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涛散文

时间:2022-11-25 17:10:00 作者:阴曹地府欢迎你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阴曹地府欢迎你”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山涛散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山涛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山涛散文

关于山涛散文

说是“山涛”,其实这样说并不确切。这是山里发出的一种声响,这声音不是涛声,明知不是,还要这样马虎的叫着,因为我没有更妥贴的名字称谓它。

我感觉这声音由山里发出很奇特,就想与大家分享,记下来,如果你感兴趣,亲身体验过,承蒙赐教,共同分享。

不知大家喜不喜欢游野山闲水,我想,很多人是有这爱好的。

悠闲之中,不知你是怎样领略大自然的风光的,是走马观花还是一草一木皆用心呢。大自然是充满灵气的,只要你留心,很多的意趣会惊到你天翻地覆,让你感叹大自然的魔力奇、浑、遂,真的让你瞠目结舌。

列举一个自然现象,大家是知道的,但不知你是否切身处地的体验过。那就是“松涛”。

松涛,风过松林发出的声响,与你矗立海岸听到的海的涛声如出一辙,不得不惊叹大自然造物的微妙。我也曾亲身体验过几次,也切身听到过。还有一点,并不是所有风过松林皆发出海的涛声,这里面也有机巧和机遇的存在。希望你也做一个自然的有心人,去体验大自然的美妙,悦心爽神舒筋泰骨。

我说的山涛,也是自己亲身体验到的,描绘出来,与大家享乐。

这是今年公历六月的一天,晚饭过后,八点半,我与一位朋友顺着一条由田野到山峦延伸的旅游小公路去遛弯。公路随着山势或弯或曲或绕或折,公路达意曲径通幽。

公路抵近山峦,爬坡、渐高、渐高,高到最后是个T字形的山坳,一山横出,向远处绵延。公路通过山坳,就开始下坡了。此处是这条公路最高的地段。

站在这里,周围是山,无论哪边的风刮过,被山阻隔,都要通过这个坳口。即便是夏天,无风,这里也是清爽爽,凉滋滋的。从皮肤到筋骨沐风游丝的舒泰。

俯瞰远处的村庄,灯光闪闪,在这夜幕下,他们各自都像是在诉说,他们守护着的,看到的这个家庭的故事。有多少欢笑多少伤愁,在这灯光下尽情的流露。人心是玻璃心吗?如这灯泡,被玻璃罩着,又被这玻璃罩儿分开,既有内在的世界,也有罩外的世界,罩内的光源要照亮罩外的世界。

我正在享受着清凉,欣赏着远处的夜景,

朋友忽然惊呼道:“快听,这是什么声音?”我立马把注意力转移到附近的声音上来。

立刻有哗哗的.流水声响在耳畔,声音时大时小、时纤细时奔放,时高亢时沉闷,就犹如雨后山溪,山沟子里涨满了水,顺着陡陡的山坡,奔流而下,水流动的声响散布在夜色中很是清晰,如天音寰奏,如地曲承乐。不明的水地流动声让人听了,多少有些恐惧,更感觉的是奇异、莫名其妙,这一带的山上,别说是旱季,就是汛期这里都行不成山溪,这里实在是缺水,那还有水声,偏偏的水的溪流声就响在山上,越听,肉皮子发紧,坐着的我立马站了起来,环视四周,细听,这声音来自于对面的山上。

哪来的流水声呀?我暗自思忖。这一带是荒山野岭,没有人烟。更没有用水的地方。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流水声戛然而止,山野山夜又归于寂静。忽有一阵风儿刮过,这才明白,是风过山体发出的奇怪声响。此刻脑海里浮现出了老一辈人讲的一个故事,说有些人进山,听到过山体滚落石头的声音,并伴有石头噼啪的落地声,等声音停止了前去观看却不见落石。自然那时候的传说就归于神鬼之宗了。这奇幻的奥妙的流水声是大自然发出的,是大自然赐予的一次难能可贵的境遇。真的是难能可贵,许穷一生也难能遇上一次,听到一声。

我把它写作山涛,僚佐茶余饭后。

篇2:山涛简介

山涛简介

山涛(205─283),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早孤,家贫。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山涛将离选职,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书与之绝交。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司马师执政后,欲倾心依附,被举秀才,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司马昭以锺会作乱于蜀,将西征,任涛为行军司马,镇邺。昭进爵晋公,涛主张以司马炎为太子。炎代魏称帝时,任山涛为大鸿胪,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出为冀州刺史,甄拔隐屈,搜访贤才三十余人。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

篇3:卓望山沐涛散文

卓望山沐涛散文

卓望山,风姿绰约,东望,千里海涛,鸥鹭翔集。山不高,因有西资岩寺的千年固守,名望随着东来的海风飘散,胜概泉南。

卓望山上印了太多古人和今人的脚印,儒、释、道如三道和煦的海风在这些脚印窝里打旋,串起时间的记忆,模糊着坚硬的界碑,筑起和谐的心灵历程。

公元初,佛教的`教义《四十二章经》越过喜马拉雅的雪域,自北而南,把时间走得发白;传教士的汗水沿着梵文的笔划,把佛的意思曲曲折折的一路播洒,福音袅袅,长在每一座村庄的炊烟里。

在东海边,在卓望山,佛以千年不变的姿态默立,神情慈祥,右手前垂,似随时援引迷途的世人。佛身原是巍峨之石,与卓望山血肉相连,它坚硬,它柔软,坚硬的是身躯,柔软的是心肠。石佛像高高在上,而它的思想却俯下姿势,很低很低,几乎与海平面相接。

佛心向善,人心向善。西资岩寺起于传说,传说是百姓善心的寄托,善心、善事、善举把西资岩寺高高托举于卓望山,供向善的佛徒朝拜。

每一个到来的人都在参拜,或忏悔,或许愿,或什么都不为,躬身是一种谦逊,一种信仰。西资岩寺接纳了朝拜者掌心的诚意。香烟缠绕,只因夙愿,如檀香一般,沁心,沁肺。

海是石佛守候的埕,点点帆辑是佛放飞的风筝,远行皆为归来。

站在西资岩寺,梦想自己成为一只海鸟,沿着南北洋的分界线,向前飞去,阵阵啼鸣,带着西资岩寺的口音和禅意。

或者,在六月的某一天的黄昏来西资岩寺,如一孩童般坐在石砌的寺门门槛上。用一只耳朵听风,一只耳朵听涛,而心呢,就拿来听禅吧!

篇4:山涛文言文翻译

山涛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为大家分享了山涛的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庄》《老》,每隐身自晦。与嵇康、吕安善:后遏阮籍,便为竹林之交,着忘言之契。康后坐事,临诛,谓子绍日:“巨源在,汝不孤矣。”涛年四十,始为郡主簿。举孝廉,州辟河南从事。成熙初,封相国左长史。时帝以涛乡闾宿望,命太子拜之。帝以齐王攸继景帝后,素又重攸,尝问裴秀日:“大将军开建未遂,吾但承奉后事耳。故立攸,将归功于兄,何如?”秀以为不可,又以问涛。涛对日:“废长立少,违礼不祥。国之安危,恒必由之。”太子位于是乃定。太子亲拜谢涛。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涛日:“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涛中立于朝,晚值后党专权,不欲任杨氏,多有讽谏,帝虽悟而不能改。后以年衰疾笃,上疏告退,不许。帝尝讲武于宣武场,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因与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初,陈郡袁毅尝为鬲令,贪浊而赂遗公卿,以求虚誉,亦遗涛丝百斤,涛不欲异于时,受而藏于阁上。后毅事露,槛车送廷尉,凡所以赂皆见推检。涛乃取丝付吏,积年尘埃,印封如初。

翻译

山涛传,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人。父亲山曜,是宛句县令。山涛早年丧亲,家中贫困。少年即有器量,独立不群。喜好《庄子》、《老子》,常隐居乡里,掩盖自己的志向才能。与嵇康、吕安为友,后又遇阮籍,常在一竹林中交游,志趣契合,为莫逆之交。嵇康后来被治罪,临死前对儿子嵇绍说:“有巨源在,你就不会孤独无靠了。”山涛年四十岁才进入仕途,为郡主簿、功曹、上计掾。被举为孝廉,州里征召为河南从事。

曾与石鉴共宿,夜里起来用脚踢一下石鉴,对他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你还在睡!知道太傅司马懿称病卧床是何用意吗?”石鉴回答说:“宰相三次不上朝,给他个尺把长的诏书让他回家就是了,你何必操心呢!”山涛说:“咄!石生不要在马蹄间来往奔走啊!”于是丢掉官吏用的信符走了。

《晋书山涛傍》

阅读练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将军开建未遂 遂:完成

B.后以年衰疾笃,上疏告退 笃:深重

C.国之安危,恒必由之 恒:一定

D.或谮之于帝 谮:劝告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时帝以涛乡闾宿望 以涛轻重任意

B.因与卢钦论用兵之本 不如因善遇之。

C.太子位于是乃定 涛乃取丝付吏

D.故帝之所用 或谮之于帝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山涛“清廉正直”的一组是 ( )

①少有器量,介然不群 ②废长立少,违礼不祥

③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 ④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

⑤不欲任杨氏,多有讽谏 ⑥积年尘埃,印封如初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涛生性喜爱《老子》、《庄子》,常常想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B.山涛虽然入仕较晚,但素有众望,因此深得司马氏政权统治者的`尊崇,晋帝还以太子的立选问题征求过山涛的意见。

C.山涛在朝廷任职期间。以选贤任能为己任。尽管工作上的我行我素造成了一些失误,从而招人非议,但仍不失为一位好官。

D.山涛既有文韬,又有武略。皇帝到宣武场讲习武事还让有病的山涛跟随。皇帝与卢钦谈论用兵之本时,山涛也发表了精辟的见解。可见山涛还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13.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槛车送廷尉,凡所以赂皆见推检。(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5:《山涛》文言文练习题

《山涛》文言文练习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庄》《老》,每隐身自晦。与嵇康、吕安善:后遏阮籍,便为竹林之交,着忘言之契。康后坐事,临诛,谓子绍日:巨源在,汝不孤矣。涛年四十,始为郡主簿。举孝廉,州辟河南从事。成熙初,封相国左长史。时帝以涛乡闾宿望,命太子拜之。帝以齐王攸继景帝后,素又重攸,尝问裴秀日:大将军开建未遂,吾但承奉后事耳。故立攸,将归功于兄,何如?秀以为不可,又以问涛。涛对日:废长立少,违礼不祥。国之安危,恒必由之。太子位于是乃定。太子亲拜谢涛。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涛日: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涛中立于朝,晚值后党专权,不欲任杨氏,多有讽谏,帝虽悟而不能改。后以年衰疾笃,上疏告退,不许。帝尝讲武于宣武场,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因与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初,陈郡袁毅尝为鬲令,贪浊而赂遗公卿,以求虚誉,亦遗涛丝百斤,涛不欲异于时,受而藏于阁上。后毅事露,槛车送廷尉,凡所以赂皆见推检。涛乃取丝付吏,积年尘埃,印封如初。

《晋书山涛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将军开建未遂 遂:完成

B.后以年衰疾笃,上疏告退 笃:深重

C.国之安危,恒必由之 恒:一定

D.或谮之于帝 谮:劝告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时帝以涛乡闾宿望 以涛轻重任意

B.因与卢钦论用兵之本 不如因善遇之。

C.太子位于是乃定 涛乃取丝付吏

D.故帝之所用 或谮之于帝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山涛清廉正直的一组是 ( )

①少有器量,介然不群 ②废长立少,违礼不祥

③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 ④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

⑤不欲任杨氏,多有讽谏 ⑥积年尘埃,印封如初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涛生性喜爱《老子》、《庄子》,常常想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B.山涛虽然入仕较晚,但素有众望,因此深得司马氏政权统治者的尊崇,晋帝还以太子的立选问题征求过山涛的意见。

C.山涛在朝廷任职期间。以选贤任能为己任。尽管工作上的我行我素造成了一些失误,从而招人非议,但仍不失为一位好官。

D.山涛既有文韬,又有武略。皇帝到宣武场讲习武事还让有病的山涛跟随。皇帝与卢钦谈论用兵之本时,山涛也发表了精辟的见解。可见山涛还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13.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槛车送廷尉,凡所以赂皆见推检。(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古代名人故事:山涛

古代名人故事:山涛

名人简介:山涛(2—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早孤,家贫。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山涛将离选职,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书与之绝交。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司马师执政后,欲倾心依附,被举秀才,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

司马炎代魏称帝时,任山涛为大鸿胪。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司马炎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未几,卒,谥曰康。 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袁宏在《名士传》中称山涛等七人为“竹林名士”。

山涛前后选举百官都选贤用能。在武帝下诏罢除天下兵役时,认为不应该废除州郡武备,他的论点很精湛,众人都认为“不学孙、吴,而暗与之合。”后来天下混乱,州郡无力镇压,果如山涛所言。

典故和故事

堪公夫人

山涛的妻子韩氏,和山涛的感情一直非常好。山涛做官之前,家徒四壁,但韩氏从来没有怨言。有一天,山涛对她说:“娘子啊!你暂且忍一忍现在的饥寒,我日后定当位列三公,只是不知道到时候娘子你是否做得来三公夫人哩。”等到山涛显贵之后,仍正派节俭,虽爵同千乘之君,但不养婢妾,俸禄赏赐,都散给亲戚故人。

我度为胜

当时,山涛和嵇康、阮籍一见面,就情投意合,好得像一个人。韩氏觉得山涛和这两位的交往超出了寻常的友谊之情,于是问他怎么回事,山涛就说:“眼下能做我的朋友的,就只有这么两位了,

”这句话更激起韩氏的好奇心。她对丈夫说:“我也想看看他们,可以吗?”有一天,嵇康和阮籍又来了,韩氏就劝山涛将两个人留下来住宿,并给他们准备了好酒好肉。然后,韩氏不但把自己家的墙钻穿了,还一直看到天亮时分才回来。

后来,当山涛问起韩氏的观看感受时,韩氏坦直地对他说:“你呀,你呀,才智情趣比他们差远了!不过以你的`见识与气度和他们交朋友,还差不多!”山涛大约有点吃醋,听到这话总算找到一点自尊,就说:“是啊,是啊,他们也总认为我的气度胜过他们啊!”

悬丝尚书

当初,陈郡人袁毅曾为鬲令,性贪而行污,以贿赂公卿而求美誉。也送给山涛丝百斤,山涛不想要拒绝接受而于别人不同,于是收下藏在阁楼上。后来袁毅的事被揭发,用槛车送京师廷尉受审,凡受贿的人都被检举。山涛就取出丝交给办案的官吏,丝上积满尘土,封条印章未动。

八斗方醉

山涛饮酒八斗才会醉,武帝想试他的酒量,准备了八斗酒让山涛喝,而暗地又添一些酒,山涛喝八斗就不再喝了。

璞玉浑金

王戎盛赞山涛道:“山涛就像未经琢磨的玉和未经冶炼的金一样。人们往往都欣赏玉和金光彩夺目的外表,而对未经琢磨的玉和未经冶炼的金,却不知道它们内在的高贵质地。”

每饷恒少

晋武帝每次赏赐东西给山涛,总是很少。谢安便以此事问子侄们是什么原因,谢玄答道:“这应该是由于受赐的人要求得不多,才使得赏赐的人忘了给与得很少。”

阁东大牛

山涛由于受到器重,并且在朝廷中有威望,年纪已过七十岁,还照旧担当重任。一些权贵家子弟,如和峤、裴楷、王济等人都一起给他歌功颂德。于是有人在阁道的柱子上题道:“阁道东边有大牛,和峤在牛前,裴楷在牛后,王济在中间挑逗纠缠不得休。”有人说这是潘尼干的。

篇7:高考作文素材之竹――山涛

好朋友前面已经提到:山涛推荐好朋友嵇康来洛阳做官,没料到“好心没好报”,人家嵇康不但不领情,还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让山涛非常难堪。

就因为这篇绝交书,从此人们对山涛“另眼看待”。他走在洛阳的大街上,人们迎面热情地与他打招呼,可是扭脸就说他不够哥们儿。其实这有点不公正,洛阳市大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郑贞富说:这是一个误会。

郑贞富说,早就有人提出《与山巨源绝交书》可能是嬉戏之作,是“竹林七贤”哥们儿之间开的一个玩笑,竟然被后人很认真地当成了佳作。结果,人们褒扬嵇康而贬低山涛,使这个“历史定论”一直延续下来,造成了一桩“冤案”。

还有一种说法:嵇康写这篇文章,表面上看是与山涛绝交,是与山涛划清界限,实际上却是为了保护山涛,不让山涛受到朝廷的迫害,可谓用心良苦。所以,嵇康临死前,才放心地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山涛,而山涛最终也推荐嵇康的儿子踏上了仕途。此种默契,别人有所不知,这两人却心知肚明,足见两人的友谊之深厚。

那么,历史迷雾背后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竹林七贤”中,嵇康和山涛都很有“社会背景”。嵇康与曹魏集团是姻亲,山涛与司马氏集团是姑表亲,当司马氏集团与曹魏集团展开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时,两个好朋友的关系,就不可能不因为“社会背景”而蒙上一层阴影,但以两个人的交情而言,绝对不可能轻易就绝交。

魏明帝曹临终托孤,把齐王曹芳托付给曹爽和司马懿。曹芳即位后,曹爽和司马懿一直暗中较劲。曹爽结党营私,专擅朝政,挤对司马氏的权力空间。司马懿则以退为进,称疾归养,暗中积蓄力量,伺机反扑。

司马懿的夫人是山涛的表姑,因为这种亲戚关系,当时任河南从事的山涛经常去司马懿家。当他发现司马懿并非真生病,就看出了政治局势暗藏的玄机。一天夜里,他和同僚石鉴同宿一室。半夜里,山涛忽然被惊醒,他越想越怕,就推醒了石鉴,对他说:“现在是何等形势,你居然还睡得这样香甜!你知道太傅司马懿为何呆在家里吗?”石鉴却满不在乎,依旧安睡。山涛连声叹息,连夜起身,找地方隐居去了。

其实阮籍、嵇康也看出了当时的政治危机,相继辞官而去。后来曹爽曾召阮籍出山,阮籍推托自己有病,没有应曹爽之邀,第二年曹爽就人头落地了。

在曹爽与司马懿的权力斗争中,曹爽最初占上风。但司马懿是何等人物?他表面上不与曹爽争权,闭门装病,实则在耐心等待时机。后来,司马懿果然抓住机会,把曹爽杀了,自己独揽大权。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野心勃勃,很快废了曹芳,立曹髦为帝。

司马师死后,司马昭继续专权,并把那个最先放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曹髦杀了,立曹奂当了傀儡皇帝。

后来司马氏终于篡夺了曹魏政权,在司马昭决定太子之位时,山涛一句“废长立少,违礼不祥”,奠定了司马炎牢固的统治基础。司马炎坐上皇帝的宝座后,对山涛感恩戴德,自然要加以重用。山涛当然也挺身而出,全心全意给晋武帝司马炎“捧场”,他也顺理成章地官运亨通了。

娶了曹氏家族的长亭公主为妻的嵇康就不一样了,随着曹魏政权的土崩瓦解,他与司马氏统治集团自然有了“家仇国恨”。尽管他不一定与当权的曹氏家族合作,譬如曹爽当政时他就曾弃官隐居,但他绝对不可能再做司马氏集团的官。作为一代名士,当然会有不少人的眼睛盯着他如何选择,更何况他生就一身傲骨,又岂能屈服于司马氏!

从这一点上说,两个人的选择都没有错。但是,这种选择只涉及了两个好朋友的“工作问题”,所以嵇康慷慨激昂地写就了《与山巨源绝交书》,可他要绝交的不是山涛,而是以山涛来暗指当政的司马氏统治集团。当然,嵇康和山涛的“私人关系”没有丝毫的动摇,这也是嵇康死前将儿子托付给山涛的原因。

好丈夫

说到“托孤”,人们往往会想到刘备对诸葛亮的“白帝城托孤”,那种感情是何等厚重,嵇康对山涛的“托孤”之情,同样体现了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且看嵇康最后对儿子嵇绍说的一番话:“巨源在,汝不孤矣。”后来,山涛对待嵇绍也确实像亲生父亲一样,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嵇康去世20年后,山涛顶着重重压力,举荐嵇绍任秘书丞,把嵇绍“扶上马又送一程”,没有辜负嵇康的“托孤”之情。

山涛和嵇康、阮籍等人的友谊是非常真诚的,他们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山涛的妻子韩氏对他们这种“契若金兰”的关系感到惊奇,就问山涛是怎么回事。山涛感慨地说:“一结识就可以和我成为朋友的,只有嵇康与阮籍这两个人。”这更使韩氏好奇了,就想见识一下丈夫的两位朋友。

过了几天,嵇康、阮籍来看望山涛,韩氏劝说山涛留他俩在家中住下,并准备了酒菜。当晚,韩氏透过墙洞观看3人饮酒、畅谈,一直看到第二天早晨都不忍离去。事后,山涛问妻子对这两位朋友的看法,韩氏感慨地说:“你的才能不及他们二人,应该向他们好好学习啊!”山涛说:“可他俩却认为我的为人和才干值得他们学习,足见他们多谦虚呀。”

彼此都认为对方值得自己学习,难能可贵!“竹林七贤”中,山涛年龄最长,他的妻子韩氏却让他向两位朋友学习,可见韩氏也是个“贤内助”。最初山涛家里很穷,到40多岁他才戴上官帽,但他对自己很有信心,他对妻子说:“你要暂且忍受这种饥寒交迫的生活,我将来会当大官,就怕你等不到那一天。”韩氏对丈夫也很有信心,而不像朱买臣的妻子那样,受不了一时之苦,坚持要“离婚”,结果落个“覆水难收”,悔恨不已。山涛也很讲夫妻情义,后来官做大了,仍不弃“糟糠之妻”。

山涛自信会当大官,说明他有判断力。晋武帝司马炎一统天下后,就有点忘乎所以了,甚至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山涛却对时局有清醒的认识,他劝说晋武帝不得轻视军备,并大谈军备的重要性,大家认为山涛此论“乃天下名言”。可惜的是,他的话没有引起统治阶级足够的重视,后来天下真的乱起来,因各地没有充分的军事准备,结果酿成大祸。难怪西晋宰相王衍感叹:“山涛所论,与道暗合。”

好官

山涛是有很多方面都值得称道的人。在家里他是好丈夫,在“竹林七贤”中他是好兄长,在一片混乱的西晋政坛上,他是难得的好官。

山涛40岁才踏入仕途,官运来得够迟了,但当他闻到政治斗争的血腥之后,就想隐居不仕。司马氏夺取政权后,他应召入仕,曾辅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成为司马氏集团的得力助手。司马炎称帝后,任命山涛为大鸿胪,加奉车都尉,晋爵新沓伯,后又出为冀州刺史,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职。他的官职越来越大,权力也越来越大,但他一直很清醒,多次以老、病为由辞官,无奈皇帝不许,还将他的官职升为司徒。直到77岁时,在他反复上表苦辞之下,晋武帝司马炎才答应让他回家休息。过了两年“隐居”生活后,他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山涛性情不急不躁,办事稳稳当当,晋武帝司马炎对他非常信任,即使有人告山涛的状,他也不信。山涛任吏部尚书时,为朝廷选拔人才,每次一有官缺,就拟定备选官员数人,由晋武帝选用。晋武帝所选之人,往往不是山涛所推荐的人,有人就责备山涛选官不够慎重,甚至说山涛不具备选官的能力。深知山涛为人的晋武帝,知道这是谗言,依旧让山涛来选官。后来的事实证明,山涛所荐官员,办事都很勤勉,有才干,众人这才服了山涛的眼力。

山涛步入官场后,一向有长者风范,不与同僚相争。司马昭手下有3名得力干将:钟会、裴秀、山涛。裴秀与钟会争权夺利,互不相让。而山涛总是站在公平的立场上,平心静气地从中调停,让两人能够和平相处。虽然钟会和裴秀彼此互不相让,但对山涛不仅不怨恨,还非常佩服。除此之外,在当时混乱的党派之争中,他不仅不拉帮结派,还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化解矛盾,对稳定政局起了很大作用。

山涛做官,有廉洁之风。当时有个县令,任职期间大肆搜刮民财,因为担心别人告发,就向许多居于要职的官员行贿,试图“花钱买平安”。

当然,这份厚礼也送到了山涛的府第,他送的是百斤丝绸。山涛不露声色地收下之后,命人把丝绸包好,贴上封条,吩咐谁也不准动用。后来那个县令案发了,不少官员被牵连。问到山涛时,他从从容容地把封存的丝绸取出来,只见上面积满了尘土,封条上记载着

说完山涛,再看阮咸。这阮咸,是阮籍的侄子,也是竹林七贤之一,故事虽少,却是一位乐坛高手。

篇8:高考作文素材之竹――山涛

堪公夫人

山涛的妻子韩氏,和山涛的感情一直非常好。山涛做官之前,家徒四壁,但韩氏从来没有怨言。有一天,山涛对她说:“娘子啊!你暂且忍一忍现在的饥寒,我日后定当位列三公,只是不知道到时候娘子你是否做得来三公夫人哩。”等到山涛显贵之后,仍正派节俭,虽爵同千乘之君,但不养婢妾,俸禄赏赐,都散给亲戚故人。

我度为胜

当时,山涛和嵇康、阮籍一见面,就情投意合,好得像一个人。韩氏觉得山涛和这两位的交往超出了寻常的友谊之情,于是问他怎么回事,山涛就说:“眼下能做我的朋友的,就只有这么两位了。”这句话更激起韩氏的好奇心。她对丈夫说:“我也想看看他们,可以吗?”有一天,嵇康和阮籍又来了,韩氏就劝山涛将两个人留下来住宿,并给他们准备了好酒好肉。然后,韩氏不但把自己家的墙钻穿了,还一直看到天亮时分才回来。

后来,当山涛问起韩氏的观看感受时,韩氏坦直地对他说:“你呀,你呀,才智情趣比他们差远了!不过以你的见识与气度和他们交朋友,还差不多!”山涛大约有点吃醋,听到这话总算找到一点自尊,就说:“是啊,是啊,他们也总认为我的气度胜过他们啊!”

悬丝尚书

当初,陈郡人袁毅曾为鬲令,性贪而行污,以贿赂公卿而求美誉。也送给山涛丝百斤,山涛不想要拒绝接受而于别人不同,于是收下藏在阁楼上。后来袁毅的事被揭发,用槛车送京师廷尉受审,凡受贿的人都被检举。山涛就取出丝交给办案的官吏,丝上积满尘土,封条印章未动。

八斗方醉

山涛饮酒八斗才会醉,武帝想试他的酒量,准备了八斗酒让山涛喝,而暗地又添一些酒,山涛喝八斗就不再喝了。

璞玉浑金

王戎盛赞山涛道:“山涛就像未经琢磨的玉和未经冶炼的金一样。人们往往都欣赏玉和金光彩夺目的外表,而对未经琢磨的玉和未经冶炼的金,却不知道它们内在的高贵质地。”

每饷恒少

晋武帝每次赏赐东西给山涛,总是很少。谢安便以此事问子侄们是什么原因,谢玄答道:“这应该是由于受赐的人要求得不多,才使得赏赐的人忘了给与得很少。”

篇9:高考作文素材之竹――山涛

作为陈氏弟子,秉承陈氏史学以小窥大,发微知著的本领,在陈氏寒门庶族-高门世族分析框架下,从有限而零散的史料着手,试图发明山涛这一夹在曹魏-司马氏政权结构连接点位置上人物之复杂形象,以勾勒围绕山涛、羊祜、贾充等主要角色的魏晋之际政治生态。

作者材料辨析之功可圈可点,例如第34到第37页,对羊祜出任中护军一职的分析,表明羊祜在推动完成魏晋嬗代的历史事变中发挥的积极政治功能。

然而纵观全书,绝大多数结论下得太过轻易,实在难以让人信服。比如论及武帝伐吴的反对声浪,作者坚持认为并不能证明群臣的普遍反对,而是“借一种不实指的叙事写出几个特定的不可指明的人的反对活动。”(第59页)但毕竟史料有“议者多不同”、“朝议多违”、“群臣多不可”,“惟预、羊祜、张华与帝意合”等诸多记录,作者并未对这些史料提供有力反驳。

相比之下,同样针对本文列出的多个观点,仇鹿鸣在《魏晋之际》一书中所做的分析明显更加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徐氏则更像是先有了观点之后再搜集材料加以强行论证,甚至让人怀疑,这样一篇结论牵强的名文放在今天的环境下能不能顺利通过答辩。

本文另一个优点是行文流畅,以笔者极其有限的阅读经历看来颇似读《万历十五年》的感觉。只是通篇“涛”如何如何,“祜”如何如何,有点上世纪末言情小说的感觉哈(我没看过言情小说!)。另外如果作者脑洞更大一些,倒不失为近百年前的马伯庸。

山啊!山优美散文

山行的散文

山中小景经典散文

散文卓尔山

山的美丽散文

山春随记散文

石涛话语录

周涛简介作文

石涛画语录

山不在高的散文

山涛散文(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山涛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