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板,橡胶的散文

时间:2022-11-25 08:27:04 作者:白沭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白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泥,石板,橡胶的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泥,石板,橡胶的散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泥,石板,橡胶散文

泥,石板,橡胶散文

时针提起裙边一圈圈飞快地旋转,台历的衣裳一页页翻飞变换着,望向书桌一角的历史作业纸,仍有一项静待着右侧的对勾,跟着它的指引,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好友与我出发前往十九路军陵园。按照百度到的地铁路线换乘,问了无数行人,再带着怀疑走过了一条又一条简直不像路的小路。终于,看到了陵园宏伟大气的石门,以及近在眼前的另一个地铁站。

初入,误打误撞地走近了将士公墓,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密密地绕着公墓围了一圈,入口需走得极近了才能完全瞧见,我们携手踏上台阶,园内满是低矮而茂密的灌木丛,只顺着入口开了一条石板小路,尽头处便是将军墓,肃穆庄严。走了几步,方才发现路两边灌木丛繁茂枝叶的掩映下,满是鳞次栉比的厚重石盖,只不算厚的一层露出地面,不见碑石,亦无姓名。一时间,连感叹的话也噎在了喉咙,表情连带着眼神都不觉地变得庄正凝重,饶了弯路的怨念更是烟消云散,感受到的只有心底涌起的无尽敬仰与感激。

继续走着,迎着耀眼的阳光,似乎看到了1932硝烟四起的上海。日本蓄谋在上海制造事端,一二八事变爆发,十九路军因奋起抵抗闻名全国。而战斗的过程不可谓不艰苦,1月底的冰天雪地中,将士们仅着单衣短裤作战,武器装备亦不足。曾晖爷爷是战争的幸存者,采访中说,军长告诉他们,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只有胜,不准败,只有死,不准退!

十二个字,敲击在每位士兵的心头。穿越时空,将士们漫天炮火中穿着单薄的衣物穿过枪林弹雨的身影近在眼前,他们奋力跑过被轰炸得坑坑洼洼的泥路,不顾寒冷与伤痛,往敌人跑去,往新中国跑去,眼中满是保家卫国的坚定。

他们一步步踏着,我亦一步步地走着,恍惚间已到了将军墓前,无需言语,同是中华儿女的我们默契地深深地鞠下身子,眼前是洁净平整的'石板路。

回忆随着岁月长河中的吉光片羽一起被再次尘封于记忆的箱箧中,脚下是松软的草地,耳边传来领导的讲话声,『今天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我认真地听着,沿着眼前崭新的橡胶跑道,战士们踏着坑坑坑洼的土路跑来,扬起大片尘土,终消失于与橡胶跑道的交接处。而五星红旗飘扬着,不时露出散发着万丈光芒的太阳,那日光炫目得很,好似将永远闪耀。

篇2:泥,石板,橡胶的散文

泥,石板,橡胶的散文

回想跟着岁月长河中的吉光片羽一路被再次尘封于记忆的箱箧中,脚下是松软的草地,耳边传来引导的讲话声,『今天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岑岭论坛在北京举办,这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我负责地听着,沿着面前极新的橡胶跑道,兵士们踏着坑坑坑洼的土路跑来,扬起大年夜大年夜片尘土,终消掉落于与橡胶跑道的交卸处。而五星红旗飘荡着,不时露出披发着万丈光线的太阳,那日光炫目得很,似乎似乎将永远闪烁。

持续走着,迎着刺目刺眼的阳光,似乎看到了1932硝烟四起的上海。日本蓄谋在上海制造事端,一二八事项爆发,十九路军因奋起抵抗有名全国。而战斗的过程弗成谓不艰苦,1月底的冰天雪地中,将士们仅着单衣短裤作战,兵器设备亦不足。曾晖爷爷是战斗的幸存者,采访中说,军长告诉他们,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只有胜,不准败,只有去世,不准退!

时针提起裙边一圈圈飞快地扭转,台历的衣裳一页页翻飞变换着,望向书桌一角的汗青功课纸,仍有一项静待着右侧的对勾,跟着它的指引,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石友与我出发前去十九路军陵寝。按照百度到的地铁路线换乘,问了无数行人,再带着困惑走过了一条又一条切实其实不像路的.巷子。终于,看到了陵寝雄巨大年夜大年夜气的石门,以及近在面前的另一个地铁站。

初入,误打误撞地走近了将士公墓,高大年夜大年夜挺拔的白杨树密密地绕着公墓围了一圈,进口需走得极近了才能完全瞧见,我们联袂踏上台阶,园内满是低矮而茂密的灌木丛,只顺着进口开了一条石板巷子,尽头处就是将军墓,肃穆肃静。走了几步,方才创造路两边灌木丛繁茂枝叶的掩映下,满是鳞次栉比的厚重石盖,只不算厚的一层露出地面,不见碑石,亦无姓名。一时光,连感慨的话也噎在了喉咙,神情连带着眼神都不觉地变得庄正凝重,饶了弯路的怨念更是烟消云散,感触感染到的只有心底涌起的无尽敬佩与感激。

十二个字,敲击在每位士兵的心头。穿越时空,将士们漫天炮火中穿戴脆弱的衣物穿过枪林弹雨的身影近在面前,他们奋力跑过被轰炸得坑坑洼洼的泥路,掉落落臂严寒与伤痛,往仇敌跑去,往新中国跑去,眼中满是保家卫国的果断。

他们一步步踏着,我亦一步步地走着,恍惚间已到了将军墓前,无需言语,同是中华儿女的我们默契地深深地鞠下身子,面前是干净平整的石板路。

篇3:石板屋散文

石板屋散文

石板屋像是永远剔透着馨香,沁入我的心脾,让我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

父亲说,石板屋是爷爷的爷爷手上造的,那时候,爷爷的爷爷从平原遭水灾逃荒逃到这里,就在这里临时搭了一个草棚,以后爷爷的爷爷就烧火田耕种稼禾。由于爷爷的爷爷的苦干能干加耐劳,日子倒也还过得清闲,第二年爷爷的爷爷就娶了爷爷的奶奶就有了爷爷的爸爸,爷爷的奶奶说:孩子出生了,总不能还住这样一个草棚罢。于是爷爷的爷爷就上山伐木,开采石头,石板屋就这样在爷爷的爷爷肩挑背磨和爷爷的奶奶的'贤淑勤奋以及爷爷的爸爸的哭泣声中竣工而保存至今。

石板屋看起来是那么平凡,似乎都是顺乎其然没有一点故事,然而在我看来仍是那样深邃那样老道,毕竟历经了几百年而保存至今,虽然房屋是烂了点儿,局部地方还露出了很多的洞,但我觉得那只是岁月的烙痕,无伤大碍的,而且丝毫不影响我对石板屋的情结。

石板屋是极普通的建筑,三间正屋,小吞口,可那确实地道的土家建筑风格,石板屋采用的全部是石头,墙是石头砌筑的,屋顶是石板盖的,所有材料全部就地取材,很少是花了钱的,看着这长满青苔的石板屋,我对爷爷的爷爷肃然起敬,不单是对他个人,更是对那一代人,我们的祖先是那样的伟大,是那样有胆识而又充满着智慧。

石板屋较之现代的建筑是落后了许多,但他是一代人艰苦奋斗的缩影,从这个意义上讲,哪怕居住在高楼大厦享受天伦生活的人们也断然是忘不了落居山凹的石板屋的,我想。

石板屋虽然古老,实在是看不上眼,但它确有许多深厚的内涵,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石板屋毕竟历经了近三百年的历史,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

我惦记石板屋,更是怀恋那一代给我们创造历史文明的祖先,石板屋代表的是一段历史,一段催人奋进的历史!

篇4:浅浅石板行散文

浅浅石板行散文

在路的尽头是您的家,儿时,在您的陪伴下,我不知走了多少次这条路。

那时,我喜欢在路上跑。您总说:“小心,别摔着了!”在跑的时候,脚下的石板随着我的跑动“咚咚”响着。在跃动中,时光就那么流逝了。转眼间,我们一起走向了现在。

可现在,再也不会有人叫我小心了,我就那样迷迷糊糊地接受着时光的洗礼。直到我再次蹋上回乡的征程,再次走在那石板路上,我好像又看见了那个在石板路尽头等着我的'老人。

我好似又看见您浅浅笑着看着我从石板路上走来。微风掀起了我的墨发,雨水氤氲了我的眼睛,我甚至不知道路在何方,我将何去何从!

我不知路于我的意义,我已走不到路的尽头了,因为路尽头的那个人已经走了。我甚至忘了自己为何走上这条路,难道只是因为儿时的习惯吗?我不得而知。

我没有勇气走下去,我害怕看到那空空的砖瓦房,害怕看见时光的残忍。

但我终究走了下去,虽然我不知如何面对,但我总要走下去。随着越来越深的路,我感到了深深的凄凉。在这里风不再柔和,不再优雅。就像一匹野兽一样失去了控制,我不禁打了个哆嗦。时光真的侵蚀了一切,当时的热闹已被冷寂取代,放眼望去,一片苍凉。

我没有敲开您家的门,我害怕那门一敲即碎,因为我只看见了门上的虫眼,只看见了岁月流下的伤痛。转身吗?我问着自己,却终究没忍住自己的情绪,让泪水肆意在我脸上流淌,我看不见眼前的荒凉了。可我任然没有放声哭泣,我不敢,也不愿,我不想打破这寂静的空间,我更不愿打断我在石板路上的记忆。

收拾好情绪后,我转身离去,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了几位您之前的好友,互相交谈几番后,我得到了丝丝安慰。可在我目送他们背影的时候,看见他们一步步走入了荒凉之中时,心中酸涩又起几分。但我深知,我阻止不了,因为,这就是时光!

我终是走出了这条石板路,虽还想回味,却已无勇气。

但我想,我总会常回来走走的。我要让石板路上再次留下我的脚印!

篇5:坐在石板上散文

我俩

望着

无意,走进视框的篮球框

不碰

我等

伤愈的你

把心举起

共鸣我们昨日快乐的场

――题记

走进中学,又走进小学,入眼的篮球框是体育场唯一且重要的标识,可高壮的他,羞了――侧歪了锈黑了的身子,低垂了斑驳的无人也无心更无力再去整容的头。

怎么会――我梦中的体育王子?

清晰记得……

小学,你傲挺着高高的身躯,站在我们面前,高年级的哥哥姐姐,还有全村的少壮爷们都能见,也喜欢天天来看你的,临着最繁华主街道的,学校操场最南端。即使课间十分钟,我们也疯跑着,喘着粗气站到你的脚下,踮着脚尖,抱着球,使出吃奶的力气,来十个“钻大瓢”。虽然连你的白胡须都碰不到,可老师告诉我们,等长高了,就可以成为你的“粉丝”,可以在场地里跑,可以每天听到围得水泄不通的大人小孩的掌声和喝彩声……好向往长高的那一天!

中学,亭亭玉立的我,是每周二、四你身边的风景线。有人说,是体育老师喜欢我,要我当女篮队长;也有人说,是我喜欢男队最高最帅的前锋师哥,他去我也去。我不管,我依然,飘着马尾辫,回眸一个微笑,留下一串银铃:“都――不――是……”其实,你是我梦中的王子!你的“高挑”让我学会跳起投篮,你的“反弹”让我跳投时学会了屈指空心压腕。虽然因为早上了学只能当组织后卫,但我会“外围投”,我能组织“包夹”,我们是常胜将军!我们可以和男队“打场”!你让我收获自信,你让我长高一头,你让我在每天中午上学经过男生宿舍时,听到一片“唏嘘”声,还有低着头绕远路也能感觉到的探出窗外的让人脸红的追着我的目光。虽然初三的一个夏季为了避开目光和闲言,每天要等午睡的男生起床进教室后,走读的我再迟两分钟进校园,也因此耽误了宝贵的复习时间,甚至会迟到,但你给我的充沛精力和持之以恒的韧性,让我在上学路上把英语单词倒背如流,让我在初中毕业全国第一次升学考英语时,在我班最棒的男生只得单分时,我得了全县最高分,让阅卷老师们忍俊不禁违规当众拆封,记下了我的.名字,让当时参与阅卷的我的校长高兴得连夜骑车回家,向我的英语老师报喜,还破例自己掏钱请了全体毕业班老师。还记得英语老师当时亲手给我炒的如菊花黄的炒鸡蛋的香气,还有她夸我像挂历上的电影明星时温润亮泽的眼神,让我好一阵做起当明星的梦……嘿嘿,忘不了你那时的“给力”!

当老师了,嫁了,当妈妈了……我没有时间,也有更多更女人的喜好了。而你,依然在公园,绿丛环绕的铁栏高护的路灯围绕的平平的宽敞的运动场矗立着,傲气的头更高挺了,还探出些,是在遥望吗?是在寻找吗?

可是今天,可是这里,在中学,在小学的操场上,你,怎么了――我梦中的王子?

被谁伤的?这么重?这么让人心痛?孩子们吗?不是吗?是谁?时间吗?也不是?那是谁?是没人再喜欢你吗?……怎么沉默了?告诉我,让我为你疗伤……好吗?

我落泪了,我爱的体育王子……

篇6:那块青青的石板啊散文

我的生活啊,虽然平淡无奇,但是丰富多彩。

不必说我爱在花园里漫步,观赏百花争艳的美景;也不必说我爱在小河里只有嬉戏,捞取小鱼和虾米;更不必说我在山林里倾听鸟鸣,拾取山珍野味;单就门前地坝里那块青青的石板,就有我无限的乐趣。

家门的地坝中间,有一块三尺见方的青石板,光滑滑、亮闪闪的,像一块翡翠般的明镜,可以清楚的映照出我那圆圆的小脸。这块青青的石板,是我童年的密友,少年的伙伴!

牙牙学语时,父母忙于下地参加生产队集体干活,就把我往那青石板上一放,说声“乖些,就坐在这”就走了。我就用小巴掌抚摸着青石板玩耍,手掌拍在上面,发出“啪啪”的声响,我觉得好有趣,就双手交替着一拍一个上午。在青石板的陪伴下,我没有哭过一声。到了五六岁,我有伙伴了,我们三五个孩子围在一起,在青石板上画上棋盘,先下猪屎棋子,接着学下和尚棋,后来就专门学下象棋。为了输赢,小伙伴们先是在棋盘山苦苦拼杀,后来为争一步两步就发生争吵,互相都有毫不相让的劲儿。最有趣的是,每次大都是我赢,因为我下棋实力最强,伙伴们甘愿让我。伙伴们说:“你的性格像石板一样硬,我们就叫你‘石板哥哥吧!’”

“啊!石板哥哥,好!”多么有趣的名号,我格格的笑起来。笑声中,我愉快的度过了童年。

后来,我上小学了。白天念书,夜晚就带着弟弟,拉来妈妈,一起团座在青石板上,缠着妈妈讲那天上和地下的故事。在那繁星闪烁,星月交织的神奇夜幕下,妈妈绘声绘色的开讲,讲得十分逗趣。我张着耳朵,大睁眼睛,静静地听着。从那时,什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仙女下凡”“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等等故事,全把我吸引住了。一次,我好奇的问妈妈:“妈妈,嫦娥住在月宫里不孤独吗?”妈妈笑着说:“嫦娥正在思凡呢,她定会飞回人间的。”我常常为妈妈这句话欣喜若狂,想亲眼看到嫦娥飞回人间。因此,许多个明月当空的`夜晚,我总是端坐在青石板上,眼睛直直的望着天上月亮发愣。啊!青青的石板,勾起我无边的遐想,滋润我美好的愿望。

转眼间,我长大许多了,也能帮助父母干些活儿了。秋收季节的晚上,地坝中堆满棒槌似的玉米坨坨。我拉起竹筐,蹲在青石板上剥玉米。那沙沙的响声,像是欢快的小曲。我一边剥玉米壳叶,一边开了小差,听到地坝边草丛里蟋蟀的鸣叫,我的心就发痒起来,悄悄放下玉米去抓蟋蟀儿。妈妈发现了,不声不响的跟在后边,一把揪住我的耳朵说:“不快点剥玉米,这么大一堆,哪时才能剥得完!”妈妈手很重,拧得我“哎呀哎呀”的发出惨叫。妈妈见到我的狼狈相,也“咯咯”的笑了。她笑得那么美、那么甜。是的,只有在落实生产责任制后,我家地板的青石板上,才挤满了丰收的玉米,印满了欢笑!

如今,我年逾花甲,临近古稀,心里一直怀念着那青青的石板。每逢月夜,我都要到那青石板上坐上一回,坐在石板上吟几首古诗,唱一段京剧……青青的石板啊,我为什么要怀念你呢?因为你是我童年的伙伴,少年的理想,青年的翅膀。因为你赋予了我坚强的性格,不屈的秉性和勤劳奋进的精神。在你那青亮亮,光滑滑的形体上,深深地烙下了我生命和生活的足迹。

篇7:石板上的六一散文

石板上的六一散文

早晨过来上班的路上,翻着地铁站免费领取的报纸。其中一个版块的标题硕大醒目“搭乘文艺地铁,六一带娃不用愁”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仔细看完了这部分内容,本该心情舒畅的赞赏这位编辑送给家长和小朋友的特殊的节日礼物,却有些心情沉重的被勾起对往事的回想。也的确,自己在快而立之年的这个时候,看到六一,也不免心生感慨:越来越远的昨天,回不去的从前......

依然很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过六一儿童节的那天,来的很突然。本来都已经放学,急着收拾小书包要跑回家了。老师说大家坐在位子上等等,不要走,也没说要干什么。一群小孩就这样傻乎乎的在座位上等,也不敢大声说话。只看到老师在教室外面一直望着大学校的方向,好像在等什么人过来。过了好一会儿,老师说大家坐好了保持安静,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等下高年级的大哥哥要给你们发东西,每个人都有,不要吵。说着就进来好几个高年级的男孩子,每人手里拎着一个蛇皮袋子,开始在每个位子上挨个的发着东西,领到东西的同学看起来非常兴奋,但是却觉得很莫名其妙。后面的同学都快站在桌子上要看看前排的人到底拿到了什么。我至今都记得班里那个酒窝很深的小男孩周,拿着一袋汽水笑的就只看到他脸上的大酒窝和大嘴了,还不停的问:为什么要发东西啊?有的同学还小声嘀咕:这要不要钱啊,拿回家我妈会打我的。小小的教室顿时变得非常热闹。老师也管不住了,只好站在门口看着大家闹哄哄的。

发完了汽水,又开始发其他的:糖果,小零食,冰棒,一下子这么多吃的,对于一个苦巴巴的七岁的农村小孩来说,比过年还要兴奋千倍万倍。发完了东西,老师站在讲台上说,今天是儿童节,这些是给你们的,不要钱,赶快的把冰棒吃完,不要化了。虽然这时候大家还是不知道六一儿童节是个啥玩意儿,手里捧有这些吃的喝的就够了,心想这个节日不错,不知道明天还有没有。吃完了冰棒,我把其他的小零食装进书包里,就和小伙伴高高兴兴的跑回家去了。

到了家,大门锁着,立马跑到后门,敲了几遍没人答应,想想那时候也真是个傻。弟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我身后,手里拿着泥巴捏的小玩偶,轻轻的叫了声锅锅(哥哥),说爸妈到了地里去了,还没回来。我问他怎么一个人在外面,他说其他的人(和他相同年龄的小孩)都不在家里,所以就一个人在这里玩。弟弟那时候还没有上学,刚五岁。每天我去上学的时候,他都会站在门口一直看着我走远,妈说快到了放学的时间,他就会在大门口一直坐着,直到我回来。然后他就安安静静的坐在我旁边看我写作业。村里跟他相同年纪的小孩没几个,很少人一起玩耍。爸妈要经常去地里干活不能带着他,就只能让他自己在村里,这家看看,那家玩下,累了就靠着门睡觉。

其实那时候没看见弟弟之前,我没有想要把这些小零食和他分享,想自己一个人慢慢吃完,现在想想真是有些自私了。我把弟弟叫到跟前,两个人就面对面坐在后门口的小石板上,傍晚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红彤彤的,好像害羞的红了脸。我跟他说今天放学的时候老师发了吃的给我们,他很乖巧的看着我,也不作声。当我把东西全都拿出来放在石板上,他很惊讶的看着它们:“好多呀!这是什么东西啊?”。我指着这个说是糖果,指着这个说是汽水,那个是什么。他很认真的听,有些是他没见过的。我告诉他有个冰棒我吃了,要不就化了不能吃了。他很失望的哦了一声,他没吃过冰棒,就只听人家说那东西好吃,那时候家里是舍不得买这个小奢侈品的。

我到现在还记得我把所有的东西你一个,我一个的这样分配着,他也没有吵着闹着多要一个。最后只剩下一袋汽水没办法分,你喝一口,我喝一口就没了。我们俩就这样坐在那里吃着自己分到的零食。我时不时的问问他好吃吗,他总是很乖乖的点点头:好吃。最后吃完了,他问我你们老师好好的干嘛发东西给你们,我说我也不知道,老师说是我们小孩子今天过节就发了。当时的我理解不了的概念他肯定也不知道,我也说不清楚这个儿童节到底是干嘛的。晚上爸妈回家我告诉了他们学校发吃的事情,我问他们什么是六一儿童节,他们笑呵呵的'说就是你们小孩子才有的节日,一年一次。

后来等到弟弟上学,第一次过六一的时候,他把学校发的吃的都带回来了,放在桌子上,一样一样的给爸妈,给我。后来的六一我们都会领到吃的喝的,他也每次都会留一些吃的给我。当然到了后来,偶尔爸妈给些零花钱可以买点便宜的零食解解馋,不是六一的时候,是没有这些零食可以享受的。甚至后来我们自己学会了捡破烂卖钱,可弟弟每次都把卖到的钱存在那里很少买吃的,到了买作业本写字笔的时候,他都很爽快的拿出来跟我一起用。想想他比我懂事太多了。就这样一直过完小学,就再也没有六一了。

现在的每个六一,都已经和自己无关了,看着小孩子们高高兴兴的,穿着新衣服,嚷着要去哪里玩,干什么。自己除了笑一笑,更多也只是感慨了吧。时光远去不能重来,人也长大远离了家乡,就有更多的情绪回忆往事,那时候苦一点想想也不算什么了,沉淀下来的岁月的缝隙里流淌的都是幸福的清水,甘冽清甜,浸润着每个日子。不管难还是苦,都是最最幸福的陪伴和依靠,不会远离......

篇8:泥瓦及其他散文

泥瓦及其他散文

今天,我是一个自由人了,工作调动,原工作交出,还没有到异地接任新的工作。感到无职一身轻,这一个暂短的空隙,虽然是无职责、无义务,但焦灼的心情总是难于安静的。

去了一趟附近的集镇草市,见草市大队的泥瓦厂折散了,厂房折了,瓦窑扒了,油泥土散失满地,随风飘过一阵阵汽油的芬芳……瓦砾遍地,周围荒草深深,稀疏几人在平整地面,大概要将此废墟改做耕田。

一路上看到多家的房上挂着黑瓦,路旁也常常见到几枚好的或是破损的瓦砾。这些泥瓦,它们经过了窑火的熏陶锻冶成了有用之材,只从出了窑,就历尽了日灼雨淋,炊烟的扶染,霜华的依附……日日夜夜何以断言冷暖!风来了独挡一片,雨来了送水下流,凭你把它放到哪儿,他总是这样地安分守己,用自己的身躯遮风挡雨,为了给他人造福,他的一生永远是在风风雨雨、日灼霜冻中度过……直到它的身体损坏,再不能为人们顶岗效劳之时,还会用自己的遗体残骸铺平路面。

瓦是一种建筑材料,它是人工制造的,还有一些建筑材料是天然的',如石头等,世间多得很,那么多的石头,大理石、花岗岩、石英石……种类之多,难以尽列,而质地之优劣各异。其中有的有幸被选去建造高楼大厦者,为数太少了!那些终年深埋在荒山地下的山石,终究不能都去充建大厦。而充建大厦者,也未必都以幸运者的骄横,去对待他的故土同伴。而未去充建大厦者,并非不堪使用,而且,大厦之下及其周围近在咫尺,远则百里之遥若非无数的石子沙土充塞地下,楼下基础何以牢固?又何以挺起地面?高楼在矗立着,倍受人们赞赏,但他们未必想到它赖以挺立的不露地表的大量沙石,和它们铸成的牢固的基础。

我爱这些无名之辈,因为它的私心最少,把一生廉价地献给了人类,而取自人类的东西是很微薄的。

泥瓦、石头它们的风格是高尚的,品格可嘉。它们一生完全贡献给人类。获得重用者,而不身价百倍;未被选用埋在深山之中,而不灰心,安分守己。泥瓦、石头有着普通而又高尚的品格。我们人类,应该效仿它,学习它的高尚品格。

石板小学行政工作计划

橡胶贸易商业计划书

塑料、纤维和橡胶教案

走在石板路上作文800字

彩泥教学计划doc

玩彩泥作文

经典的硅藻泥宣传广告词

中班美术《泥贴瓶子》

五月,我做尘泥

捏彩泥作文800字

泥,石板,橡胶的散文(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泥,石板,橡胶的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