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时间:2022-11-30 06:47:03 作者:红包两块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红包两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下面给大家分享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欢迎阅读!

篇1: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一、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烽火(fēngféng)灼痛(zhuózháo)咳嗽(suòsou)

猝死(cùzú)警惕(tītì)恩赐(tìcì)

束缚(fùbó)焚烧(fěnfén)

二、比一比,再组词。

历嗽()硫()刑()

厉()漱()流()形()

三、填空:

1.早在2700多年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利用传递信息。

2.我们现在举行的马拉松比赛,就是为了纪念希腊人。(选择:褒姒、菲迪皮茨、哥伦布)

3.折花逢驿使,。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4.海内存知己,。

5.良药苦口利于病,。

6.网络可以,也可以,我们要做到文明上网,就要不浏览不良信息,不光顾不健康网站,有节制上网,不沉溺于电脑游戏,网上聊天之中,不发布虚假信息。

四、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

1.信件电报烽火计算机网络

2.审稿出版打印写作

3.纸甲骨计算机绳子

五、判断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第一台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是在1983年诞生的。()

2.西周的灭亡是因为周幽王昏庸无能。()

3.19世纪30年代,莫尔斯发明了电话,贝尔发明了电报。()

4.李姓在唐朝成为第一大姓的主要原因是“李”为国姓。()

5.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优点是速度快,信息量大。()

6.《奇怪的东南风》作者归纳的做法是:分析信息→记录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

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遥望环视仰视窥视俯视凝视瞻仰眺望

聚精会神地看——()抬起头来看——()

从高往下看——()向四周看——()

偷偷地看——()怀着崇敬的心情看——()

向远处看——()从高处向远处看——()

1.井口很大,井水很清,人要是朝井里(),能照得见脸孔。

2.抬头(),见许多人仍在努力向上攀登,这山顶却像钻在云里一般,看不见。

3.人们()着在风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心中有说不出的自豪。

4.妈妈进门()四周,笑着说:“哟,今天谁把屋子拾掇得这么干净?”

5.他一动也不动,()着手里的那本书,久久才说:“这里有个故事啊……”

6.登上宝塔的最高层(),只见一片林海绿波荡漾。六、读一读,连一连。再写出几个

六、请把成语和成语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故事发生的时间连起来。

入木三分三国匡衡

手不释卷晋朝吕蒙

凿壁偷光西汉王羲之

篇2: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

jǐnshènfèixūcíxiánɡténgxiěbàozhà

()()()()()

二、用“√”选择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母亲掏出一卷(juǎnjuàn)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ɡuījūn)裂的手指数(shǔshù)着(zhezhé)。

2.面对突然其来的灾难(nànnán),人们都很难(nànnán)过。

三、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填空。

()声()语失()落()()耳()聋()()痛哭

()()扬扬迫不()()()()信心()上加()

的意思是灾祸上再加灾祸。

和的意思相反。

四、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蝶蝶不休出板倒塌歧途

B.忐忑不安颤抖昔日敬仰

C.按图所冀腼腆竖定严励

五、默读下面四个句子,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在()里打“√”。

1.东湖的春天是最美丽的时候。()

2.满山遍野到处都开满了鲜艳的映山红。()

3.在森林里,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和各色的花。()

六、找出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画上“”。

1.我(注视扫视)了一遍,周围都没有发现我母亲的身影。

2.听了爸爸的话,我的眼睛(湿润滋润)了,并且流下了(痛恨悔恨)的泪水。

3.老师经常(鼓舞鼓励)我们。

七、把下列对应的句子用直线连接起来,再写一句类似的课外名言警句。

兄弟敦和睦不在于饰貌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孝在于质实朋友笃诚信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八、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说法,并画上“√”。

1.“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这句话表达这位父亲

(1)恳求别人来帮助。()

(2)迫切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

(3)询问别人的来意。()

2.“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样写的目的是

(1)强调父子天天在一起。()

(2)使文章连得更紧凑。()

(3)突出父子情深,表现伟大的父爱。()

九、本单元,我们通过学习,感受到了父母之爱的深沉和宽广,想必你也收集了不少有关歌颂父爱母爱的诗或名言警句了吧。试试写一句歌颂一下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吧。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地嚷道:“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诗确实是我写的。……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

几年后,当我再拿出那首诗看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现在,我写了许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现在,我写了许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请给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歧”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

3.写母亲看诗后的神态的词有两个:_________、________,母亲赞扬我以后,描写我的神态的词有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和父亲的评价虽然相差太远,但还是有一个相同点,这个相同点就是。

5.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当母亲说“精彩极了”时,她可能在想

,当父亲说“糟糕透了”时,他可能在想

篇3: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七、课文内容精彩回放。(按课文内容填空。)

1.《奇怪的东南风》记录了一次问题研究的过程,研究的起因是,研究的过程是:一是通过(),发现了();二是通过()得出了(),从而终于弄明白()。

2.《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分四个部分:()、()、()、()。

八、课外阅读。(阅读一个小学生的研究报告,回答问题。)

水,就这么浪费掉了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现在全世界有八十多个国家约20亿人口正面临着水资源的危机,有26个国家的三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我国按人口平均水资源占有量处在世界中下水平,居世界第127位,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而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00立方米,只有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八分之一,是全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三十分之一,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北京现在的地下水位与80年代初相比已下降了5.52米,目前北京的地面正以每年10毫米至20毫米的速度下沉。

对洗车用水量的调查:

洗车店冲洗汽车用的都是自来水,这些洗车店每天洗车大约在20辆至30辆,有的高达80辆,冲洗每辆汽车最多用水50千克,最少也要10千克,如果冲洗每辆汽车用水平均按30千克计算,6家洗车店一天共冲洗汽车200辆,那么30千克×200=6000千克=6吨,一年(365天)为200辆×365=73000辆,30千克×73000=2190吨。通过计算可以看出,仅6家洗车店每年就有2190吨水被用掉了。

分析讨论:

洗车店冲洗汽车用的都是自来水,仅西城区就有六百多家洗车店,一年就用去1314000吨水。相当于两个什刹海的水(什刹海水容积为510000立方米)。全市又何止六百家洗车店?每年又有多少个1314000吨水呢?那简直是难以让人相信的数字。况且,洗车业还有迅速发展的趋势。

建议与措施:

1.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板报等大力宣传北京市严重缺水的现状,从而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2.希望有关部门强制安装洗车水处理循环系统。

3.各单位要制定措施限制司机洗车次数,教育司机自己用水桶盛水洗车。

4.鼓励发展电脑洗车,以形成规模、网络。

5.希望房管部门要在楼房聚集的住宅区安装节水冲便器,改造老式冲便器水箱浮子高度。

1.我国人口平均水资源占有量居世界,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

2.这份研究报告对我们的启示是。

3.从这份研究报告看,研究者从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有或,有,

还有。

4.研究者通过对所获得资料进行,得出北京市每年冲洗汽车的结论。

5.从这份研究报告中看出,撰写研究报告,除了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方面”、“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结论”这几个方面去写,还可以写。

九、从下面的话题中选一个或选其他话题,仿照上题中研究报告的写法,认真探究,撰写一篇研究报告。

1.我家节约用水的调查

2.本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和分析。

3.我家的垃圾处理情况调查。

篇4: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pínɡānwúshìrúlíndàdíànbīnɡbùdònɡyíluòqiānzhànɡ

()()()()

二、加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9分)

出——()()()()()()

支——()()()()()()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8分)

近义词:传递()清楚()期望()诞生()

反义词:复杂()讨厌()困难()痛苦()

四、根据意思写出词语。(8分)

1.(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2.普遍地推广、传到。()3.形容时间极短。()

4.自己不能从陷阱里解脱出来,改变自己。()

五、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12分)

1.这个小学生除了把歌词、歌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

除了……还……

2.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

能……也能……

3.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是……也是……

4.爸爸一闻到二氧化硫,咽喉就会发痒,立即咳嗽起来。

一……就……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的五处错误。(10分)

今年署假,我有机会加入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真是五彩缤纷,有画画、跳舞、唱歌、朗诵、写生、做军事游戏等……夏令营活动即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又开阔了我的眼界,多么喜欢夏令营活动啊!

七、课内阅读我知道,会填空。(20分)

1.《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告诉我们古人用各种方法传递信息:《烽火戏诸侯》用传递敌人入侵的信息;《“我们胜利了”》用的方法传递胜利的信息;《装在瓶子里的`信》用传递一封信。我还知道古人用等方法传递信息,但毕竟速度太慢,有时还会误事,现代人已很少再去做这样的事了。

2.《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介绍了从古至今信息传递形式的主要发展经历:古代,依靠驿差;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现代,发明了;当代,依靠广播、电视和。人类在追求高效率信息传输方式的步伐从未停止过。

3.海内存知己,。

4.,忠言逆耳利于行。

八、我读我做。(25分)

电影的诞生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辛普路14号的咖啡馆内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原来这些人被两个青年实业家邀请来看一样东西,这两个年轻人是卢米埃尔兄弟,路易·卢米埃尔(1862-1954)和奥古斯都·卢米埃尔(1864-1948)。

这个咖啡馆内的墙上挂着一块白布这是要干吗一会儿有人说道女士们先生们请大家注意了接着灯就灭了屋内一片漆黑大白布上出现了一座工厂,大门开了,一群男女工人提着饭盒向那儿走去,门口马车上走下了一位工厂主,这就是全部,灯又亮了。“天哪,这是着的吗?”人们简直不敢相信,高叫着“万岁”,他们太兴奋了,毕竟他们是第一次看到真正的电影。这样观众们再也不用排队去看那个小黑箱子了。

电影诞生了,这一天被称为“电影日”,卢米埃尔兄弟被称为“电影之父”,那家咖啡馆自然成了最初的剧院。

在这一年两兄弟还拍摄了《火车进站》和《水浇园丁》。《火车进站》放映时,看到一辆火车从远处驶来,有的人吓坏了,马上离座,惊叫着跑了,他们还以为火车真的开过来了呢。《水浇园丁》这部短片,可以说是最热闹的喜剧,讲的是有个园丁拿着水管子正在浇花,这时过来一个小孩踩住了水管子,园丁以为没水了,就拿起管子来看,这下可好,小孩把脚拿开了,水喷了园丁一脸,当时观众被逗得前仰后合。

尽管以上这几部电影实际上都是些很短的片子,情节也很简单,但是这毕竟是电影史上的巨大飞跃,正是有这么多前辈的铺垫,今天的电影才这么精彩。

1.照样子写词语。(6分)

熙熙攘攘(AABB式)、、

人来人往(ABAC式)、、

前仰后合(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2.在第2自然的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8分)

3.用“”画出描写观众第一次看电影感受的句子。(2分)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9分)

电影诞生于,这一天被称为。发明了电影,他们被称为。成了最初的剧院。

在这一年兄弟俩还拍摄了和两部电影。这些电影的意义在于。

篇5: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试题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试题

一、补充句子。

1、aforest anature park。

2、many trees the road。

3、an ature park?Yes,itis。

4、any tall buildings in the city?Yes,

5、a bridge the river?No,

6、The grass green,the water ,the isfresh。We can the grass。Oh,Ilike the life。

二、写问答句。

1、Yes,there are many trees near the river。

2、No,there isn’talake in the park。

3、Yes,I do。Ilike this park。

4、Yes,there are。There are some small houses in my village。

5、How many books are there?(10)

6、How many books aret here?(1)

7、How many pens can you see?(8)

8、How many balls do you have?(3)

篇6: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

在我所学过课文中,《凡卡》是我最喜欢的一篇。只要我一有空,就把它拿出来反复的读,认真的想。

《凡卡》一文的作者借凡卡给爷爷写信,恳求他带自己回家这件事,叙述了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反映了18世纪——19世纪末沙皇统治下社会的黑暗,以及穷苦劳动人民悲惨的命运。读着读着,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读着读着,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小凡卡的悲惨生活情景:我看见瘦骨如柴、赤着双脚的凡卡,正在被狠心的老板用皮带抽打,老板娘用青鱼直戳他的脸,伙计们捉弄他,当凡卡被老板和老板娘虐待时,伙计们却幸灾乐祸的笑着。晚上,凡卡只能睡在过道里,老板的小崽子一哭,他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这是凡卡乞求爷爷把他带回乡村里的一段话。从这撕心裂肺、催人下泪的话语中,我知道了凡卡受的苦难和折磨已经很久了。这不是一般的苦。而是痛苦不堪、无法忍受。生活也没有指望了,只有死路一条。

读完这篇文章,我似乎看见泪水满面的凡卡就站在我的面前,哭诉着他的悲惨命运。正因为这样,我们更应该热爱新社会、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篇7: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

最近,我们老师教了我们《凡卡》这片篇课,教完《凡卡》后,我被这篇课文深深的感动了。

凡卡他才仅仅有9岁大,就被老板折磨着,过着痛苦的生活,在冬天里,他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他给爷爷写信,渴望爷爷能够接他回家,可他并不知道他写的信他唯一的希望是寄不出去的。他只有虚幻的梦,可最终连梦也破灭了。

凡卡在冬天冻的缩成一团,也没有鞋可穿,跟他相比我们住在那么温暖的房子里,穿着那么暖和的衣服,对我们来讲,“冷”这个字我们是完全体会不到的。

他当时那么饥饿,连午饭就一点稀粥。我们是永远不会感动“饥饿”的。中午,父母早已在家准备好了可口的饭菜,放学后,父母又为我们买了面包当点心。可凡卡呢?一口肉他都吃不上。

他多么希望爷爷来接他回家,即使过着贫穷的生活,他也愿意和爷爷在一起,因为他们在一起是快乐的。他渴望见到爷爷这个唯一的亲人,他想他爷爷,他想得到爷爷的关怀。可我们呢?被亲人爱护着,我得到亲人爱护实在太多太多了。可凡卡呢?对他来讲:亲人的爱护,呵护是他想又得不到。

他在甜蜜的梦中看到了爷爷,然而,这梦也破灭了,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因为爷爷收不到他的信。

看懂凡卡所经历的这一切,我顿时觉得自己的生活多么的美好,吃穿都没问题,还有疼我的爸爸妈妈。而凡卡却什么都没有。想到这里,我觉得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篇8: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调查报告

环境调查报告

同学们,你们是否觉察到我们周围的环境正在日益被严重破坏?乱砍树木,污染生态,破坏生态环境等等。如今无数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责任,同时也是我们学生的责任。

这几天,我正在参加环保活动。我围绕着我们生活的地方周围的空气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气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

我根据自己家周围的环境特点和身边所发现的问题,确定了调查重点。

调查重点: 工业造成的空气污染 生活造成的空气污染 交通造成的空气污染

调查地点: 塑料厂、五金厂、钢厂 工人宿舍区、学校宿舍 长江三座大桥

调查内容:我登上长江大桥,向四面眺望可以看到23个高耸的烟囱。

其中将近一半的烟囱相继冒起浓浓的烟,有土黄色的,有黑色的。如晴天,烟是一阵浓,一阵淡,散得比较快。染而在阴天,所有建筑物都被烟雾笼罩着,能看见度很低,连高大的建筑物都在雾中若隐若现了。

我来到居民区,看到居民区虽然没有高大的烟囱,但也弥漫着烟雾。经过观察才发现,原来很多居民在生炉子。于是,我通过统计,发现一个才两百米的街道居然有63户人家在生炉子,工人宿舍区一百来户人家就有47个在生炉子。我想,等到了冬天,家家户户都靠生炉子取暖,那煤烟造成的大气污染将不可想象。

交通运输又对大气有怎么样的污染呢?我先后去了三座大桥,观察了机动车量的流量和排放尾气的情况。等到了下午时,汽车流量进入高峰,长江大桥20分钟通过2百多辆机动车。

机动车排出很浓的尾气,尤其是公共汽车和摩托车驶过后排出呛人的黑烟并扬起阵阵尘土。高峰时每5分钟经过一辆公共汽车,一天要有40辆这样的汽车经过这里,要知道,这么多的车要排放多少废气污染环境啊!

从调查情况来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厂烟囱排放的黑烟、居民使用炭炉,机动车辆排出的尾汽。这些污染源排放出来的什么污染物呢?对人们的健康又有什么危害呢?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若是超过一定的标准,就会危害人们的健康。一氧化碳会产生破氧血红蛋白,它使血液不能输入氧气。当碳氧血红蛋白浓度高达50%时,从氧的运输能力上相当于丧失了200毫升的血液。当碳氧血红蛋白浓度达到60%时就会有中毒的'可能,严重的会伴有剧烈火的头痛、呕吐现象,甚至还会用生命危险。

武汉是我们的“家”,应该把它建设得更美好。但空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应该怎么办呢?我建议:

(1)搞立体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可以搞无土栽培。

(2)解决燃料问题 ,尽量使用太阳能等无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

(3)多组织宣传活动,咨询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4)组织同学利用双休日到街道、市场、广场捡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同学们,如今的我们就是明天这社会上的主人!要知道,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她创造了人类,然而现在的我们要这样对待她么?长此以往,人类必然会受到大自然所给人们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的!难道真的要象《后天》那样!所以,从先在开始,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起,保护我们这个人类共同美好的家园吧!

找优点谈体会:

本文的小作者围绕着我们生活的地方周围的空气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气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重点是: 工业造成的空气污染生活造成的空气污染 交通造成的空气污染;调查地点是: 塑料厂、五金厂、钢厂 工人宿舍区、学校宿舍 长江三座大桥;调查内容有:我登上长江大桥,向四面眺望可以看到23个高耸的烟囱等。文章叙述的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结尾发出号召,感情真挚,很有说服力。

篇9: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调查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同学们对于学习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我们在作业中或者是在考试中都是用橡皮来擦去写错的字。但是自从修正液出现后,橡皮变得冷冷清清,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要一有写错的地方,就找它帮忙。修正液成了学习用品中的宠儿。可在学校里老师叫我们不准使用修正液,刚开始同学们都不使用了,可是没过几天,同学们又开始使用修正液了。对于它,我们了解的并不多,它对我们来说是好是坏,是敌是友,我们一概不知,所以我们研究小组就想到了这样一个课题,以及自己在使用过程中的听闻和体会,想对修正液做进一步了解、探究以及考证。

二、活动成员:

组长:庄雯玲 组员:刘玮、王琛、虞梦婷、虞梦晴

三、调查时间:11月7日——11月18日

四、活动地点:学校和家中

五、调查和实验过程:

(一) 我们小组专门设计了调查表,对家长和同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我们向同学发了20份调查表,回收20张;向家长发了10份调查表,收到8份。现统计如下:

表一:

项目

使用人 数

所占比例

使用范围

使用效果或感想

使用同学

16

80%

白雪修正带、蓝猫修正液、三晶修正带

使用起来很方便,但不美观,而且气味很重。

未使用同学

4

20%

修正液有毒,千万别使用!

表二:

项目

家长意见

人数

所 

 持

观 

 点

建议少用”——修正液有一股难闻的味道,对孩子有极大的危害,会 

 危害孩子的健康,小孩子最好少用这种东西。

4

“禁止使用”——修正液是一种化学品合成剂,孩子使用时间长了慢慢地对身体造成了一种看不见的危害,有了修正液,孩子就有了一种依赖性,做作业时不太认真,另外修正液涂在本子上也不美观,建议别用修正液。

3

“用修正带 ”——用胶带也不好,既费时间,又容易把纸粘破,我觉得还是用修正带比较好一些。

1

(二)我们小组通过电脑上网查询到了一些相关资料:

中国消协发出警告:目前中小学生及部分文职人员普遍使用的修正涂改液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铅、钡等化学物质,应谨慎使用。

一家权威的检测机构受消协委托,对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出售的19种不同品牌的修正液样品进行测试,发现全部样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甲基环已烷、二氯乙烷等8种易挥发的有机溶剂,5种牌号的样品含有微量铅,1种含有微量钡。有关专家指出,这些如被吸入人体或沾在皮肤上,必然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事实上,送检的13种进口修正液样品均无中文标识,其中大部分均印有外文的警示性提示:儿童不宜接触,由于未翻译成中文,所以并未对消费者起到警示性作用。

(三)做小实验证明。

我们把调查出来的结果告诉了老师,老师为了让全班同学都了解修正液的危害性,我们班做了一个小实验。

我们小组成员找来了3只大小相同的塑料瓶、修正液一瓶、3只蚱蜢。把每只汽水瓶均匀分成上、下两部分,取下半部分做瓶罩,再分别贴上标签。再在瓶罩上打上小洞,目的是为了让蚱蜢呼吸到适量的氧气,同时也是为了不让修正液体很快的挥发掉,依次减少对实验产生不良影响。然后把瓶罩放在桌面上,取下2只瓶的瓶盖,再分别滴入5滴、10滴修正液,第三只不滴。最后把蚱蜢分别放入瓶罩中。

结果,滴入5滴修正液的蚱蜢15分钟后不会爬动了,滴入10滴的蚱蜢10分钟后死了,没滴过修正液的蚱蜢安然无恙。

六、结果分析:

(一)从调查表来看,14个同学已开始使用有毒的修正液及修正带,可看出他们对修正液了解得并不多,4个同学对修正液十分了解,知道修正液对我们的危害。我们应该听听7位家长的话,少用修正液。对林敏阿姨的话,我们感到不赞成,修正带使用起来也不方便,我们不仅不能用修正液,修正带也不能用。

(二)从网上的资料中我们知道经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后,我们发现修正液中主要含有甲基环已烷、树脂、太白粉。其中最主要的成份是甲基环已熔,它是一种可燃气体,当它在空气中的浓度比率高达5%-15%,遇到明火就会爆炸。修正液中不同程度地含有苯、铅、钡等重金属,其毒害程度大,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修正液含有的`不同浓度的苯系物质,不但气味难闻、刺激呼吸道,还会造成孩子的眼、鼻和咽喉发炎,引起头痛、恶心症状。除了毒性作用,滥用修正液还属于一种不良行为,有些同学精力过剩,常骚动不安,做事不专心,作业粗心大意,经常写错别字,需要用修正液来弥补不足,久而久之,使对修正液有了心理依赖。同时它也会刺激大脑,从而使思维迟钝,而我们在使用修正液后,大批的空包装塑料瓶又是非常难处理的垃圾。与此同时,它的价钱也是比较贵的,一块普通的橡皮需要一块钱,而一瓶普通的修正液需要三元钱,是橡皮价钱的三倍。

(三)实验充分说明了修正液有毒,对蚱蜢有影响,那对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对于长期使用修正液的同学来说,这是一个警告。

七、建议及体会

用修正液来修改作业的确方便,但是,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一种看不见的危害,味道不好闻,作业本不美观,还会使作业速度慢,我们小组成员都劝告在使用的同学们请放下手中的修正液,我们再次提醒你:小学生使用修正液弊大于利。糊涂的少年朋友们,快快觉醒吧。

篇10: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一、读读写写

jī qiānɡ shī zi tī tuǐ shēnɡ lónɡ huó hǔ

( ) ( ) ( ) ( )

chèn shān dà yàn kǎo shì ɡǎo huó dònɡ

( ) ( ) ( ) ( )

二、比一比在组词。

挺( )考( )始( )秒( )须( )

庭( )老( )抬( )抄( )需( )

三、写出意思相近的词语。

方便( ) 出色( ) 特意( )

投入( ) 长进( ) 开始 (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闪光的( ) 专心地( ) 自豪的( )

慢慢地( ) 热闹的( ) 焦急地( )

五、补充词语。

莘莘( )( ) 专( )致( ) 挨( )挨( )

孺子( )( ) 无( )奈( ) 聚( )会( )

一本( )( ) 不( )自( ) 春( )化( )

( )( )闻名 ( )雪( )道 千( )万( )

六、按课文填空。

1、一个学生 ,一边听一边看 _________

,有 ___,还要 ____。后来,那个 ____的学生成为 ____,而另一个 ______的学生 __________。

看来,做任何事情都要 _________,不能 ____。

2、读书百遍, ___。读书 __卷, _____。读书要“三到”: 、、。

七、阅读短文。

小(棕 粽)熊的雨鞋

小(棕 粽)熊有一双很漂亮的新雨鞋,雨过天晴,他也舍不得脱下来。他的两只脚在雨鞋里不透气,很难受。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刺猬。□你真笨□刺猬说□你不会在雨鞋上挖些出气的洞吗□

小棕熊一听,觉的刺猬的`话有道理。他赶紧回家,用小刀在新雨鞋上挖了些洞。小棕熊穿上( 戴 带)气眼的雨鞋,他的脚不感到难受了。他想,刺猬的主意出得真好。

可是,第二天又下起了大雨,小棕熊穿着那双雨鞋,脚好像泡在水里一样,他后悔极了。

他想,以后对于别人话,一定要动脑( 精 筋)想一想,是不是有道理。

1、在第一小节的“□”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字。

3、填上合适的词。

一( )事 一( )小刀

一( )大雨 一( )雨鞋

4、填空:

(1)把雨鞋挖出些出气的小洞是 出的主意。这个主意出得 。 因为一下雨,小棕熊的双脚 。

(2)这篇短文告诉我们:对于别人的话,一定要

5、想一想,该怎样以正确的话劝劝小棕熊。

篇11: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一、填空。

1.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某计算机在1秒钟内能进行7050064000次运算,横线上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2.在14、1524、74、912四个数中,分数单位相同的是( )和( ),相等的分数是( )和( )。

3.4吨50千克=()克1.45小时=()小时()分

4.一桶果汁倒出25正好是200克,如果倒出这桶果汁的60﹪,还剩()克。

5.甲乙两数的比是2∶5,乙数与甲数的差是10.5,乙数是()。

6.一堆货物重4吨,如果每次运走它的14,()次可以运完;如果每运走14吨,()次可以运完。

7.25的分母加上15,使原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8.如果a+1=b(a、b都是自然数,且不等于0),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9.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0,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地相距4.5厘米,A、B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10.一根钢管长35米,重120吨,平均每米重()吨,平均每吨长()米。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在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一个自然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3.所有的真分数都比1小,所有的假分数都比1大。()

4.小圆的直径是6厘米,大圆的直径是12厘米,那么小圆和大圆的面积比是1:2。()

5.某班有学生34人,在一次竞赛测试中,未达标1人,这个班学生的达标率是99.9﹪。()

三、选择题。

1.下面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A.215B.17C.913D.312

2.电梯上升—3米表示()。

A.电梯上升3米B.电梯下降3米C.电梯下降—3米

3.下面各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3cm、3cm和3cmB.1cm、2cm和3cmC.6cm、8cm和9cm

4.真分数乘假分数,积()真分数。

A.大于2B.小于4C.等于0D.大于或等于无数条

5.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缩小2倍,体积()。

A.不变B.扩大4倍C.扩大2倍D.缩小2倍

四、计算题。

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2.5×1.25÷1323763÷7+17×2663

17-16.8÷(1.8+7.2×112)0.65×101-65%

2.解方程。

1.3x-0.8x=613x+4=12x

3.列式计算。

(1)甲数比乙数多60,乙数是甲数的25,甲数是多少?

(2)一个数减去它的14后得24,这个数是几?

五、看图操作,回答。

根据下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自来水厂要从水库取水,取水管道怎样铺最短,请在图中画出来。

②自来水厂到城区的送水管道经测算最短是2000米,请你测算:自来水厂到水库的取水管道最短需多少米?

六、解决问题。

1.

2.小红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6,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3.“元旦”商场搞促销活动,小明花350元买了一台复读机,比原来便宜了50元,复读机的价格降了百分之几?

4.某市出租车起步价7元(路程在3km以内),超过3km的路程,每千米1.2元。小华坐出租车从家去新华书店,一共付了车费21.4元。小华家到新华书店大约有多少千米?

5.学校操场的跳远场地是一个长方形沙坑,长6米,宽1.8米。

共需要黄沙多少吨?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试题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检测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七八单元复习资料

四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试题

五年级第六单元的作文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合集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