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散人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望远散文,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望远散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望远散文
望远散文
最伤情的时候,是亭亭一眺望远的时候。
望远吧!将目光拉得更长,更远。远处,有依稀的衰草,它的青春与芳华在哪里?有起伏的重山,它的巍峨与苍莽在哪里?有隐约的水声,它的激情与洒脱在哪里?更有水墨画一样淡淡的身影,她的容颜与故事在哪里?
远处,是望之不尽的十里长亭、百里驿站;远处,是念之不尽的十年相思、百年相守。
这是地理上的纤细距离,是时光中的柔软跨度。
最近,常为一个唐代新嫁妇望远的故事伤怀。故事说:
我是一位新嫁妇,门前的大道直又长,通得了海角,通得了天涯。每天我都登上那高高的土台子,向着遥远的天边眺望。唉,太阳又一次落山了,黄昏味儿也越来越浓,路上往来的行人都已绝了踪迹,可是,戍边的他、我的心上人儿还是没有回来。不仅是他的人,就连一封报平安的信儿也始终不见。早就听得遥远的边关打了一场又一场胜仗,冲锋声、呐喊声、欢呼声我这里都似乎可以听见,可就是没有看到他拿着皇上的敕书凯旋而还。罢了,罢了,明天再来这儿眺望远方吧。我回到孤寂的家里,坐在冷冷的机杼前,一点儿动手织布的念头都没有了,因为就算时光如梭,自己一腔浓浓的新愁又如何织得了呢。
这个故事,铺陈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望远》,原文为:门前通大道,望远上高台。落日人行尽,穷边信不来。还闻战得胜,未见敕招回。却入机中坐,新愁织不开。
我在铺陈这个故事时,除了穿插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外,还想当然地认定诗中登台望远的“她”一定是位新嫁妇。这不一定准确,可是我以为,只有新嫁妇,望远之情才会如些强烈,如此按捺不住。失望之后也才会如此怅然,如此悲苦难禁。
那天,读完这首诗后,我忍不住写了一首《边塞曲》,以这位新嫁妇远望的'那个“他”的口吻,诉说普通戍边士的思乡之情、思“她”之情。诗云:
持戈戍边疆,关河染尘霜,闲来犹听笳声长,孤雁正北望。孤雁正北望,秋心寸寸伤,最是牵肠是故乡,斜阳阵阵苍。斜阳阵阵苍,暮海翻波浪,梦里红袖分外香,伊人正花黄。伊人正花黄,亭亭水一方,眼里依依瘦鸳鸯,此情最难忘。此情最难忘,夜色已成江,一弯明月正中央,万里知薄凉。
这样的诗句当然不成曲,不成调了,但我自信的是,“望远”两字句读之间分明可见,思念之意也在字里行间自由流淌。古人说,相望最悲不相逢。这是新嫁妇的新愁,更是戍边士的秋心。所以我说,最伤情的时候,一定就是亭亭一眺望远的时候。
也有理智的人,将望远赋于了智慧,赋于了哲理,赋于了千秋大义。
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笔下,高与远是一体的,是一个镜子的两个棱面,是一件事情的起因与结果。你看啊,他登高望远,写出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名句,被人传颂千年。这样的望远,望的是禅意流转,望的是天高云淡。
而在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笔下,望远却更多的凸显了一位伟大政治家,排除一切阻力与困难,致力于社会变革的勇气与决心。你看啊,面对层层险阻,他是那么不屑一顾,豪迈地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样的望远,望的是壮志激荡,望的是一时风流。
望远,又往往与分手联系在了一起。你记得吗?与朋友分手,踮脚望远,因为那份珍重,头回了一次又一次;与青春分手,跃马望远,因为那方前程,尘起了一重又一重;与记忆分手,回眸望远,因为那场故事,梦醒了一回又一回。
可是,佛说“望远”,是要我们放下负重,向前看。
篇2:等高望远
夏日的炎热延续到夜晚九点,想出去走走。一个人,一大壶水,漫走在校园。
爬上图书馆的屋顶,呵,有人搬了张椅子这里。换个靠护栏的地方,调整一个舒适的姿势坐着。外面是零星的灯光,头顶偶尔有闪光的飞机慢慢走,看着桔黄的月亮从另一侧的围栏露头。手机放着歌,渴了,从地上拿起壶,一口一口慢慢喝。
雁过没有留下痕迹,但我知道它曾飞过。歌曲不在像从前那样纯白,被赋予了含义的感触没有办法抹逝。闭上双眼,一个人的心灵世界。
忆起那座走过很多遍的长江大桥,在北桥头看着摩天轮不停变幻的霓虹灯,唱到第四首歌就到了游乐园的山坡,数着过往的飞机,忘记时间。
一切从那个夏天变得离去了原轨道。
自由的感觉,风一阵一阵地吹来。乘凉,思绪乘着飞又飞向远方。
时间被拉长,心被置空。走向只及膝盖的护栏,探头往下看,高度的感觉,久久。
……
在《听妈妈的话》结束这说不出感觉的停留,在《猫的报恩》中踏上归路。椅子放回原处,拿起空壶,转身。
原来,到处都是与以往不同的痕迹,有你的影子。
篇3:天涯望远,惟愿记得这份情散文
天涯望远,惟愿记得这份情散文
相信相遇是美好的,生命因相遇而更加多彩。日月如梭,年轮又要老去。时间的流逝让人慨叹,令人叹惋。
星空令人无限遐想,向往像远在天边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只有努力追寻,终会触及到梦想,实现本心的向往。追寻本心的向往一路前行,向往所在的地方,便有远方。
想做成的事里,只求问心无愧,结果顺其自然就好。不负自己,不负深情。自己即使会感觉留下遗憾,故事的结局似乎不是那么圆满,似乎没有结局,似乎等不到结局。无论怎样,无论结果如何,坚守过,便是留下过痕迹。文字是坚守的证明,有些东西是藏不住的,通过言行举止会不经意间流露。希望一切都会迎来最好的结局,执着坚守,静待花开。
琐碎的事情,因为相遇,变得意义非凡。简单的时光里,留下了许多记忆。欢笑与忧伤,细小的心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时光浅远,有缘相遇,或许就是最好的时光。
三年,在时间长河里不过短短一程,却装点了我的青春。一生那么短,全心全意去爱,遇见喜欢的,要努力去追寻,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分别,甚至再也见不到。彩云追月,源于内心的期待与喜欢。即使存在距离,也有坚守美好的勇气。短暂的岁月,喜欢的岁月,悠长而又美好。遥远的存在,需要追寻。时而近时而远,似乎一直抓不到。
追寻是种选择,遵循本心的向往,一路前行。命运这种东西,很是玄妙。信与不信,全凭自己。缘分与命运,很多时候很难把握。有时并非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能能做的,只有相信美好,珍惜光阴与缘分。
原来不知不觉间已坚守了这么久,部分已有这么多。情是细水长流,在于坚守。细水长流的情,温暖又绵长。岁月静好,你已在远方。此后一别,天涯望远,你我能否再次相见。害怕距离,害怕远离,害怕分别,害怕再也见不到。太过遥远的距离,心里总不是很踏实。离别与异地让人多愁善感。若不在同一个城市里,相见甚是渺茫。假如距离太过遥远,你会否把我彻底忘却,会否记得我,会否想念我。多希望你能永远记得我,不忘慕辰。
爱终究会让一个人成长,有些时候,某些因素会催化一个人的成长,提前学会成长。伤害,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一定作用。当时会因为受到了伤害而感到难过,会流泪忧伤乱想,产生各种各样的小忧伤小情绪,时常迷茫,想要退缩放弃。爱伴随着宠爱和伤害,伤害有时固然痛,却也会激励一个人成长。假如喜欢上一个人,没有经历任何波折与阻拦,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一路走来很是顺利,即使得到了彼此,恐怕也会觉得很不真实。
不安的因素让人害怕,同时也考验着一个人的内心。拿的起,放不下,明知会有伤痛,却依旧坚持。情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不断认识自己内心的过程。日久生情,从最初的有好感到喜欢逐渐深化到更深层次,情感越深,越难以割舍。舍不得,放不下,越陷越深。如果没有经历一些波折,或许也不会有现在的自己。爱可以造就一个人,悲伤激发了灵感,让我们学会成长。
没有伤痛,或许我依旧还是默默无闻,依旧只能写个三言两语,再无其他。悲伤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有了自己的光芒与骄傲。假如一路出奇的顺利,全是甜蜜和幸福,我想我可能还是默默无闻,做着他人的背景,不知何时才会崭露头角,处于迷惘中,没有太过明确的目标。会像飞蛾扑火一样去爱一个人,除了痴情,而我一无所长,没有自己的光芒与骄傲,我想,我很很快被抛弃的。幸好,假如假设的那些事情,并未发生。我还能追逐自己的向往,我已有了自己的些许光芒与骄傲,努力追寻成就了现在的我。只要努力才能触及梦想,只有努力才能抵达远方。一切只为了与你更相配,能够有资格站在你身边,与你并肩作战。没有人愿意甘于平凡。
没有太多光芒,没有太多人知晓我。我不愿意甘于平凡,即使我平凡而又渺小。我也有自己的光芒,它会照亮我,终究也会照亮你。情字本神兵利器,谁能抵御。爱具有两面性,由爱生恨是爱的负面影响,带给人更多的是积极影响,教会一个人成长。爱最终都会让人成长。愿能够一起成长,一起面对风雨,最终能修成正果,实现自己的初衷。
我从未想过会遇见谁。毕竟,有些时候有些事,并不是自己能决定或改变的了的。在茫茫人海中,有缘遇见很是不易。人与人之间能够相遇,本身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在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让我们遇见,只会让我们遇见一部分。因为缘分,才有了遇见。人海中,遇见了一个又一个人,有的有缘成为好朋友,有的同学很久之后关系依旧平淡,有时也会因为一些事情,喜欢上某个人。一生中,能有几个合得来的好朋友,有人关注陪伴着自己,有想要守护的存在,有向往能去追寻,这样的生活很是美好。只愿时光不会辜负每个执着坚守、认真对待感情的人,无论等待多久,都期待最后能收获幸福。只愿所有的痴情,都能开出娇艳的花朵来,最终都能够修成正果。
爱在带给我们伤害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希望与期盼。偷偷的想念,偷偷的看。明明喜欢着,却没有勇气去主动。文字书写了情怀,即使那样,内心依然缺乏勇气,不敢主动说些什么。错过才知遗憾,折腾之后才懂得珍惜,不要那样。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到了。
爱不是虚无,只是有些时候表现得太过含蓄,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虚无很长,掩藏的爱显得多少有些久远。久远到时常觉得幸福很浅,很远。爱,从未离去。陪伴与守望一直都在。温暖的陪伴,绵长的情感。你要相信,世界会给你惊喜,一切会朝着希望的方向改变。想要的一切,终会拥有,向往终将实现。你要相信,相信才能看得见。
文字相伴,情意相随。爱和信仰一样,相信才能看得见。爱,或许会迟到,但终究会出现。努力追寻爱与向往,总有一天,会收获自己想要的一切。故事还很漫长,文字书写悲欢,文字见证坚守。希望渺茫,未知让人害怕。坚持下去,不一定会成功,却不会留下太多遗憾。不负青春不负自己。时间会见证一切,每一个执着坚守的人终将被岁月温柔以待,你要相信。
等待的过程漫长而艰苦,等待的过程却又充满幸福。不知道怎样祝福你,只能说我一直在坚守,为你守候。远方,有梦想,同样有你。为你祈祷,为你祝福,为你守候,期待你归来。胜利在终点等着我们,等待去拥抱它。战争要结束了,愿每个人都能收获属于我们的胜利。
愿所有的深情都不被辜负,所有的等待都值得。惟愿等待能等来那个期盼已久的人,那个人能听到心灵的呼唤,最终如约而至。能到来,多久,都愿意等待。
喜欢一个人可以很长久,细水长流的情,温暖又绵长。一切终会到来,你想要的细水长流,你所向往的美好时光,都会实现。努力追寻自己的向往,无论事还是人。追寻过,才不会给自己留下太多遗憾。一路走来,并不是很顺利。但无论如何,不要忘记坚守,不要忘却向往,不要放弃追寻。一切都会如约而至,幸福会来,向往会实现,而你,只需耐心等待。
不知何时才会再次相见,不知再次遇见,会是怎样的心情。我很怀念,念念不忘,可会有回响?多久之后才会相见,那一刻还有多久?留下了痕迹,同时也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回忆。不知道以后是多久,不知道是否有缘再见。或许日后天涯望远,只留下深深的执念,以及无尽的思念。
情感会逐渐变淡,思念与爱恋会逐渐消散。我愿意等待,可是,你会否会来,我并不知晓。
天涯望远,惟愿记得这份情。我可能并未惊艳你的时光,只希望温暖过岁月。让你感觉不孤单,这份情,惟愿你能记得。
篇4:登高与望远
登高与望远_650字
题记:登高不一定能够望远,但望远必须登高。
是谁在暗夜里点亮心灯?
是谁在风雨后送来彩虹?
是信念,是我们登上高峰的信念。我们希望看到彩虹,所以必须历经风雨;我们希望看到山尖最美的日出,所以必须登山;我们希望寻找世间最瑰丽的风景,所以必须远足。因为我们有所希望,所以我们必须付出。
人们总是相信,世间最美丽的风景总是隐匿在不为人知的密林深处。古人留有“世之奇伟、瑰怪之观,常在于险远”的诗句;今人留下探索原始天坑、原始森林的足迹。
不论是古人的记录还是今人的实践,都向人们昭示着:无限风光在险峰。
世间最美的风景不仅隐藏在险远之处,更藏匿在每一个探索者的足下和心里。路是被人踩出来的,理想是靠不懈的追求实现的,美好的生活也是因艰辛的努力而得来的。人类在探寻美丽风景的征程上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足迹:从欧洲封建王室开辟新航路到中国明朝徐霞客游遍湍流峻岭,从西方的《马可波罗行记》到东方的《水经注》都留下了人类为追求梦想而留下的足迹。他们为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有的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最终他们站到了高处,看到了远处。他们不仅升华了自己的`生命,更提升了人类历史的高度。
要望远必须登高,但是登高却不一定可以望远。中国古代的甘英出使大秦,因为陆路不同,虽然他经历了两次共计数十年的艰苦的跋涉,但最终并未到达大秦,并未完成国君交予的使命。后来,大秦派使者从水路到达了中国,这才实现了中国与大秦的交流与往来。两者同样都付出了努力,甚至前者的努力更为艰辛,但收获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望远的愿望想必人人都有,登高的决心或许也人人都有。但最终可以成功的登上高处,望见自己心中神往的风景的人就不多了。因为,望远不仅需要登高的决心和毅力,更需要登高的技巧和方法。
人们应该记住:登高不一定能够望远,但望远必须登高。
篇5:绿野望远诗歌
绿野望远诗歌
1、酒不解愁
一醉方休不解忧,
明明醒醒心依愁,
人间多少烦心事,
莫把悲伤系绸缪。
2、叹
朱颜已老悲白发,
常忆过往事如烟,
执着拼搏半生力,
愿望为圆难入眠。
3、远
千里草原风飘逸,
绿野绵延草漫天,
朵朵野花指尖蝶,
随风起舞引蜂喧,
悠哉惬意回忆往,
阳光雨露难均沾,
执着面对世间事,
云淡风轻心怡然,
一帆风顺偷着乐,
永恒奋争下一站,
五湖四海兄妹聚,
人在北方心牵南,
天下缘分数不尽,
点点靓影露笑颜,
又是一年好风景,
春暖花开欲至前。
篇6:登高丘而望远
登上高丘,向大海遥望,那传说中的东海六鳌。已早成了如霜的白骨,那海上的三神山如今已漂流到哪里去了?那东海中的神木扶桑可能早已摧折了吧,那里可是日所出的地方。神话中的银台金甄,只有在梦中才会出现,秦始皇和汉武帝想成仙的愿望,只能是一场空梦啊。精卫填海只能是空费木石,鼋鼍架海为梁的传说也没有什么证据。君不见骊山陵中的秦始皇和茂陵中的汉武帝都已早成土灰了吗?他门的陵墓任凭牧羊的孩子攀来登去,无人来管。眼看着墓中的金珠宝玉已被盗贼劫夺一空,他们的精灵究竟有何能耐?像这样的穷乓颊武、不管百姓死活的帝王,今天早该有如此之下场,他们怎可能会像黄帝那样在鼎湖乘龙飞仙呢?
登高丘而望远主题思想:
全诗有托古讽今之意,名托刺秦皇汉武迷信求仙、穷兵黩武,实讽唐玄宗荒淫误国。
篇7:登高丘而望远
⑴登高丘而望远:古辞无闻,可能是李白自创新辞。《乐府诗集》卷二十七列于《相和歌辞》。王琦注云:“此题旧无传闻。郭茂倩《乐府诗集》编是诗于相和曲中魏文帝‘登山而远望’一篇之后,疑太白拟此也,然文意却不顺。”
⑵“六鳌”二句:六鳌三山的故事在《列子・汤问》中,是夏革讲给汤听的。革曰“渤海之东,不知几千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忧患)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圣之居,乃命禺强(神仙名)使巨鳌十五而戴(用头顶)之,迭为三番(往返多次),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及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占卜)。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播迁者巨亿计。”
⑷扶桑:传说中的神木,长在日出的地方。
⑶⑷“银台”二句:《史记・封禅书》:(齐)威、(齐)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至者,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往下看)之,风辄引去,终莫能去云。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始皇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携带)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通)海中,皆以风为解(皆自解说,因遇风而不至),曰未能至望见之焉。”《封禅书》又记:“今天子(汉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遣方士入海中求蓬莱安期生(神仙名)之属。”
⑸“精卫”句:谓“精卫填海”的故事不真实。《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以堙(填塞)于东海。
⑹“鼋鼍”句:言三神山既不存在,鼋鼍一类的神物也就无处寄身。仍言神物为虚幻。
⑺“君不见”二句:谓求神仙、寻找不死药的秦皇、汉武仍不免一死,至今其人已化为尘土,陵寝荒废。秦始皇死葬骊山,汉武帝死葬茂陵。《汉书・楚元王传》: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臧,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又多杀宫人,生埋工匠,计以万数。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羽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其羊,失火烧其臧椁。
⑻穷兵黩武:好战不止。
⑼鼎湖飞龙:齐人公孙卿欺骗汉武帝说:“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古之黄帝与神通,且战且学仙,铸鼎于荆山,有龙下迎。武帝对此深信不疑,且言:“嗟乎!吾诚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h耳。”详见《史记・封禅书》。
篇8:登高丘而望远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 元旦登山望远作文
★ 同虞记室登楼望远归诗,同虞记室登楼望远归诗何逊,同虞记室登楼望远归诗的意
★ 散文是什么
★ 经典散文
★ 精选散文
★ 散文格式范文
★ 美不美散文
★ 那些花儿散文
★ 双抢散文
★ 周国平散文
望远散文(精选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