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西里小老鼠”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四年级上册语文题西林壁练习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四年级上册语文题西林壁练习题,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四年级上册语文题西林壁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题西林壁练习题
一、读古诗,理解字词的意思。
1.《望天门山》
(l)望:(2)开:
(3)对:(4)孤:
(5)楚江:
2.《题西林壁》
(l)题:(2)西林:
(3)不识:(4)横看:
(5)缘:(6)此山:
二、比一比,组词。
断孤()碧()
继()狐()岩()
壁()岭()峰()
避()铃()锋()
三、说一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篇2:四年级语文上册:《题西林壁》
四年级语文上册:《题西林壁》
一、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缘 庐 峰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
二、学习《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 题: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附:板书: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年级语文上册:《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3:语文题西林壁课后练习题
语文题西林壁课后练习题
一.解释画线的`词,再写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完成填空练习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 )。
两岸青山相对出 ( ),
孤帆一片日边( )来 。
第一句中( )写出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
一、二句中( )( )两个字写出了长江冲
决一切奔腾向前的水势;二、三句中( )
( )写出了水和山的颜色美。
★ 苏轼:题西林壁
★ 题西林壁古诗
★ 题西林壁读后感
四年级上册语文题西林壁练习题(通用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