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89112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林清玄作品《清玄说禅》简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林清玄作品《清玄说禅》简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林清玄作品《清玄说禅》简介
林清玄简介|:
林清玄,1953年出生 ,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篇2:林清玄作品《清玄说禅》简介
会心便是契会于心,是将执著的分别之情超越,融会入一乘的心地,在无言之中冥合真谛。会心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我们在父母温暖的怀抱、情人的深情之眼、苦难者虔诚的仰望中都可体验会心.甚至一朵花的温柔之开放、凄凉之凋零都有会心在焉,有会心的人读了本书必能契会于心,知道那真理不在远处.如六祖所说:“密在汝边!”恬淡自然,蕴涵佛理,这是林清玄作品的特色,他的文字如清澈的`山泉、和熙的清风,散发着淡淡的自然气息。字里行间那富有禅意的世界,让人感觉到感恩与善良,也让人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他别样的文字,犹如混沌世间的一片净土,一缕莲花的清香。
篇3:《林清玄说禅之一:会心不远》简介
会心便是契会于心,是将执著的分别之情超越,融会入一乘的心地,在无言之中冥合真谛。
会心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我们在父母温暖的怀抱、情人的深情之眼、苦难者虔诚的仰望中都可体验会心。甚至一朵花的温柔之开放、凄凉之凋零都有会心在焉,有会心的人读了本书必能契会于心,知道那真理不在远处.如六祖所说:“密在汝边!”
恬淡自然,蕴涵佛理,这是林清玄作品的特色,他的文字如清澈的山泉、和熙的清风,散发着淡淡的自然气息。字里行间那富有禅意的世界,让人感觉到感恩与善良,也让人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他别样的文字,犹如混沌世间的一片净土,一缕莲花的清香。
在文字中见禅意,在禅意中品味人生。
美丽的辞藻总是短暂的,只有真正的思想才可以恒久。一切佛法的写作都是在帮人找钥匙。
——林清玄
篇4:《林清玄说禅之一:会心不远》简介
1 童年的自己
不久前返乡陪母亲整理儿时的照片,看到一张里面有我的照片,认了半天竟认不出自已是那一个。那是因为我们家依大排行,兄弟就有十四个之多,年纪相差极微,长相也接近,以致连自己都看不出小时候的“我”了。
拿去问母亲,她戴起老花眼镜端详了有一会儿,说:“我也看不出哪一个是你呢!”
然后她指着照片里理光头站在一起一般高的三个毛孩子说:应该是这三个其中的一个。”母亲抬起头来看看我,再看看照片,感慨地说:“经过三十年,真的认不出来了呢!”
我拿着照片,从房间走到门口廊下有阳光的地方去看,想确定哪一个是真正的我,仍然没有结果,使我坐在摇椅上发呆了。正好哥哥姐姐回来,我问他们说:“来看看哪一个是小时候的我?”
哥哥指出是右边的那个,他的理由是我的额头是家族中最大的,那个头最大的应该是我。
姐姐的意见不同,她认为是左边的那个,理由是我是家中男孩皮肤最白的,所以那最白的是我。
奇怪的是,我觉得中间的那个小孩最像我,因为看起来忧郁而害羞,我小时候的个性正是那样。
我们正在讨论的时候,弟弟跑出来,说:“哪一个是你都没有关系,因为都过去了,赶快进来吃饭吧!”
念小学五年级的侄儿听到热闹也跑来,大笑说:“哈!哈!叔叔连哪一个是自己都分不清呢!真好笑。”
是呀!为什么经过了三十年的时间,连自己是哪一个也分不清呢?长夜里,坐在我幼时的书桌前,想到人的变化实在很大,例如住在乡下的时日,偶尔会遇到小学同学,如果不互报姓名,几乎无从分辨。站在生命的恒河岸边,我们的身心有如河水,是不停地向前流去的,是每一刻都在变化的,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那不断变化的外表中,我还知道有一个我并未失去,其他的——例如我的身体——早就流逝了。
这就使我想起《华严经》的《菩萨开明品》中说的:“分别观肉身,此中谁是我,若能如是解,彼达我有无。此身假安立,往处无方所,谛了是身者,于中无所著。于身善观察,一切皆明见,知法皆虚妄,不起心分别。”
我们的身体看起来是那样真实明确,实际上是无时不在变灭的,我们对于身体的执著,往往使我们失去明察,如果能看到身心的虚妄,就不会起分别心,也不会执著了。
在《华严经》的《十行品》里也说:“菩萨观去来今一切众生所受之身,寻即坏灭,便作是念:奇哉!众生愚痴无智于生死内受无数身,危脆不停,速归坏灭,若已坏灭。若今坏灭,若当坏灭而不能以不坚固身,求坚固身。”
“不坚固身”正是我们的这个皮囊,它过去的已经坏灭,现在的在坏灭之中,将来必然也会坏灭。“坚固身”就是“圣身”和“清净身”,是那个我们把肉身还诸天地,尚存的那个真实的自我,一般人执著于肉身,因此难以体验不可见及的真身、常身、空身、慧身、金刚不坏之身。
如何来看待我们变化的肉身,才能趋入真谛呢?佛陀教我们要常做“四念住”,就是把心念集中在四件事情的观照上,一是观身不净,二是观受是苦,三是观心无常,四是观法无我。身、受、心、法虽然有所不同,仍是相通的,可以说是“四境合缘”,以身体来说,身体既是不净的,也是苦痛的,又是无常的,更是无我的。一个人如果能时时如是观察,就可以趋入善根,趋入苦、集、灭、道的四圣谛。
我们的身体犹如飞花落叶,转眼成泥,融化于天地之间,可叹息的是我们常见于花叶的旋舞,反而少见树木埋在土中的根本,修习禅道的人就是要善观于相,在飞花落叶之中不沉不没,在肉身坏灭的进程中不动不摇,如实地观察根本实相。
因此,禅宗的祖师常举公案叫学人参“念佛是谁?”“打坐是谁?”“无明烦恼者是谁?”若能参详出那个“谁”,佛性也就呼之欲出了。
最近又要换季,在整理冬装的时候,发现比去年胖了一些,有的衣服又不能穿了,想到不知道要不要减肥来穿这些衣服,心里不禁感慨,我们的身体也是年年在更换的衣服,只是一般人不能见及罢了。
唉唉!假如我在路上突然遇到了十岁时的自己,恐怕也会错身而过,认不出自己了。
喝!哪一个是学人自己?参!
2 脱下华服
最近与一些经商的朋友聊天,话题总是脱离不开经济不景气经济不景气对上班族的影响可能不大,对于中小企业的负责人影响却很大,要面临减产、停产,甚至结束营业的困境。
比较欣慰的是,虽然目前的经营面临困境,基本的生活所需在短期内还不会有问题,只是出手不能像从前一样阔绰大方了。
朋友问我的看法,及因应之道,我说:“这就像我们中年发福一样,从前的旧裤子勉强可以穿,但穿了不舒服,没有余钱买新裤子,旧裤子也不能改,只有减肥去穿旧裤子了。”
“为了穿从前的旧裤子而减肥,不是笑话吗?”朋友说。
“是呀!但是如果要选没有裤子穿,或减肥来适应旧裤子,也只有选择后者了。”我说。
从前的台湾地区的经济确实像一个人突然身材发福一样,看起来体面,身体却没有从前硬朗结实。而为了掩饰自己虚胖的身材,不免要在外表上讲究,就好像许多中年人开名车、用名牌、住华屋,平白增加许多额外的负担。现在负担不起了,当然要把身外的东西放下,回来锻炼身体,只要体质强健,布衣粗食也一样过,我们不都是从布衣粗食开始的吗?再回到布衣粗食不但没什么可怕,对体质不佳的中年人健康反而有益。
我对朋友说:“不用担心,尽心支撑就是了,你又有厂房、有住宅,手上的腕表卖了可以吃几个月,开的车子卖了可以吃一年,满橱子的衣服一生也穿不完,究竟怕什么呢?”
其实,我们担心的是不能像从前那么享受了,可是,从前的从前,我们三餐都是番薯签配菜干,不也是长大成人吗?有一句俗语说:“穿皮鞋的跑不过打赤脚的。”那是由于穿了皮鞋,负担大、顾虑多,往往不能像打赤脚的人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现在情势逼得我们不能不赤脚,说不定正是加速快跑的好时机呢!
对于环境和社会我一向都抱持正面的看法,那是由于我曾经生活过40—50年代的台湾农村,吃番薯叶子,穿肥料袋子,住土块房子,点臭油灯仔,甚至一年只有一条裤子的岁月,生活虽然贫困,却是心安理得,不觉得有多艰难与恐惧,那么,现在还怕什么呢?
我想到日本有一位桃水禅师,他的法席很盛,许多学生千里迢迢来跟他学禅,但学生往往不能承受他严格的考验,大多半途而废,桃水禅师非常失望,有一天突然从他主持的寺院失踪了。
三年后,他被一位门人偶然发现和一群乞丐在京都的一座桥下,门人立刻向他顶礼,请求他指示禅法,桃水说:“如果你能像我一样,在这里住几天,我就可以教你。”
这个学生欣喜若狂,立刻脱下华服和桃水、乞丐住在一起,第二天,同住的乞丐死了一人,桃水和门人在午夜把那人的尸体抬到山边埋了,仍然回到桥下睡觉。桃水倒头便呼呼大睡,门人却失眠了,他为人的死而感伤,也不明白桃水如何能若无其事地睡去。
第二天天亮,桃水很高兴地对门人说:“真好!那个死了的同伴还留下一些食物,我们今天不必出去乞食了。”
然后,他把乞丐的食物拿来分成两半,自己很有兴味地吃起来,门人却一口也不能吞咽,桃水吃完了,对门人说:“我曾说过你无法跟我学习的。”
门人不禁默然,桃水挥挥手说:“你走吧!”门人于是向桃水黯然拜别了。
这个故事极有深意,桃水的学生虽然脱下身上的华服,却未能脱下心里的华服,因而不能安于一无所有的日子。我们或许无法做到像桃水一样,但脱下一些华服与身段并不困难。
平常我们的日子过得舒坦,劝人放下是很难的,到了紧急的时机,放下也就变得理所当然,经济不景气之于人生,或者是令人苦痛的经验,但经济萧条对于禅悟,或者正是大破大立的时机。
3 不执著的心
在《中阿含经》里,有一位弟子请问佛陀,是否可以将他的教法用一句话来表达,如果能,那是哪一句话?
佛陀说:“一切都不可执著。”
接着,佛陀说:“谁听到了这一句,就等于听到了一切的教法;谁实践了这一句,就等于实践了一切的教法;谁收到实践这一句的果,就等于收到实践一切教法的果。”
呀!一切都不可执著,是一个多么简洁有力的教法啊!这一切当然是包括了对于情的执著、我的执著,甚至法的执著。由于一切都不执著,因此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天,每一念都是全新的一念,那也就是时时刻刻都过着创意的生活。
学习佛道的.人,时常会陷进一种生活的执著,就是把生活分为有用的和无用的,有用的事像是念佛、持咒、诵经、拜忏;无用的事像是散步、听音乐、洗澡、聊天。因为这样的分别与执著,使许多人的生活就分成两边,这种两边的陷入使人不但无法解脱,反而徒生许多的烦恼。
其实,即使是修行,也不可执著于修行呀!在《楞严经》里曾记载了二十五位菩萨成就的法门,有时想想就得到了很大的启示,香严童子是因为闻到烧香的味道而“由是意销,发明无漏”;跋陀婆罗和十六个菩萨同修是因为洗澡沐浴而,“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
篇5:《林清玄说禅之一:会心不远》简介
这本书是我在乡下帮弟弟看店时阅读的第一本。作者林清玄是台湾的一位作家,开始认识他是我阅读了博友送我的《平常茶非常道》,从这本散文中我认识了林清玄,从此开始喜欢他的作品,也开始喜欢了他的禅意,今天读他的这本书使我对禅有了一个认识。
什么是禅?第一层理解,禅是游戏的心,是一种放松的、从容的、无所谓的心情。游戏的心是童心,平常心。
第二层理解,禅的要义是一切都不可执着,这种不执著的心,是生命的创意,生命中的创意是不光注重最后的结果,要重视每个过程。
第三层理解,“禅”这个字如果拆开正是“单示”,意即单纯的表示,单纯的态度,单纯的生活,单纯的心意。
禅给人的印象视乎是高远莫测,凡人无法企及,其实禅就在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
本书佳句摘录:
如果天堂中不能允许游戏的心,不能做一些看来没有必要、没有意义的创作活动,那么天堂也不值得留恋了。
“游戏三味”的意思是证得空性的菩萨能进退自如,自由自在,毫无拘束,那种心境犹如无心的游戏,心无牵挂,任运自如,得法自在。
“世皆无常,会心有离,勿怀忧也,世相如是。”
站在生命的恒河岸边,我们的身心有如河水,是不停的向前流去的,是每一刻都在变化的,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那不断变化的外表中,我还知道有一个我并未失去,其他的——例如我们的身体——早就流逝了。
我们的身体犹如飞花落叶,转眼成泥,融化于天地之间,可叹息的是我们常见于花叶的旋舞,反而少见树木埋在土中的根本,修习禅道的人就是要善观于相,在飞花落叶中不沉不没,在肉身坏灭的进程中不动不摇,如实的观察根本实相。
春华难得,夏叶难得,秋实难得,冬雪难得,生命的每一天都很难得,但如果忙的看不见春夏秋冬,还谈什么难得呢?
禅者也一样,要随时面对生活、烦恼、困顿的扑击,他们表面安住不动,心中却是活泼灵醒能有所对应,那是由于永远保留了一只眼睛看自己。
篇6:林清玄简介及作品
目录
平常茶非常道《林清玄说禅》
《清欢》
《欢喜心过生活》
《以爱为灯》
《心的菩提》
《玄想》
《林泉》
《呀!弘一》
《情的菩提》
《在云上》
《清音五弦》
《马尾》
《林寺》
《菩提十书》精华三部曲:《镜明,千里皆明》《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
作品原文
飞跃蓝天的白云飞越蓝天白云
和时间赛跑
煮雪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
浴着光辉的母亲
与父亲的夜谈
分到最宝贵的妈妈
海上的消息
不孝的孩子
台北闹饥荒
故乡的水土
与太阳赛跑
情的菩提
情的菩提西瓜偎大边
爱杀灭绝
假乞丐
山谷的起点
苦瓜变甜
胎神吹冷气
破裤子
危险与感谢
发誓
跌倒
黄金鼠
沉水香
活珍珠
大和小
美丽的心
林清玄说禅瓠仔也好,菜瓜也好
下满的围棋
放暑假
戏与梦
走钢索与空中飞人
万物的心
澈如水晶
老太太唱情歌
南蛮黄釉
梦打破了
变色茉莉
玉石收藏家
感谢困难
蝴蝶的种子
不南飞的大雁
鲑鱼归鱼
孔雀的笑
海狮的项圈
吉祥鸟
吸引金龟子
采花蜂
放生的麻雀
圆通寺与冰淇淋
第三面佛
眼前的时光
真理
麻雀的心
笑春风
前世与今生
一只鸟又飞走了
忙碌与悠闲
参观佛堂
存在的理由
差一百米
不一定是天堂
放下
生命的意义
老鼠也有父母
真诚相待
纯善的心
吝啬的人
重新生长的花草
欢喜心过生活更恒久的价值
两个汤圆
沟坪与草花庄
宁愿作傻瓜
来就轮到我了
乐受的心
命中犯小人
九月很好
幸福
牛车轮
土地的报答
白鸳鸶家园
开心是最好的补药
以爱为灯翠玉白菜
有春
弹珠番茄
百香千香
含羞的心
牵牛
冰签
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
在同一家银行老去的人
激情的蔷薇
花与树的完美
宝蓝的花
喜悦的香
满山菅芒花
凋零之美
空心看世界
玫瑰与刺
百合
琼麻开花
百年含笑
林清玄作品平常的水果
小红西瓜
太麻里枇杷
金煌芒果
砖隙的番茄树
玫瑰奇迹
海滨椰子
土生芭乐
植物的地盘
太极图
学插花
天堂之花
盘桓
生命的馅
小钢珠店
微波炉
午夜顶好
开市不赚
电磁炉
房租总会到期
不流汗的.运动
车倒一车柠檬
万花筒专卖店
买馒头
有生命力的所在
千两黄金的福报
下下签
林清玄作品海边的白蝴蝶
飞蛾与蝙蝠
老板打瞌睡
就在这一刻
大佛的鼻孔
五种秘方
为现在,做点什么
陶器与纸屑
静心与抽烟
狐狸和兔子
风铃
眠床下的番薯
太子龙与中国强
胃散
光阴似箭到日月如梭
挑水肥的人
永铭于心
鸳鸯炉 有情生
晴窗一扇
箩筐
鸳鸯香炉 冰糖芋泥 葫芦瓢子
林清玄作品秘密的地方 至死靡他 青山元不动 随风吹笛 秋声一片 夜观流星
香鱼的故乡 琴手蟹木鱼馄饨
放生鸟 松子茶 雪梨的滋味
野姜花 菊花羹与桂花露 耕云·望云·排云
一千支银针 马蹄兰的告别 卖茶老妇
大雪的故乡 洒在边疆的阳光 如来的种子
归彼大荒 断爱近涅拿 雪中芭蕉
冢中琵琶 感甄赋 漩涡五石散
青铜时代 记梦记 沉香三盏
肉骨茶 白玉盅 象牙球
金色的胡姬小千世界 黄昏的撒玲娜
边城之夜 凤凰飞 送给伊娃的礼物
投给燃烧的感情 第凡内印象 莺歌山之冬
凤凰的翅膀 震荡教徒 时间之旅
花燃柳卧 真正的桂冠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黑暗的剪影阳光照在我们身上 一探静中消息
走向光明的所在
菠萝蜜 金刚糖 透早的枣子园
鸡肉丝菇 长途跋涉的肉羹 活的钻石
水中的蓝天 咸也好,淡也好 有风格的小偷
早觉 知了 大佛的避雷针
林清玄作品生活中美好的鱼 在飞机的航道 在夜景的航道
在天地的航道 粗海盐路上的情书
快乐地活在当天 鞋匠与总统 教堂与坟墓
紧张的心,比鬼厉害 心里的宝玉 眼睛最值钱
黄昏的沙堡 无心才能心安 敏感的妖怪
内外皆柔软 国卫的钻石戒指 爸爸的鸽子
心里的天鹅 鸵鸟的智慧 被结扎的猫
鳄鱼思乡 五颜六色的老鼠 咬舌自尽的狗
金丝雀与果蝇 灰鸽七四八 小猴子种豆子
花的生命 铁路便当 山道上的小虫
给小狗听的经 百合花开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在梦的远方 暖暖的歌 少年游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林清玄《忘情花的滋味》阅读答案
2.《水中的蓝天》林清玄阅读答案
3.林清玄《紧抱生命之树》阅读答案
4.林清玄《思想的天鹅》读后感
5.林清玄短篇散文2篇
6.林清玄桃花心木课件
7.林清玄与散文
8.林清玄关于心灵的经典散文
9.林清玄散文好段摘抄
10.林清玄经典作品欣赏
篇7:林清玄简介及相关作品
人物生平
他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一发不可收,走上了文学之路。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讲座时的林清玄
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报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曾于台湾获得世界华人文化新传奖、杰出孝子奖、世新大学十大杰出校友奖、成功杂志十大成功人物奖、宝岛十大才子奖……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他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从小学三年级就想成为一名作家的林清玄在17岁时即开始发表作品,到30岁时,他的作品囊括了当时台湾的所有文学大奖。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尤其是80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两三本以上新书。门类涉及散文、报告文学、文化评论、小说、散文诗等。
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深入经藏。
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90年代最畅销的作品。
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书之一。同时创作“现代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获颁杰出孝子奖。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写作之路
对林清玄来说,走上写作之路,其实并非最初的愿望,最早,林清玄一直想当画家,甚至还跟著林崇汉画了一阵子。不过,走上写作的路,倒一丝也不后悔,写作要自由的多,更能清晰地描绘出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所见、所思、所感。所以,林清玄自觉会一直写下去,或许依然在文学素描的散文上下功夫,或许就著手去写一些比较大部头的有关人性,有关历史,有关哲理的书,或许改变途径去写小说,不管未来会写什么,写作总是一条不能斩断的路,林清玄会一步步往下走去。
7岁开始背诵唐诗宋词,8岁,获得了全台湾儿童绘画赛优选,10岁就开始读小说,林清玄记得小时最喜欢的是《西游记》,喜欢里面的天马行空。
1972年,考取世界新专电影技术科,在学时非常活跃,开始认真写稿,而绘事则暂时抛开了。在世新的时候,创办过《电影学报》,担任《奔流杂志》编辑,在《新闻人》周报任总主笔。这段时候,在文坛渐露头角,开始受到了瞩目。
写报导
这些年,林清玄写报导写得多,写散文反倒写得少了,不过,他并不觉得可惜,虽然他自己也了解,报导到底只是报导,不会成为文学的重镇,甚且有一天它会式微。不过,林清玄自觉还年轻,这段时日,就利用报导来磨练自己的事,创作的`事,稍候也不迟。
林清玄也自认,还未到定下一个风格,一个走向的时候,他还是要去做多方的揣摩,去走多样的路,去写多样的文章。而且他还会去角逐其他以篇对篇,或是一堆对一堆的奖目。因为,他一直是永恒的新人,一个新人永远都需要去竞逐,永远都需要接受新的肯定。
散文创作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在70年代他初登文坛的七八年间,散文集有《莲花开落》《冷月钟笛》等;第2个阶段是他从1980年结集《温一壶月光下酒》起,相继出版了《白雪少年》《鸳鸯香炉》《迷路的云》《金色印象》《玫瑰海岸》等;80年代后期迄今,是林清玄散文写作最辛苦和最多产量的第3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他以10本“菩提系列”震撼了文学界内外。林清玄也是大陆读者广为熟知和爱戴的畅销书作家。应广大读者要求,又以真诚之心,感性之笔,将多年来感悟的智慧精华,结晶于《玄想》、《清欢》、《林泉》三册书中。首次公开这些年来的写作心得,使人格外珍惜和感动。
成就荣誉
1973年开始创作散文。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选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在梦的远方》《在云上》《心田上的百合花》《菠萝蜜》《用岁月在莲上写诗》等 。其《和时间赛跑》被选为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也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期第十一单元第2课,《百合花开》还选入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12课。并且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20次。《桃花心木》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
★ 林清玄短篇作品
★ 林清玄著名作品
★ 走近清玄优秀作文
★ 马说 韩愈简介
林清玄作品《清玄说禅》简介(共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