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疯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航路网络系统结构稳定性研究,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航路网络系统结构稳定性研究,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 目录
篇1:航路网络系统结构稳定性研究
航路网络系统结构稳定性研究
航路网络系统的结构稳定性直接影响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实施的有效性.本文考虑空中交通流与道路交通流的共性,借鉴堵塞流理论对航路网络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并提出了衡量系统稳定性的指标和提高航路网络结构稳定性的`措施.通过对典型的航路网络结构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提高稳定性措施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说明了航路稳定性研究能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提供技术和决策支持.
作 者:黎新华 张兆宁 侯蕤 LI Xin-hua ZHANG Zhao-ning HOU Rui 作者单位:黎新华,侯蕤,LI Xin-hua,HOU Rui(民航西南空管局,飞服中心,成都610202)张兆宁,ZHANG Zhao-ning(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天津300300)
刊 名: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年,卷(期): 7(1) 分类号:V37 关键词: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航路 稳定性 堵塞流篇2:(BN)12氢化物的结构和稳定性研究
(BN)12氢化物的结构和稳定性研究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BN)12氢化物的结构和氢气分子的平均结合能进行了计算,并对它的'结构、能量和热力学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在(BN)12团簇结合一个氢气分子时,1,2加成产物比1,3加成产物更稳定;在B12N12H12中,氢气分子的平均结合能达到最大值;B12N12H24在温度高于320 K时是热力学上不稳定的,会发生分解放出氢气.
作 者:王宏 WANG Hong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文理学院化学系,山西,太谷,030801 刊 名:分子科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 年,卷(期): 23(6) 分类号:O641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平均结合能 稳定性篇3:无人机航路规划研究
无人机航路规划研究
摘要:无人机航路规划的目的是无人机具有对复杂任务进行快速规划或重规划的能力,其中快速而有效的重规划尤其重要。在无人机飞行任务执行过程中,无人机需要根据局部地形、地貌、障碍、威胁等信息以及飞机本身机动能力的.限制,实时地计算出飞行航路,并跟踪该航路完成飞行任务。本文通过比较各种算法在航路规划应用中的优劣性,提出了Dynapath(动态规划)算法在无人机航路规划中的应用,给出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Dynapath算法生成的最优参考航路基本上满足无人机任务飞行的要求,获得了良好的飞行品质。Abstract:The target for unmanned aircraft vehicle (UAV) trajectory programming is to enable UAV to plan and replan complex tasks, of which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replan capability is more important. During implementing the task, the UAV tracks the real-time trajectory to finish the task. It is often calculated in term of terrain, physiognomy, obstacle, threaten, and itself maneuverability.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calculating formulas are compared, and a new dynamic plan is presented.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optimized reference trajectory generated by dynamic path can obtain the best flying quality. 作者: 高晖陈欣夏云程 Author: Gao Hui Chen Xin Xia Yuncheng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期 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ISTICEIPKU 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STRONAUTICS 年,卷(期): , 33(2) 分类号: V27 关键词: 无人航天器 动态规划 最优航迹 任务管理 数字地图 机标分类号: V21 TP3 机标关键词: 无人机 航路规划 飞行任务 仿真结果 重规划 算法 执行过程 规划应用 机动能力 复杂任务 飞行品质 飞行航路 动态规划 优劣性 地计算 障碍 信息 实时 路基 局部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篇4:结构与稳定性说课稿
结构与稳定性说课稿
一、课题:第一章 第二节 结构与稳定性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结构的稳定性和稳定结构的概念,明确结构在静止或运动状态下稳定条件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演示、案例、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写出简单试验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讨论、试验等方法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体验学习乐趣。渗透安全教育、德育教育。
四、说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属于《技术与设计2 》的第一个主题,该主题总的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结构”和“设计”共同构成本单元两个核心概念。结构体现了“空间”的概念,而结构的稳定性又是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因此,本节内容在《结构与设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材通过马上行动、案例分析、探究、小试验及阅读等手段引导学生理解结构的稳定性、稳定结构的含义,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结构的含义有更深的认识,而且也为以后结构的强度、结构的设计等奠定了良好基础。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的学习,对结构的概念,结构的受力、及结构的一般分类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对于他们来说难度不大,因此对哪些主要因素影响结构的稳定性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有了一定探究的欲望。因此采用激趣法,合理引导,通过典型案例、小试验、多媒体等方法,学生完全能够达到本节内容的学习目标。
3、说教学重点、难点及技术点
(1)、重点 对结构稳定性的理解以及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难点 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结构稳定性的实际案例。
(3)、技术点 通过各种试验,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五、说教学策略设计
采用激趣法,一开始利用学生演示试验,导入新课。紧接着播放视频资料,介绍夏天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遭受台风“圣帕”袭击,很多结构受到破坏,通过四幅台风过后的结构图片,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结构被破坏的情景,引出结构的稳定性。再结合不倒翁演示试验,引起学生对影响结构稳定性因素的兴趣。接下来结合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生活事例,借助于演示及分组试验,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比萨斜塔和运动中自行车的稳定性,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稳定结构。本节课利用多媒体 矿泉水瓶 不倒翁 熟鸡蛋 麻将牌 自行车 陀螺等教学资源。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上课一开始,教师口述:结构从力学角度来说,是指可以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紧接着学生演示推矿泉水瓶试验,引出课题——结构与稳定性(大屏幕)
(二)知识构建
播放关于台风“圣帕”的视频资料,师生观看。教师结合四幅台风过后的图片,指出,这是由于当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而出现了不稳定现象。然而有的结构稳定,有的结构却不稳定。引出——结构的稳定性 。
1、结构的稳定性(大屏幕)
是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平衡状态的能力。它是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
教师说明:如果一个物体的结构不能有效的抵御常见外力的作用,那么该物体很难承受负载而保持平衡,进而会导致安全隐患。
教师演示:静止立在桌面上的不倒翁用手扳倒后最终还能稳稳立住,这表明不倒翁维持其平衡状态的能力很强,即稳定性强。
接下来师生共同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首先分析不倒翁稳定的原因(学生回答)发现:不倒翁有一个很低的重心。推瓶子试验也是这个道理。得出结论:重心位置越低,结构越稳定。
教师举例:展示两幅茶几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独脚茶几的独脚是用密度较大的石头做成的,而双层茶几的下层也是用密度较大的材料做成,目的都是为了降低茶几的重心。
然后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自己还知道哪些结构因为重心位置较低而稳定的例子。
小游戏:师生撑手,教师分别呈站立和下蹲姿势。
教师让学生观看教桌上的矿泉水瓶,并思考:为何要正立而不是倒立,原因是什么,多数学生回答:正立稳定,因为接触面积大 。教师展示双层茶几的图片,问:如果把茶几的四条腿换成四根坚硬的钢针,茶几稳定吗?由此区分接触面积与支撑面积的不同。进一步让学生观察矿泉水瓶底部是凹陷的,并不完全跟桌面接触。得出结论:支撑面积越大,结构越稳定
让学生举出自己知道的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教师手拿一熟鸡蛋,让学生不借助其它任何物体,将它立在桌面上。开始立不起来,后来轻轻打破后可以立起来。让学生解释原因。教师趁机讲一个“哥伦布立鸡蛋”的小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创新就是要打破常规思维。以此让学生体会创新的重要性。
教师接下来问:影响结构稳定性还有什么因素呢?学生分组试验:每三人一小组,每组20个麻将牌,分别摆出课本16页所示的三种形状,检验哪种形状稳定并写出简单试验报告。得出结论:结构的稳定性与结构的形状有关。
教师演示说明,三角形结构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构,四边形则不稳定,生活中也有很多,请学生举例。
学生练习:野外勘探仪为什么用三角架支撑而不用四角架?五角架……(大屏幕)
临时摆放的屏风为什么摆成Z字型,而不摆成一字型? (大屏幕)
小试验:把课本分别直立或展开立在桌子上,看哪种情况能成功。
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出: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大屏幕)
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结构的形状。
教师问:还有什么因素可能影响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的'材料)?强调:在设计制作一个结构时,为增加其稳定性,要充分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这样才能增加安全性。
(三)合作探究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结构看上去倾斜不稳,可实际是稳定的呢?例如:比萨斜塔(比萨斜塔图片)。怎样的结构才是稳定结构?
师生分析图示得出结论:
3、稳定结构:重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结构底面内的结构。(大屏幕)
师生一起分析案例:双脚支撑的自行车和单脚支撑的自行车的稳定性。
教师提出问题:通常情况下,一个物体要有三个支撑点才能稳定,但自行车骑起来时,却只有两个支撑点,为什么不会倒下?
学生演示骑自行车。
师问:当你乘车时,如果没有座位,身边又没有可用的扶手,两脚站立,怎样维持稳定?学生讨论回答。得出:
静止状态与运动状态下结构的稳定条件不同。
教师演示:陀螺旋转时能够立在桌面上。以上事例都属于动态稳定问题。
最后,教师指出,其实从本质上讲静止与运动状态稳定条件是一致的。
(四)能力拓展
师生一起举例分析利用结构不稳定性的事例:如在地震多发地区,人们将酒瓶之类的物体倒置在地上,利用这一不稳定的结构实现感知地震的功能;过去农村地区人们用水桶打水常常要在水桶口的边缘绑上一重物,水桶到水面时能自动翻倒打水,也是利用了不稳定结构。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学生练习:观察学校的篮球架(大屏幕),并思考,篮球架要有较高的稳定性,可采取哪些措施?
(五)总结提高
用1-2分钟时间,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自己学到了什么,同时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大屏幕)。
师: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一个中学生,要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首先要打好坚实的基础,努力学好科技文化知识,还应有谦虚好学的品质,当然还要练就过硬的本领,这一点跟本节内容有相通之处(这段话目的在于提高、升华)
(六)布置作业
收集一些建筑物坍塌的案例,从结构稳定性角度分析其问题所在。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学生演示试验导入新课,利用视频引出概念,激起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上好课的热情。教学过程采取情景导入——知识构建——合作探究——能力拓展——总结提高这一模式,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比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
2、本节课使用CAI上课,效率比较高,尽管制作,花费时间、精力较多,但是从上课的效果来看,还是很值得的,加上老师准备的许多小试验、小游戏,尤其是学生亲自动手试验,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由于条件所限,学生的分组试验——探究结构的形状与稳定性的关系所用物品不够很合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论的得出。
4、受目前高考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我认为教师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就是以灵活的教材处理、新颖的案例选择、多变的活动方式、民主的课堂气氛、恰到好处的情景创设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浓厚兴趣,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喜欢通用技术这门课。
篇5:通透式拱梁隧道结构稳定性研究
通透式拱梁隧道结构稳定性研究
针对一种新型隧道结构型式-通透式拱梁隧道,采用简化三维数值模型,对不同施工过程中围岩和结构物的变形与应力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对通透式拱梁隧道设计方案的优化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作 者:张胜 刘志楠 ZHANG Sheng LIU Zhi-nan 作者单位: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31 刊 名:交通标准化 英文刊名:COMMUNICATIONS STANDARDIZA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U451.2 关键词:通透 隧道 结构稳定性篇6:篦齿封严结构气动弹性稳定性研究
篦齿封严结构气动弹性稳定性研究
用复特征值法对带阻尼套筒的篦齿封严结构气动弹性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阻尼套筒的设计参数对篦齿封严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结论.
作 者:李罡 何俊勇 LI Gang HE Junyong 作者单位:李罡,LI Gang(空军第一航空学院,信阳,464000)何俊勇,HE Junyong(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083)
刊 名: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0(1) 分类号:V214.4+2 TH123+.4 关键词:篦齿封严 气弹稳定性 减振 设计篇7:网络系统安全漏洞分类研究(下)
B.按漏洞的成因对其分类,是对漏洞进行分类最另人头疼的一个方面,因为对漏洞研究的不同抽象层次,会对同一个漏洞做出不同的分类,对下面提到的ps竞争条件漏洞,从最低层次上来说是参数验证错误,因为相继的系统调用并没有检查他们所处理的是否为同一个对象,从高一些的层次看,这是一个同步或竞争条件错误,从更高的层次看,这则是一个逻辑错误,因为对象可能在使用过程中被删除,至今也没看到一个比较完美分类方案,包括securityfocus上的分类也不能让人满意,现大致分成以下几类:一、输入验证错误大多数的缓冲区溢出漏洞和cgi类漏洞都是由于未对用户提供的输入数据的合法性作适当的检查。
二、访问验证错误漏洞的产生是由于程序的访问验证部分存在某些可利用的逻辑错误,使绕过这种访问控制成为可能。上面提到的那个早期AIX的rlogin漏洞就是这种典型。三、竞争条件漏洞的产生在于程序处理文件等实体时在时序和同步方面存在问题,这处理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个机会窗口使攻击者能够施以外来的影响。早期的Solaris系统的ps命令存在这种类型的漏洞,ps在执行的时候会在/tmp产生一个基于它pid的临时文件,然后把它chown为root,改名为ps_data,
如果在ps运行时能够创建这个临时文件指向我们有兴趣的文件,这样ps执行以后,我们就可以对这个root拥有文件做任意的修改,这可以帮助我们获得root权限。四、意外情况处置错误漏洞的产生在于程序在它的实现逻辑中没有考虑到一些意外情况,而这些意外情况是应该被考虑到的。大多数的/tmp目录中的盲目跟随符号链接覆盖文件的漏洞属于这种类型。例子:Sco UNIX openserver的/etc/sysadm.d/bin/userOsa存在盲目覆盖调试日志文件的问题,而文件的名字是固定的,通过把文件名指向某些特权文件,可以完全破坏系统。五、设计错误这个类别是非常笼统的,严格来说,大多数的漏洞的存在都是设计错误,因此所有暂时无法放入到其他类别的漏洞,先放在这。
热门推荐:用XP SP2仿真远程多用户登录 XP使用过程中的六个禁忌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
篇8:结构与稳定性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编排意图及地位:本课题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二节第1部分的教学内容,计划用1课时进行教学。
“结构与稳定性”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常见结构的认识”之后,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浅到深由易到难。“结构与稳定性”是“结构与设计”这单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面学习“结构与强度”的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并且“结构与稳定性”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教材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
(1)知识与技能:通过技术试验,使学生了解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运用本节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技术试验及试验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与价值:通过本节教材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结构稳定性设计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技术试验,引导学生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难点:运用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我校高二年级学生。学生们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经过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学习后,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但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创设情境,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通过播放视频和做演示试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交流、探讨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引导发现:在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技术理论知识掌握和学习的兴趣。
3、总结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及总结评价。
四、说学法
在新课标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本节课根据学情、教法的分析,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会新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教具准备
本节课我准备的教学用具如下:
教学课件、铁块泡沫组合体1个、弹簧秤2把、矿泉水2瓶、木块2块(不同形状)、方形架1个
六、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教学设计流程图如下:
(一)视频导入
导入:通过播放厕所自动冲水装置的工作过程视频,并提出问题,引出结构稳定性的概念。
(二)演示探究
老师通过演示技术试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试验一:(探究结构的稳定性与重心位置高低的关系)
思考:
将此结构按以上两种方式放置,要将此结构拉倒,哪种方式用的力大?为什么?
说明:重心位置的高低是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2、试验二:(探究结构的稳定性与支撑面的大小的关系)
思考:
将两瓶矿泉水放在桌面上,放置方式如上图所示,当摇动桌子时,哪个先倒下?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结构与接触面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是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3、试验三:(探究结构的稳定性与结构的形状的关系)
思考:
上图两个结构的重心高低及支撑面的大小相同,要分别将这两种结构拉倒,哪个用的力大?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结构的形状是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师生互动
请同学们探讨结构的稳定性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1、探讨试验一:
说明:结构的稳定性与结构重心所在点的垂线是否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有关。
2、探讨试验二:
思考:
两形状相同的圆柱体,由不同材料制成,如上图所示,要将它们拉倒,哪个用的力更大,为什么?
说明:结构的稳定性还跟材料有关
3、学生活动评价
探讨试验后,让学生自主总结各因素是如何影响结构稳定性的,然后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四)知识拓展迁移
1、运动状态与静止状态的结构稳定条件不相同:
(1)自行车骑起来时,只有两个支撑点,为什么不会倒下呢?
(2)静止状态的竹圈会倾倒,但它转动时却可以立起来?
2、结构稳定性的应用:
一方面人们利用稳定的结构抵抗外力、承受负载:
(1)金字塔和大坝等固定结构,底座越大越坚实,稳定性越好
(2)照相机的支撑架使用三角架,是因为三角形结构更稳定
(3)高空走钢丝要手持长杆,是因为它可以降低和调节人的重心。
另一方面人们又利用不稳定的结构实现某些功能:
(1)倒置的啤酒瓶可以预报地震 (2)翘翘板,摇摇椅
(3)自动冲水装置(前后呼应)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通过问答形式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结构的形状;结构的稳定性与材料、结构重心所在点的垂线是否落在结构底面范围内有关。
(六)作业布置
(1)当我们站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时,常常将两脚岔开,为什么?
(2)独脚茶几的高度设计得比较低,底座采用较重的材料(如大理石),台面采用比底座轻的材料,为什么?
七、板书设计
篇9:结构与稳定性的说课稿
(一)结构的稳定性
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二)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重心位置的高低:(重心越低越稳定,重心越高越不稳定)
2.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越大越稳定,越小越不稳定)
3.结构的形状
(三)结构稳定性的应用
评委点评:
儋州市第一中学万太义老师所说《结构与稳定性》,能领会教材编写意图,说出了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常见结构的认识”之后,通过技术试验,让学生了解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结构与设计”这个单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面学习“结构与强度”的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明确了教材的前后联系,确立了恰当的教学目标。
本节说课说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安排合理,从视频导入、演示探究、师生互动到知识拓展迁移、课堂小结,最后作业布置,教学过程容量适当,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衔接紧凑。
本节说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合理处理内容,开发课程资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准备的教学用具有教学课件、铁块泡沫组合体、弹簧秤、矿泉水瓶、不同形状的木块、方形架等等,通过设计合理的多种媒体教学,图示和演示丰富的内容,增大教学信息量。
本节说课教师语言流畅、教态自然大方,但是,对于重心影响稳定性占用的时间过多,势必会冲淡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其他两个主要因素的学习。
篇10:香豆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及稳定性研究
香豆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及稳定性研究
将市售商品溶于水,用异丙醇沉析提纯,溶于0.1 mol/L NaNO3纯水溶液中,经0.5 μm滤膜过滤后用水相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测得香豆胶(FG)、羟丙基香豆胶(HPFG)、阳离子香豆胶(CFG)的数均、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n、Mw分别为:1.19×105、3.36×105,8.52×104、2.85×105,9.33×104、2.87×105.用甘露聚糖链在碱性条件下醚化时发生降解,解释两种改性FG的相对分子质量较FG低而多分散性(Mw/Mn)较FG高的测试结果.认为商品FG的1%水溶液黏度(1300 mPa・s)高于商品HPFG和CFG(分别为705和610 mPa・s)的'原因是前者相对分子质量较高且残渣含量也较高(~10%,后二者为1%~2%).HPFG的取代度为0.12,根据文献发表的13C-NMR数据确认HPFG分子链上羟丙基取代位置为C6.讨论了香豆胶(半乳甘露聚糖)的化学结构.热重分析法测定的热稳定性,HPFG高于CFG,CFG又高于FG.图6表3参13.
作 者:王著 牛春梅 吴文辉 WANG Zhu NIU Chun-Mei WU Wen-Hui 作者单位:王著,吴文辉,WANG Zhu,WU Wen-Hui(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1)牛春梅,NIU Chun-Mei(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1;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
刊 名:油田化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OILFIELD CHEMISTRY 年,卷(期):2006 23(2) 分类号:Q539 Q946.3 TE357.1+2 关键词:香豆胶 羟丙基香豆胶 阳离子香豆胶 压裂液稠化剂 相对分子质量 取代度 热稳定性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聚多糖★ 结构浅谈
航路网络系统结构稳定性研究(共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