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加减法思维训练方法

时间:2022-12-08 05:18:41 作者:阿哦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阿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小学数学加减法思维训练方法,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小学数学加减法思维训练方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小学数学加减法思维训练方法

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好,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的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运用“凑整”的方法,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做所接近的数进行简算;几个数相加减时,不能直接凑整,可以用加整减零的方法间接“凑整”;几个比较接近的数相加,可以选择一个基准数作为计算基础,在此数上加上或减去这个基准数的相差数,即“基准数加累计差”。

加法计算技巧

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①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减法计算技巧

① 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一个减数,再减去第二个减数。

a-b-c=a-(b+c)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⑴ 73+39+27

⑵ 67+39+61

⑶ 219+500+81+33

⑷ 4+68+46+12+42+8

分析:利用加法结合律、交换律,移位凑整,先把和为整十整百的两个数相加,再与其它数相加,从而使运算简化。

解:

例2:计算。

⑴ 503+998

⑵ 504+601

⑶ 498+101

⑷ 202+405+198

例3:计算。

⑴ 23+25+21+16+18

⑵ 39999+3999+399+39+9

例4:计算。

⑴ 500-27-23

⑵ 1025-57-43

练习:

⑴ 46+38+54

⑵ 814+198+199

⑶ 76+82+80+79+84

⑷ 523-44-56-23

篇2:数学思维训练方法有哪些

进行思维训练的10个方法

思维训练方法1.脑力激荡法

脑力激荡法(Brainstorming):脑力激荡法是最为人所熟悉的创意思维策略,该方法法是由Osborn早于1937年所倡导,此法强调集体思考的方法,着重互相激发思考,鼓励参加者于指定时间内,构想出大量的意念,并从中引发新颖的构思。脑力激荡法虽然主要以团体方式进行,但也可于个人思考问题和探索解决方法时,运用此法激发思考。

该法的基本原理是:只专心提出构想而不加以评价;不局限思考的空间,鼓励想出越多主意越好。此后的改良式脑力激荡法是指运用脑力激荡法的精神或原则,在团体中激发参加者的创意。

思维训练方法2.三三两两讨论法

此法可归纳为每两人或三人自由成组,在三分钟中限时内,就讨论的主题,互相交流意见及分享。三分钟后,再回到团体中作汇报。

思维训练方法3.六六讨论法

六六讨论法(Phillips66 Technique):

六六讨论法是以脑力激荡法作基础的团体式讨论法。方法是将大团体分为六人一组,只进行六分钟的小组讨论,每人一分钟。然后再回到大团体中分享及做最终的评估。

思维训练方法4.逆向思考法

是可获得创造性构想的一种思考方法,此技法可分为七类,如能充分加以运用,创造性就可加倍提高了。

思维训练方法5.分合法

(Synectics) Gordon 于1961年在《分合法:创造能力的发展(Synectics: thedevelopment ofcreativity)》一书中指出的一套团体问题解决的方法。此法主要是将原不相同亦无关联的元素加以整合,产生新的意念/面貌。分合法利用模拟与隐喻的作用,协助思考者分析问题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观点。

思维训练方法6.属性列举法

属性列举法:(Attribute Listing Technique) 是由Crawford于1954年提倡的一种著名的创意思维策略。此法强调使用者在创造的过程中观察和分析事物或问题的特性或属性,然后针对每项特性提出改良或改变的构想。

思维训练方法7.希望点列举法

希望点列举法:这是一种不断的提出“希望”、“怎样才能更好”等等的理想和愿望,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的技法。

思维训练方法8.优缺点列举法

优点列举法:这是一种逐一列出事物优点的方法,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缺点列举法:这是一种不断的针对一项事物,检讨此一事物的各种缺点及缺漏,并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的技法。

思维训练方法9.检核表法

检核表法:(Checklist Method) 检核表法是在考虑某一个问题时,先制成一览表,对每项检核

方向逐一进行检查,以避免有所遗漏。此法可用来训练员工思考周密,及有助构想出新的意念。

思维训练方法10.七何检讨法

七何检讨法:(5W2H检讨法)

是“六何检讨法”的延伸,此法之优点及提示讨论者从不同的层面去思巧和解法问题。所谓5W,是指:为何(Why)、何事(What)、何人(Who)、何时(When)、

何地(Where);2H指:如何(How)、何价(How Much)。

暑期数学思维训练的3个好处

暑期数学思维训练的好处——启发孩子的数学思维

3-12岁是孩子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深入的说,也是孩子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这一时期如果能够让孩子接受到数学思维训练,会让初中或者高中的学习都变得较为轻松。并且,暑假时间充足,可以有针对性的、集中给孩子进行思维训练,这样在下一个学年开学的时候,孩子的学习能力就会有一个质的提升。学习起来也就不觉得困难了。

暑期数学思维训练的好处——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如果孩子的思维发展不好,那么面对数学题,他们只会觉得一团乱麻,难以明白其中的原理。而当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以后,在他们看到题目时,就能发现其中设计的巧妙和解题的思路所在。这会让孩子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把它当做一个挑战,当问题解答成功时,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并且,精锐教育旗下的至慧学堂采用的还不是死板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而是采用了哈佛商学院所用的哈佛案例教学法,这样让孩子在情境中学习,不但学习效率高,还能激发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暑期数学思维训练的好处——补缺补漏、弯道超越

暑期对孩子的学习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缓冲期。这一阶段家长要注意的,就是将孩子以往存在的数学学习难点给解决掉,并且再让孩子的数学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能更好地迎接下一年级更难的数学知识。

而家长会说,如果单就书本知识学习的话,传统的补习班不也行吗?其实不然,一方面是因为题海战术治标不治本,孩子会了这一题,但是却不会做下一题,并且它对孩子的思维能力发展并没有好处,反而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定势思维。而到了下一年级,孩子在数学学习上的领悟能力依旧很低,慢慢的成绩又会落下来。

以上就是关于暑期数学思维训练的好处的介绍了,在至慧学堂中,有为3-6岁孩子开设的数学巧思乐课程、为7-12岁孩子开设的数学培优课程以及为7-11岁孩子开设的数学精英强化课程。想要了解的家长可以免费咨询至慧学堂,同时也可以在线试听课程。

篇3:逆向思维训练方法

4~5岁是孩子思维活动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已经进入具体形象阶段。对4~5岁的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不断丰富孩子的知识,发展他的语言,帮助孩子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并做出判断。

No.1反义词

游戏目的:在游戏过程中积累孩子的词汇量,发展逆向思维记忆力及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

游戏玩法:这是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的游戏。你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说一些词语,要求孩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说出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比如你说“白天”,孩子就要说“黑夜”;你说“大树”,孩子说“小树”等等。

No.2找图形

游戏目的:让孩子能根据形状、颜色标记对图形进行双维排列,体验给图形定位的方法,发展逆向思维及立体思维。

游戏准备:双维排列底板一块,一些与图上的标记相对应的图形,如红色的方形、蓝色的三角形等。

游戏玩法:这可是一个孩子与你轮流进行的游戏哦!你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猜拳,决定谁先玩。赢的一方可以随意说出一个空格(如横三竖三),让对方找出相应的符合条件的图形放上去。如果找错了图形,就不能放上去。

看一看,是谁找到的图形多呢?你和孩子谁比较厉害一点呢!

No.3我是小法官

游戏目的:训练孩子的空间想像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游戏准备:粗细不同的3根小棒,绳子3根

游戏玩法:这个游戏你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玩哦!你先将3根绳子分别在3根小棒绕3圈,但剩下的绳子长短要相同。然后,你要请孩子来判断一下,哪根绳子最长。孩子猜出来以后,不管是对是错,你都可以让他亲手操作一下。

篇4:逆向思维训练方法

3~4岁的孩子属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这一阶段,对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通过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有趣、愉快的游戏环境,让他萌发思考的兴趣,并自己动手操作,让孩子经常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

No.1哭笑娃娃

游戏目的:在迅速反应中发展思维的逆向性和流畅性。

游戏玩法:和孩子一起玩经典的老游戏“石头、剪刀、布”吧!不过,这次要做点小小的改动。每一次,胜利者都要做“哭”的动作,输的一方则要做“笑”的动作,谁先做错就要淘汰认输哦!

No.2反口令

游戏目的:能根据“口令”做相反的动作,训练孩子思维的逆向性及思维的敏捷性。

游戏玩法:你说“起立”,孩子就要坐着不动;你说“举左手”,孩子就要举右手;你说“向前走”,孩子就要往后退……总而言之,孩子要和你“反着来”才行。如果他做错了就算输了。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家庭游戏哦!

No.3高个和矮个

游戏目的: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及空间感知能力。

游戏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积木和高矮不同的小人3个。

游戏玩法:这是一个非常适合你和孩子两个人进行的游戏。你可以在3个高矮不同的小人下面垫上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积木,使它们显得一样高。然后,让孩子根据所垫木块的多少,判断出这3个小人中,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篇5:逆向思维训练方法

1.普遍性

逆向性思维在各种领域、各种活动中都有适用性,由于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适用的,而对立统一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有一种对立统一的形式,相应地就有一种逆向思维的角度,所以,逆向思维也有无限多种形式。如性质上对立两极的转换:软与硬、高与低等;结构、位置上的互换、颠倒:上与下、左与右等;过程上的逆转:气态变液态或液态变气态、电转为磁或磁转为电等。不论那种方式,只要从一个方面想到与之对立的另一方面,都是逆向思维。

2.批判性

逆向是与正向比较而言的,正向是指常规的、常识的、公认的或习惯的想法与做法。逆向思维则恰恰相反,是对传统、惯例、常识的反叛,是对常规的挑战。它能够克服思维定势,破除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的认识模式。

3.新颖性

循规蹈矩的思维和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虽然简单,但容易使思路僵化、刻板,摆脱不掉习惯的束缚,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答案。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属性。由于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容易看到熟悉的一面,而对另一面却视而不见。逆向思维能克服这一障碍,往往是出人意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

逆向思维趣味应用

有一道趣味题是这样的:有四个相同的瓶子,怎样摆放才能使其中任意两个瓶口的距离都相等呢?可能我们琢磨了很久还找不到答案。那么,办法是什么呢?原来,把三个瓶子放在正三角形的顶点,将第四个瓶子倒过来放在三角形的中心位置,答案就出来了。把第四个瓶子 倒过来 ,多么形象的逆向思维啊!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通过逆向思维取得成功的例子。

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洞,其身价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只是蒙混过关,欺骗顾客。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于修饰,将其命名为 凤尾裙 。一下子, 凤尾裙 销路顿开,该时装商店也出了名。逆向思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无跟袜的诞生与 凤尾裙 异曲同工。因为袜跟容易破,一破就毁了一双袜子,商家运用逆向思维,试制成功无跟袜,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商机。

据说,逆向思维可以使人年轻。每个人都要走向明年,明年会比今年大一岁,所以今年比明年年轻一岁。对于老年人,这样的逆向思维,可以让人越活越年轻;对于年轻人,则可以珍惜时间,更加努力。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每天,这位老母亲都愁眉苦脸,天下雨了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人买。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逆向思维使这位老母亲眉开眼笑,活力再现。

在创造发明的路上,更需要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

洗衣机的脱水缸,它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东倒西歪。可是脱水缸在高速旋转时,却非常平稳,脱水效果很好。当初设计时,为了解决脱水缸的颤抖和由此产生的噪声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想了许多办法,先加粗转轴,无效,后加硬转轴,仍然无效。最后,他们来了个逆向思维,弃硬就软,用软轴代替了硬轴,成功地解决了颤抖和噪声两大问题。这是一个由逆向思维而诞生的创造发明的典型例子。

传统的破冰船,都是依靠自身的重量来压碎冰块的,因此它的头部都采用高硬度材料制成,而且设计得十分笨重,转向非常不便,所以这种破冰船非常害怕侧向漂来的流水。前苏联的科学家运用逆向思维,变向下压冰为向上推冰,即让破冰船潜入水下,依靠浮力从冰下向上破冰。新的破冰船设计得非常灵巧,不仅节约了许多原材料,而且不需要很大的动力,自身的安全性也大为提高。遇到较坚厚的冰层,破冰船就像海豚那样上下起伏前进,破冰效果非常好。这种破冰船被誉为 本世纪最有前途的破冰船 。

由我国发明家苏卫星发明的 两向旋转发电机 诞生于1994年,同年8月获中国高新科技杯金奖,并受到联合国TIPS组织的关注。,丹麦某大公司曾想以300万元人民币买断其专利,可见其发明价值之巨大。说到 两向旋转发电机 的发明,也应归功于逆向思维。翻阅国内外科技文献,发电机共同的构造是各有一个定子和一个转子,定子不动,转子转动。而苏卫星发明的 两向旋转发电机 定子也转动,发电效率比普通发电机提高了四倍。苏卫星说,我来个逆向思维,让定子也 旋转起来 。这是他得以发明的思维基础,也是他对创造发明思想的一大贡献。

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却又是一个资源贫乏国,因此他们十分崇尚节俭。当复印机大量吞噬纸张的时候,他们一张白纸正反两面都利用起来,一张顶两张,节约了一半。日本理光公司的科学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通过逆向思维,发明了一种 反复印机 ,已经复印过的纸张通过它以后,上面的图文消失了。重新还原成一张白纸。这样一来,一张白纸可以重复使用许多次,不仅创造了财富,节约了资源,而且使人们树立起新的价值观:节俭固然重要,创新更为可贵。

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在福特一个分公司任副总经理的艾科卡正在寻求方法,改善公司业绩。他认定,达到该目的的灵丹妙药在于推出一款设计大胆、能引起大众广泛兴趣的新型小汽车。在确定了最终决定成败的人就是顾客之后,他便开始绘制战略蓝图。以下是艾科卡如何从顾客着手,反向推回到设计一种新车的步骤:顾客买车的惟一途径是试车。要让潜在顾客试车,就必须把车放进汽车交易商的展室中。吸引交易商的办法是对新车进行大规模、富有吸引力的商业推广,使交易商本人对新车型热情高涨。说得实际点,他必须在营销活动开始前做好小汽车,送进交易商的展车室。为达到这一目的,他需要得到公司市场营销和生产部门百分之百的支持。同时,他也意识到生产汽车模型所需的厂商、人力、设备及原材料都得由公司的高级行政人员来决定。艾科卡一个不漏地确定了为达到目标必须征求同意的人员名单后,就将整个过程倒过来,从头向前推进。几个月后,艾科卡的新型车,野马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了,并在60年代风行一时。它的成功也使艾科卡在福特公司一跃成为整个小汽车和卡车集团的副总裁。

逆向思维不但在现代生活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战争时期,有一个小八路,运用逆向思维成功地闯过了敌人的种种关卡,把重要情报送到了目的地。事情是这样的:在八年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敌人把一个村庄包围了,不让村里的任何人出去,派了一个伪军在村子通向外界的唯一通道--一个小桥上把守,正巧村里有一个重要的情报要报告给在村外的八路军领导人,在敌人看守如此严密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把情报顺利、又安全送出去呢?村里的一个小八路,勇敢地担当起这个任务,这个小八路在黄昏时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的来到了小桥旁边的芦苇地,躲藏了起来,他认真地观察小桥上发生的一切,他注意到守关卡的敌人打起了瞌睡,凡是由村外的人来,他总是头也不抬就说,回去,回去,村里不让进,如此几次,小八路心里有了主意,于是小八路,钻出了芦苇地,悄悄接近并上了小桥,就在敌人抬头发话之前他突然转身向村里的方向走来,并且故意把脚步声弄得挺大,敌人听到后,还是头也不抬的说,回去,回去,村里不让进,结果小八路顺利过关把情报安全的送了出去,为部队打胜仗立下了汗马功劳,这难道不也是成功运用逆向思维的结果吗?由此可见,学会并灵活运用逆向思维是多么重要呀!

1964年6月,王永志第一次走进戈壁滩,执行发射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种中近程火箭任务。当时计算火箭的推力时,那时7、8月份,天气很炎热。火箭发射时推进剂温度高,密度就要变小,发动机的节流特性也要随之变化。

正当大家绞尽脑汁想办法时,一个高个子年轻中尉站起来说: 经过计算,要是从火箭体内卸出600公斤燃料,这枚导弹就会命中目标。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年轻的新面孔上。在场的专家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人不客气地说: 本来火箭能量就不够,你还要往外卸? 于是再也没有人理睬他的建议。这个年轻人就是王永志,他并不就此甘心,他想起了坐镇酒泉发射场的技术总指挥、大科学家钱学森,于是在临射前,他鼓起勇气走进了钱学森的住房。当时,钱学森还不太熟悉这个 小字辈 ,可听完了王永志的意见,钱学森眼睛一亮,高兴地喊道: 马上把火箭的总设计师请来。 钱学森指着王永志对总设计师说: 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的办! 果然,火箭卸出一些推进剂后射程变远了,连打3发导弹,发发命中目标。从此,钱学森记住了王永志。中国开始研制第二代导弹的时候,钱学森建议:第二代战略导弹让第二代人挂帅,让王永志担任总设计师。几十年后,总装备部领导看望钱学森,钱学森还提起这件事说: 我推荐王永志担任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没错,此人年轻时就露出头角,他大胆逆向思维,和别人不一样。 这是一个运用辩证法的逆向思维例证。

逆向思维的优势

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总结出逆向思维的几大优势:

逆向思维优势一:在日常生活中,常规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逆向思维却可能轻松破解。

逆向思维优势二:逆向思维会使你独辟蹊径,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发现,有所建树,从而制胜于出人意料。

逆向思维优势三:逆向思维会使你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获得最佳方法和途径。

逆向思维优势四:生活中自觉运用逆向思维,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使办事效率和效果成倍提高。

逆向思维最可宝贵的价值,是它对人们认识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并由此而产生 原子弹爆炸 般的威力。我们应当自觉地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创造更多的奇迹。

逆向思维法三大类型:

1. 反转型逆向思维法。

这种方法是指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产生发明构思的途径。

“事物的相反方方向”常常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三个方面作反向思维。·比如,市场上·出售的无烟煎鱼锅就是把原有煎鱼锅的热源由锅的下面安装到锅的上面。这是利用逆向思维,对结构进行反转型思考的产物。

2. 转换型逆向思维法。

这是指在研究一问题时,由于解决灾一问题的手段受阻,而转换成另一种手段,或转换思考角度思考,以使问题顺利解决的思维方法。

如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的司马光砸缸救落水儿童的故事,实质上就是一个用转换·型逆向思维法的例子。

由于司马光不能通过爬·进缸中救 人的手段解决问题,因而他就转换为另一 手段,破缸救人,进而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3. 缺点逆用思维法。

这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缺点,将缺点变为可利用的东西,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的思维发明方法。

这种方法并不以克服事物的缺点为目的,相反,它是将缺点化弊为利,找到解决方法。

例如金属腐蚀是一种坏事,但人们利用金属腐蚀原理进行金属粉末的生产,或进行电镀等其它用途,无疑是缺点逆用思维法的一种应用。

篇6:逆向思维训练方法

在5~6岁,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比较迅速的发展起来了,这为他入学奠定了智力基础。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能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思维活动了。对5~6岁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帮助孩子从相反的视角去看固有的观点和惯常的看法,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并通过各种创造活动发展他的逆向思维。

No.1奇怪的时钟

游戏目的:在认识时钟的基础上,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和判断力。

游戏准备:自制一个可以拨动时针和分针的时钟,并准备一面镜子。

游戏玩法:让孩子看着镜子,你拿着这个自制的时钟站在他的身后,并拨动时针和分针,让孩子看着镜子里时钟的影像,说出是几点钟。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知道,镜子中的景象与实景是相反的,如果他伸过左手,镜中的他则是伸出右手……

No.2藏宝图

游戏目的:训练孩子的空间知觉能力及逆向思维能力。

游戏准备:用比较透明的纸做几张“藏宝图”。并准备几张相同的空白图纸。

游戏玩法:你先给孩子看一张“藏宝图”,然后告诉他“这是一张透明的藏宝图,如果将它翻过来,你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呢?也可以让他在空白图纸中画出来。

No.3扑克猜数

游戏目的:用不同的方法将隐藏的数字猜出来,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游戏准备:1~9的牌两套(共18张)

游戏玩法:你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玩哦!先请孩子把牌洗好,然后你任意抽去一张,藏起来,并将余下的牌摊开,让孩子猜一猜你藏起来的是哪张牌。

逆向思维是什么

逆向思维是人们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 反其道而思之 ,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这就是逆向思维和它的魅力。

例如 司马光砸缸。 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 救人离水 ,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 让水离人 ,救了小伙伴性命。

与常规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是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以 出奇 去达到 制胜 。因此,逆向思维的结果常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别有所得。

篇7:幼儿思维训练方法

1、全方位观察。对于任何问题,都要认真考虑它的利和弊。更深一层的思考能使孩子认识到显而易见的答案未必就是最佳答案。

2、找出规律。教育的基础就是将一点一滴的知识聚沙成塔。把知识分类之后,我们就可以避免反复不断地学习同一内容。

3、养成质疑好习惯。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推翻定见成规的历史。孩子在许多方面尚未定型,总喜欢质疑以往的做法,为人父母应当鼓励他们养成终身质疑、不满现状的良好习惯。

4、说话准确。准确的用词不仅能避免误解,而且有助于思维敏捷。

5、倾听他人的意见。孩子们往往只管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这不利于他们扩展视野。父母们应当培养孩子学会考虑他人的观点,请孩子旁边的人或其他小朋友对同一件事发表意见,是训练孩子倾听的好方法。

6、写日记。鼓励孩子坚持写日记,因为写作也是一种思维。

7、提前思考。鼓励孩子对短期、中期、长期的后果进行提前思考,虽然这并不容易。不过,今天对明天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些准备,还是可能的。

8、学习。知识不能代替思维,思维也不能代替知识,学习能使人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

9、坚持不懈。孩子并不能一夜之间就养成逻辑思维的好习惯,应鼓励他们坚持不懈。

篇8:幼儿思维训练方法

第一阶段:儿童注意力训练

1、吉米诺骨版

2、让儿童看画有线条的图,数出共有几条线。

3、让儿童在8~30横排列的数字中,按顺序找出8、12、24这三个数,要求用手指出数字,并念出声来,越快越好。

4、让儿童在竖排的数字中顺序找出数字1~10,要求用手指出数字,并念出声来,越快越好。

5、让儿童在放置衣架的衣柜中数出有几个衣服架。(形象辨别训练法)

6、让儿童在有多种动物的画片中找出与动物数量相应的数字。

7、成人依次念下列的动物名称和水果名称,让儿童听到动物名称拍一下手,听到水果名称拍两下手。(快速反映训练法) 公鸡,大老虎,苹果,梨,兔子,香蕉,长颈鹿,桔子,西瓜,菠萝。

8、成人无规则地说出人体器官的名称,让儿童快速指出来。然后调换方式,让儿童说出人体器官名称,成人指出相应的器官。

9、让儿童把一个乒乓球向上抛出,然后接住,反复20次。

10、成人把一些木柴棒胡乱地堆放在一起,要求每根木柴棒至少与另外一根相接触,然后让儿童把木柴棒一根根地拿起来。要求在拿起木柴棒时越轻越好,尽可能不要使其他的木柴棒被触动。(延时训练法)

11、成人给儿童许多块各种形状的积木,让儿童把这些积木一块块叠加起来,叠加得越高越好。在儿童进行叠加时,成人要指导儿童尽可能地慢慢叠,这样会叠得高些,并提醒儿童注意平衡。

12、让孩子看一张画有数种动物的图片(或东西,实物也可以),限定在一定时间内看完,开始时间可长些,逐渐减少看的时间,将图片拿走后,让孩子说出图片上有哪些动物。如果他记住的不多,可能将动物分类记,如兽类有几种,鸟类有几种,鱼类各有几种,这样就能记得快些。

13、让孩子闭上眼睛,说出你现在身上穿的衣服鞋子是什么颜色。如果你也闭上眼睛说出孩子的衣服鞋子颜色,将会引起孩子对这个游戏的更大兴趣。

14、妈妈和孩子两个人以打电话的方式来玩这个游戏。妈妈可以问孩子家庭住址,家里的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生日,特别是名人生平等。

15、妈妈可以将家里的小动物玩具集合起来,事先给每个小动物编上号码,开始时让每个小动物都站在自己的号码上,请孩子记住,然后妈妈再将号码拿起来,并把号码弄乱,再让孩子给每个小动物把它们原来的号码贴上,看看孩子是不是能够准确地把号码和小动物一一对号入座。

16、你和孩子有空时可以玩记忆游戏,写一些词语,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前往后、从后往前)记住。

当然,其中有一个秘密,就是可以通过编一个故事,来记住这些词语。比如:1、太阳、2、鞋子、3、膝盖、4、门、5、蜂厢、6、手杖。你可以设想一些荒谬的画面,一本书在燃烧,因为太阳藏在里面;你把鞋子扔到邮箱里所以得整天单脚跳;一匹大马踩在你的膝盖上——哎哟,好疼;你的卧室门打不开了,因为一张巨大的邮票把它帖得牢牢的;你打开收音机,被里面蜂厢里涌出的大群蜜蜂给蛰了一顿;你用手杖来搅一杯茶等。

17、宝宝画册:家长带孩子外出或旅游时,要提示孩子他看到些什么?回到家后,让孩子用画笔把他在游玩过程中所看到的内容全部画下来,并把这些画集结成册装订好。这个游戏孩子一定喜欢,而且还能练习他的绘画能力,等孩子长大一些,这本画册也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纪念品。

连锁记忆法就是运用了这个记忆规律。它告诉人们,当需要记忆大量独立的信息时,可以人为地创造一种联系,使许多独立的信息成为一个组块,从而提高记忆效果。例如,幼儿要记忆许多动物的名称,“大象、老鼠、猫、狗、猪、鸡……”家长可以这样指导幼儿运用连锁记忆法。先教幼儿把“大象”与“老鼠”联系起来,如可以这样想象“老鼠钻到大象的长鼻子里了。”再把“老鼠”与“猫”联系起来,如可以这样想象“猫抓住了老鼠”,再想象“狗与猫在打架”,再想象“狗与猪是好朋友”,再想象“鸡站在猪的身上”……这样就把这些内容连锁起来了:只要一提到“大象”就会想到钻到它长鼻子里的老鼠,然后就会想到猫抓住了老鼠……

第二阶段:注意力、记忆力协同训练阶段

1、找不同训练法

通过让儿童寻找两种材料之间的不同之处,从而达到训练注意力和记忆力的目的。

2、找相同的训练法

找出两种材料(或两种以上材料)之间的相同之处,从而达到训练作童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的目的。

3、合成训练法

例:⑴父母与儿童一起数数,每人依顺序数3个数。如父亲:1,2,3, 母亲:4,5,6 儿童:7,8,9。

⑵父母拿出一些书,然后与儿童一起整齐地摆到书架上。要求父亲一次摆一本,儿童一次摆2本,母亲一次摆3本。

4、在围棋盘或象棋盘上,摆上7,8个棋子,让幼儿看1分钟,然后拿掉,再让幼儿照原样摆上。

篇9:儿童思维训练方法

适合幼儿的十种思维训练方法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智力启发期,脑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要想将孩子潜在的智力因素最大化激发出来,就势必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就是激发孩子智力的有效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明,要培养孩子的科学本事,就要充分发挥其思维逻辑本事,引导幼儿主动思考,而不是灌输和强行训练。

这便启示我们,要想孩子有更好的科数本事,重要的是培养其思维本事。那么应当怎样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呢?能够经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1.追问孩子“然后呢?”

当孩子说出一件事时,我们最好多去追问追问他,因为追问的过程,就是他想象的过程,也就是他思维发散的过程。

比如孩子喝完饮料后剩下一个空瓶子,我们能够问他“要把瓶子放去哪里呢?”孩子可能会回答扔掉,我们能够追问他,扔掉后它会去哪里呢?

当孩子顺着你的引导去思考、去想象的时候,大脑运转的同时,思维本事也会不断提高。

2.“一物多用”训练

我们能够经常跟孩子玩一个小游戏,就是猜用处,譬如我们能够询问孩子某样东西的作用,让孩子尽可能多的去回答。

例:问班上的孩子,砖头能有什么用,孩子们说了很多,能盖房子、能垒城堡、能打坏人……但我依然不肯罢休,鼓励他们再想想,结果收获了趣味的答案:踩在脚下能长高、能锻炼爸爸的肌肉、能被劈成两半……

原有的已知认识往往会让我们陷入思维的死胡同里,但孩子们思维相对灵活,所以经过这个训练能够冲破思维枷锁,尽可能多的去发散。

3.造句练习

多跟孩子玩造句游戏,譬如练习“因为……所以……”、“如果……将会……”,如果想增加一点难度的话,也能够试一下“如果不,那么就”得造句训练。

一方面,这样的练习不仅仅能理清孩子的逻辑思维,还能引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如果单纯造句对孩子有些困难,我们能够这样协助孩子:

比如能够问孩子:如果明天下雨,那么会发生什么事?然后引导孩子去多方位思考。

4.图形训练

我们能够利用卡片或者手绘,让孩子猜猜画的是什么。譬如我们能够画简单的一个圆,然后问孩子这是什么、像什么,孩子的答案可能会千奇百怪:像桃子、像芒果、像脑袋、像我妈妈的镜子……

是的,我们要的就是多种多样的回答,孩子能想到的越多、回答的越多,就说明思维发散的越好。

5.故事训练法

这个游戏有三种玩法:

第一种是讲完一个故事后,让孩子自我往下编,能够用“故事讲完了,你觉得还会发生什么事呢?”来引导孩子。

第二种玩法是几个小朋友在一齐进行接龙,教师或家长编个开头,让第二个小朋友继续编,第二个小朋友说完后,第三个小朋友之后第二个小朋友的结尾续编,以此类推。

第三种叫推翻法,即改变故事中关键的转折点,然后让孩子思考:如果没发生这件事,那又会是怎样的一个结局呢?

6.让脑筋“急转弯”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事物的本事,能够适当的跟孩子玩脑筋急转弯的游戏,题目要从简单开始,不易过难。猜题开始前,最好跟孩子说明,题目的答案只要想得到的都能够说出来。

如:什么东西比蚂蚁的嘴巴还小?

答:蚂蚁吃进去的东西。

7.大胆质疑

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不要听之信之,要有自我的思考和确定,教师、家长或书本上的不必须是对的,真正的答案要自我去思考和探索。

当孩子说出一个观点时,我们能够问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从而鼓励孩子质疑问题,并解决问题。

8.“好”与“坏”的思考

固有思维的构成往往容易一锤定音,即好的就必须全好,坏的就必须全坏,这显然是不对的。

所以要培养孩子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思想。比如冬天到了,下雪十分漂亮,孩子可能会说冬天真好,这时不妨问问他冬天好在哪,等他说完后再问问他:那么冬天有没有不好的地方呢?

9.阅读不可少

阅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从小爱阅读的孩子,将来必须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

孩子读的多了,见闻多了,思维就打开了。同时,不仅仅为孩子准备一些趣味的绘本,给孩子选购一些精美的宇宙、地球、海洋的卡片,更有利于孩子思维的扩散。

10.多玩益智游戏

益智游戏有不少,专门锻炼数学本事的、培养逻辑思维本事的、训练脑部发育的等等。这些都能够让孩子玩起来,最简单的就是搭乐高、搭积木、玩拼图、数字与物品连线等等。

游戏是最简单直接的锻炼方法,并且孩子并不会所以而痛苦,相对于死板教条的课程,在幼儿时期,游戏启发才是最有益的。

思维本事的发展对于一个人的智力发育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千万不要错过孩子最佳的思维锻炼期,仅有打开孩子的思维天窗,冲破封固的思维牢笼,孩子才能更加聪明与智慧。

十五个经典创新思维训练方法

小学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点

精选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加减法优秀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小学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数学10以内加减法教案设计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1-5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数学思维训练六年级

小学数学教研计划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加减法思维训练方法(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学数学加减法思维训练方法,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