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孔教说述评

时间:2022-11-28 15:32:50 作者:jiajj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jiajj”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康有为孔教说述评,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康有为孔教说述评,希望大家喜欢!

篇1:康有为孔教说述评

康有为孔教说述评

当儒学在近代面临内外双重危机时,康有为提出了孔教说,试图通过儒学的'宗教化来改造儒学,推行维新变法,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康有为的孔教说是站在官方立场,非学术、非科学、非理性,是庞杂和矛盾的,但仍然是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以康氏为个案,可以看出近现代“儒教是教学说”的发展、演化轨迹.

作 者:韩星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2 刊 名: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 UNITED UNIVERSITY 年,卷(期):2003 6(1) 分类号:B258 关键词:康有为   儒学   孔教  

篇2:康有为阅读理论述评

康有为阅读理论述评

康有为从变法维新的需要出发,创立了一套系统的全方位的阅读理论,它由优化人性、提升人格的'意义论,经营天下、救国图存的目的论,勉强为学的阅读心理品质作用论,古今中外的阅读内容结构论及快速高效的阅读方法等构成.它既有浓重的民族色彩,又具有时代特征,是我国近代读书史上一座里程碑.

作 者:张维坤  作者单位:河北保定中心小学继续教育中心,河北,保定,071000 刊 名: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BET NATIONALITIES INSTITUT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4 25(4) 分类号:B258 关键词:康有为   阅读理论   阅读意义   阅读目的   阅读内容   阅读方法  

篇3:相当因果关系说述评

相当因果关系说述评

一、相当因果关系说之基本思想

相当因果关系说诞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由德国富莱堡大学生理学家冯。克里斯(Vor Kries)首创。克里斯长期研究概率学,并一直试图把概率论的有关方法运用于社会问题的研究。一八八八年,他发表了一篇文章,首次将概率论的思想用于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研究领域。其理论的基本立意很快得到大陆法系诸多学者的赞同,他们在克里斯的理论的基础上,对相当性的判断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侵权法上因果关系判断领域的相当因果关系理论。相当因果关系说产生以后,逐渐被包括德国、奥地利、瑞士在内的大陆法系国家的法院所接受,并成为支配性的学说。时至今日,相当因果关系说在德国、希腊、奥地利和葡萄牙等国仍然处于主导性地位。

相当因果关系说的理论前提是: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事物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反映形式之一,它是客观的,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们对因果关系的'认识,是要受制于人类的知识水平的。事物之间联系的复杂性、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信息占有的不完全性等等,使得人们不可能完全认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人们对特定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的判断也只能是在现有的认知条件和信息状况下,对因果关系作出一个大致的判断。因而,因果关系的认定就不完全是一个逻辑推演的过程,而只是一个可能性的判断过程。

关于可能性的判断,在克里斯看来,就是一个运用概率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对于某一个现象发生的频率进行考察;其次,对不同现象发生的频率进行比较和分析。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考察特定人群患某种疾病的频率,来判断从事某种职业是不是很有可能造成从事这种职业的人患上这种疾病。一个经常讨论的案例是关于矿工患肺结核病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通过调查发现,由于煤矿工人长期暴露于对呼吸系统损伤极大的粉尘当中,因而患肺结核病的比例很高,远高于一般人群。这样,我们就可以作出从事矿工这一职业很可能导致肺结核的判断。

克里斯认为,这种可能性的判断可以用于因果关系的判断。理由非常简单:如果可能性的判断显示A很有可能导致B的发生,而在存在A的情况下确实有B的发生,那么人们会比较有理由相信A就是导致B发生的原因。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尽管克里斯是从统计分析的方法出发来探讨因果关系的判断问题的,但是他并没有把可能性判断完全建立在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之上,而主要是依靠一个普通人和受过良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法学者所共同具有的社会常识。因为“依据相当性概念判断之结果,与普通一般人或经过训练、具有正义感的法律人,依据经验之启发及事件发生的正常过程,所为之判断,甚为相似”。[1]

克里斯将上述思想贯彻于侵权行为法因果关系认定领域,主主张事件与损害之间具有相当因果关系,必须符合二项要件:(1)该事件为损害发生的不可欠缺的条件;(2)该事件实质上增加损害发生的客观可能性。换言之,在克里斯看来,极大地增加损害发生可能性的必要条件就是损害结果的原因,行为人应对由此而造成的损害结果承担侵权责任。[2]因此,根据相当因果关系说,首先应判断结果发生之条件,是否为损害发生之不可欠缺的条件(条件关系之判断),亦即在认定确实具有事实上因果关系后,再判断相当因果关系存在与否(相当性之判断)。

二、条件关系之认定

对于条件关系之认定,采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各侵权法律制度基本上都以必要条件理论为基础,下文围绕必要条件理论对条件关系的认定作一简要之介绍。

(一)必要条件理论之内涵

这里所谓的必要条件理论,是指英美法上的“bu

[1] [2] [3] [4]

篇4:《列子》伪书说述评

《列子》伪书说述评

历代陈陈相因的“伪书说”已经成为研究<列子>的严重障碍.“伪书说”不少,但实际上,这些“伪书说”有几个因循的.关节性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上历代的“伪书说”在态度和方法上却存在诸多缺陷.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伪书说”和<列子>.

作 者:管宗昌 GUAN Zong-chang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辽宁,大连,116605 刊 名: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年,卷(期):2006 “”(5) 分类号:B223.2 关键词:伪书说   态度   方法  

篇5:近代中国人的认同危机及其重建--以康有为与孔教会为例

近代中国人的认同危机及其重建--以康有为与孔教会为例

18世纪末19世纪初,制度化儒家处于消解过程中,康有为面对不可逆转的走向世界进程,深刻体会到民族文化认同对于国家强盛的重要意义,试图运用西方的宗教资源,使儒家在脱离权力和政治领域之后,依然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持.本文分析了孔教会建立过程中,康有为所受到的儒家内部的保守势力和社会的'激进思潮的双重打击,从而为我们如何认识儒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提供一种反思性的题材.

作 者:干春松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刊 名:浙江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ZHE JIANG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2005 “”(1) 分类号:B2 关键词:孔教会   康有为   文化认同   现代性  

篇6:语言起源之进化说述评

语言起源之进化说述评

语言的起源问题是人类学家、分子生物学家、考古学家以及历史语言学家所共同关心的话题.近年来,围绕着语言源于进化的观点出现了三大派理论:Pinker的达尔文主义渐变论;Bickerton的语言起源两阶段论;Aitchison的.“语言篝火论”.这三大理论各执一词,互不相容,本文予对此三大理论进行介绍,同时说明Aitchison的进化观点是最合理的.

作 者:勾跃 GOU Yue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O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7 27(9) 分类号:H0 关键词:语言   起源   进化学说  

述评范文1000字

德育述评的范文

知晓感研究述评

幸福感及其测评研究述评

护理专业技术工作述评

述评写作之诀窍

述评让座作文400字

农村教育理论研究现状述评论文

基督教女性主义神学研究述评

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模式述评论文

康有为孔教说述评(合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康有为孔教说述评,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