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考大学专业三个误区,一旦选错分数再高也白搭

时间:2022-11-29 14:10:59 作者:蛋挞不是真爱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蛋挞不是真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高考报考大学专业三个误区,一旦选错分数再高也白搭,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高考报考大学专业三个误区,一旦选错分数再高也白搭,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2020高考报考大学专业三个误区,一旦选错分数再高也白搭

如果说高考是对学生的一次审判,那么这个审判还没开始就已经让不少学生提前给自己判了刑,即使那些能在不紧不慢的时间中熬过来的学生,也大多都是身心俱疲。高考考完就轻松了,完事了,解脱了。这是大多数学生咬牙坚持的动力,高考,也是他们能看到的最近的终点。

然而作为一个多年前从高考走出来的前辈来说,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高考从来都不是结束,我们应该把它理解为又一个开始。因为只要在学习的这条路上前行,就不会有“结束”这个词的出现。

在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看来,高考考完就可以不用再提心吊胆了,只需要安心等待分数下来即可。可是我们都知道等分数下来之后,紧接着就要填报志愿了,这期间根本不够时间去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及专业后再去选择。所以高考结束后学生最好再短暂的休整之后就开始选择专业的准备工作,即使是这样也仍有一些专业选择的误区会被我们撞上,一旦选错就只能叹一声可惜了,分数再高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1.重点关注就业率

选专业在很多家长和学生来看就如同选工作,即使学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架不住就业率高的专业的诱惑,毕竟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会开始考虑现实和未来了。不过过分的把未来的美好憧憬放在就业率上只是我们理想的一种生存状态,而实际上学生能不能克制自己把这门专业坚持学习下去?能不能把这门自己兴趣不高的专业学好学精?能不能在毕业后顺利在这门专业对应的行业站稳脚跟?这些都是未知的。毕竟选择一门兴趣不大的专业,这对学生本身来说就是一个艰难的开始。

2.专业认知的草率

如果把大学的各种专业汇聚到一起,绝大多数人都会看花眼。而对于专业知识认知有限的家长和学生来说,一些名称差别不大的专业更是让人头疼。相信有很多家长在帮孩子对专业进行甄别的时候会下意识的把相似名字的专业看成是一种,虽然心里知道它们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但是到底是哪些差异就很草率的忽略不计了。以致于学生在进入大学的专业学习之后才知道这和当初自己设想的职业发展方向完全不一样。

3.抗拒专业调剂

填过高考志愿的人都知道,在志愿选项的下面有一个专业调剂的选项。这个选项存在有一个好处是增加学生进入目标大学的机率。当然好处之外也存在着遗憾,那就是专业不能自主选择。因为对专业重要性的认知,所以很多家长和学生宁愿选择第二志愿也不愿意同意调剂。其实大学的专业调剂不过是用来均衡冷热门专业学生的一种方法,很多同意调剂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反而很庆幸当初自己没有抗拒专业调剂。

篇2:没高考成绩也可报考港大 增加7个可选专业

没高考成绩也可报考港大 增加7个可选专业

花十几万元学费,上的却是价值几十万的课;穿上正装,每月可参加有社会名流出席的晚宴;毕业时大丰收,世界名校名企都来了……高三的学生们,香港大学喊你去香江畔一试身手啦!

昨日,香港大学内地招生主任郭紫音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介绍了今年在内地招生的新政策。未来几天,该校还将在湖北举行几场招生说明会。

招生新政:新增7专业,联合剑桥掐尖

据介绍,今年香港大学在内地的招生计划增加四成,预计达350人―400人,各省份不设名额上限。还将开设7个新的本科生专业面向内地学生招生,包括文学士及教育学士(语文教育)―中文教育、城市研究文学士、教育学及社会科学学士、工学学士(工程科学)、教育学及理学士、生物医学学士、建筑文物保护文学士。

香港大学属于自主招生港校,将参考学生的高考成绩和面试表现择优录取。港大还有多条途径接收内地生,学生如没有高考成绩,可凭Alevel、SAT、IB等成绩申请报考港大。

郭紫音表示,今年该校还与剑桥大学推出联合招生计划,首次在内地招收优秀学生攻读工程类本科专业。获选参加此项计划的同学,将有望被港大择优推荐,接受剑桥大学考核。成功通过考核的学生,在剑桥大学攻读期间,也同样可以申请剑桥大学基金会提供的奖学金。

据悉,该校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网上报名系统已经正式开通,网上申请6月15日截止,学费为11.9万港元/年,成绩优异者有望获奖学金。

就业去向:三成奔海外,五成在港就业

郭紫音介绍,该校的教学模式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师资非常顶尖。教师大都选自于全球人材,一般都获得国外著名大学的.博士学位。据了解,对于教师晋升与否,给不给终身教职,最重要的评价不是来自本系、本学院或本大学,而是来自全世界该领域相当受尊重的专家、教授的匿名评审。如果一名助教或一名副教授不能在规定年限内晋升高一级职称,那么他必须离开学校,腾出职位来让学校招聘更优秀的教师。“花十几万元的学费,上价值二三十万元的课,值!”有学生这样说。

对于内地学生来说,选择港校往往是将它作为跳板,跃向一个更理想的未来。记者获悉,香港大学2011届内地学生的毕业出路是,一半的毕业生留在香港就业,就业单位包括巴黎银行投行部、普华永道会计师事物所、美林证券、摩根资产管理等全球知名企业;32%的毕业生到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等海外名校进修;其余的毕业生部分选择在香港深造,或者回内地工作。(记者罗欣 实习生汤晔)

作者:罗欣 汤晔 (来源:荆楚网)

篇3:高考600多分进二本? 4个惨痛案例解析志愿误区,大学专业选择居然

大学专业选择居然还有这么多猫腻 你都了解吗?

大学教育与中学不同,考生填报志愿不仅是选择学校,还要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同一批次志愿填报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如何填报学校,

一是如何填报专业。

在选择一所好学校与选择一个好专业之间,到底哪个更重要,一直都是个争议不休的话题。

错误一:按名称认识专业

就是说: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望文生义。

以往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事实上,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相关的职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计算机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有较大区别。

错误二:优先录取分数高的专业

认为某个专业的录取分数高,那么这个专业一定是好专业。

录取分数高有可能是因为该专业当下比较热门而导致报考人数多形成的,其次还有的专业录取分数高可能是因为前一年该专业由于录取分数低而使当年报考人数较多形成的。并且就算这个专业是该校的王牌专业,但也并不一定就是适合孩子的专业。

错误三:片面根据就业选择专业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也有大体的就业方向。

学生如果想毕业后进入某些行业,从事相关职业,那么大学期间就读与之相关的专业,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就业就会相对要容易得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会提出对毕业生所学专业的要求,尤其是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和行业。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

有的行业对口专业很多,例如银行业,需要金融、财会等经济类、管理类相关专业人才,但是也需要计算机、信息安全等信息技术类相关专业人才。

而有的行业对于专业来讲要求比较严格,例如电力系统,有一个需求专业目录,考生可以首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之类的专业。

所以如果考生有明确的行业兴趣,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与该行业相关的对口专业进行报考,这样毕业生进入该行业的难度就小得多;但是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未能考取相关专业,也可以通过辅修、考研等其他方式学习相关专业,从而达到进入该行业工作的目的。

错误四:专业相同,在任何大学都一样

虽然专业名称相同,但是由于每所高校在办学特色、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差异,相同专业之间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和北京邮电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都有设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学习电子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制造工艺和测试技术等,专业方向为光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等;

而北京邮电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以微电子、信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集成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融合为专业特色。

两校的专业各有侧重。如果考生对某个专业感兴趣,还要去了解拟选择高校的该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是否也与自己预期一致。

错误五:热门专业,就业率高

事实上,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一项调查显示,近几年本科大学生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为:

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

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业,有的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甚至在一些专业中,90%以上为调剂生。而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就业时却遭遇尴尬,比如法学、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

在选择时,紧盯热门不如参考由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

但同时,也要注意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平衡,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那么,考生和家长就要对某专业社会需求情况有一个前瞻性的了解,还要着重了解欲报考院校某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高考600多分进二本? 4个惨痛案例解析志愿误区

每年高考录取,都会有一些考生遭遇“高分低就”,甚至“高分落榜”的遗憾。

选专业时考虑哪些因素?填报高考志愿都有哪些误区?小编整理了新浪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师的一些失败报考志愿案例的解读,请家长引以为戒。

案例1:高考600多分进“二本”

专家指导:等出分后再研究填志愿太匆忙

2014年沈阳有一名理科考生考了600多分,但最终只进了一所二本公安院校。高考之前这位考生的家长完全没有了解过志愿填报信息,出分后几天乱选了几所院校就填报了志愿。其实按这个分数,完全可以报考中国刑警学院,甚至可能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现在很多家长以为出分之后再开始研究报志愿,这是不对的。家长们现在就要开始准备,要选出20个左右的学校备选。学生们自己也要有所打算,先预估一下分数,想学什么专业、心仪哪些学校,“分合适,不见得就是适合你的。”越早开始了解志愿填报信息,高考结束后面对志愿表越有底气。

案例2:专业选错 最终辍学复读

专家指导:别为进名校胡乱选专业

曾经一名学生以挺高的分数考上天津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但孩子不喜欢这个专业,最终辍学复读。

很多家长认为选专业只要考虑就业就好,殊不知不考虑孩子兴趣、性格就填报志愿是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家长们高考之前必须搞清楚自己在志愿填报上存在哪些误区,及时调整,给孩子和自己最好的状态。孩子在学习,家长也不能懈怠。

案例3:女生学工科 就业不乐观

专家指导:女生尽量选有就业优势的专业

在高校招聘会上发现,很多工科专业女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沈阳某高校一名安全工程专业女生曾表示,她所在班12名女生,只有一个女生签约成功,还是借了男朋友的光。

建议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清女性在一些职业上的优势和长板,在专业选择上尽量选择有就业优势的专业。

案例4:只报北上广 掉进“三批本”

专家指导:要结合成绩报考适合院校

一名家长说:“儿子去年比本科一批控制线高了16分,我们一心想让孩子到北上广,本科一、二批次全部填了北京、上海、广州的高校,结果哪所院校也未投上档。最后孩子只好上了一所三本批次的独立学院。”

对此专家表示,不少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热衷于报考天津、南京、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或其他沿海开放地区院校,其他城市的高校均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从而使某一地区的高校录取竞争更加激烈。填报志愿要理智,要结合成绩报考适合的院校。

报考大学自荐信

高考饮食误区

营养再高也别给一岁的宝宝吃

高考志愿报考指南

综合性大学报考自荐信

职场新人制作简历的三个误区

自考新生如何选择报考专业

剖析高考志愿填报误区

高考英语写作常见误区

高考分数不够一本线

高考报考大学专业三个误区,一旦选错分数再高也白搭(合集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考报考大学专业三个误区,一旦选错分数再高也白搭,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