的一个代表,请你说一说泰国人民怎样?要联系文章中司机的身份。
五、再次回到课文的景物描写。
当我们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完全认识了作者笔下的阿玲之后,说说你眼中的曼谷是个怎样的城市?(泰国的首都曼谷的景美、物美、人更美。)
再读一读,书中几处描写雾色的句子。想一想,作者仅仅是在写雾吗?
(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通过美的景来赞扬美的人和美的情。)
六、谈一谈你在这节课中的收获
班上交流
七、指导学生写话:
按照课后第三题的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段话,进行想象练笔。
要求:
1、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2、注意把句子写通顺,写完整。
3、要有自己的创造性。
附板书:
曼谷的小象
景美物美人更美
雾色小象阿玲
拉车形象美
洗车心灵美
篇11:《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之一
《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的要求: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泥坑、绕着、聪明、感谢、笑眯眯”等词语,并分别用“悦耳”、“赞叹”造句。
2.比较理解句子的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口述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和第七自然段。体会中泰两国人民友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这篇课文按照事物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可分为三部分。其中阿玲指挥小象巧妙地把汽车拉出泥坑,又将汽车冲洗干净的经过,是课文的主体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是引导学生弄清人与小象之间的联系,了解课题,虽然是《曼谷的小象》,但作者实际是要赞颂指挥小象的人――泰国妇女。另外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课文是如何用举止、神态的描写来表现阿玲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又是如何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小象的聪明乖巧的。
教学思路:
在教学步骤上,可紧扣课题《曼谷的小象》,以中心词“小象”,作为突破口,进行“变序讲读”;首先从整体入手,接着插入重点部分(第三至八自然段)讲读,然后导读第三部分(第九自然段),最后略讲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教学中,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衔接。最后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以变序讲读法为主,结合朗读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在导读中,要注意交给学生品词析句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
1.读题,介绍“曼谷”。(板书课题)
曼谷,泰国的首都。泰国位于东南亚,气候湿热,土壤肥沃,盛产热带动植物。产大象。国内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赛象盛会”。在举行赛象会时,全各地游人都来参观,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也纷纷赶来参观。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记叙曼谷的小象的故事。
2.从课题上看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小象)
二、自学生字新词。
1.查字典。
(1)读出“一圈”、“转身”的正确读音。
(2)理解生字“眯、喷、乖、赞”的`意思,并掌握其笔画、笔顺。
(3)理解“泥泞不堪”、“胸有成竹”、“焕然一新”的意思。对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如“点缀,延伸、奇迹、潇洒”,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2.读读写写词语。
(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掌握字形。读写词语见课后练习第3题)
三、辨析组词。
喷( ) 乖( ) 坑( ) 绕( )
愤( ) 乘( ) 炕( ) 饶( )
四、试读课文。
1.边读边把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用符号标出。
2.思考: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哪些自然段意思相近,可以合并?(第1―2自然段;第3―8自然段,)分别写什么?
五、学生质疑。
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和问题,指导学生带着问题继续深入地阅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然后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二、解题析疑,明确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在质疑中提出了一些不懂的问题,其中有三个问题必须明确:1.这篇课文主要写谁?2.阿玲和小象有什么联系?3.课文赞扬了什么?
第一个问题,我们从课题中就可以看出主要写谁(写小象,也是为了写小象的主人阿玲。)至于第二、三个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中需要理解的。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深入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
三、变序导读,切入重点。
1.导读3―8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3―8自然段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什么?
①第一层(3―4自然段),写司机正急于找人帮忙,阿玲和小象出现。
A 指读第二层,思考:阿玲和小象是怎样出现在人们面前的?
B句具体描写了晨雾绚丽的色彩和铜铃声的优美动听
---------------------------
C 品析:这句话中为什么用“飘”不用“传”?(一个“飘”字,写出了铜铃声由远到近,轻快悠扬。)
D 指导朗读:要读得轻快、优美。
②第二层(5―6自然段),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板书:拉车)
A 默读第二层,思考:阿玲是怎样指挥小象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划出有关句子)。哪些词句写得好?为什么?(板书:阿玲、拍拍、贴贴、指指)(区别拍――拍拍;贴――贴贴。通过做动作,进行比较,然后指导品读,语气要轻一些。)
B 结合上文解释“胸有成竹”
C“东一掀,西一撬”具体写出小象拉车的动作。(板书:小象东一掀、西一撬)
D 从阿玲指挥小象拉车,说明什么?(阿玲热情助人,表现了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板书:纯朴、热情、乐于助人
③第三层(7―8自然段),写阿玲指挥小象洗车和作者赞叹。自读课文,边读边思:
A 阿玲是怎样指挥小象把车身上的污泥冲洗干净的?
(划出描写阿玲神态和动作词语:笑眯眯、摇摇头、轻轻摸、指了指。)
B 从阿玲的神态动作说明了什么?(纯朴、热情、能干。)
C 哪些词句写得好?为什么?(重点是描写阿玲神态动作的词语,作用是具体写出阿玲指挥小象洗车的熟练,并表现了她的热情、朴实。“潇洒”原指人自然大方,不拘束;文中用拟人的方法形容小象取水过程中,毫不费力,自然大方的神态。)(板书:伸、冲、喷)
D 结合句子理解“焕然一新”的意思。
E 怎样理解作者发出的两次感叹?(引导学生先念有关句子,理解词语和句子。)(板书:聪明、能干、潇洒、乖巧)
F 指导有表情地朗读。(体会中泰两国
篇12:《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把课堂的阅读活动视为一种生活,或者说它首先是一种生活,其次才是教学。融合生活的阅读和阅读的生活,充分释放学生的生命力,应当是阅读教学的追求。
设计特色
以虚拟旅游串连教学全程活动,富有生活意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重点: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不喜欢旅游?跟家长到外地去旅游过的举手!谁到外国旅游过?今天,徐老师当一回导游,带你们出国,到泰国的首都曼谷去玩,看看那儿的景,看看那儿的人,还要看看那儿的小象……
二、配乐范读,引起兴趣,了解大意。
泰国在我国的南面,离我们这儿可远啦!要坐飞机去,飞机票我都给你们买好了。请闭上眼睛,我们坐的可是波音747客机,快得很!到了,请睁开眼睛。
师配乐朗读。
好玩不好玩?可惜时间太短了,我们这次去只是走马观花。我们再去一次曼谷,这回可要下马看花了,要仔仔细细地看,痛痛快快地玩。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在去泰国曼谷的路上有些绊脚石――不认识的字。首先,我们要把这些绊脚石搬掉。
1.自由朗读课文,根据拼音自学生字。
2.检查生字读音。
司 悦 绕 鼻
示 眯 乖 赞
3.指导写字。(描红、仿影、临帖)
鼻:上中下结构,田字要写得扁一点,竖撇和竖不要出头。
乖:一竖要长一点,“匕”里的撇不要出头。
赞:注意上半部分的写法。
四、默读课文,理解部分词语。
在去泰国的路上,还有些拦路虎――不理解的词。我们要把这些拦路虎打死。打虎比搬石头更难了。同学们怕不怕困难?怕就玩不成了。
1.默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重点学习:
点缀。(通过看图来理解)
颠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公路高低不平,汽车走时是什么样子?一上一下,忽高忽低。)
悦耳。(找反义词理解。刺耳是指声音尖响,听了不舒服。
悦耳是指声音轻柔,好听,听了舒服。)
绝技。(查字典,先理解重点字在词里的意思。“绝”: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③走不通,④独一无二,没有人能赶得上。
这里应该选④。“绝技”就是技巧太高明了,独一无二,没有人能赶得上。)
一再。(联系上下文,再加上做动作来理解。)
五、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绊脚石搬掉了,大部分拦路虎也被我们打死了,读起来就更容易了。再来练习读课文,看谁能读得正确、流利。 、
1.自由朗读课文。 ’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好长句子:
(1)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
(2)昨晚的热带阵雨,使坑坑洼洼的公路/变得泥泞不堪。
(3)阿玲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缓缓地走进/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里。
第二课时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7自然段。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好了,航道开通了,我们可以正式地到曼谷去旅游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又坐上了波音747客机。到了,睁开眼睛吧。
1.让我们先来看看曼谷近郊的景色。(放投影片)
(1)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觉得这儿的景色怎么样?抓“绿油油、淡紫色、点缀”。)
(2)是呀!绿油油的禾田,淡紫色的野花,蔚蓝的大海,真美!谁能把这儿景色的美读出来?(指名两三位同学读)
2.同学们,我们再坐上汽车向前走。不好!汽车轮子陷进泥坑里去了,这可怎么办?大家不要着急,帮忙的来了。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画出写阿玲的句子)
(2)指名读写阿玲的句子(你觉得阿玲怎么样?很美,很和气。抓“微微一笑”)
(3)把阿玲的美、和蔼可亲读出来。
3.阿玲指挥小象拉汽车的情景可真有意思!我赶紧拿出照相机,“咔嚓”,拍下了这张照片。(放投影片)
(1)回国后你怎样向爸爸妈妈介绍这一情景?请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再看看图,等一会儿试试看。(默读课文,看图。)
(2)自己练说。
(3)台前表演。(师做妈妈,一生介绍。指导做“拍拍”“贴贴”“指”“掀“‘撬”的动作。通过做动作理解什么是“掀”,什么是“撬”,各起什么作用。)
(4)阿玲只是“拍拍、贴贴、指了指”,并没有说话。这些动作是什么意思?你能把它变成语言说出来吗?(指名说,口气要亲切。)
(5)我们能表演一下吗?大家再读一遍。
(一人当阿玲,一人当小象表演,老师当导演。)
4.奇迹,真是奇迹!太妙了!这还不算完,小象的拿手好戏还在后面呢,请同学继续看。
(1)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
重点抓以下几点:
①阿玲笑眯眯地摇了摇头是什么意思?你能替她用语言表达出来吗?
②“轻轻摸着”,“指了指……”又是什么意思?也请你替她说出来。
③抓“甩、潇洒、伸直、冲、喷、焕然一新”等词语,通过做动作来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⑤我们把这一部分也来表演一下好吗?
(司机、阿玲、小象上台表演,一生读第7自然段。)
5.你觉得这头小象怎么样?(乖巧)
“乖巧”的意思明白了吗?(听话、灵巧、能干)
(齐读第8自然段)
6.小象是生来就这样乖巧吗?(阿玲调教的)
7.指名读第9自然段。
(1)“摆摆手”“笑眯眯”是什么意思?
(2)现在你觉得阿玲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不仅外表美,而且心灵美,对中国人民很友好。)
二、背诵课文4~7自然段。
1.景美、人美、小象美,我们应该把重点部分背下来。你们现在记忆力最好,多背一些文章可以终生受用。
2.你觉得用什么方法背得快?
(想象画面,抓重点词,看图……)
3.自己练习背诵。
4.小型背诵比赛。
三、表达训练。
旅游就要结束了,玩得高兴吗?应该感谢谁?我们马上乘飞机回国,就要和阿玲、小象分手了,你不想对阿玲和小象说几句话吗?
1.写一段告别的话。
2.指名说。(边说边指导)
附:板书
曼谷的小象
阿玲 小象
微微一笑
拍拍 贴贴 指 东一掀 西一撬
笑眯眯 轻轻 甩 喷 冲
笑眯眯 紧贴 乖巧
把阅读活动向生活开放,是“大阅读”的教学设计理念,这在本案中有很好的体现。阅读教学源于生活,而又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教学设计密切联系生活,应当是顺理成章的。教师把解读领悟课文的全过程,设计成为一次虚拟旅游,融识字、写字、质疑、解疑、美读、赏析、表演和向阿玲、小象告别于一体,宛如流水行云,尽得自然灵动之美而无一丝生硬做作之感。一言以蔽之,引吕叔湘先生语,乃“关键在于一个‘活’字”!
篇13:可爱的小象作文
这可不是一头真的小象,而是一头红木做的小象,它是由
。这头小象足足有四公斤重,我都快要抱不动了。它身上非常光滑,摸起来让人感到很舒服。它约有20厘米高,25厘米长,漆了深红色的油漆,是一头袖珍形的小象。它的头很像一个三角形,额头鼓鼓的,十分圆;眼睛向外凸着,一动不动地盯着前方,像是在窥探着什么;耳朵很大,是两只招风耳,一直贴在身体上,想要偷听我们的谈话;鼻梁上有不少的皱纹,跟一个老人似的;鼻子长长的,都已经拖到了地上。它脸上的表情憨憨的,一副活灵活现[注: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的样子,像是正在睡觉。
这头小象身子很胖,身体比头还要大得多,
小学生作文大全
它的大腿又粗又短,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很像一头小象在走路。它的背凹凸不平,有的地方深陷下去,有的地方高高隆起。它的肚子则和背脊截然不同[注: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都鼓了起来,圆滚滚的。假如它是一头真的小象,走起路来时,肚子应该随之抖动起来,因为它的肚子实在太挺了,就像那些腆着啤酒肚的老总。它的屁股跟它的肚子如出一辙[注: 辙:车轮碾轧的痕迹。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都是一样
[1] [2] 下一页
篇14:可爱的小象作文
在晴空万里的早晨,可爱的小象晶晶和它的两个好朋友在森林里嬉戏。
它们玩儿得正高兴时,“嘭”的一声枪响,只见一颗子弹射入小象晶晶的身体,晶晶躺下去了。它的好朋友看见撒腿就跑,等跑到森林深处的时候,才觉着安全。猎人拿着晶晶的象牙得意洋洋得回家了。
大家要爱护动物,再反过来想一想:动物要是不爱护人类的话,会怎么样呢?
二年级:宋京舟
篇15:《可爱的小象》教案
《可爱的小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象的有关小知识,了解象是人类的好朋友。引导学生热爱象、热爱动物、保护动物,与动物成为好朋友。
2.听唱法学唱歌曲《可爱的小象》,学习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为歌曲《可爱的小象》编创舞蹈动作,感受小象热爱妈妈的真挚情感。
4.表演歌曲《可爱的小象》,采用对唱法表演歌曲,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5.通过学生的相互评价,培养学生欣赏他人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小象图案的`装饰品、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乐曲管弦乐《小象》
1.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聆听了欢快的爵士乐《小象》,我们还编创了表现小象的舞蹈动作,现在请你们把上节课自己编创的动作亮出来
学生亮出各自编创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小象》律动。
学生随着音乐律动,教师到学生中间鼓励、表扬学生。
师:同学们跳得真棒!
二、导入新课
(一)初次聆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师:我想问同学们两个问题,你们喜欢小象吗?为什么?
请5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评价。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今天,有一只可爱的小象欢欢来到了我们的教室,看,它就在我们的讲台上,它的鼻子真长!小象很可爱,我们都很喜欢它,现在,我们 了解一些小象的知识。
出示幻灯片并讲解
师:象会帮人类做很多事情,是人类的好朋友,你们想和象成为好朋友吗? 生回答
师:那我们怎样才能和小象成为好朋友呢?
生回答
师:我们要爱护小象,保护小象,同时也要保护其它小动物。今天,小象欢欢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可爱的小象》,请听歌曲《可爱的小象》。 学生聆听歌曲
(二)按节奏朗读歌曲的歌词
师:欢欢希望我们都学会唱歌曲《可爱的小象》,我们先来看看歌曲的歌词。 出示歌词
师:我们看,歌词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写成的,小朋友问,小象答,请听老师朗读一次歌词。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歌词,注意角色的区分。
师:小象最喜欢谁呀?
生回答
师:小象最喜欢妈妈,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
生回答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朗读歌词
学生学习朗读歌词
师:我要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位同学扮演小朋友,另一位小朋友扮演小象,为我们朗读一次歌词,谁愿意来?
学生扮演角色朗读歌词
师:你们觉得他们演得好吗?能得多少分?
请学生评价,教师总结。
(三)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师:欢欢说同学们读得真好,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开动脑筋,为这首歌编创动作。
在教师的引导下,一句句为歌曲编创动作
师:好的,欢欢说你们编得真好!
(四)听唱法学唱歌曲
师:我们学会了歌词,还编了动作,当更要学会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学生学唱,然后由学生跟着音乐表演歌曲
(五)对唱法表演歌曲
师:现在我们请1、2组同学扮演小象,3、4组的同学来问小象,我们分角色来表演歌曲。
学生先在原位上演练一遍,然后全体起立,相对而立,表演歌曲。
教师作出评价和肯定
三、总结与作业
师: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象的知识,知道了要与小象成为好朋友,要保护小象和其它动物,学会了表演歌曲《可爱的小象》,今天的作业是:预习歌曲《两只小象》。
篇16:可爱的小象反思
在学唱歌曲《可爱的小象》时我采用了接龙演唱的形式,分别进行了“教师先唱学生后接”、“学生先唱教师后接”、“男生全体演唱”、“女声全体演唱”等多种练习形式,每次演唱结束学生都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如:有的学生说“老师唱的又轻巧又有弹性,我们唱的有些生硬、老师唱的流畅熟练我们有点紧张张不开嘴”等等,在同学们幼稚而又真诚的评价声中,每一遍的演唱都有一点点的进步,先是唱准了节奏,随后解决了音准,接下来学生能够熟练的放声演唱,最后全班学生基本上都能用非常自然的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了,听着学生们动听的歌声,看着学生们喜悦的表情我也被感染了,边弹琴边和学生一起演唱,陶醉在歌声的海洋中。
可见将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融入到各个教学内容中去,在多种教学方法的指引下不仅能让学生轻松的接受,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演唱、表演、创编等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
篇17:可爱的小象反思
《可爱的小象》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这头小象吗?说说理由。在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全班32人,差不多有20多个人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这时我隐约听到教室后边有个很小的声音“我有一点儿不喜欢。”出于求异也好,求新也罢。我叫起了这个发出不同声音的男孩,想听听他那具有个性化的想法。“我有一点儿不喜欢这头小象。”“说下去,为什么?”我有点急切地想听到他的理由,因为在备课时,我没有想出什么不喜欢小象的理由。
“因为我认为这头小象不够聪明,要不然为什么它不在第一次修铜壶的时候就灌满水检查检查,还要等主人发现了再去重修呢?”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我顿时觉得这个孩子没有仓促回答老师的提问,而是经过动脑思考后很认真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太难得了。于是,我表扬他会思考,有个性,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给老师和同学们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时教室里议论纷纷,学生们没等我下令已经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探讨了。
★ 两只小象教案
《可爱的小象》教学设计(集锦1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