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jaz”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6篇五年级五单元作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五年级五单元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目录
- 第1篇:五年级五单元作文第2篇:五年级五单元作文第3篇:五年级五单元作文第4篇:五年级五单元作文第5篇:五年级五单元作文第6篇:五年级五单元作文300字第7篇:五年级五单元汉字作文第8篇:五年级五单元汉字作文第9篇:五年级五单元汉字作文第10篇:五年级五单元的作文第11篇:五年级五单元的作文第12篇:五年级上五单元作文:洗衣服第13篇:五年级下册五单元作文:家务劳动第14篇:五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第15篇:五年级英语上册五单元课件第16篇:五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第17篇:第四、五、六单元第18篇:第四、五、六单元第19篇:第四、五、六单元第20篇:九年级上第五单元第21篇:五年级单元作文第22篇:五年级单元作文第23篇:五年级单元作文第24篇:五年级单元作文第25篇:五年级单元作文第26篇:五年级单元作文
篇1:五年级五单元作文
周瑜非常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有一天,周瑜跟诸葛亮在商量军事,周想为难诸葛亮,就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可是诸葛亮却说只要三天时间,还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就去叫鲁肃帮助他准备材料:船、草把子、布幔与军事。并告诫鲁肃不要把计划告诉周瑜,免得他从中作梗。诸葛亮还请鲁肃一同取箭。
那一天,雾很大,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起来,船就已经开始向曹军的水寨逼近了。诸葛亮命令士兵擂鼓呐喊。曹操知道有敌人想进攻自己国,于是就叫弓**朝敌方射箭,不让敌人前进。等到船的两边都插满了箭时,诸葛亮就下令回师,当曹军知道受骗后,追也来不及了。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诸葛亮。”
篇2:五年级五单元作文
“叮铃铃”上课了,这节课是语文课,语文老师准备用这节课开一个猜字谜会,同学们已经准备了大量的字谜,就等猜字谜会开始了。语文老师满面春风地走向讲台,大声说道:“我们这节课来开办一次猜字谜会,下面有请吴帅同学来做今天的主持人。”随着掌声,吴帅笑吟吟地走向讲台,大声说道:“我宣布,猜字谜会正式开始!下面有请李屹然同学来给大家出字谜。” 李屹然来到讲台上,摇晃着小脑袋,故作神秘地说:“我给大家猜个字谜:不是男生,猜一个字。”我一听,这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字谜了,正当大家冥思苦想的时候,我自信地举起手回答:“是姓名的姓字,不是男生那就是女生。女生两个字加在一起就是姓字。”“完全正确。”主持人宣布。大家都向我投来崇拜的目光,我也十分得意。
李屹然不服气,又出了一个字谜:“左边王右边王,点和撇中间藏。”这下可把我难住了,我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来到底是什么字,这时我的同桌举起了手,她得意地看着大家,自信地说:“是班字,因为班字左边有一个王,右边有一个王,中间是一点一撇。”我一拍脑袋,对呀,我怎么没想出来呀。李屹然这下泄气了,垂头丧气地坐到了座位上。
主持人吴帅接着说:“下面有请陈子川同学上来给大家出字谜。”我一听点到了我,高兴地跑向讲台,说:“我给大家出个字谜: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热一冷,猜一个字。”说完后,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我得意地想:“哈哈,猜不出来吧。”心里正得意,我们班的.“猜字王”吴世杰举起了手,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我心想:“别得意,等会让你失败而归。”他站起来说:“是明字,因为日代表阳,月代表阴,一日比一月短,日是太阳,所以很热,月是夜晚,所以很冷。”我一楞,没想到他能这么快猜出来,不愧是“猜字王”啊。我不服输,还想再出一个字谜,“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发出了叹气声。
通过这次猜字谜会,我认识到:中华汉字是多么奇妙啊。
篇3:五年级五单元作文
本次习作写什么呢
武老师:小朋友,这次的习作要写什么呢?这个在我们的课本里写得十分清楚,快翻开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缩写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而能保留其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
缩写之前,把文章多读几遍,读懂内容,抓住要点;再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清楚哪些内容需要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减,并考虑怎样连缀成文。对保留的内容,不要照搬原文,要适当改写。缩写以后,再和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是否保留了主要内容,意思是否比较准确、完整,语句是否通顺连贯。请仿照下面的例子,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也可以缩写其他文章。这次缩写最好不要超过400字。
景阳冈 (缩写)
武松在“三碗不过冈”酒店连续喝了十八碗,不信店家说的景阳冈有老虎,在傍晚时后独自过冈。
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便躺在石头上想睡一觉。忽然,乱树背后跳出一只老虎来。武松翻身起来。老虎往上一扑,从半空中蹿下来。武松一闪,闪到老虎背后。老虎把腰胯一掀,武松闪在一边。老虎大吼一声,把尾巴倒竖起来一剪,武松又闪在一边。这一扑、一掀、一剪,老虎的劲儿已经泄了一半。这时,武松双手抡起哨棒,向老虎劈去,没打着老虎,却打在树上,哨棒断成两截。
老虎又扑过来,两只前搭在武松面前。武松丢掉哨棒,两只手就势抓住老虎的顶花皮,把它按在地上,用脚往老虎的脸上、眼睛上乱踢。老虎不住地扒身子下面的泥土,扒出了一个土坑。武松就势把老虎按下坑去,用左右揪住老虎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抡起拳头,使劲平生力气猛打,打得老虎七窍流血,不能动弹。
武松放了手,找回哨棒,又打了一气,直到把老虎打死。
篇4:五年级五单元作文
一、简介导入。
师:在这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尽情地遨游在多姿多彩的“汉字世界”里,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魅力!老师知道各小组开展了许多有趣的活动,收获不少。经过商讨,这节课选取了大家比较感兴趣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进行汇报交流。咱们先请第四组汇报,怎么样?(生鼓掌)
二、“汉字?闽南话泡茶开讲”:
(1)用闽南话吟唱古诗,谈感受。
第四组代表:我们在这里要跟同学们“话仙”,“话仙”是闽南话,用普通话解释就是闲聊的意思。在这里就是想跟同学们聊一聊“汉字与闽南话”。我们小组准备了个节目,想表演给大家看,你们说怎么样?(小组四位女生表演)
A、看表演,谈感受:
第四组代表:大家听懂我们节目中的歌词了吗?
生:你们是用闽南话在吟唱古诗《锄禾》。
第四组代表:对,刚才我们用闽南话的文白音吟唱古诗。你们听了有什么感受?
生: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用闽南话吟唱古诗的表演,虽然听不太懂,但是感觉很精彩。
生:古诗竟然能够用闽南话吟唱,并且听起来自然流畅,琅琅上口。
生:我感到很新鲜,有趣!
B:用闽南话学唱古诗:
第四组代表:怎么样?很有趣吧?想学吗?我可不是高手,我也是前几天刚学的呢!我们小组有个行家,我请她来教大家。
第四组代表:我用闽南话示范一句,大家跟读一句。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和我一起试一试吧。(读两遍)
第四组代表:用闽南话吟唱古诗能这样自然流畅,琅琅上口,是因为汉字与其他文字相比有独特、神奇的地方,它既可以用普通话语音来读,也可以用方言来读。据查闽南话当中保留很多古代的读音,下面这个练习题就可以证实。
(2)趣味练习:“说说看”
(课件单个出示汉字:跛、寄、骑;指名学生用闽南话读这个字的音。)
例如:
第四组代表:“跛”这个字古音怎么读?
其他学生茫然。
第四组代表:那么有谁知道这个字用闽南话怎么说?
生:BAI3
第四组代表:这个字古人的读音正好跟现在闽南话的读音很接近!
……(三道练习题完成后,小结)
第四组代表小结:像这样的字词在闽南话当中还保留有250个左右呢。
(3)交流活动收获。
A、第四组代表:在这阶段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小组对汉字与闽南话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学们就这方面如果有什么问题想了解的,可以提出来,和我们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
(各小组互动)提出的问题有:
生:我想知道闽南话中的字词的读音要怎样标注出来?
生:我想了解下闽南话的起源。
生:我想请问你们是怎样收集到这些材料的?
生:我想知道闽南话当中为什么能保留古音?
生:为什么你们小组会选择这个主题进行探究?
篇5:五年级五单元作文
老班长牺牲了,我们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用过的珍贵的鱼钩收藏起来,想起了老班长对我们说的话。对!我们要坚强地活下去。抬起头,夜幕已悄悄降临,是的,还有很多路要我们走,我们要挺起胸膛,坚持走出草地。
休息了一夜,东方已经是出现了鱼肚白,我把其他两个病号叫醒,晨风吹来,渐渐摩平了我们心中的伤痛。我们几个在附近拔了点野菜,煮着吃了。
离草地边沿约摸还有20多里的路,要走出这20多里路不容易啊,我们几个都是饿得面黄肌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倒下。
我们开始出发了,争取在这一天内走出草地。我们三个互相搀扶、互相勉励,我要拿命去拼,绝不辜负老班长对我们的期望。当我们走不动的时候,眼前浮现出老班长的身影;当我们被饥饿压得迈不了步的时候,耳边回荡着老班长对我们说过的话。草地里十分泥泞,而且稍不留心就有坠入沼泽的危险。我们尽管走得小心翼翼,还是一步三滑,我们几个被摔得鼻青脸肿的,可是我们把摔出的血一擦,“一定要走出草地,拼到底!”这是从我们心里迸出来的话,正是这句话使我们浑身充满了力量,让我们能一步步走下来。
走着走着,我们渐渐支持不住了。终于,我们相继摔倒在草地上了。“不行,爬也要爬出草地去。”我说。于是我们开始了艰难的爬行!1米、2米、3米。就这样匍匐前进,爬啊,爬啊,我们的手被荆棘扎得血肉模糊,钻心地痛,我们的脸上也伤痕累累,身上的衣服被划成一条一条的了。这些都不能使我们停下,我们爬呀,爬呀。也不知道爬了多久终于看到草地边了,也看到了前面的大家,我们几个高兴得哭了起来。“不要这样。”我安慰大家,自己却也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流泪。
走出了草地,多么的不容易啊!我们三个偎依在一起,望着远方那还剩下一半边脸的太阳。
篇6:五年级五单元作文300字
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干,处处想法陷害他。
一天,周瑜找诸葛亮商议军事,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三天便可造好,还立下军令状。之后,周瑜吩咐军匠,故意延迟,想把诸葛亮置于死地。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工用青布幔子遮起来,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还千叮万嘱不让周瑜知道。鲁肃答应了。
第一天至第三天白天,诸葛亮都没有动静。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请鲁肃去取箭。
这时,天还没亮就大雾漫天,诸葛亮的船已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一字摆开,把场面搞得像进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不敢出动,便下令放箭。一会儿,诸葛亮的船上就插满了箭。当曹操醒悟过来时,诸葛亮已顺风顺水,驶出二十多里了。
周瑜听了借箭经过,自叹不如。
篇7:五年级五单元汉字作文
几分钟前,我还在一条胡同里像一只没头苍蝇到处找出口,心里还抱有一丝同学在等我的希望。几分钟后,我的一切希望都化成了泡沫——他们并没有等我,而是让我一人独行。我去街上调查汉字混用的任务只能靠自己了。
无奈,我只好孤军深入了。让我想想哪里有错别字?我一手撑着下巴,一手托着另一只手,我这个滑稽的动作使我的回头率大增。有啦,去杂货市场看看。
过 了几分钟后,我就站在杂货市场的大门口了。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卖蚊香的商店,应该有错别字吧。我睁大双眼,竭力地搜寻。终于,在第N+1家蚊香店的招牌上找 到成语混用情况——默默无“蚊”。我高兴地又叫又跳,这下又使我的回头率增加了几点。按照原计划,我应该和商铺老板讨论并规劝才对。
于是,我兴冲冲地走进老板的接待室坐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便看见一位阿姨来了,她嘴上叼着一只香烟,典型的花卷头,从她那炯炯如炬的眼神中,便知来者不善,但我还是硬着头皮上了。
女 老板瞥了我一眼,坐在了一把转椅上,顺势跷了个二郎腿,两手相扣于胸前,以标准黑老大的姿态坐了下来。“老板,您知道我来找你是为了什么事吗?”我见她面 无表情地看着我,便自个儿陈述起原委来。她听了我的来意仍没有说话,但从她那极为轻视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潜台词:“一个小黄毛丫头,会有啥事?”
“阿 姨,我看见你的招牌上有错字。”我忍着心里的不平说。“关你们什么事,一大早,一个一个的小孩子没事做来找茬!”她不屑地说。“我希望您能改一下那个错 字。”我实在是忍不住了,把分贝提高了,“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纯洁而神圣的,不容任何人滥用和玷污!再见!”我掷地有声地说完再见便转身出了门。
一 路上,我回味着刚才的一幕,为自己的胆量而自豪。刚一转过街角,看到了一家网吧,在那玻璃门上赫然写着“一网情深”,又把“往”字滥用成了“网”字了。我 又鼓起勇气走进了网吧,向那位年轻的老板表达了我的来意,老板一听,便哈哈大笑起来“你们这些小孩怎么这么思想保守,这广告词多有创意啊!”“可是,可是 这样会误导小学生的呀!”“是吗,也是啊,那我在后面加括号注明正确字行吗?”老板的诚恳打动了我,我高兴地和他道别了。
今天一路奔波,见到了形形色色的被乱用的汉字,也与形形色色的老板打过交道。我觉得这是有意义的一天,因为我做了一名保护汉字的小卫士!
篇8:五年级五单元汉字作文
他,在长城脚下出生,在故宫中成长,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他见证了我们这个民族一次又一次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他记录了一个又 一个朝代的天灾人祸、歌舞升平。在外国人的心目中,他是神秘的兵马俑,是雄伟的故宫;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他是孔子忧愁的眼神,是李白笔下流出的不朽。你知 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中国的汉字。
每一个汉字都是方方正正、横平竖直,而外国文字却有哪一个是这种独特的方块字呢?汉字非常丰富,还有有趣的谐音、字谜,不好分辨的多音字,外国文字 有吗?对联形式也是汉字的“专利”!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都曾在历史的舞台上大放光彩,如今却都已走入了博物馆,只能供人凭吊。唯独中华民 族的汉字,走过三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展现出动人的光彩!
中国的汉字是美丽而直白的!他有楷书的四平八稳,有草书的狂放小拘,有行书的龙腾虎跃。看到“哭”字就使人伤心,看到“恬静”就仿佛置身于安详的世 界,“万水千山”使人一见就感到祖国风景优美,出处鸟语花香。“花”字使人心旷神怡。这些都散发着奇特的魅力,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汉字绝大部分都是由图形演变出来。看看“木”字,上面一横像树枝,中间则像树干,下面一部分像木头的根;一看到“火”字,你就是不认识它,也能猜出 它是什么意思,一撇一捺像柴火,上面的又像燃烧的火焰;“上”和“下”字就更好理解了,“上”字一竖指上面,“下”字一竖指下面。多生动,多有趣,多神奇 啊!你一定在心里称赞祖先的才智吧!
许多外国朋友都惊叹我们中国汉字的神奇和美妙,惊叹我们中国人的智慧,都心悦诚服地拜倒在汉字的脚下。 美国科学家曾做过多次人类智商测试,结果是中国人智商最高,其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人拥有奇妙的汉字!
汉字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的结晶,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篇9:五年级五单元汉字作文
我国历史文化渊远流长,各种各样的汉字也是千奇百怪。有的似龙蛇盘绕、有的似鹰隼雄立、有的不方不圆、有的若行若飞……更耐人寻味的,它们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你不信?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汉字是千变万化的,如“日”字,加一笔有8种变法,分别是“白”、“田”、“申”、“甲”、“由”、“电”、“旧”、“目”。有些字加一笔少一笔都是不同的字,比如:“鸟”,少一笔就是“乌”。看!汉字多奇妙呀!
汉字还有很多字谜呢!比如“十三点,却点错了座位,是什么呢”?答案是“汁”,为什么呢?因为十三点就是十、三个点”,点错了座位,就把它们的位子 反过来,就是“汁”。还比如说“阎罗王”,那是什么呢?是“瑰”。为什么?因为阎罗王是王,再加上阎罗王是鬼王,所以就是“瑰”。
汉字因为错别字和谐音,往往会闹出笑话。比如说:“在一个小县城里,由于发展问题,连老师说普通话都不标准。有一天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喊:”全体豆 油注意,把馄饨炖整齐。(翻译:全体队员注意,把横队对整齐)。笑完之后,我们更应该明白:写错别字和读错字是不行,因为这样会闹出大笑话的。
汉字特点的首推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时,就已经会背许多唐诗宋词了,春节时呤“爆竹声声一岁除,”下雨时呤“清明时节雨纷纷,”离别时呤“劝君更尽一杯酒,”思念家乡时呤“明月何时照我还”……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祖先留我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像爱自己一样爱每一个汉字,正确书写,合理运用,让汉字发挥其更大的魅力。
篇10:五年级五单元的作文
记得一次下着倾盆大雨的晚上,爸爸妈妈因为要见客户,所以连忙跑去店里了,只有我和弟弟在家。
爸爸妈妈出去后,我和弟弟在客厅里看电视,突然,外面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原本看得津津有味的弟弟突然紧张起来,身体一颤,说:“姐姐,我好害怕,外面在打雷。”“没有关系的,有我陪着你,这是自然现象。”我慢慢安抚着弟弟的情绪,他也慢慢平静下来,又开始看起电视来了。
“砰——”弟弟又吓得身体一颤。原来是风吹到了门。“没事,我在呢,只是风。”我连忙关上了窗户,拉上了窗帘。弟弟紧张地说:“姐姐你后面有……有鬼,你……你看,它正伸手……手来捉我们,还是好多好多只。”弟弟越说越怕,越说越怕,小脸都快皱成了一个包子了。原来,是风吹动了树,树在摇晃呢!我正要解释,天天却“咚”的一声就跪在了地上,神色慌张地说:“魔鬼大人们,您们大人有大量,就放过小的我吧。你看我一点都不好吃,那么瘦。求求您了,求求您了……”
我赶忙扶天天起来,解释道:“这只是风吹到树而已,你看。”弟弟抬头一看,原来是树啊,这才放心下来。
没过多久,爸爸妈妈就回来了,他们听到弟弟被打雷吓破了胆子这件事后后都哈哈大笑。
篇11:五年级五单元的作文
我和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见多识广的向导组成一个探险小组。我们要去探险的地方是热带雨林,我们带的东西有指南针、地图、饮用水、食物、药品、帐篷。
在行进过程中,我们听到了猛兽的叫声。我们还以为是幻听了,然而并不是幻听而是真的动物声音。忽然草丛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动,我们一个个冒着冷汗草丛忽然不动了,爬出来了一只小老鼠虚惊一场,我们继续向前走,总觉得危险正在靠近。忽然,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条大蛇又粗又大还很长,差不多有二米是黄色的,我们的拔腿就跑。当蛇追到探险爱好者的身后时探险爱好者拿起一个大网套住大蛇,放到很远的地方。我们继续走,刚才的那一条大蛇吓的我们脚都软了。我们擦了一下汗继续前进。在路上我们之中有人头晕,差点晕倒了。生物学家检查了一下他的身体,看有没有伤口。果然,有伤口。生物学家知道是什么东西咬的,就让向导上药,一看伤口我们就知道是被蛇咬的了。
走在危险的道路上,我们心里感觉像一个巨兽的吼叫。原来这不是巨兽的吼叫,而是我们的心在疯狂的跳动。
我们大家在森林一路前行,遇到过各种事情,让人感到恐惧的。
这次探险真是大刺激了。
篇12:五年级上五单元作文:洗衣服
今天上午,我看见妈妈又在忙忙碌碌的洗衣服,心想:平时都是妈妈为我和爸爸洗的衣服,这次,就让我洗一次衣服吧!也好让我大显身手。我恳求妈妈:“妈妈,就让我帮您洗一次衣服吧!我一定尽力而为,会把衣服洗的很干净的。”“那你试一试吧!”妈妈半信半疑。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衣服全都浸泡在温水里,等它们湿透了之后,再把衣服捞上来,放在洗衣板上。接着在袖口,衣领等比效脏的地方涂一些肥皂。涂完了,再把衣服用力搓一搓使脏物斩草除根。这时,我才发现盆里有好多好多的肥皂泡沫,一个个晶莹透亮地,在灿烂的阳光的照耀下,变得五彩缤纷。有的肥皂泡泡很大,可是你轻轻一碰,它就碎了,好像是“扑哧”一声笑着地消失了。尽管有些泡泡很小,但是却很耐劳。你不管怎样碰它,它都不会碎,有时还会顽皮的`粘你的手上呢!扔都不扔掉。当大泡泡和小泡泡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更可爱。好像是把一大堆奶油倒进了盆里,洁白,轻软,真舒服!
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把衣服都洗好了,但是有点累。
当妈妈看到了这一堆干净的衣服时,又惊讶又高兴,激动的对我说:“哦!蓓蓓真懂事,会洗衣服了。”我听了,心里感到非常的自豪,因为我能帮妈妈分担一点家条了。虽然我的动作很笨拙,但我很自信,因为我相信任何事情都会熟能生巧的。
篇13:五年级下册五单元作文:家务劳动
五年级下册五单元北师大版作文:家务劳动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我一大早就起床了,看到妈妈在干家务,心想:“妈妈这么辛苦,每天忙这个干那的,不停地在家里操劳着……”,看着妈妈的'样子,我不如帮妈妈干点活吧!反正我现在也没什么事可干。刚好碰上妈妈正要洗衣服,我心想:“今天是劳动节,该让妈妈好好休息一下”。就主动跟妈妈提出帮她洗衣服,妈妈不放心说:“不行,你洗不干净”,我说:“我保证一定洗干净”,妈妈看了看衣服不多,也就同意了。
于是我便洗了起来,妈妈说:“衣服少的时候就用手洗,要倒上洗衣液,先把洗衣液在水中化开,再把衣服放进去,浸泡约十分钟左右,最后再搓洗、清洗”。我卷起了袖子,一副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妈妈看了我的样子不禁笑了。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我要开始搓衣服,妈妈提醒我,衣服的领口、袖子最脏,要多搓一下,洗不干净就擦一点肥皂,我搓得十分仔细,连芝麻大的小污点也不放过,有一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搓干净,后来还用了妈妈交给的办法,擦了一点肥皂,真是管用,一搓就干净了。
当我看见旁边有一块红领巾,就拿来了过来放在一起洗,不一会儿,我突然发现我白色的袜子变成了红色,怎么回事?洗衣水也变成了红色,我一下子才明白红领巾掉色了,把袜子染红了。唉!我本想做一件好事,可没想到弄巧成拙。妈妈走过来,亲切地对我说:“没关系,下次注意深色衣服不能和浅色衣服在一起洗,有的衣服会掉色”。
妈妈要求我将洗好后衣服用清水清洗,至少要清洗三遍,这样衣服才能洗干净,我只好洗了一遍又一遍,衣服终于洗干净了,看着干干净净的衣服,我心里有说不出的畅快和自豪。衣服洗好了,我的衣服、鞋子都已经湿透了,卫生间里到处都是水,像刚打过水仗似的。接着我要起身去晾晒,但觉得腰弯不下来,心想:“原来洗衣服这么累啊!妈妈每天都这样操持家务多辛苦啊,以后我要有时间,一定要多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篇14:五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
设计理念
确定研究报告主题,搜集信息,撰写调查报告
设计思路
回顾报告写法――确定报告主题――拟定计划书――搜集资料――撰写报告
一、课前回顾
生活中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撰学一篇研究报告。谁能说说研究报告分为几部分?
二、确定报告主题,拟定计划书
师:我们家乡喜人的变化,生活中水源的浪费,班级中“眼睛族”的增多,家园中樱桃树的收获,这些话题你对那个感兴趣呢?
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感兴趣的话题吗?
生交流,说明原因。
师:看来同学们的兴趣还真广泛,下面同学们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结成研究小组。
学生找伙伴。
师:同学们,在拟定计划书之前,请想想你们都要搜集那些资料,到哪去搜集呢?
生讨论交流
师总结:搜集资料的主要渠道是调查、访问、记录、摘录、网搜等。
师:下面请小组内的同学分好工,每人负责好搜集的资料,从哪一种渠道搜集资料,开始拟定计划书。
生分工,拟定计划书。
三、搜集资料,撰写报告
利用课下时间搜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处理。筛选标准: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这个资料已由还是未有;资料中要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撰写时可以仿照《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分成四部分,努力做到问题明确,方法恰当,结论清楚。
报告可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一个同学执笔,然后集体讨论修改,完成小组合作的成果。
教后记
优点:学生喜欢利用课下时间搜集资料。
缺点:撰写调查报告有一定困难。
篇15:五年级英语上册五单元课件
五年级英语上册五单元课件
There is a big bed
学习目标1. 能听、说、读、写单词“clock”,“plant”,“bike”,“water bottle”和“photo”,并能用句型“There is …”表达某处有某物。
2. 能做“Let’s play”部分的游戏。
3. 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的优良品质。
4. 教育学生要热爱自己的家。
学习重难点 1. 能听、说、读、写单词“clock”,“plant”,“bike”,“water bottle”和“photo”,并能用句型“There is …”表达某处有某物。
2. 能做“Let’s play”部分的游戏。
教学难点
There be句型的简单运用。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课前热身(Warm-up)
1. Free talk
T: Good morning, everyone. How are you today?
Ss: Fine, thank you. And you?
T: I’m fine, too.
2. 教师播放歌曲“What can you do?”的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大声唱歌曲,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
二、课前预习(Preview)
1. T: You can do so many things. You’re helpful. Look! The room is clean and beautiful. (课件出示一间干净、整齐的房间)
T: What can you see in this picture?
S: I can see a bed, a desk and a …
2. 教师依次指着图片中的bed, window, desk, picture, chair问:“What’s this?”,学生回答:“It’s a / an …”并快速拼读。
T: This is a nice room. I want to make this room nicer. So I need to put more things in this room.
三、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A. Let’s learn
(1) 教学新单词
T: First, let’s put a clock in the room. (教师边说边点击课件,房间的墙上出现一个钟表) Now there is a clock in the room. Follow me, pleas. Clock, c-l-o-c-k, clock, there is a clock.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引出词语:plant, water bottle, bike, photo
(2) 教师用“唱反调”的方式带领学生读几遍新词汇。
(3) 教师介绍张鹏的房间。
T: Do you know what Zhang Peng’s room like? Let’s go and see.
(4) 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了解对话的大致内容。
(5) 学生同桌合作,用句型“There is ...”介绍自己班级的物体。
2. A. Let’s play
(1) 教师请三位学生上讲台,表演本部分的“句子接龙”游戏。
(2) 学生三人一组,模仿示例表演“句子接龙”游戏,然后教师请两三组学生上讲台表演。
四、巩固延伸(Consolidation & Extension)
1. 画一画
教师说:“There is a clock, a chair, a bed … in my room.”,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画图。
2. 情感教育:Everybody has his own house. The house is a loving bay. The house is a lasting marriage. I love my house.
3. 课堂练习——填入所缺字母,完成单词:
① 瓶子 bot __ __ e ② 时钟 clo __ __ ③ 自行车 b __ __ e
④ 水 w __ t __ r ⑤ 照片 pho __ __ ⑥ 植物 pl __ __ t
4. Check the answer
① tl, ② ck, ③ ik, ④ ae, ⑤ to, ⑥ an
五、课堂小结(Summary)
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词汇和句型,学生说说自己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六、布置作业(Homework)
1. 将本节课学习的新单词在四线三格内抄写六遍。
2. 跟着录音朗读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教学反思
篇16:五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
《骄傲吧,祖国》讲述的是第一个涉足南极文森峰这个死亡地带的中国女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为祖国争的荣誉的事。
课文有这么一句“我们身背二三十千克重的登山装备,脚穿四千克重的登山靴,在光滑而坚硬的冰坡上爬行。”课前预设是通过这个句子让学生体会背着沉重装备攀爬冰坡的艰辛。但讲课时有的同学提出问题“那不还是好事吗,南极的风那么大,背着这么重的装备就不会被风给吹跑了。”对于这个问题我感觉很突然,没有准备,转念一想,既然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说明有的同学对登山的艰辛理解还不深刻。课堂上需要解决。我首先表扬了这位同学的质疑精神,然后让同学们讨论装备重到底是好事还是困难。
通过讨论引导:
1,南极的风确实大,但会不会大到每时每刻就能把人给吹走这种地步。同学们讨论不会,假如这样的话科学家都不用去考察了,因为人一下地就会被风吹走。
2,让学生想象自己背六十斤重的背包,再穿八斤重的鞋子去春游或爬山,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同学们都说那肯定太累,玩的也不开心。我反问,那在暴风雪中爬冰坡不是更累吗?这不正是说明科考的艰辛吗?同学们都表示赞同。
课后想想学生的质疑和课前预设不符并不是一件坏事,可以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也更加深学生对登山之难,科考之难的理解。
五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
篇17:第四、五、六单元
教学内容】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用除法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综合应用乘、除法计算的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1.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教学重点】
一是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是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
小棒、挂图、相关课件等。
【课时按排】
本单元可用9课时进行教学。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页例1,练习十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用丰富、生动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算法多样,促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
P48主题图、例1情境图的放大图。每个学生准备36个○卡片或36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在第二单元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不知大家忘了没有?老师来考考大家,有没有胆应战?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2= 12÷3= 18÷6= 3÷3=
2.填空。
2×( )=4 3×( )=6 4×( )=8
( )×3=12 ( )×4=20 5×( )=15
说一说( )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二、合作探究
1.201班的同学在打扮他们的教室,准备过六一儿童节了。我们也去凑热闹好吗?
呈现P48主题放大图,你能发现什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
小组派代表汇报。
2.探讨计算方法。
(1)引导:我们首先来解决每一个桌的问题。出示例1的放大图。
(2)同桌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
(3)学生独立解答。
(4)如果挂成7行怎么办?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说出主题图中其它各桌的解决方法。
(2)学生独立解答主题图中其它各桌的问题。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4)显化想商的过程。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求56÷8的商,想8和几相乘得56,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商是7。
三、练习
1.P49的做一做。
让学生说一说用的口诀,再计算。
计算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想出商。
2.练习十一第1题。
(1)每两组一起开火车,看哪一组算得快。说用的口诀。
(2)让学生独立填写答案。
3.练习十一的第2题。
帮助小鸟回家。
4、独立完成第2、4题。
四、总结
1.请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数目大了些。
用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55页例2、例3,练习十二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1、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及解法。
【教学重难点】
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每人准备小棒20根,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各20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图(1)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思考的过程和结果,然后在全班交流。通过这两个层次的交流,使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唤起对“倍”概念的回忆,知道“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5根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或在黑板上表示):
图(1)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5根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图(2)
二、教学例2
1.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观察图(2),从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3.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习用。练习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
①摆好两行三角形。
第一行:△ △ △ △ △ △ △ △ △ △ △ △ △ △ △ △
第二行:△ △ △ △
②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③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合表示出来。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习。
用学具摆一摆:①12是3的4倍;②12是4的3倍。
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①题中,是12和几比?在第②题中,是12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三、教学例3
1.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课件动态出示题意:先出示舞台上有35个人唱歌、台下5人观看的情景,然后出示7位跳舞的学生。
提问:根据这个场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的问题也许较多,但一定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教师可从中摘录下来,如: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唱歌的人数是观众的几倍?
2.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的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请几位代表在全班汇报本组的分析过程和计算结果。
(2)在学生分析、推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基本分析思路(以本例为例进行总结):求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就是求35是7的几倍──就是求35里面有几个7。
(3)让学生应用基本分析思路解答“唱歌的人数是观众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3.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
(1)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情景,有序地数出跑步和练武术的人数。
(2)独立解答第(1)题。
(3)对于第(2)题,可引导学生提出用不同方法进行计算的问题。
四、课内(外)练习
1.基本练习。
做练习十二的第1、2题。学生独立作业时,教师应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排除思维障碍,学会运用分析的方法,树立能解决好实际问题的信心。
2.综合应用。
冬生骑车观看家乡的变化。
(1)想一想,说一说“千米”表示什么?
(2)冬生从岭下村到下溪村用了1小时,从下溪村到上溪村要几小时?从上溪村到鹅湖村要几小时?
(3)从江边村到鹅湖村大约要几小时?
(4)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57-58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使学生能熟练的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从而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较清楚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分析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口算。
2、做课本57页第5题。
学生独立计算在课本上。
二、涂一涂,算一算:
1、课本57页第4题。
先让学生试图,比比看谁的方法多。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有目的的将其做以下有条理的板书:
一种颜色圆片的个数另一种颜色圆片的个数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解决问题:
1、课本56页第3题。
引导学生根据画面提出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本题。要求至少要提出两个以上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2、课本57页第6题。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摆了多少盆月季花?
学生独立解答。
3、课本58页第7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填空和1、2小题。
鼓励学生根据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
三、开放练习:
小明今年8岁,妈妈今年36岁,去年妈妈的岁数是小明的几倍?
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59页例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在掌握表内乘除的知识的基础上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问题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1、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整体读图、读题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数量关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问题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风和日丽,我们一起去公园玩玩吧?(出示例4主题图)通过看图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二、主动探究:
1、小组合作再次观察画面在小组里说说画面的意思:第一幅图上有几条船,每条船上有几人,第二幅图上已知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自主探索:在明确图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尝试解答。
3、汇报交流:
学情预测:(1)要先知道有多少小朋友?从第一幅图上可以求出:4 6=24(人),每辆碰碰车坐3人,要做几辆?可以用24÷3=8(人)
(2)要想知道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已经知道每辆碰碰车坐3人,还要知道一共有多少人,可以从第一幅图上可以求出:4 6=24(人),然后用24÷3=8(人)
4、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认为解决这类应用题的 关键是什么?
三、巩固应用:
1、做课本60页第1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然后独立解答在课本上。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2、做课本60页第2题。
先让小组合作看图说图意,组长汇报图意。然后学生独立解答在课本上。
3、做课本60页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在课本上计算。然后让学生说出计算的顺序。使学生明白乘除混合运算和加减混合运算一样,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四、开放练习:
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以后,再对折,每折长几米?你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整理和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63-65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较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并能对除法算式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整理。
2、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务实的学习、系统的整理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能较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2、对除法算式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整理。
【教学过程】
一、知识的整理。
1、你能举一些学过的乘法算式吗?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
2、你能根据老师提供的表格把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进行整理吗?小组为单位试试看。
3、小组汇报整理的结果。
二、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出示口算卡片)
2、把下列算式按结果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
54÷9 18÷6 40÷8 45÷5 63÷9
56÷7 56÷8
3、在 里填上+、-、÷(题略)
4、做课本练习十四的第1、2、4、6题。
三、游戏。
请同桌两人从数卡中任意抽出两张,一人根据数卡说乘法算式。一人说除法算式。如:3、6甲:3乘6等于18。乙:18除以6等于3,18是6的3倍。
四、开放练习
在 □ 里填上合适的数,在 ○ 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 ○ □ =24 □ ○ □ =21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63-66页有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或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转化的数学方法。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3、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会看图,说出图意并能解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瞧,这是201班上体育课的情景图,这个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
(1)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互相说图意。
(2)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3)小组合作交流不同的解题方法。
师小结: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自我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出示65页第8题主题图)
师:夏天到了,同学们可喜欢游泳了,瞧、游泳池里真热闹,你看到了什么?
(1)学生汇报、交流信息。
(2)学生小组合作提出问题。教师可分类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解答。
二、知识应用。
1、做课本64页第3题
(1)先让学生读懂题意,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议议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各自独立进行解答。
(3)组织学生交流,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第64页第7题。
3、第65页第9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同桌两人进行猜数游戏。
4、第66页第10题。
(1)学生自主探索,填一填。
(2)组织学生交流。
(3)师生共同归纳。
开放练习:说出下面哪两个数之间有倍数关系,请你用这两个数字创设一个用除法计算的情境吗?
6 2 1 3
篇18:第四、五、六单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语言描述万以内的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树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3、让学生进一步让学生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万以内数的读写。
2、整百、整千数的进(退)位加减法。
教学难点:
1、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如何数。
2、体会数位的意义几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
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4、整百、整千数的进(退)位加减法。
【教学安排】:8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68-69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10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语言描述万以内的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
3、让学生进一步让学生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0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如何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前调查反馈:生活中有许多比较大的数,你收集到哪些内容?我们全校师生共有多少人?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画面上正在发生什么事情?猜一猜体育场能坐多少人?
2、亲历数数,建立数感。
出示一大包小正方体.猜一猜有多少个?
小组合作,动手数一数。
汇报展示: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十个一百是一千。
揭示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3、数数游戏,突破难点。
从198数到204,从989书到1000。同桌互相数数。
通过数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你还知道哪些更大的数?先讨论,再交流:
当数较少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个一个地数;
当数较多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十一十地数;
当数更多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4、读数、写数、数的组成。
在计数器上拨出数:126 304 580
同桌互相读出这些数,注意:中间有0时怎么读?末尾有0只能读?并写出来。
讨论: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5、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三、应用拓展。
1、完成做一做。读出下面各数,再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广场上有330个鸽子。
天空中有580个气球。
2、写出下面各数。完成做一做第2题。
3、完成练习十五第1-4题。
4、开放题。
毛衣620元 裙子215元 裤子203元
每件衣服各是多少钱?
妈妈带了1000元钱,买这些衣服够吗?
妈妈选中了这件毛衣,该怎样付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70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话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美丽的沙滩上,有两只海龟正在争吵,它们都说自己的年龄大(出示两只海龟,背部分别写着数:8和13)。一只8岁,一只13岁。请你们来帮助它们比一比,到底是哪只小海龟的年龄大。可以怎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8<13你是怎么比出它们的大小?(一位数<两位数)
这时沙滩上又爬来一只3l岁的海龟,它和13岁的海龟比,哪只海龟的年龄大?怎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13<31=。你是怎么比出它们的大小?(比十位上的数,十位上l比3小,所以13<31=。
小结:比较海龟的年龄,其实就是要我们比较数的大小。
二、自主探究。
1、根据位数分类 。小鸟也请我们帮忙,你能把它们送回家吗?小组讨论看看应该怎么送?
出示挂图:
473 927 12 1000 98 57 5 10 100
一位数 两位数 三位数
你把哪几只小鸟送回同一个家?为什么这么送?
2、比较大小。
从这些数中任意选取两个数,比一比,结果怎样?写在练习本上。学生汇报,师板书:
473 〉12 927〉5 1000 〉10 100〉10
98 〉59 927 〉473 12 〉10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归纳总结:
数位不同时,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少的数就小
数位相同时,先看它的最高位,最高位的大的数就大;如果
相同,就看它的下一位,一直比下去。
三、应用拓展。
1、比一比游戏。同桌个出一个数,在比大小。
2、完成做一做。
3、完成练习十五第5-6题。
4、开放题。
出示图片:
950米 小芳家 15分钟
470米 小刚 20分钟
学校 780米
920米 小强 12分钟
小丽 10分钟
① 比一比,谁家离学习习近平,谁家离学习远?按大小顺序排列出来。
②从学习到家,他们个用多长时间?
③看了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73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100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语言描述万以内的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认识数位顺序表。
3、让学生进一步让学生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1000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1、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如何数。
2、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交流收集到的资料:生活中有许多比较大的数,你收集到哪些内容? 可以让学生将1000以内的数字记录下来。超过1000的书有老师来写。
出示主题图: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学生尝试读出这些数。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4。
①先数大正方体,引导学生一千一千的数。
师:这个正方体是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可以用哪个计数单位来表示?数到9千后,再增加1千是多少?引出:
一千一千地数,十个一千是一万。 “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
②用计数器数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数,一千一千地数,十个一千是一万。
2、亲历数数,建立数感。数出10000个大米,感受10000个大米有多少;数出10000也纸,感受有多厚;我们学校有1000人,想象10000人有多少。
3、教学例5。
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上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是怎样发现的?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读一读,写一写,填一填。
4、制作数位顺序表。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出书并读出来。
三、应用拓展。
1、完成做一做1-2题。
2、说一说,写一写。同桌合作,每人说一个数,对方写出来,再交换。
3、社会实践作业。
到超市调查:各种家用电器的价格是多少,并记录下来。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75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100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00以内的数。
2、让学生进一步让学生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1000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汇报交流:你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调查各种家用电器的价格是多少,并记录、读出来。
450 450 982
65 4587 3589
说一说这些数的读法、写法和组成。
二、自主探究、
1、看图读数、写数。
千 百 十 个 千 百 十 个
○ ○ ○ ○ ○
○ ○ ○ ○ ○
○ ○ ○ ○ ○
○ ○
写作: 4 3 0 5 3 0 0 3
读作:
这些数与前面的数有什么不同?有0的万以内的书怎么读、写?小组讨论交流评议。
汇报交流。
2、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出书并读出来。
3、说一说,写一写。
同桌合作,每人说一个数,对方写出来,再交换。
三、应用拓展。
1、完成做一做1、2题。
2、根据数的组成写数。
2个百、5个十和6个一
4个百和8个1
9个百和2个一
4个千、6个十和8个一
3、按要求写数。
写出三位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数。
写出四位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数。
4、开放题。
找规律填数。①150 250 350 ( ) ( )
②820 840 ( ) 880 ( )
③1600 2600 ( ) 4600 ( )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76--77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000以内数的认识,能用符号和语言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近似数,并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和估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你喜欢哪个数就在计数器上写出来,并读写出来。请学生板演。学生会随意写出一些数:
9000 10000 7022 8700 5020
806 9999 4523 1008 5002
同桌互相读数。
这些数中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你想知道吗?引出课题:
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 近似数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内交流收集的'材料:各种家用电器的价格。正确读出这些数。师有选择的板书:(例7)
空调1430元 电视机980元 洗衣机1198元
微波炉339元 组合音响5400 茶具87元
从中任意选择两个数进行大小比较。
说一说比较的方法是什么?
2、教学例8。出示情景图1,“育英小学大约有学生1500人”。
猜一猜育英小学准确的人数可能是多少人?
学生猜完后,出示准确数进行比较,指出:1500是1506的近似数 。
出示情景图2,说一说哪个是近似数,哪个是准确数?
讨论: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容易记忆?
3、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空调1430元 , 大约是1400元。
电视机980元 ,
洗衣机1198元,
微波炉339元 ,
组合音响5400 ,
茶具87元,
三、应用拓展。
1、完成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六第5-7题。
3、社会调查作业。
查一查:“我国之最”(有关万以内的数,如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78--79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000以内数的认识,能用符号和语言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近似数,并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和估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汇报交流。
汇报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写出来,读出来。
二、课堂练习。
1、用计数器上数数。
一个一个地数 一万
九千九百九十J
开始 I一十一十地数
五千→一千一千地数 →九千 一百一百地数 → 九千九百
2、想一想,填一填。
6526=6000+ 500 + 20 + 6
3739= □+ □ + □ +□
5610= □ + □ +□
7800= □ + □
3、看图填数。
4、开放题。
请四位同学上台来,每位同学手中拿一张数字卡片、如图。
请你们四位互相帮忙,互相合作,按照老师的要求,很快坐到合适的座位上,组成一个数。
①组成最大的四位数;②比5000小的数;③组成一个比5000小的数。
④组成最小的四位数;⑤比3000大的数;⑥再组成一个比3000大的数。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81--8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灵活的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整百、整千数的进(退)位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资料的情况。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到的生活中的整百、整千数:电脑大
约8000元,音响大约4000元,学校人数大约1000人……教师有选择地把学生收集的数据书写到黑板上。
2、观察数的特点,复习数的组成。
选择自己收据的数据说一说该数的组成。
师:利用数的组成规律,可以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9。张爷爷家新买了一台彩电1000元和一台电冰箱
2000元,请同学们帮他爷爷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钱?
小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一个花了多少钱”。
汇报交流,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
归纳几种不同的方法,比较优劣,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2、教学例10。
观察主题图,提出一个加法或减法问题。
文艺书籍:50种
科学书籍:80宗
学习参考书:130种
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口算解答,并算一算自己是怎样算的。
口算: 900+600 1500-600
3、比较例10与例9的数据在口算时有什么不同,体会进位和退位。
三、应用拓展。
1、小组合作学习,选择课前收集的数据互相提出加减法的问
题,并口算。
2、挑战赛。完成做一做。
3、完成练习十七地1-4题。
4、开放题。
小红家 800米 学校
600米 □ 500米
人民公园 1200米 图书馆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计算出结果。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83--84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练进行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进行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口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提高计算速度。
教学难点:整百、整千数的进(退)位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计算:
600+700 2000+700 80+60
1300-500 9000-800 1800-200
1500-1000 1600-800 900+100
二、指导练习。
1、出示图片:
微波炉800元 电脑9000 空调2000
①微波炉和电脑一共多少钱?
列式计算:
②空调比电脑少多少钱?
列式计算: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独立解答。
2、小猴送信。
5000-4000 2500-1000 1600-700
8800-8000 800+200 700+800
1900-900 3000+5000 3000+7000
得数是 得数小于 得数是 得数大于
1000 1000 1500 1500
3、数学游戏。
猜一猜整百数:比5000小?----对!
比2500小?----错!
比3500小?----对!……
4、有几种填法?
5000< 50□0 6357 >6□57
5、开放题。
用2、4、0、0组成不同的四位数
①最接近4000的数:
②最接近2000的数:
③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
④一个零都不读的四位数:
篇19:第四、五、六单元
【教学内容】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1、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感知1克和1千克的质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5--8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初步知道“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并感受1克、1千克有多重.
3、知道1千克=1000克。
4、会称整千克物体的质量。
5、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教育学生买东西时要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排队。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准备】一个蜗牛(重1克)、盐(500克)两袋、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2分硬币、弹簧秤、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小天平、2分硬币、大米、石子、弹簧秤、各种物品。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去超市调查、了解到哪些常用的质量单位?
1、学生汇报调查的结果。
师小结:“斤、两”是我们国家常用的单位,你知道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什么吗?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探究新知
师: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现在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 交流汇报
师小结: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2.认识秤。
师:要知道物品的轻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
(多媒体课件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师:同学们有些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天平。
(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
3.认识“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蜗牛”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只蜗牛的体重?
(学生兴趣高涨)
师:那我们应该选择什么秤来称呢?
生:天平,因为蜗牛很轻。
师:那我们一起来称一称这只蜗牛的体重。
(示范操作)
师:我们来看游码的左端停在刻度几?
生:刻度1,这只蜗牛重1克。
师:以蜗牛为标准,你能猜一猜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吗?
师:我们分小组来称一称看谁估量的最准。
(小组活动)
师:每个同学拿一个2分的硬币掂一掂试一试,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
你能说出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
师:同学们的桌面上有一些物品,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称一称,好不好?
听清要求:(1)先掂一掂,估计一下物品的质量,然后再用天平称出物品的质量。
(2)称好的物品的质量用近似数表示就可以。
师:刚才有的学生想知道我们的数学书有多重,用标尺上的刻度不够,我们还有个办法用法码来称。
说明:游标拨回刻度0,在右盘放入砝码,直至天平平衡。
将砝码和标尺上的质量加起来就是数学书的质量。
师(拿出一袋盐):谁来估量一下一袋盐的质量?
师:我们来一起看一看质量标注,一袋盐500克,那两袋呢?
生:1000克。(板书1000克)
5.认识“千克”
师:如果再重一点的物品用天平称还合适吗?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家里常用的弹簧秤,谁知道弹簧称的用法?
我们分小组从你的材料袋里称出1千克的物品。
在1000克右边(板书:1千克)
师:我们称出了分别1千克的大米和石子,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都是1千克,但不一样多。
师:虽然体积不一样,但质量是相同的。
师:同组同学依次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
师:你能估计一下你的凳子、书包有多重吗?
称一称试一试吧!
小组活动并汇报。
6.认识1000克=1千克
师:1千克大米和刚才称的1000克的盐比较,请小朋友来猜一猜,谁重?
(学生猜)
师:我们用弹簧秤来称一下这两袋盐的质量。
生:1千克大米和1000克盐同样重
师:也就是说 1000克=1千克(补充“=”注意读法)
也可以说1000个1克是1千克。
三、应用拓展
1.认识常用的台秤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天平和弹簧秤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台秤,你能读出台秤上的数据吗?
2.认识健康秤
师:谁能说出他们的体重?
3.连线
西瓜 100克
方便面 5千克
4.判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 )
(2)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 )
(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四、开放练习:
两袋奶糖1000克,6袋奶糖可以装多少袋?6袋奶糖重多少千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8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初步会应用“克”和“千克”。
2、会称整千克物体的质量。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教育学生买东西时要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排队。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克和千克的例子。
2、说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课本88页第一题)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再填一填。
3、说出下面的小朋友各重多少千克。(课本88页第二题)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再填一填。
4、比较大小(课本89页第5题)
二、判断
1、一个2分硬币重1克,10个2分硬币重1千克。 ( )
2、5千克比5000克要轻一些。 ( )
3、一袋大米重25克。 ( )
4、小明重25千克。 ( )
5、一头肥猪重100克。 ( )
三、估算练习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你们组每个学生的体重,然后再请每个学生报出你的体重,比较一下你的估算怎么样?
四、开放练习
名 称价 格
苹果2元500克
桃 1元500克
香蕉5元500克
荔枝8元500克
西瓜3元500克
菠萝3元500克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出来。
篇20:九年级上第五单元
勤业中学 王庆华
学习目标:本单元六篇文章均是经典名篇,学习时要继续进行诵读训练以增强语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理解内容。能诵读名篇名段,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了解我国古代的社会现实,古人的社会理想和抱负,描写祖国大好河山,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理解性的背诵名篇名段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主旨,能自主学习文言文是学习时要培养的重要能力。
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设想:
本单元由六篇文言文构成,这六篇课文都是传统的名篇。学习本单元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原文,并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思想或中心意思以及.写作特色做深入的探究。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的意义和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口语训练、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贯穿单元的学习过程。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双线并行。通过综合学习与探究,让学生感悟到一种较新的学习观念,懂得抓住机遇,有创造意识等。
经过两年的中学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当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九年级学生应该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对课文的主题思想或.写作特色作深入探究。
教学过程:
一、熟读成诵。
借助注解和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文章。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用2―3课时能熟练朗读本单元6篇文章。用各种激励方法,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教师现身示范背诵,打消学生背诵的畏难情绪。
二、自主学习。
1、方法预备。共同学习“综合学习与探究”的二、三、四、五,学会利用注解解题、释词、注音、通句,了解文言词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了解判断、省略、倒装等常见的文言句式和古代文化常识。为自主学习作必要的方法准备。(1课时)
2、自主学习。借助页下注解、工具书力争读懂原文,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原文,翻译能做到“信”、“达”、“雅”,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适当解疑答惑,对有分歧和班级共同的疑难点组织进行讨论,合作解决。(3―4课时)
3、相互检测。每人出一份文言词语解释检测试卷,测试卷要求解释常用实词、常用虚词,考察常见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古今异义等现象。然后相互交换检测,相互批改,统计结果,查漏补缺。教师在学生检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中重要实词的古今词义不同进行比较,对词类活用的'现象加以归纳。对一词多义的现象加以归总,对常用实词的意义、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加以识记,把握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的句式。(2课时)
4、课外延伸。教师准备相关的课外文言文,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拓展学生的文言阅读,进行互动的阅读赏析,开展评价性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要求能独立阅读。推荐阅读的篇目:《屈原列传》、《种树郭橐驼传》、《喜雨亭记》、《武昌九曲亭记》、《春夜宴桃李园序》、《与顾章书》。(2课时)
三、探究学习。(2课时)
探究切入点:司马迁注意到雇农陈胜的“鸿鹄之志”,柳宗元倾听蒋氏的诉说,“闻而愈悲”,范仲淹在写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后却说出了另一番话,欧阳修的“乐”寓意深长,陶渊明的桃花源是他的社会理想,吴均在给朋友的信中描绘自然美景,流露出远离名利场的愿望……古人写文章,往往就是这样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在理解文章基本意思的基础上,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并说说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每个时代都会有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文人,这些人走上仕途后仍然关注人民疾苦,了解社会问题,研究历代兴亡,试图从中找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司马迁并不因为陈胜出身底层而忽略他的远大抱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对天命的怀疑。柳宗元一向关注民间疾苦,他写《捕蛇者说》是对朝廷横征暴敛的强烈控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追求。欧阳修的“与民同乐”,表达了期望人民安居乐业饿理想。陶渊明梦想世外桃源,流露出对安定、平等社会的向往。吴均神往自然,他的避世思想,和陶渊明一样,是因为感受到现实社会的丑恶。
学习本单元课文,每人的启示不尽相同,理解的角度、深度可能也不同,但古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是其共同点,应从中感悟到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态度。
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启发、引导、点拨,让学生能自主把握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思想,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某一方面可以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给予指导。
四、.写作。
“综合学习与探究”的作文题紧密联系本单元课文,在.写作训练中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写作中,要求读写结合,学生讨论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学生批改、学生自改与教师批改相结合,讲评时,学生讲评与教师讲评相结合。(3课时)
五、综合测试。
文言文的综合测试很有必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必不可少。(2课时)
其他资料:
查阅下面网站可以看《陈涉世家》.课件:
tbkt.educast.com.cn/cz03-04-2/13/XK08_NJ08/ZY20040412145725484/YXKJ.html
218.64.182.130:81/list.html?id=1296
查阅下面网址可了解司马迁及《史记》:
www.greatchinese.net/famous/schooler/simaqian.htm
www.ykyz.net/yuwen/book6/a_lianjie/zw1.htm
www.ld.nbcom.net/shiji/
查阅下面网站可看《桃花源记》.课件:
www.kc100.com/teachresource/show.html?key=5789
www.kc100.com/teachresource/show.html?key=5788
查阅下面网址可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
www.lingshidao.com/gushi/taoyuanming.htm
foxmm.vip.sina.com/tym/in.htm
ywtd.3322.net/shigexinshang/taoqian.htm
查阅下面网站可看《岳阳楼记》.课件:
202.99.175.54/gaokao/603.htm
tbkt.educast.com.cn/cz03-04-1/15/XK08_NJ09/ZY20031126083017328/YXKJ.html
www.hr3z.net/ArticleShow.html?ArticleID=164
查阅下面网址可了解范仲淹及其作品:
home.xmu.edu.cn/~yueshangxian/Shici_Fanzhongyan.htm
www.mypcera.com/book/ji/p/fanzhongyan.htm
www.huaxia.com/wh/mjmp/00159101.html
查阅下面网站可看《醉翁亭记》.课件:
202.99.175.54/gaokao/603.htm
www.kc100.com/teachresource/show.html?key=5787
查阅下面网址可了解欧阳修及其作品:
home.xmu.edu.cn/~yueshangxian/Shici_Ouyangxiu.htm
www.poyanglake.com/jan/oyx-page.htm
www.yuwennet.com/Article_Show.html?ArticleID=442
查阅下面网站可看《捕蛇者说》.课件:
www.kc100.com/teachresource/show.html?key=5862
www.tj47zx.net/bcjyzy/cz-gz-yuwen/dibace.htm
查阅下面网址可了解柳宗元及其作品:
www.ltyz.gx.cn/yuwen/liuzongyuan.html
www.huaxia.com/wh/mjmp/00096034.html
查阅下面网站可看《与朱元思书》.课件:
www.ba2by3.8u8.com/chinese.htm
www.kc100.com/teachresource/show.html?key=5844
查阅下面网址可了解吴均及其作品:
tspoem.nease.net/menu/zpxx/hwlc/wujun.htm
www.zhsc.net/Html/20043511191-1.html
九年级(上)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
姓名 班级
积累运用(20%)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
jié( )乎 lǘ( )左 huī( )突 gōng( )筹交错
阴yì( ) 伛lǚ( ) 顿bó( ) qiáng( )倾楫摧
二、默写。(12%)
1._______________,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一曲新词酒一杯,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 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4.且壮士不死即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悍吏之来吾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哗然而骇者,___________________。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其本字 。(4%)
1.固以怪之矣 _______同 _____
2.身被坚执锐 _______同 _____
3.属予作文
篇21:五年级单元作文
咳,一转眼就到20xx年了,我也整整离开了我的故乡——雷州二十年了。所以我决定踏上回家的旅程。
我回到了我的家乡——雷州。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是我的故乡,一栋栋高楼直耸入云。我找到了回家的'路,几十年不见的老母亲见了我,一下子“一拥而上”把我抱住说:“总算把你给盼回来了,我的好儿子。”
我们回到我家楼下,我对妈妈说:“我们住在几层啊?”在五十一层,妈妈回答说。啊那我们怎么回去啊,我又问。儿子别怕,看我的。只见妈妈拿出两双鞋对我说:“穿上鞋。”我一穿上,我的身子像火箭一样飞向空中,不过十秒,到家了。开门的是一位样子怪怪的机器人,妈妈说这是我们家的保姆。机器人给我洗脸、穿袜子……
过了几天,我来到我的母校——附小,不过现在已经改名为雷州科技小学了。我一进入大门,先进入我的眼帘的是:有动物形;植物形;书形……的大楼。我首先进入书形的楼,我一进去,忽然有一本比教室还大的书向我扑来,“抓”到我以后,就渐渐合拢了。我以为我已经死了,我一争开眼,有一群小孩在玩耍。一位小孩对我说:“叔叔,您还不到吧……
虽然我们二十一世纪的科技还没有那个程度,但是我相信将来一定会有的,现在的我正在为未来的“他”拼搏。
篇22:五年级单元作文
大家好!我是电冰箱,我长着又高又胖的身子,穿戴银色的时装,家里小主人最喜欢我了。
我分为上下两层,上边冷藏的熬头层是小主人的母亲为小主人买的各类各样的食物:有一些好喝又营养的牛奶,有很多新鲜的生果,还有小主人最喜欢吃的粟米肠......,第二层是小主人的祖母买的各类蔬菜、鸡蛋、鱼啊、肉啊等等,每一天吃剩下的饭和菜倒了很可惜,小主人的祖母就把饭菜放在第三层保持新鲜。
底下冷冻的熬头层是放的小主人的母亲买的批萨,当小主人饿时,只要拿出来放进微波炉里烤一下,就能吃到又喷鼻又软、美味无比的批萨,第二层放的是小主人的祖母做的冰其凌等,第三层是放的爷爷买回家的鸡、鸭、鱼、肉等。
我的功效可是很多的哟,所以你们要好好的爱护我哦!
篇23:五年级单元作文
星期一我们班就要举行辩论会了,正方是“开卷有益”,反方是“开卷未必有益”。我的观点是“开卷有益”,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那些不健康的书看了反而有害。”可是大家请想想,如果连这点抵抗能力都没有的话,那长大后如何辨识、抗拒社会上的种种诱惑?但如果多看一些书,就会增强各种能力,当然这种也包括在内。
二、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因为怕被坏书污染就不读书,那就永远也不会有大出息。
三、古代诗圣杜甫说过一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对写作是很有好处的。现实生活中,许多同学发愁写不好作文,而多读书就是解决的最好方法。
四、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不仅可以使人了解高科技产品,学习科学,还可以教人以做人的道理和为人处事的经验,陶冶人的情操……
五、书是智慧的源泉,一个人,如果不读书,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如果不读书,遇事就会慌慌张张,手忙脚乱。
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开卷有益。
【五年级单元作文集合6篇】
篇24:五年级单元作文
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习作。这次习作不限定内容、范围,无论是写见闻、感受还是写想象,只要是自己想写的内容都可以写。本次的习作,我打算与小朋友们一起探讨童话故事的写作方法。大家喜欢童话故事吗?大家愿意练习写一写童话故事吗?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喜欢童话吗?你阅读过童话故事吗?你会写童话故事吗?阅读童话故事是一种享受,写作童话故事是一种快乐。练习写童话是广大小朋友最受欢迎的创新习作练习方式之一、小朋友是童话创作的天才。小朋友天性富于幻想,喜好新奇,向往光明的不平凡的事物,而童话能张开幻想的翅膀,把小朋友带进一个超越时空的神奇境界,让小朋友们在那里自由翱翅,从而使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一定满足,这也是童话始终对小朋友有着巨大魅力的原因。在练习写童话时,其中树木、花儿、草儿等等都会说人话,那么小朋友们就会对它们发生兴趣。
亲爱的小朋友们,握起你的小拳头,大声对自己说:行行行,我能行!棒棒棒,我最棒!
现在,深吸一口气,让我们开始学习旅程吧!
学习旅程第一站──进入作文美食城
本次习作写什么呢
武老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次习作的内容。
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习作。这次习作不限定内容、范围,无论是写见闻、感受还是写想象,只要是自己想写的内容都可以写。在写之前,要先想清楚自己要写什么,再回忆一下这学期学习了哪些表达方法,并试着把一些方法运用到这次习作当中。习作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最好不少于400字。写完以后读一读,有不满意的地方认真改一改。
武老师:老师们,看完习作内容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本次习作内容透露了哪些信息?
1.本次习作,安排了一次自由作文,要求我们不限定内容、范围,无论是写见闻、感受还是写想象,只要是自己想写的内容都可以写。
2.在写之前,要指导学生先想清楚自己要写什么,再回忆一下这学期学习了哪些表达方法,并试着把一些方法运用到这次习作当中。
3.习作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最好不少于400字。
4.写完以后读一读,有不满意的地方认真改一改。
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吗
小朋友: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呢?
武老师:主要要求有三点:
在写之前,要先想清楚自己要写什么,再回忆一下这学期学习了哪些表达方法,并试着把一些方法运用到这次习作当中。
习作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最好不少于400字。
写完以后读一读,有不满意的地方认真改一改。
确定自己要写哪一个
小朋友:这次习作不限定内容、范围,无论是写见闻、感受还是写想象,只要是自己想写的内容都可以写。我们应该写什么呢?
武老师:本次习作,老师指导大家写一个童话故事好吗?
小朋友:太好啦!我最喜欢童话故事啦。
篇25:五年级单元作文
暮春时节,大诗人杨万里来到了新市的一个徐姓人家开的旅店里投宿。他站在窗边远眺,渐渐地陶醉了:田边的篱笆稀稀疏疏 ,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好像在闲谈家常;一旁的大树刚抽出嫩芽还不能为人们遮阳挡雨;树下有一条细长的小路碗蜒地伸向远方;一望无际的菜花,明晃晃的,不禁使人眼前一亮,阳光下还有几只黄色的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
杨万里突然被一阵对话惊醒,扭头一看,原来是三个天真无瑕、活泼可爱的孩子:“芳妮、赵亮,你们看那黄蝶多美啊!”一个小女孩指着不远处的黄蝶兴奋地冲着身边的两个小伙伴喊道。那个名叫芳妮的女孩子提议道:“不如,我们去捉一只来好好瞧一瞧吧!”她的另外两个伙伴异口同声地说:“好,走,去追!”
赵亮很聪明,选择了一个在花上小憩的蝴蝶,心中暗喜,嘴角微微上扬,“嘘------”示意小伙伴们不要说话,然后自己拢住双手,小心翼翼地靠近目标,抓准时机猛地一扑,结果还是扑了个空,蝴蝶逃入了菜花丛中。
晶晶呢,她选择了一只飞舞的蝴蝶,跟在后面穷追不舍,突然间,晶晶加快了速度,但聪明的蝴蝶使了个计策也一溜烟飞到了菜花丛中不见了。
芳妮那边也挺热闹,她选了一只上下翻飞的蝴蝶,像一只跳蚤似的在蝴蝶后上窜下跳,累得满头大汗,却始终无法捉到。蝴蝶戏弄芳妮一番后也飞入菜花丛中不见了。
三个孩子捕蝶的情景,感染了杨万里,他诗兴大发,微笑着吟道: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篇26:五年级单元作文
《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本书,耐人寻味,里面的阿嬷更是乐观、开朗,能把人的不幸变成开心、快乐。
昭广的妈妈因为一些问题把昭广送到了佐贺。佐贺是个穷地方,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那么好的生活条件。但幸运的是,昭广有一个乐观的阿嬷,即使是伤心的事情在她的非凡的脑子里都会变得快乐。在她乐观的想法下,昭广非常快乐。
至少来说,佐贺的阿嬷是一个乐观、坚强的女人。也不管多大的苦多大的痛都能承受,并且,还把它们想得简单。说实话,大人们从来没有一个像阿嬷那么快乐,这样的想像力。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的一句话是:“你一笑,别人也跟着你笑。”是的,笑是一种安慰,笑是一种幸福,笑是一种快乐……
在生活中,我妈妈跟阿嬷一点也不一样,我妈总是求我学习多看点关于学习的事。而阿嬷则是别看了,再看就成书呆子了。我妈说:“别干这个,煮饭太危险了。”而阿嬷却在第一天就教昭广煮饭。
所以,才有像作者这样的人,对人生的理解。
★ 五年级三单元作文
五年级五单元作文(通用2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