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Homi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长江介绍,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长江介绍,欢迎阅读与收藏。
- 目录
篇1:长江介绍
长江介绍 -资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长江,从高山雪地走来,蜿蜒东去,如势不可挡的滚滚铁流,一路过关夺隘,冲破重重险阻,倾泻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劈开重峦叠嶂的云贵高原,越过丘陵起伏的四川盆地,切穿险峻挺拔的'巫山山脉,汇聚到广阔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后奔腾入浩瀚无垠的东海,
资料
长江,中华第一长河,她以博大的胸怀孕育了华夏大地丰富灿烂的文化,用甘甜的乳汁滋润着繁衍不息的炎黄儿女,以神奇般的造化之力,造就了众多美不胜收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长江是中华民族的大动脉,那永不停息的奔流,记载了我们民族的荣辱兴衰,更代表了我们奋斗不止的精神。长江---中国江河介绍
篇2:介绍长江的作文精选
大家一定都知道长江和黄河都是我国的母亲河吧!这两条河不仅仅是我们中国的骄傲,还被列为世界性的河流。所以长江和黄河是家喻户晓的。而长江更是时代远久,名字也是世界闻名的。长江在远古时代一直到今天都在无私地抚养着使人,同时也滋润了四周的土壤,使四周到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长江一直都像无私的母亲一样无私地奉献着,它具有和伟大的母亲一样的精神,那就是:无私奉献,不求回报!
而今天,我学习了一篇关于赞美长江的课文《长江之歌》,本文赞美了长江的精神,也十分突出地介绍了长江的源头、时代长久等知识。
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每每提起它都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傲!因为这是我们中国的古老文化!,长江位于中国境内,全长6380公里,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东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中,是中国、亚洲第一和世界第三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河流。其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及亚马逊河,超过地球半径。是世界第三大流量河流,仅次于亚马逊河及刚果河。从源头青海各拉丹东到湖北宜昌是为长江的上游流域;从宜昌到江西湖口则是长江的中游流域;湖口到上海的长江入海口,是为长江之下游流域。整个长江水系的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8%,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学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不仅更深入地了解到了长江的知识,还更崇拜黄河了呢!不愧是我们中国的母亲河呀!真是为我们的“亚洲第一长河”长江感到骄傲呀!
篇3:长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的源流概况,清楚的源地、入海口、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知道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使学生知道的主要支流及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明确上、中、下游的划分。
3.使学生了解在水能、灌溉及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认识到这条“黄金水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使学生认识洪涝灾害发生的危害性,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5.通过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其治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介绍“三峡水利工程”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教材分为四部分,包括“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和“黄金水道”。其中“中国第一大河”这一框题介绍的长度、年径流量及流域面积,通过详实的数据证实不愧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一条重要河流。“巨大的水能”一标题分析了水能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落差巨大,并明确了水能最丰富的地段以及在干流上重要的两座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与“三峡工程”。“防洪与灌溉”一标题分析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形成的原因及治理的办法。“黄金水道”一标题分析了在航运方面的优越自然条件,介绍了在我国内河航运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的源流状况;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的划分;在水能、灌溉和航运方面的作用。
难点:水能巨大的原因;洪涝灾害的成因。
教法建议
是我国最重要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在介绍河流概况时可以借助影像资料,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例如新课的引入,可以结合本节最开始摘录的《之歌》,配上音乐和的录像,展现雄浑、波涛汹涌、奔流入海、一泻千里的气势,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在介绍水能资源时,可以播放主要峡谷地段水流湍急的影片,让学生认识到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地区。关于洪涝灾害给当地带来的严重影响,可以让学生观看抗洪的记录片,认识到洪灾给人民带来得灾难和损失。在其他的内容的讲解上还可适当插入影像资料。
在介绍流域概况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流域水系图》,加强读图识图,让学生学会阅读水系图的方法,找源头及入海口、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河流分段的界限等等;学会阅读干流剖面图,明确从源头到入海口落差巨大,能分析出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教学设计示例1
[导入 ]前面我们了解了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情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
[提问]学习一条河流,应该知道它的哪些情况呢?
[学生回答]略
[讲解]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包括三个部分:
1、河流概况: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长度、流域面积、流量的大小与变化情况、主要支流及分段
2、各河流的主要特征
3、人河关系:河流对人类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及人类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具体措施
[转折]下边我们就按照这种思路,来了解一下的概况。
[板书]一、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读“流域水系图”,完成以下要求:
① 结合中国政区图,找出的发源地、流经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注入的海洋。
② 找出的主要支流(分为北部支流和南部支流),并画出干支流的示意图。
③ 找出各河段的分界点(宜昌和湖口),看看它们在哪个省(湖北和江西)。
[教师小结]
发源地:青海的唐古拉山
流经省区: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流入:东海
主要支流:北部支流包括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南部支流包括乌江、沅江、湘江和赣江
[板书]略
[出示图表] 与世界著名大河比较
河流名称 | 长度 (千米) | 位次 |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亿立方米) | 位次 | 水能蕴藏量 (万千瓦) | 位次 |
尼罗河 | 6670 | 1 | 840 | 5 | 5000 | 4 |
亚马孙河 | 6480 | 2 | 69300 | 1 | 27900 | 2 |
6300 | 3 | 9600 | 3 | 26800 | 3 | |
密西西比河 | 6020 | 4 | 5800 | 4 | 4900 | 5 |
刚果河 | 4370 | 5 | 14140 | 2 | 39000 | 1 |
[提问]在世界的河流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是世界著名的第三大河。
[补充]在我国的众多河流当中,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三方面来看,都位于全国第一,因此我们说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提问]的水量这么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流域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降水量大。
[转折]下面我们再来一起看看各河段的特征。
[板书]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活动]读“干流剖面图”。
[提问]剖面图的横坐标指什么?纵坐标是指什么?(的长度,各流经地点的海拔高度)
算一算:上游的落差约有多少?(总6621米,上游约6321米,占总落差的百分比?约为95%)
[追问]结合前面学过的中国的地形地势,想一想,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级阶梯,然后又进入第三级阶梯)分别穿过了哪些主要山脉?(横段山脉和巫山)山被切断,形成什么?(峡谷)
[追问]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峡谷?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图片并讲解]虎跳峡、三峡,在地图上准确找出位置。
[板书]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转折]到中游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
[活动] 读“治理荆江工程示意图”思考
[学生回答]在中游地区河道变得弯曲了。
[补充] 三峡急流河水冲入中游平原,在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从湖北的枝江到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即“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特别是藕池口——城陵矶之间的河流长度为247千米,而直线距离只有80千米。
[提问]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和水流有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险在荆江”的说法。
[提问]有没有解决办法?
[学生读图回答,老师补充]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
[转折]现在请大家看的支流,在数量上和分布上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数量比较多,且呈南北对称分布。
[启发分析]结合前面所学的雨带移动,想一想这种南北对称的支流分布对干流的水量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讲解]在一般的年份中,南北支流在不同时期进入汛期,洪峰可以错开,从而削减洪峰,所以一般来说,这样的支流分布对干流的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但是如果有些年份,南北支流所在地区同时降水较多,那么就会同时涨水,这时就会加大中游防汛、抗洪任务的难度,1988年就是如此。
[补充]另外大家注意观察“流域水系图”,
[板书小结]2、中游: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转折]的下游有什么特点?
[讲解] 到口江面宽达80——90千米,形成“江海相连”的壮丽景观,十分利于航行,万吨轮可以一直开到南京,5000吨级轮船可在下游全程通航。由于水流平稳,江水会受海潮的顶托,泥沙大量堆积,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洲。江口的崇明岛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它是我国第三大岛。
[板书]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板书设计 :
中国第一大河——
一、概况
1、源远流长
2、主要支流
3、分段地点
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第 1 2 页
篇4:长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的源流概况,清楚的源地、入海口、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知道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使学生知道的主要支流及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明确上、中、下游的划分。
3.使学生了解在水能、灌溉及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认识到这条“黄金水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使学生认识洪涝灾害发生的危害性,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5.通过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其治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介绍“三峡水利工程”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教材分为四部分,包括“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和“黄金水道”。其中“中国第一大河”这一框题介绍的长度、年径流量及流域面积,通过详实的数据证实不愧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一条重要河流。“巨大的水能”一标题分析了水能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落差巨大,并明确了水能最丰富的地段以及在干流上重要的两座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与“三峡工程”。“防洪与灌溉”一标题分析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形成的原因及治理的办法。“黄金水道”一标题分析了在航运方面的优越自然条件,介绍了在我国内河航运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的源流状况;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的划分;在水能、灌溉和航运方面的作用。
难点:水能巨大的原因;洪涝灾害的成因。
教法建议
是我国最重要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在介绍河流概况时可以借助影像资料,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例如新课的引入,可以结合本节最开始摘录的《之歌》,配上音乐和的录像,展现雄浑、波涛汹涌、奔流入海、一泻千里的气势,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在介绍水能资源时,可以播放主要峡谷地段水流湍急的影片,让学生认识到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地区。关于洪涝灾害给当地带来的严重影响,可以让学生观看19抗洪的记录片,认识到洪灾给人民带来得灾难和损失。在其他的内容的讲解上还可适当插入影像资料。
在介绍流域概况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流域水系图》,加强读图识图,让学生学会阅读水系图的方法,找源头及入海口、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河流分段的界限等等;学会阅读干流剖面图,明确从源头到入海口落差巨大,能分析出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教学设计示例1
[导入 ]前面我们了解了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情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
[提问]学习一条河流,应该知道它的哪些情况呢?
[学生回答]略
[讲解]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包括三个部分:
1、河流概况: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长度、流域面积、流量的大小与变化情况、主要支流及分段
2、各河流的主要特征
3、人河关系:河流对人类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及人类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具体措施
[转折]下边我们就按照这种思路,来了解一下的概况。
[板书]一、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读“流域水系图”,完成以下要求:
① 结合中国政区图,找出的发源地、流经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注入的海洋。
② 找出的主要支流(分为北部支流和南部支流),并画出干支流的示意图。
③ 找出各河段的分界点(宜昌和湖口),看看它们在哪个省(湖北和江西)。
[教师小结]
发源地:青海的唐古拉山
流经省区: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流入:东海
主要支流:北部支流包括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南部支流包括乌江、沅江、湘江和赣江
[板书]略
[出示图表] 与世界著名大河比较
河流名称 | 长度 (千米) | 位次 |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亿立方米) | 位次 | 水能蕴藏量 (万千瓦) | 位次 |
尼罗河 | 6670 | 1 | 840 | 5 | 5000 | 4 |
亚马孙河 | 6480 | 2 | 69300 | 1 | 27900 | 2 |
6300 | 3 | 9600 | 3 | 26800 | 3 | |
密西西比河 | 6020 | 4 | 5800 | 4 | 4900 | 5 |
刚果河 | 4370 | 5 | 14140 | 2 | 39000 | 1 |
[提问]在世界的河流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是世界著名的第三大河。
[补充]在我国的众多河流当中,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三方面来看,都位于全国第一,因此我们说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提问]的水量这么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流域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降水量大。
[转折]下面我们再来一起看看各河段的特征。
[板书]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活动]读“干流剖面图”。
[提问]剖面图的横坐标指什么?纵坐标是指什么?(的长度,各流经地点的海拔高度)
算一算:上游的落差约有多少?(总6621米,上游约6321米,占总落差的百分比?约为95%)
[追问]结合前面学过的中国的地形地势,想一想,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级阶梯,然后又进入第三级阶梯)分别穿过了哪些主要山脉?(横段山脉和巫山)山被切断,形成什么?(峡谷)
[追问]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峡谷?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图片并讲解]虎跳峡、三峡,在地图上准确找出位置。
[板书]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转折]到中游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
[活动] 读“治理荆江工程示意图”思考
[学生回答]在中游地区河道变得弯曲了。
[补充] 三峡急流河水冲入中游平原,在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从湖北的枝江到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即“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特别是藕池口——城陵矶之间的河流长度为247千米,而直线距离只有80千米。
[提问]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和水流有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险在荆江”的说法。
[提问]有没有解决办法?
[学生读图回答,老师补充]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
[转折]现在请大家看的支流,在数量上和分布上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数量比较多,且呈南北对称分布。
[启发分析]结合前面所学的雨带移动,想一想这种南北对称的支流分布对干流的水量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讲解]在一般的年份中,南北支流在不同时期进入汛期,洪峰可以错开,从而削减洪峰,所以一般来说,这样的支流分布对干流的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但是如果有些年份,南北支流所在地区同时降水较多,那么就会同时涨水,这时就会加大中游防汛、抗洪任务的难度,1988年就是如此。
[补充]另外大家注意观察“流域水系图”,
[板书小结]2、中游: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转折]的下游有什么特点?
[讲解] 到口江面宽达80——90千米,形成“江海相连”的壮丽景观,十分利于航行,万吨轮可以一直开到南京,5000吨级轮船可在下游全程通航。由于水流平稳,江水会受海潮的顶托,泥沙大量堆积,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洲。江口的崇明岛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它是我国第三大岛。
[板书]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板书设计 :
中国第一大河——
一、概况
1、源远流长
2、主要支流
3、分段地点
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教学设计示例2
[提问]上、中、下游各具特点,了解了这些特点,你认为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学生讨论]略
[小结] 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灌溉、航运、发电。
[板书]三、的利用和保护
[转折]我们一起来看看灌溉的成果。
[出示图表]流域各方面占全国的比重
面积 1/5
人口 1/3
稻谷 70%
棉花 1/3
淡水鱼 60%
轻工业产品 1/2
工农业生产总值 2/3
[解释]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1/5,但其他各项都超过1/5,尤其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3,其中稻谷、淡水鱼的比重超过了一半,所以说中下游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这些都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补充]的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在航运方面的运量可以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的运量,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板书]1、“黄金水道”
[补充]但是目前的航运量还只相当于一条京广铁路的运输量,只开发了其通航能力的1/14。水系的通航里程是密西西比河的1.6倍,而运力只是它的1/5;的流量是莱茵河的10倍,运力却只是它的1/10。由此看来,还大有潜力可挖。
[转折]既然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我们如何来利用它?(发电)
[板书]2、“水能宝库”
[讲解]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全流域蕴藏量2.6亿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6.67亿千瓦)的40%。新中国已经建成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
[学生活动]在“流域水系图”上找到葛洲坝和三峡等水利枢纽。
[讲解]葛洲坝号称第一坝,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发电能力270万千瓦,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但是,现在的开发利用率还不足5%。规模更大的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发电量将为葛洲坝发电量的6倍,约1820万千瓦,远大于伊泰普水电站的1260万千瓦)。
[补充]建好三峡工程以后,三峡水位提高,万吨船队可以到达重庆,运力可以提高5倍。运输成本可以降低35%,同时,水库调节,下游的枯水期水位提高(3000立方米/秒——5000立方米/ 秒),使之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
[播放录像]三峡工程简介
[讨论]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有哪些?(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环保等)
[转折]有哪些不利的方面?(洪水)
[播放录像]1998年洪水
[板书]4、防洪是目前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
[提问]为什么发生洪灾的频率越来越快?
[学生发言、老师补充]
1)近年来流域由于上、中游山区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植被遭到破坏,含沙量不断增多,水位上升,这是导致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据分析,今年洪水的特点是“中水量,高水位,大灾害”,高水位运行时间长达两个多月。据调查,在今年抗洪其间,岷江的江面上还漂着刚砍伐下来的树木。
2)人与水争地,使流域受水面积不断减少是又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找一些关于圩垸的资料)盲目围湖围江造田、建厂建镇建民垸等,使河道变窄,湖泊萎缩是灾害频繁的又一重要原因。据统计,仅通江湖泊的面积已减少了567亿立方米,相当于三个三峡水库的实际库容量。
3)中下游地势过于低平。(结合前面的“干流剖面图”)
4)天气的异常。
[追问] 可见,的洪水有它的自然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为原因。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该怎样来防洪、治洪呢?
[学生发言、老师归纳补充]
改善上游的生态环境,最近又全面无条件停止在上游山区砍伐森林,关闭现有木材市场,在原森林采伐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大力整治荆江,疏浚与固堤并重,分洪蓄水结合。1954年以来,我国政府多次战胜洪灾,保证了荆江大堤的安全。
修建水库,调节水量。三峡地区建库后,可以控制川江向荆江河段下泄洪水来量的95%。
下游地区退耕还湖。
总之,对于的水患,我们治理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防洪方法有很多,根本在于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恢复生态平衡。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水文特征要受到(地形、气候、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特征又直接影响我们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正因为是祖国第一大河,中下游又流经平原地区,因而成为“黄金水道”;又因为上游流经三级阶梯,使之成为巨大的“水能宝库”;而中游的“曲流”和中上游的植被破坏,使防洪成为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
板书设计
三、利用和保护
1、“黄金水道”
2、“水能宝库”
3、防洪是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
探究活动
“洪水治理”模拟研讨会
活动目标:使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认识到洪水的形成原因,并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念;树立“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要涉及方方面面”的意识。
活动措施:将班里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扮演沿岸的居民(城市的和农村的)、政府官员、沿岸的企业代表等,一起讨论洪水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措施。最好分为不同河段的,便于对更细致的问题进行研究。
“三峡的利弊分析”辩证会
活动目标:使学生对三峡工程的建设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三峡工程形成辨证的认识。
活动措施:先安排学生查找关于三峡工程的资料,然后按照学生的意见分成两派(“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双方进行辩论交流。注意:要说出理由。
、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篇5:长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的源流概况,清楚的源地、入海口、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知道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使学生知道的主要支流及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明确上、中、下游的划分。
3.使学生了解在水能、灌溉及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认识到这条“黄金水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使学生认识洪涝灾害发生的危害性,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5.通过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其治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介绍“三峡水利工程”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教材分为四部分,包括“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和“黄金水道”。其中“中国第一大河”这一框题介绍的长度、年径流量及流域面积,通过详实的数据证实不愧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一条重要河流。“巨大的水能”一标题分析了水能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落差巨大,并明确了水能最丰富的地段以及在干流上重要的两座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与“三峡工程”。“防洪与灌溉”一标题分析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形成的原因及治理的办法。“黄金水道”一标题分析了在航运方面的优越自然条件,介绍了在我国内河航运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的源流状况;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的划分;在水能、灌溉和航运方面的作用。
难点:水能巨大的原因;洪涝灾害的成因。
教法建议
是我国最重要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在介绍河流概况时可以借助影像资料,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例如新课的引入,可以结合本节最开始摘录的《之歌》,配上音乐和的录像,展现雄浑、波涛汹涌、奔流入海、一泻千里的气势,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在介绍水能资源时,可以播放主要峡谷地段水流湍急的影片,让学生认识到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地区。关于洪涝灾害给当地带来的严重影响,可以让学生观看抗洪的记录片,认识到洪灾给人民带来得灾难和损失。在其他的内容的讲解上还可适当插入影像资料。
在介绍流域概况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流域水系图》,加强读图识图,让学生学会阅读水系图的方法,找源头及入海口、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河流分段的界限等等;学会阅读干流剖面图,明确从源头到入海口落差巨大,能分析出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教学设计示例1
[导入 ]前面我们了解了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情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
[提问]学习一条河流,应该知道它的哪些情况呢?
[学生回答]略
[讲解]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包括三个部分:
1、河流概况: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长度、流域面积、流量的大小与变化情况、主要支流及分段
2、各河流的主要特征
3、人河关系:河流对人类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及人类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具体措施
[转折]下边我们就按照这种思路,来了解一下的概况。
[板书]一、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读“流域水系图”,完成以下要求:
① 结合中国政区图,找出的发源地、流经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注入的海洋。
② 找出的主要支流(分为北部支流和南部支流),并画出干支流的示意图。
③ 找出各河段的分界点(宜昌和湖口),看看它们在哪个省(湖北和江西)。
[教师小结]
发源地:青海的唐古拉山
流经省区: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流入:东海
主要支流:北部支流包括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南部支流包括乌江、沅江、湘江和赣江
[板书]略
[出示图表] 与世界著名大河比较
河流名称 | 长度 (千米) | 位次 |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亿立方米) | 位次 | 水能蕴藏量 (万千瓦) | 位次 |
尼罗河 | 6670 | 1 | 840 | 5 | 5000 | 4 |
亚马孙河 | 6480 | 2 | 69300 | 1 | 27900 | 2 |
6300 | 3 | 9600 | 3 | 26800 | 3 | |
密西西比河 | 6020 | 4 | 5800 | 4 | 4900 | 5 |
刚果河 | 4370 | 5 | 14140 | 2 | 39000 | 1 |
[提问]在世界的河流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是世界著名的第三大河。
[补充]在我国的众多河流当中,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三方面来看,都位于全国第一,因此我们说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提问]的水量这么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流域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降水量大。
[转折]下面我们再来一起看看各河段的特征。
[板书]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活动]读“干流剖面图”。
[提问]剖面图的横坐标指什么?纵坐标是指什么?(的长度,各流经地点的海拔高度)
算一算:上游的落差约有多少?(总6621米,上游约6321米,占总落差的百分比?约为95%)
[追问]结合前面学过的中国的地形地势,想一想,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级阶梯,然后又进入第三级阶梯)分别穿过了哪些主要山脉?(横段山脉和巫山)山被切断,形成什么?(峡谷)
[追问]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峡谷?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图片并讲解]虎跳峡、三峡,在地图上准确找出位置。
[板书]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转折]到中游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
[活动] 读“治理荆江工程示意图”思考
[学生回答]在中游地区河道变得弯曲了。
[补充] 三峡急流河水冲入中游平原,在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从湖北的枝江到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即“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特别是藕池口——城陵矶之间的河流长度为247千米,而直线距离只有80千米。
[提问]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和水流有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险在荆江”的说法。
[提问]有没有解决办法?
[学生读图回答,老师补充]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
[转折]现在请大家看的支流,在数量上和分布上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数量比较多,且呈南北对称分布。
[启发分析]结合前面所学的雨带移动,想一想这种南北对称的支流分布对干流的水量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讲解]在一般的年份中,南北支流在不同时期进入汛期,洪峰可以错开,从而削减洪峰,所以一般来说,这样的支流分布对干流的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但是如果有些年份,南北支流所在地区同时降水较多,那么就会同时涨水,这时就会加大中游防汛、抗洪任务的难度,1988年就是如此。
[补充]另外大家注意观察“流域水系图”,
[板书小结]2、中游: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转折]的下游有什么特点?
[讲解] 到口江面宽达80——90千米,形成“江海相连”的壮丽景观,十分利于航行,万吨轮可以一直开到南京,5000吨级轮船可在下游全程通航。由于水流平稳,江水会受海潮的顶托,泥沙大量堆积,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洲。江口的崇明岛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它是我国第三大岛。
[板书]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板书设计 :
中国第一大河——
一、概况
1、源远流长
2、主要支流
3、分段地点
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教学设计示例2
[提问]上、中、下游各具特点,了解了这些特点,你认为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学生讨论]略
[小结] 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灌溉、航运、发电。
[板书]三、的利用和保护
[转折]我们一起来看看灌溉的成果。
[出示图表]流域各方面占全国的比重
面积 1/5
人口 1/3
稻谷 70%
棉花 1/3
淡水鱼 60%
轻工业产品 1/2
工农业生产总值 2/3
[解释]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1/5,但其他各项都超过1/5,尤其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3,其中稻谷、淡水鱼的比重超过了一半,所以说中下游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这些都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补充]的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在航运方面的运量可以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的运量,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板书]1、“黄金水道”
[补充]但是目前的航运量还只相当于一条京广铁路的运输量,只开发了其通航能力的1/14。水系的通航里程是密西西比河的1.6倍,而运力只是它的1/5;的流量是莱茵河的10倍,运力却只是它的1/10。由此看来,还大有潜力可挖。
[转折]既然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我们如何来利用它?(发电)
[板书]2、“水能宝库”
[讲解]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全流域蕴藏量2.6亿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6.67亿千瓦)的40%。新中国已经建成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
[学生活动]在“流域水系图”上找到葛洲坝和三峡等水利枢纽。
[讲解]葛洲坝号称第一坝,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发电能力270万千瓦,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但是,现在的开发利用率还不足5%。规模更大的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发电量将为葛洲坝发电量的6倍,约1820万千瓦,远大于伊泰普水电站的1260万千瓦)。
[补充]建好三峡工程以后,三峡水位提高,万吨船队可以到达重庆,运力可以提高5倍。运输成本可以降低35%,同时,水库调节,下游的枯水期水位提高(3000立方米/秒——5000立方米/ 秒),使之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
[播放录像]三峡工程简介
[讨论]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有哪些?(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环保等)
[转折]有哪些不利的方面?(洪水)
[播放录像]1998年洪水
[板书]4、防洪是目前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
[提问]为什么发生洪灾的频率越来越快?
[学生发言、老师补充]
1)近年来流域由于上、中游山区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植被遭到破坏,含沙量不断增多,水位上升,这是导致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据分析,今年洪水的特点是“中水量,高水位,大灾害”,高水位运行时间长达两个多月。据调查,在今年抗洪其间,岷江的江面上还漂着刚砍伐下来的树木。
2)人与水争地,使流域受水面积不断减少是又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找一些关于圩垸的资料)盲目围湖围江造田、建厂建镇建民垸等,使河道变窄,湖泊萎缩是灾害频繁的又一重要原因。据统计,仅通江湖泊的面积已减少了567亿立方米,相当于三个三峡水库的实际库容量。
3)中下游地势过于低平。(结合前面的“干流剖面图”)
4)天气的异常。
[追问] 可见,的洪水有它的自然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为原因。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该怎样来防洪、治洪呢?
[学生发言、老师归纳补充]
改善上游的生态环境,最近又全面无条件停止在上游山区砍伐森林,关闭现有木材市场,在原森林采伐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大力整治荆江,疏浚与固堤并重,分洪蓄水结合。1954年以来,我国政府多次战胜洪灾,保证了荆江大堤的安全。
修建水库,调节水量。三峡地区建库后,可以控制川江向荆江河段下泄洪水来量的95%。
下游地区退耕还湖。
总之,对于的水患,我们治理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防洪方法有很多,根本在于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恢复生态平衡。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水文特征要受到(地形、气候、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特征又直接影响我们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正因为是祖国第一大河,中下游又流经平原地区,因而成为“黄金水道”;又因为上游流经三级阶梯,使之成为巨大的“水能宝库”;而中游的“曲流”和中上游的植被破坏,使防洪成为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
板书设计
三、利用和保护
1、“黄金水道”
2、“水能宝库”
3、防洪是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
探究活动
“洪水治理”模拟研讨会
活动目标:使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认识到洪水的形成原因,并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念;树立“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要涉及方方面面”的意识。
活动措施:将班里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扮演沿岸的居民(城市的和农村的)、政府官员、沿岸的企业代表等,一起讨论洪水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措施。最好分为不同河段的,便于对更细致的问题进行研究。
“三峡的利弊分析”辩证会
活动目标:使学生对三峡工程的建设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三峡工程形成辨证的认识。
活动措施:先安排学生查找关于三峡工程的资料,然后按照学生的意见分成两派(“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双方进行辩论交流。注意:要说出理由。
、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篇6:长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清楚长江的源地、入海口、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使学生知道长江的主要支流及长江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明确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3.使学生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及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认识到这条“黄金水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使学生认识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危害性,分析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5.通过分析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其治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介绍“三峡水利工程”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教材分为四部分,包括“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和“黄金水道”。其中“中国第一大河”这一框题介绍长江的长度、年径流量及流域面积,通过详实的数据证实长江不愧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一条重要河流。“巨大的水能”一标题分析了长江水能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落差巨大,并明确了长江水能最丰富的地段以及在长江干流上重要的两座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与“三峡工程”。“防洪与灌溉”一标题分析了长江洪涝灾害的发生、形成的原因及治理的办法。“黄金水道”一标题分析了长江在航运方面的优越自然条件,介绍了长江在我国内河航运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长江的源流状况;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的划分;长江在水能、灌溉和航运方面的作用。
难点:长江水能巨大的原因;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
教法建议
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在介绍河流概况时可以借助影像资料,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例如新课的引入,可以结合本节最开始摘录的《长江之歌》,配上音乐和长江的录像,展现长江雄浑、波涛汹涌、奔流入海、一泻千里的气势,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在介绍长江水能资源时,可以播放长江主要峡谷地段水流湍急的影片,让学生认识到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地区。关于长江洪涝灾害给当地带来的严重影响,可以让学生观看19抗洪的记录片,认识到洪灾给人民带来得灾难和损失。在其他的内容的讲解上还可适当插入影像资料。
在介绍长江流域概况时一定要充分利用《长江流域水系图》,加强读图识图,让学生学会阅读水系图的方法,找源头及入海口、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河流分段的界限等等;学会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明确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落差巨大,能分析出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教学设计示例1
[导入]前面我们了解了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情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长江。
[提问]学习一条河流,应该知道它的哪些情况呢?
[学生回答]略
[讲解]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包括三个部分:
1、河流概况: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长度、流域面积、流量的大小与变化情况、主要支流及分段
2、各河流的主要特征
3、人河关系:河流对人类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及人类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具体措施
[转折]下边我们就按照这种思路,来了解一下长江的概况。
[板书]一、长江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完成以下要求:
① 结合中国政区图,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注入的海洋。
② 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分为北部支流和南部支流),并画出长江干支流的示意图。
③ 找出长江各河段的分界点(宜昌和湖口),看看它们在哪个省(湖北和江西)。
[教师小结]
发源地:青海的唐古拉山
流经省区: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流入:东海
主要支流:北部支流包括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南部支流包括乌江、沅江、湘江和赣江
[板书]略
[出示图表] 长江与世界著名大河比较
河流名称
长度
(千米)
位次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亿立方米)
位次
水能蕴藏量
(万千瓦)
位次
尼罗河
6670
1
840
5
5000
4
亚马孙河
6480
2
69300
1
27900
2
篇7:长江
6300
3
9600
3
26800
3
密西西比河
6020
4
5800
4
4900
5
刚果河
4370
5
14140
2
39000
1
[提问]长江在世界的河流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长江是世界著名的第三大河。
[补充]在我国的众多河流当中,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三方面来看,长江都位于全国第一,因此我们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提问]长江的水量这么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长江流域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降水量大。
[转折]下面我们再来一起看看各河段的特征。
[板书]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活动]读“长江干流剖面图”。
[提问]剖面图的横坐标指什么?纵坐标是指什么?(长江的长度,各流经地点的海拔高度)
算一算:长江上游的落差约有多少?(总6621米,上游约6321米,占长江总落差的百分比?约为95%)
[追问]结合前面学过的中国的地形地势,想一想,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级阶梯,然后又进入第三级阶梯)分别穿过了哪些主要山脉?(横段山脉和巫山)山被切断,形成什么?(峡谷)
[追问]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峡谷?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图片并讲解]虎跳峡、三峡,在地图上准确找出位置。
[板书]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转折]到中游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
[活动] 读“治理荆江工程示意图”思考
[学生回答]在中游地区河道变得弯曲了。
[补充] 三峡急流河水冲入中游平原,在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从湖北的枝江到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即“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特别是藕池口――城陵矶之间的河流长度为247千米,而直线距离只有80千米。
[提问]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和水流有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
[提问]有没有解决办法?
[学生读图回答,老师补充]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
[转折]现在请大家看长江的支流,在数量上和分布上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数量比较多,且呈南北对称分布。
[启发分析]结合前面所学的雨带移动,想一想这种南北对称的支流分布对长江干流的水量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讲解]在一般的年份中,南北支流在不同时期进入汛期,洪峰可以错开,从而削减洪峰,所以一般来说,这样的支流分布对干流的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但是如果有些年份,南北支流所在地区同时降水较多,那么就会同时涨水,这时就会加大长江中游防汛、抗洪任务的难度,1988年就是如此。
[补充]另外大家注意观察“长江流域水系图”,
[板书小结]2、中游: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转折]长江的下游有什么特点?
[讲解] 到长江口江面宽达80――90千米,形成“江海相连”的壮丽景观,十分利于航行,万吨轮可以一直开到南京,5000吨级轮船可在下游全程通航。由于水流平稳,江水会受海潮的顶托,泥沙大量堆积,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洲。江口的崇明岛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它是我国第三大岛。
[板书]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板书设计: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一、长江概况
1、源远流长
2、主要支流
3、分段地点
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教学设计示例2
[提问]长江上、中、下游各具特点,了解了这些特点,你认为长江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学生讨论]略
[小结] 长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灌溉、航运、发电。
[板书]三、长江的利用和保护
[转折]我们一起来看看灌溉的成果。
[出示图表]长江流域各方面占全国的比重
面积 1/5
人口 1/3
稻谷 70%
棉花 1/3
淡水鱼 60%
轻工业产品 1/2
工农业生产总值 2/3
[解释]长江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1/5,但其他各项都超过1/5,尤其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3,其中稻谷、淡水鱼的比重超过了一半,所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这些都是长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补充]长江的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在航运方面的运量可以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的运量,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板书]1、“黄金水道”
[补充]但是目前的航运量还只相当于一条京广铁路的运输量,只开发了其通航能力的1/14。长江水系的通航里程是密西西比河的1.6倍,而运力只是它的1/5;长江的流量是莱茵河的10倍,运力却只是它的1/10。由此看来,长江还大有潜力可挖。
[转折]既然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我们如何来利用它?(发电)
[板书]2、“水能宝库”
[讲解]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全流域蕴藏量2.6亿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6.67亿千瓦)的40%。新中国已经建成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
[学生活动]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到葛洲坝和三峡等水利枢纽。
[讲解]葛洲坝号称长江第一坝,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发电能力270万千瓦,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但是,现在的开发利用率还不足5%。规模更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发电量将为葛洲坝发电量的6倍,约1820万千瓦,远大于伊泰普水电站的1260万千瓦)。
[补充]建好三峡工程以后,长江三峡水位提高,万吨船队可以到达重庆,运力可以提高5倍。运输成本可以降低35%,同时,水库调节,下游的枯水期水位提高(3000立方米/秒――5000立方米/ 秒),使之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
[播放录像]三峡工程简介
[讨论]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有哪些?(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环保等)
[转折]长江有哪些不利的方面?(洪水)
[播放录像]长江洪水
[板书]4、防洪是目前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提问]为什么长江发生洪灾的频率越来越快?
[学生发言、老师补充]
1)近年来长江流域由于上、中游山区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植被遭到破坏,含沙量不断增多,水位上升,这是导致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据分析,今年洪水的特点是“中水量,高水位,大灾害”,高水位运行时间长达两个多月。据调查,在今年抗洪其间,岷江的江面上还漂着刚砍伐下来的树木。
2)人与水争地,使长江流域受水面积不断减少是又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找一些关于圩垸的资料)盲目围湖围江造田、建厂建镇建民垸等,使河道变窄,湖泊萎缩是灾害频繁的又一重要原因。据统计,仅长江通江湖泊的面积已减少了567亿立方米,相当于三个三峡水库的实际库容量。
3)长江中下游地势过于低平。(结合前面的“长江干流剖面图”)
4)天气的异常。
[追问] 可见,长江的洪水有它的自然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为原因。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该怎样来防洪、治洪呢?
[学生发言、老师归纳补充]
改善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最近又全面无条件停止在上游山区砍伐森林,关闭现有木材市场,在原森林采伐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大力整治荆江,疏浚与固堤并重,分洪蓄水结合。1954年以来,我国政府多次战胜洪灾,保证了荆江大堤的安全。
修建水库,调节水量。三峡地区建库后,可以控制川江向荆江河段下泄洪水来量的95%。
下游地区退耕还湖。
总之,对于长江的水患,我们治理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防洪方法有很多,根本在于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恢复生态平衡。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长江的水文特征要受到(地形、气候、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特征又直接影响我们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正因为长江是祖国第一大河,中下游又流经平原地区,因而成为“黄金水道”;又因为上游流经三级阶梯,使之成为巨大的“水能宝库”;而中游的“曲流”和中上游的植被破坏,使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板书设计
三、利用和保护
1、“黄金水道”
2、“水能宝库”
3、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探究活动
“长江洪水治理”模拟研讨会
活动目标:使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认识到长江洪水的形成原因,并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念;树立“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要涉及方方面面”的意识。
活动措施:将班里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扮演长江沿岸的居民(城市的和农村的)、政府官员、长江沿岸的企业代表等,一起讨论长江洪水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措施。最好分为不同河段的,便于对更细致的问题进行研究。
“长江三峡的利弊分析”辩证会
活动目标:使学生对三峡工程的建设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三峡工程形成辨证的认识。
活动措施:先安排学生查找关于三峡工程的资料,然后按照学生的意见分成两派(“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双方进行辩论交流。注意:要说出理由。
、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篇8:长江商学院校友介绍的书籍盘点
长江商学院校友介绍的书籍盘点
1、《伟大的博弈》
一部美国金融史。大力推荐。
2、《影响力》
本来是部心理学著作,愣是被中国人包装成了营销学著作。Anyway,这本书对于所有人都值得一读,心理学,是理解这个世界最最重要的一个理论武器。
3、《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大卫·奥格威的经典,做广告、营销的必读书目之一。
4、《引爆点》(做品牌必看)
马克西姆的这本书,是我看到的最实用、最有解释力的一本传播学大作。希望建立自己品牌的人,一定不能错过。
5、《浪潮之巅》(五星推荐)
去年看得最有收获的一本书,讲述了整个美国科技史,对于理解科技行业非常有帮助,如果只能让我推荐一本,那一定是《浪潮之巅》。
6、《杰克韦尔奇自传》
篇9:长江诗句
关于长江诗句大全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杜甫《客夜》
江南旧事休重省。——李玉《贺新郎·春情》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李颀《送刘昱》
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白居易《垂钓》
雨残稍觉江天暮。——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月落沙平江似练。——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
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杜甫《九日寄岑参》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司空曙《金陵怀古》
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张翰《思吴江歌》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曹植《杂诗六首·其一》
零落江南不自由。——姜夔《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江边一望楚天长。——孙光宪《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宋琬《江上阻风》
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贯休《春送僧》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韦庄《江外思乡》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杜牧《题齐安城楼》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陆龟蒙《冬柳》
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贯休《春送僧》
只言江左好风光。——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多似浔阳江上泪。——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李邴《汉宫春·梅》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陆游《好事近·湓口放船归》
汉江明月照归人,万里秋风一叶身。——边贡《重赠吴国宾》
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江北上归舟,再见江南岸。——周紫芝《卜算子·席上送王彦猷》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纳兰性德《满庭芳·堠雪翻鸦》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江绕黄陵春庙闲,娇莺独语关关。——牛希济《临江仙·江绕黄陵春庙闲》
朝朝暮暮楚江边,几度降神仙。——毛文锡《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江水沉沉帆影过,游鱼到晚透寒波。——阎选《定**·江水沉沉帆影过》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刘克庄《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晴野鹭鸶飞一只,水葓花发秋江碧。——皇甫松《天仙子·踯躅花开红照水》
谁向江头遗恨浓,碧波流不断,楚山重。——祖可《小重山·谁向江头遗恨浓》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艅艎东下,望西江千里,苍茫烟水。——刘仙伦《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篇10:长江诗句
到得长江闻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随。——《过长江伤贾岛》唐·李频
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诗》唐·王勃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临江仙》杨慎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送储邕之武昌》唐·李白
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赠升州王使君忠臣》唐·李白
频频子落长江水,夜夜巢边旧处栖。——《哭子十首》唐·元稹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门山》唐·李白
万里长江,古称天险,去岁里风涛忽震惊。——《沁园春》宋·姚勉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卜算子》 李之仪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唐·杜甫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水龙吟》宋·苏轼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唐·白居易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咏怀》魏晋·阮籍
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王兵马使二角鹰》唐·杜甫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放鱼》唐·窦巩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晴江秋望》唐·崔季卿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春别曲》唐·张籍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
篇11:长江诗句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宿府》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韦应物《送杨氏女》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天涯也有江南信。——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袁凯《京师得家书》
平生塞北江南。——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刘禹锡《杨柳枝》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王士祯《真州绝句》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崔颢《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白居易《早冬》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刘长卿《别严士元》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戴复古《江村晚眺》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一朵江梅春带雪。——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温庭筠《利州南渡》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卢纶《晚次鄂州》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王士祯《真州绝句》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篇12:啊,长江散文
啊,长江散文
5月8日,我们一行30人,登上西去的列车,至9日的凌晨,抵达了武汉。我们参观了历史著名的黄鹤楼。不禁忆起岳飞的词来:“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接着又游览了三峡大坝,次日乘轮船作长江三峡游。我们吃住在轮船上,第三天一早,天不作美,就下起大雨来。可有人说,雨中游长江,更能感受到长江的神韵和壮美。长江三峡水位升高至海拔175米,巫山、巴东、奉节等历史古镇都已湮没水底了,但历史的变幻及英雄的故事仍在,可惜后来者不复得见回放历史故事了。由于枯水期,未能看到泄洪壮丽的景观。将至西陵峡前,这是长江的第一峡,我们尽情观赏两岸峡景,我老伴连忙拿起了望远镜,游目四周,十分专注。人们都到船尾或船头,迎着风吹和雨洒。两侧山岭越来越高,岸壁越来越陡,山顶云生雾绕,翠峰隐约。烟雨长江,画意连绵,气象万千。漫游长江,不独感受其美丽的岸景和一去千里的气势,更让人怀想不已的长江的历史和人文景观。西陵峡上来不远是秭归,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就诞生在这里。再上不远就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里——香溪。这使我很不理解,在旅游和山水的概念里,三峡确实有着无与伦比的壮美,但是从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看,这里却是条件极为艰苦恶劣的地方。两岸青山连绵不断,又高又陡,半山腰上居然有人家筑室而居,而且多是单家独户,数里无邻。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仅解决了一个,那就是住。问导游他们以什么为生,导游说除了在山腰有积土的地方种一些粗生的庄稼外,主要是靠种植茶叶和柑桔,这里的柑桔还挺有名气的。大家在想:古代这里一定是高山、深林、湿瘴,巨藤漫布,密草齐腰,野兽出没,猿猴攀越,还有类灵类兽的怪物。就这样一个环境,竟滋长出瑰丽、超前的`文化:远古神话和楚辞;滋长出才高八斗的诗人和倾国倾城的女子。男出大夫女出贵妃,且皆志向宏远,敢于牺牲。这不能说不是一个神奇!神农溪是长江的支流,水清澈、碧透,令人融入了大自然之中,清新空气,格外滋润心肺。神农溪两岸都是土家人聚居的地方,民族风情优美,尤其山歌悦耳动听、飞刀表演神奇特技令人叹绝!我们一路穿起了漂流服坐在船上体验着拉纤情景。逆流而上,水湍急、清见底,在纤夫号子中另有一番意境,真棒!!凡旅游者会有不同于一般的心态,有时沉迷于山光水色,有时又会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所见的往往只是历史、文化、记忆、故事、传说等等的幻象,就如此时,我脑子里映放的,有时是李白、杜甫及苏东坡等先贤遗留的足迹,有时是一幕幕三国群英争雄逐鹿的场境。神女峰,巫山云雨,一直是勾动人们绮丽情思的地方,巫山十二峰的丰姿哪里呢?唯见山脚危岩壁立,难度其高。
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景点——小三峡,小三峡的特点是江狭峰陡,曲水通幽,青山叠翠,峰回景移,诗画难穷。虽然没有大三峡的雄奇,却是秀丽有加,别有洞天。一路摆售着各种当地特色的小物品,有老人也有小孩,天天如赶集,如过节。还有瞿塘峡。两岸青山对峙,雄奇峭险,割裂云天,仅余一线。左右顾盼,美不胜收,惊叹末已之间,轮船已驶出瞿塘峡了。一出夔门天地阔,原来,三峡一路雄险壮丽的演绎,便是从夔门开始的。夔门如一瓶口,浩浩江水倾注而入,遂成雄壮浩荡的气象。至此,终于领略了“众水会万涪,瞿塘争一门”的真实意境。如果说长江是一篇散文,三峡则是其佳句迭出的精彩章节;如果说长江是一幅画卷,三峡则是其画龙点睛的神妙所在。大自然不甘平庸的杰作,实际上只可意会,笔墨在这里总是那么平淡而无力,说也说不完,写也写不尽…
篇13:长江啊长江诗歌
你从格拉丹冬雪峰涌浪
一路跌宕,一路彷徨
奔腾五千年文明的源远流长
春潮涌动泱泱华夏
惊涛迭璋巍巍炎黄
浩浩荡荡,无可阻挡
飞流千丈,龙跃海疆
一路写就滚滚长江的千古绝唱
*
篇14:长江啊长江诗歌
你,着上世界屋脊的盛装
用甘甜的乳汁,润浴
雪域青藏,你圣洁的脸庞
你,跨越横断山脉健美的臂膀
一泻千里的行囊,若野马脱缰
创造源源不断的能量
你西接蜿蜒曲折的雅砻江
连起岷江的山高水长
酿造天下醉美的纯酿
任嘉陵江、乌江依岸相望
宛如牛郎织女的缠绵对唱
轻弹一曲波澜壮阔的徜徉
*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
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
曾记否,太白朝发白帝城的遐想
那捻指势如破竹的气场
至今,令人难忘
神女峰雕像,却让我
陡生一吋吋柔肠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伟大构想
轻抒指点江山的激扬
造就长江经济带的辉煌
曾经当惊世界殊的奢望
如今,已不再是梦想
让我时刻将您——一代伟人铭记心上
*
篇15:长江啊长江诗歌
我美丽的姑娘
你婉转着美妙的歌喉
将五千年文明唱响
你曼妙着婀娜的身姿
妖娆九曲回肠的荆江
将一路的星星点亮
汉水直落汉口汉阳
凭栏望,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金光大道越走越敞亮
千里洞庭,鱼米之乡
浩淼鄱阳,江南粮仓
曾哺育多少中华儿郎
*
青黛的峰峦,山绕水转
犹记起,那条幽深的青石雨巷
那个满含愁怨的丁香般的姑娘
伫立濛濛的风雨桥上
瞭望姑苏城外无限风光
太湖美景,记载水乡泽国的繁荣富强
游弋甲天下的苏州园林
怎能不惊叹,华夏儿女
巧夺天工的'匠心独运
东方明珠悠悠闪亮
辉映蓝色海洋的畅想
黄金水道,江海便捷的通航
打造长三角经济圈的鼎盛之窗
*
弹指一挥间,长江
你流淌着中华民族的兴旺
回想,远古的悠长
长江,你是龙的发祥
从大溪文化的崛起
河姆渡文化的发扬
古代文明熠熠闪光
穿越时空隧道,回溯一幕幕苍凉
都江堰工程的考量
造就天府之国这一西部粮仓
三国演义的沉沙卓浪
水墨丹青,火烧赤壁的华章
让一朵朵沉香,于指尖幽放
*
回望你,也只近百年时光
南湖,孕育了新中国的瑞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井冈山精神激励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成长
遵义会议的光芒
闪耀四渡赤水的辉煌
抗日烽火,纷纷扬扬
燃遍了大江南北,山城水乡
闪烁着民族复兴的悲壮
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
谱就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刚强
篇16:长江啊长江诗歌
你的每一次哽咽
是风云骤起的迷茫
月落乌啼霜满天,烟花碎落的冰凉
让英雄也难免儿女情长
你的每一次痛楚
是激流险滩的碰撞
将几千年的残垢污浊涤荡
是无语话衷肠的未央
你的每一场灾难临降
是内忧外患交织的创伤
是你执着的胸腔,不甘屈辱的沧桑
都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较量
*
★ 李白长江
★ 长江的诗句
★ 关于长江的诗歌
★ 作文:留恋长江
★ 长江话题作文精选
★ 长江日落作文
★ 长江教学反思
★ 长江教学设计
★ 长江之歌教案
长江介绍(共1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