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信息被泄露 “招生”电话频频骚扰

时间:2022-11-25 07:14:31 作者:顾盏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顾盏”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高考考生信息被泄露 “招生”电话频频骚扰,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高考考生信息被泄露 “招生”电话频频骚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高考考生信息被泄露 “招生”电话频频骚扰

高考考生信息被泄露 “招生”电话频频骚扰

昨日14时53分市民刘先生来电:

自从我妹妹参加完高考之后,多个大学招生人员给她打来电话,都说让我妹妹去他们学校上学。这些招生人员都能准确说出妹妹的姓名、家庭住址等详细信息。而且他们打电话太频繁了,不分早中晚,都快成骚扰电话了。这让人特别担心,个人信息是如何被泄露出去的呢?

“这些天,我们总是接这样的电话了,有时一天十来个。本来一家人还在为报志愿发愁,接到这样的电话后,更是心烦。”市民刘先生说。

刘先生说,他还接到了一个自称是教育部门王某的电话,让他拨打一个电话获取填报志愿相关编码。刘先生按照王某提供的电话打过去,对方称要收取一定费用。刘先生便查询教育部门的网站,发现并没有此项费用。为此,刘先生向妹妹的班主任询问,学校方面表示从未泄露考生的`个人信息,也不知道是哪方面出现的漏洞。

“分数还没下来时,我们就已经开始接类似的电话了,特别烦人。这些人是怎么知道孩子信息的呢?”家长张先生也说,女儿刚刚考完,就有人给他打电话推荐学校。

家长们说,这些学校多数是一些民办学校,把自己学校夸得天花乱坠。最让家长担心的是,孩子们的信息都被泄露了,要是以后给个人生活带来影响了可怎么办?

昨日16时许,记者在网上查询发现,有一些帖子在叫卖高考学生信息。知情人介绍,叫卖的学生信息有些流入部分民办院校的招生负责人手里。据其介绍,与全日制普通高校相比,民办院校生源一直比较紧张,所以一些学校把主意打在了购买学生信息上,以此来吸引考生报名入学。拿到考生信息,意味着可以打电话或者寄信来游说考生和家长,增加生源。

对此,省会律师王亚琼认为,考生的分数等信息属于个人隐私,未经本人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可以滥用。泄露考生信息,如果情节严重可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考生被院校发布的虚假信息误导并录取,考生需保存好录取通知书等证据,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燕赵晚报 孟醒石)

(责任编辑:卜范龙)

篇2:高考生信息究竟是谁泄露的?

高考生信息究竟是谁泄露的?

本报讯(记者戴维 实习生邱梦思)孩子高考结束,本该是依照正规渠道等待录取。可家住青山的李先生却被每天至少6个招生电话闹得苦不堪言。昨天,他愤而向本报热线82333333反映了此事并提出疑问:“这些招生电话鱼目混珠真假难辨,我孩子的信息究竟是谁泄露出去的?”

李先生小孩就读青山某高中,今年高考成绩不错,有望被一本学校录取,一家人十分高兴并且期待着通知书的到来。然而,正规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还没等来,却不断有自考招生办的电话打来,而且是不分白天黑夜地往家里打,这严重影响了李先生的心情和生活。

“这10多天来,每天都会有六七个类似电话”。李先生说,这些自考招生电话有很多共性,都是只知道孩子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其余的信息一概不知。打来电话就问考生的考试情况,随后开始说自己是某某正规学校的招生办,但在详细询问后,对方才会承认是自考招生,毕业后拿的是本科文凭,但会多一个标明自考的公章。

记者从李先生那里拿到了多个自考招生的.电话,发现这些电话也有一个共性,全是以“51”开头的八位数号码。记者挨个拨打,但多个号码都处于无法接通状态,惟一拨通的一个号码称自己是武昌理工学院自考中心,经过记者详细咨询后,接电话者才透露自己只是一名暑期打工的大学生,打一天电话可以拿到数十元工资,老板要他怎么说他就怎么说,招生情况真实与否,他并不清楚。当被询问到考生信息来源时,对方告诉记者,老板说信息都是从湖北省教育厅给的。

为了核实这一说法,记者向省教育厅公众咨询部了解情况,负责解答的工作人员十分肯定地说,“考生的个人信息在我们这里都是加密的,工作人员有严格保密制度,不可能从我们这里泄露出去。”

记者又采访了多名在读大学生,他们当年也碰到过类似情况,咨询学校和教育部门,对方都否认信息从他们这里泄露。

作者:戴维 邱梦思

(本文来源:汉网-武汉晚报 )  

篇3:教育部部署高考招生工作 强调不得泄露篡改考生信息

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就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记者注意到,今年招生工作禁令由往年的26个增加到30个,同时要求今年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上海市、浙江省要分层分类开展系统培训,覆盖所有在本地招生高校、区县教育部门、中学校长和高三年级教师。

简化招录程序,探索适合农村学生的招生办法

《通知》要求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进一步增加支援中西部地区和录取率相对较低省份的招生名额。逐步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国家、地方、高校三个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纵向流动的渠道。有关高校要充分考虑农村学生特点及相关地区基础教育实际,简化招录程序,探索适合农村学生的招生办法。各地要进一步完善高考报名条件和办法,确保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都能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要求沪浙培训所有中学校长和高三教师

《通知》要求今年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上海市、浙江省要细化完善录取方案,强化录取平台的测试和模拟演练。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分层分类开展系统培训,覆盖所有在本地招生高校、区县教育部门、中学校长和高三年级教师。要精心做好考生志愿填报指导、投档录取等各个环节,逐项研判和排除风险隐患,确保改革措施平稳落地。对于自主招生等招生类型,上海市、浙江省要依据往年录取情况合理确定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有关高校要将录取优惠方案调整为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上增加一定分值,达到要求的考生予以录取。

在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同时,各地要突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形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评价选拔模式。规范面向初中应届毕业生的“三二分段制”和“五年一贯制”高职贯通招生。进一步扩大高职分类考试录取的比例,使分类考试录取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

进一步推进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

《通知》要求,改进投档录取方式。进一步推进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有关省份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考生志愿(包括征集志愿)填报方式、时间、办法及录取工作流程。加强政策宣传,指导考生合理填报高考志愿,努力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合并本科批次的有关省份,要根据本地实际,合理划定特殊类型招生最低录取文化课分数线,不得低于合并批次前的相应要求。

招生工作禁令由26个增加到30个

通知要求,严格执行“30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和前两年的“26个不得禁令”相比,今年新增加了4个针对自主招生试点高校的禁令:不得在高考前以任何形式开展与自主招生挂钩的考核活动;开展特殊类型招生的高校不得委托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特殊类型考试招生有关工作,或将审核、考试、选拔等工作下放至学校内设学院(系、部等部门)独立负责;不得未经考核发放专业合格证或圈定合格名单;高校、内设学院(系、部等)及教职工不得组织或参与考前辅导、应试培训。

强调高校考试招生信息安全

去年高考后,连续发生准大学生因考生信息泄露被骗学费导致意外去世或自杀事件,《通知》中今年新增加了“切实保障高校考试招生信息安全”一节。

《通知》要求,各地必须高度重视高考信息安全工作,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及时堵塞管理和技术安全漏洞。高考和招生录取期间,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加强对重要设备、信息系统和网站的运行监控和安全监测,进一步完善防病毒、防攻击、防篡改、防瘫痪、防窃密的技术措施,加强对重要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运行监测和监控,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通知》要求,要切实加强考生志愿填报密码保管、发放和志愿确认等环节管理,防止考生志愿填报账号被他人盗用或非法操控。要通过严格工作权限、定期校验等措施,严防数据信息泄露。对工作中需要阶段性保密和涉及考生个人的信息,任何人不得擅自泄露或篡改以谋取非法利益。

篇4:夏邑考生高考志愿被篡改 警方:疑因密码泄露

夏邑考生高考志愿被篡改 警方:疑因密码泄露

最近,四川发生了一起考生高考志愿被恶意篡改的事件。无独有偶,昨日我省一名考生向本报反映,自己的高考志愿也被篡改了。目前,两起事件都已进入调查阶段,警方初步调查显示:或与考生密码泄露有关。今日8时~10日18时是我省第三次志愿填报时间。在此,省招办再次提醒考生:一定要妥善保管好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密码,防止个人信息被他人恶意利用、篡改。

事件A

我省一考生分数高出一本线53分,然而一本志愿,生生被人改成了二本志愿

□记者 李一川 实习生 渠雪冰 张阅

本报讯 夏邑高中一考生今年高考考了593分,超出理科一本线53分。填报志愿时,她仅填报了本科一批,并未填报本科二批志愿,但当她再次登录志愿填报平台时却吃惊地发现:自己的志愿被人篡改了。目前警方已介入,省市招办也在积极协调此事。

“我的高考志愿被人篡改了。”昨日下午,夏邑高中考生尹某向本报反映此事。尹某今年考了593分,超出理科一本线53分。6月30日~7月4日是我省考生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对口生志愿填报的时间。按照规定,她在7月2日进行了志愿填报,并于当天进行了一次修改。

“可7月4日下午,我再次登录填报平台查看时,发现我第一批次填报的6个志愿全没了,仅剩第二志愿的商丘师院,而我根本没有填报第二志愿。我想修改,却发现志愿已无法更改。”尹某说。

登录河南省高招服务平台,尹某志愿填报的记录证实了她的说法。尹某7月2日填报、修改记录均填了第一志愿,报考学校分别为吉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西南交通大学、东北大学、郑州大学。第二次修改在7月4日上午11时许,志愿被更改为二批的商丘师院。

尹某说,她填报志愿是在夏邑高中旁边的蓝曦(音)网吧完成的.,“当时,在确认退出后,我才离开”。

据商丘招办信息科黄老师说,他们接到考生反映此事后,立即展开调查。通过后台查询,发现考生7月2日在夏邑填报志愿后,随后该考生信息平台又有3次登录。“7月3日凌晨3时许,该平台在辽宁沈阳登录过两次,未修改。7月4日11时许,该平台又在漯河登录,并对志愿做了最终修改。”

“事后,根据我们调查,考生曾将考号、密码提供给了她在沈阳的表哥,这应是平台在沈阳登录的原因。而平台在漯河登录,很可能是此考生密码泄露或遭遇病毒造成的。”黄老师分析说。

“班上很多同学知道我的考号。密码是老师在班上念的,编排有一定规律。”尹某说。

尹某告诉记者,报案后,夏邑警方介入此事调查。“警方查询后,告诉我说最后一次修改的IP地址显示为夏邑一私人电脑。”

目前,省市招办正就此事积极沟通。

事件B

四川眉山13名考生志愿被改

进展:均已复原

6月30日,四川眉山市万胜高中10余位考生反映,自己所填高考二专志愿均被修改为:四川三河职业学院。7月5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针对此事作出回应,已恢复被恶意篡改志愿考生的原始志愿,不会影响考生录取。目前,警方已介入。

事发后,眉山市有关部门对所反映班级的班主任、微机教师、信息管理人员展开调查。结果显示,的确有人使用万胜高中13名考生的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初始密码进行登录并修改了志愿。“今年没有强制要求修改密码,一些考生因未更改初始密码,使有关人员有了可乘之机”,眉山市东坡区教育局副局长周义平说,经调查,这13名考生均未更改其网报初始密码。

据新华社

篇5:高考考生信息每条卖一分钱

高考考生信息每条卖一分钱

高考刚结束不久,成绩还未公布,网络上就有人公然售卖福建高考考生资料,包括考生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准考证号码、电话。其中一位卖家称手中有16万条福建考生信息,售价为1700元。另一位卖家称,7月初,福建省的考生资料都会有,到时候还将会有落榜考生的信息,全部打包的价格是1000元。

在百度搜索中输入“20高考考生名单”关键字,就能看到许多出售高考考生信息的广告夹杂其中。

这些广告都在醒目位置悬挂着“年高考考生信息”的字样,联系方式都是QQ号或邮箱,很少有人留电话或手机号。

前天,记者联系上了网名叫“招生人朋友”的卖家,他说,他手中有16万名福建高考考生信息,价格在1700元左右,平均一条信息价格1分钱。

当记者表示需要验证名单的真实性时,“招生人朋友”说,他不提供这项业务。

昨日下午,记者又联系了另一名卖家“毕业生名单”,并以100元的价格购买了1万条莆田市考生信息。经过电话确认,大部分考生的信息属实。

“毕业生名单”说,他手里还有广东、福建、北京、河南、上海等省市考生的信息。

高招办:信息泄露原因可能有两种

“高考考生信息是个人隐私,往年没有发现信息被泄露的情况。”昨日下午,福建省高招办高校招生研究室的'江副主任说。

江副主任猜测,考生信息泄露的原因有两种:一,如今高考考生都是通过网络报考,考生信息都存档在数据库里,可能是黑客通过技术窃取了考生信息;二,问题可能出现在学校内部,比如学校老师把考生信息泄露出去了。不过,他表示,高考考生报名涉及很多环节,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很难下定论,而且网络上出售考生信息很难鉴定真假。

江副主任表示,他们会将此情况汇报给上级领导。同时,他提醒高考考生,自身要加强防范意识,收到各种录取通知书后,要上网通过自己的考生账户查询录取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律师: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涉嫌犯罪

福建理争律师事务所丁兆增律师说,出售、泄露、买卖高考考生信息的行为涉嫌违法,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刑事责任。《刑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责任编辑:卜范龙)

篇6:陕西3千名大学生信息遭泄露 莫名被办信用卡

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商洛学院3000名学生竟被中国银行商洛分行办理了信用卡。记者就此事展开调查时,该银行一名副行长以“需要省行审批为由”拒绝本报采访。今天,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洛监管分局工作人员承认确有此事,已对该行行长进行约谈,并称未经学生本人同意为其办理信用卡系明显违规,目前银监局已介入调查。

3000学生莫名被办信用卡

“从今年3月起,中国银行商洛分行盗用商洛学院3000名学生的身份信息,在学生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每个人办理了一张中行信用卡。”14日,自称是中国银行商洛分行内部知情人的王先生向本报反映,为完成办理信用卡任务,中国银行商洛分行盗用商洛学院学生信息,替他们办理信用卡。

在王先生提供的一份3000名学生名单及已经办好的部分信用卡上,记者看到,编号从1开始一直到3000的序号表上,标注着“商洛学院学生清单”字样,内文清楚的写着学生姓名、身份证号码和所在学院名称,名单最后一页有“以上人员为我学院大学生,人员身份真实有效,且经我院批准可办理信用卡。人事部门或财务部门公章”字样。

根据这份信息表上的电话,记者随即和名单上的学生花花(化名)取得了联系。“啊?我怎么会有中行的信用卡呢?”得知自己莫名其妙多了一张信用卡,花花非常震惊。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商洛学院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专业学生,根本没有办理过中国银行的信用卡,自己也不知道此事;名单上显示的学生君君(化名)是商洛学院艺术学院大二学生,但他一再告诉记者,自己从未办过中国银行的信用卡。“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我的资料办卡,我的信息是从哪里泄露的?”君君质疑。

就此,商洛学院宣传部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学院也看到了这份3000人的名单,但其中有部分人并不是他们学院的学生。而对于学生信息是如何泄露的,该负责人则表示“正在调查”。

银行方面以“须经省行审批”为由拒绝采访

14日下午,中国银行商洛分行一名张姓副行长告诉记者“一把手行长已经到省行汇报此事了。”面对记者的提问,这位姓张的副行长均以“采访须经省行审批”为由拒绝回答。

知情人王先生告诉记者,按照国家规定,信用卡的办理必须征得当事人同意,并且有当事人亲笔签字、身份证件授权信息等,银行柜台才能办理。“给学生办信用卡,是因为省行下达有办卡任务,而这3000张卡,属于预制信用卡,已经发放了一部分到部分学生手中。”

14日下午,记者在中国银行商洛分行营业厅看到,十几名学生正在办理停(退)卡手续。“用不上就退了,免得个人的银行信誉受到影响,但我就想不明白我的信息是怎么到了银行,而且还能给我办出信用卡?”大学生豆豆(化名)不解的说。

银监局称已对涉事银行行长进行约谈并介入调查

“得知此事后,商洛监管分局立即对一把手行长进行了约谈,并组织人员正在进行调查,结果一出来马上通报媒体。”1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洛监管分局也已经介入调查。该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赵飞告诉记者,未经学生本人同意为其办理信用卡系明显违规。

对此,本报将继续关注。

篇7:微软发服务器软件补丁 漏洞被利用泄露信息

微软公司9 日说,微软服务器软件内含一个弱点,可能遭 利用,导致商务使用者误上贼船,甚至泄露个人信息,微软已发布修补程序解决此问题。

这项弱点影响微软的互联网安全与加速(ISA )服务器2000软件,此软件兼具防火墙、内容过滤器和网页内容缓存的功用。该软件除了当作独立产品销售外,也并入微软小企业服务器套装软件(Small Business Server )出售。

微软Proxy Server 2.0产品也受影响。

微软把此安全漏洞的警戒层级评为次高的“重要”级,并发布修补程序。

微软在例行发布的资安月报中声明:“使用者可能以为存取的是受信赖的互联网内容,但其实存取的却是恶意网络内容,例如包藏祸心的网站。”

此瑕疵影响ISA 服务器的一种功能:缓存(cache )网页内容以加速存取经常造访网站。此功能把甲职员曾造访网站上的大形图文文件存在缓存内存内,一旦乙职员上相同的网站,图文就会立刻呈现出来。但ISA 安全漏洞可能让 在缓存内存内插入恶意的内容,例如仿冒的表格,并更改内容标示,比方说把它重新标明为传自某银行网站的表格,

防毒软件公司赛门铁克(Symantec)提醒企业当心,ISA 的这项安全漏洞可能被有心人士用来窃取顾客的私密信息。把使用者诱上某恶意网站后, 可能伪造表格,佯装成传自正宗的网域。

要提防这类威胁,赛门铁克建议使用者,切勿点选通往不知名网站的链接。

“随着网络钓鱼(phishing)攻击愈来愈猖獗,此弱点可能提供另一个收集身分信息的平台,”赛门铁克安全应变中心资深经理Oliver Friedrichs说。

微软从一年前开始每月发布资安公告,本月公布的瑕疵仅ISA 服务器一项,比以往大有改善。10月份微软同一天就公布20多项软件瑕疵。

此瑕疵不影响ISA Server 2004。至于受影响的ISA Server 2000 和Proxy Server 2.0,微软建议系统管理员安装最新修补程序,或把受影响系统上的网域名称服务(DNS )缓存设定值改为零,即可预防 利用此瑕疵作怪。

教育部通报考生高考志愿被篡改案件

江西:普通高考考生报名信息确认说明

寄语高考考生

江苏高考考生守则

高考生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考生加油祝福语

高考考生毕业评语

泄露的近义词

三星某系统存在通信敏感信息泄露隐患

高考招生政策名词解释

高考考生信息被泄露 “招生”电话频频骚扰(整理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考考生信息被泄露 “招生”电话频频骚扰,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