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HR对于员工关系巧处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HR对于员工关系巧处理,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HR对于员工关系巧处理
导读:通过这一个小小的案例希望能让HR们张一个心眼。
一大早领导拿着一封信交给负责员工关系的同事。后来才知道是一个员工写给公司高层领导的投诉信。人力资源部门把投诉信这件事作为员工关系案例召集大家开了个会。
了解到投诉信上的内容并不复杂,主要想表达的是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因为自己是个老员工,一直努力工作,表现也都合格。但只是因为身体原因,在某一个月份休息了十多天,而导致当月的绩效不佳。绩效不佳的状态已经让心里有些难受,但直接上级的极度理性和纸质的绩效不达标沟通函更让员工觉得无法接受。其次员工希望公司可以撤回提醒函。因为自己即将离职,觉得这份沟通函让自己在公司留下不好的痕迹,担心对未来有影响。最后员工对公司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出了异议。觉得公司并没有人性化处理个案,虽然制度流程确实如此,但毕竟是对人的处理,所以希望不要像对待机器一样。
看了这个内容,你应该会觉得这事其实并不大,但为什么员工会把这件事闹的如此大呢?而且员工是在离职当天进行的这个动作,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从这件事本身来分析。公司相关人员在执行制度流程的时候确实没有做到足够的沟通和人性关怀。虽然做了沟通,但并没有让员工有足够表达的时间和机会。只是完成了沟通和双方签字的动作。
其次从员工角度分析。员工心里非常郁闷,但又无处可说。直属上司冷酷了,找人资的同事倾述,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关心和关怀。公司也没有明确员工的沟通渠道。员工只得铤而走险,直接投诉至公司高层领导,希望引起重视。
这次的事件最终得到了解决。公司的领导主动邀请员工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公司的总经理也给员工回了信,真切表达了公司对员工的关心,也对之前的不足做了检讨。对制度上存在的不足也计划做好修订工作。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有如下的反思。首先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员工沟通倾述通道的尽快建立。及时和充分聆听员工的建议,意见、申诉和投诉并迅速做出反馈,创造双向沟通的良好氛围和温馨的工作环境。在员工倾述的过程中需要倾述的信息客观、具体、清晰。而作为回应方更需要及时有效真正走心式的反馈,而不是冠冕堂皇的应答。其次良好畅通的沟通方式需要多元化。公司的管理层可以更多的深入到员工中间,走到员工身旁。主动了解员工的需求。当然建立微信群等多元化的网络沟通的方式也是非常好的方法。
其实解决人的问题,看似容易,其实不易,且谈且真心。只要你用真诚、真心、真情去面对员工,这解决人的问题就成为看似不易,其实还行,且做且高兴的工作。
篇2:HR实战:如何处理员工关系
一、身为下属的时候
尽职尽责。身为下属,首先要明确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职责是什么,因为你到这个职位来,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完成这个职位上的工作内容。工作中要随时向领导汇报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领导了解工作的情况和进度。
虚心学习。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式时代,学习是不止步的唯一方法。学习的途径有很多,可以和同事相互交流,可以读书看报,可以上网学习,可以参加培训班,等等,除了这些方式外,其实我们身边的领导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老师,他既然能身为我们的上司,首先说明他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并且富有责任心,这些是部门领导必备的条件。
同时,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决定领导身上会有不同的优点,如:好学,谦虚,细致等等等,因为我们每天与领导一起共事,耳熟目染,言传身教,只要我们愿意用心观察,虚心请教,我们可以从领导身上学到很多知识,不断丰富自己。
将心比心。 我们身为下属,要知道领导也是人,人非圣贤,有时在工作中也会有所失误,比如,同一份工作,反复修改,重复让下属去做,下属心里不免有所抱怨,或是生活上有瓶颈时把情绪带入工作中,做下属的也要有所体谅,将心比心,如果我也处在领导的这个位置上,面对压力,面对挑战时,我是否也会犯错呢?我当然希望得到部下的理解和支持!营销学中,我们常说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才能理解客户的心理和需求。在我们和上司的工作中,我们也同样需要换位思考,相互体谅,相互支持,才会营造一个高效的团队!
二、身为领导的时候
包容心。一个人,优点越突出,缺点也越明显,身为领导者必定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能容人之长,不忌才,也要能容人之短,容人之过,必须学会客观的看待下属的优缺点,其实,聪明的领导者在致力于减少下属的缺点的同时,还会更努力的发挥和培养他们的长处。
培养人才。能够在一段时间里领导组织做出一番成就的管理者固然了不起,但能使事业后继有人,使企业基业长青的管理者则更伟大。培养接班人是一个领导者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帮助员工培养、发掘自身的潜力,提高能力,并为下属提供发展空间,相信部下也会心存感激,愿意团结在你的身边,为公司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不管你是作为上级,还是作为下属,应当谨记“距离产生美”的原则。尤其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与你的下属保持适当的距离,以正确引导双边关系的良性发展。这个距离分寸的把握,与领导者平衡能力密切相关。距离大了,就有可能成为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距离小了,就有可能成为哥们义气的朋友文化。管理既是科学,更是艺术,由此更见一癍。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则流程可供我们遵照执行;唯一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最大的责任者在于领导本身。在处理领导与员工关系中,领导是主动的,员工是被动的。领导疏远了员工,员工也必然疏远你;领导拉近了距离,员工也会拉近距离。所以,我们可以想见,问题肯定出在领导自己的身上。领导风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家公司的文化氛围。
因此,当陈朗感觉到这样的疏离感时,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反省自己,是否在日常工作中已经与员工拉开了莫大的距离?如果是,他应该主动走进员工,增加沟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很大层面上是出在沟通上。曾经有一个管理学家说过,如果一个经营者听不到来自员工的声音,那么这家公司的文化就很危险了。必要的有效的沟通能够传递心声,更让领导者能够懂得换位思考。如果领导者对于自己的上级也是下属的话,不妨从自己作为下属的角度考虑希望什么样的领导才能让自己积极进龋“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等价价值观
领导与员工关系处理的第二条黄金定律即“不要等价价值观”。什么是等价价值观呢?就是领导者将自身的价值观等同于员工的价值观,而要求员工按领导者的价值观行事。这样的表现最集中在加班问题上。比如笔者认识一家公司的两位股东,他们两个人为了公司业务发展,可以算得上呕心沥血,以公司为家了;甚至两个人都离了婚,全身心扑在企业中。他们以此为荣,认为我老板都这么拼命了,你员工有什么理由不拼命;我老板每天都加班,你员工有什么理由不加班。笔者倒要试问一句:你老板都离了婚,是否员工也应该去离婚呢?很显然这家企业的问题就在与此,老板的价值观和员工的价值观并没有形成交叉,而老板又用自己的价值观去等价了员工的价值观。
按照老板的理解,加班工作是为他们好,他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就可以获得更高的职位,就可以拿更多的薪水,就可以为他们所爱的人提供更多的东西。其实这作为老板的想法而言并没有错,尤其是对那些希望开创自己事业的人来讲更加正确。但问题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企业家,也不是每个人把金钱和地位做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
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进行行为的选择,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等价的问题。人都有价值观,而不同的人,其价值标准很可能是不同的。如果你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其他人的行为,就可能会引起纷争。不仅仅是老板,职业经理人通常也是习惯以等价价值观对待自己的下属的。
三、为自己的幸福而工作
很多人可能会纳闷,既要与员工保持距离,又不能以等价价值观来对待员工,那么怎么样才能激发员工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呢?就有如案例中的郎内科技公司的员工们,平淡似水、慵懒倦怠,稳健有余、激情不足,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真正的领导者应当让员工唤醒自觉,“为自己的幸福而工作!”相信这是每一个经理人所期盼的最终答案。让员工为老板而拼命工作吗?让员工为企业而拼命工作吗?让员工为团队而拼命工作吗?让员工为他人而拼命工作吗?全都是假的。只有让员工为自己而工作,才能真正焕发其真正的战斗活力。脱离了这个宗旨,任何激励都无法真正有效。围绕这个宗旨,制定系统的激励方案,才能使员工自我鞭策、主动而为。
篇3:HR如何处理员工加薪请求?
1、情景描述
通常情况是年终评议进行加薪,但不是全部员工都得到加薪;又或者加薪的幅度不同,即使某位员工没有获得本次加薪,也不见得他的工作就是“一落千丈”很可能是因为本次整体加薪幅度太小,从而使该员工失去了加薪的机会。
另外,如果该员工的薪酬水平在该企业及同行业之间已经到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加薪的空间也彼然会很小些。可以说,影响加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2、相应解读
从员工的角度来讲,他或许不清楚地这些因素,它只是感觉到自己工作的非常努力,所以就应该加薪。因此,员工有加薪的愿望和提出加薪要求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当员工提出加薪要求时,首先应该考察他的绩效考评成绩,如果成绩较低没有达到加薪的标准,就应该向他解释本企业的加薪政策,鼓励他努力工作,争取下次获得好的工作绩效与考评成绩。
3、客观应对
如果该员工的绩效考评良好,也没有得到加薪,就要认真的调查原因,
是由于工作失误造成的,还是因为该员工的薪酬已经较高,不宜合再加薪。
如果是前者,则应该立即纠正错误,对员工进行弥补;如果属于后者,就应向他解释本企业中与他能力相同的其他员工的平均薪酬水平,或介绍同行业其他企业同职位的薪酬水平,以便得到他的理解。
如果员工指出与他能力相同的员工也有加薪,而他自己却没有加薪时,这时不要轻易地将该员工与他所讲的员工进行比较,这样会使不满情绪和抵触的行为加深。
如果这两位员工同属一个部门,则应该交由部门经理进行解释;如果这两位员工不再一个部门,则可以告诉他每个部门的加薪指标不同。
有些管理人员为了照顾下属要求加薪者的情绪,而采取一些不很实际的理由或轻易地答应他的加薪要求,这是件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最直接的影响是,让其他员工造成了“谁不争取谁就是损失”的感觉。更为负面的是,如果员工们纷纷效仿,那么后果则难以想象了。
应注意:即使是因为工作失误而造成了加薪错误,也不应该对已公布的加薪名单进行修改,而应该在内部沟通渠道直接通知财务部门进行弥补。
篇4:老板如何处理新老员工的关系
1、防止新老员工对立关系的形成
企业做到新老员工平等对待的状态是最好,但比较常见还是“新人新猪肉”——新人总要被老员工欺负等不平等现象出现,根本的办法是要改善管理制度,杜绝新老员工各自一套制度做法的不对等现象出现。
2、平衡好新老员工的利益
主要是针对薪酬福利和晋升机会。随着CPI的增长,各城市的起薪点每年都可能有所上调。有些企业调整应届生起薪点时,甚至跟工作了两三年的老员工持平,这就会造成老员工不满意薪酬,进而出现怠工情绪。
适当增加工龄工资,并保持相对固定的比例,一方面体现公司对于员工忠诚度的鼓励,同时也对老员工的历史贡献予以肯定,通过工龄工资一定程度上弥补老员工,降低因新员工的薪酬过高或者绩效突出带来的老员工的失落感,
老板如何处理新老员工的关系
3、激励新老员工发挥各自优势
将员工进行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促进组织间的和谐共处。避免老员工或者新员工集中在某个部门或者临时组织中,在相互共事中发挥互补优势,促进员工发展。形式可以为新员工入职时指定一位老员工作为导师,并且不定期的组织新老员工的活动,加强互动。
4、关注新人成长的同时调整老员工的职业规划
在新人报到之前,HR部门就对新成员的职业发展道路进行设计并跟其沟通好。新人备受关注,而其实老员工也需要HR部门的帮忙——及时跟老员工沟通,了解他们的发展情况和个人兴趣,帮助老员工调整职业规划之路,使老员工在公司整体中感受到温暖和推动力,从而更忠诚于企业,也给新员工以良好的示范作用。
篇5:创业初期怎样处理员工关系?
员工一直是推动和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员工关系,好比一柄双刃剑,处理得好,会大大推进企业的发展。如果处理不好,则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甚至可能让企业倒闭。结合本人的经历,小结出在创业的初期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以资共享,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主要问题:
1、什么时候需要招新员工?什么时候员工已经过剩?
2、该如何给员工定工资?
3、怎么保证公司的核心技术不被泄露?怎样应对:
第一点:
公司对员工的控制主要是基于两个因素――员工的工作压力以及公司的资金储备情况。
一般情况下,公司的工作,如果让员工感到厌烦了,就应该考虑新请员工,以保证工作效率。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招聘新员工容易,解雇员工就比较难了。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项目,或者在一个短时间内的工作,就要鼓励员工,尽量把困难客服过去了。至于有些时候,公司因为项目缺乏导致员工过剩了,就要看管理者的判断了,如果公司确实是因为业务内容发生了变化,用不了那么多人,那也只能忍痛说服员工离开公司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工作繁重或者工作轻松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能经常改变,想想我们自己工作的时候,谁没有个连续加班,谁没有个每天空到聊天的经历呢?
公司的工资压力也是改变员工数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公司都会有业务的起伏,都会有公司暂时的困难期,
有些时候,公司资金确实紧张了,那我们也只有从员工头上打主意。但是扣发工作,或者减工资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因为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员工都会感觉到公司快不行了,或者公司已经处于危机边缘,会对员工的信心造成打击。再困难,都要保住那些核心员工,所以,这个时候,最无耻的事情,也只能由创业者来做了,就是开掉一些对公司核心价值没有太多影响的员工,以减缓公司的资金压力。
第二点:
员工的工资是个比较矛盾的问题。每次发工资的时候,都恨不得不发,为什么?呵呵,钱是从自己口袋里掏出去的……但是,发工资的时候,又怕发少了,让那些核心员工感觉不满意,致使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对于核心员工的收入水平,其实也是根据公司整体收入水平和当地相同行业的收入水平综合来决定的。收入只要能让员工能感觉不亏待就可以(满足是不可能的,呵呵,工资这个东西,永远满足不了人的欲望)。如果是公司核心员工对薪资不满意,那么就要看是给一个核心员工单独长呢?还是所有人一起长?只长一个,其他人不满意;一起长了,可能提出要求的那个不满意,而且你的脸估计就要拉长了。所以,做老板的最好是平时能观察员工的心态,在爆发前能解决。
对员工的关心,可以从细小的细节入手,什么员工生日聚会一下,有空的时候组织一些活动啊,逢年过节给表示一下什么的……人是有感情的嘛!
第三点:
公司的核心技术对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公司成立初的核心技术,都是由自己掌握了。到后期,虽然把核心内容也逐步放给了员工,但是市场还是自己控制了,所以问题也不大。
其实我们分析以往员工反戈的案例,就会发现,员工反戈必定是市场和技术人员一起出走的,所以如何保证市场和技术的有效分离,就是保证公司核心价值的关键点。而核心技术这一块,要保证不外露基本很难,能够保证一个核心技术至少被两组员工同时掌握,任何一组都可以在该技术上继续开发。
篇6:hr应该怎样处理员工要求加薪?
员工要求加薪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尤其是在岁末年初,那么作为HR又该如何来应对呢?
1、情景描述
通常情况是年终评议进行加薪,但不是全部员工都得到加薪;又或者加薪的幅度不同。即使某位员工没有获得本次加薪,也不见得他的工作就是“一落千丈”很可能是因为本次整体加薪幅度太小,从而使该员工失去了加薪的机会。
另外,如果该员工的薪酬水平在该企业及同行业之间已经到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加薪的空间也彼然会很小些。可以说,影响加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2、相应解读
从员工的角度来讲,他或许不清楚地这些因素,它只是感觉到自己工作的非常努力,所以就应该加薪。因此,员工有加薪的愿望和提出加薪要求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当员工提出加薪要求时,首先应该考察他的绩效考评成绩,如果成绩较低没有达到加薪的标准,就应该向他解释本企业的加薪政策,鼓励他努力工作,争取下次获得好的工作绩效与考评成绩。
3、客观应对
如果该员工的绩效考评良好,也没有得到加薪,就要认真的调查原因。是由于工作失误造成的,还是因为该员工的薪酬已经较高,不宜合再加薪。
如果是前者,则应该立即纠正错误,对员工进行弥补;如果属于后者,就应向他解释本企业中与他能力相同的其他员工的平均薪酬水平,或介绍同行业其他企业同职位的薪酬水平,以便得到他的理解。
如果员工指出与他能力相同的员工也有加薪,而他自己却没有加薪时,这时不要轻易地将该员工与他所讲的员工进行比较,这样会使不满情绪和抵触的行为加深。
如果这两位员工同属一个部门,则应该交由部门经理进行解释;如果这两位员工不再一个部门,则可以告诉他每个部门的加薪指标不同。
有些管理人员为了照顾下属要求加薪者的情绪,而采取一些不很实际的理由或轻易地答应他的加薪要求,这是件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最直接的影响是,让其他员工造成了“谁不争取谁就是损失”的感觉。更为负面的是,如果员工们纷纷效仿,那么后果则难以想象了。
应注意:即使是因为工作失误而造成了加薪错误,也不应该对已公布的加薪名单进行修改,而应该在内部沟通渠道直接通知财务部门进行弥补。
[hr应该怎样处理员工要求加薪?]
篇7:hr如何处理员工的矿工迟到问题
最近政策规定不能以任何名义克扣员工工资,那么,hr该如何处理员工的迟到旷工问题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如何处理员工的迟到旷工问题
记考勤也好,打卡也好,看上去起到了管理员工工作态度的作用,其实是治标不治本。因为这些似乎机械性
措施,只是限制了员工的外在行动,却不能了解员工内心究竟对工作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建立员工上下班制度与仓库管理员的作法是截然不同的。仓库管理员只需记清物品进出库的数目即可,而要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则不是简单地靠记迟到、早退的次数所能做到的。还是要从员工本人的实际情况以及老板自身的工作办法上找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1.员工是否对老板及工作环境不满
也就是说管理者要先检查一下自己的行为。假若老板本人就经常不遵守工作秩序,就必然会给公司造成一种不守时的风气,如此员工怎么能不受影响呢?或者某一部门中有极少数的员工经常迟到、早退,时间一长,他们的行为也一定会影响到本部门的其他员工。
2.在人员的使用上是否不得法
比如,某年轻职员在产品推销方面独具特长,而老板却安排他到资料室去管理资料。每天面对着一大堆自己毫无兴趣的报纸、杂志和工作汇报,而又必须把它们整理、分类并妥为保管,这位年轻人心情之坏自不必说了。如果老板能了解到这一原因,并及时地把这个年轻人调到能够发挥其特长的销售部门,迟到、早退之类的现象恐怕就会自然消失了。
3.对员工所担负的工作,老板是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或许该职员以往工作一直很好,也取得过出色的成绩,但在工作总结会上,老板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并没有给予应有的表扬。这自然会使这位职员产生一种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感觉,因此就消极怠工。这一点应引起老板的足够重视。有的职员表现欲极强,他们一时在工作中有所建树,就非常希望能得到老板的赞扬;如果希望落空,立即就会垂头丧气,信心全无。作为老板,如果能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而采取相应的办法,激发其工作热情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4.是否因为家庭困难而影响到工作
虽然员工们白天在一起工作,但由于居住比较分散,下班后联系较少,因此对于彼此的家庭情况不很了解。或许有的员工家里有长期卧床需要照顾的老人,或许有的员工小孩经常生病,离不开大人。
这些原因都可能影响到他们按时上班,这绝非是员工自己故意如此,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举。这就需要老板能够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热诚的帮助,以设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员工在感激之余一定会加倍努力地去工作。
当然,这并不是建议一概取消现有的惩罚制度,但是只有从根本上找原因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 员工处理决定范文
★ 员工关系学习心得
HR对于员工关系巧处理(精选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