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发大财”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松科冷杉属植物的化石历史和现代分布,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松科冷杉属植物的化石历史和现代分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松科冷杉属植物的化石历史和现代分布
松科冷杉属植物的化石历史和现代分布
冷杉是北半球阴暗针叶林的优势种和建群种,现全世界共有52种1亚种12变种,在北半球形成南欧、北美和东亚三个分布中心,这三个地区也是冷杉属化石最丰富的地区.在垂直分布上,冷杉集中分布于1 000~2 000m(15种)和2 500~4 000m(13种)两个海拔地段.在中国,冷杉植物呈南北间断分布,集中分布在横断山地区.冷杉属的'特有现象和孑遗分布现象都十分突出,有7个种呈孑遗分布.根据冷杉属的地史分布和现代分布的研究并结合最新的系统演化资料,本文推测冷杉属于白垩世中期起源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始新世以后,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冷,逐步向南迁移,由于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落基山脉抬升及东亚季风气候的出现以及第四纪冰期的影响而形成了现代间断的分布格局.冷杉与银杉、金钱松等其它松科植物的形成模式十分相似.
作 者:向小果 曹明 周浙昆 XIANG Xiao-Guo CAO Ming ZHOU Zhe-Kun 作者单位:向小果,XIANG Xiao-Guo(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曹明,CAO Ming(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
周浙昆,ZHOU Zhe-Kun(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4)
刊 名:云南植物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BOTANICA YUNNANICA 年,卷(期): 28(5) 分类号:Q941 Q948 关键词:冷杉属 地史分布 现代分布 起源 扩散篇2:栲属(壳斗科)植物的现代和地史分布
栲属(壳斗科)植物的现代和地史分布
根据文献资料和标本馆及化石记录,讨论了壳斗科栲属植物的现代分布和地史分布.现代栲属植物有110~134种,主要分布在东亚及东南亚,其中印度支那地区有82种栲属植物,是世界栲属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马来西亚地区是栲属特有种最丰富的事实是支持马来西亚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区系交流十分有限的论据.中国栲属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是滇黔桂地区(29种).栲属植物现代多样化中心在马来西亚和中南半岛.排除Chrysolepis后,栲属的分布类型应属热带亚洲分布.栲属在地质历史上有着比现在广泛的分布,最早、最可靠的'栲属化石记录发现于北美始新世地层,欧洲和日本始新世也有栲属的化石记录,化石记录表明栲属起源的时间不晚于古新世,所有的壳斗科及栲属的化石都发现于北半球,现代分布也主要在北半球,壳斗科及栲属起源于北半球可以确认,由于化石证据与现代植物学的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以及关键地区化石证据的不足,具体的起源地尚不能肯定.
作 者:刘孟奇 周浙昆 LIU Meng-Qi ZHOU Zhe-Kun 作者单位:刘孟奇,LIU Meng-Qi(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周浙昆,ZHOU Zhe-Kun(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4)
刊 名:云南植物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BOTANICA YUNNANICA 年,卷(期):2006 28(3) 分类号:Q94 关键词:栲属 壳斗科 现代分布 地史分布 特有种篇3:中国石斛属植物资源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
中国石斛属植物资源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
综述了中国石斛属植物分布的主要生态影响因子.石斛喜温暖、湿润及阴凉环境,在海拔200~3400m范围内均有分布,多附生于森林树干、林下岩石或阴湿峭壁上,森林植被和苔藓等伴生植物对其分布有较大影响.根据石斛对生境的'特殊要求,对石斛人工栽培提出了建议.
作 者:赖泳红 王仕玉 萧凤回 Lai Yonghong Wang Shiyu Xiao Fenghui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云南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指导中心,昆明,650201 刊 名:中国农学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 22(6) 分类号:Q94 关键词:石斛属 植物资源 生态因子篇4:栎属高山栎组植物化石推测青藏高原的隆起
栎属高山栎组植物化石推测青藏高原的隆起
简要回顾了关于青藏高原隆起的不同学术观点, 结合对栎属高山栎组的综合研究, 以及西藏希夏邦马峰和南木林2个化石点最接近现代类群的共存区分析, 佐以化石群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在共存区垂直分布范围, 分析了徐仁和Spicer关于青藏高原隆起幅度的研究结果, 重新推测了上述两地的古海拔. 希夏邦马峰化石点代表的古海拔可能在2500~3500 m之间, 故此从上新世以来希夏邦马峰地区上升了2200~3400 m. 而中新世南木林乌龙组上下两段的化石组成所代表的古地理有所不同, 下段所代表的古海拔为2500~3000 m, 上段所代表的古海拔为2800~3000 m, 故自中新世以来该地区至少抬升了1300 m, 不支持Spicer认为该地区从中新世以来就没有抬升的观点.
作 者:周浙昆 杨青松 夏珂 作者单位:周浙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4)杨青松,夏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刊 名:科学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 52(3) 分类号:P9 关键词:希夏邦马峰 南木林 最接近现代类群 共存区 高山栎化石篇5:地黄属资源植物中梓醇的分布及积累动态
地黄属资源植物中梓醇的分布及积累动态
采用液质联用(HPLC-UV-MS)法对同地栽培的地黄属各物种中梓醇的分布及积累规律进行了检测.研究发现地黄属6种植物都含有丰富的梓醇成分,茄叶地黄、高地黄和裂叶地黄梓鼢醇含量较高,接近于地黄中梓醇的含量.并发现地黄属植物块根中梓醇含量高峰在入冬前的成年期,而地上部分梓醇含量高峰在越冬后的开花结实期.在各物种内,地上部分梓醇含量通常高于地下部分,粗壮和木质化程度低的块根中高于纤细和木质化程度高的`块根中.探讨了地黄属资源植物的应用前景和梓醇分布和积累规律的形成原因.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2006 “”(4) 分类号:Q946.83 关键词:地黄属 梓醇 积累动态★ 化石 幼儿园教案
★ 化石吟教学计划
★ 化石初中作文
★ 化石吟课堂实录
★ 化石吟教案
★ 结缕草属(Zoysia Willd.)植物物候期的差异分析
松科冷杉属植物的化石历史和现代分布(精选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