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五年级《小数》试题

时间:2022-11-30 02:26:30 作者:十一个你 其他教学资源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十一个你”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沪教版数学五年级《小数》试题,下面给大家分享沪教版数学五年级《小数》试题,欢迎阅读!

篇1:沪教版数学五年级《小数》试题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小数》试题

一、计算部分

1、直接写出得数

25×80=

2.01+0.9=

99.8-0.9=

4.96+0.4=

□+0.52=

0.67+0.33×10=

7.5×100÷1000=

1-0.75+0.25=

10.7-□=6.27

2、求方框里的数

135-□=94.68

□+7.68=18.5

50.2-(48.7-□)=11.8

3、列竖式计算

92.6-18.94

907×301

2842÷49

4、递等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132.6-45.7+57.4

25×125×32

75.34-18.22-15.34-2.78

50.6-(5.06+38÷100)

96.08+5.88-8.82

[454-(140÷35)]÷18

5、列式计算

(1)14.2减去8.6,再加上0.44,结果是多少?

(2)用189与112的差去除28与33的积,商是多少?

二、概念部分

(一)填空

1、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2.8=____

19=____

80.080=____

2、1.9m=____ dm

5.8kg=____ g

4.06 t=____ kg

80 g=____ kg

7.2元=____ 角

3.1元=____ 分

3、把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54620=____

1090=____

621095=____

4、暑假中,小朋友们又长高了。小巧身高118cm,小丁丁身高1.20m,____ 长得高。

5、找规律: 2 4 8 16 32 △ ▲

△=____ ▲=____

(二)判断题

1、7.60=7.600=7.6( )

2、小数点后面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

3、90.00元=90元( )

4、把8.02改写成三位小数是8.002 ( )

5、整数要改写成小数,只要在整数部分末尾添上“0”就可以了( )

(三)选择题

1、不改变数的大小,把7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A. 0.007

B、7.00

C、7.000

2、0.1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结果是

A、1.8

B、18

C、180

3、与3.2元相等的数量是

A、0.32元

B、0.032元

C、3.20元

三、应用题部分

1.小胖买一套书用去43.70元,买一盒录像带用去28.95元,他付给营业员一张100元纸币,应找回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张桌子250元,一把椅子比一张桌子便宜75.5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共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580本,比连环画的3倍少50本,学校图书馆有连环画多少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姨带了65元去花店买花

(1)她买了10支玫瑰,每支2元,和32元一个的花瓶,阿姨带的钱够不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去买18支百合,每支百合3元,应该找回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2: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试题

一、填空。(19分)

1、5.25小时=( )小时( )分 6平方米5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0.42×1.8的积是( )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

3、1.4÷0.9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精确到千分位是( )。

4、在○里填上“>”、“<”或“=”

0.65÷0.78○0.65 0.8×1.3○1.3 1.46÷1.1○1.46×1.1 0.7×10○0.7÷0.1

5、测得一段钢丝长0.5米,重0.4千克,另有这样的钢丝100米,重( )千克。

6、把4.83、4.8、4. 、4. 、4.8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 )﹤( )﹤( )

7、如果: a×b=0.24, 那么:3a×2b=( )。

8、小马虎计算一个数乘0.58时,错算成乘0.85,导致比正确结果多出了1.62,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9、妈妈花a元买了5箱苹果,每箱苹果b千克,妈妈一共买了苹果( )千克。

10、从0.1、5.5、0.75、9.9、0.9中,选择合适的数填到括号里,使每题都能简便计算。

5.4×4.5+( )×5.4 2.5×1.9-2.5×( ) 7.5×9.9+( )

得 分 二、选择。(每题1分,共8分)

1、大于1.1而小于1.2的两位小数有( )个。

A、9 B、0 C、无数 D、99

2、20.13×20.14=( )

A、40541.28 B、405.4182 C、405.4128 D、40541.82

3、昙花的寿命约4小时,小麦开花的时间是昙花寿命的0.02倍,约( )左右。

A、0.8分钟 B、5分钟 C、0.08分钟 D、4分钟

4、a÷b=c……7,若a与b同时缩小10倍,则余数是( )。

A、70 B、7 C、0.7 D、0.07

5、下面算式中与36÷2.5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

A 、0.36÷0.25 B、3.6÷0.25 C 、3.6÷25 D、0.36÷0.25

6、甲数是a,比乙数的4倍少b,求乙数的式子是( )。

A、(a+b)÷4 B、(a-b)÷4 C、4a-b D、4a+b

7、小强今年a岁,爸爸比他大b岁,再过c年,小强( )岁。

A、a+b B、b+c C、a+c D、a+b+c

8、下列说法正确的话共有( )句。A、1 B、2 C、3 D、4

①一个数乘以小数,积小于这个数。 ②把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5倍,商不变。

③无限小数一定比有限小数大。 ④在表示近似数的情况下,8.0比8更精确。

四、判断。(6分)

1、保留三位小数约是0.790。……………………………………( )

2、3.5×0.4÷3.5×0.4的结果是1。 …………………………………( )

3、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

4、7.232323是一个循环小数,它的循环节是23。……………………( )

5、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就扩大100倍。………………( )

6、如果a÷b﹤1,那么a一定小于b。…………………………………( )

五、计算。(29分)

1、口算:(5分)

0.5×0.8= 3.5÷0.07= 2.4×0.1=0.9÷0.01=

0.24×5= 1.25×0.8= 0.25×(1.6×4)=

0.92-0.52= 9.9×9+9.9=1.2×0.4-0.4×1.1=

2、竖式计算,打“=”号的保留两位小数。(6分)

18.36÷4.5= =0.24×4.98≈ =5.68÷3.6 ≈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9分)

1.6+8.4×1.5÷0.18 6.9×5.4+6.9×5.6-6.9 2.5×32×1.25

4、解方程: (9分)

1.6ⅹ+4ⅹ=8.47(ⅹ-1.2)=2.11.2+1.8-0.5ⅹ=1.4

六、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1、学校图书室新进480本科技书,比故事书的3倍少75册,图书室新进故事书多少本?

2、果园里桃树是李树的3倍多120棵,李树比桃树少300棵。果园果有桃树和李树各多

少棵?(用方程解答)

3、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1.6千米,25天修完,实际每天多修0.4千米,实际多少

天修完?

4、小明和小强各看一本相同的故事书。小强先看了3天,小明才开始看。小明每天看12

页,小强每天看8页,结果两人同时看完。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

5、超市饮料柜台青岛啤酒每瓶3.6元,国庆促销开展“买三送一”的优惠活动,妈妈连买

加送共得到青岛啤酒24瓶。请你算一算,妈妈在这次优惠活动中节省了多少钱?

6、某城市自来水收费实行阶梯水价,收费标准如表所示:

月用水量 不超过12吨部分 超过12吨不超过18吨的部分 超过18吨的部分

收费标准(元/吨) 2.00 2.50 3.00

(1) 某户10月份的用水量为15吨,需要水费多少元?

(2) 某户5月份交水费45元,则所用水为多少吨?

七、规律探索:(共5分)

不计算,运用规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7×9=63 1÷7=0.142857142857……

77×9=693 2÷7=0.285714285714……

777×9=6993 3÷7=0.428571428571……

7777×9=69993 4÷7=0.57

…… 5÷7=0.7

777777777×9= 6÷7=

7÷7=

八、智慧屋:(共20分,要书写计算过程)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若每小时行36千米,8小时能到达。这辆车以每小时36千米的速度行驶了一段时间以后,因排队加油用去了15分钟。为了能在原定的8小时内到达乙地,加油后每小时必须多行7.2千米。求加油站离乙地多少千米?

篇3: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试题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1-5题每空1分,6、7题每题3分,8题4分,共23分)

1、250×0.38=25×___ 5.374÷0.34=___÷34

2、在括号里填上“>”、“<”、“=”。

1.5×0.5( )1.5 1.5÷1( )1.5 1.5÷0.8( )1.5

3、( )时=15分 0.68吨=( )千克

4、5.982保留一位小数约是__;保留两位小数约是__;保留整数约是__

5、东方小学六年级有4个班,每班a人,五年级有b个班,每班45人。

4a+45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a-45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45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仓库里有货物96吨,又运来12车,每车a吨,用式子表示现在仓库里货物是____吨;当a=5时,现在的货物是____吨。

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它的底边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这条底上的高是____厘米。

(2)量出相关数据(取整厘米)算出梯形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3.25×0.46的意义是求3.25的百分之四十六是多少。( )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3、m×7.5可以简写成m7.5。( )

4、在右边两条平行线间,三角形ABC、三角形DBC和三角形EBC面积相等。( )

5、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提示:个别不止一个答案。10分)

1、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其方法是( )

A、旋转 B、平移 C、旋转和平移

2、空调机厂原计划20天生产760台空调机,实际平均每天生产的台数是原来的1.25倍,______?可以提出的问题是( )

A、这批空调一共有多少台? B、生产这批空调实际用了多少天?

C、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台?

3、34.5除以5的商减去8与0.2的积,得多少?正确列式是( )

A、(34.5÷5-8)×0.2 B、34.5÷5-8×0.2 C、34.5÷(5-8×0.2)

4、下面各数中,有限小数是( ),无限小数是( )

A、0.3737 B、2.0525252…… C、0.618

5、下面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

A、5×3=15 B、x+5 C、3×2+x=22

四、注意审题,认真计算(共29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1.4-0.9= 3.7+6.4= 4.5÷0.9= 2.5×2×0.8=

9÷2= 0.8×60= 0÷3.7= 9.5÷(2.5×2)=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6分)

(1)0.26×2.5+0.74×2.5+2.5 (2)18.09-7.5×(0.14+1.06)

(3)11×4.9-4.9 (4) 1.65×4.3+8.35×4.3

3、解方程。(先解答,再检验)(9分)

3×7+4x=25 0.26×(5-x)=0.91 17x-3x=8.4

五、活用知识,解决问题。(1-4题各题5分,5题7分,共27分)

1、一张发票被撕掉一角,你能算出每张桌子多少钱吗?

2、学们去植树,五年级植了84棵,比三年级植的2倍少16棵,三年级植了多少棵?(列方程解答)

3、中午,爸爸、妈妈和李明在一起用餐,用餐时有如下对话:

李明:妈妈今年有多少岁?妈妈:我今年的年龄是你今年年龄的4倍。

爸爸:你今年的年龄和你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40岁。

请根据上面对话求出妈妈和李明今年的年龄?

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22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2.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某电子厂生活区原来住有员工400人,平均每天用水40吨。现在员工人数增加到480人,如果全体员工每人每天用量比原来节约0.02吨,维持原来的供水量,够不够?

篇4: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试题

第一部分 计算(44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10分)

8.5-2.9= 0.5+5.55= 0.125×7×0.8= 3.6÷0.02=

3.9-0.9×4= 0.8÷0.5-0.8×0.5= 0.2×0.3×0.4=

1÷2.5×0.4= 8.6×0.9≈ (结果精确到个位) 2÷3= (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二、解方程(打-的要检验)(10分)

① X÷1.2+3.6=6 ② 2.1(9.6-x)=8.4 ③ - 4x+13=9x

三、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18分)

① 15.68-8.25-(3.68+2.75) ② 6.4×5.6+64×0.44

③ 4.4×2.5×3 ④ 0.5÷[(10.75-4.5)×0.8]

⑤ 9.8÷12.5 ⑥ 89.1÷(0.1-0.1×0.1)

四、列式计算(6分)

① 0.9被2减去0.2的差除,所得的商再扩大5倍,结果是多少?

② 一个数的2.5倍比16少3.5,这个数是多少?

第二部分 概念(21分)

一、填空:(16分,每题2分)

① 3小时15分=( )小时 7.5m2=( )m2( )dm2

②在( )内填上“>”“<”或“=”。

73.8÷0.1( )73.8 ×10 8.7÷0.99( )8.7

③ 8.968968……是一个循环小数,用简便形式记作( ),四舍五入到十分位约是( )。

④把10升饮料装入容量为0.35升的罐子里,可以装满( )罐,还余下( )升。

⑤含有字母的式子:4b÷2+7b+1,可以化简为 ,当b=1.5时,

这个式子的值是 。

⑥小丁丁上午9时28分进入动物园,参观了1小时41分,他于当天上午( )时( )分离开动物园。

⑦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40分米,高是5分米,一条腰长8分米,这个等腰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⑧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S=(a+b)h÷2,当a=b时,S=( ),

当b=0时,S=( )。

二、判断(2分)

① 小胖走3千米的山路,他上山的速度是2千米/时,下山的速度是3千米/时,那么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2.5千米/时。 ( )

②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剪开,一定能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 )

三、选择(3分)

①下列式子是方程的是( )。

A 5X+y B y>3 C a2=4 D 8+4=1

②面积和底都相等的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如果三角形的高是8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厘米。

A、8 B、4 C、16 D、20

③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完全相同,阴影部分的面积( )

A B

A A>B B A

第三部分 应用(25分)

① 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底长12.5米,比高的2.5倍多2米,这块地的底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②“图书角”里有一些科普书和故事书,其中故事书有92本,如果拿出18本科普书,那么剩下的科普书比故事书少9本,“图书角”原来有多少本科普书?

③五(1)班庆祝元旦布置教室,张老师买了40个气球,付出50元,找回的钱正好买了4根单价为4.5元的彩带,每个气球多少钱?

④数学测验,小亚前三次的平均成绩是92分,加上第四次后平均分是93.5分,小亚第四次测验的成绩是多少?

⑤下表是小胖家12月份用电情况,请你算一下小胖家12月份的电费是多少元?

分段 用电量(千瓦时) 单价(元)

峰段 (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 250 0.61

谷段 (晚上十点到第二天早上六点) 125 0.30

第四部分 几何 (10分)

一.按要求画高:(4分)

画出AB边上的高。 过点A画出梯形的高。

二、图形计算:(6分)

① 计算图形中的未知量。(单位:㎝)

S=15.6cm2

②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梯形下底5厘米,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求出阴影部分的三角形的面积。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 计算(44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10分)

8.5-2.9= 5.6 0.5+5.55= 6.05 0.125×7×0.8= 0.7 3.6÷0.02=180

3.9-0.9×4= 0.3 0.8÷0.5-0.8×0.5=1.2 0.2×0.3×0.4=0.024

1÷2.5×0.4= 0.16 8.6×0.9≈8 2÷3=0.6

二、解方程(打-的要检验)(10分)

① X÷1.2+3.6=6 ② 2.1(9.6-x)=8.4 ③ - 4x+13=9x

X÷1.2=2.4 1分 9.6-x=4 1分 5 x=13 1分

X=2.88 2分 x=5.6 2分 x=2.6 2分

三、递等式计算(1、2、3、5巧算,没巧算计算正确得1分)

① 15.68-8.25-(3.68+2.75) ② 6.4×5.6+64×0.44

=15.68-8.25-3.68-2.75 1分 =6.4×(5.6+4.4) 1分

=15.68-3.68-(8.25+2.75) 1分 =6.4×10 1分

=1 1分 =64 1分

③ 4.4×2.5×3 ④ 0.5÷[(10.75-4.5)×0.8]

=(4×2.5)×(1.1×3) 1分 = 0.5÷[6.25×0.8] 1分

=10×3.3 1分 =0.5÷5 1分

=33 1分 =0.1 1分

⑤ 9.8÷12.5 ⑥ 89.1÷(0.1-0.1×0.1)

=(9.8×8)÷(12.5×8) 1分 =89.1÷(0.1-0.01) 1分

=78.4÷100 1分 =89.1÷0.09 1分

=0.784 1分 =990 1分

四、列式计算(列式2分,计算1分)

① 0.9÷(2-0.2)×5=2.5 ② 2.5X=16-3.5 X= 5

第二部分 概念(21分)

一、填空:(16分,每题2分)

① 3小时15分=(3.25 )小时 7.5m2=( 7 )m2( 50 )dm2

②73.8÷0.1( = )73.8 ×10 8.7÷0.99( >)8.7

③用简便形式记作(略 ),四舍五入到十分位约是( 9.0 )。

④可以装满( 28 )罐,还余下(0.2 )升。

⑤可以化简为 9b+1 ,当b=1.5时,这个式子的值是 14.5 。

⑥他于当天上午(11 )时( 09)分离开动物园。

⑦这个等腰梯形的面积是 60平方分米。

⑧当a=b时,S=( ah ),当b=0时,S=( ah÷2 )。

二、判断(2分)

① × ②√

三、选择(3分)

① C ② B ③ C

第三部分 (列式3分,计算2分)

① 底3分,其中列式2分,计算1分;面积2分,其中列式1分,计算1分

答案 4.2米 52.5平方米

②101本 ③ 0.8元 ④ 98分 ⑤190元

第四部分 几何 (10分)

一.按要求画高:

每题2分,其中 正确画高1分,垂直记号1分 (图略)

二、图形计算:(每题3分。)

① 3.9厘米 (列式2分,计算1分

② 2平方厘米(算出平行四边形底得1分)

篇5:沪教版数学加减法试题

沪教版数学加减法试题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试题

一、试一试,说出口算的思考过程:

900―600=200+700=

700―500=300+400=

700-100=210-50=

900-10=380-290=

二、抢答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00―300=700―30=730―450=

600+100=60+80=250+360=

900―200=590+40=320―280=

三、算一算,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100+300○700―200250+310○500

380190○200270+30○640―340

四、复习旧知:

(1)小青蛙从0跳到300,提问:300是由个()组成的。

(2)小青蛙从0跳到100,提问:100里面有()个十,100的`一半是()。

五、学生根据问题,指出小青蛙该跳到的地方。

(1)5个十是(),3个百是(),2个百是()。

(2)由9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

(3)45个十是(),38个十是()。

六、

1.趣味题:1000-450=,你是怎么想呢?

2.小青蛙使劲一跳的成绩是300,请你想想可以从几跳到几?

篇6: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知识点

一、意义

1、小数乘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3.2+3.2+3.2+3.2+3.2改用乘法算式表示为(3.2×5),这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是(5个3.2是多少)

2、小数乘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二、算理

1、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要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简记为:一算,二看,三数,四点,五去;

2、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乘法的验算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还可以用计算器验算。

4、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用字母表示:a×b=c(a不等于0)

b>1,a>c

b=1,a=c

b<1,a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知识点

1、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5、数量关系式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练习题

一、填空。

1、某厂计划每月用煤a吨,实际用煤b吨,每月节约用煤( )吨。

2、一本书100页,平均每页有a行,每行有b个字,那么,这本书一共有( )个字。

3、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

4、根据运算定律写出:

9n+5n=( + )n= a×0.8×0.125=( × )

ab=ba运用( )定律。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

一、小数乘整数 (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

知识点一: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

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 应划去

知识点三: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

知识点四:

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

知识点一:

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

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

篇7:沪教版五年级数学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小数乘除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 特值法代入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原来的数。

4、求近似数的方法: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重点强调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1、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2、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

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三单元平均数

15、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和÷个数)平均数处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是所有数都要参加计算——包括0.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16、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在省略乘号的时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17、a×a可以写作a·a或a ,a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化简求值

18、表示两边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方程的作用:能够表示一种等量关系。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0、数量关系式:

(1)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3)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5)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6)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7)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8)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9)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22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检验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4、公式:

(1)长方形:周长=(长+宽)×2 变式: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C=(a+b)×2

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2)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

(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S=ah

(4)三角形:面积=底×高÷2 变式:底=面积×2÷高; 高=面积×2÷底 S=ah÷2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变式:上底=面积×2÷高-下底,

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字母公式: S=(a+b)h÷2

25、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大于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画高

26、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7、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剪拼

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9、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第六单元 整理与提高

3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34、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

0 5 4 0 0 1

前2位表示省 第3位表 第4位 最后2位

(直辖市、自治区) 示邮区 表示县(市) 表示投递局

35、身份证码: 18位

1 3 0 5 2 1 1 9 7 8 0 3 0 1 0 0 1 9

河北省 邢台市 邢台县 出生日期 顺序码 校验码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36、时间的计算

直接相加减

一 图形的变换

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

1、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长(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任意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2、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1)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

(2)旋转要明确绕点,角度和方向。

(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旋转的性质:

(1)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

(2)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4)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

(5)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3、对称和旋转的画法:旋转要注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

二 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篇8:五年级数学沪教版知识点

轴对称图形的作用:

(1)可以通过对称轴的一边从而画出另一边;

(2)可以通过画对称轴得出的两个图形全等。

因数:整数B能整除整数A,A叫作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约数。在自然数的范围内例:在算式6÷2=3中,2、3就是6的因数。

自然数的因数(举例):

6的因数有:1和6,2和3.

10的因数有:1和10,2和5.

15的因数有:1和15,3和5.

25的因数有:1和25,5.

因数的分类:除法里,如果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商都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我们将一个合数分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样的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倍数:对于整数m,能被n整除(n/m),那么m就是n的倍数。如15能够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也就是说一个数的倍数的集合为无限集。注意:不能把一个数单独叫做倍数,只能说谁是谁的倍数。

完全数:完全数又称完美数或完备数,是一些特殊的自然数。它所有的真因子(即除了自身以外的约数)的和(即因子函数),恰好等于它本身。

偶数:整数中,能够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奇数:整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

奇数偶数的性质:

关于奇数和偶数,有下面的性质:

(1)奇数不会同时是偶数;两个连续整数中必是一个奇数一个偶数;

(2)奇数跟奇数和是偶数;偶数跟奇数的和是奇数;任意多个偶数的和都是偶数;

(3)两个奇(偶)数的差是偶数;一个偶数与一个奇数的差是奇数;

(4)除2外所有的正偶数均为合数;

(5)相邻偶数公约数为2,最小公倍数为它们乘积的一半。

(6)奇数的积是奇数;偶数的积是偶数;奇数与偶数的积是偶数;

(7)偶数的个位上一定是0、2、4、6、8;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9.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图形的变换

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①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

①旋转中心;

②旋转方向;

③旋转角度。

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篇9: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沪教版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针对练习:

1、列竖式计算。

27×0.430.86×1.21.2×1.4

(计算并验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7.06×2.4-5.72.33×0.5×40.65×105

3.76×0.25+25.84.8×0.251.2×2.5+0.8×2.5

五年级数学解题技巧整理

方程法

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字母的表达式(等式)。列方程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解方程是一个演绎推导的过程。方程法的特点是把未知数等同于已知数看待,参与列式、运算,克服了算术法必须避开求知数来列式的不足。有利于由已知向未知的转化,从而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

例:一个数扩大3倍后再增加100,然后缩小2倍后再减去36,得50。求这个数。

例:一桶油,第一次用去40%,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10千克,还剩余6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这两题用方程解就比较容易。

参数法

用只参与列式、运算而不需要解出的字母或数表示有关数量,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的一种方法叫做参数法。参数又叫辅助未知数,也称中间变量。参数法是方程法延伸、拓展的产物。

例:汽车爬山,上山时平均每小时行15千米,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驶10千米,问汽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不能用上下山的速度和除以2。而应该用上下山的路程÷2。

例: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4天完成,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两人合做要多少天完成?

其实,把总工作量看作“1”,这个“1”就是参数,如果把总工作量看作“2、3、4……”都可以,只不过看作“1”运算最方便。

排除法

排除对立的结果叫做排除法。

排除法的逻辑原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在有正确与错误的多种结果中,一切错误的结果都排除了,剩余的只能是正确的结果。这种方法也叫淘汰法、筛选法或反证法。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思维方法。

例:为什么说除2外,所有质数都是奇数?

这就要用反证法:比2大的所有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假设:比2大的质数有偶数,那么,这个偶数一定能被2整除,也就是说它一定有约数2。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约数2),这个数一定是合数而不是质数。这和原来假定是质数对立(矛盾)。所以,原来假设错误。

例:判断题:(1)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相交。(错)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错)

特例法

对于涉及一般性结论的题目,通过取特殊值或画特殊图或定特殊位置等特例来解题的方法叫做特例法。特例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的一般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例: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

可以取小圆半径为1,那么大圆半径就是2。计算一下,就能得出正确结果。

例: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吗?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面积为s。那么,s:a=a(比值不定)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化归法

通过某种转化过程,把问题归结到一类典型问题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化归法。化归是知识迁移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展、深化认知的首要步骤。化归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化归法是一种常用的辩证思维方法。

例:某制药厂生产一批防“非典”药,原计划25人14天完成,由于急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人?

这就需要在考虑问题时,把“总工作日”化归为“总工作量”。

例:超市运来马铃薯、西红柿、豇豆三种蔬菜,马铃薯占25%,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是4:5,已知豇豆比马铃薯多36千克,超市运来西红柿多少千克?

需要把“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4:5”化归为“各占总重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把比例应用题化归为分数应用题。

篇10: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

一、小丁丁到超市去购物,他称出了一些物品的.质量

1只鸡蛋大约重65( )

1张书桌大约重10( )

1个足球大约重350( )

1台电视机大约重25( )

二、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克或千克)填写在括号内:

(1)圆规重35 ( )

(2)书桌重10 ( )

(3)足球重350( )

(4)鸡蛋重65 ( )

三、填空:

5000g=( )kg 8kg=( )g

6kg800g=( )g 5kg200g=( )g

450g+320g=( )g 980g-450g=( )g

四、小练习:

2kg = ( )g ( )g = 1kg

( ) kg = 5000 g 8000 g =( )kg

五、把书桌重10( )改成:书桌重9800( ),你认为该填什么单位呢?为什么?

六、在( )中填入合适的单位。

1. 一本数学书重250( )

2. 一只鸡蛋重100( )

3. 小巧的体重是38( )

4. 一头牛的重量是526( )

以上就是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克、千克与计算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11:沪教版五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试题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试题

一、只列式不解答

1. 小胖上学时忘了带文具盒,爸爸发现时,小胖刚好离家512米,正以72米/分的速度走向学校,爸爸骑车以200米/分的速度追赶,那么爸爸几分钟后在途中追上小胖?

2.小丁和小明跑步锻炼身体,小明跑出200米后,小丁从起点出发,小丁平均每分钟跑170米,5分钟后在途中追上小明,那么小明平均每分钟跑多少米?

3.甲乙两轮船,先后从同一个码头出发,向同一港口行驶,甲船先行4.5千米后,乙船出发,甲船平均每小时行24.5千米,乙船平均每小时行27.5千米,那么几小时后乙船在途中追上甲船?

只列方程不求解:

4.兄弟两人的年龄之和是59,弟弟比哥哥小5岁,兄弟各几岁?

5.师徒两人一起加工430个零件,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70个,师徒两人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二、列方程解应用题

(1)长方形游泳池占地600平方米,长30米,游泳池宽多少米?

(2)面积为15平方厘米的三角形纸片的底边长6厘米,这条底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3)一块梯形草坪的面积是30平方米,量得上底长4米,高6米,它的下底长多少米?

(4)小胖将174张邮票放在大、小两本集邮册中,大集邮册中的`邮票张数正好是小集邮册的2倍,这两本集邮册中分别有多少张邮票?

(5)小胖有大、小两本集邮册,大集邮册中的邮票张数比小集邮册多58张,正好是小集邮册中的邮票张数的2倍,这两本集邮册中分别有多少张邮票?

(6)商店里出售精装、平装两种集邮册。精装集邮册的售价比平装集邮册贵9.6元,是平装集邮册售价的1.8倍,这两种集邮册的售价分别是多少元?

三、提高练习

1.小丁丁和小巧先后从学校出发去电影院观看电影,小明先行50米后,小丁丁再出发,小明平均每分钟走67米,小丁出发10分钟后在途中追上小明,那么小丁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2.在公路上,一辆卡车正以45千米/时的速度行驶,同时,卡车后方有一辆轿车正以60千米/时的速度追上来,3.5小时后轿车追上卡车,轿车是在距离卡车多少千米的地方开始追的?

篇12:沪教版五年级数学表面积胡变化试题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关于表面积胡变化试题

一、选择。

(1)用两个相同的小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下面几种拼法中,表面积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2)如果将4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它的体积和4个小正方体的和相比较()。

A.增加B.减少C.不变D.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加

二、

1.将一根长12cm的长方体钢材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16

。求这根钢材原来的体积。

2.把棱长为2厘米的3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如下图)。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3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多少平方厘米?现在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利用所总结的规律灵活解决问题。

3.如何把下图的长方体木块分成两个棱长是0.4米的`正方体?请你先想一想,然后算一算,分开后的两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与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4.三盒巧克力包成一包,比一比,下面两种方案哪种方法包装纸最省?(接缝处忽略)

以上就是沪教版五年级数学试题:《表面积的变化》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小学频道五年级数学试题

七年级数学沪教版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沪教版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教学反思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沪教版掌声教学反思

沪教版骆驼和羊说课稿

沪教版数学一年上册乘火车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上册沪教版《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鲁教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小数》试题(共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沪教版数学五年级《小数》试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