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计下发电厂地基处理分析论文

时间:2023-07-04 03:38:43 作者:ZOE子Ag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ZOE子A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优化设计下发电厂地基处理分析论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优化设计下发电厂地基处理分析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优化设计下发电厂地基处理分析论文

优化设计下发电厂地基处理分析论文

1发电厂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由于发电厂大多位于地震带,地基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发电厂的正常运行,而且在地基处理中问题比较多,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处理难度也相对较大,如果不能彻底解决好发电厂的地基问题,就会严重威胁到发电厂的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只有处理好发电厂的地基问题,才能保证发电厂建筑的安全,保证发电厂正常的运转,所以地基对于发电厂建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发电厂地基进行处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采取科学的措施提高发电厂地基的性能,使其达到建筑地基要求的标准,避免软地基出现沉降、渗漏以及承载力较小等问题,保证发电厂建筑的安全。

2强夯法原理和适用范围

地基处理的基本目的就是采取措施提高土层的密实度,改善地基排水性能,提高基地的抗液化能力。强夯法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重锤升高的势能使其自由下落夯击地基,利用其强大的冲击力将地基土层强制压缩、振密,使地基土层颗粒更加稳固,以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强夯法是一种简单、高效、成本较低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沙土、碎石土以及杂填土等,一般情况下,可液化的沙土地基和黄土地基也可以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强夯法不仅可以增加地基土层的密实度,减少地基的压缩性,还能明显提高地基的抗震动、抗液化能力。然而,强夯法也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要充分考虑地基土层特性、土层含水量以及土颗粒大小,对于淤泥地等恶劣地质条件是不能使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的。

3换土法原理和适用范围

在进行地基处理时,如果软土地基无法满足电厂建筑的强度要求时,可以采用换土法来增加地基载荷性性能,提高地基的强度和抗液化能力。换土法指的是在软土地基处理时,将地基比较浅范围内的土层替换成质地坚硬、压缩性低、抗侵蚀性等良好性能的碎石、灰土、砂砾石等无粘性材质,进行分层的铺垫、加固,改变地基的土层结构,提高地基的性能。如果地基上部载荷较小,在使用换土法后可以采用强夯法将地基进行分层夯实、振动等处理,建立高强度、低压缩性的人工地基,满足电厂建筑建设的标准。在换土法中要充分考虑换土材料的颗粒大小和性质,在进行加固时要按照一定的配比和含泥量,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碾压加固,在加固时还要进行定量的喷水,减小土层颗粒间的摩擦力,提高加固效果。换土法适用于淤泥、松散土层、杂填土等浅层软土,对于暗沟、暗塘等也可以利用换土法进行处理。

4振冲碎石桩法原理和使用范围

振冲碎石桩法是利用振冲器的强力震动改变地基土层颗粒的排列顺序,使其更加有序的排列并进行振动加固,在振冲器添加碎石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其强力震动将土层进行挤压、加固,通过振冲碎石桩法进行处理可以将地基土层和碎石桩形成完全融合的整体,提高地基的强度和承载力。采用振冲碎石桩法进行处理对于增加承载力、提高稳定性以及提高抗震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而且这种方法施工便利、施工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工期较短,在实际地基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振冲碎石桩法适用于沙土、粘土、淤泥等,如果土层中有较多的硬质石块则不适用这种方法,此外,土层软土强度太低的话也达不到地基的处理效果,所以在施工前要进行地质勘探,具体了解土层情况,不可盲目施工。

5挤密法原理和适用范围

挤密法就是将打桩挤密、膨胀挤密以及脱水挤密三者相结合,打桩挤密就是将利用人工和机械将桩孔处的土料夯击到周围的土层,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桩孔周围土层之间的空隙,提高周围土层的强度和承载力。脱水挤密就是向桩孔中添加生石灰,生石灰遇到桩孔土层中的水分而变成熟石灰,而且伴随着大量热量的产生,这就会使桩孔周围土层的水分蒸发,含水量降低,起到了加固土层的效果,提高了桩孔周围土层的承载力。膨胀挤密就是在进行脱水挤密后桩体受热会发生膨胀现象,会大大增强桩体周围土层的强度,并且在桩的表面形成硬层,有效提高了地基的性能。挤密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杂填土以及素填土等,挤密法能够有效增强地基的承载力,而且该方法比较经济,在实际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6结语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发电厂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发电厂的地基处理是工程建设的基础,也是发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现阶段发电厂建设都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对地基进行不同程度处理,以达到发电厂建设的要求,保证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介绍了几种发电厂地基处理方案,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发电厂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工程成本、造价以及工期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保证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篇2:地基处理软件开发分析论文

地基处理软件开发分析论文

摘要:针对Windows系统下地基处理计算软件的缺点,进行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地基处理软件开发,介绍了地基处理设计计算的基本流程及关键技术,指出基于Android系统下的地基处理软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地基处理,Android系统,软件开发

0引言

地基处理技术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建筑工程、公路铁路、水利等行业均得以广泛采用。随着现代土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应用[1]。目前基于Android平台的应用开发逐步规范、便捷、应用软件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各个层面满足用户各种需求的软件不断涌现。但目前尚无基于Android平台的地基处理应用开发,因此使得开发一款基于Android平台的地基处理软件变得既可能又具有实用意义[2]。

1地基处理概述

土木建筑的发展对地基处理技术提出了紧迫的要求。目前地基处理通常用于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将不良地质地区开发为建筑工地的迫切需求,以及降低潜在不良工程性能的风险,促进了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CFG法等[3]。目前国内外地基设计主要通过基于Windows系统下的专业软件进行,尽管有较好的计算能力和速度,但是在一些特殊或者小型的工程场地,用其来处理缺乏灵活适用性,而且这类专业软件费用高昂,因此这类专业软件难以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通过对于国内外地基处理设计软件的考察,尚未发现可较好解决上述问题的专业软件;而且在国内工程中经常需要根据工程现场进行补充勘察及修改设计等工作,从而对适应现场个人灵活价格廉价的地基处理计算软件提出了要求。因此编制基于个人智能终端设备的地基处理软件具有显著的工程实际意义。

2Android系统应用

Android是一个以Linux为基础的开源操作系统,近年来在个人智能终端设备中得以广泛采用,目前,Android操作系统产品越来越普及,因其功能强大方便实用,且是开源性操作系统,具有流通广泛、操作简单、终端方便易携,应用开发方便等特点,迅速在各行业被推广应用,渐渐替代其他掌上系列电脑成为主流,成为全球个人移动智能终端用户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统。以我国的智能手机市场为例,当前我国的智能手机市场正呈现出一种爆炸式的增长形势:以为例,我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从的47%上升到76.7%;同时所拥有的智能手机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智能手机终端的数据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用户交互能力等关键性指标都有极大的提升,这为基于Android平台的应用软件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基于Android系统的开源可扩充特性,在软件中编制预留相应的接口,为进一步拓展其功能提供了条件。通过Android智能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与推广,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实用价值,进一步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

3基于Android平台的地基处理软件开发

3.1软件流程图

通过对现行地基处理软件资料的分析,确定了地基处理设计计算的基本流程,并且在此基础上编制了N―S流程图,如图1所示。

3.2关键技术

该应用可划分为总体设计、接口设计、模块设计等几个主要方面。其中总体设计应重点剖析该应用在编制调解过程中所使用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相对于一般Windows平台下的编程开发,本应用所需涉及的其他方面主要技术有:1)程序加载与退出;2)SharePreference保存系统配置技术;3)Activity组件展示系统页面技术;4)Intent和IntentFiler页面跳转技术;5)xml资源文件管理系统资源技术。

4应用及推广前景

1)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及铁路建设等内容在不断的推进,各方面对地基处理的要求日益提高。2)目前的地基处理设计及施工和勘察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缺乏现场快速计算、分析及判别的计算手段和方法,如经常需要进行相应的补充勘察等情况。3)可解决专业软件价格高昂,不便于现场及工程技术人员个人使用的问题。4)具有较好的可扩充性,基于Android平台的开放性,可针对不同的行业、工程采用相应的功能模块,从而增加其适用性,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勘察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降低相应的重复性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5结语

从目前Android系统的发展速度、水平和地基处理在土木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方面考虑,开发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复合地基处理软件越来越适应目前设计施工中方便、便携的要求;同时该应用具有价格低廉、可在使用人员个人智能设备上安装等特点。因而开发这种基于Android系统下的地基处理计算软件符合了土木工程领域对于这种处理软件的需求,具有较好推广应用价值。致谢:本论文是在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吕鹏副教授、刘伟超博士指导下完成的,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叶观宝,高彦斌,叶书麟.地基处理[M].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杨潇亮.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J].电子制作,2014(19):45-46.

[3]JGJ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篇3: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

摘要: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相关技术的深化革新,建筑行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行业,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为了更为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高层建筑施工在我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垂直距离相对较高,施工中各方所受压力荷载较大,因此对地基施工处理有极高要求。本文将简析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要点,并简单介绍一种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

篇4: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

1.1前期准备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地基处理技术要点中,前期准备是基础环节,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环节,只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施工人员才能为后续的地基处理奠定坚实基础,创造相对有利的施工条件。某高层建筑在地基施工处理之前,施工人员着重加强了前期准备。

首先,施工人员对该施工现场的土壤环境及土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根据分析后得到的相关数据来制定后续的施工方案,保证方案可行性的同时也为方案制定提供了准确资料。

其次,施工人员还着重加强了地基处理程序组织方面的准备工作,对于地基处理所要使用的原材料性能进行详细检验,对于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了严格的调试,确保其质量达到操作标准。

最后,在前期准备环节,施工人员还对地基处理方面的管理制度加以完善,细化各个岗位的职能,以确保地基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正是由于该工程的施工人员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才使地基处理工作的质量得到了切实保障。

1.2护壁施工

护壁施工是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要点中的主要构成,由于高层建筑施工的特殊性,施工人员经常要进行护壁施工,以此保证施工质量。因此,保证护壁施工的质量,也就是保证地基处理的整体质量。

施工人员应当保证桩基混凝土的内部强度与护壁混凝土强度相匹配,这样才能确保护壁施工的质量不受影响。

施工人员应当保证护壁的高度高于地面,还要随时对护壁加以检验,定期检查护壁在地基处理过程中是否出现了渗水、漏水、断裂等现象。若施工人员发现护壁质量出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保证地基处理的安全性与整体质量。

1.3混凝土配比

在高层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中,经常利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因此,混凝土配比也是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要点之一。在对混凝土进行配比之前,相关人员应当在高层建筑地基施工现场进行样品提取,还要对地基加以仔细勘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制。此外,相关人员在配制混凝土之前,还要分清钻孔桩与人工挖孔桩之间的主要区别。与人工挖孔桩相比,钻孔桩在施工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塌陷,因此,相关人员在为钻孔桩处理形式配制混凝土时,要更加重视配比质量。在混凝土配比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保证混凝土达到工程相关要求,严格控制初凝时间、终凝时间,还要重视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相关人员应着重保证混凝土的粘聚性、保水性。

1.4灌注混凝土

在结束混凝土配比之后,就要进行灌注。在灌注混凝土时,施工人员要对孔底进行严格检查,将积水、杂质、沉渣等加以清理。其中,处理积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若是混凝土与积水相融合,地基处理会受到严重影响。若地基处理位置地下水量较多,施工人员除了要利用吸水性物质加以清理之外,还需要选择转孔桩来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若是地基施工位置的地下水量并不多,施工人员在首次灌注混凝土之前就要利用一些吸附能力较强的物质将积水及时清理,待积水清理完毕之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灌注。此外,施工人员应当增加首次灌注的混凝土数量,还要对相应的灌注高度加以把握,以免混凝土灌注环节出现严重问题。

2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

在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方面,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预应力管桩,也就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以分为先张法与后张法两种不同类型。施工人员在应用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的时候,较多选用的是先张法类型。

施工人员会应用离心成型措施加以辅助,确保具体的施工模式与施工效果达到预想的空心筒效果。施工人员在应用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技术的时候,会应用一种钢套性质的模式,其中包括了端头结构、桩体结构等,保证了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得到切实应用。施工人员在应用这种方法处理高层地基时,不能在施工过程中开挖桩基,且需要在沉桩完全结束的2周之后进行后续施工。施工人员在挖掘基坑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排水工作,在施工位置留有边坡,切记不可将挖出的土方堆积在基坑旁,以免基坑在外部压力作用下出现严重的塌陷,给地基处理带来严重影响。

此外,施工人员若是需要挖掘相对较深的基坑,需要采取分层挖掘的.形式,以保证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得到合理应用。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应用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管桩倾斜这一现象,无法保证地基处理环节的质量。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施工位置的平整度不够、坡度较大、承载力较小等,此外,施工人员如果在操作时没有保证管桩的垂直性,也会导致管桩出现严重倾斜。若想解决这一问题,施工人员应当着重对施工场地加以平整,在打桩机的工作范围内应用垫木等,保证打桩机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施工人员如果是在土质较软的施工位置进行管桩作业,就要对施工位置进行土方回填,还要保证回填土方的紧实度达到0.94。这样,打桩机在工作过程中就不会出现严重下陷,管桩也不会出现严重倾斜。这样才能保证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得以保证,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3结语

高层建筑目前是最为常见的建筑类型之一,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特殊性质,因此,相应的地基处理环节也就需要施工人员格外注意。施工人员在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相应的地基处理技术要点,如前期准备、护壁施工、混凝土配比等,以此保证地基处理的整体质量。此外,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施工人员可酌情选用。

参考文献

[1]马佳慧.高层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0).

[2]蒋关云.高层建筑施工中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5(03).

[3]陈向利.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5(01).

[4]张开会.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5(09).

[5]许昊.高层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J].科技与企业,2014(17).

篇5:惠来电厂脱硫历史站故障分析处理论文

惠来电厂脱硫历史站故障分析处理论文

摘要:通过INFI 90HDB历史站出现部分数据间断性的拉直线,数据无变化的情况作出分析。本文分别通过对因时间不同步,导致环路数据发出错误的时间标志例外报告点与原来的数据产生冲突,从而出现系统时间与环路时间不一致的情况,而不能正确显示这段时间的历史趋势。HDB历史站自带的OPC通讯功能模块与SIS接收模块版本不能很好的兼容,导致的历史数据存储记录的稳定性存在着隐患,数据有可能出现不定期的丢失及标签点不规范可能引起的错误进行分析。

关键词:HDB;脱硫;历史站;时钟同步

一、引言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电厂作为主要污染源之一,倍受各界关注。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各种监督控制措施,环保部门对电厂偷排偷放的现象也是越查越严,处罚越来越重。电厂也在不断的改进工艺,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电厂采取各种处理的控制措施的'同时,为了检测处理效果和判断排放物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安装有各类检测仪表,如烟气成分,粉尘浓度等。为配合环保部门检查,每个电厂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环保数据实时上传,加装历史站等。环保数据实时上传,因中途需中多次中转,数据可能丢失造成数据不全,只作辅助检查用。

目前,环保检查仍以到现场检查历史数据,查看历史趋势为主,故作为存放历史数据的历史站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惠来电厂脱硫历史站部分数据趋势出现拉直线,短时间数据无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处理。

二、故障概况

惠来电厂脱硫控制系统采用了是ABB公司Symphony系统,烟气分秒i仪为北京雪迪龙公司的SCS-900,烟气分析仪分析出来的数据和就地仪表的测量数据分成两路,一路送给当地环保局,另一路送给PLC,PLC经过DAS软件采集到数据后存放在分析间的上位机数据库,再送到DCS系统。到DCS系统后为了稳妥起见,配有两台历史站,一台ABB公司的PGP历史站,一台由迪生特公司开发的INFI90 HDB历史站,HDB历史站除了存放历史数据以外还承当SIS接口机的任务,负责向SIS服务器转发数据。因分析间上位机软件功能有限不能查看趋势图,PGP历史站查看的趋势有限,要看长时间的历史趋势,操作起来相对比较麻烦,故HDB历史站成了查看脱硫历史数据的主要途径,环保部门检查也以HDB服务器上的数据为主要参考对象。

4月,地方环保局检查时发现HDB历史站实时数据正常,部分数据出现间断性历史趋势的不变化,拉出一条直线,重启服务器后短时间恢复正常,一段时间后又出现同样的情况,查看就地仪表,分析仪,操作员站及PGP历史站及分析间的上位机无任是实时数据的还是历史趋势都未见异常。

经仔细查看运行日志和历史趋势记录了解到发现历史站数据采集正常,实时数据的采集与显示都没问题,部分历史数据趋势在某一时间段内突然出现数据不变化,显示为直线,时间长短不一,短的几小时,长的有几天,而且出现拉直线的时间并非所有测点都为一条直线,仅仅是一两个点不定时的间断性的拉出一条直线。故障现象如图1所示:

通过对同是在DCS环路上采集数据的操作员站检查发现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实时数据和历史趋势都正常。运行人员反应出现异常的这段时间内也没出现坏点或通讯中断的现象。通过检查发现由本台历史站转发到SIS的数据也正常,趋势完整,可以正常查看实时数据和历史趋势。

三、故障分析

通过查询软件日志及错误的数据文件,经分析判断,首先肯定的是数据采集正常,历史数据也都存在没有丢失,初步得出故障原因可能由以下问题引发:

(一)新增加的GPS时钟,导致时间紊乱,引起HDB趋势出错对过对日志文件查询,可以看到出现这种情况有十一天。据反映为让脱硫DCS时间与主机DCS时间及SIS和环保部门时间同步,十一天前新装了一套GPS时钟。加装GPS时钟后DCS时间和操作员站时间都已经自动同步。HDB历史站因为不是ABB公司开发,软件的兼容性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时间没有自动同步上。初步怀疑,历史趋势不正常原因是增加脱硫DCS GPS时钟同步装置引起的。调试过程中,没能及时使历史站时钟与DCS时钟同步,导致环路数据发出错误的时间标志例外报告点与原来的数据产生冲突,从而出现系统因环路时间不一致而不能正确显示这段时间的历史趋势。因为实时数据一直显示正常,且转发到SIS的数据都没问题,所以在环保部门检查前,一直没有发现部分历史趋势显示不正常的问题。

(二)OPC通讯模块板本较老

由于该历史站不仅存放历史数据,还承担看向SIS系统转发脱硫数据的功能,在检查中发现随历史站带的OPC通讯模块功能为较老版本与SIS接收模块版本不一致,历史数据存储记录的稳定性存在着隐患,数据有可能不定期的丢失,而据其它单位使用的新版本OPC用户反应,未发现该项功能异常。

(三)部分OPC标签命名不规范,导致ICI卡件熏启

OPC取数要严格按照HDB的命名规则,检查发现数字量和模拟量都没有问题,主要是站类型存在此问题,命名不规范,同计算机一样,也可能造成ia接口卡件故障重启,某些点无法访问等故障,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

四、处理措施

钟对出现的问题和分析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加装第三方软件同步脱硫HDB历史站与DCS及其它电脑的时间,让HDB历史站自动跟踪DCS上GPS时钟,设定每半小时校准一次,并请运行人员留意时间是否一致。

(二)针对可能存在的标签的例外报告记录正常,大比例标度时偶尔不能画出趋势曲线的问题,通过联系迪生特对软件版本进行升级解决。在升级过程中又发现,软件升级后与老板本OPC通讯模块功能存在着冲突,如果不升及的话可能导致SIS采级数据丢失的情况,又对OPC通讯功能模块进行升级处理。

(三)因为HDB应用在SIS接口时,SIS画面是从PGP的画面转化而成的,画面上的标签点都是使用PGP原有的后缀(原子),HDB站类型的后缀(原子)和PGP上是不一样的,只有按照HDB的要求进行修改SIS才能取到数并且不会影响HDB才能正常运行,主要修改了以下类型:

五、结论

通过对HDB历史站时间进行设置,目箭HDB历史站时间已与DCS环路时间及其它计算机时间已正常同步;通过对OPC版本的升级与SIS采集端口冲突的问题也得到解决。对OPC标签命名的规范化,导致辞ia接口故障重启的现象也消失了,经过对以上问题的处理,历史趋势不能正常显示的问题也消失,之前显示为直线的历史趋势也显示正常。

篇6:桥式起重机疲劳分析优化设计论文

0引言

桥式起重机作为工厂、铁路、港口等跨间距固定的货场的主要搬运设备,可以完成大重量货物的垂直提升和水平移动,其中,主梁是桥式起重机最重要的承载构件之一。在桥式起重机频繁起吊的过程中,主梁将承受动载荷和交变载荷的反复作用,容易下挠,并且主梁是一种典型的焊接钢结构,其母材与焊缝间通常会存在一定的焊接缺陷,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主梁结构上容易发生疲劳破坏。同时,由于疲劳破坏属于脆性断裂,断裂前不会出现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这就使得疲劳破坏可能在瞬间发生,从而导致灾难性事故。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桥式起重机主梁结构的疲劳破坏现象进行分析,对易发生疲劳破坏的危险截面进行疲劳寿命估算,并采取补强措施,从而尽可能减小疲劳断裂事故的发生几率。

篇7:桥式起重机疲劳分析优化设计论文

对于桥式起重机,其发生疲劳破坏的结构和部位主要是焊接处,此处存在的应力集中、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缺陷等会造成焊缝处产生疲劳裂纹,进而发生构件断裂。有统计表明,约49%的疲劳破坏都发生在起重机主梁下部翼缘和腹板焊接处。

1.1应力分析

1.1.1起重机承载应力测试由于桥式起重机在起吊过程中承载的是交变载荷,因此采用静态应变仪和动态应变仪测试起重机易发生疲劳破坏部位(如主梁上下翼缘板、主梁端部主腹板等)的应力情况,可以判断其金属结构是否可以满足静强度和动强度的要求。以一台50t×30m桥式起重机的桥架为例,起吊重量为35.5t。在静态测试条件下,当重载小车在主梁跨中部位时,主梁上下翼缘板承载的应力最大(约22~30MPa),其中上翼缘板为压应力,下翼缘板为拉应力,而拉应力是影响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对于主梁端部主腹板,其主应力和剪切应力接近,但是通常材料的抗拉能力明显强于其抗剪切能力,因此影响疲劳破坏的主要应力是剪切应力,并且在重载小车位于固定梁端时,固定梁端主腹板的剪切应力最大(约10MPa)。对于静态测试下应力较大的关键测点,在起重机起吊和移动过程中,进行动态应力测试,以司机室侧主梁下翼缘板和主腹板为例,下翼缘板处的拉应力在110s内经历了小—大—小的循环过程,最大拉应力为26.33MPa;类似地,主腹板处经历了剪切应力循环变化,最大剪切应力达7.67MPa。这种结构应力的循环特征,会促进疲劳裂纹的形成和扩展,因而与金属结构的疲劳有密切关系。

1.1.2焊接残余应力分析起重机主梁的上、下翼缘板和主腹板一般通过焊接工艺与主梁进行连接。在焊接过程中,焊缝处经历了不均匀的热循环变化,从而在焊缝处产生残余应力,而这种残余应力对焊接质量的'影响非常突出,容易引发裂纹,导致焊缝强度和韧性下降。焊接残余应力的主要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热应力:焊接部位局部急速加热到高温,焊接接收后快速冷却,形成了温度梯度,极易产生残余应力。

(2)塑性变形应力:母材焊接前的轧制或拉拔等塑性变形加工,也会产生残余应力,并且可以与焊接的热应力进行叠加。

(3)相变应力:焊接过程中,焊缝处局部高温,会引起母材和焊料的组织发生相变,导致组织比容变化,从而产生应力。

1.2疲劳裂纹的形成

起重机主梁的损坏大部分是承载焊缝的疲劳失效引起,通常是从受力最大部位的缺陷处开始。一般在焊缝缺陷处(如气孔、位错等)存在局部应力集中,加上焊接残余应力的叠加作用,容易发生位错滑移和聚集,引发裂纹萌生,在循环应力作用下,裂纹不断扩展,一旦超过临界尺寸就会发生脆性断裂破坏。即使焊缝不存在缺陷,在焊缝的焊趾处也会存在较明显的应力集中,从而容易在该处引发疲劳破坏。焊缝热影响区内的焊趾处发生开裂,沿焊缝的焊根边缘发生开裂。这说明裂纹在焊缝或母材上的热影响区内萌生,在交变应力作用下,都能扩展进入焊缝或母材,引发焊缝处断裂。

2桥式起重机应对疲劳破坏的措施

2.1焊缝截面的优化

在桥式起重机主梁主腹板和上盖板焊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K形坡口或V形坡口焊接。对于大吨位桥式起重机,其主梁的主腹板厚度达16mm,V形坡口难以熔透板厚,会导致焊接强度下降,宜采用K形坡口;而对于轻量化桥式起重机,主腹板厚度减小,宜采用V形坡口进行内部施焊。另外,坡口角度过大,会造成焊缝缺陷增多,导致焊缝疲劳寿命小于母材,因此主腹板坡口角度一般不超过50°。焊缝的表面有内凹和外凸两种,会影响焊缝应力流的传递,有研究表明,内凹形焊缝应力较低、疲劳寿命较长,因此在焊接后需对主要承载焊缝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表面呈内凹形。

2.2应力集中结构的改造

在主梁主腹板和下盖板连接处和端梁的变截面弯角处存在局部应力集中,是主要裂纹源之一。在焊接时,不应将下盖板与主腹板对接焊接,可将下盖板向箱梁内延伸一段后进行焊接,这样可以降低焊接处的挤压应力,缓解应力集中。对于变截面弯角处,应设置过渡圆弧,且圆弧半径不宜太小,同时,在弯角处加焊肋板,以缓解应力集中对主腹板的影响。

2.3主腹板的改造

将桥式起重机的平直主腹板沿纵向进行形状改造,形成波形腹板,使其沿桥架纵向形成一定规律的波形变化,从而显著增加腹板的承载面积和垂直方向的稳定性,有研究表明,波形腹板梁的应力要比平直腹板梁小38%左右。不过,仅使用波形腹板,其抗扭刚度和水平刚度较弱,在水平冲击力下,容易导致主梁沿水平方向发生较大变形。因此,需将波形腹板和平直腹板配合使用,结合平直腹板在水平方向的刚度和波形腹板在垂直方向的刚度特点,提高主梁的稳定性。

3结语

本文结合断裂力学和疲劳损伤分析,对桥式起重机主梁结构进行技术改进,对延长主梁疲劳寿命和减少疲劳断裂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应该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如磁粉探伤检测技术对起重机主梁进行检测和评估,以及时发现存在的缺陷,并进行修复,做到防患于未然。

篇8: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

摘要:现如今,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的速度正在逐渐的加快之中,那么对于建筑施工需求也在与日俱增。然而在整个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之中,其中最为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处理地基,其直接性的关系到整个房屋建筑的质量,一旦出现问题,那么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同时还会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可见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十分的关键。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1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的特点

复杂性主要是由于我们国家国土面积庞大,地域范围广泛,各个地区的土壤状况也不同,比如:我们国家同时拥有软土地、盐碱地、冻土地等等。潜在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房屋建筑在施工的时候,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十分的密切,那么在处理地基的时候,假使没有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予以处理,就会使得地基处理的时候依旧存在问题,对之后的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么整个房屋建筑的质量与安全也就因此受到威胁。多发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的时候,处理地基的过程之中会存在诸多的质量及安全问题,还有就是在进行地基处理的过程之中还会有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导致建筑单位在经济方面的损失十分的严重,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国家的经济发展受损。困难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过程之中,一旦出现任何的质量问题,就需要用到各种技术来进行解决,假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无法从根本之上来加大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严重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房屋建筑工程之中,地基处于基础性项目,同时也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在地基处理的过程之中一旦出现,就会使得整个地基的质量受损。

2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价值

(1)地基的抗剪能力直接性的会影响到建筑物是不是会发生偏倚,因此在建筑物前期施工的过程之中就得要时刻的关注到建筑的抗剪能力,加大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例如在建筑物地基一侧的压力过大的时候,地基就会发生隆起的显现,导致建筑物边坡发生失稳、倾斜的情况,使得建筑物整体的质量受到影响;(2)预防房屋建筑物发生沉降的主要措施就是强化地基压缩性的测控以及分析力度,在正式进行地基处理的前期,就得要及时的对其进项相应的调研工作,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由于地基开挖而使得周边的地质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建筑物在安全性与稳定性之上受到威胁;(3)地基的动力特征也会关系到房屋建筑的质量,通常而言,房屋坍塌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地基的动力特性弱。因此,应用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加大地基的动力特征,这对于保障房屋建筑的质量十分的有利。

篇9: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

3.1、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现如今,对于该技术的运用,主要就是利用水泥注浆以及硅化注浆的方式来完成的。前者主要是利用灌浆管与压浆泵,将依照试验所得比例来配置相应的水泥浆液来完成地基的关注,实质上就是利用水泥和周边土体在凝结之后形成一个强度高的整体,进而有效地改善地基的抗变形、压缩性及强度的能力。

3.2、高压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高压旋喷注浆桩地基施工技术主要就是利用之前配备好的水泥浆应用高压旋喷嘴灌入到地基之中,在此过程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还得在10~25MP的高压作用之下来进行施工。使得土体和水泥浆液之间充分的融合并凝结时候,可以起到有效改善地基物化性能的目的。现如今,该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回填土以及碎石土等软土地基的渗水、强度等性能方面,正是因为这些优点,才得以被大众所接受并大范围的应用。

3.3、夯实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现如今,依照使用机械的各个类型,可以有效的将其分成重锤及强夯两种方式。后者主要在黄土或是湿度较大的砂土地基处理之中,将10~40t重的大型起重机从10至40米的高度,依照提前预定好的来打击地基,也就是在压力的作用之下,使得地基土壤之间的缝隙在不断变小,最终提高抗压的强度,在地基进行强夯的过程之中,还得要充分的结合处理地基的实际情况来对相应的调节高度,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发现,单层与多层8000KNm高能量级强夯的深度大约可以达到12~24m,甚至可以达到54m,这对于地基稳定性而言,其意义十分的深远,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之中,还得要全方位的考虑到施工技术与面积是否与实际的需求相符。

3.4、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其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振冲密实法和振冲桩法。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地基基础的适用条件之上。前者一般是应用在砂土地基之中,通常表现在致密性差,也就是说地基粘粒量不足10%的现象之下应用振冲密实法来进行地基处理。其主要特征就使可以有效的将地基的液化现象及时的解决,从而地基之宗空隙密度逐渐的缩小,加大地基内部结构的密实度。在地基之中粘粒量的比例为30%的时候,那么地基内部含水量少,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应用振冲密实法已经无法解决问题,更不会起到地基加固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得要应用振冲桩法来进行地基处理技术。总之,我们国家房屋建筑的历史十分的久远,那么在其发展的过程之中逐渐的形成了属于自身的一套施工体系。现如今,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加大,对于房屋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因此,房屋建筑施工也要有自身的突破。所以对于地基处理技术研究的力度也要不断的加大,这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及后期的使用寿命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邱达北.关于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探讨[A].今日财富杂志社.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1.

[2]陈龙.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2.

[3]俞斌斌,范佳平.浅谈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技术[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2.

[4]李勇.房屋建筑中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分析[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科学制定有效决策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

[5]肖伊静.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257-258.[6]伍伦军,丁萌萌.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2:57-58.

篇10:电厂碎煤机室布置优化设计论文

1概述

火力发电厂锅炉的燃用煤,要求有一定的粒度.对于层燃式锅炉,煤破碎至一定粒度后直接供锅炉燃用;对于室燃式锅炉,煤破碎至一定粒度后送入磨机制粉方可燃用。煤经筛分破碎后的粒度,应符合锅炉或制粉的要求,因此电厂输煤系统要设碎煤机室,满足锅炉入料要求。CFB锅炉对燃煤粒度级配比要求比较高,目前国内外一般对CFB锅炉均要求将原煤制成0~8mm或0~10mm颗粒。因此,为了满足电厂需要,对电厂碎煤机室布置优化设计,意义重大。

2目前国内电厂碎煤机室布置现状

目前国内循环流化床筛碎设施设置的形式有很多种,在坑口电厂,来煤先筛分后再细碎而后入碎煤机室方式,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而且很成功布置方式之一。

2.1碎煤机室设备和级数的选择

循环流化床锅炉输煤系统设置几级筛碎装置,主要取决于来煤粒径级配比;细碎机破碎比的大小;供煤方承诺同意供煤的粒度;筛碎煤机的选择。

2.2目前国内循环流化床炉

均采用煤筛,有振动筛、滚轴筛和正弦筛,碎煤机采用环锤式碎煤机、逆锤击式、齿辊式、笼式,可逆锤击式破碎出力较齿辊式大,目前环锤式碎煤机用得最多,可靠性较高,应用较为广泛。

2.3控制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粒度的'几种方案

根据项目设计文件,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煤矸石、劣质煤、洗中煤和煤泥混煤。这几种不同硬度的煤质按混煤比进行混配,同时进入同1台碎煤机破碎,破碎后燃煤粒度难以得到控制。为使燃煤粒度能满足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案:

(1)废弃的煤矸石若在堆放的场地进行筛分,可将筛下物≤10mm煤矸石作为电厂的燃煤。不仅可提高其热值,而且输煤系统不用考虑煤矸石的筛碎。同时也可简化筛碎设施的设计,降低工程初投资。

(2)当项目属煤电一体化或煤电联营,且电厂燃煤由规划拟建的选洗煤厂提供煤矸石,可研阶段可向规划拟建选洗煤厂提出,在设计选选煤厂的工艺时,考虑具备向电厂提供≤10mm煤矸石的功能。

(3)当在上述方案均不可能的情况下,二种不同硬度的煤在同一台碎煤机破碎,其出料粒度较难以得到控制。据此,当细筛碎机进行招标时,可向制造厂商提出原煤经破碎其粒度应能满足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的要求。

(4)工程项目燃用劣质褐煤,且褐煤内在水分较高,这种煤有利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

(5)目前国内用得最多方案碎煤机室布置是通过振动筛+破碎机组合方式完成。

篇11:电厂碎煤机室布置优化设计论文

由于专利产品四棍式破碎机出现,该设备拥有两个专利的世界首创产品,满足了流化床的要求.该设备主要采用相对论原理,打破转速设计禁区,使工作效率提高2–6倍。不用振动筛,进料粒度可达300mm,出料粒度1-40mm任意可调。有自动安全保护和自动清扫功能,不粘不堵。在棍子内部设浮动支点,可以使工作面大大增加,并使工作部件寿命增加近一倍,充分利用F=mv2动能原理,产量能耗比在破碎机中最低.工作部件采用特殊材料,硬度高,耐磨性好,更换周期长,运行成本低.有自动修复设施,维修方便,振动更小,噪音更低,无灰尘,运转安全可靠.四辊式破碎机满足循环流化床锅炉、链条炉等对其燃料及煤矸石粒度的要求,广泛适用于热电行业、煤炭行业、化工行业、填补了国内空白,引导了行业技术进步与设备更新

3.1四棍式破碎机主要特点

若采用四棍破碎机,原煤通过破碎机直接满足入炉粒度要求,不需要振动筛,该设备主要特点是

(1)该机具有单机一次性破碎物料到≤10mm(可调)、对破碎物料的水分和含泥量无任何要求,在任何情况下均不粘不堵、工作平稳、几乎无振动、噪音低、无粉尘污染、节能等特点。

(2)在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传统齿辊式破碎机在工作中易在机壳内壁出现沉积煤粉,而增加负荷易出现故障的现象,在机壳内壁增加了特殊超高分子材料,则不会出现沉积煤粉的现象,从而减小了电机负荷,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的劳动强度。

(3)设备中辅以弹性过载保护装置,使设备安全性、可靠性大大提高,针对上述特点,大大简化了碎煤机室工艺布置,因此优化碎煤机室布置,减少破碎机室占地面积和层高,意义重大。

3.2优化设计按下面情况考虑

(1)碎煤机室层高降低

(2)碎煤机面积减少

(3)根据辊式破碎机特点进行设计根据上述特点,优化碎煤机室布置设计1—电磁除铁器2、4—带式输送机3—破碎机带式输送机采用双路带式运输机系统,干煤棚的混煤由1#带式输送机落入转载点内2#带式输送机上破碎机室,经四辊式破碎机破碎后送到3#带式输送机,再经主厂房运转层4#带式输送机输送到煤仓间分配至炉前不同煤仓。运煤系统中碎煤机前装设2台电磁除铁器,防止铁块进入破碎机而发生故障。在3#带式输送机上安装2台电子皮带秤,对进入煤仓间的煤进行计量。

4结束语

由于碎煤机室采用四辊式破碎机,该设备具有筛分、破碎一体,破碎机室布置中不需要振动筛,简化工艺布置,减少碎煤机室空间层高和设备。大大节约成本.具有投资少工程短、见效快、成本低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泛。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

地基处理实施方案

节水灌溉工程优化设计要点分析论文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论文

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论文

地基处理方式论文

优化教学设计 的论文

集团资金管理模式优化分析论文

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的论文

论文:房建基础中地基的处理与应用

优化设计下发电厂地基处理分析论文(精选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优化设计下发电厂地基处理分析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