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阅读答案

时间:2017-10-14 14:55:06 作者:你说得都对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你说得都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大林寺桃花》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大林寺桃花》阅读答案,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大林寺桃花》阅读答案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①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四月,白居易时被贬任江州司马。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②芳菲:盛开的花,泛指花。

篇2:《大林寺桃花》阅读答案

(1)请简要分析诗人登山前后心情所发生的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指出市中所运用的.一种手法,并就其表达效果作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登山前,诗人为春光逝去而感到遗憾;登山后,当一片春景映入眼帘时,又感到由衷的惊喜和宽慰。(支出前后不同的心情2分,分析1分)

(2)示例:对比的手法。(1分)作者把人间“芳菲尽”与山寺桃花“始盛开”进行对比,表现了作者发现山中花开得惊喜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如从借景抒情、拟人、比喻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篇3:《大林寺桃花》阅读答案

11.(甲)文说明对象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

12.(甲)文划横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并选一种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4分)

13.(甲)文第③段,“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的加点词“凡是”有何表达效果?(3分)

14.根据文意,将以下四个词语正确填入(甲)文括号中,它们的番号是 、、、。(2分)

A.山脚 B.有霜 C.无霜 D.山腰

15.(甲)文②③④段能否交换顺序,为什么?(3分)

16.(乙)文《大林寺桃花》说明了(甲)文中哪种物候现象?(2分)

篇4:《大林寺桃花》阅读答案

11.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三个因素(或经度、纬度和髙下差异)。(2分)

12.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答案示例:作比较,将早春晚春南京桃花刺槐开花日期同北京相 比较,强调突出了或者一切近海的地方,都有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的特点,(1分) 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意思相近即可)

14. BCDA (2 分)了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让人清楚明白。(任举两 种说明方法即可得2分,分析作用2分)

13. “凡是”是总括某个范围的一切情况,表示无一例外。(1分)用在此句中强调了所有&>15.不能。(1分)因为这是按三个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1分)使这一部分 层次清楚,说理逻辑性强。(1分)

16.说明了高下差异是影响物候的因素。(1分)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 越往高处越迟。(1分)

篇5: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阅读答案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①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四月,白居易时被贬任江州司马。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②芳菲:盛开的花,泛指花。

(1)请简要分析诗人登山前后心情所发生的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指出市中所运用的'一种手法,并就其表达效果作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8、(1)登山前,诗人为春光逝去而感到遗憾;登山后,当一片春景映入眼帘时,又感到由衷的惊喜和宽慰。(支出前后不同的心情2分,分析1分)

(2)示例:对比的手法。(1分)作者把人间“芳菲尽”与山寺桃花“始盛开”进行对比,表现了作者发现山中花开得惊喜之情。(2分) (意思对即可。如从借景抒情、拟人、比喻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篇6:大林寺桃花阅读理解答案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两首作品都写了寻觅春天,请指出两首作品各是怎样寻觅春天的?寻觅结果如何?

答:白诗常胜春归无觅处,却意外在山中的大林寺里看到桃花,寻到了春天;黄词通过问取黄鹂寻春,最终没有寻到。

(2)两诗词各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白诗中最终找到了春天,充满惊讶和喜悦;黄词没有找到春天,感到无限怅惘和苦闷。(意对即可)

3、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与黄庭坚的清平乐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作者惋惜春光流逝的深情是共同的。 不同点:白居易最终找到了春天,充满惊讶和喜悦;黄庭坚没有找到春天,感到无限怅惘和苦闷。 白居易:长恨春归无觅处 黄庭坚:除非问取黄鹂

阅读练习二:

1.两首诗寻觅春天的'方式有所不同,请在诗中找出相关诗句来。(2分)

2.说说二诗反映的作者的感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4分)

参考答案

1.白诗是长恨春归无觅处。黄诗是除非问取黄鹂。

2.惋惜春光流逝的深情是二诗作者感情的共同点。不同点是白居易最终找到了春,充满惊讶和喜悦;黄庭坚没有找到春天,感到无限怅惘和苦闷。

篇7: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四月里别处的春花都凋谢了,

大林寺的桃花却刚刚开放。

人们常说春天走了再也没地方寻找,

却没料到春天却悄悄地转移到这里来。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

○●○○○●●

不知转入此中来。

●○●●●○△

【注释】:

1。 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2。 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3。 山寺:指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4。 不知:岂料、想不到。

5。 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赏析】: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一片始盛的桃花。我们从紧跟后面的“常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他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前两句讲四月春末在山寺见到桃花,后两句再表达诗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悦心情。透露了诗人对宁静、和谐、清新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篇8:大林寺桃花作文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至。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转眼,四月来了。春天像一个旅行者,总是到这儿游游,到那儿逛逛,谁也不知下一个站点他会去哪儿。春天那几个月,一眨眼工夫就过去了。刚才还是那么绿意盎然、充满活力,滴着晶莹剔透的水珠的叶儿们,一下子变成了老黄色的,苍老甚至有些憔悴不堪。连那爱跳舞、爱梳小辫儿的柳树姑娘,也似乎变成有气无力的老太婆了。人们都感叹着:“哎!没了春天的陪伴,这日子该怎么过呀?”是呀,又有谁希望春天离开的呢?

人们都已放弃了留住春姑娘的念头,可还是有一个家伙,仍固执探寻着离去的春,他就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那可爱的居易先生,一边在山林中喊:“春姑娘,我可爱的春,你在的话就回答我一声呀?”一边在山林中东张西望地探头寻找着。两者就在这无声的心灵沟通中,开始了一场有趣的捉迷藏游戏。

山中只剩下居易空荡荡的呼唤声和他那“沙沙”的脚步声,偶尔有几只黑鸟飞过,地下飞快地掠过一道黑影。

突然,远处一座矮小的寺庙映入了他的眼帘,一股神秘的力量在驱使他过去。居易加快了脚步,远远就看见“寺林大”三个字,心中不免一阵激动。一群调皮的小家伙露出了她们粉嫩的小脑袋,笑嘻嘻的',像是在笑白居易这个可爱的家伙,她们就是在枝头尽情绽放着的楚楚动人的美丽仙子——桃花。那里头娇嫩的花蕊,像那一只只长在花儿里面的黄色“小蘑菇”,也像那绽放出来的耀眼的烟花,而这粉嫩的花骨朵,就是衬托着美丽“烟花”的背景。

居易先生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他像是找到自己的心上人似的,兴奋地喊道:春!我的春!我心爱的春!我就说你没走远吧!”

春笑了笑,她示意自己的随从——桃花,朝居易招了招手。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居易先生走近了,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让人感到舒心而可爱的“桃花仙子”,也朝春笑了笑。

大林寺桃花,这首千古流传下来的经典古诗,就介绍了居易先生与春玩捉迷藏的游戏。在那芳菲已尽的四月,因气温差异,山上的桃花正激情、昂扬地开放着,而居易就是这大名鼎鼎的春的追随者。当“来无影,去无踪”的春,怎么也找不到时,蓦然回首,却望见了春的随从,心中一下子涌起了一阵喜悦。

只要心中有春,春天就在你身边!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及赏析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翻译

《大林寺桃花》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题淮南寺阅读答案

大林和小林阅读心得

抽打心中的樱桃花阅读答案

《抽打心中的樱桃花》的阅读答案

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阅读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题目和答案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阅读答案

《大林寺桃花》阅读答案(通用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大林寺桃花》阅读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