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ali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PBL结合TBL教学法在内科学的思考论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PBL结合TBL教学法在内科学的思考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PBL结合TBL教学法在内科学的思考论文
PBL结合TBL教学法在内科学的思考论文
【提要】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本科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临床思维等全方面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内科学临床实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将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结合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教学法应用于医学本科生的临床实习中。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医学本科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医学生本科进一步向临床医生转变打下扎实的基础。针对目前内科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将有助于提高医学本科生在临床实习的效果,从而培养出更优秀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基于问题的学习;教育,医学,本科;学生,医科;教学方法;临床实习;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
内科学是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纷繁复杂,涉及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血液科、风湿免疫科等各个学科的知识,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内容又抽象难懂。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教研室在本科生内科学临床实习阶段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结合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learning,TBL)教学法进行教学,着重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目的在于提高临床教学水平和质量,获得满意效果。
1目前内科学临床实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内科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要求医学本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思维、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能力。临床实习是医学本科生培养教育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是从学习理论知识到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过渡时期,也是医学本科生建立临床思维的关键时期。临床实习阶段的学习效果可以影响到医学本科生毕业后的临床工作和研究生学习。目前临床教学模式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包括教师授课、学生听课、记笔记、背笔记,医学本科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虽然接受知识系统,但教学气氛沉闷,医学本科生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地培养医学本科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地训练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思维能力[1]。医学本科生临床操作能力的培养是现代高等医学教学的重点[2]。随着医学院校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医学本科生过早进入临床实习,能够提供的问诊、查体、进行技能操作的机会越来越少,医学本科生可以享受到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少。目前医患关系紧张,患者的自我保护与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很大一部分患者不愿配合作为实习对象,医学本科生可以享受到的实践对象明显不足[3]。这些存在的问题都迫使临床实习的带教教师思考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适应现在的医疗大环境,适应现在的临床实习教学。
2PBL教学法和TBL教学法的特点
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4]。PBL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育模式,应用于临床实习教学中,先导是真实病例,基础是具体的临床问题,主体是医学本科生,导向是临床带教教师,目标是培养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PBL教学法的精髓就是发挥临床问题对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中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医学本科生的主观能动性。PBL教学法已成为我国临床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教育模式[6]。医学本科生针对一个真实的病例,将所学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回答具体临床问题,培养医学本科生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PBL教学法不仅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理论学习能力,还锻炼了医学本科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和资料查阅的能力、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能力、口头表达和终身学习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PBL教学法存在一些自身的缺点:(1)PBL教学法打破了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医学本科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连贯、不深入,对医学本科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不利。(2)一个临床病例可能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医学本科生所学理论知识浅薄,不会横向联系、发散思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3)PBL教学法需要提前准备,查阅大量的`资料,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TBL是由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Michaelsen教授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法[7-8]。TBL教学法避免了PBL教学法中医学本科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该教学法综合了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优点,是一种完全新颖的教学模式。TBL倡导主体是医学本科生,基础是团队,鼓励医学本科生积极自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度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询问、互相解决问题,实现互学互教,着眼于提高医学本科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医学本科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蒙山等[9]将TBL教学法引入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发现TBL教学法既能调动医学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提高医学本科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但是,TBL教学法也存在自身的缺点:(1)TBL教学法要求带教教师有深厚的临床功底,在课前准备上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前设计出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问题、掌控好讨论的进度。但带教教师多为临床一线的医生,临床工作繁重,很难付出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好课前准备。(2)TBL教学法要求临床带教教师具备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但目前临床实习带教教师多为低年资的住院医师,课堂驾驭能力不强,实践经验不足。(3)TBL教学法要求医学本科生提前预习和准备,但一些医学生懒惰、准备不充分,降低了医学本科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影响课堂讨论的效果。
3在临床实习中应用PBL结合TBL教学法的意义
内科学是理论性、逻辑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医学本科生拥有良好的临床思维、快速准确的判断能力、迅速的应对能力、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才能应对目前的医疗大环境,成为患者生命的守护神。虽然PBL教学法有许多成效,但是忽略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性、系统性,不利于将来更好地成为临床医生。因而,在PBL教学基础上又创建了TBL教学法。TBL教学法融合了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各自的优点,注重培养医学本科生掌握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注重激发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TBL教学法的基础是设计问题,手段是小组学习,医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教师定期检查学习的效果。哈尔滨医科大学在麻醉专业本科医学生临床实习中引入TBL结合PBL教学法,发现应用TBL结合PBL教学法学习的医学生的成绩、实习的兴趣、实习的积极性、实习的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10]。PBL结合TBL教学法可以发挥医学本科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临床带教教师的指导和掌握下,强调医学本科生的积极参与,培养医学本科生临床思维的能力,为成为一名临床医生打下基础。近几年来,医学本科生于内科学临床实习过程中,推行TBL结合PBL教学法。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在本院内科实习期为3个月,分成若干实习小组,每组3~6人。临床带教教师为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对医学实习生进行短期培训。根据各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物理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收集病例,并有意识地收集1~2个涉及各个科室的疑难病例。临床带教教师针对病例精心设计问题,提前1周将病例交给学生,并将需要掌握的学习要点告知学生,布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提前通过查阅教材、参考书、专业杂志及利用网络等多种途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准备,提前熟悉相关病例的病史特点、检查结果等,复习相关知识。在临床带教教师引导下,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讨论,培养其临床决策能力。各小组选出代表发表小组的讨论结果,主要对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选择发表意见,各组间有不同的意见也可展开辩论。随后,临床带教教师对每一组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归纳通过该病例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重点和难点知识。出科时,对医学本科生进行理论、临床操作考核及问卷调查。理论及临床操作考核优秀率90%以上,实习学生满意度90%以上。表明TBL结合PBL教学法获得实习学生认可,提升了实习学生的临床能力。PBL和TBL的目的都是培养医学本科生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培养医学本科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临床实习中,结合具体的病例,以团队学习模式为基础,以关键问题为中心,将TBL和PBL有机结合在一起,运用到内科学的临床实习中,可以充分发挥2种学习方法的优点,规避2种学习方法的不足。PBL结合TBL运用于内科学的临床实习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基本问题为切入点,借助可利用的资源,通过团队合作方式展示,培养了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收集信息的能力、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总而言之,在内科学临床实习过程中应用PBL结合TBL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为全面培养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医患沟通能力搭建了极好的平台。医学本科生的学习主动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但如何进一步完善PBL结合TBL教学法,还需要在临床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
参考文献
[1]卢书明,马亮亮,李艳霞,等.案例教学联合模拟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3):3299-3301.
[2]司秋菊,常风云,邱淑珍,等.临床实用型医学生实践技能多元化模式培养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9):67-68.
[3]吕兆丰,张成兰,郭述贤,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实践面临的法律困境与对策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1):5-8.
[4]NevilleAJ.Problem-basedlearningandmedicaleducationfortyyearson:areviewofitseffectsonknowledgeandclinicalperformance[J].MedPrincPract,2009,18(1):1-9.
[5]AllchinD.Problem-andcase-basedlearninginscience:anintroductiontodistinctions,values,andoutcomes[J].CBELifeSciEduc,2013,12(3):364-372.
[6]李春艳,王莹燕,刘丹,等.案例教学法结合PBL模式在医学研究所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6):126-128.
[7]FrameTR,CailorSM,GrykaRJ,etal.Studentperceptionsofteam-basedlearningvstraditionallecture-basedlearning[J].AmJPharmEduc,2015,79(4):51.
[8]曹鹏,施靓宇,祁敏,等.TBL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学员临床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12):1187-1188.
[9]蒙山,赵爽,高洁,等.TBL教学法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4):3819-3821.
[10]张兵.TBL结合CBL、PBL在麻醉本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7-29.
篇2:PBL教学方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 要:PBL教学方法可以称作问题式学习方法,它是一种设计学习情境的教学方法,其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的医学教育当中。PBL教学方法是一套以问题作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使用PBL教学方法时,主要是以学生为的教学主体来进行教育。现如今,香港有百分之九十的医学教育类学院都开始使用PBL教学方法,这证明PBL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能够起到重要的影响。另外,在医学教育领域,内科学教学已经全面实行PBL教学方法,这类方法有助于学生对于内科学更加了解,使得学生的专业水平扎实,对于学生的培养更能起到推动作用。
篇3:PBL教学方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引言
在PBL教学方法中,其主要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问题为教学中心,专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独立性[1]。这种教学方法教育模式较为开放,是当前国内医学院校教学最常用且最实用的教学方法。而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学性,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学习,并对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内科学教师在通过PBL教学方法教育学生时,可以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思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思考能力,又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内科学的深入了解。本文主要对PBL教学方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进行探讨。
一、PBL教学方法在内科学教学的应用实践
在国内某所医学院校,曾对PBL教学方法在内科学中的应用进行科学实践,下面将对本次PBL教学法的实践进行介绍:
1.实践对象
这所医学院校在挑选对象时,总共从临床医学专业中挑选了一百名学生来参加本次PBL教学实践,其中男生六十三人,女生三十七人,他们的年龄都是十八岁至二十岁。在PBL教学实践前,将这些实践参与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五十人,一组为PBL教学组,另一组为传统教学组,由于是随机分配,所以两组成员在年龄、性别、学习能力方面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差异,并且在教师分配这方面,也是随机分配,保证每组的教师教学质量差异不大,这可以使得本次实践具有可比性[2]。
2.教学方法实践
(1)PBL教学方法组
PBL教学方法组采用的是问题式教学方法,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进行教学,将五十人随机分为五组,每组十名成员,并在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名成员作为组长,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小组内成员对于内科学的讨论[3],并将讨论过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在实践中,PBL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教学环节:
① 提出问题
教师在使用PBL教学方法教育学生内科学时,将内科学教科书中的知识与实际内科学进行结合,然后对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所提出的问题应当具有开放性,不具备统一答案,而学生则要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思考以及翻阅相关文献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② 学生自主思考
当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需要翻阅相关文献才能够获取答案时,小组组长可以组织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合作的.方式,各自通过自身渠道来获得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在最后对这些信息汇总、归纳,然后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的信息来进行讨论。
(2)传统教学组
传统教学组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在这类教学方法中,主要是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为知识的接受者。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负责教课就可以,而学生也以听课为主。
3.考核标准
在实践结束阶段,为了保证本次实践的可比性,所以对于两组成员采用试卷的形式来进行考核,两组考试试卷相同且都是闭卷,主要针对学生在不同教学方法中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考核。
4.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采用的是平均值和标准差这两结果进行统计,而最终结果证明,PBL教学方法应用于内科学教学中,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大于传统教学法下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这表明PBL教学方法在内科学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水平。
二、PBL教学方法在内科学中的应用讨论
结合上述对于PBL教学方法在内科学教学应用的实践,对PBL教学方法在内科学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1.PBL教学法的优势
通过第一节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出,PBL教学方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
(1)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能力[4],在PBL教学方法中,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以提问的形式来让学生主动去搜集资料,并通过自己来获取与内科学相关的知识。
(2)内科学属于临川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采用PBL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临床思考能力[5]。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会多偏向于临床学与内科学相结合的问题,将问题与实际进行结合,起到充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2.PBL教学方法的不足
在第一节的实验当中,出现了一些情况,如小组成员在进行问题讨论时,由于成员自身性格的缘故,很难与小组成员形成良好的沟通。这证明PBL教学方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确实还存在一点小问题,PBL教学方法需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欲望,并且能够和组内其他成员进行沟通。
结语
总而言之,根据上述进行总结,教师在通过PBL教学方法教学中,还需要老师对学生提供一定帮助,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思想观念,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PBL教学方法的作用在内科学教学中得到发挥。
参考文献
[1]田爱荣. PBL教学方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11):1055.
[2]叶燕青,陈慧芳,张颖,雷红,罗宁,占建珍. PBL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05):609-611.
[3]施远洋,王文雷,王荔红. PBL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9):3120-3121.
[4]万忠惠. 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5):87-89.
[5]桑艳军. PBL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04):99-100.
篇4:PBL结合传统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PBL结合传统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PBL(Problem-BasedLleam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McMaster)大学首创,是指围绕由教师精心准备的临床病案,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利用多种资源寻求答案,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相关知识。PBL教学理念是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从而学习和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医学遗传学是遗传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人类遗传病的发生发展、传递规律、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是医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运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虽然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的整体掌控,但是单一的教学方式极易引起学生兴奋点的降低和学习疲劳。因此,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时运用临床病案的PBL讨论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率。我们将在2010级口腔医学专业医学遗传学教学中运用了临床病案的PBL讨论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获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在相关章节里,经过教师精心准备,对于不同遗传方式的遗传性疾病选择典型临床病案,每个病案包括病史、体征、各项检査结果和完整的家系材料,并提出一系列引导式问题。授课前把病案通过Email或学习委员发放给学生,学生根据病案所提出的问题,提前预习教材,分组(每组5名人),小组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借助图书馆或网络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讨论和课堂汇报。最后教师点评、总结。此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寻知识,克服了以往传统教学中由老师灌输,强制学生掌握知识,导致学生在死记硬背中忽视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等缺点。为此,我们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将临床病案的PBL讨论式教学法应用于医学遗传学教学实践中,通过生动,有趣的病案讨论把相关医学遗传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并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介绍如下。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我校2010级口腔医学专业1班共39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009级口腔医学专业1班共3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男女生比例和人学成绩相当,两组学生基础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实验设计。实验组采用临床病案的PBL讨论式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两组在教材、教师、教学时数等方面完全相同。
3.教学方法。(1)对照组: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精心制作教学课件,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进行教学。(2)实验组:基础理论部分以传统的讲授式进行教学,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分子病及遗传性代谢病、遗传性肿瘤、遗传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等章节以结合临床病案的PBL讨论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选择典型临床病案,让学生分组准备(每组5>6人),并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最后教师点评、总结。
4.教学效果评价。(1)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学生对课堂效果和授课方式进行评估(以问卷调査的形式实现)。(2)期末考试:课程结束后’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出A、B两份卷,试题类型参照学校要求,涵盖掌握、记忆、理解、运用及综合分析等方面。两份卷子难度系数相当,随机抽取一份进行期末考试。
5.统计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二、结果
1.期末考试结果(见表1)。实验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成绩优秀人数和良好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17.9%和43.6%,明显高于对照组(优秀人数和良好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2.6%和21.0.05);成绩中等人数(实验组占33.3%,对照组占23.7%),10.5%)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临床病案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及格人数(实验组占5.1%,对的PBL讨论式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照组占42.1%)和不及格人数(实验组占0%,对照组占学法,差异具有显著性。
2.课程满意度结果(见表2)。实验组学生对课程感兴趣度、课程形式满意度上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说明此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对学习医学遗传学的兴趣和热情。
3.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临床病案的PBL讨论式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的教学方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巳经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同,不少学生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提高了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崭新的“探究”教学理念这三方面的认可度最高,说明此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理解、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良好的医学思维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三、讨论
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典型临床病案的分析,将医学遗传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系统、连贯地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应用医学遗传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是我们此次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的目的。在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以授课为主,学生是以听为主,很少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因此,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被动学习,课程结业后对本门课程的知识大多都遗忘了。作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实施。
为了提高医学遗传学的教学效果,我们教研室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收集了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遗传病教学病案,并在每个病案后面附上引导学生思维的主要问题。教师通过典型病案将学生引人一个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査阅资料、预习教材,分析病案中疾病的临床特征、遗传规律、传递方式、发病机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使学生在学习中从被动接受知识者变为主动探寻知识者,培养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临床病案的PBL讨论式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验组医学遗传学教学过程中,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学生在学习成绩和对课程满意度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情况显示’学习效果自我评价非常好。对于这项教学改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乐于参与。
总之,临床病案的PBL讨论式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是以相关问题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了学生对医学遗传学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医学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是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之一。
★ 情景教学法 论文
PBL结合TBL教学法在内科学的思考论文(整理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