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douyouyou”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款冬花质量标准及检测研究论文,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款冬花质量标准及检测研究论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 目录
篇1:款冬花质量标准及检测研究论文
款冬花质量标准及检测研究论文
质量标准外观形状:
干燥花蕾呈不整齐棍棒状,常2~3个花序连生在一起,长 1~2.5 cm,直径6~10 mm。上端较粗,中部稍丰满,下端渐细或带有短梗。花头外面被有多数鱼鳞状苞片,外表面呈紫红色或淡红色。苞片内表面布满白色絮状毛茸。气清香,味微苦而李,嚼之显棉絮状。以朵大、色紫红、无花梗者为佳。大多为统装。
质量监测由于《中国药典》上没有规定对款冬花的.成分检测,课题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暂规定款冬花芦丁含量不得低于0.16%;参照《中国药典》版附录的相关规定检测[3],要求:水分不得超过10%;灰分不得超过2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15%;浸出物不得低于11%。
依据GB/T5009.19-检测标准,暂定农药残留:六六六、DDT不得检出;重金属及砷盐重金属铅、镉、汞及砷分别按GB/T5009的12、15、17、11检测。铅不得过5.0 mg·kg-1,镉不得过0.3 mg·kg-1,汞不得过0.2 mg·kg-1,砷不得过2.0 mg·kg-1。微生物限度检查 依据《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XIII C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3],细菌总数1 g不得超过30 000个, 霉菌总数1g不得超过100个。
采收与加工
采收季节立冬后土未封冻前采收。过早,因花蕾还未完成生长,其苞片未呈紫色(为白色),影响产量和品质;过迟,土已封冻,不便采收。到第二年土壤解冻后采挖(2月中下旬),已有少量开放,因此,应控制好采挖时间。
收获方法收获工具主要有锄头、撮箕、背篓等。采收要精挖细收,土里尽量不留冬花花蕾。用锄头将植株连根挖出后,从茎干上摘下花蕾,放入竹筐内,不能重压,不要水洗,否则花蕾干后变黑,容易腐烂。采挖时应选择晴天,晴天泥沙易抖落。
加工加工设备:干燥炕或烘箱,笆箦,晒席等。花蕾采后立即薄摊于通风干燥处晾干。经3~4 d,水汽干后,用筛子筛去泥土,除净花梗、杂物等非药用部分,再晾至全干即成。遇阴雨天气,用木炭或无烟煤以文火烘干,温度控制在40~50℃。烘时,花蕾摊放不宜太厚,约5~7 cm即可,时间也不宜太长,而且要少翻动,以免破损外层苞片,影响药材商品品质。
包装材料选用聚乙烯无毒制品。款冬花的内外包装均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8,9,10条之规定。款冬花成品在高温多湿情况下易生虫发霉。仓贮期间应定期检查,发现虫贮、霉变、鼠害等及时采取措施。若生霉生虫,要及时晾晒,或采用密封充氮降氧养护。
篇2: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论文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论文
一、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一)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基本内涵
标准体系就是标准的集合,即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所需要的标准群”。因此,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本质上就是高等教育领域有关质量标准的集合。由于标准体系是由标准形成的有机体,而标准又是标准化活动的结果。可以说,无论是单个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还是由单个相关标准形成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均是为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服务的环节。因此,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内涵的探讨需要将其纳入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这个大环境中进行探讨。笔者根据标准、标准化、标准体系等之间关联的分析设计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三阶段流程图来进一步解释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基本内涵。
(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特征解析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作为一个人造系统,其功效的有效发挥离不开其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特征的深入理解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运行实施机制等环节的科学制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内涵的有关探讨,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主要具有整体效应性、层次多元性、结构优化性。
1.整体效应性
具有内在关联的单项标准所组成的标准系统有明确的特定功能指向,其通过执行实施能产生相应的系统效应。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之所以具备整体效应性,是由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单个高等教育领域有关质量的标准所形成的科学有机系统。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作为高等教育领域内所有质量标准的整体系统通过执行实施所产生的系统效应不是单个标准发挥独立效应的简单汇总,而是通过单个标准的内外在协同和关联性来共同发挥单个标准所不具备的相关效应。
因此,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通过将相互关联的单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进行整体系统化并通过执行实施时的单个标准间相互作用产生相关效应。从本质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有整体效应性的根源在于体系内各维度上若干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及其相关要素间的复杂关联与协同。通常来说,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作为科学的人造系统,其执行实施产生的相关效应远远大于组成该体系的各个单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所产生的单个效应之总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备的整体效应性使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过程会更多地从整体关联与协同的视角来考虑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研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规划以及其有效的运行实施机制设计。
2.层次多元性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普遍共性与特殊个性的关系。由具有各种关联性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所构成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同样也具有层次上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因而构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既需要强调层次和维度方面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共性,又要强调其个性。若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看成树状的层次体系,那么这个层次体系的形成过程可以看成是下一层次组成元素具有的各种个性到上一层次的共性来抽取共性特性,或者是由上一层次整体的共性到下一层次组成元素的个性进行层次分解。
可见,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有层次多元性,并且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的各个层次组成元素通过共性与个性进行各种继承性的关联和聚合性的关联。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绝对性是决定不同价值利益主体的诉求度与满足度的统一表征,具体来说是对时代阶段、层次类别、学科专业等各维度的差异性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基本共性的要求限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相对性的基础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绝对性,不同时代阶段和相关利益主体价值诉求的不同反映出的对有关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研制内容和功能的相对差异性,这些不同层次的价值诉求与分类质量要求共同成为多元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的需求。总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在不同层次维度和多方价值主体不同价值诉求等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制定的各层次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所整体构造的分层多元化体系。
3.结构优化性
标准化工作具有时代性,标准和标准体系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具有时代性。伴随时代与技术等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标准制订呈现出动态特征,其表现为新的有关标准不断被制订并用来进行实践指导,同时旧的标准也面临逐渐被废止或及时进行相应修订调整的必然选择。标准体系的组成元素不断处于动态变化导致标准体系本身具有相对稳定性即表现出动态结构变化性。总之,标准系统形成的结构是通过不断优化所产生的结果且其存在不断继续优化改良的余地。也就是说,标准体系作为人造系统必须具有相应的调整弹性,即其要通过具体标准化工作过程的不断优化与修正循环来达到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体系结构。同样,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也需要通过其执行实施与评价反馈等不同流程环节的信息流传递才能不断适应系统内外各种环境变化所需要的相应调整,可以说,一个优良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通过其本身所具有的结构优化特性并进行不断的循环优化与完善才能形成。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结构优化性是其本身具有的相对稳定性所导致,伴随着对高等教育质量价值需求的改变,其也需进行相应的动态变迁发展。可以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有结构优化性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整体效应性和层次多元性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模式与管理工具
按照公共支出领域的分类原则,公共教育属于社会性公共服务,同时高等教育属于公共服务下的非基本公共服务大类。为充分发挥国家层面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宏观政策指引功能和提高高等教育机构参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和实施的积极性,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模式应采取多重模式,即对于国家层面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涉及高等教育通用基础性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采取“教育部主导与全程监管+高等教育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协会共同参与”的模式,而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专业人才培养等相关标准采取“教育部引导+高等教育管理部门监督+行业部门和高等教育机构联盟共同制订”的模式。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的多重模式既考虑了高等教育的公共服务属性,又考虑了高等教育行业部门和机构参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完善乃至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需要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工具才能高效地指导相应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制(修)订工作。标准体系表作为表征标准体系概念的模型是用以表达标准体系的相关构思、设计和整体规划,其由相应的体系结构图、明细表、统计表和编制说明组成。同时,标准体系表主要用于指导标准化工作中相应标准体系中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同样,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质量标准体系表是表达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相关概念的图形化模型,其主要用于指导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过程中有关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规划、创制与修改等内容的组织管理工具。为了更好地发挥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对于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进行有效管理的效用,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的主要内容除了高等质量标准体系结构图、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统计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明细表和编制体系报告,还应包括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阶段表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制定阶段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结构图主要用以表达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各层次维度具有的纵向层次关系、横向门类关系和具体过程的序列流程关系。标准体系研究和构建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分类法、层次法、系统法和过程法,这些方法可用来进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结构图的设计构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种构建方法均具有相应的优缺点,因而为避免使用单一方法所带来的缺陷可综合使用各种方法,比如可以使用分类法、层次法来进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结构图的分类和层次划分,而使用过程法进行具体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过程的序列结构设计并使用系统法进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系统纠错与检查分析。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统计表通常是为从宏观上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现状、应用情况、未来的规划设计等情况进行整体把握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指导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科学构建与完善。具体说,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统计表作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其要全面覆盖整个高等教育领域有关质量标准及其相应标准体系的研制过程中应参考引用的现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教育行业标准、相关地方标准、教育法律法规或政策制度规章;另一方面,其要针对目前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实施现状,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内应从事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工作,如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某个子体系的内容修正、具体的高等教育质量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或废止工作等。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明细表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的组成内容,其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子标准体系及其具体标准规范文件的研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常,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明细表的表头条目无固定内容,不过一般应明确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层级、标准性质、建议研制单位等内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编制报告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编制的有关说明性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和需达到目标,结合标准统计表分析现状与薄弱环节并明确后期主攻方向,与其他体系交叉、协调配套的情况等。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制定阶段表主要用于反映标准体系中具体的单个标准目前所处的研制相应阶段,以便有利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具体标准的编制工作。此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阶段表主要用来反映各个子标准体系所处的阶段情况(创制阶段、执行实施阶段、效果评价阶段、调整完善阶段),以便从宏观上对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过程进行管理。
三、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反馈机制
为使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功能有效实现,除了对以上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包含的工具进行充分利用外,还应建立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反馈机制。因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执行过程中和实施之后面临如下问题:首先,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执行过程有效度和力度等情况如何?其次,其实施后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有无正面的价值影响和实际效应?再次,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执行实施综合绩效水平情况及其实施后发现的优缺点如何?最后,接下来如何对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完善?这四个问题对于高等教育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执行实施与管理具有重要价值,而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进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绩效评价。可以说,要想实现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就需对其经过执行实施后所产生的效应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反馈机制既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运行实施机制的`组成内容,又是对其综合绩效进行测度的后续环节。
总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和公共政策评价一样符合中国决策管理模式的需要,其有助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实现决策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实现科学化管理十分必要的动态循环过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由若干要素或子系统通过各种关联而形成的有机整体。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反馈机制是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将评价反馈机制中涉及的各个评价要素围绕高等教育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目的进行系统化合理安排的过程。通常认为评价要素包括评价主客体、评价中介、评价目标、评价目标、评价参照、评价结果。评价反馈系统要素应是反映评价活动的本质内涵并贯穿整个评价运行过程的因素,不同的评价反馈系统需要围绕评价目的来设置所需要的要素。根据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的特征与目标,笔者从整体上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反馈系统要素分成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基础支撑子系统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运行实施子系统两部分。前者主要包括评价环境子系统、评价信息子系统、评价过程监督子系统,后者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子系统、评价方法与指标子系统、客体子系统、评价结果反馈利用子系统。
四、结语
标准情报工作是科技情报工作的组成部分,开展针对某一领域标准及其体系的领域标准化研究是标准情报工作的范畴。情报研究人员应重视对领域标准化的研究,通过发挥情报学的科学应用与决策功能来服务于国家领域标准化战略。可以说,领域标准化研究为情报学学科走向决策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作为教育领域的标准化研究内容,其对于领域标准化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笔者希望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开展相关的组织管理与评价研究从而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标准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情报决策支持。由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既需要具备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的跨学科视角,又需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工作中涉及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体内容及其逻辑流程的视角来开展相关研究。
一方面,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内涵的研究探讨,可发现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涉及标准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知识管理、图书情报学、科技情报管理等众多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而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进行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可发现,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呈现出较为零散且研究成果的学科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大多数研究均仅从高等教育学研究视角来开展。因此,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的跨学科需要看,基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来进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本来就是一种创新的方式与途径。
另一方面,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基本功能和内涵、特征等进行相关辨析,并探讨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组织管理工具和综合评价的基本理论等问题,为进行开展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作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看,其具体内容主要涉及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设计模式、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执行实施机制与评价反馈机制等。因此,按照内容的逻辑流程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可沿着如下路径框架进行开展:首先进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设计模式的选择,其次建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再次针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具体执行实施过程机制进行研究,最后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执行实施综合效果进行评价反馈以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
篇3:款冬花走势分析论文
款冬花走势分析论文
款冬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款冬的花蕾,系我国传统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以野生品与家种品供应市场。20世纪90年代,款冬花是个三类小品种,市场需求很少,仅为300t,价格低迷不前,售价只有5—6元(千克价,下同),因此不为市场所重视。市场无定势。进入21世纪后,我国众多制药企业在科技创新中以款冬花为主要原料大量生产新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对款冬花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尤其是20xx~20xx年需求量已逾1000t大关,增长至1200~1300t,其价格也突破百元大关,一举成为药材市场上又一匹“黑马”,并且挤进二类品种行列,让药企、药商和药农刮目相看。
在药材市场即将进入20xx年的前夕,款冬花走势持续坚挺,市场用量继续增长,价格持续走高。这些不俗表现更加引起多商关注。关注的焦点集中在:20xx年及今后款冬花总体运行趋势是继续上涨还是稳中回调?笔者对此做以下分析,仅供业界参考。
1.概述
1.1.产地分布
甘肃分布于灵台、崇信、正宁、宁县、庆阳、环县、天水、礼县、康县、徽县、两当、临潭等地。
山西分布于娄烦、忻州、原平、静乐、兴县、岚县、临县等地。
陕西分布于府谷、子长、榆树、神木、镇巴、宁强、略阳、凤县等地。
河南分布于嵩县、宜阳、卢氏、栾川、洛宁等地。
湖北分布于郧县、保康、南漳、房县等地。
四川分布于万源、青川、旺苍、巴中、南江、通江、广元;重庆的巫溪、城口、奉节等地。
宁夏分布于隆德、固原、彭阳、泾源、海原等地。
内蒙古分布于准格尔旗、达拉特旗、鄂托克旗等地。
新疆分布于新源、裕民等地。
此外,河北、青海、云南、西藏等省区也有分布。
1.2.产销历史轨迹
1.2.1.20世纪50年代,野生资源零星分布,产区采集困难,年产量在200t(估算,下同)左右,市场供不应求,供需关系长期紧张。
1.2.2.20世纪60年代,为了保证医药市场用药,四川、陕西、山西、湖北、河南等地有关部门组织科研攻关,实验款冬花的野生变家种,实验成功后,产区扩大种植面积,产量逐年增加,到60年代末,家种产量已增至400t左右。
1.2.3.20世纪70年代,产区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年平均达到800t,其中1978年产量高达1400t,创世纪新高。由于盲目扩种,产大于销,造成滞销积压多年,行情也随之下跌。
1.2.4.20世纪80~90年代,由于价格大落,药农增产不增收,产区大力调减种植面积,产量逐年大幅下滑,产销基本平衡。
1.2.5.21世纪后,产量始终在700~800t之间徘徊,曾一度出现产不足需,拉升价格由20xx~20xx年的18~20元(统货)分别上涨至20xx~20xx年的22~28元和28—30元。价格上涨刺激大种,产量上升至1000t左右。但野生款冬花产量却由20xx年的1500t左右,锐减至20xx年的400t左右,到20xx年再减至250t左右。20xx~20xx年款冬花产销基本平衡,市价一直呈升势,并保持在31元(统货,全国平均价)左右。20xx~20xx年9月由于多种因素,市场出现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降至26~32元(统)和36—38元(选)。
1.2.6.20xx年10月之后,产地受灾减产,市场出现供需缺口,各地货源趋紧,拉升统货价格反弹至85~95元,选货上涨至110~150元。
2.需求连年增长
2.1.药用价值
2.1.1.款冬花别名冬花、款冬、虎须、看灯花、艾灯花、九九花、九花、西冬花等等,以款冬的干燥花蕾人药。款冬花味辛、微苦,性温。归肺经。功效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新旧咳嗽,气喘,痰多,痰中带血,咯血,肺虚久咳,肺寒痰多,喘息胸闷等症。款冬花药用价值较高,《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为润肺下气、止咳化痰要药。药用历史悠久,早在《本草经疏证》等古医籍中对款冬花的药用价值都有精辟论述。
2.1.2.现代医学药理研究及临床证明,款冬花含款冬二醇及其异体结构阿里二醇、芸香甙、金丝桃甙、挥发油等,具有镇咳、升血压和解痉等作用。有资料表明,款冬花大量用于临床,已成为主治伤风感冒的重要药品之一,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2.2.应用范围
2.2.1.中成药、新药
据对医药市场调查显示,我国20xx~3000家药厂采用款冬花为主要原料生产了千余种(规格)的润肺化气、止咳化痰的中成药和新药。剂型主要有:蜜丸、水丸、片剂、煎膏剂、浓缩丸等20~30种。品种主要有通宝理肺丸、复方冬花咳片、百花定喘丸、款冬止咳糖浆、气管炎丸、半夏止咳丸、川贝雪梨膏、止咳青果丸等,年用款冬花在800t以上。
2.2.2.中药饮片
有媒体报道,我国千余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用款冬花生产加工了十几种规格不同的中药饮片,年用款冬花已超过100t。
2.2.3.处方、验方、单方、偏方、膏方
为治疗急慢性气管炎、肺结核等症,我国医疗单位的中药处方和膏方及民间广为流传的验方、单方、偏方等都在应用款冬花。据有关专家介绍,在主治伤风感冒、新久咳嗽中,款冬花在用药处方中排在30位,颇受患者青睐,用量每年递增10%左右。
2.2.4.防治流感
在20xx~20xx年“甲型流感”爆发期间,款冬花作为主要品种之一,用于防治“甲流”的处方之中,用量多达几百吨。
2.2.5.需求连年增长
款冬花应用范围广泛,产销两旺,货源走动顺畅,批量购销增加,市场知名度与关注度与日俱增,人脉腾升,市场需求量连年增长。市场调查显示,20xx~20xx年市场用量已攀升至l200—1300f左右,是世纪初叶的3~3.5倍(见表1)。
从表1中看到,款冬花的市场需求量以20xx年为分界线,20xx年之前每年递增50t,20xx年至20xx年的3年间,每年递增lOOt,递增速度为20xx年之前的2倍;20xx~20xx年的3年间用量较20xx~20xx年增加500t。由此可见近三年的市场用量在快速增长,也说明制药企业在大量使用款冬花生产市场急需的中成药和新药。
3.野生资源枯竭
3.1.产量逐年减少
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野生款冬花蕴藏量极为丰富,产区遍地开花,蕴藏量估算在3000t以上。20世纪80年代后期野生款冬花的蕴藏量已锐减至20xxt左右。进入21世纪后,款冬花野生资源日趋枯竭,在主产区已难觅踪影,产量逐年减少,由20xx年的.1600t,锐减至20xx年的150t,减幅超过10倍(见表2)。
3.2.资源枯竭的原因
野生款冬花资源枯竭的主要原因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原因。20世纪末期,款冬花市场产销平衡,价格较低,难以刺激产区群众采摘的积极性,野生资源没有遭到破坏。进入21世纪后,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迅猛,中成药、新药、中药饮片、植物提取物等产品的产量连年增长,对野生药材的需求量节节攀升。但由于野生产量产不足需,家种产量发展滞后,供需缺口扩大,拉升价格大幅上涨。产区广大群众受利益驱动,采取掠夺式的滥采乱挖,连年循环不已,造成野生款冬花资源枯竭濒临危机;野生款冬花资源零星分散,采摘费时费力,收入很低,不如进城务工收益好,所以近年产区群众很少有人采挖;产区为发展地方经济,十多年来一直在开矿、建厂建房、兴建开发区、植树造林、修渠养殖、开荒垦田、放牧牲畜等多种人类活动,极大地破坏了野生款冬花赖以生存的环境,产量逐年萎缩;主产区不断遭受台风、泥石流、暴雨、冰冻、干旱、低温多雨、大雪封山等多种自然灾害,造成款冬花大面积死亡,产量减少过半。
4.家种发展缓慢
据对主产区陕、甘、宁、豫、川等省区家种款冬花的发展状况调查表明,我国家种款冬花经历了潮起潮落。20世纪60年代人工栽培试种成功,由66.7逐步扩大至866.7hm2左右,产量也由不足百吨,增加至400t左右。由于行情大幅上涨,款冬花的效益是种小麦的3—5倍,于是在高利益的刺激下,70年代末期产区种植面积扩大至2666.7~3333,产量激增至1400t左右。但由于市场需求不多,产量严重过剩,产大于销,库存爆满,导致价格跌人谷底之后,产区种植面积大幅调减,产量随之快速下滑。此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xx年,产量始终在700~800t左右徘徊。20xx年之后,产量虽有所上升,但升幅不大,到20xx年产量上升至1000t左右,后因多种原因导致20xx年家种产量锐减至400t左右,创下历史新低。
5.供需缺口扩大
据对款冬花市场调查显示和预测分析表明,今后3—5年款冬花供需关系将严重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产量逐年减少,减幅逐年加大;另一方面,市场对款冬花的需求量只增不减,增幅逐年加大。款冬花的市场两极分化,造成缺口逐年扩大,20xx年缺口约500t,到20xx年缺口将扩大至900t左右(见表3)
表320xx—20xx年款冬花供需缺口一览表6缺口拉动价格上升
从表3中明显看出款冬花缺口在逐年拉大,由20xx年起平均每年缺口200t左右。缺口即是商机,商机拉动价格上涨。据对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款冬花价格走势调查显示,从20xx年起价格开始上涨,一直持续到20xx年,20xx~20xx年8月价格小幅回落,到20xx年10月供需显现缺口,市价开始反弹,大幅上涨,到20xx年12月统货上涨至85~95元,选货上涨至110~150元,涨幅是20xx年之前的2~3倍。进入20xx年,款冬花有过4次大涨的记录:1~7月份统货与选货分别上涨至85~95元和140~190元;8~9月份再分别上涨至85~100元和160~200元;10月份选货已攀升至160~240元,11~12月份统货与选货又分别上涨至120~160元和200~260元,创下历史新高(见表4)。
6.未来走势
有关专家一致认为,款冬花是止咳化痰要药,随着新药的开发及用途扩宽,医药市场用量将持续增长,预测20xx年用量将由20xx年的l200t增长至1400t以上,与此同时款冬花产量将呈持续减少之势,而历年各地库存正在逐渐大幅消化,所剩无几,加之今冬产新时产地缺少劳动力采挖加工,造成供需缺口加大。同时药商、药农惜售心理加重,部分商家高价吸货,预测20xx年供需缺口将达到900t左右,款冬花已成卖方市场,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几年内难以缓解。据此,可以说20xx年将是款冬花产量最少的一年,供需缺口最大的一年,更是价格大涨的一年,这将成为业界同仁不争的共识。业内资深人士预测未来行情称,20xx年乃至20xx年,款冬花价格将在目前的价位上再上一个新台阶,统货将上涨至180~200元,选货将上涨至260~300元,同时也不排除价格有暴涨的预期。
篇4:田七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田七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毕业论文是教学科研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摘要】 目的 建立田七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对制剂中人参皂苷Rg1与三七皂苷R1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在TLC鉴别中能检出三七,人参皂苷Rg1在0.628~5.652 μg(r=0.999 8)、三七皂苷R1在0.155~1.395 μg(r=0.999 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4%(RSD=0.84%)和99.14%(RSD=1.13%)。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 田七颗粒;薄层色谱法;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高效液相色谱法
田七颗粒主要以三七为原料加工制成,具有活血定痛、祛瘀生新的作用。三七主要含人参皂苷Rb1、Rg1、Re和三七皂苷R1等20余种皂苷成分,其中人参皂苷Rb1、Rg1和三七皂苷R1是含量最高的3个成分,三七皂苷R1又是三七的特征性成分[1]。本试验对制剂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用TLC法对处方中的三七进行了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法测定田七颗粒中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G1311A四元泵,G1313A自动进样器,G1379A脱气机,G1314VWD检测器,Agilent1100化学工作站;UV-220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
田七颗粒,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对照品(供含量测定用,批号:人参皂苷Rg1为0703-9914、0703-9813,三七皂苷R1为0745-09),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甲醇、乙腈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定性鉴别
取本品2 g,研细,加甲醇2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缺三七的阴性对照品2 g,同法制成阴性对照品溶液。再取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 R1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及阴性对照液各2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乙酸乙酯-水(4∶1∶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红色的斑点,而阴性对照液无相应斑点。
3 含量测定
3.1 色谱条件
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18∶8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理论塔板数按三七皂苷R1计算应不低于3 000。
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人参皂苷Rg1 0.396 mg和三七皂苷R1 0.092 mg的混合溶液,摇匀,即得。
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约1.2 g,精密称定,加水适量使溶解并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3次,每次20 mL,合并正丁醇萃取液,加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20 mL,弃去氨试液,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移入10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用0.45 μm滤膜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
3.4 空白试验
按处方及制备工艺制备不含三七药材的阴性样品,再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并测定。按照上述色谱条件,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各10 μL,分别注入色谱仪,进行测定。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有相同保留时间的色谱峰,而阴性对照在此保留时间无干扰(见图1)。因此,可在此系统条件下对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进行定量分析。
3.5 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31.4 mg,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作为人参皂苷Rg1对照品贮备液(0.628 mg/mL)。分别精密吸取贮备液1.0、3.0、5.0、7.0、9.0 mL,分别置于1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分别为0.062 8、0.188 4、0.314 0、0.439 6、0.565 2 mg/mL的溶液。分别精密吸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以人参皂苷Rg1对照品进样量(μg)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209.713X-0.260,r=0.999 8,人参皂苷Rg1在0.628~5.65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精密称取三七皂苷R1对照品7.75 mg,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作为三七皂苷R1对照品贮备液(0.155 mg/mL)。分别精密吸取贮备液1.0、3.0、5.0、7.0、9.0 mL,分别置于1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分别为0.015 5、0.046 5、0.077 5、0.108 5、0.139 5 mg/mL的溶液。分别精密吸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以三七皂苷R1对照品进样量(μg)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208.065X-2.85,r=0.999 8,三七皂苷R1在0.155~1.395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篇5:疣清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疣清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是,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摘要】目的 建立疣清颗粒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香附、白芍进行定性鉴别;对组方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RP-HPLC-ELSD)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RP-HPLC-ELSD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黄芪甲苷在1.032~5.16 μg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51 6%,RSD=1.05%。结论 在本研究基础上制定的质量标准可以控制本品的内在质量,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疣清颗粒;黄芪甲苷;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薄层色谱法
疣清颗粒由黄芪、白芍、香附、薏苡仁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尖锐湿疣等皮肤病。本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芪、香附、白芍进行薄层鉴别。黄芪是方中主药,因此,选定黄芪甲苷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项目,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RP-HPLC-ELSD)进行检测,以制定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1 仪器、试剂与药品
日本岛津HW-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KQ-500E型医用超声清洗器(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TD5A低速台式离心机(长沙湘仪离心机有限公司);AY220电子天平(岛津);Lichropher C18(5 μm,4.6 mm ID×15 cm)色谱柱(淮阴汉邦科技有限公司;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
黄芪甲苷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为110781-11)。黄芪、白芍、薏苡仁、香附等药材购自辽宁省药材公司,经鉴定,符合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有关标准。疣清颗粒样品自制,批号为060611,060613, 060615。甲醇为色谱纯,其余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薄层色谱鉴别
2.1.1 白芍 [1]
取本品3 g,加乙醇10 mL,超声处理1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芍对照药材0.5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除白芍外的'其它处方量药材,按制备工艺制成缺白芍的阴性样品,取适量阴性样品同法制成缺白芍的阴性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分别吸取上述3种溶液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甲醇-丙酮(8∶4∶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
2.1.2 香附[2]
取本品4.6 g,加温水(50 ℃)30 mL,超声处理10 min,水溶液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30 mL,合并乙醚液,挥去乙醚,残渣加醋酸乙酯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香附对照药材0.5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按处方及工艺分别制备不含香附的阴性样品,同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甲苯(3∶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4-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放置1 h,斑点渐变为橙红色,而阴性对照液在相应位置上无此斑点。
2.2 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3]
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5 μm,4.6 mm ID×15 cm,淮阴汉邦科技有限公司);流动相:甲醇-水(80∶20);流速:1 mL/min;柱温:25 ℃。ELSD检测温度:92 ℃;气体流量2.24 L/min。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和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称取黄芪甲苷对照品5.16 mg置于10 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得到浓度为0.516 mg/mL的对照品溶液。分别取对照品溶液,用甲醇稀释成0.103 2、0.206 4、0.309 6、0.412 8、0.516 mg/mL黄芪甲苷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以黄芪甲苷的进样量常用对数为纵坐标,黄芪甲苷的峰面积常用对数为横坐标,回归得标准曲线:logA=0.779 133logC+7.380 524,r=0.999 973。结果表明,黄芪甲苷的进样量在1.032~5.16 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与测定
取疣清颗粒2.5 g,混匀,精密称定,置于锥形瓶中,加水50 mL,浸泡30 min,超声波处理30 min,放冷,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3次(40、40、30 mL),分取正丁醇层置于上述分液漏斗中,加入40%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40 mL,弃去氨试液,分取正丁醇提取液,水浴蒸干,残渣加蒸馏水3~5 mL溶解,放冷,通过D101大孔树脂柱(内径1.5 cm,长12 cm),以水50 mL洗脱,弃去水液,再用40%乙醇30 mL洗脱,弃去40%乙醇洗脱液,继续用70%乙醇50 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用甲醇转移并定容至5 mL容量瓶中。从该溶液中取一部分用0.45 μm微孔过滤器过滤后即得疣清颗粒供试品溶液。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
2.2.4 精密度考察
按选定的黄芪甲苷HPLC测定条件,精密吸取同一对照品溶液,进样10 μL,重复进样6次,测定黄芪甲苷峰面积,结果RSD=1.19%(n=6)。
2.2.5 重复性试验
精确称取疣清颗粒2.5 g,共6份,按上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各进样10 μL,每份样品进2针,测定黄芪甲苷峰面积,RSD=0.92%(n=6)。
2.2.6 稳定性考察
将同一样品溶液,在0、2、8、12、16、20 h分别进样10 μL,记录峰面积,结果表明,峰面积的RSD=0.71%(n=6)。说明供试品溶液在20 h内是稳定的。
篇6: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研究论文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对建筑房屋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房屋的质量关系到民众的安全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在建筑工程中,应该进一步提升质量检测工作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质量检测的水平,从而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建筑质量,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生活环境。
1建筑工程中常见质量检测技术的检测要点
1.1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的技术要点
钢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是对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各种性能进行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从混凝土的外观以及内部结构上进行质量检测,混凝土的外部结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外形是否变形、内部结构是否存在缺陷等方面。对于混凝土的结构,还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检测[1]。混凝土结构本身具有一定的硬度,因此在检测的时候,常常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利用回弹仪对混凝土表面的强度进行测量,根据混凝土的表面强度推算出整个混凝土的强度。回弹法是一种灵活的测量手段,也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手段,准确性高,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利用回弹法进行测量,不能有效的测量混凝土的构成和成型。此外,还经常利用钻芯法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测量,但是测量过程中需要破坏建筑材料,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2砌体结构检测的技术要点
砌体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承载体,很多建筑物都会采用这种重力承载的方式。砌体的主要材料为砂浆和砖,砖的强度比砂浆的强度大很多,因此砌体破坏的原因主要在砂浆层。砂浆和砖之间的粘合度不是很好,所以一旦受到外界施加的压力便很容易受到破坏。由于砌体的破坏主要表现为砂浆的破坏,所以在对砌体的结构进行检测的时候,一般是检测砌体中的砂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使用哪种检测方式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根据建筑材料类型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这样才能保证检测方式的准确性。在砌体的质量检测中,一般采用推出法和筒压法检测砂浆,检测的指标主要为砂浆的强度和饱和程度。
1.3无损检测技术的要点
无损检测技术与其他的检测技术相比,不会对样体本身进行破坏,因此属于一种无损检测技术,这是由于它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损检测技术最常见的就是超声检测技术,将超声检测设备产生的超声波在被检测的材料中传播,如果被检测的材料中存在裂缝等缺陷的话,超声设备发出的超声波就会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来,这时候再利用放大设备将返回的超声波进行放大处理,就可以在示波屏上显示出来,人们通过肉眼就很容易看到波形,从波形的形状就可以判断出发生破损的部位以及损坏的类型。无损检测技术之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除了其不会对建筑结构在造成伤害之外,还因为其具有操作简单、准确率高以及成本较低等特点,对检测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没那么高,只要熟悉掌握超声检测仪器的使用一般就可以准确的检测。并且其适用性非常广,基本可以对建筑结构中存在的缺陷准确定位[2]。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在各种各样的建筑结构中使用。对于建筑结构内部缺陷的检测,可以使用平探头纵波来进行探伤,开启超声波装备之后观察示波屏就可以看到检测结果。
2质量检测工作的技术要点
2.1合理取样
在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中,样本的合理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的取样,才能够保证取样的代表性,保证检测数据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为了保证样本选取的合理性,可以制定取样制度,要求建筑检测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都能够严格执行这一制度。在对选取的样本进行检测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不同部分的不同样本,每一个部位都要选择多个样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此外,在制定了严格的取样制度之后,还需要加强对制度实施的管理力度和监督力度,加强取样人员的配置,强化质量检测内容。在建筑工程质量工作中,虽然取样送检只是一个细小的工作,但是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检测的样本不具代表性,那么一切的检测工作都是毫无意义的'。因此,监理单位在日常管理中,应该做好取样人员的配置,质量监督部门也应该将现场见证取样工作提出更高的重视[3]。
2.2规范检测行为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过程中,检测行为的规范性非常重要,决定了整个检测结过的可靠性。所以,在检测工作中,必须进一步规范检测机构的行为,对于审核过程中发现的无证上岗和无证检测人员应该做好解释工作,对于无证取样人员取得的样本,要勇于拒绝收样,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在当地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通报。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检测行为,在出具的检测报告上,检测机构不能盖章。质量监督机构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工作规定和准则进行工作,还要对检测机构是否按照规定履行职责进行查处,仔细核对样品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2.3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的检测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为了保证所有的建筑工程检测工作都是合理有效的,应该不断加强检测人员的素质,利用多种形式提高检测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为了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可以对检测人员进行内部培训,对一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检测仪器进行培训,让检测人员可以熟悉掌握,不断强化其专业技能。除了对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节进行培训之外,还需要不断加强检测人员的法律意识,让检测人员在工作中可以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其检测技术水平。
3结语
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保证建筑质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好建筑工程检测工作,需要保证取样的合理性和代表性,同时规范检测行为,保证检测过程的准确性,还可以通过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检测水平,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篇7:纺织品检测报告格式研究论文
摘要:要想实现纺织品检测报告内容的准确性、规范性以及易读性目标,就必须要正确把握纺织品检测报告的正规格式。基于此,文章将纺织品检测报告作为重点研究内容,阐述了与报告格式相关的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纺织品;检测报告;格式
一般情况下,实验室检测的结果会借助检测报告形式为客户呈现,根据相关准则,对检测报告作出了详细地规定,要求其不仅要具备客户要求与检测结果的必要说明以及使用方法要求信息,同样也必须保证格式的设计与检测类型相吻合,科学合理地编排检测结果表达的方式,尽量减少错误理解与使用的情况,为读者理解提供极大的便利。因为纺织品类型相对较多,所以其检测项目的种类也很多,涉及大量领域。为确保检测结果内容的完整性、逻辑清晰性以及数据的准确性,要求纺织品检测实验室科学运用检测报告格式。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纺织品检测报告格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篇8:纺织品检测报告格式研究论文
正是因为纺织品的类型与检测项目种类较多,且涉及领域广泛,所以在出具纺织品检测报告的时候,必须要保证其格式的有效性与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直观且可靠的纺织品检测报告,使其能够及时了解纺织品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2.1纺织品检测报告项目名称格式
明确要求纺织品检测报告的项目名称需规范,并且与采用产品标准亦或是方法标准当中的规定项目名称要相同。一旦出现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当中项目名称不一致的情况,则要尽可能选择应用较为广泛且常见的名称。其中,在《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当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这一检测项目,具体的测试方法标准中的名称是禁用偶氮染料。但是,现阶段对禁用偶氮染料的使用相对常见与频繁,因而在纺织品检测报告当中能够,就应当选择使用禁用偶氮染料一词,这样就更方面客户的理解。除此之外,为确保试验结果表述的更为精确,以及数据信息更具可重现性,针对复杂结构的.样品,需要在检测项目当中详细地描述试样,特别是取样的具体部位与试样颜色等相关信息内容[2]。
2.2纺织品检测报告检测方法与说明格式
在纺织品检测报告内容中,检测方法是对采用方法标准进行标号来表示,并且要补充相应的文字说明。与此同时,还要提供影响试验结果程度较大的试验参数。其中,根据《纺织品织物起球试验圆轨迹法》的要求,在对起毛起球性能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要求对起毛起球状态下的转数与压力分别进行说明。而根据《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净水压试验》的相关要求,在对静水压进行检测的时候,一定要对水压的速度以及测试面等分别进行表示。为了能够更方便客户的理解,在纺织品检测报告中,具体的参数要尽可能选择直观表达的方式。在《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及干燥程序》当中,在表示干燥方法方面,使用摊平晾干要比C更加直观。然而,针对普通用户所不关心的专业术语,为达到简洁的目的,即可选择专业缩略语。特别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就可以使用AAS来表示。
2.3纺织品检测报告检测结果表述和判定格式
纺织品检测的数值需要遵循标准要求,对计量单位以及修约位数进行选择。如果有必要,则要出具置信概率以及不确定度。通常情况下,实验室评估不确定修约位数与方法标准规定修约位数是不相同的时候,则应综合考虑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处理数据信息,以保证不确定度末位与测量结果末位是对齐的。要想更方便客户的理解,就需要针对特殊结果的相关细节做出补充性地表述。其中,在对纺织品染色牢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因某部位印花严重变色而导致色牢度的级数不高,就应当标注“XX印花严重变色”。这样一来,在客户阅读纺织品检测报告内容的时候,就可以了解到需及时改进印花工艺。另外,针对外观质量,则需尽可能引入具体标准中的规范性术语,以免受其他不规范俗称的影响而引发不必要的歧义。若客户提出结合产品标准判定检测项目,就应当结合客户指定标准当中的标准数值实施必要的判定[3]。通常来讲,产品标准会根据样品种类来对指标加以设置,所以需要给出标准数值的基础上,同样也要指明此样品所对应的分类。为确保检测方法的精准程度,在设置纺织产品标准当中的标准值时会相对宽松。若受特殊因素影响而导致试验结果可靠性不高而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的情况,必须要及时说明相应的理由。其中,在根据《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对纤维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与检验的过程中,就会受到涂层物质影响,难以对定量分析的准确度加以确定,所以就必须要详细地阐述理由。要想保证客户能够整体了解试验的结果,还需要在纺织品检测报告的首页列出检测项目的所有名称,同时还有单项判定与判定的依据。如果实验报告的综合性明显,在完成某一项产品标准检测项目的情况下,应当综合考虑客户的要求,将报告综合结论记录在检测报告较为明显的位置。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纺织品检测实验室向客户出具相应检测报告的时候,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应的标准要求,结合检测项目以及样品特征,科学合理地设计出检测报告的格式。在整个过程中,不仅要确保检测结构科学且公正,同样要简洁且直观,为客户的阅读提供便利,有效地规避理解错误亦或是使用错误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邓明亮,李睿,施昕晨,等.刍论纺织品和皮革检测报告归档的信息化管理[J].西部皮革,(15):29-31.
[2]杨晓琴,丁潇潇.深入需求端共襄行业标准推动市场稳健发展———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织品分会和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运动服装分会年会暨标准审定会纪实[J].针织工业,2017(1):后插2-后插3.
[3]马哲元,魏孟媛,谢璐蔓,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纺织品检验质量分析[J].上海纺织科技,(10):50-52.
篇9:试论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的论文
试论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的论文
一、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应“一分为二”
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是评价、衡量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和尺度。现代企业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是股份公司。股份公司的股权可以凭借股权凭证自由转让、流通,所以股份公司能够形成巨大的规模,并且拥有数量庞大和分散的股东群体。现代股份公司的基本治理模式是:由股东组成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大会,通过信任托管关系将公司的法人财产交给董事会托管,即将公司法人的大部分权能交由董事会执行,董事会再通过委托代理关系任命执行机构的首长ce0,由执行机构处理企业的日常事务。由于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财务会计成为未能进入董事会的分散的中小股东、潜在股东以及债权人等获取公司经营信息的必然渠道。按照当前的模式,财务会计信息由企业的董事会及其执行机构提供给处于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但在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利益不一致的状况和机会主义行为。为了克服机会主义行为,满足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受托经济责任和其他经济决策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保障公司治理结构和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人们设计了这样的制度安排:由权威机构制定能够为信息供需双方都能接受的形成信息的标准,然后由信息供给方遵循这种标准加工和披露信息。为了保证信息的供给方确实遵循了这种标准,安排了另一种制度:由独立于信息供求双方的第三者,对信息供给方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查和鉴证。在我国,制定财务会计信息加工和披露标准的权威机构是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财政部负责制定财务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形成信息内容的标准,即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证监会负责制定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格式和质量等标准,即会计信息披露准则(2)。
权威机构在制定会计准则时需要有理论指导,比如按照会计准则形成的信息提供给谁,即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这种会计信息应达到什么质量标准?为了达到这种质量标准,如何确认和计量会计信息?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提供哪些财务报告?等等。这种用来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建设的理论体系,通常被称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其中,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信息的确认标准、计量单位、计量属性和计量方法等,从而影响甚至决定着会计信息的内容。所以我们将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称为会计信息内容的质量标准,它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组成部分。
权威机构在监管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时,也需要有用来评价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这个标准,我们称为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不应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和会计信息内容的质量标准等同起来。因为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内容是根据会计准则形成的,是执行会计准则后的结果,所以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是用来评价会计准则的执行结果的。而会计信息内容的质量标准是用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评价会计准则的;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财务报告的设计等,受会计信息内容的质量标准的制约。然而,我国在会计实务中经常犯的错误是,以会计信息内容的质量标准作为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将二者混为一谈;其结果是加剧了会计信息的低质量。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有13条会计的一般原则,其中前7条实质讲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第1条可以概括为客观性或反映真实性、第2条可以概括为实质重于形式、第3条可以概括为相关性。这三项质量标准和iasc概念结构中的财务报表信息的主要质量标准、fasb概念结构中的主要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基本是相同的(3)。可见,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实质是用来指导会计准则、作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组成部分的会计信息内容的质量标准。但是,《企业会计制度》是用来直接规范会计实务的会计准则,所以列入《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只能是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而不应是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质量标准。就是说,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本身就存在着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和会计信息内容的质量标准相混同的现象。另外,由于我国没有完善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所以实务中还常常出现直接以fasb和iasc的质量标准评价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现象,这更是不可取的。会计信息评价标准的错位,必然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实务的混乱。
二、会计信息内容的质量标准还应分为财务报表信息的质量标准和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标准
财务会计对外传输信息的手段是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传输信息的传统手段,它具有如下主要特点:第一,反映的对象是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这一特点决定了进入财务报表信息系统的原始数据具有客观性,但预测企业未来的信息却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第二,以货币为计量尺度,提供的信息属于综合性的财务信息,但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如市场占有率、质量水平、客户满意程度等却无法进入财务报表。第三,以现金流量制为基础编制现金流量表,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以及其他报表;但权责发生制不可避免地要应用到主观估计手段,从而使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具有不精确性的特征。第四,进入财务报表的会计信息,经过严格的确认、计量、记录的程序和方法,从而使财务报表信息具有可核实性。第五,从上述特点可以进一步推论,财务报表的目标适宜定位在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即财务报表的目标是为评价受托经济责任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然而,资本市场、尤其证券市场的发展,使财务报表无法满足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于是,财务会计传输信息的手段由财务报表扩展到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具有如下主要特点:第一,既提供企业过去的信息,又提供前瞻性信息,如管理部门的计划、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盈利和现金流量预测信息等;第二,既提供财务信息,又提供非财务信息,如市场占有率、投入产出、员工情况、革新情况等;第三,既提供有关过去的确定性信息,又揭示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信息,如有关机会和风险的判断;第四,从财务报告的上述特点可以推论,财务报告的目标适宜定位于提供有助于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决策需要的信息,这种定位有利于财务会计克服财务报表的局限性、扩大其视野的作用。
既然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目标,那么财务报表信息的质量标准也就必然不同于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标准,就是说,不区分二者的质量标准,既不利于财务报表的发展,也不利于其他财务报告的发展。但限于篇幅,我们不打算在此展开讨论财务报表信息和其他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标准。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
会计信息披露,是指按照会计准则加工而成的会计信息,再按照会计信息披露准则的要求,提供给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过程。会计信息披露是财务会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连接企业与外部信息使用者、尤其连接企业与资本市场的一个桥梁。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既有财务报表信息又有其他财务报告信息。目前我国对财务报表信息,由信息供给方和需求方以外的第三者――财政部通过制定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加以规范。其他财务报告信息的规范化还处于相对滞后状态,有待深入研究。我们主张首先将其他财务报告的核心――财务预测信息纳入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体系,因为资本市场对这种信息的需求最为迫切,并且这种信息的规范化相对容易。财务预测信息规范化的最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预测程序的规范化,二是信息披露的监控机制。这两个问题解决了,财务预测信息的披露就有了可操作性。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有国务院、中国证监会制定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国务院制定的《财务报告条例》,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全国常委会制定的《公司法》等。其中,《财务报告条例》适用于所有企业,《企业会计制度》暂时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法》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财政部正在制定适用于小型企业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它将对小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从内容到形式作出规范。
由于上市公司拥有数量众多且分散的外部投资者,所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最为关键。本文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标准的探讨也以上市公司为主。
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不同于会计信息内容的质量标准。会计信息的内容由会计准则规范,而会计准则则是由会计信息供需双方以外的第三者制定的。会计准则如何制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信息内容的质量。会计信息的披露主体主要是会计信息的加工者――企业(4),注册会计师和资本市场监管者对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监督。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同时是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披露准则的执行过程。所以,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披露准则执行的程度。
会计信息披露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执行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实现财务会计的目标――决策有用性。那么,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它首先取决于会计信息披露时执行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披露准则的程度。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第一位的是合法性,或称合规性。它是指披露的会计信息符合有关法规的程度。我们不宜用真实性作为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因为建立在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的现行财务会计模式,是不可能达到绝对真实性的,而相对的反映真实性则是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准则制定者所追求的重要质量标准之一。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经常使用“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提法,其实质就是以真实性作为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这样,为了界定“失真”,必须先界定“真实性”,然后再将“失真”进行分类,有的分成三类,有的分成两类,比较常见的分法是将“失真”分成“合法的失真”和“不合法的失真”两类。其实,他们讲的“合法的失真”,是指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偏离了财务报表信息内容的质量标准――“反映真实性”:“不合法的失真”,是指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违反了会计信息披露的标准――“合法性”。可见,以真实性作为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容易混淆会计信息内容的质量标准和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不利于划清合法与违法的界限,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
公允性是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公允,有公正、允当的含义。公允性,是指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应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不偏袒委托或受托的任何一方的利益提供会计信息,不利用会计准则操纵会计信息;当会计准则没有对新业务作出规范,或会计准则明显偏离实际、违背反映真实性时,会计信息提供者应能依靠其职业判断公允反映。
一致性是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一致性要求各会计期间采用的会计政策不能随意变更,以防操纵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失去可比性;如果为了达到公允性,需变更会计政策时,应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方法,对变更的原因、后果作出恰当的说明。一致性应是很重要的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实务中,企业用来操纵利润的许多手段实质都违背了一致性的标准,有的还美其名曰“盈余管理”。我们提倡会计信息披露应坚持一致性,把一致性作为一项重要的质量标准或会计原则来对待。
及时性是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必须是及时的,即会计信息只有在使用者行动决策作出之前提供才有意义。现在,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较差,有必要采取措施增进及时性。
充分披露是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充分披露要求企业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披露准则的要求提供完整、充分的信息,不遗漏、隐瞒重大事实。如果不能通过财务报表充分披露,可通过财务报表附注、其他财务报告充分披露。
清晰性是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它要求会计信息披露时,表述清晰、容易被信息使用者理解。
如果企业按照上述标准披露会计信息,就能够实现会计信息的“透明度”。“透明度”是在美国讨论得很热烈的一个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话题。具有透明度的资本市场是对资本有吸引力的市场,是有竞争力的市场。建立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是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的前提条件。
四、实质重于形式不宜作为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
实质重于形式不宜作为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首先是因为“实质重于形式”这个概念含糊不清。如果“实质”是指经济实质的话,那么“形式”是指什么?如果把“形式”理解为事物的现象,那么实质重于形式的含义就是本质比现象更重要。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是辩证法的一般原理,是普遍的东西。如果按照这种理解,“实质重于形式”作为财务报表信息内容的质量标准还勉强可以,但它和构成可靠性的次一级质量标准“反映真实性”相重叠。如果将“形式”理解为用以规范经济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标准的话,那么无论是作为会计信息内容的质量标准还是作为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都是很不妥当的。因为,若将其作为会计信息内容的质量标准的话,等于否定了会计准则本身;若将其作为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或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列入会计制度,又必然给企业违反会计制度提供绝好的借口,比如会计制度将业务招待费作为管理费用处理,但根据“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完全可以列为待摊费用,广告费用也是如此。再如,会计制度规定开办费在企业营业开始年度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但它不符合“实质重于形式”。所以,我们建议不要将实质重于形式列入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也不要将其作为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
注释:
(1)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通常还有两种提法:一是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二是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按照汉语的习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通常指会计信息所表现出的客观属性,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通常指人们对会计信息的主观要求。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既反映了会计信息的客观特征,又反映了会计信息的主观要求,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所以用“质量标准”这一提法。
(2)这是一种理想的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披露准则的制定模式。在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与证监会制定的会计信息披露准则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交叉,比如财政部制定会计制度中也有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3)iasc主要的财务报表质量标准是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其中可靠性由下列次一级的质量标准构成:反映真实性、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完整性。fasb主要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是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其中相关性由次一级的质量标准反馈价值、预测价值、及时性构成,可靠性由反映真实性、可核性、中立性构成。
(4)在我国,不管是财务报表信息,还是其他财务报告信息均是由企业直接披露的,但在美国、台湾等许多国家或地区,其他财务报告中的盈利预测是由独立的第三者披露的
篇10:论文写作质量标准评价表
论文写作是通过怎样的标准来评价等级的呢?下面小编整理了论文写作质量标准评价表,欢迎参考。
评价指标 评 价 标 准 占总分(%) 优 秀
90~100分 良 好
80~89分 中 等
70~79分 及 格
60~69分 不及格
60分以下 选题 价值 有创新、实用价值较高 有特色、有实用价值 有意义、有一定价值 意义不大、可以研究 无意义、无实用价值 5 10 依据 充分、深刻、清楚 充分、清楚 较充分、较清楚 不够充分、清楚 不充分、不清楚 5 研究
设计 研究计划 周密、可行、切合实际 周密、可行、符合实际 较周密、可行 不够周密、尚可行 不周密、脱离实际 4 20 研究任务 明确、具体、合理 明确、较具体 较明确、较具体 尚明确、不够具体 不明确、不具体、5 研究方法 科学、严谨、综合
科学、合理 合理、符合研究需要 较简单、基本符合研究需要 简单、难以满足研究需要 7 研究范围 合理、有广泛代表性、符合研究任务 较合理、有一定代表性、符合研究任务 较合理、可行、基本符合研究任务 不太合理、基本可行
不合理、难以满足研究需要 4 材料与分析 分析与论证 论点突出、论据充分、论证全面、深刻逻辑性强 论点清楚、论据可靠、论证较全面、有一定逻辑性 论点清楚、有一定论据、论证正确、深度不够 论点基本清楚、论据不足、论证基本正确、不够全面 论点不清楚、论据不足、缺乏论证、有误 35 35 结论见解 准确、恰当、有创新见解 较准确、恰当、有独立见 较准确、有自己观点 基本准确、观点明确 不准确、偏题 10 10 结论 论文撰写 格式规范、结构严谨、文字通顺 格式较规范、层次较清楚、文字通顺 格式基本规范、层次较清楚、文字尚通顺 格式基本规范、层次不够清楚、文字一般 格式不规范、层次零乱、文字不通顺 10 10 论文撰写与答
辩 报告与答辩 表达清楚、条理性强 表达清楚、简练、有一定理性 表达较清楚、简练 表达不够清楚、不够简练 含糊不清、拖泥带水 15 15
★ 纪录片研究论文
★ 内部营销研究论文
★ 老年教育研究论文
款冬花质量标准及检测研究论文(共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