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雪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4篇叙事作文《豆腐》,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叙事作文《豆腐》,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叙事作文《豆腐》
叙事作文《豆腐》
春节里连着吃了接近一周多的鱼肉大餐,各式的肉类吃的多了反而让我想起了儿时的豆腐。还记得以前,每到腊月二十起,全村人都开始张罗互相帮忙打豆腐,一派热闹欢腾的景象。小孩子大约最喜欢这个时候了,因为只要呆在旁边就有可能尝到一碗刚出锅热腾腾的豆腐脑,那滋味让人回味无穷,热气与清香交织着窜入大脑,仿佛是无与伦比的美味。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吃豆腐,豆腐的.洁白、鲜嫩、细腻,无一不爱。
豆腐本是一种极其平常的家用食品,制作起来较为简单,但过程稍微有点繁琐。需要提早把选好的优质大豆加水泡好,用石磨或机器磨成极细的豆磨。然后要用布将豆磨包装好,挤压出生豆浆来,取出无用的豆渣放置一边,将豆浆倒入锅中大火煮熟。这个时候总让小孩子感到很激动,一边询问还有多久好,一边帮着大人加柴火进灶,锅中散发出来的淡淡香味简直要把肚中的馋虫都勾出来。
待把煮好的豆浆放在早就准备好的大盆之中,用卤水或者石膏去“点”豆腐,不大一会儿就能看到原本洁白浓郁的豆浆凝成了固体的豆腐脑。这时可以舀出来一些试吃,余下的就能放进模具上包挤压出水。挤压的程度决定了豆腐的老或嫩,如果偏爱嫩豆腐就可以控制一下力度,不要挤压的太过,移开模具,一板板白花花的豆腐就算完工了。或待客或送人的是豆腐,又不仅仅是豆腐,这都是淳朴的村里人表达好意和祝福的独特方式。
起初,村中年纪较小的一辈人是不太会做豆腐的,打豆腐时就需要村中的老人来教。在这个过程里,其他不会的也凑到一起来学,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哪家打豆腐,其他人就自觉过去帮忙,好不热闹。这段时间总是记忆中最热闹和谐的时光,没有争吵也没有勾心斗角,大家都是真心诚意的帮助他人。现在想想,好像很久都没有见到过这样热闹的场景了。
过去豆腐总是和过年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年村里的人相继外出,开始时每逢过年还会回家,到了最后,过年的时候也不回来,就剩下几个老人。平时的东西都不能吃完,过年时又一直大鱼大肉,又怎么会再想起打豆腐呢?回老家呆了几天,在吃了快一周多的大餐后,我反而怀念起了豆腐的味道。
听我提起了想吃豆腐,妈妈买菜的时候特意买了一块。豆腐端上来时,我顾不得妈妈一叠声的“小心烫”,迫不及待夹了一块放到嘴里。虽然因为被烫,根本不清楚咽下去的那块豆腐是什么味道,心里依然感到无比满足。这不只是一块豆腐,更是一辈人一段永恒的记忆啊。
篇2:做豆腐叙事作文
母亲在薄壳壳地点上黄豆子,待到秋天,能收上三五升黄豆子,这三五升黄豆子,母亲留着过年用——一升涨豆芽,两升用来做豆腐,在那个缺油少肉的年代,豆腐是最好的副食品,我们把它当肉吃。
母亲精心挑选豆子,浸泡在清水里,待豆子发胀,就可以磨豆腐了。院子头有一个手推磨,手推磨旁边是一个舂米的对窝,对窝边就是一个磨刀石,这三样子家什,一样都离不开,它们伴我走过童年,走向社会。
母亲负责摇磨子,我负责罐豆子,其他几个弟妹,圈在手磨周围,有的盯着手磨,有的看母亲的推杆子荡来荡去,有的出神地盼望豆浆溢出来。母亲摇着手磨,唱着山歌;手磨“咯咯吱吱”地叫,山歌悠悠地扬;随着歌声,雪白的豆浆从磨缝里慢慢地流了出来,这流出来,怎是豆浆呀?分明是一首纯洁、美丽的诗,分明是一首迷人、动听的歌。这豆浆,俞聚俞多,两股洁白的春潮,慢慢汇聚成一股瀑布,跌落在桶中,溅出一朵朵洁白的雪莲花。大妹子和二妹子爬在桶边“咯咯”笑。
过豆浆是个苦活,每过完一包豆浆,母亲都累得直喘气,但是,母亲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她的心里是甜甜的。过完的豆渣,也是我们的美食,母亲精心细作,将豆渣和着酸菜炒,吃起来满嘴的豆香,放在现在,豆渣只是猪的饲料。
等待做豆腐的时候到了,我们好开心呀——因为每年做豆腐,母亲都要赏赐给我们每人一碗豆腐脑,这是我们童年最美味的食物了。我负责添火,母亲负责搅动豆浆,弟妹们围在锅台边,随着母亲慢慢搅动,豆浆翻浪了,母亲一声令下:“断火”,我便迅速拍灭灶膛的火,只见母亲一边向锅里倒浆水,一边轻轻搅动,眼看一锅白花花的豆浆,慢慢地变成了一朵朵豆花,锅里的水清了,豆花宛如盛开的朵朵莲花,漂浮在水中央。我们佩服母亲的神奇,魔术般地将一锅豆浆,变成一锅豆花,我们啧啧称赞——这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五个碗盛满了豆花,母亲放进一点盐、一勺醋、几滴香油,一碗香喷喷的豆腐脑成了,我们拿起小勺子,轻轻地舀,慢慢地吞,悠悠地品,不敢狼吞虎咽,想美味多在舌尖滞留一会。二妹吃完了,朝我的碗里瞅,我把剩下的全倒给二妹,二妹的脸,也成了一朵雪莲花。
篇3:做豆腐叙事作文
天气渐渐变凉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换上了棉袄。眼看着日历一张一张地少掉,年也越来越近了!在我的家乡有一种习俗,过年前每家每户都要做豆腐,所以这天晚上,外婆就提议说:“明天我们把豆腐做起来吧!”
我听了很高兴,心想着明天既可以做豆腐又可以吃豆腐了,连忙用滑稽的土话说:“好的!特别好!”妈妈和舅舅也用轻松的语气回答:“好的,我们明天早点起来。”咦?外公呢?原来外公去拿豆子和木头了。
“好起床了!”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外婆的叫声叫醒了,我懒洋洋地翻了一个身,问妈妈:“几点了啊?”身子还躲在暖烘烘的被窝里。妈妈伸了一个懒腰说道:“五点半了,今天要做豆腐,所以要早点起床!”等我磨磨蹭蹭地下楼时,天才刚刚蒙蒙亮。外面寒风刺骨,到处都静悄悄的,唯独我们家却有种热腾腾的感觉。
开始了。我负责把豆放进石磨的小洞里,外公负责的是磨石,看那个石磨的气场就知道是个“重量级人物”。外婆负责做豆腐和接豆水,舅舅呢则是要把火烧旺,让锅沸腾起来等等。妈妈干什么呢?好吧,妈妈只能帮助我们端一下盘子或抓一个白布纱。
我一手拿着一个热水袋,一手握着一个小铁勺,每当外公转完了三、四圈时,就在用清水泡着的豆盘里装半勺豆,让它们滑入那个小洞洞里。外公说:“越是好吃的豆腐越要这么精细地打磨。”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有时外公会很吃力,推着一个大约有10公斤重的石磨,旋转着,就像老驴推磨一般。外婆可忙了,在这边接好豆水,还要倒在另外一个盆子里,上面还要架着一个细沙网上面铺着白纱布,过滤过的水则送去烧,不对是“蒸成块状凉菜豆腐”,被扣留在白纱布上的脏东西就被外婆精心挑去,再被白纱布包成小块块,又被搬到蒸笼上形成一个豆糊!最悠闲的要数妈妈了,由于外婆怕她会累就不叫她拿了,她只是有时帮我引入小豆豆进洞或去烧一会儿火。
我喜欢做豆腐,更喜欢一家人一起通过劳动感受生活的美好。
篇4:做豆腐叙事作文
豆腐是农家人的常菜。农家人每当过年过节或者遇上大丰收时总会做上几板豆腐来以示庆祝。
今年,家里赶上大丰收。爸爸妈妈就想做豆腐来庆祝。我听了他们的商议之后,心想:反正我已经看妈妈做过那么多次豆腐了,让我试做一次也无妨。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爽快的答应了让我试做一次。
我从豆缸里拿来5斤黄豆,放到桶里去,拿温水来浸泡。在浸泡黄豆期间,我把磨豆机冲洗好,然后又把大锅洗干净,再放半锅水去煮。做好这些工作后,我就去看黄豆浸软没有,确定它洗干净后,我就把黄豆拿去磨豆机里去磨。经过十几分钟我就把这5斤黄豆磨好。我再去看那半锅已经煮开了的水。我把那磨好的黄豆放下锅去搅拌。把它搅拌均匀,我拿来豆腐袋,把搅拌均匀的豆腐浆倒进去。把豆浆分离出来。接着,我把豆浆放进锅里去煮开,这一大锅热豆浆就煮好了。
但豆腐还没做好,我把热豆腐放进一个大盆里去,然后按豆浆的比例放入适量的石膏,不停地摇晃,摇匀后,再盖上盖停放几分钟。趁这机会,我把豆腐格和豆腐帕清洗干净,放好。再把豆腐格组合好,把豆腐帕摆在豆腐格里面,等豆浆凝合成豆腐脑,过了几分钟后,我打开大盆盖,看见豆浆已经凝合成豆腐脑。一看很嫩,这豆腐脑随着微风的一吹,也跟着摇晃。
接着我把豆腐脑放进豆腐格里去,细心地放。放完后用豆腐帕给盖好,再盖豆腐板盖。最后提一桶水压在盖板上面。
大约两个小时过后,再把那桶水提下来,打开豆腐板盖,这一板白白嫩嫩的豆腐就做成了。
妈妈看见我第一次做的豆腐这么嫩,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竖起了大拇指,说:“我的乖女儿长大了,真棒!”听了这话,我的心里甜滋滋地。其实我也明白:一个人只要细心地去做每一件事,就会取得成功;然而一个人对每件事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就只会跌进失败的万丈深渊。
晚上,家人团聚一桌时,一边吃着我做的豆腐,一边说说笑笑。这一声声哈哈大笑声溶入这宁静而又美好幸福的夜晚……
篇5:做豆腐叙事作文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听过这个歇后语,我也深知这个歇后语的意思,但我却没有真正见识过卤水是如何点豆腐的。腊月二十四那天,当我听到谚语“二十五,做豆腐”时,我就要求爸爸自己做豆腐,这样既可以享受美味也能增长我的见识,在我的再三要求下爸爸答应了,我听后欣喜若狂。
说做就做,第二天(腊月二十五)一早爸爸就和我一起开始做了,我们先把黄豆用冷水泡一个白天,使黄豆膨胀起来。晚上爸爸下班后,黄豆也膨胀的差不多了,本应用石磨把黄豆磨碎,可惜我家没有石磨,只能用豆浆机代替喽。豆浆打好了,爸爸把磨好的生豆浆倒进过滤布袋里,放到架子上不停地挤压,将豆浆几乎全部压出来。哦,那袋子里的全是豆腐渣,要吃的豆腐哦,还在豆浆里呢!
滤去豆渣,挤出豆浆之后,接着要把滤好的豆浆倒进锅里,用火煮开,煮时要一边煮一边把浮在上面的泡沫去掉。锅开了,煮的步骤也就完成了。接下来的两个步骤是极为关键的,因为这关系到豆腐的质量好坏。第一个步骤是“点豆腐”,爸爸把烧开的豆浆倒进一个大盆里,拿来事先准备好的卤水,一点一点慢慢地向里倒,边倒边用勺子搅拌着盆里的豆浆。渐渐地,豆浆变得浑浊了,豆浆里的蛋白和水慢慢分离了,形成了黄豆大的豆花,并逐渐地变大、变大、再变大,最后,豆花和水完全分离了。我眼馋地看锅里像白云一样散在淡黄的碱水里的豆腐花,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第二个步骤,也就是做豆腐的最后一步——压豆腐了。爸爸找来了一个带孔的方形模子,在里面铺上纱布,再将那白白嫩嫩的豆腐花一大勺一大勺地装到那模子里。然后,把纱布折好,方方正正的,在上面加一块木板,在木板上面放一块几公斤重的重物。
豆腐水就这样慢慢地压了出来,模子里的豆腐慢慢地凝固起来,过了十几分钟,豆腐就做成了。我们掀开纱布,白白的豆腐真惹人喜欢。
看着自己做的豆腐,品味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想着自己增长的见识,真好!
篇6:做豆腐叙事作文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中午,我和妈妈来到凉爽的豆腐房做豆腐。
豆腐房的姐姐先给了我们一些黄豆,这些黄豆已经提前泡好了,接着又递给我们两个小盆。她说:“先把装豆子的桶接满水,再把一个盆子放在石磨的出浆口下方等着接浆。”
然后,她又在出浆口下面的盆子上放了一个蒸格并铺上一小块纱布。我迷惑不解地盯着纱布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这是要做什么。姐姐解释道:“因为你们的豆子比较少,磨出来的浆也少,可以直接纱布手动过滤了”。一切准备妥当,我就可以拿着大勺往石磨里加豆子了,这个也是有技巧的,每勺水里大概七八颗黄豆,这样最后豆子磨完了,桶里的水也用光了,这样磨出来的豆浆浓淡才刚刚好。如果水太少,豆子出浆率低;如果水太多,豆浆就会太稀。而且,石磨一定要逆时针旋转,这样才能把豆子磨得粉碎。原来光是磨豆子就有这么多学问呢。
随着我一圈一圈地转着石磨,浆就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流到纱布上,经过过滤的豆浆再滴到下面的盆子里。时间久了,纱布上的豆渣越来越多,豆浆就没法顺利滴到盆里去了,这时候我就需要把纱布四个角抓起来,使劲地拧,把浆挤到盆里,再把豆渣扔掉。
当所有的黄豆都被用完时,两大盆浆水就出现在我眼前,豆腐房的姐姐把浆水倒进一个大大的锅里煮了十分钟,热乎乎的豆浆就可以喝啦!她先给我们盛了一些豆浆出来。石磨磨出来的豆浆特别细,一点渣也没有,比家里豆浆机做出来的还要细腻。我往豆浆里加了一些白砂糖,完全手工自制、新鲜的豆浆果然非常美味。
之后,做豆腐的姐姐在剩下的豆浆里滴了几滴卤水,本来还细腻顺滑的豆浆变成了一块一块的,姐姐把这一块一块的凝结物倒进豆腐模具里,并给我们了一块木板,让我们使劲压,把豆腐压制成形,然后就能吃啦!可惜我们的豆子太少,做出来的豆腐只有手掌那么一点。
做豆腐可真有趣啊!我以前都不知道豆腐是用豆浆做的呢!
篇7:做豆腐叙事作文
寒假里一天的早上,我一溜烟的跑进豆腐房帮婆婆做豆腐。
一进门,就看见婆婆手里拿着一个很大很大木勺,把泡好的黄豆往外捞呢!泡过水的黄豆真神奇,黄豆变的又大又胖,比花生米还大呢!“婆婆让我来捞。”我接过婆婆手中漏勺,干了起来,才捞了一小会儿,手酸了,腰疼了,脚麻了,但是我一想婆婆每天都是这样辛勤劳作,我这一点点累算什么呀!
这时候,婆婆把接豆浆的桶放好,把黄豆全放入磨中,然后开启电闸,电磨轰隆隆的转了起来,我将磨上龙头打开,顿时,豆桨像一条软软的绸带落入桶中,面另一边,豆渣像雪花一样飘了出来,落入盆中。婆婆告诉我:“最开始用的是石磨,既慢又粗糙;后来用的是电磨,可豆桨和豆渣分不出来;再后来用的是更先进的电磨,豆桨和豆渣可以完全分离,即省时又省力”。
可以点火煮豆桨了,利用开锅的时间,我把豆渣磨了一遍,以免浪费,婆婆向我介绍做豆腐的原料;要挑籽粒饱满的,最好用东北大豆,生长期长,含桨量高。
终于开锅了,豆桨沫直往上升,婆婆赶紧洒上消沫剂,眼看扑锅的豆桨末消失了,婆婆把豆桨倒入大缸里过滤了一下,就开始点豆腐,她左手拿着一个丁字形的木耙,右手拿着一个有小眼的瓢,里面装着卤水,一边往豆桨里面倒一边用木耙搅拌,都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还真不假。”很快,豆桨变成了豆腐脑。
我放好豆腐框,铺好豆腐包,把豆腐脑舀进框里,在上面铺上帘,压上一块大石头,就等着出豆腐了。过一会儿,我发现水不滴了,打开一看,一大块豆腐出现在我的眼前,婆婆见我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就给我切了一小块,它亮晶晶颤微微的,咬一口,一股豆香味在口中永久不散。
小小的一块豆腐,工序尽这么复杂,我们更应该懂得大人们的幸苦,珍惜劳动果。
篇8:做豆腐叙事作文
盼啊,盼啊!终于迎来了去“青山基地”的活动日。随着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全体同学浩浩荡荡出发了。
来到基地,这里让我们大开眼界。想知道我们此行的活动内容吗?嘿嘿,不卖关子了,我来告诉你,今天第一项任务就是学做豆腐。豆腐大家都吃过,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绿色健康食品,老幼皆宜。可大家伙吃过,却没做过,今天就要亲自去体验一下。
首先要磨豆子,豆子指的是黄豆,要洗干净,用清水浸泡一定的时间, 然后用泡好的豆子,一次10—13颗放入石磨的小口里,加一小勺清水,用力顺时针旋转石磨,一股乳白色的豆沫和豆浆从石磨下的小口流出,瞬间一股清香钻入我的鼻口,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左手放黄豆和水,右手旋转,其乐融融,陶醉在田园生活中。不一会儿一桶豆浆磨出。紧接着,捞出豆浆中的豆沫,把豆浆在石磨里磨上第二遍。 最后把磨好的豆浆倒入特制的布袋中过滤,两手各抓住布袋的一边,上下摆动,豆浆流入锅中。点火煮开锅中的豆浆,沸腾的豆浆“咕噜咕噜”冒泡泡,你挨着我,我挤着你,都想往外跳。关火,放入卤水,轻轻搅一搅,慢慢等待。时钟在“滴答滴答”转动,此时大家伙都在静静观察。奇迹出现了,豆浆神奇般地凝结成白花花的豆脑。再把热乎乎的豆脑装入特制的布袋里,用工具把豆脑中的水分挤压出来,时候差不多了,打开布袋一看,哇!一大块豆腐做成了,同学们欢呼拍掌。
望着大家伙齐心协力共同做出的豆腐,心中无比自豪。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你一口,我一口,多么开心。
篇9:做豆腐叙事作文
在都市里长大的我们是已习惯了繁忙的街道与闪烁的霓红灯。外婆家村上的农家风味和各种未曾见过的各种趣事总让我兴奋不已,比如:做豆腐。
大清早,外公外婆就搬来各种器皿和工具。旁边静静地卧在水中的黄豆,是今天的主角。它们现在还在水中熟睡,但在接下来,它们将在磨、高温、卤水和时间的帮助下,完成一趟趣味十足的旅程。
要做豆腐,首先要做黄豆浆,这里不用豆浆机,而用磨。石磨是两块石盘,下面的固定在地上,上面的靠人力旋转,通过上层石盘的小洞放入黄豆并将其压成豆浆。
接着,要把豆浆煮熟,豆浆在大锅里,下面是熊熊燃烧的烈火。不一会,锅盖下面就传来了水的沸腾声,外婆掀开锅盖,瞬间,蒸腾的水气腾空而起,挟带着热量与浓浓的豆香,迎面而来,厨房变得“云里雾里”般地让人迷失在白茫茫的一片里,白茫茫的锅口之下,豆浆发生了变化,原来不满大半锅的豆浆上漂出无数泡沫,每一个泡沫都很小,却不计其数。它们的形状就像起伏的山脉。我乐极了,抓起一大把,捧着走出厨房,一吹,泡沫分成了小块,飞向空中,像极了洁白的雪花。
可别玩过了头,下面就要到了关键时候:把豆浆变成豆腐。外婆拿出了一样神秘武器——卤水。我对这小半碗卤水很是怀疑,可卤水自信满满。外婆把豆浆放入大缸,慢慢加入卤水,加一勺,搅一搅。别看着容易,这一步可不简单,放卤要掌握分寸,放少了,豆腐不能凝固;放多了,豆腐又太老。接着外婆盖上盖子,在黑暗中流淌的时间和卤水唱着欢歌,大约十五分钟后,我再把盖子掀开,豆腐出现了,这可真是有趣。
最后,把豆腐放进方木盒,用重物挤压,压出多余的水分,豆腐就成形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小块豆腐。刚放进嘴里,我就感到一股豆香,伴着说不出的陶醉让我飘上了青天。
也不知有多少乐趣如同做豆腐一起消失在钢筋水泥和电子世界里了,除了美味,我在豆腐里尝到的还有一股对农村那虽然辛苦却快乐生活的无比向往。
篇10:做豆腐叙事作文
我的老家在千岛湖,听爸爸说过去每到腊月家家户户都要做豆腐,到现在还有这个习俗。说这是为来年讨个好彩头,取“锦衣玉食”之意,因为细润莹白的玉为玉中佳品,与豆腐的颜色相似,于是豆腐就顺理成章代表了“锦衣玉食”中的“玉食”,这样一来做豆腐自然是“奔小康”之举了。
爸爸说做豆腐是很辛苦的活,过去每到腊月做豆腐的日子,奶奶便天不亮就起床,在昏暗的灯光下独自推着沉重的石磨,把前一天浸泡好的黄豆边走边动边往磨眼里倒,然后还不时往里添水,这种用石磨磨出的豆浆味比机器磨出的豆浆味道要纯正,旋转的石磨不停地转动,洁白的豆浆从磨缝中汩汩流出,又顺着磨盘流到地上的木桶里。一桶豆浆磨好后奶奶还要把其中的豆渣分离出来。别看它是渣,但把它给猪吃也是有营养的,下一步是煮浆点浆,奶奶把生豆浆倒入锅内煮沸,边煮边舀去面上的泡沫做豆腐最关键的是点浆,要控制好火候,等火候到了,奶奶将卤水倒入刚从锅内舀出的热腾腾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腐凝结成了豆腐花。奶奶用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半天,豆腐就做出来了。
鲜豆腐腊月里吃不完,就把它切成一片一片,或切成小块,然后用油炸,变成了油豆腐,能放到开春都不变质。有人还把它做成腐乳,总之白豆腐能变出五花八门的花样来。
如今,市场上豆制品供应十分丰富,有嫩豆腐,有老豆腐,还有豆腐丝等等。让人目不暇接,再加上生活节奏快,过年事物繁杂,腊月做豆腐这个习俗虽然还在,但磨豆浆这个环节很多人已经改用现代化磨浆机了,因为这样会轻松很多。现在走进奶奶家,那曾经留下汗马功劳的石磨,已经闲置多年了,磨盘上沉积了不少岁月的灰尘,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篇11:做豆腐叙事作文
星期四的下午,我们在青山教育基地中,做了许多让我记忆犹新的活动,其中,最认我喜欢的.活动就是-------,先不告诉你们。
我们先拿出阿姨事先准备好的黄豆,接着,用汤勺挖出了几颗黄豆,倒进了磨盘里,然后,我抓住把手,按逆时针的方向旋转起来。这时,在磨盘底部出现了一道又一道的白色的“浪花”,一浪推着一浪流进了一个小隧道里,同学们赶忙用那仿佛能照出人影的勺子将它刮入了“大部队”里,就这样,经过大家的不断努力,第一轮的小长征就结束了。接着,手戴黄色手套的阿姨,拿走了好似棉花糖一般的白沫,馋得我直流口水,由于我是一个“小馋猫”,所以便情不自禁地尝了一口。啊!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一股生生的味道弥漫在我的口腔里,我顿时眉头紧锁起来,然后赶忙把白沫吐了出来。真是难吃!我心里不禁埋怨起来。
接着,一位阿姨把刚刚煮沸的豆浆,倒入了一个装有化学物质的桶里,顿时,周围烟雾弥漫,我走过去,仔细地瞧了瞧,哇!原来雪白雪白的豆浆,全都变成了豆脑。白花花的豆脑,好像海底的软体动物一样,一动桶就摇摇晃晃,怎么也分不开。
品尝完了美味,我们就开始进行了下一轮的任务,也就是最后一轮的任务。只见老师将一块纱布放在篮子里,将它铺平后,然后又将豆脑倒入,接着,再把纱布铺好,使劲一抬,把它放在两个木板之间,用磨盘压上几分钟,它就诞生了。最后,老师又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它的由来。
嘿嘿,现在你知道它是谁了吧!它就是豆腐,别看它是我们身边最平常的菜,做起来还是很难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份粮食。今天我也玩累了,拜拜!
篇12:做豆腐叙事作文
我特别爱吃豆腐,可吃了多年豆腐,却不知道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所以我决定去豆腐坊学做豆腐。
到了豆腐坊,工作人员教了我们做法。他说得很简单,于是我不禁得意起来。
开始做了。我们先将泡好的黄豆磨成浆,倒入纱布中过滤。将过滤出的豆浆取出,豆渣用作其他处理。工作人员提示我们说:“称3.7克熟石膏粉倒入50克水中,搅拌成溶液,倒入熬好的豆浆中,闷10分钟,就成了豆腐脑了。”我不以为然:“为什么要这么较真呢?大概拿点石膏粉放到一小杯水里不就行了嘛!”于是我就估量了一下用勺子舀了一点石膏粉倒入水中,也不管重量是否精确。我把和水搅拌好的石膏倒入豆浆中,可是搅拌了一会儿,便搅不动了。我只好叫工作人员来看一下。他说:“小朋友!你是不是把石膏粉放多了?”我说:“应该是吧!”他接着说:“那就对了,石膏放多了就会变硬,放少了就会变稀。要适量。”于是我拿来了秤,称了水和石膏粉,搅拌好后倒入豆浆中,过了一会儿,一锅香喷喷的豆腐脑就出炉了。
休息了一会儿,工作人员说:“我们来做豆腐了!把豆腐脑放入模具中,滤出水分,压上重物,压一个半小时,就可以了。”于是我们按照他说的做了。可是我滤的时候老是把豆腐脑弄掉出来,我问工作人员怎么办,他说:“应该拉住滤布四个角,抖几下水就出来了。”我按他说的做,果然成功了。一个半时候后,白白的伴着豆香的豆腐做好了,我很开心。
通过这次做豆腐,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不能粗心大意。只有带着谨慎细致的工作态度,才能把事情做好,大事小事都是如此。
篇13:做豆腐叙事作文
我很喜欢吃豆腐,一听明天可以吃上豆腐,我就欢天喜地,在床上像狂牛一样蹦来蹦去。妈妈说:“别高兴得太早,你还得自己做豆腐。”我脱口而出:“切,小菜一碟,我彭哥怎么连豆腐也做不成。”
先开始,要把黄豆放入水中浸泡,耐心等待。那天的晚上,我吃不好、睡不好、玩不好,总为自己的豆腐着想。在哪里,我来回跺步,焦急地想大干一通,可必须忍耐、忍耐、再忍耐!第二天,我醒来,阳光明媚,正是做豆腐的好时节。“去磨豆腐咯!”
今天热热闹闹的,我兴致勃勃、充满好奇心。我兴高采烈地奔向石磨,我早已迫不及待了,我越想越起劲了!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面对这个用石头做的庞然大物,我目瞪口呆,手脚发软,便想打退堂鼓了,爸爸硬拉着我去推。外婆放入豆子,我推呀、踩呀、撞呀……使出千方百计,最终无计可施、精疲力尽了。这时,爸爸挺身而出来帮忙了……
石磨快速地转动着,挤出来豆浆,大家沉浸在喜悦之中。
我用水轻轻地冲洗着,洗完后就小心翼翼地用筷子搅拌,真是敛气屏息、惊心动魄,吓得我魂飞魄散,都不敢睁开眼睛看了。
对精彩的场景即将呈现!我让豆浆煮开,加一点点石膏粉,洒在豆浆上,豆浆沐浴着石膏粉,十分欢快,我当机立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地倒进盆子。
最紧张的时候来了,大家始终一言不发,我加上两根结实的木棍,然后在那上面放上筛子,把豆腐舀进去,让水匆匆流走。再用洁净的布轻轻地包裹住,记住千万不能让他产生裂痕。包紧后放上沉重的物体。才算搞定我也总算松了口气。
中午,豆腐上桌了,我狼吞虎咽,虽然没有厨师做得那么好,但这是我自己亲手做的,我认为,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豆腐。
篇14:做豆腐叙事作文
臭豆腐素有“气味难闻,味道鲜美”的美誉,是一种知名食品。这种食物深受人们的喜爱。听说奶奶会做这种老少皆宜的食物。在我不断的乞求下,她终于同意为我做这道菜。
臭豆腐是清代学者王致和首创的。很好吃,因为是在“臭水里”发酵的。这臭水不是不法商家用的阴沟里的脏水。这个“臭水”做起来很复杂。首先将盐水煮沸,放入竹笋、香菇、辣椒、韭菜等原料;其次,要密封起来,直到水面上有很多泡沫。最后可以把豆腐放进去,夏天泡3个小时,冬天泡24个小时才能捞出来,洗干净放锅里炸。炒出来的臭豆腐虽然臭极了,但是颜色金黄,仿佛一块块长方形的金条整齐地排列在我眼前。“不能急着吃热豆腐。”直接吃刚炒好的臭豆腐,会被烫伤。我不得不耐心等待。这时,房间里已经充满了臭豆腐的味道,我忍不住兴奋地闻到了味道。啧啧,我发现这臭豆腐真的很臭,但是你仔细闻,它也有一种独特的香味,你不仔细闻,你就闻不到!臭豆腐终于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大嘴巴,把它咬下来。臭豆腐的酥脆感伴随着甜甜面酱,瞬间溢出我的嘴巴,然后我细细品味。咸中带甜,甜中带微辣,辣中带香。这种美妙的味道已经从我的嘴里滑落到我的胃里,我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都在一饮而尽。臭豆腐真的是极品。
臭豆腐不仅因其独特的味道而深受我们的喜爱,而且具有最好的营养价值之一。它含有植物乳酸菌,可以杀死我们体内的许多细菌和病毒,还能分解豆腐中的氨基酸,更有利于人体吸收。所以我更喜欢吃奶奶做的臭豆腐。它是如此美味的食物。希望你以后能尝尝。
篇15:做豆腐叙事作文
有一个春节童谣是这么唱的,“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今天就是二十五,传统磨豆腐的日子。妈妈为了给我们感受传统年的气氛,头天晚上便泡好了豆子。
二十五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的冲进厨房,和妈妈一起忙活起纯手工豆腐来。
我们准备了一个切菜板,一条特大号的丝巾(代替沙布),一个大铁锅,一个豆浆机,一碗在水里浸泡过八小时以上的黄豆,一些卤水和一个大量杯。“嗯,东西都准备齐全了。”我仔细检查了一遍,拿起一包盐加入到准备好的用品当中去。
妈妈先把黄豆放进豆浆机里,倒入适量的自来水,按下开关。一阵阵轰鸣声后,豆浆机的黄灯亮了,我们拔掉插头,把榨好的豆浆,倒入过滤网中,过滤豆浆中的豆渣。因为黄豆在水中浸泡过,豆渣比不泡之前的明显多出了整整一倍,过滤网也变的不太好用了。
为了避免豆渣中有残留的豆浆,妈妈把过滤到一半的豆渣倒进了早已准备好的丝巾里,用力挤压,把躲在豆渣里的豆浆一点不剩的都挤了出来。我在妈妈的监督下,把挤好的豆浆,全部倒进锅里,一摇一摆,踱着鸭子步,端着锅,走到灶台边,把笨重的大锅放在燃气灶上,抓住燃气灶的开关,转到中火状态,一直煮到锅里的豆浆都冒出一个个奶白色的豆浆泡,才关上火。只见,一个个小泡泡晶莹剔透,一跳一跳的,像一只只眨动着的小眼睛,还有许多泡泡,在争先恐后地从锅底不停的冒出来,构成了一片泡泡的海洋。
一旁观望的妈妈,端起一大杯卤水。一边缓慢的往锅里倒卤水,一边用锅铲在锅里头轻轻搅拌,直到豆浆和卤水融为一体,出现豆花状后才停止搅拌。
静置十分钟后。妈妈把丝巾铺到过滤网上,让我把豆花倒进去。等水过滤掉,再用丝巾包住豆花,拿切菜板压上几分钟,一块小巧的豆腐就做好了。
我喜欢过年,更喜欢年带来的无限乐趣。
篇16:做豆腐叙事作文
姥姥家所在的村庄是远近闻名的豆腐村。星期天,我去姥姥家玩儿,就亲自做了一次豆腐。
首先,拣黄豆。姥姥和我把大盆里昨天泡好的有斑点的、腐烂的黄豆都拣了出来,确保大豆个个圆润饱满,这样做出的豆腐质量才有保证。之后,姥姥把大豆淘洗干净,再根据比例加入适量的水。
然后,榨豆浆。姥姥按下豆腐机的开关,在“轰轰”的响声中,我舀起一小盆黄豆倒入豆腐机上面的入口处。随着大豆缓缓下坠,豆腐机左边的管子里流出浓白的豆浆,淌入下面的大盆里;右边的槽里则出豆渣,掉进下面的大盆中。我一次次地弯腰舀豆,挺腰添豆,大盆里的黄豆越来越少,大锅里的豆浆越来越多,而我越来越累。姥姥心疼地说:“妮子,歇会儿吧!”我却固执地非干完不可。终于,添完了最后一盆豆,我浑身如散了架似的,瘫坐在地上。姥姥却没有关住机器,反而舀起豆渣来。见我迷惑不解,姥姥笑着说:“豆渣还得过两遍,才能碾干净。”
接着,我和姥姥把豆浆倒入大锅里,开始煮豆浆。金黄的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豆浆沸腾了,锅里冒起了一团团白沫。姥姥不再烧锅了,进屋拿了一瓶葡萄糖溶液,往锅里边倒边对我说:“过去都是卤水点豆腐,那样做出的豆腐不仅发苦而且对身体有害。现在人们都改用葡萄糖了。”“葡萄糖有什么作用呢?”我好奇地问。“起凝结作用,可以让煮好的豆浆变成豆腐。”姥姥又用棍搅拌着豆浆说。
最后,我和姥姥把豆浆舀出来,倒在大盆里晾凉,这时豆浆已经快变成白色的固体了。姥姥又把它们舀在两个铺着布的长方形木框里,用布裹好,压上木板、石块儿。这样要至少等待两个小时,使里面的水分渗出来,豆腐就做成了。
通过这次做豆腐,我深深地体会到:樱桃好吃树难栽,豆腐好吃不好做。
篇17:做豆腐叙事作文
今天,我要当一次厨师,为家人做一碗鲫鱼豆腐汤!
一大早,我和爸爸去菜场,买了一条大鲫鱼和一份嫩豆腐。回到家,马上开始准备。先把杀好的鱼(爸爸说,杀鱼的过程较难且带有危险性,以后再教我。)洗干净,然后由鱼背到鱼肚方向切几道长长的口子。爸爸说,这样可以让作料、汤水等浸入鱼的身体,使鱼更加入味,当然也轻而易举地避免了鱼烧不熟。接着,把买来的豆腐放在清水里浸一浸。接下来就是作料、辅料的准备了,这个环节也很重要,直接影响菜肴的美味度。切好的老姜数片,大蒜头数粒,葱洗净切成小段,还有油、盐、黄酒、水等。这样,整个前期工作就算做好了。
开始做菜了。打开煤气灶,热锅。在锅里放适量菜油,适量盐,几片老姜,等到油开散发出香味时,拿着鱼的头轻轻放入锅里,轻轻地挪动鱼身,让油盐等进入身体。倒入适量黄酒,去腥。小心翻动数次后,等到鱼身微微发黄,鱼眼快登出来的时候,就可以放水了。顺带着,将葱花、大蒜头一起放下,盖上锅盖,等它第一次烧开。这时,再放入准备好的豆腐,再一次烧开后,拧到小火状态,慢慢炖。差不多半个小时左右,等到汤成乳白色时,就可以吃了。
汤终于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一阵阵扑鼻的清香味让我馋的口水留了一地。按照妈妈的吩咐,我给家人每人盛了一小碗汤,看着他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我烧的菜,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这次烧菜我明白了,一直喜欢喝的“鲫鱼豆腐汤”原来制作的过程这么复杂,除了学会这道菜的兴奋喜悦之外,更多的是对奶奶、爸爸、妈妈的敬佩!一直吃着他们烧的菜,却不知烧菜是这么辛苦!我暗下决心,尽量多学几道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篇18:做豆腐叙事作文
在阳光飞扬英语学校,上次英语课,linda老师说要我们下次课时,每人带一样自己做的一道菜来学校,因为下一次课要学习食品类的单词,我们举行一次英语聚餐。
回到家里,我就决定做一道麻婆豆腐,1月8日到了,下午2点50分就要上英语课。爷爷婆婆为我准备好了做麻婆豆腐的所有材料: 豆腐、瘦肉、花生油、花椒面 、酱油、郫县豆瓣 、豆豉 、盐 、鸡精、大蒜、生姜、大葱、肉汤、水淀粉 。我首先把豆腐切成2厘米的正方体,然后放入淡盐水中浸泡15分钟,捞出备用。接着,我又把瘦肉切成肉末,切好葱姜蒜,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开始上灶了,先把火打开,往锅里注入适量花生油,上火烧热后,便炒肉末。 肉末变色后下入郫县豆瓣煸炒,煸炒出香味后下入豆豉煸炒。把豆豉煸炒出香味后,加入肉汤煮开。 然后放入适量的酱油、盐、鸡精、大蒜、生姜、大葱调味品,然后下入豆腐煮开,焖3分钟。然后用水淀粉勾芡。当淀粉彻底糊化后便可出锅码盘。装盘以后趁热均匀的撒上一层花椒面和葱花,麻婆豆腐就做成了。
到了阳光飞扬英语学校,老师教了我们食品类的单词,比如说:碗、黄油、油、青椒肉丝、油炸薯条、麻婆豆腐……上完课后,英语聚餐开始了,老师把同学们自己制作的菜都拿出来,有:薯条、香肠、鱼片、鸡翅、鸡块……大家好开心哟,老师刚把我做的麻婆豆腐的盖子一打开,一股浓浓的香味飘进同学们的鼻子里,这道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大家就仿佛看到了世界上最好吃的菜,让大家垂诞欲滴。老师刚叫开始吃的时候,目标首先就对准了我制作的麻婆豆腐,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疯抢起来,生怕晚了没有了,果然,不到二分钟,全被抢了光了。
篇19:小学生叙事作文:买豆腐
小学生叙事作文:买豆腐
“卖豆腐喽,……”天亮了,一阵清脆的卖豆腐的叫卖声在小巷中回荡。
我爬起来,刚洗完脸,妈妈便给我一元钱,叫我去买豆腐,并且再三叮嘱:现在做买卖的人都会用秤杆坑人,别傻乎乎的,要看看秤。我记住了妈妈的话,拿着小钵向小巷尽头走去。
卖豆腐的是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人,当我来到豆腐车旁时,正好他给别人称完豆腐,见我注视着他,便笑了笑,问道:“小朋友,买几斤?”瞧,果真像妈妈说的,做买卖的人,嘴都甜,能说会道,态度又好。哼,他企图用可亲的样子欺骗我,我可决不会上当,我心里暗暗告诫自己。
“买2斤,多一点也不要。”我故意提高声音回答他。他弯下腰,用一把窄窄的.铁片似的刀,横割一下,竖切一下,然后把豆腐放在秤盘里,右手提起秤,左手将秤砣向外一滑,我赶紧踮起脚尖看了起来,可还没等我看仔细,他就把秤放了下来,说:“2斤1两,算2斤。”“不行,我还没看清呢。”我嚷道。于是他又笑眯眯地拎起秤杆,这回我按妈妈教我的方法瞅准了斤两,点了点头。他把豆腐往我小钵里一放,收了钱,又高声喊道:“卖豆腐喽,……”
我拿着豆腐回去了,小巷里还不时传来他的吆喝声。
篇20:帮妈妈买豆腐叙事作文
帮妈妈买豆腐叙事作文
傍晚,妈妈正在厨房烧晚饭,突然走了出来,对我说:“吕晨,能不能帮我买块豆腐啊,妈妈急用。”说实话,我一点都不情愿,但是不敢违抗妈妈的命令。
我首先来到一个卖菜的小店,我仔细看了一遍,没想到这里根本没有豆腐,于是又跑到另外一家店去买豆腐。我站在另一个卖菜的门口,走了进去,我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怎么看也找不到,旁边的阿姨热情地问:“你要买什么?”我很尴尬,没有回答,红着脸,低着头走出了那家卖菜的小店。此时的我,在想:两个店都没有买豆腐,是回家好呢,还是去菜市场呢,可是去菜市场还得多跑好多路呢。我很矛盾,但最后还是选择去菜市场买。千里迢迢来到了菜市场,只见蔬菜是琳琅满目,多不胜数,让人眼花缭乱。我来到了买豆腐的.摊位,想卖主买了块2元的豆腐,眼看时间不早了,我迅速地跑着,到家时已是气喘吁吁了,我一下子坐在了沙发上,直到妈妈来我才起身将豆腐递给了妈妈。
看来,买个豆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篇21:豆腐
弟弟妹妹的手
像刚做好的豆腐
白白的
多嫩啊
爸爸妈妈的手
像在露天下摆了一天的手
失去了大部分的光泽
有点硬硬的
爷爷奶奶的手
像炸焦的豆腐
被炸的太久了
干巴巴的
太奶奶的手
像被丢弃的烧烤豆腐
一道道似烧烤的烙印
这就是人生短暂的经历
六年级:陈雨芹
上一篇:做家务
下一篇:人生 相关推荐 易烊千玺 月亮离我有多远作文800字 鸭妈妈带小鸭子过马路 的第一场雪 三爱三节 剪纸的故事 我的老师作文_以老师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葡萄作文_葡萄的自述600字 我是一棵大树作文500字 留守儿童给父母的一封信800字 《光之塔》观后感450字 童年趣事——洗盐作文500字 篇22: 豆腐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创造了同样灿烂的饮食文化,各地美食灿若晨星。我的家乡六安就有很多远近闻名的美食:叶集羊肉、三十铺板鸭、皖西白鹅、八公山豆腐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当数八公山豆腐,一直恋恋不忘,回味悠长。
八公山豆腐发源于寿县,发明者为汉淮南王刘安,主要原料为当地出产的优质大豆,辅以八公山特有山泉水精制而成。因四季可做,又名四季豆腐。八公山豆腐的特点是晶莹剔透,亮若白玉,质地细腻,入口清爽,不易破碎。豆腐中富含大量人体必需的蛋白质和多种营养元素,制作容易,价格便宜,深受百姓的喜爱。
八公山豆腐宴中最负盛名的要数豆腐饺子。顾名思义,豆腐饺子是用豆腐做成的饺子,饺子皮是豆腐的,饺子馅也可以是豆腐的,皮薄馅多,弹性十足。豆腐饺白嫩嫩的,鼓囊囊的,让人觉得可爱至极。一个个做好的豆腐饺子整齐地呈顺时针方向排列,像被一阵风吹倒似的。伸手夹住豆腐饺,慢慢含在嘴中,软软的、滑滑的,还有点鸡汁的味道。咬了一口,清香无比,有瘦肉、冬笋、大葱,各种味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真是“此食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食”。
八公山豆腐的营养价值极高:可以补脾益胃,清热润燥。补体虚可做成砂锅豆腐、鱼香豆腐;治咳喘可加白萝卜,做成萝卜豆腐;还可将豆腐进一步做成腐乳,供人们日常佐餐食用。
八公山豆腐远播海外,早在唐代,豆腐就东传日本。至今,日本豆腐制品时常印有“唐传豆腐干,淮南堂制”等字样,这也算是中华饮食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吧。
欢迎您到我的家乡六安来,青山绿水红土地的六安广迎四海宾朋,热情好客的六安人一定会请您品尝这道人间珍品――八公山豆腐。
篇23: 豆腐
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出发,那就是梦与梦的距离;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拉长,那就是生与死的距离;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缩短,那就是心与心的距离;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抵达,那就是爱与爱的距离。
在冷风凛冽的冬天,家人围在一起吃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便是对付寒冷的最好方法了。家人们都喜欢去一家城西的老店,红灯笼,黄木板,很有一种老家的温馨。爸爸点了一个大号的酸菜白肉锅,加了几盘羊肉,然后把菜单推到我面前,叫我点一些菜。
而我只点了一碗豆腐汤。
其实,每次朋友聚会,家庭聚餐,我都会点一碗豆腐汤。面对那碗一清二白的豆腐汤,于是关于老家的记忆便如门前那一池湖水,悠悠荡荡开来。
从小,我就被寄放在爷爷家生活,爷爷对我很好,他很会做饭,特别是做豆腐汤。那热汤在口腔里,豆腐像一群滑梯上的孩子,哧溜哧!滑下肚,周身都发出满足的低吟。在爷爷家,每天几乎都可以吃到豆腐,爷爷担心我会吃腻,有时会红烧豆腐,有时会在汤里加点火腿肠……虽然用得都是普通的材料,却充满了可口的味道。吃着爷爷做的豆腐,虽然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但是却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这样的豆腐,只有深爱着我的爷爷才能做的出。
我吃了好几年的豆腐,一直到我被爸爸妈妈接走,偶尔回到家乡,喝到爷爷亲手熬的汤,总是觉得美味如昔,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爷爷把深情与爱熬入了那平凡的汤。
吃完饭,漫步在街头,想到我们的生命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东西,累积出一丝无价的意义。谁能告诉我一碗豆腐多少钱?一根火腿肠多少钱?
只要有爱,就是无价的。
坐上回家的车,公路边的灯火如流,生命里也有许多忧伤似的寒夜,我强烈的想爷爷,想念爷爷是如何地照护我们长大,想念豆腐的味道。
爷爷早已离世,我想我再也不能喝到爽口的豆腐汤,再也不能一口一口,细细体会爷爷的深情。
想着想着,我的眼泪一滴一滴落下来,像窗外的雨点。
篇24: 豆腐
桌上,放着满满一碗豆腐花,洒着少许绿葱,一清二白,非常爽滑养眼。
我喜欢豆腐花,因为它寄托着我对外婆的依恋。那是我童年最美的回忆,像绚烂的欧若拉一样,深深烙在我的脑海里。
外婆一生平平常常,兢兢业业地打理着并不富裕的家,子女们都在外地工作。外公是村里那所小学的教师,早年过世,所以只有外婆一个人守着老屋,难免孤独。每逢放假,我都会带着这道极平常的菜肴豆腐花去慰问外婆。小的时候,我一直认为是外婆小器,舍不得吃好的,后来不经意间发现,外婆每当吃完饭都会取下牙齿,那时才明白,原来,她那口平齐美丽的牙齿是假的。
豆腐花连渣带浆,粗中有细,容易消化,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而且它原汁原味、营养丰富、味道清纯鲜美,充满田园风味。难怪外婆常常点名只要豆腐花。
每每到外婆家,外婆总张罗着给我准备好吃的,我当然也不会拘束,放松一下好好吃一顿。席间,外婆总给我讲一些人生哲理:做个平平常常的人,干自己的任别人说去,我们清清白白,还怕人闲话,与人相处彼此无尊卑之别,以平常心对平常心……
那时,我总不明白外婆所说的道理,每当外婆讲这些时,我总嫌她罗嗦,总拼命打叉阻拦。或许我永远都不会明白外婆的大道理,因为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里,我们有无法逾越的代沟……
久未放晴的天空依旧留着你的笑容,哭过却无法掩埋歉疚。我在一片阴暗中被雨淹没,梦见你慈爱的微笑,却无法体会你的孤独。站在你的身边,看着你安静的睡去,泪水这才蜂涌而到……
思念?牵挂?回忆?……时间冲淡了生活,现在也终于悟出点人生哲理了:其实平常不是人生之光的暗淡,不是生命之火的熄灭,更不是超然世外的冷漠;而是一种认识自我的安详,这样的人生,于自己是云朵一样的轻松,于别人是湖泊一样的宁静。
原来,并非轰轰烈烈的人生才精彩。其实平常的东西也可以以营造出生活中的一番情趣,一种美丽。
★ 豆腐广告语
★ 描写豆腐的作文
★ 买豆腐五年级作文
★ 西施豆腐散文
★ 散文《观音豆腐》
★ 乡村豆腐美文
★ 豆腐品牌形象口号
★ 豆腐的歇后语
叙事作文《豆腐》(共2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