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勾会有的”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四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试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四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试题,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 目录
篇1:四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试题
一、数学法官判对错。(10分)
1、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比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更明白。
2、统计图只有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4、任意两个条形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5、当数据的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统计图表示更方便。()
二、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新华书店有两种图书优惠销售三天,每天的销售情况如下表。
完成下面的统计图。(10分)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童话故事260190160
百科全书28080
三、第28届奥运会获金牌前2名国家的奖牌情况如下表,根据此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12分)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美国353929
中国321714
四、下面是某市~林地和草坪的占地面积变化情况统计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12分)
某市2006~20林地和草坪占地面积的变化情况统计图
五、下面的统计图你见过吗?(12分)
六、甲、乙两种品牌的电脑一、二、三、四季度销售情况如下图。(8分)
篇2: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的试题
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的试题
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的试题
一、填空题(17分)。
1.计算814÷19时,可以把19看作( )来试商,。
2.甲数是乙数的12倍。①如果乙数是24,那么甲数是( )。②如果甲数是180,那么乙数是( )。
3.800÷25=(800×4)÷(25×4)这是根据( )。
4.花店有615支花,如果每次用28支花制作花篮,能做( )个花篮,还余( )支花。
5.□里最大能填几?□÷25<15□÷31<5
6.一个数除以31,商是20,余数是18,这个数是。
二、判断题(10分)。
1.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只要试商必然一次成功。 ( )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 )
3.一条放射线的长度是3000米。 ( )
4.被除数和除数只有同时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商才能不变。( )
5.270里面有90个30。()
6.408÷68的商是一位数。()
7.甲数除以乙数商15;如果甲数和乙数都扩大3倍,商就是45.()
8.用100元钱最多可以买3颗篮球。()
9.1520÷50=30……2()
10.49÷7与490÷70的商相同,50÷7与500÷70的商也相同。()
篇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试题”一文由编辑整理,更多精选内容请关注本频道四年级数学试卷栏目!
一、填空题(17分)。
1.计算814÷19时,可以把19看作( )来试商,。
2.甲数是乙数的12倍。①如果乙数是24,那么甲数是( )。②如果甲数是180,那么乙数是( )。
3.800÷25=(800×4)÷(25×4)这是根据( )。
4.花店有615支花,如果每次用28支花制作花篮,能做( )个花篮,还余( )支花。
5.□里最大能填几?□÷25<15□÷31<5
6.一个数除以31,商是20,余数是18,这个数是。
二、判断题(10分)。
1.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只要试商必然一次成功。 ( )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 )
3.一条放射线的长度是3000米。 ( )
4.被除数和除数只有同时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商才能不变。( )
5.270里面有90个30。()
6.408÷68的商是一位数。()
7.甲数除以乙数商15;如果甲数和乙数都扩大3倍,商就是45.()
8.用100元钱最多可以买3颗篮球。()
9.1520÷50=30……2()
10.49÷7与490÷70的商相同,50÷7与500÷70的商也相同。()
三、计算。(总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9分)。
4500÷500=840÷40=93×200=35×35×64×0=1400÷20=
180÷20=240÷60=534×(5-5)=350÷70=
2.列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12分)。
858÷39125÷24918÷27
503÷21448÷89(*)184÷46(*)
3.比一比,谁算得快。(8分)
3500÷500 18000÷ 7300÷25÷4 800÷25
4.列式计算。(6分)
①什么数与43相乘得559? ②832是哪个数的32倍?
③32与13的`和去除405,商是多少?
四、填表。(6分)
1.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完成下表。
路程300米180米
时间6时25秒
速度120千米/时15米/分
2.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完成下表。
篮球足球排球
单价/元6845
数量/个1112
总价/元638540
五、应用题。(32分)
1.李师傅每小时加工24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加工360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
2.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雄伟壮观,经测算金字塔塔高106.5米,绕塔底一周近1000米,小燕3分钟能走155米,照这样计算,20分钟内她能绕金字塔底走一周吗?
3.①如果用1000元买了4台电风扇,应找回多少元?
②如果打算购买10台录音机和5个电风扇,你估计4000元够用吗?
③建国路小学今年新添置了11台幻灯机和5台电风扇,共支出7245元,你能推算出幻灯机的单价吗?
4.下表是小青、小华、小敏、小芳四人每天练习打字的时间与一次测试的记录。
小青小华小敏小芳
平时每天练习时间/分20303560
时间/分12191813
测试 字数/个384631846728
记录 速度(个/分)
①请你根据测试记录计算出每个人的打字速度,并填表。
(打字速度=打字总数÷打字时间)
②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物品名称单价(元)
录音机278
幻灯机
电风扇195
③分析一下表格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篇4: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同步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同步试题
一、用心读题,认真填写。
1、32039,试商时把39看作( ),商是( )位数。
2、57022,商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3、( )13=812 280( )910
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4345,如果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
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6、19216=12,如果算式中被除数乘2,除数也乘2,商( )。
7、下面( )里最大填几?
60( )<370
( )50<408
80( )<743
19( )<173
( )21<199
25( )<116
8、四(1)班42名学生参加植树美化家园活动,学校为他们准备了130棵树,每名学生要植( )棵,还剩下( )棵。
9、王老师家离学校800米,她每分钟走65米,她从家到学校至少要走( )分钟
10、某超市做活动,卫生纸每提22元,妈妈带了200元钱,她最多可以买( )提。
11、□26=14( ),余数最大是( ),这时候□是( )。
二、仔细辨析,正确判断。
1、□0748,商如果是两位数,□最小填4。()
2、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5,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增加9,商还是15。()
3、78050的商是15,余数是3。()
4、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36,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商是360。()
三、反复比较,合理选择。
1、□4856的商是两位数,□里的数有( )种填法。
A、2
B、3
C、4
2、23030=7( ),余数是( )。
A、2
B、20
C、200
3、一个数除以18,余数可以是( )。
A、17
B、18
C、20
4、10020=5,把100乘4,商是( )。
A、5
B、9
C、20
5、学校用636元买了12个篮球,平均每个篮球( )元。
A、50
B、53
C、63
四、看清数据,仔细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21030=
2350=
72090=
32080=
45050=
8040=
48060=
56070=
16040=
28070=
36090=
1305=
12030=
54060=
63070=
484=
36-28=
19+7=
140-108=
45+9=
2、列竖式计算。
45638
72856
65013
50428
46948
85742
3、下面的计算对吗?请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57060=9030
57244=1244
五、思维能力题。
1、552( )=46
1162( )=2312
2、哥哥分多少颗给妹妹后,两人糖果一样多?哥哥分给妹妹的这些糖果,如果他每次拿2颗糖果给妹妹,他要拿几次?
篇5: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一、填空。
1.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某计算机在1秒钟内能进行7050064000次运算,横线上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2.在14、1524、74、912四个数中,分数单位相同的是( )和( ),相等的分数是( )和( )。
3.4吨50千克=()克1.45小时=()小时()分
4.一桶果汁倒出25正好是200克,如果倒出这桶果汁的60﹪,还剩()克。
5.甲乙两数的比是2∶5,乙数与甲数的差是10.5,乙数是()。
6.一堆货物重4吨,如果每次运走它的14,()次可以运完;如果每运走14吨,()次可以运完。
7.25的分母加上15,使原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8.如果a+1=b(a、b都是自然数,且不等于0),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9.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000,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地相距4.5厘米,A、B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10.一根钢管长35米,重120吨,平均每米重()吨,平均每吨长()米。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在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一个自然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3.所有的真分数都比1小,所有的假分数都比1大。()
4.小圆的直径是6厘米,大圆的直径是12厘米,那么小圆和大圆的面积比是1:2。()
5.某班有学生34人,在一次竞赛测试中,未达标1人,这个班学生的达标率是99.9﹪。()
三、选择题。
1.下面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A.215B.17C.913D.312
2.电梯上升—3米表示()。
A.电梯上升3米B.电梯下降3米C.电梯下降—3米
3.下面各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3cm、3cm和3cmB.1cm、2cm和3cmC.6cm、8cm和9cm
4.真分数乘假分数,积()真分数。
A.大于2B.小于4C.等于0D.大于或等于无数条
5.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缩小2倍,体积()。
A.不变B.扩大4倍C.扩大2倍D.缩小2倍
四、计算题。
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2.5×1.25÷1323763÷7+17×2663
17-16.8÷(1.8+7.2×112)0.65×101-65%
2.解方程。
1.3x-0.8x=613x+4=12x
3.列式计算。
(1)甲数比乙数多60,乙数是甲数的25,甲数是多少?
(2)一个数减去它的14后得24,这个数是几?
五、看图操作,回答。
根据下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自来水厂要从水库取水,取水管道怎样铺最短,请在图中画出来。
②自来水厂到城区的送水管道经测算最短是2000米,请你测算:自来水厂到水库的取水管道最短需多少米?
六、解决问题。
1.
2.小红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6,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3.“元旦”商场搞促销活动,小明花350元买了一台复读机,比原来便宜了50元,复读机的价格降了百分之几?
4.某市出租车起步价7元(路程在3km以内),超过3km的路程,每千米1.2元。小华坐出租车从家去新华书店,一共付了车费21.4元。小华家到新华书店大约有多少千米?
5.学校操场的跳远场地是一个长方形沙坑,长6米,宽1.8米。
共需要黄沙多少吨?
篇6: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同步试题
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同步试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45÷5= 24÷8= 1×8= 2×6÷4= 6÷6= 12÷6= 1+4= 3×8+40= 18÷6= 63+24= 12÷3= 40÷8×5= 9×2= 9×5= 5×9= 27÷9×7= 36÷6= 35÷7= 20÷4= 6÷2÷4=
二、竖式计算。
80-46 7×2 65+26 42÷610÷5 5×6 83-49 43+48
三、想不同的口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 )×( )=36 ( )÷( )=5 ( )×( )=36 ( )÷( )=5( )×( )=36 ( )÷( )=5
四、在()里填上“”“”或“=”。
3×6 ()9×2 32 ÷8÷4() 4 45÷9 ()2×3 56÷8() 3×4
五、列式计算。
1、两个乘数都是6,积是多少?
2、8个3相加结果是多少?
3、2和5相加结果是多少?
4、2和5相乘结果是多少?
篇7: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试题
一.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77%+1.33=20×70%=70÷1.4=19+35%=(0.18+9)÷9=
10-0.09=45÷90%=50%÷6=12.6-1.7=200×(1-40%)=
2.解方程(6分)
χ-65%χ=7049+40%χ=89x-25%x=12
二、填空:(21分)
1、÷()==()%==()成()=()折
2、5千克减少()%后是3千克。比80米少20%的是()米。
3、甲乙两数的比是3∶4,甲数是乙数的()%。
4.六年级某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那么男生占女生人数的()%。
5、某水泥厂3月份生产水泥300吨,超过计划60吨,3月份超产()%。
6.最小的质数比最小的合数少()%。
7.李阿姨看中了一套套装原价1000元,现商场八折酬宾,李阿姨凭贵宾卡在打折的基础上又享受5%的优惠,她买这套套装实际付()元。
8.小红把3000元钱存入银行2年,按年利率3.50%计算,到期时她可得到利息()元。
9.一件衣服原价200元,先涨价10%,再降价10%,现价()元。
10.一根绳子8米,把它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
11.50克盐溶解在200克水中,盐占水的()%,盐占盐水的`()%,水比盐多()%。盐比水少()%。
12.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行需要8小时,货车行需要10小时,客车速度比货车速度快(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验卷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2分。)
1.把整体“1”平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30份的数用分数表示是(),用百分数表示是()。
2.34.7%读作:(),百分之一百二十写作:()。
3.五(2)女生人数占全班的47%,该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4.在500件产品中,有25件不合格,合格率是()。
5.某班今天到校人数是49人,缺1人,这天该班的出勤率是()。
6.五(1)班在植树节时植树200棵,有196棵成活,这些树的成活率是( )。
7.有一批衣服,9月份卖出了,10月份卖出了28%,两个月一共卖出了()%。
8.=()÷()=()%=()(填小数)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出勤率是99%,就一定表示有99人出勤。
()2.用105粒种子做实验,有100粒发芽,发芽率就是100%。
()3.400吨是800吨的50%。
()4.第一小学和第二小学的女生人数都占本校学生总数的49%,这两个学校的女生人数一定相等。
()5.把20克盐溶于100克水中,这时盐水的含盐量是20%。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下列几个数中,最小的是()。
A、33.3%B、C、0.33D、3
2.甲数是乙数的80%,若甲数是40,那么乙数是()。
A、80B、3200C、60D、50
3.一本书共200页,看了20页,还剩()%没有看。
A、180B、80C、90D、无法计算
四、按要求作答。(共34分)
1.把表填写完整。(8)分
百分数125%
分数
小数0.45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9分)
30×30%=8×25%=80%×90%=
30÷30%=8÷25%=60×(1-40%)=
60÷(1-40%)=48÷(1+20%)=-25%=
3.解方程。(12分)
20%y=30χ+χ=60(1-55%)m=90
4.合理包装。(5分)
将如下图这样的三个饼干盒包成一包,怎样才能节约包装纸?(接口处不计)
三、判断题(5分)
1.一批产品有95件合格,5件不合格,合格率为95%.()
2.一个数除以25%,等于这个数缩小4倍.()
3.一条公路已经修了60%,已修与未修的比是3:2。()
4.甲数比乙数多20%,那么乙数比甲数少20%。()
5.有101粒种子,全部发芽,发芽率为101%。()
篇8: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试题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2分。)
1.把整体“1”平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30份的数用分数表示是(),用百分数表示是()。
2.34.7%读作:(),百分之一百二十写作:()。
3.五(2)女生人数占全班的47%,该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4.在500件产品中,有25件不合格,合格率是()。
5.某班今天到校人数是49人,缺1人,这天该班的出勤率是()。
6.五(1)班在植树节时植树200棵,有196棵成活,这些树的成活率是()。
7.有一批衣服,9月份卖出了,10月份卖出了28%,两个月一共卖出了()%。
8.=()÷()=()%=()(填小数)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出勤率是99%,就一定表示有99人出勤。
()2.用105粒种子做实验,有100粒发芽,发芽率就是100%。
()3.400吨是800吨的50%。
()4.第一小学和第二小学的女生人数都占本校学生总数的49%,这两个学校的女生人数一定相等。
()5.把20克盐溶于100克水中,这时盐水的含盐量是20%。
篇9: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试题
一、选不同类单词
1.A.henB.cowC.goatD.fat
2.A.rainyB.windyC.cloudyD.Hello
3.A.blueB.shirtC.dressD.jacket
4.A.oneB.timeC.twoD.thirty
5.A.afternoonB.computer roomC.washroomD.board
二、单选
1.Is this the computer room? ______________
A.Yes, we do.
B.No, it is.
C.No, it isn’t.
2. How many ______ are there in your school?
A.student
B.students
C.book
3.It’s 10 o’clock.It’s time _______go to school.
A.to
B.for
C.of
4.Look at the clock.What _____-is it?
A.class
B.time
C.can
5.We can read books in the ______.
A.library
B.TV room
C.gym
6.The library is on the _______floor.
A.one
B.two
C.second
7.Do you have an art room?――_________.
A.Yes,we do.
B.No,we do.
C.Yes,we don’t.
8.It’s 12 o’clock.It’s time for _______.
A.breakfast
B.lunch
C.dinner
9.―Can I go outside now?―__________.It’s cold outside.
A.Yes,I can.
B.No, you can’t.
C.Yes,you can’t.
10.―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__________.
A.It’s sunny.
B.It’s five.
C.It’s a library.
三、补全对话
A. Who’s this man? B. Who are they? C. Is this your mother? D.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E.He’s a doctor
A: This is my family photo.
B:
A: Nine.
B:
A: He’s my father.
B: What’s your father?
A:
B:
A: Yes, she is. She is a teacher.
B:
A: They are my grandpa and grandma.
四、判断,用TorF表示
My name is Peter. I have a big family. My father is 36 years old. He’s a teacher. He likes painting. My mother is 34 years old. She’s a doctor. She likes music. My grandparents are farmers. My brother is 16 years old. He’s a student. He likes sports.
1.My parents are teachers.
2.My father likes sports. ()
3.My mother likes music. ()
4.My brother is sixteen.()
1.三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2.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
3.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第六单元测验卷
4.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试题及答案
5.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期中测试题
6.三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自测卷
7.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模拟题
8.四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试题
9.小学英语试题
10.小学英语试题汇编
篇10: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一、口算
4800÷40=400×9=18+12×4÷2=5600÷70=60×60=1000÷20=﹙18+12﹚×4÷2=﹙18+12﹚÷﹙2+4﹚=
二、按规律再写几个数。
1、75万、80万、85万、()、()、()。
2、2070万、2080万、2090万、()、()、()。
三、填空。
1、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两端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1;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两端不相同,两端物体与中间物体数量();两种物体间隔排列,首尾相连,两端物体与中间物体数量()。
2、△○△○△○△○△
(1)如图,每个△中间有1个○。图中一共有()个△,()个○,○的个数比△少()个。
(2)像这样一共摆20个△,那么中间一共要摆()个○。
3、如右图:————————————————
一、填一填。
1、把下面图中特殊部分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分数()小数() 分数()小数()
2、0.7里面有()个0.1;0.035里面有()个0.001;3个()是0.03。
3、5.6中的5在()位上,表示()个();6在()位上表示()个()(大写分数)。
4、20.003读作();一百点零六写作()。
5、
36厘米=()米9厘米=()米72克=()千克2米5厘米=()米9千克800克=()千克7元5角6分=()元
6、在()里填上“﹥”“﹤”或“﹦”
7.9(><=)8.20.51(><=)0.5090.6(><=)0.60
7、0.3□﹤0.5,□里最大能填()。
8、写出0.6和0.7之间的两个小数(答案)、(答案)。
二、选择。
1、下面各数中,()的“0”不能去掉。
A8.10
B15.00
C600 2、最接近8的数是()。
A8.05
B7.85
C8.18
D7.98 3、把0.21写成分数是()。
A1/
2
B21/
10
C21/
100
D21/
1000 4、把8.09、8.91、9.08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8.91,8.09,9.08
B8.09,8.91,9.08
C9.08,8.91,8.09 5、小丽说她身高15分米,小明说他身高1.52米,小鹃说她身高149厘米。他们三人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A小丽,小明,小鹃
B小明,小丽,小鹃
C小鹃,小丽,小明
(1)这段木料一共锯了()次,被锯成了()段,锯成的段数比锯的次数多()。
(2)像这样锯10次,这根木料要被锯成()段。
4、实验学校有一条40米的`走道,计划在道路一旁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
(1)如果只有一端栽树,共需要()棵。
(2)如果两端都不栽树,共需要()棵。
(3)如果两端都各栽一棵树,共需要()棵。
5、有20个小朋友排成一路纵队,每两个小朋友之间相距1米。这路纵队全长大约()米。
6、一幢楼房,相邻的上下两层之间都有18级台阶,从一楼到六楼,一共要爬()级台阶。
7、大运河一侧的河堤上栽了50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放一张休闲长椅,放了()张长椅。在公园里的一个湖的四周栽了50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放一张休闲长椅,放了()张长椅。
8、张明过生日,买了一个周长为50厘米的圆形蛋糕,在它的四周每隔5厘米插一根小蜡烛,需要()根蜡烛。
9、在相距120米的两楼之间种树,每隔20米栽一棵,共栽()棵。(想想实际情况)
10、在正方形毛巾上四周绣花,四个顶点上各有一朵,这样每边都有6朵,毛巾四周一共绣了()朵花。
四、递等式计算
35×(22+60÷2)=(40+2×28)÷4=46×(30-52÷13)=(65+45)÷(44÷4)=540÷(30×15÷50)=(700÷10+50)÷40=
更多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和其他相关复习资料,尽在!请大家及时关注!
为了能帮助广大小学生朋友们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小学频道特地为大家整理了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北师大版
一、我会填。
1、选出点数为1,2,3,3,5的扑克牌各一张,反扣在桌面上。任抽两张,点数的和大于5有()种可能。
2、一个糖盒里有一块奶糖和6块巧克力糖(大小、外包装相同),小红伸手任意摸一块糖,她摸到()糖的可能性大,摸()糖的可能性()。
3、盒子里有大小完全相同的6个球:1个白球、2个黄球、3个红球,萧萧任意摸出一个球。
(1)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
(2)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4、有6张牌,其中有4张红桃和2张黑桃,如果抽其中一张,抽到()的可能性大。
5、有三张黑桃A和一张梅花A倒扣在桌上,如果黑桃A被抽走后不在再放回,那么抽到梅花A的可能性是()。
二、对号入座。
1、扑克牌有四种不同的花色。现有红桃3,黑桃3,红桃3,方片6,梅花6,共5张扑克牌,倒扣在桌面上。如果只抽一次,抽到红桃3的可能性是()
A、1/3B、1/4C、2/5D、1/6
2、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甲、乙两人任意掷出正方体后,若朝上的数字是6,则甲获胜;若朝上的数字不是6,则乙获胜。()获胜的可能性大。
A、甲B、乙
3、利用转盘做游戏对双方来说()
A、公平B、不公平C、无法确定
4、淘气作抛硬币的游戏,共抛了十次,三次正面向上,七次反面向上,正确的说法是()
A、正面向上的频率是7B、反面向上的频率是3
C、正面向上的频率是0.3D、正面向上的频率是3
三、辨是非。
1、一次抽奖活动的中奖率是百分之一,抽100次一定会中奖。()
2、老师用瓶盖设计了一个游戏,任意掷一次瓶盖,如果盖面着地胜,盖口着地男生胜,这个游戏是公平的。()
3、从1,6,5,9,6的五张卡片中任意抽出一张,抽到9和1的可能性一样大。()
四、在每个圆盘上按要求涂色。
转到红色的可能性大,转到黄色的可能性大,转到红色和黄色
转到黄色的可能性小。转到红色的可能性小。的可能性同样大。
篇11:第六单元复习试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能流畅地译成现代文。
2.背诵《为学》第一段、《木兰诗》和《诗词五首》
3.了解课文所记叙的中心内容,理解作品所表达作者的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1.整体感知,感受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2.灵活应用所掌握的文言知识,进行综合阅读分析。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求实务真的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的情操。
(四)美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悟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的内在美和作品精巧布局的构思美。
二、学法引导
1.指导学生进行本单元知识汇总,编写如知识点汇总细目表。
2.进行单元巩固训练,知识抢答,误点矫正,以练代讲。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字词的理解可加强朗读训练。
2.作品思想性的体现与理解。
四、课时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仪。
2.知识细目表及知识抢答题。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组织学生参加抢答赛。
2.质疑及误点矫正。
七、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师生共同回忆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人多方面的生活情景,能够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感受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如不怕鬼、智勇双全的宋定伯;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熟而生巧的卖油翁等,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古人的思想、人生观等。另外,我们学习了通过人物的语言、举止和表情来揣摩人物思想性格的方法;了解了虚词在修饰、补充说明、连接和表达语气等方面的作用;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够背诵规定要背诵的课文,学习揣摩诗歌的语言特点。
(二)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积累
学生进行单元知识细目表汇总或制作知识小卡片,提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复习汇总
1.字词的音、形的掌握。
2.文言实词和一些虚词的理解。
①一词多义;
②古今异义;
③通假字;
④指导翻译。
3.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整理。
4.文章所揭示的主题及写作方法。
5.重点句子的'理解。
6.重点语段阅读分析。
7.知识探究。
(三)质疑释疑,并进行误点矫正
(四)师生互动,进行知识抢答
学生根据复习汇总表设计3个题型不同的题例,集体抢答或分组抢答,教师或学生做评委,集体评点或误点矫正。
(五)课堂综合训练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予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1.这段文字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贫、富二僧对待去南海这件事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按要求用原文作答。
①“____”“____”表明二僧的物质条件截然不同。
②二僧对话中,富者两次说“____”,表现了他只强调____,“____”则不但表明富者计划去南海的时间之长,而且表明他对物质的要求之高;“____”表明贫者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之低。
③“____、____”是明写贫者的行动,他终于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了成功; “____”表明富者的物质条件准备永无完备之日,“____”则暗写富者到底没能去南海。
2.为什么贫者能取得成功,而富者却始终未能去南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贫富二僧的鲜明对比证明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拓展廷伸
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回答文后题目。(40分)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画地,教以书写。多诵古人丈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废寝忘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文言文里的“而”一般起连接作用,通常表示:A.并列 B.修饰 C.顺承 D.转折。
下面句中“而”字各表示什么关系,在四种关系中选取相应的一种,将其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8分)
①四岁而孤( )
②借而读之( )
③稍长而家无书读( )
④或因而抄录( )
2.下列句子中的“书”字,___句和____句中的意思相同。(2分)
A.教以书写B.家无书读C.惟读书是务
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的感想如何呢?写一篇300-400字的短文。(30分)
篇12:北大附中上学期第六单元练习试题
北大附中上学期第六单元练习试题
Ⅰ 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A 流俗( ) 顾颉刚( ) B 譬如( ) 侵蚀( )
C 惩前毖后( ) 户枢不蠹( ) D相互效尤( ) 翘足而待( )
2.根据注音写汉字
A jí( )牛 diàn( )污 B zhuān ( ) 顼 sī( )亡
C 吝sè( ) 懒duò( ) D fū( )衍 洗dí( )
3.判断各组字形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A 奢侈 鹰隼 ( ) B 宗诣 停滞 ( )
C 腐草为荧 辨伪去妄 ( ) D 不可思议 煜煜皇皇( )
4.解释词语中加点字意义有误的是( )
A 闻者足戒(戒:防备) 启迪(迪:开导,引导)
B 惩前毖后(毖:谨慎,小心) 循序渐进(循:按照,依照)
C 不亦宜乎(宜:应当) 头戴其苍,地履其黄(戴:顶着)
D 干将发硎(硎:磨刀石) 吃一堑,长一智(堑:挫折)
5.判断解释句子中的词语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A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北大附中上学期第六单元练习。
流俗:流传下来的俗人俗见。 ( )
B 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
苟且: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 )
C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 )
D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断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
蠹:蛀虫。 ( )
6.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 )
A 纵观古今中外的学者、科学家,无不是靠自己的刻苦努力,专心钻研,“聚焦”成才的。
B 老人如夕照,少年如朝阳。
C 大手大脚花惯了,那条劳动所得的防线也不见得就是马其诺防线;即使是马其诺防线,也是可以被自己的贪欲攻破的。
D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7.文学文体知识中有误的是( )
A 一篇议论文要有鲜明的论点。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
B 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引用论证(引证)、比喻论证(喻证)、对比论证等。
C 对比论证就是在论述一个问题时,将另一个问题和它放在一起论述,从而具体鲜明地将问题论证透彻。
D 议论文往往也使用叙述的表达方式,但它与记叙文中的叙述不同:它是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地记叙事例来证明论点,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8.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的不同的是( )
A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B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
C 日本人称我中国老大帝国。
D 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
9.判断复句关系和表达效果分析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A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
分析:转折关系。强调指出孟子的话在现实社会中仍值得借鉴。 ( )
B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分析:第一重是条件关系。强调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 )
C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分析:递进关系。强调指出了怀疑还有积极方面的作用。 ( )
D 我们只要正确地运用比较的方法,坚持纵比与横比的辨证统一,就可以既看到成绩和胜利,增添前进的力量和信心,又不断发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看见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坚定不移地为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分析:第一重是假设关系。强调假如可以正确比较会带来的益处。 ( )
10.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是( )
凸透镜的作用在于聚焦, 是酷暑的阳光 不足以使火柴燃烧,但是______用凸透镜聚焦于一点,即使是冬日的阳光, 能够把火柴点燃,发出它的一分光和热来。
A 即使 也 如果 也 B 尽管 也 因为 所以
C 虽然 但是 即使 也 D 只要 就 不但 而且
Ⅱ 语言运用
(一)
11.不改变原意,将下列长句改写为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静雅园小区的居民昨天通过了业主委员会提出的严禁广告公司在小区居民楼顶违章设立广告牌的决议。
(1)
(2)
(3)
(二)
贝尔纳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
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救哪一
幅?
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个答案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是 。
12.请给上面的短文拟订一个能揭示文章中心的标题
13.请在短文结尾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Ⅲ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一)
①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⑧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⑥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⑦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⑨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⑩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⑾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文段的论点是( )
A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B 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 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D 如果没有怀疑,人类的.文化就不会进步。
2.第⑥⑦⑧句直接证明的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
3.划分文段层次正确的是( )
A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B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C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4.文中在证明论点的论证中,叙述戴震的内容从哪两个方面证明了论点?请简要回答,语文试题《北大附中上学期第六单元练习》。
A
B
5.第⑼句中“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四个词语的顺序是否可以颠倒,为什么?
6.如果将第⑼句的四个“常常”删去,表意会有哪些变化?
7.文段运用的例证法除了戴震的事例之外,还有哪些事例?用横线划出来。
8.分别指出第③句和第⑨句中代词“这样”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这样③句
这样⑨句
9.“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在原文中有波浪线划出来。
10.⑴句中“必要”和“基本”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
(二)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的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一个更为浩瀚的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损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产的不平等,权利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非存在奇风异俗。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的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生命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入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着。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越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至起负面作用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秀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出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灵魂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成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美好境界前行。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⑤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1.为本文划分结构层次(分三层)
① ② ③ ④ ⑤
2.文章第①段中说造成“精神不平等”的原因是 。
3.文章第②段着重讲述了阅读的好处,这好处一是 ;
二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
4.文章第③段列举了许多书名和作家的材料,意在说明A
B ,从而论证 的观点。
5.第④段引用歌德和雨果的话,是为了证明 。
6.简答第④段中加点的短语“极大的可能”不能删去的理由。
7.文章第⑤段的作用是:
(三)吃苦是一种资本
①吃苦,是一种资本。假如你没有吃过苦,你就不具备这种资本。
②只是在影片里见过那位被击倒的拳击手,他躺在地上喘着粗气,浑身伤痕累累,嘴里还淌着血,却没有一个人给他送花,给他鼓掌;只是在旅途中看过赤脚的纤夫,喊着震天动地的号子,弯腰垂手将沉重的纤绳深深地勒进肩膀……
③你充其量是个旁观者。
④没有经历饥饿的历史,你便不知道一粒米的可贵,不知道那些被太阳晒黑了皮肤的耕耘者的可敬,当然更无从感受饿得头昏眼花的可悲和伸手乞讨的可怜。
⑤没有尝过寄人篱下的滋味,听不到风凉话,看不到冷脸,你便无法塑造坚强的性格。突然某一天,你背靠的大树倒了,你开始失宠,在坑坑洼洼的路上,你绝对不如别人那样行走自如。
⑥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
⑦
⑧某报一篇专稿报道,武汉市一年仅19岁的姑娘何伶俐,因“考后感到一点信心没有”,虽考分超过高校录取线七分,却在成绩单发下的前一天悬梁自尽。她是船长的女儿,父母的心肝宝贝,从小泡在蜜罐子里长大。蜜喝多了,竟会这般脆弱。
⑨聪明的日本人,在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前已经洞察了这种病变。据说,为了让大和民族的后代继承父辈创业的秉性,不少学校特地设立劳动场所,让孩子使用锉刀、榔头,目的是学会吃苦。
⑩相比之下,我们这一代未免过于娇嫩了,还是狠狠心把自己推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吧。在成长的季节,吃苦经历是你成长的养分。以后你就知道这种养分会让你终身受益!
1.“吃苦是一种资本”,文中与“资本”的含义相近的一个词是 。
2.第⑨节加点的“这种病变”指什么?(可引用文中语句回答)
3.“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根据这一观点,为第⑦节补充一个典型事例,
写在下面空格内。(50字以内)
4.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请写出并简要说说理由。
第六单元答案
Ⅰ 1 liú jié pì qīn chéng dù yóu qiáo
2 脊 玷 颛 澌 啬 惰 敷 涤
3 √ⅹⅹⅹ 4 A 5 ⅹ √ √ ⅹ
6 D 7 C 8 B 9 √ⅹ√ⅹ 10 A
Ⅱ11 (1) 广告公司要在小区居民楼顶违章设立广告牌。
(2) 业主委员会提出严禁广告公司这一做法的报告。
(3) 静雅园小区的居民昨天通过了关于该报告的决议。
(不要求与答案的表述完全相同,要点齐全即可。)
12 成功(成功的最佳目标)
13 最有价值的那个;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Ⅲ(一)
1 B 2 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3 A
4 对流俗传说常常抱怀疑态度;对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态度。
5 不可以颠倒,它是按照对于学问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来进行思维的。若颠倒了,就不符合思维逻辑了。(意思对即可)
6 原来的语句强调怀疑精神不是一时一事,而是随时随地,突出怀疑的持久性、广泛性,因而才能取得成绩;如果删去就失去了这样的表达效果。(意思对即可)
7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
8 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
(一切学问家,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9 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0 不能去掉。“必要”是“必须而且重要”的意思,修饰“步骤”,指其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如果删去则不能突出强调怀疑精神在辨伪去妄过程中的重要性。“基本”是“主要”的意思,用来修饰“条件”,强调怀疑精神在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中的作用,如果删去就不可能突出其主要作用。(意思对即可)
(二)
1 ①‖②③④‖⑤ 2 阅读能力的拥有和丧失
3 阅读能增广知识;阅读能使人超越有限的生命。
4 不仅增长知识;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和陶冶。“读书人是幸福人”
5 读书使人向善,使人避恶。
6 首先“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其次,“并非凡书皆好,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至起负面作用的。”只有和好书结缘的人才是有崇高追求和高尚情操的人。如果删去,就变成了所有的读书人、和所有的书结缘的人都是有崇高追求和高尚情操的人了,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表达不准确。(意思对即可)
7 总结全文,强调论点(重申论点)。
(三)
1 养分 2 蜜喝多了,竟会这般脆弱。
3 要求:①事例必须典型,有说服力。②内容要围绕“折磨人,锻炼人”。
(事例不典型、叙述不完整、语言不符合要求(议论中的叙述的要求)、超过字数的要适当扣分。)
4 言之成理就可以得分。
四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试题(合集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