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klor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准直测量控制网的设计与优化,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准直测量控制网的设计与优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准直测量控制网的设计与优化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准直测量控制网的设计与优化
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升级改造中,为提高元件的安装精度,同时兼顾未来新增光束线的建设需要,在实验大厅建立了准直测量控制网,作为设备定位、调校、安装和变形监测等工作的基础.本文重点介绍该控制网的'设计、优化与观测结果分析,特别阐述了激光精密测量技术的应用,以及对点位密度、测量精度及可靠性的控制.
作 者:柯明 殷立新 董岚 黄开席 韩庆夫 盛伟繁 KE Ming YIN Li-xin DONG Lan HUANG Kai-xi HAN Qing-fu SHENG Wei-fan 作者单位:柯明,殷立新,KE Ming,YIN Li-xin(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00)董岚,黄开席,韩庆夫,盛伟繁,DONG Lan,HUANG Kai-xi,HAN Qing-fu,SHENG Wei-fan(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49)
刊 名:测绘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年,卷(期): 32(2) 分类号:P258 关键词:同步辐射 准直与测量 控制网 激光跟踪仪篇2:论优化设计与工程建设投资控制
论优化设计与工程建设投资控制
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是每个投资者所关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工程项目建设而言,投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从目前的投资控制来看,通过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的审批和项目法人负责制的实行,投资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象以前那种投资无底洞,工期马拉松的现象已基本杜绝。设计阶段通过限额设计,使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的现象得到了基本控制。施工阶段通过招标投标和施工监理的全面推行,使工程预算投资得到了合理的确定和有效控制,通过造价咨询服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对工程结算和决算的审核,剔除了其中的不合理部分,使该阶段的投资也得到了应有的控制。但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有效控制投资 ,尚未得到广泛重视。一、优化设计对建设投资的影响
1.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投资
工程建设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三大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其关键就在于设计。据研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单项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又有较大影响,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据统计,在满足同样 功能的条件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5%~10%,甚至可达10%~20%,如某无线电厂的多层框架结构厂房(4层),设计单位按常规设计为独立基础,由于多层厂房荷载较大,致使独立基础的单体尺寸较大,埋深较深(-3.2m),事后经其他设计人员分析如采用 柱下条基,可节约大量的砼,并可降低埋深减少土方开挖,相比可节约投资20多万元;某两幢功能、结构、面积、基础形式均相近的综合楼,其中一幢因考虑立面效果设置了多处装饰柱及装饰线条,致使该部分费用相差10多万元,真可谓是笔下一条线,投资花万千扰。
2.设计质量间接影响投资
据统计,在工程质量事故的众多原因中,设计责任多数占40.1%,居第一位。不少建筑产品由于缺乏优化设计,而出现功能设置不合理,影响正常使用;有的设计图纸质量差,专业设计之间相互 矛盾,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的现象,有的`造成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造成投资的极大消费。震惊全国的宁波大桥事故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
3.设计方案影响经常性费用
优化设计不仅影响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资,而且还影响使用阶段的经常性费用,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耗、清洁、保养、维修费等,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费用有一定的反比关系,但通过优化设计可努力寻求这两者的最佳结合,使项目建设的全寿命费用最低。
二、优化设计运作困难的成因
1.政府主管部门对优化设计监控不力
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设计对业主负责,设计质量由设计单位自行把关的观念,主管部门对 设计成果缺乏必要的考核与评价,有的仅靠图纸会审来发现一些简单问题,只有等出现了大 的技术问题才来追究责任,而方案的经济性则问及更少。另外,对设计市场管理不够,越级、无证、挂靠设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设计质量下降,加之由于设计工作的特殊性,不同的项目有各自的特点,所以针对不同项目优化设计的成果缺乏明确的定性考核指标。
2.业主要求优化设计的意识不强
目前,业主往往把投资的控制重心放在施工环节上,而对设计环节重视不够。其原因:一是对设计对投资影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看到搞施工招标,投标价要低于标底价、施工单位 要让利等,殊不知设计方案的优化会带来更大的节约;二是无法很好地选择设计单位,因为在设计前业主不知道谁能优化到什么程度。有些项目设计虽通过招投标,但此时方案不细, 概算粗略,很难来综合评定;三是业主由于专业知识上的限制,对设计方案难以从优化扰的角度提出要求或疑义;四是有些业主经济实力雄厚扰,项目建设赶时髦,求新颖,根本不提优化要求;五是有些业主自身对工程应具备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目标不明确,随意性 大,要求出图时间紧,又压低设计收费,从而也影响了优化设计的开展。
3.优化设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压力和动力
由于目前的设计经营往往凭的是关系,缺乏公平竞争,所以设计单位的重心不在技术水平的提高上,设计只要保证不出大的质量问题,方案的好坏、造价的高低,关系不大,使优化设计 失去压力。由于现在的设计收费是按面积或按造价的比例计取,几乎跟投资的节约和设计质 量的优劣无关,导致对设计方案不认真进行经济分析,而是追求高标准,或为保险起见,随意加大安全系数,造成投资浪费。相反,设计单位即使花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优化了设计方案,给业主节约了投资,但也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有时设计费反而变少了,从而挫伤了优化设计的积极性。
4.优化设计运行的机制不够完善
优化设计的运行需有良好的机制作为保证。而目前的状况,一是缺乏公平的设计市场竞争机 制,设计招标未能得到推广和深化,地方、行业、部门保护严重;二是价格机制扭曲,优化 不能优价;三是法律法规机制薄弱。
三、搞好优化设计的几点建议
1.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
为保证优化设计工作的进行,开始可由政府主管部门来强制执行,通过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后方可实施。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配套文件之一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 文件审查暂行办法》已由建设部建设41号文颁布施行,它的实施将对控制设计质量提供重要保证。但《办法》规定的审查主要是针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设计收费、建设手续、 规范的执行情况、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内容,缺乏对方案的经济性及功能的合 理性方面的审查要求,所以建设主管部门在执行《办法》的同时,应增加人员配备和审查力度,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第二,应加强对设计市场的管理力度,严格通过资质管理、人员注册、设计招标、图纸审查等环节来规范设计市场,减少黑市设计。第三,利用主管部门的职能,总结推广标准规范、标准设计、公布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及考核指标,为优化设计的进行提供良好服务。
2.加快设计监理工作的推广
优化设计工作的推行,仅靠政府监控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设计监理已成为形势所迫 ,业主所需。通过设计监理可打破设计单位自己控制自己的单一局面。因此,主管部门应在 搞好政府监理的同时,一方面应尽快建立设计监理单位资质的审批条件,加强设计监理人才 的培训考核和注册,制定设计监理工作的责职、收费标准等;另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来保证 设计监理的广度,为设计监理的社会化的提供条件。
3.建立必要的设计
竞争机制为保证设计市场的公平竞争,设计经营也应采用招标投标,虽然早在1984年,当时国家计委 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就印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暂行办法》,1995年建设部230号文印发了《城市建筑方案设计竞选管理办法》,新颁的《招标投标法》中也规定符合条件的项目的 勘察设计必须招标,但实际招标项目的量一直很少,只占总项目的10%左右(不同的地区其 比例可能有所不同),即使采用招标的项目,其招标体系不完善评标方法不健全,缺乏公平竞争性,因此应完善设计招投标的相关环节。首先,应成立合法的设计招标代理机构;其次,各地方主管部门应建立相应的规定,符合条件的项目必须招标;第三,业主对拟建项目应有明确的功能及投资要求,有编制完整的招标文件;第四,招标时应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第五,应设立健全的评标机构合理的建设评标方法,以保证设 计单位公平竞争,并限制业主在项目上的随意性。
设计单位为提高竞争能力,在内部管理上应把设计质量同个人效益挂钩,促使设计人员加强经济观念,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改变以前设计过程中不算帐,设计完了概算见分 晓的现象,由画了算扰变为算着画扰,并通过室主任、总工程师与造价工程师层层把关,共同控制设计过程。
4.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优化设计的推广还应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作为保证,目前已有《合同法》、《建筑法》、《招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在规范项目建设工作,但这些都是从项目建设的总 体出发,对设计方面的规范不够具体,因此为更好地监督管理设计工作,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如设计监理、设计招投标、设计市场及价格管理等。江苏省人民政府于3月31日颁布的《江苏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便是该省加强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规范工程勘察设计行为的法规。
5.注意优化设计工作的综合性
通过优化设计来控制投资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不能片面强调节约投资,要正确处理技术与经 济的对立统一是控制投资的关键环节。设计中既要反对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上的合理要求,使项目达不到功能的倾向,又要反对重视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设计人员要用价值工程的原理来进行设计方案分析,要以提高价值为目标,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以系统观念为指针,以总体效益为出发点,从而真正达到优化设计效果。
扬州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篇3:论优化设计与工程建设投资控制
论优化设计与工程建设投资控制
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是每个投资者所关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工程项目建设而言,投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从目前的投资控制来看,通过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的审批和项目法人负责制的实行,投资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象以前那种投资无底洞,工期马拉松的现象已基本杜绝。设计阶段通过限额设计,使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的现象得到了基本控制。施工阶段通过招标投标和施工监理的全面推行,使工程预算投资得到了合理的确定和有效控制,通过造价咨询服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对工程结算和决算的审核,剔除了其中的不合理部分,使该阶段的投资也得到了应有的控制。但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有效控制投资 ,尚未得到广泛重视。一、优化设计对建设投资的影响
1.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投资
工程建设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三大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其关键就在于设计。据研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单项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又有较大影响,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据统计,在满足同样 功能的条件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5%~10%,甚至可达10%~20%,如某无线电厂的多层框架结构厂房(4层),设计单位按常规设计为独立基础,由于多层厂房荷载较大,致使独立基础的单体尺寸较大,埋深较深(-3.2m),事后经其他设计人员分析如采用 柱下条基,可节约大量的砼,并可降低埋深减少土方开挖,相比可节约投资20多万元;某两幢功能、结构、面积、基础形式均相近的综合楼,其中一幢因考虑立面效果设置了多处装饰柱及装饰线条,致使该部分费用相差10多万元,真可谓是笔下一条线,投资花万千扰。
2.设计质量间接影响投资
据统计,在工程质量事故的众多原因中,设计责任多数占40.1%,居第一位。不少建筑产品由于缺乏优化设计,而出现功能设置不合理,影响正常使用;有的'设计图纸质量差,专业设计之间相互 矛盾,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的现象,有的造成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造成投资的极大消费。震惊全国的宁波大桥事故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
3.设计方案影响经常性费用
优化设计不仅影响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资,而且还影响使用阶段的经常性费用,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耗、清洁、保养、维修费等,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费用有一定的反比关系,但通过优化设计可努力寻求这两者的最佳结合,使项目建设的全寿命费用最低。
二、优化设计运作困难的成因
1.政府主管部门对优化设计监控不力
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设计对业主负责,设计质量由设计单位自行把关的观念,主管部门对 设计成果缺乏必要的考核与评价,有的仅靠图纸会审来发现一些简单问题,只有等出现了大 的技术问题才来追究责任,而方案的经济性则问及更少。另外,对设计市场管理不够,越级、无证、挂靠设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设计质量下降,加之由于设计工作的特殊性,不同的项目有各自的特点,所以针对不同项目优化设计的成果缺乏明确的定性考核指标。
2.业主要求优化设
[1] [2] [3]
篇4:优化设计与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论文
优化设计与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论文
摘要:工程建设项目具有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这决定了项目在建设周期内的各环节实施造价控制难度的增大。而工程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在项目整个建设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工程建设项目在全寿命周期内,设计阶段虽是耗费时间与资金最少的阶段,但却是对项目投资产生影响最大的阶段。以下文章就对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国内外优化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措施
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往往会忽视了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设计阶段是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是能动控制工程造价的最佳切入点,必须将造价控制的重点转移到设计阶段。最佳造价控制效果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外优化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然后提出了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供大家参考借鉴。
1建设工程优化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
1.1国内的工程优化设计与工程造价的现状分析。我国在工程优化设计方面开展的工作在起步阶段,实施的阶段重点在审图公司提出意见后和现场出现问题后才展开图纸优化设计,往往是做事后修补的工作。优化图纸的层面只在施工图阶段优化较多。还有情况下是当施工图出来后进行造价预算,当发现造价成本超出预算后展开图纸优化,这时面临即将开工的现状,安排图纸优化设计往往时间仓促,来不及全面的优化图纸,造成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的效果方面未能很好的把握平衡。
1.2国外的工程优化设计与工程造价的现状分析。国外的工程优化设计方面开展得比较成熟,对工程优化设计能安排专业的顾问公司对项目的工程设计进行全程优化监控和设计。另一方面,工程的管理体制比较成熟。例如美国的有完善的建筑师学会,采用注册建筑师的管理体制,对工程设计的负责人不仅对设计的效果做把控,更需要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做考核,注册建筑师对工程项目不停留在设计阶段,更需全面负责工程各个实施阶段,对工程设计中出现浪费成本的问题能及时并较早的发现,这样的体制下培养出来建筑师的综合素质高,成本意识强,深受建设单位的信赖。
2设计阶段造价控制要点
设计阶段,做好技术与经济的统一是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的首要环节。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充分调动设计人员和工程经济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密切配合,严格按照设计任务书规定的投资估算,利用技术经济比较,在降低和控制工程造价上下功夫。工程经济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及时地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比较,反馈信息,能动地影响设计,控制设计阶段的造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1建设单位需对设计成果设立明确的经济效益目标。建设单位对设计成果要有明确的设计任务书,在设计任务书中不仅要求常规的设计规范和设计时间,更重要是把经济指标明确提出,包括选择的设计标准,设备的选型参数,建设面饰材料的选择等参数要有详细的要求,保证设计成果体现建设单位的设计需求,减少了设计变更的可能性,大大的提高建设单位的管理效益。
2.2增强设计标准和标准设计意识。设计是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的全面安排,也是对建设项目进行规划的过程。利用优秀的设计标准规范进行设计有利干降低投资、缩短工期。
2.3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设计质量、深度是否达到国家标准,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多少,而且影响建成交付使用后经济效益的良好发挥,如产品成本、经营费、日常维修费、使用年限内大修费部分更新费用的`高低,还关系到国家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国家财产以及人民群众生产财产安全等重大问题。据统计,设计费只占工程全寿命费用1%不到,正确的决策的条件下,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达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以往重施工、轻设计的观念应改革,控制工程费用应从设计抓起。
设计方案通过建设单位认可后,并不能代表设计方案就是完善的,需设计人员在不改变方案的效果的前提下,积极主动的对方案的细部进行逐项优化,选择经济的结构方案,效能高的设备选型,美观经济的饰面材料。可以看出,优化设计方案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保证优化后的图纸在满足业主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更保证了工程造价的经济性。在方案的整体方向符合公司的要求条件下,在以下方面是优化的重点:方案的平面布置,结构柱网和基础布置,设备的选型,营销的需求方面都需要展开全面的评审过程和优化工作,保证在方案能得到各职能部门的参与。
2.4大力推行限额设计,严格控制投资规模。限额设计的目的是设计的全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在每个设计环节需符合成本目标要求,特别是发现高于要求后要主动积极的把成本控制在目标之内。限额设计是以项目立项批复所确定的建设规模,内容,标准为依据,在投资概算限额范围内进行工程设计,以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从业主的角度讲,业主的资金是有限的,其目的是通过项目建设实现经济效益。设计的任务就是利用业主的有限资金,合理确定工程标准,规模,确保项目的实施完成,保护业主的经济效益。设计过程中要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按照设计程序分阶段层层控制总投资,使其贯穿与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直到施工图设计各个阶段,形成纵向控制。各专业设计阶段,按各专业进行投资分解,分块限额,具体分配到单元和专业,形成横向控制。提倡限额设计并不是单纯的追求降低造价,应该坚持科学,采用优化设计使技术和经济紧密结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力求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效益。由于现行是设计收费是以工程造价按比例收取的,由于缺乏利益驱动机制,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不会主动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的鉴于此,对于技术比较成熟的项目还比较适合EPC承办方式,将技术风险转移给设计承包商,让其主动实行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
2.5严格控制设计变更,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由于初步设计毕竟受到外部条件的限制,如工程地质、设备材料的供应、物资采购、供应价格的变化,以及人们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往往会造成施工图设计阶段甚至施工过程中的局部变更,由此会引起对己确认造价的改变,但这种正常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至于涉及到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工艺流程或设计方案的重大变更时,就应进行严格控制和审核。因此,要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和建立相应的制度,防止不合理的设计变更造成工程造价的提高,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要克服技术与经济脱节现象,加强图纸会审、审核、校对,尽可能把问题暴露在施工之前。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要用先算帐,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以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3结语
要实现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就必须从设计阶段入手,立足于合理、切实的设计方案,对后期施工、竣工验收以及使用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如何在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只有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大力推行限额设计、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加强设计监理等方面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只有设计人员懂经济,概预算人员懂技术,双方紧密联系,相互配合,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就能使工程造价控制达到良性循环,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利芬.关于建设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
[2]戚安邦.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S].2005.
★ 曲曲直直教学设计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准直测量控制网的设计与优化(推荐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